明知道打孩子不好
现在都讲究要用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像以前了,动不动就用棍子揍孩子,会被认为这是不对的。可是虽然很多父母都想要对自己的孩子温柔一点,但是看到孩子在闹腾的时候,还真的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那么明知道打孩子不好,但生气后还是会打的星座都有谁呢?
白羊座:脾气火爆
白羊座脾气火爆是人尽皆知的事,他们才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让他们不高兴了,那么愤怒就如同火山爆发一般,不可阻挡。即便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白羊座的脾气也是不减反增。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上面,他们就是更容易生气。明知道打孩子是不好的事情,但是白羊座就是气不过。生气时愤怒值已经压过一切,让他们丧失理性,所以还是会打。
狮子座:控制不住情绪
狮子座平时是个不喜欢发火的人,但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面他们总是破功。狮子座也是个聪明人了,读书工作都不用人操心,而且事业也越做越大。但就是孩子他们教育不好。虽然说棒棍底下出孝子,但是他们也知道打孩子是不好的,所以平时能够和平解决的他们都是控制自己不适用暴力。但有时真的是被孩子气得狠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最后还是把孩子给打了。
天蝎座:实在是太过分
天蝎座平时对待孩子都是比较温和的,不会说随便就因为一点小事就打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事还不听话的话,忍无可忍的天蝎座还是会出手打的,为的就是让孩子长个记性。因为有时候小孩子不懂事就会做很过分的话,在天蝎座教育几次还是不听的情况下,天蝎座就不会再忍受孩子这样随便做错事。他们觉的有时候就是不打不成器,所以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
射手座:从小要严格
射手座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是挺严格的,因为他们不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所以小时候要求高一点都是为了他们长大能够轻松好过一点。虽然他们很懂的教育孩子,也知道不能够随便打孩子。但若是孩子实在是不听话,各种调皮捣蛋做错事的话,那么射手座就会真的生气,并且狠狠的下手教育孩子一番。他们这样也是为了把孩子掰正过来。
『美国神婆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明知道打孩子不对为什么老是控制不住
#大有学问#刚刚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忍不住点进去,发现写的真的太好了
作为妈妈,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呢?
孩子调皮捣蛋或者写作业各种错误百出,然后你忍无可忍,大声吼了孩子或者打了孩子,但过一会觉得很后悔,刚刚自己情绪太差,不应该那么粗暴。
我经常这样,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控制不住。这次这篇文章解了我的惑。
网图,侵删
这一段是摘抄文中
试着去理解吼孩子的当下,父母和孩子各自的处境,
或许我们回应孩子的方式,会更温柔一些……
是的,我有时也会反思,我刚刚是不是太凶了,孩子会不会心里很害怕,妈妈刚才那么恐怖,也会想,我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下一次,我一定温柔一点。
每一次反思自己,可下一次又忍不住
网图,侵删
看看文中这段话
你是成年人。
除了吼他、骂他,你一定还有其他选择。
而他只有你。
被吼的孩子当时好可怜,而吼她的我当时绝对面目可憎。
所以,以后,我真的要控制自己,多为孩子想想。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网图,侵删
孩子承认动手打人不对,可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呢?
因为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有的时候容易从动,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规范孩子行为判颤,这样才能帮助大橡孩子控制住。滚冲旁生气打孩子不知轻重
最近有宝妈在后台留言: 我家宝宝不到2岁,最近发现有打人的倾向。动不动就给我或他爸一拳,昨天还发现咬了他爷爷,老人疼惜孩子一直说没事,闹着玩呢…可我看到孩子爷爷被咬的胳膊上那么深的一个牙印,根本不是随便咬着玩,就训了孩子几句,然后家里人都护着说宝宝在玩。 叨叨你说这是咋回事啊,怎么才能教育好他不打人、不咬人呢? 其实,一直以来无论是孩子打人还是被打,家长都很苦恼。 但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或被打的原因及处理办法都是不同的。 01 婴儿期 1、婴儿咬/打人的行为分析 孩子婴儿时期的打人、咬人行为,并不是大人常理解的发脾气后的攻击性、无礼的行为。 婴儿可能会咬大人喂食的手,妈妈的或者用手抓、拍打自己能够到的东西,这是他们在练习自己的工具(嘴、手),体验不同的感受。 虽然咬人的行为挺让人反感的,但是理解这是宝宝的嬉戏交流,或心理挫败的表达方式后,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使用“工具”。 2、婴儿咬/打人如何处理 当孩子用手拍打家长脸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做其他手部动作或游戏。 当被孩子抓咬或咬时,家长不要做出激烈的反应或大喊大叫,那样宝宝会误以为这样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并以为你也觉得好玩,所以下次会加重抓咬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保持平静(的确很不容易); 然后,当宝宝加重力气咬时,将宝宝牢牢抱紧,用的其余部分贴近宝宝的鼻子(咬其他部位时,家长可以直接用手捏住宝宝鼻子),让TA感觉呼吸不畅,这时宝宝会自己松嘴。 同时,黑着一张脸向宝宝表示,这种做法不正确,自己很不高兴,这一行为不值得鼓励。 这个动作需要不断重复才能达到预想效果。 叨叨TIPS: 对于长牙期,因牙痒才咬人的宝宝,家长可以准备牙胶,不建议食物磨牙棒(不够坚硬,容易呛咳)和液体填充物磨牙棒(有咬破误食填充物风险),并经常清洁牙胶。
02 幼儿期 1、幼儿咬/打人的行为分析 15个月~30个月幼儿期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都还不完善,这时最容易出现攻击性的抓咬和拍打行为。 一方面这时期的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动作进行交流。 慢慢的当口头表达能力形成后,抓咬行为通常会终止,但打人不会马上停下来。 另一方面,这时的宝宝行为一旦受到限制,就会感到沮丧,这种独立性的丧失,会立即导致强烈的挫败感,使宝宝失去自控能力。 宝宝发脾气只是代表自己不高兴,发脾气的行为和成人严重的情绪或人格紊乱的症状无关。 有些非常敏感的孩子,很容易感到被冒犯,从而更容易生气。大部分这样的孩子在出生后都表现得很紧张,而且异常活跃。在婴儿时期,总很难平静下来。 这些孩子在幼儿阶段开始对其他孩子、成年人,甚至动物都会表现出攻击性。 而且也会经常突然毫无理由地爆发,总是很暴躁。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伤害了别人,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别人惹到自己了”,并且以此作为自己的借口。 2、幼儿咬/打人如何处理 家长可通过以下办法减轻或避免孩子的攻击行为: (1)充满爱的家庭 幼儿和学前时期,给孩子提供稳定、安全的家庭生活,充满爱的管教和全天候的陪伴。 (2)不看暴力镜头 电视或影像里的暴力镜头、打斗场面、大人打小孩等,都尽量不要让孩子看。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也不能有粗暴的态度或随意拍打的行为,以免孩子学样。 (3)必须遵守规矩 告诉宝宝规矩的存在,并坚持的实施。并且每个照顾孩子的人都应认同,孩子违反规矩之后应采取的举措。 除了做错事的时候教育孩子,对孩子积极、恰当的行为家长也要给予赞美和真诚的表扬。 (4)其他反应方式 要正面强化家长希望的行为,教孩子其他的反应方式,在生气的时候,应该用语言表达愤怒,而不是打人。 (5)不应攻击别人 让孩子了解,真实的和想象的侮辱之间的差别,了解适当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因为愤怒而攻击别人是不同的。 平静而坚定的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坚决的制止孩子踢打、推搡的行为,不允许他伤害自己。 (6)平静中断策略 在孩子的行为不得当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平静中断”策略,在孩子1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但“平静中断”策略是最后的办法。 这时可以让孩子坐在椅子或没有玩具的空地,其实是为了让孩子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冷静下来。 可以简短的向孩子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让他这样做,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平静中断”就可以马上结束。 叨叨TIPS: 幼儿偶尔发脾气很正常,但发脾气的频率和强度在4岁半的时候应该降低。 如果孩子的脾气爆发得很突然、很频繁,或持续很长时间,连续几周都具有攻击性,并且家长无法应付的话,这时就应该带去医院检查。
03 学龄前 1、学龄前孩子咬/打人的行为分析 前期宝宝打人如不加以阻止,婴儿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会演变成童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 学龄前孩子打人,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 不知如何打交道 当孩子想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由于社交能力或语言能力不足,不知如何正确打招呼,所以就会使用身体语言——拍打,来进行社交。 ● 习惯于自我中心 这一时期的孩子可能无法体会其他人的感受,不知道拍打/咬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缺少共情能力,打人这件事就变得很随意。 ● 社会认知能力不足 孩子眼里没有对错之分,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行为。有时候自己被其他人推了一下也不知道生气,因为在孩子眼里打人或推人不是错事。 ● 释放压抑的愤怒 孩子生气时会通过攻击别人释放自己的愤怒,如自己心爱的玩具被抢走时,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会直接用行动发泄不开心。 ● 被大人强化打人行为 当宝宝出现打人行为时,家长反应过大,如吼叫制止或大声教育孩子,就会在其心理形成打人会引起家长注意的思维定式,认为这么做和其他事很不一样,所以就会不断尝试打人,然后关注家长的反应。 ● 不恰当的模仿 家长之间、小朋友之间或影视剧中有过动手拍打人的行为,被孩子看到了也会模仿学去。 ● 其他生理、心理因素 孩子身体不舒服,如生病、累了、困了等时候,也会出现打人的行为,或者是搬家、上幼儿园等生活发生变化,一时间心理不能接受,也会盲目的挥手拍打,发泄不满。
2、学龄前孩子咬/打人如何处理 (1)孩子打了别人 当孩子在一起时出现打闹行为,但并没有孩子因此而生气、哭闹时,家长一般不用插手,这是他们在做游戏。 但如果孩子是经常性打人,打人变成习惯时,家长就需要进行干预。 ● 坚持打人是不对的行为 可以问孩子为什么要打人?如果是对方的某种行为让自己感觉不开心、生气才打人的,如被别的孩子骂,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解决方式是要求对方给自己道歉,而不是打人。 即使对方是熊孩子就是不道歉,家长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虽然对方有错在先,但打人也是不对的行为。 如果是因为想玩对方的玩具,但对方不给自己而打人的,那就直接批评孩子玩具是别人的,人家有不给你玩的权利,你不应该打人,直接要求孩子给对方道歉;如果是因为在游乐场排队玩玩具而打人,就要耐心的给孩子讲这个是轮流玩的,需要等待,还是不能打人,需要道歉。 家长只有发现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耐心的给孩子讲解他的问题,孩子的愤怒慢慢消失,打人行为才能慢慢减少。 ● 培养孩子共情能力 孩子不知轻重,不知道打人有多疼,这时家长可以打孩子一下,让孩子感受到被打的疼痛(打的程度把握好,不能太轻也不要太重),然后告诉孩子知道你把他弄疼了吧,打人是不对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向对方道歉。 ● 养成正确社交习惯 跟孩子说明有要求、有想法时应该用嘴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手打人,打人是错误的行为,做错事就需要承担后果。 平时家长可以在家多演练,慢慢让孩子养成好的社交习惯。 家长也要了解孩子打人的心理到底是什么样的,确认孩子的情绪后才能对症下药。当孩子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情绪时,社交能力自然就得到提升。
(2)孩子被别人打了 如果是被打了,孩子感到很委屈或生气,说明其内心是种被欺负的感受,这时无论对方是无意识的闹着玩,还是有恶意的打人,家长都需要进行干预。 生活中,很多家长可能会告诉孩子“打回去”,这种教育方式会让状况变得更坏。以暴制暴,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如对孩子说,我知道他打了你,你很生气。 然后找到对方家长,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看对方孩子打人是出于什么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制定不同解决办法。 最好是双方家长一起教育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对方是熊家长,坚持不道歉,那也应该让自己孩子知道对方打人是不对的,错在他们。 以后对对方避而远之,不要再让孩子跟对方在一起玩,以免被带坏。 家长和孩子在家多进行情景练习,以后要真遇到被打的情况,孩子自然就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处理问题。 通常情况,随着孩子长大,语言交流就会逐渐代替动作沟通,这种攻击行为也会逐渐消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DrG)
父母打孩子时,如何注意下手的轻重呢?
如果一个孩子比较顽皮,很不听话,和他讲道理是一点都听不进去,那么有些父母就会采用打骂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打归打,下手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轻重,毕竟他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你下手太重的话,还是会伤到她的。
上次看到一则新闻,有个蠢指小孩子五岁了,但是平时的时候比较淘气,所以他的妈妈对他的管教还是很严格的。小孩子妈妈平时的时候比较爱动手,但是平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打手,或者打屁股,但是有一次她气不打一出来,就直接一个耳光扇了过去,一下子他就哭了,妈妈也知道下手重了点,孩子的爸爸也责怪她,这个孩子到后半夜还是一直闹腾,一直在哭,父母最后送到了医院。尽管后来,孩子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这个妈妈还是有点自责。
还有些孩子不太愿意做作业,放学之后一直慧态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父母看到这样的孩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刚开始的时候,父母都会把孩子的手机给没收掉,但孩子反而不停的哭闹,一点没有知错就改的样子。那么这时候的父母可能会恼怒,一巴掌打在孩子的后脑勺上。但是就是因为父母这一巴掌,有可能导致孩子悲惨的死去。上一次有个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就说是因为被父母打了一巴掌,导致颅内挫裂,孩子最终还是走了。
所以我觉得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下手时候一定要注意轻重。不能气急败坏的时候,就打孩子的耳光或者后脑勺,这些部位都前档源是比较敏感的部位,要是下手太重的话,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孩子是需要管教的,该打的时候也确实要打,但是下手不能太重。
知道打孩子不对忍不住老想发火打他
有朋友说,自己的童年不幸福,父亲管理严厉,甚至偏执。自己现在三十几岁了,可还是摆脱不了父亲童年阴影。
在这种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导致她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现在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不敢承担责任。她明明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自己也很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住应该怎么办?
我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每次我在家里满腹牢骚时,吼孩子说出一些伤人的话时,不用照镜子我也能知道,我当时的表情和语气一定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那么极力的告诫自己,不要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可还是慢慢变成了这样?
我在一个情绪极其不稳定的家庭长大,我们家可能前一秒还欢声笑语,谈笑风生,可能下一秒就因为某句话而突然翻脸。
我妈妈喜欢抱怨、喜欢念叨,我爸爸虽然不会跟我妈妈吵,但是他会板着脸,神清严肃得下一秒把桌子掀掉我都不会奇怪。当然,他没有掀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我们身上找茬。
所以我从小就非常会察言观色,观察到我爸妈情绪不对劲了,我就赶紧把电视关掉,然后开始扫地、擦桌子、写作业,让自己看起来没有在闲着,否则很快就会殃及我这条池鱼。
这种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看别人脸色做事的性格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老公经常说我,明明那件事自己不想做,但为了让人家开心,不让人家抓住话柄, 所以就算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去做,何必呢?
我在生完孩子后,非常认真地剖析过自己性格的好坏,目的就是想让小勋可以在一个情绪健康的环境里长大。但也还是会有管不住情绪的时候,也会开始像我妈妈那样叨唠,并且说一些伤人的狠话……但是现在这种“间歇性发狂”的次数越来越少,频率也越来越低。
所以我看到这个问题特别有表达欲,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和心态转变来给有同样经历的父母一些帮助。没有大道理,也不会心理学知识,算是一些非常接地气的小方法吧:
1、远离情绪站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古老的一个方法,但真的好用。我家小勋现在三年级,9岁,正是狗都嫌的年龄,并且小学阶段的男孩子在学习上有的毛病,他都有!
所以辅导他写作业的时候,是我最管不住情绪的时候。在经历了N次鸡飞狗跳之后,我想学会了用“以退为进”的方法来改变现状。
现在,我再碰到孩子不听话,忍不住想发火的时候,如果孩爸在家我就把孩子交给他爸爸;如果孩爸不在家,我就跟孩子说:你先自己玩会儿,别来吵我。然后我点个外卖、刷刷手机,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情绪就可以彻底冷静下来了。
选择自己想干的事,比如跑步、听歌等,可以试试看,这是最直接有用的方法。
2、和孩子谈心,坦诚自己的情绪失控
我们中国人都比较含蓄,不但羞于表达爱,也不善于在孩子面前示弱,害怕失去了家长的威严。但如果多尝试几次的话,你就会发现,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家小勋是一个很善于表达的小孩,也是藏不住秘密、憋不住话的话痨。每次我发完火之后,他一定要拉扯着我把刚刚发生的“战争”掰扯得清清楚楚,要把事情全部复原一遍。然后告诉我,你刚刚要是在说哪句话之前,换一种方式,我们就不会有后面的争吵了,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很好的解决掉,你为什么非要发火呢?
我也会在冷静之后,和他好好谈一下心,说出我为什么会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且很诚恳的表示:虽然你写作业态度不好,粗心、不专注,但是妈妈因此而发火的行为确实不对,我应该好好和你沟通。
我也会跟孩子数次强调:虽然妈妈有时候管理不好情绪,但妈妈是爱你的,你不要被妈妈发火的样子吓到了,觉得妈妈不爱你了。妈妈下次再发火的时候,你就提醒妈妈赶紧去冷静一下,不要继续来挑衅我,我们等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接着写作业。
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确实是的,孩子懂的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也远比我们想象中更爱我们。
情绪失控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都会有,但是不要忘记和孩子表达爱,也可以偶尔和孩子示示弱,孩子可以理解的。
3、正视自己的情绪
我以前很不理解,为什么我的妈妈那么容易烦躁,那么喜欢唠叨,还有那么多的负能量。我自己现在当妈妈了,每当我手里有一大堆工作没完成,孩子写作业又磨蹭,又不停地来打扰你,并且孩爸还不在家的时候,我就特别能理解我妈妈当年的那种暴躁。
有一次小勋写作业时又开始犯病:磨蹭+粗心。于是我又没忍住发了一通大火,完事后,小勋泪眼汪汪地朝我吼:爸爸不在家你就变凶了,要是爸爸在家你会这样凶我吗?我要打电话告诉爸爸,你趁着他不在家就为所欲为!
他这样说完后,我才意识到,妈妈情绪管理不到位,有时候并不全是原生家庭的错,也不是妈妈的错,是因为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
所提我们不要对自己太苛责了,也不要总是在“发火——反思——自责”这样的怪圈里不走出来。正视并且接纳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
只有当我们不再过分苛责自己时,才是真正放下和平静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也许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为什么会焦虑,我不应该焦虑”,其实有情绪很正常,接纳它就好了!
4、轻视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看过很多的心理书籍里会用到一个词叫“和解”,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我一直不是很赞同这个说法,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如果和解真的那么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深受原生家庭之苦了。
再说了,你愿意和解,父母还不愿意呢,你好不容易做好了接纳他们的准备,结果他们反手一个绝杀,只会让那个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自己,再次陷入到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
所以,我不劝大家和解,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那就是轻视他!不需要把“它”看得太重。
你想,如果说出那些所谓的伤害你的话的人,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是一个智力低下的人,你会生气吗?不会!我们去计较只会把我们的层次拉低到他们那个愚昧和固执的世界里。
所以,当面对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父母时,那就轻视他们吧。我们该送礼送礼、该给钱给钱、该养老养老。
只是不要再对他们抱有幻想和希望,他们说的任何话,就当作一个能力比你低、境界比你低的人说的一些废话,那么原生家庭就再也伤害不了你。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爱自己、爱孩子,好好经营我们自己的小家庭,足矣。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每个大人都曾是个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或许我们也可以用“做个孩子”的心理来爱自己,承认自己的脆弱、悲伤、愤怒或者是怨恨,允许自己表达任何感受,也允许这种感受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这种心态会提醒我们,我们可以更加包容不完美的自己。当心境变得平和之后,亲子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每次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就想打他,总是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在生活中不少的家长,在教育锋肢态自己孩子方面非常的简单和粗暴,一旦孩子出现了错误之后,家长就会大声的责骂,有些家长还会拿起身边的东西打到孩子的身上,弄得家庭氛围非常的不和谐,对孩子的成长也非饥侍常的不利。
控制不住脾气打骂孩子怎么办?1、家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不管孩子的各种表现如何,家长总不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家长首先一定银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给孩子作了很好的榜样。当孩子也因各种原因出现情绪波动时,家长就可以以身作则地去疏导孩子,也同时告诉孩子如何调解自己的情绪。当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再存在情绪上的障碍时,家庭中的很多教育问题都容易解决了。
2、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
家长有时候要对孩子打骂,可能是因为孩子在生活、学习上出现了问题。在控制好情绪的情况下,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来制定一些生活与学习上的规则。
有了这些规则,家长如何才能让孩子以良好的习惯去执行?就是考验家长的管理能力了。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指望孩子以自律性也不可能做到。
3、家长要允许孩子去改正错误。
孩子在执行既定的生活和学习规则的时候,既便是有家长的督促和引导,那孩子也有偏离轨道导致犯错误的表现。如何面对面孩子的错误?又是一个难题。
通常,在孩子年少无知的时候,家长是允许孩子犯错误,更要允许孩子去改正错误。家长不能一看到孩子有错就大吼大叫,一定要帮助孩子分析、解决,力争类似的错误下次不再累犯。
4、家长要对孩子坚持正面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是保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先决条件。家长千万不要再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传统的思想和做法去面对孩子。
控制不住脾气打骂孩子的危害:1、孩子容易敏感、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很多人都会忽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家人长期的歇斯底里和打骂,会导致孩子敏感脆弱、不自信,甚至缺乏安全感,而孩子只有在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才能心无旁骛的思考、创造和学会爱。
2、损害孩子的智力发展
专家对2-9岁的孩子进行了认知测试,结果发现被打过的孩子,智力发展水平要低于没有被打过的孩子。如果这种被打是经常性的,那么孩子智力发展水平将会更低。
3、孩子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
体罚、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无助,孩子对于痛苦的耐受力远远低于成人,长期如此,一定会损害健康,身体上生病只要治疗就可以康复,可是心理上的创伤是无形的,并不会以很明显的不适感让你察觉出来的,所以他们更难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