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廖”姓
廖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五十八位姓氏,在华南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今廖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7%,总人口大约在487万。
廖的名义《说文》:廖,人姓。作为姓氏,古时廖、嫪、飂通用,古有廖叔安,也作飂叔安,实际上廖姓由飂姓演化而来的。《说文》:飂,高风貌。高风即西风也。飂人以高风为氏族原始图腾。又,廖也通蓼、鄝。蓼,一种水草名。蓼人以水草蓼为图腾。以此两种分别成为氏族的名称和族徽,进而出现飂地、蓼地和廖地等,发展形成了飂国、蓼国或廖国,最终出现了廖姓。
廖姓起源廖氏始祖:廖公
廖氏始祖——廖公
廖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出自董姓
高阳氏颛顼之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之子飂叔安,封于飂,飂的古址在今河南唐河的湖阳镇,是夏商时代的侯国,西周初为周吞并。古代飂、蓼、廖通用,飂叔安也称廖叔安,其后以国为氏。董姓廖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二、出自偃姓
皋陶为尧舜时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属于东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坚,偃姓,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西周初其后裔被封在蓼,蓼国古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蓼城冈,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国之后有廖氏,偃姓廖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三、出自姬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很有可能廖、蓼、鄝、飂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
外族基因融入
据说早在商朝末,缪、颜二姓,因纣无道,同隐于黄河西北,改姓廖。到战国后期秦昭王时,四川地区的巴夷賨族中也出现了廖姓,后来成为川中大族。因此,我国的廖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加入廖姓群体中的主要事件还有:宋朝时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的抚水州民即今毛南族先民中出现大批廖姓,清朝辽东地区的蒙古人也多取廖姓作为自己的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廖姓汉族了。
廖姓分布廖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87万,增长了21倍多,廖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廖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广西、湖南四省,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1%。其次分布在江西、台湾、重庆、湖北、福建,这五省市又占了30.3%的廖姓人口。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5.2%,为廖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粤桂湘、川渝鄂、赣闽台三个廖姓聚居中心。在600年期间,廖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部迁移、同时向华中回迁。
廖姓血型廖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
廖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8%,A型占29.1%,B型占25.5%,AB型占7.4%。
廖姓名人廖纪
廖纪(1455年—1532年),字廷陈,号龙湾,民间称作廖天官,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原属陵水县)人,出生于河北大运河畔,明代杰出政治家、儒学家,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是海南历史上两个进入朝廷权力中枢的一品重臣之一,是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廖仲恺
廖仲恺(1877年—1925年),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国近代革命家、中国左派领袖。廖仲恺曾协助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力辅佐改组,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其擅长诗词、书法,著作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廖平
廖平(1852年—1932年),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他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廖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廖姓的郡望主要有巨鹿、汝南、武陵等。廖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中乡、果烈、紫桂等。“中乡” 和“果烈”堂号均典出三国蜀时的廖化。廖化为关羽的主簿,关羽兵败麦城,廖化在战场上装死得以逃回蜀。后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称“中乡”堂。又因廖化做事果敢刚烈,又叫“果烈”堂。
廖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名荣万石;性慧六岭。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著归田录;称谪仙人。
肇侯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
伤心春尽,嫠妇悲吟;感念恩深,小姑呕血。
家训格言:廖氏家训以清朝廖冀亨《求可堂家训》最为著名。廖冀亨,清福建永定人,康熙年间举人,以为官清廉著名,其教子孙也有章法,其家训切于伦常,多从日用处入手,朴实无华。他要求子孙以读书和立品为先,认为“生意为求财之路,财为养命之源”,“礼义生于富足”。主张不必拘泥于读书、行医、为商等,“星卜为下,其余手艺即为糊口而已,然百姓百条路,肯学皆可”。提出四戒:戒使性、戒、戒贪酒、戒游手。提出四要:要勤俭、要谦恭、要慎言、要和气。提出四慎:慎交游、慎起居、慎闺门、慎祭祀。认为这是“人生立身、行己、持家、善世之务”,子孙必须恪守。
读一百万字《安徽孙氏志》之前,不妨先读一读三万余字的《绪论》
绪 论
——从中华姓氏文化研究谈《安徽孙氏志》编撰
翁 飞
《安徽孙氏志》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代延续。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最初,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实行群婚制,子女与父亲的关系不能确定,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和氏族归属。姓的不同表示着拥有不同的女性祖先。我国第一部解说汉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学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道:“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认为使始祖母受孕生子就是“感天”的结果,于是出现了姓。“姓”字由“女”和“生”组成,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是因为在母系社会,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制:各氏族间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所以以母亲为姓。古文献中所见到的最古老的一批“姓”,大都带有“女”字。宋代学者郑樵(1104—1162年)在《通志·氏族略序》评述:“女生为姓,故姓字多从女,如姬、姜、赢、姒、妨、嫪之类是也。” 姓又可作为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于是有了标志姓氏的图腾。据文献记载,最早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
郑樵:《通志·氏族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后期,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于是,在姓的基础上分化出来了氏。“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氏族分支,我国最早的一些“氏”,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伏羲氏(渔猎烹饪)、神农氏(农耕兴起)等,都是在父系氏族形成阶段出现过的最有名的“氏”,表明了远古时期人类以氏族的集体力量征服自然的时代特征。
从姓氏文化的渊源看,距今大约5000多年前的伏羲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相传伏羲氏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八卦占卜,构建“天人和谐”;创造文字,结束“结绳记事”;教人结网捕鱼,畜牧烹饪;制造武器,用于围猎和战斗。同时,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即实行男女对偶婚制,防止和近亲结婚。他姓“风”,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伏羲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男子。
伏羲氏(风姓)
姓改为从父,氏反而多为女子家族所用。这可能是后人出于对父系社会首领崇高地位的追称,对男性祖先的崇拜,从而成为巩固氏族成员联系的纽带。再往后,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统治者又采用了“赐土以命氏”的国家治理方法。这时出现的“氏”表明:人类历史的脚步迈进了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从夏朝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这一时期,氏是达官贵人家族用以标志宗法身份的专称。氏的主要作用在于区别身份的贵贱,以示和平民百姓的区别。在人类文明社会之初,氏是带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阶级烙印的。
于是,在夏、商、周,也就是先秦时代,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氏是贵族男子的专称。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姓和氏的含义是不同的,“姓”主要是为了区分氏族,避免同姓结婚;“氏”主要是为了区分身份贵贱。尊贵的人有姓有氏,低贱的人有姓无氏。在先秦,成语“无名小辈”的“名”,其实就是“氏”的意思;而贵族、统治者就不同了,如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这时期“男子称氏,妇人称姓”。男子名前冠的不是姓而是氏,如屈原和商鞅,他们并不姓“屈”和“商”,屈和商只是他们的氏。实际上屈原是楚国公族,姓芈;商鞅是卫国公族,姓姬。
在父系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出嫁的,她们有明确的姓,以避免违反同姓通婚的禁忌。嫁到夫家后,她们的姓就排在夫姓之后,如母家王姓女子嫁给夫家张姓男子,即称为“张王氏”(亦可简称“王氏”)。这就是说,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我们华夏祖先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繁衍不利。如《左传》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同姓通婚,子孙不会蕃息。《国语》也说:“娶妻避同姓,畏乱灾也。”(《国语》卷十,《晋语》)后来的儒家,用伦理观念阐释了这条规律。
如宋代学者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记述:“三代之前(即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之后,经历了春秋战国,姓与氏逐渐合一;秦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大帝国,中华民族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姓和氏不再区分,统统作为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到西汉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从全球历史的视野来看,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但是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姓氏,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而中国的姓氏文化则历经了五千年之久,始终延续和发展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家国同构”、这样一个中华民族国家建设的鲜明特色。我们“天下一统”的伟大祖国,正是在千万个家族、亿万个家庭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念,使得我们的国家成为历经五千年而唯一延绵不绝、傲立于世界的文明古国。家族,就是我们国家最基层、最基本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族汇聚、组成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而姓氏,则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印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同化和国家统一上起到了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正因为血缘家族在国家的构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宗族和姓氏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谱牒学,就应运而生,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进,成为当代姓氏文化研究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谱牒学以族谱为主要研究对象,族谱是以家庭、家族、宗族的姓氏世系为线索的历史文献。中国谱牒,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相当成熟。随着国家的诞生,王位与爵位世袭制的确立,特别是商末周初宗法制度的形成,人们对姓氏、宗族、世系的区分更加严格,婚姻、名位、权势等都与姓氏、辈份密切相关。如屈原任三闾大夫时,就曾“序其谱属”,“掌王族三姓”。《史记》里的《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等,实际就是帝王世系的族谱;但先秦纯粹的谱牒文献大多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和《世本》。
郑樵认为后世“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世本》记述了黄帝到春秋时的族系姓氏,但不知成书于何时,西汉末年经过刘向整理,著录在《六艺略》中。西汉的姓氏学著述,有扬雄《家谱》、邓氏《官谱》和颖川太守卿氏《万姓谱》等,但都失传。
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开始形成。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最早的门阀可以追溯到夏朝帝胄廖氏(其封邑古蓼国一直绵延至春秋),以及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赵韩魏三氏后来演出了“三家分晋”)。西汉时期,随着土地兼并加剧,涌现出许多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日益成熟,为门阀士族的出现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西汉王朝所实行的察举制度和太学制度,使地主阶级入仕做官的门径比过去宽广多了;尤其是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朝廷以儒家的经籍、礼法(或曰“德行”)取士逐渐成为定制。于是一部分地主豪族成员便与儒术礼法结合起来,通过“明经修行”,就可以累世做官。经济成为这些家族世代研究的家学,礼法也成为家族世代承袭的家风。这种世袭为官的门阀,到东汉中叶开始更加普遍。从而形成门阀士族。如弘农杨震一家,以习欧阳《尚书》四世皆为三公;汝南袁氏一家,以习孟氏《易》四世有五公;在地方上,也有一批世代为州郡县僚佐、牢牢控制地方政治的基层门阀。
但在西汉时期,人们对于姓氏问题还没有太多的关注。西汉人总体上缺乏父系祖先意识,极少有人能说清自己祖先的名讳,更不知其来历。开国皇帝刘邦连自己父亲的名字也说不清,只呼之为“太公”,以致司马迁也无法确知其名讳,后人更是异说纷纭了。(参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及索隐引皇甫谧、王符说)至于其祖父以上的名讳,就更茫然无知了。因而,刘邦只在其父死后为他立了“太上皇庙”,不像后国君主那样动辄为祖先立“七庙”或“九庙”。同样,《汉书》列传中几乎未记载传主祖先的姓名与来历,传记开头的基本格式是“人名、字+籍贯”。显然有别于魏晋以后创作的传记,后者动辄开列出数世祖先的名讳。
而从东汉中后期起,很多儒生开始关心各自姓氏的来历。桓帝以后的碑文上常常有这类文字,如延熹八年(165年)的鲜于璜碑、 建宁元年(168年)的张寿碑、卫方碑、约同时期的杨震碑等。引起世人对姓氏问题研究热的主要原因,在于东汉时期的官吏选举极其“重阀阅”,将姓氏与出身、声望、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于是,这些门阀士族——世家豪族,为了保持宗族的纯洁性,保持家族的长盛不衰,显扬祖先的荣耀,为进入统治阶级提供必要依据,对族系、宗谱、氏姓编纂异常关心。他们“赞圣贤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王符:《志氏姓》)王符《志氏姓》、应劭《姓氏篇》等姓氏研究著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
在古代文献中,姓氏与谱牒是没有严格区分的,姓氏类著作基本属于谱牒内容。《•世本•氏姓篇》之后,西汉有史游所著的《急就篇》,东汉初有班固的《白虎通•姓名篇》,而以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和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最有代表性。
从现有的文献看,王符的《志氏姓》收录在其所著《潜夫论》卷九,是两汉时期谱牒学的重要著作;该篇系统记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流变,也是继《世本》之后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备的一篇姓氏研究著作。后代姓氏之书多以韵或部首分纲别类,而在此篇中,王符论述的伏羲、炎帝、黄帝、撷项、尧、舜、宋、周、鲁、卫、晋、韩、魏 、郑、吴以及各国大夫、各种古姓的姓氏系统,是依据帝王、诸侯、大夫及古代其他旧姓的次序进行排列的,从而构建了“姓氏” 传承的谱系,这种排列方法更合乎姓氏本身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更可贵的是,王符意识到了姓氏在演变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等错综复杂性,指出存在“有同祖而异姓,有同姓而异祖。亦有杂厝,变而相入,或从母姓,或避怨仇”的种种现象,这一观点是极其精辟的。篇中对古代姓氏源流的勘定虽不无疏漏 ,但并不影响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继王符《志氏姓》之后,有六朝何承天《姓苑》、贾执《姓氏英贤传》、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宋代邵思《姓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罗泌《路史》、郑樵《通志•氏族略》、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明代陈士元《姓麟》、凌迪知《万姓统谱》、清代张澍《姓氏寻源》、陈廷炜 《姓氏考略》、黄本骥 《姓氏解纷》、嵇環,刘墉 《续通志•氏族略》、梁玉绳《古今人表考》等,上述这些姓氏著作,绝大多数对《志氏姓》内容均有引用。历代学者对于《志氏姓》的重视,意味着作为一家之言的《志氏姓》,在关于姓氏流传演变方面的记载确有着弥足珍贵的重要价值。
同时期的另一篇代表作《姓氏篇》,是东汉末年学者应劭所著《风俗通》(按:今本作《风俗通义》)中的一篇,引用前代典籍,记载了东汉以前姓氏望族的来源和各姓氏的著名人物;所辑录的姓氏约500个。从宋代《姓解》、《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广韵》、《急就章补注》,以及明嘉靖间《姓解》等引文可以看出:《 姓氏篇》至少在北宋还是完整的,大概到南宋, 由于靖康之乱成为残本, 明代之后全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0子部杂家类中说明:“宋陈彭年等修《广韵》、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风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犹存,今本无之,不知何时散佚。” 清代学者孙星衍在为其侄儿兼门生孙冯翼辑《 世本》所写《序》中推论:“古书至南宋,亡佚最多,况氏族之书,尤为下品寒门所嫉妒。如今《风俗通》。独阙《氏族》一篇”。
正因为《姓氏篇》在姓氏源流上的重要价值,清代学者先后有五种辑本问世:(1)《四库全书》辑本,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三子部杂家类《风俗通义十卷》附录一卷记载,“其姓氏一篇,自宋已佚,然散见永乐大典中,今裒为一篇,附录于末。”(《四库全书》在《风俗通》卷外附有《姓氏篇》1卷,但台湾影印的文渊阁藏本未见收录,其他藏本无法看到,难知其貌)。(2)钱大昕辑本,题作《氏姓篇》,共辑录姓氏347个,其中单姓氏265个,复姓氏82个,以韵为序,先单姓,后复姓,皆注引文出处(收在卢文《群书拾补》、《丛书集成初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内)。(3)清顾檩三辑本《姓氏篇》,不分卷,共有姓氏332个,其中单姓氏294个,复姓氏38个,单姓复姓相间,依《广韵》韵目排列,皆注引文出处。顾本释文简略,或云某氏,或径直而引姓氏释文,不够严谨(收在其弟子翁长森(铁梅)辑、蒋国榜校印的《金陵丛书》丙集卷五,上元蒋氏慎修书屋初年刊印,另收录在《丛书集成续编》第88册)。(4)张澍辑本《姓氏篇》,分上下两篇,平声为上篇,上去入声为下篇,共收有姓氏478个,其中单姓氏347,复姓氏131,以《广韵》韵目为序排列,一般同一韵部先单姓,后复姓,皆注引文出处(枣花书屋道光刻本,收在《二酉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5)姚东升辑本《风俗通姓氏篇佚文》(收在《佚书拾存》第六册、又在殷梦霞等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古籍佚书拾存》中)。
此后,及当代学者又有三种版本:(1)陈汉章《风俗通姓氏篇校补》(二十五年(1936)刊印);(2)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3)赵弘《风俗通义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之一)。
清代学者的辑本,以张澍为最优,辑本的最大特点,是释文比较详实完备,每姓之下皆加按注,订正原文失误,材料丰富,引文较多。收录的姓氏也多达478个。张澍博闻强记,引文常凭记忆为之,不核原卷,时有张冠李戴时之误。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清代杰出的学术大师和姓氏学大家。在姓氏学方面,张澍先后撰写了《姓氏五书》、《姓韵》、《辽金元三史姓氏录》、《姓氏寻源》、《姓氏考辩》及《西夏姓氏录》。《清史·文苑列传》中对《姓氏五书》评价非常高,认为《姓氏五书》是一门绝学。《姓韵》是一部有关姓氏的词典,收录了从远古黄帝到当时的所有姓氏,不分贵贱,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均予以收录,共达5129个。张澍同乡好友、甘肃学者邢澍在《两汉稀姓录序》一文中,称赞张澍所辑《姓氏篇》:“颇详于掌故”。 清代蒋国榜在《补辑风俗通义佚文跋》对清代《姓氏篇》辑本评述曰:“应氏之书博综先秦古籍,为艺林瑰宝,其零章断句,散见于他书者甚多。张氏澍有补辑《姓氏篇》一卷,钱氏大昕辑本刻入《群书拾补》中,先生卢牟队文,甄采琐义,其用力可谓勤矣。” 可谓一语中的。
当代学者王利器辑本,共收有姓氏520个,其中单姓氏359个,复姓氏161个,依次以韵为序排列,单姓复姓相间,不分先后,皆注引文出处。王本是辑录汉代姓氏最多的本子,校勘精严,有些姓氏据多家引本汇纂而成,个别按语对钱本、顾本、张本略作说明,文字简练得当。体现出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这种选举制度形式上是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根据家世才德,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推选官员。但实际上以家族为基础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完全垄断了选举权。结果选官只论家世出身,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德无才,总是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受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总是被列为下品,即便入仕,也只可就任士族不屑为的卑浊之职,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于是,九品中正制反过来又巩固并发展了门阀制度。
门阀士族不仅各自在本乡本土控制权力,其强宗豪族的联合势力,又能左右朝政,皇室不得不与它们“共天下”。朝廷法令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免役等特权。士庶之间有严格的区别,“士庶之间,实自天隔”,“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姻。如有士族中人与庶族结为姻亲,或者就任一般由庶族中人出仕的卑浊之职,会被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并因此而受到排挤。
如果说王符、应劭的姓氏著作,还只是私家著述;那么到了魏晋以后,则产生了大量的官方姓氏学。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说:
“自隋唐而上,官有薄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於簿状,家之婚姻必由於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於秘阁,副在左户。若私书有谧,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
由此可见,从魏晋直到唐代,记载门阀士族族系的谱牒、簿状,是得到政府承认并在法律上有效的,而且也是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其作用就在于维护“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门阀制度。西晋初,鉴于汉代末年丧礼混乱,谱法亡失很多,即使子孙也不能了解他们的先祖,谱学家挚虞便撰写《族姓昭穆》十卷,上疏进献。《晋书》记载:“虞以汉末丧乱,谱传多亡失,虽其子孙不能言其先祖,撰《族姓昭穆》十卷,上疏进之,以为足以备物致用,广多闻之益。以定品违法,为司徒所劾,诏原之。”(《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他自认为足以备事致用,对增广见闻有益,却因擅定品秩违背法制,遭到司徒的弹劾,但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原谅了他。
东晋南朝期间,最重要的官方姓氏书籍,首推贾弼的《姓氏簿状》:“始晋太元中,员外散骑侍郎平阳贾弼笃好簿状,乃广集众家,大搜群族,所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卷。凡诸大品,略无遗漏,藏在秘阁,副在左户。”(《南史》卷59《王僧孺传》)这份簿状,作为官修的《十八州士族谱》,是专门著录跟随司马氏南渡的“大品”——官僚、贵族姓氏的,并作为官方档案收藏宫中,“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它既是提拔官员的重要依据;也是官员门阀士族地位高低的明证。贾弼、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代世传谱学,称为“贾学”,贾氏另有《百家谱》抄本藏在官府中。到南朝梁武帝,下诏王僧孺改定《百家谱》,王僧孺“通范阳张等九族以代雁门解等九姓。其东南诸族别为一部,不在百家之数”(《南史》卷59《王僧孺传》),撰成《百家谱集钞》、《东南谱集钞》。他和门人的谱学,称为“王学”。北朝的官修姓氏书,在选拔官员、辨别氏族高下等方面,也一如东晋南朝。如北魏“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族高下”(《魏书》卷133《官氏志》)。
当时在门阀士族集团中,不同的宗族也高下不一。唐代柳芳的《氏族论》,说南北朝的世家大姓:“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
至于由晋室南渡带来的所谓“郡姓”、“四姓”(即琅玡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完全是“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别贵姓,分士庶,习俗既久,被视为理所当然,“不可易也”。
由“郡姓”又带出“郡望”。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郡”是行政区,“望”是名门望族,“郡望”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魏晋时期,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时称“士族”、“右姓”等,最有名的就是“王谢袁萧”——琅玡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四大家族,他们标榜自己是某地的望族,显示贵族身份。一般由家族领袖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一个郡可以有多个望族。到隋唐时期,又在我国北方形成了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大郡望”。一般姓氏,也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和“旁系”。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也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
门阀制度不仅在不同的宗族之间区别高低贵贱,在各个高门士族内部,同样也有尊卑上下之分。门阀士族都是大族强宗,往往拥有众多的宗族成员,分别属于许多支派和家庭。族内官职最高、财富最多的显贵人物成为首领,他们凭借财富和权势控制宗族,处于宗族家长的地位。此外,门阀士族的首领又通过招诱、逼迫等手段收纳门生,庇护逃亡者,并把许多农民当做自己的“荫户”、“附户”、“宾客”、“部曲”,对他们具有号令不二的权力,平时榨取其劳动力,战乱时又将其同宗族子弟一起编为家兵,体现了十分严重的人身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感叹:“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道出了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座次亦明确有别。比如讲究“门第”。“第”:指直接面向大街开的院门,它的规格、品级也有严格规定,这是古代身份地位高尚的标志,显示出家族背景、地位贵贱。这种以“地望”、“门第”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因而,谱牒与门阀制度倍受后人诟病。
这样一种门阀士族制度盛行,必然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上士庶的区分愈严,世家大族愈互相标榜门阀、郡望,愈会尾大不掉,糜烂地方。他们既勾连又争斗,极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加以在选官制度上的家族世袭,成员不断进入朝廷上层,对时局起着主导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大部分时期连皇权都得避让三分,东晋甚至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门阀士族却屹立不倒,可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对中央集权的皇权政治形成了严重威胁。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叛乱,在混战中形成了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八柱国,他们凭借强大的武力在关中打出一片天地,随后又重用并团结汉人士族,形成了“关陇集团”这一强有力的门阀士族集团,成为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的统治基础。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隋文帝采取了“罢外选”的措施,用科举制代替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唐玄宗时任礼部员外郎的史学家沈既济曾经评价说:“按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及年代久远,讹失滋深。至於齐、隋,不胜其弊,凡所置署,多由请讬。故当时议者以为,与其率私,不若自举;与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於吏部。此矫时惩弊之权法,非经国不刊之常典。”(杜佑《通典》卷十八、选举六、杂议论下,礼部员外郎沈既济议)可惜隋朝国祚甚短,门阀制度与姓氏郡望依然起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隋末群雄混战时,杨玄感、李密与李渊等所以能振臂一呼,应者如云。也是因为他们都是“上柱国”之后,本身就是门阀豪强。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所用的宰相杨恭仁、宇文士及、封德彝、萧瑀、陈叔达等人,是清一色的门阀士族,而且大部分是原关陇贵族。当时国家初定,如果没有门阀士族的支持,统治很难有稳定下来。但这种行为无异于双刃剑,既然依靠门阀士族稳定统治,就得让渡部分皇权作为交换。而过度让出权力,是不利于封建集权统治的。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坐看门阀士族壮大。
李世民修《氏族志》,武则天订《姓氏录》,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
唐初士族,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并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陇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李唐起自关中,唐初关陇集团消失;江左和代北士族,至唐朝也已经没落。而以崔、卢、郑、李、王、谢等大姓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农民战争打击,但根深蒂固,仍很有势力。连唐太宗的股肱大臣房玄龄、魏徵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山东士族依然保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士族势力的强大,对皇权不利,唐太宗尤其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龄谈到门阀士族“卖婚”现象时,因“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遂下令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普责天下谱谍,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旧唐书·高士廉传》),以“刊定姓氏”。意图打破以往纯以“郡姓”作为门第等差的传统。
贞观十二年(638年),高士廉等撰成《氏族志》一百三十卷初稿,进呈御览。但他显然没有理解李世民的意图。初稿中将仅仅是四品官员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位列第一。因为博陵崔氏是山东士族大家,世代显赫,北方“崔卢李郑”,按传统应该位居第一。唐太宗对此稿十分重视,亲自审阅,当他看到把崔民干列为第一等,大为不满,说:“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间,则多邀钱币。才识凡下,而偃自高,贩鬻松槚,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又继续批评说:“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昔汉高祖只是一匹夫,以其平定天下,主尊臣贵。卿等读书,见其行迹,至今以为美谈,心怀敬重。卿等不贵我官爵耶?”因此,他命高士廉等再次重新修改《氏族志》,“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贞观政要》卷七《论礼乐》)于是高士廉等人根据唐太宗以“尚官”为原则的明确指示,重新进行修订,这次新修的《氏族志》,以关陇皇族、世族为第一等;外戚和代北世族为第二等;山东士族和江左世族为第三等。贞观十二年(638)春正月,《氏族志》最后定稿,“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姓分九等,共计百卷,唐太宗下令颁行天下。
但这部贞观《氏族志》仍然比较折中,第三等姓氏,崔卢李郑、王谢袁萧等豪族不管有无当朝官职,仍名列前茅。毕竟当时门阀士族的影响仍然很深,证明李世民对士族还有所顾忌。还必须指出:唐太宗的“尚官”原则,只是代替魏晋以来“尚姓”的修谱标准,并没有否定门阀观念,而是更多侧重扶持统治集团,调和其与门阀间鸿沟,以期保持大体平衡。
然而通过修《氏族志》,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没落门阀士族受到进一步打击,只剩下关陇士族大致保持了旧日地位。唐太宗达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压抑门阀士族,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并为30年后颁布《姓氏录》,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基础。
到高宗朝武则天当政时期,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武则天之父武士彟(yuē)曾作过木材商,虽系太原元从,亦无资格跻身于贞观《氏族志》高门之列。武则天最重要的助手之一李义府的家族也未被录于《氏族志》中。武氏集团的社会声望并不高,而武则天以内宠掌握朝政本不合封建礼教,关陇集团出于对李唐王朝正统的维护当然不支持她当政,更不会拥戴她取李唐而代之。这样,提高自己及武氏集团成员的社会地位,重新组织统治集团骨干队伍,就成了把持朝政后的武则天为巩固地位,所急于完成的两大政治任务。
显庆元年(656年)后,武则天陆续杀戮、贬黜了一大批李唐皇族和不肯投附自己的关陇集团大臣,大力拔擢出身较低层或投靠武氏集团的人任要职。根据武则天指示,其心腹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上表唐高宗,要求重修《氏族志》。这次重修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其一:在王皇后与武则天争夺皇后位置的过程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关陇贵族集团坚决反对册立武则天,其中一条理由便是,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豪门大族;而武氏为文水小姓,《氏族志》不叙其郡望。婚姻的垄断一直是门阀士族所恪守的,但这种郡望本位主义既是皇帝李治所反对的,也是武则天所厌恶的。
其二:许敬宗、李义府二人均为寒门庶族,《氏族志》也不可能有二人姓氏,二人虽声名不佳,但均是善于钻营的聪明人。像他们这样的精明之人尚且无法进入帝国高层,其他富有才干而门第不高的老实人,被埋没的绝不在少数,重修《氏族志》也代表了寒门庶族的心愿。
武则天画像
所以,唐高宗李治一方面顺遂了武则天的心愿,另一方面也完成了父亲未竟之志。他在显庆初年命令礼部侍郎孔志、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元道、太常卿吕才等十二人重修《氏族志》,改名为《姓氏录》。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新谱修成,名为《姓氏录》,共收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高宗亲自撰写书序,说明体例。《姓氏录》仍以现任官职高低为划分等级的标准,“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孙,余属不入。”(据《新唐书》记载)因此,它收录的姓氏少于《氏族志》。
在新修的《姓氏录》中,不仅当时五品以上职事官得以录入,就是兵卒中以军功获五品以上勋官者也谱中有名,而旧士族未在当朝任五品以上者,均被摒弃于外,包括传统的崔卢李郑王谢等大姓一概不论;皇后武则天家族与李唐皇族并列为第一等,许敬宗与李义府因是宰相名列第二等。
《姓氏录》颁布后,舆论哗然,许多士人将其贬称为“勋格”(即按功勋定姓氏品级),以被录入为耻。为使《姓氏录》真正取代《氏族志》,李义府又奏请将原存于各地官府中的贞观《氏族志》全部收回并焚毁。此举,在官方法令上确定了以皇权为核心的统治。自东汉以来兴盛七百余年的门阀士族不再有生存土壤,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门阀制度在唐代的瓦解,姓氏之间的等第不复存在,反映在姓氏书籍的编纂上,便是改以字韵为序进行编排。唐宪宗元和年间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是这类转型姓氏书的代表。该书以皇族李姓为首,以下各姓均按唐韵206部排列,共收录姓氏1232个。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姓氏著作:承前,是指它征引前代姓氏著作广博:“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于今者,頼其征引,亦皆班班可见。”(欽定四庫全書提要·子部十一·元和姓纂十卷) 启后,是指后人研究者,皆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基础。如郑樵撰《通志·氏族略》就多从中取材。
唐林宝编:《元和姓纂》
宋代是姓氏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姓氏谱牒著作的修纂又出现了一个新高潮。经历了唐末五代十国的战乱,北宋承平后,义理之学兴盛,宋代史学特别是考证学空前繁荣,受这一潮流影响,学者也开始较多关注姓氏研究,有关姓氏谱牒问题的探讨出现在各类著作中。即以这个时期的韵书、地理著作而论,就包括了相当多的姓氏学内容,如北宋真宗年间陈彭年等人纂修的《广韵》,仍沿袭《唐韵》中有关姓氏的内容,在每姓之下注明了汉姓、虏姓及其源流。又如乐史等编纂的大型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也增加了“姓氏”一项,将历代郡姓以及等第,作为地方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详列于州府建置沿革、府境、户口之后。此外,洪迈撰《容斋三笔》,卷二《汉人希姓》一节即专门辑录“两《汉书》所载人姓氏,有后世不著见者甚多,漫纪于此,以助氏族书之脱遗”。谢维新(字去咎)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其《续集》即为《氏族》、《姓名》、《家世》、《类姓》诸门(参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子部·类书类》四十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提要)。
宋代姓氏谱牒之学发展的突出表现,还在于一大批姓氏谱牒类著作的问世,其作者不乏当世名儒,据《通志·艺文略》、《玉海》卷五○《谱牒》、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谱牒类》、《宋史》二○四《艺文志》等有关记载,宋代姓氏谱牒类著作主要有以下三类:
1.名人名族家谱:如苏洵《苏氏族谱》一卷,司马光《臣寮家谱》一卷,曾肇《曾氏谱图》一卷等20种。此外,还有百家通谱性质的谱书5种,而欧阳修、吕夏卿等编纂的专门记录唐三百年间宰相家族之世系渊源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视为此类著作中的最重要成果。
2.宋皇室及历代宗室谱系类著作:主要有丁维皋撰《皇朝百族谱》四卷;宋敏求《韵类次宗室谱》五十卷,司马光《宗室世表》三卷;《宋玉牒》三十三卷等17种;吴达老撰《帝王系谱》一卷(内容自汉迄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每代皆有简要评语);孔宗翰修《阙里世系》(“阙里”指孔子故里,“世系”指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统)一卷。
3.专门的姓氏学著作:如北宋邵思的《姓解》(用文字偏旁分类法,分170门,收录2568姓);《宋史·艺文志》史部谱牒类著录《千姓编》一卷,以撮取千姓而得名(卷末云:“嘉佑八年(1063年)采真子记”);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黄邦先、宋显撰《群史姓纂韵谱》六卷;徐筠《姓氏源流考》七十八卷;南宋嘉定己巳(1209年)由章定所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六十卷(列1189姓(其中单姓1121,复姓68),按韵排纂,先叙述源流,再列历代名人言行,记述颇详);郑樵《通志·氏族略》六卷等10余种,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六卷等。
其中,郑樵《通志·氏族略》、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王应麟《姓氏急救篇》是突出的代表。
王应麟《姓氏急救篇》
《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由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其中第一略即《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该书参阅《元和姓纂》,将姓氏以其起源分为32类,缀以总论,附以四声,并列举姓氏混淆实例13种,旁征博引,考释甚详。尤其是总论13篇,对姓氏作了系统的学术探讨,对中国姓氏源流、氏族分合及世系衍派均有较详尽的论述。如他归纳姓氏的来源有:以国为氏、以郡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次为氏、以族为氏、以官位为氏、以爵为氏、以凶德为氏、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以事为氏、以谥为氏等等。在中国姓氏学研究中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凡研讨姓氏文化者均以其为发凡起例之蓝本。
此外,郑樵还著有《氏族志》、《氏族源》及《氏族韵》等相关的姓氏学专著,在《氏族志》中记载了少数民族的复姓、三字姓、四字姓;对同名、避讳、改氏、省文等姓名现象,也有讨论。不愧是中国姓氏学大师。
《古今姓氏书辩证》40卷,邓名世撰,其子邓椿年续成(以下简称《辩证》)。邓名世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字元亚。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学者,累官著作佐郎,著有《卜世大宝龟》、《伊周素蕴》、《太平策要》等二百余篇,在姓氏考证上成就尤高。
《古今姓氏书辩证》
《辩证》一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的又一部重要著作。邓名世因不满前人以及当时姓氏研究大多停留在记录姓氏的现状,而以考证姓氏文献的真伪为己任,希望能清理以往姓氏研究的成果,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他从考辨以往姓氏书之误入手,以修撰一部古今姓氏全书为撰著宗旨(《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高氏),因此“长于辩论”成为此书的一大特点。他对修书持严谨态度和严格标准,强调“姓氏之书不可误,误则子孙失其祖,而后世秉笔者无所据依”(《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六陈氏)。至于《辩证》的撰著过程、卷数、版本以及流传情况,颇为复杂,据邓名世之子邓椿年乾道四年(1168)所作《辩证·序》记述:
“先君太史公生平留意姓氏之学,虽饮食梦寐弗置也。尤喜称道名公卿大夫家人物之盛,勋业之懿,以诏子弟。故《古今姓氏书辩证》凡三本焉。其五卷者,成书于宣、政之间。时讳学史,方贫贱中,无书检阅,阙文甚多。其十四卷者,后稍铨次增补之,盖成书于建炎之初。是时晦迹穷山,携幼避地无虚辰,昨给礼上于法宫者是也。然居怀未满之意。其后蒙恩,备数太史之属者八年,始尽得铨曹命官脚色册、乌府班簿,括次序之,稍稍备矣。绍兴辛酉冬,放归山樊,家书稍备。会韩衢州美成同寓临川,借其家藏《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稽考参订之。及将易箦,谓椿年曰:‘姓氏未成全书,死不瞑目。’……椿年既得是语,乃尽裒手泽遗编断稿,又取宋名公文集、行状、墓志,订证次序之,厘为四十卷,即此本也……。”
据此,《辩证》在编撰过程中,先后有5卷、14卷、40卷三种版本。问世以后,颇为同时代学者所重,也对后世的姓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其书长于辨论。大抵以《左传》、《国语》为主,自《风俗通》以下,各采其是从之,而于《元和姓纂》抉择独详。又以《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二书互为参校,亦往往足备史传之阙。盖始于政宣而成于绍兴之中年者,父子相继,以就是编,故较他姓氏书特为精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35子部45类书类一39部)朱熹之父朱松与邓名世同朝为著作郎,对其学识甚为服膺。故朱熹在《朱子语类》盛赞这位父执辈“世学甚博,姓氏一部,考证甚详,盖不虚也”。王应麟撰《姓氏急就篇》、《困学纪闻》等多引据邓著。清乾隆年间嵇璜、曹仁虎纂修《续通志》,其《氏族略》一篇更多据《辩证》以补充。在现存的姓氏谱牒文献中,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与林宝《元和姓纂》、郑樵《通志·氏族略》鼎足而立,有着重要的地位。宋代姓氏学的殿军人物应推王应麟。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四库馆臣称:“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困学纪闻》提要)
王应麟编:《玉海》204卷
如同宋代众多学者一样,王应麟极为重视姓氏谱牒之学。其大型类书《玉海》卷五十即为 《谱牒》,从“黄帝二十五宗 ”一直叙述到宋代郑樵的《氏族志》,除记录各大世系外,对种类繁多的姓氏书的作者、所录姓氏数目、结构编排、成书经过等,都作了翔实的记录和统计,间或夹杂中肯的评语。卷五十一《玉牒图谱》,记录了汉唐以来的帝王谱系书籍。王应麟的另外一部类书《小学绀珠》,卷五、卷六记录历代圣贤名臣姓名,卷七专门为 《氏族类》,该类以数目为纲,从“黄帝十二姓”开始,记录了诸如“八元”、“殷民六族”、“鲁三桓”、“晋六族”等常识性称谓,并且具有极高的概括性。如在 “四李杜”条目下 ,就记录了“李固、杜乔 ;李云、杜众 ;李膺、杜密 (后汉);李白、杜甫”共四组人名。此外,王应麟还作《急就篇补注》,对汉代史游的识字书《急就篇》 在颜师古注的基础上进行补注,对于占该书近四分之一的姓氏部分,王应麟或补姓氏来源,或增历代人名,考据掌故,厘定音形,尤为详核。正是因为王应麟博洽的知识和对姓氏谱牒长期的关注和研究,才有了作为宋代姓氏学压轴之作的《姓氏急就篇》的问世。
姓氏谱牒之学,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姓氏书、谱牒书,层层累叠,卷帙浩繁。作为一门学科,姓氏学既需要深入研究的著作,也需要面向社会的普及教材。西汉史游的《急就篇》就是一部儿童识字普及课本,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即介绍“姓氏名字”,400多字包括约130个姓;并以三言句陈说姓名,如:“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姓名讫,请言物。”
王应麟才思敏捷、学问淹博,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按:另两部是《梦溪笔谈》、《容斋随笔》);蒙学著作《三字经》更是流传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因此,他仿史游《急就篇》体例编撰的《姓氏急就篇》,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姓氏普及教材中出色的一部。全篇2427字,正文收录姓氏2095个,加上在注释中夹增的姓氏,共约2300个,容量适度而全面,内容精审而严谨。他以韵文的形式编排姓氏,有七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是在某一句之后,逐字介绍该姓氏的由来,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姓氏急就篇》在姓氏编排上体系完整,自成一格。在王应麟之前,郑樵认为,古来姓氏书的编纂,主要有论声、论字、论地望三种方法,而三种方法都各有局限,无关姓氏研究本质,所以他坚持将各姓氏按照上古“得姓受氏”的缘由,分为32个类型,来编排姓氏书;固然有助于姓氏研究的考证,但也存在过于重视得姓受氏源头,而对于姓氏在汉唐以后的孳乳和变异等关注不够,导致姓氏的划分“多挂漏”的弊端(《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通志》条 )。而王应麟则大胆地采用了另外一种编排方式,如同史游《急就篇》将汉字按所属意思 “分别部居不杂厕”一样 ,王应麟也尝试把姓氏当成名物来胪列。如植物举 “林樊乔木口枚条,柏槐梧杞棘栩椒,竹柳杨柘桑枞樱,枣甘杏栗梅李桃 ” ,举动物则 “骑马骓骊骐骆驹,馯駟圉栈驰骇驺。犁牛特肇牢牧俱,啖啮羊彘屠奚辜。豹鹿麋麋猛虎狐,彪熊犴狸猫貂狼 ”等(按:以上各字均为姓)。按此原则,王应麟在全文中依次涉及“家世 、朝代、五经、诸子、名臣、衣饰、金属器物、交通工具、建筑、集市、学校 、财政 、堪舆、人体器官、起居器物、戏剧、亲戚 、族名、化妆、植物、药物、动物、边疆、政事、职官、山川、九州”等门类,这种分门别类百科全书式的编排,在古今姓氏书上是个创举。
除了在单姓中按门目归类以外,王应麟还通过概括核心词,揭示了一些复姓的构造规律,升华了儿童对姓氏构造的认识。如“东西南北宫门乡,郭野殷唐东西方”14个字,就概括了“东宫、西宫、南宫、北宫、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东乡、西乡、南乡、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东野、西野、南野、北野、北殷、北唐、东方、西方”共23个复姓。这样高度的概括,既精简了字数,减少了孩童学习负担,又揭示了众多复姓构成的规律,有助于训练孩童按事物分类能力,这符合孔子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优良传统 ,也暗合了现代心理学重视儿童分类能力培养的道理,荟集了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宝贵经验和知识。
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无论如何下功夫,可能由于收录姓氏过多、冷僻字过多,曲高和寡,终究未能像他所编的《三字经》那样广为流传;而在姓氏方面与《三字经》、《千字文》并列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的,是由无名氏所著的《百家姓》,合称为“三百千”,千年流传,经久不衰。
《百家姓》之所以成为千年间家喻户晓的普及读物,一是由于其特有的属性,作为蒙学课本,刚进村塾的儿童一入学便一册在手、终日诵读,焉能不熟记在心。明代学者吕坤在所著《社会要略》别提到:“初入社学(即村塾)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二是因其采用四言体,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上口易记;虽然内容没有文理,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读音用字,在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宋元明清时期广为流行的蒙学识字教材,《百家姓》作者不详。最早在文字记载中提到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1125—1210年),他有《秋日郊居》组诗,其三曰:“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子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并在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但他未说明《百家姓》何人所作、何时成书?
与陆游同时稍后的学者王明清考证说:“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
据他推论: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夺取北周,改国号为宋。当时全国尚未统一,摄于宋的威势,地方割据如南唐、吴越等国纷纷向宋称臣入贡。宋则坚持武力统一中国方针,用了十余年时间,先后灭掉各地割据,最后结束五代十国局面。其中李氏建立的南唐、钱氏建立的吴越先后于公元975年和978年被灭。从公元960年至978年,“钱氏奉正朔”共有18年之久。因此,王明清的结论是:《百家姓》即成书于这期间,乃吴越不知名的“小民”所编。《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是尊宋朝国姓为首,把吴越国姓放在其次。“孙”是最后归降宋朝的吴越君主钱俶之正妃,“李”指南唐李姓君主。次句“周、吴、郑、王”乃吴越开国君主钱鏐以下诸帝后妃之姓。
尽管还有一些学者存疑,如清代梁章钜在《浪迹续谈》卷七“百家姓”条说:“《百家姓》之有,自宋前无疑。”但《百家姓》于宋代盛行。所以后人大都同意王明清的成书于宋代说法。明人朱国桢说:“今《百家姓》,以为出于宋、故首以‘赵,钱、孙、李’,尊国姓也。”(朱国桢:《涌幢小品》)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枣林艺蒉》中也说:“《百家姓》相传宋人作,故首赵。”但他又说:“《南雍志》有唐虞世南《百家姓》一卷。”可知唐代已有《百家姓》,只是没有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则是宋初所编以赵姓打头的《百家姓》。清人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得出:“百家姓出《兔园集》,乃宋初钱唐老儒所作。时钱俶据浙,故首赵,次钱;孙乃俶妃;李谓南唐主也。次则国之大族,随口叶韵;甘漏实多,识者訾之。然传播至今,童蒙诵习,奉为典册。”按照封建社会君权至上的客观现实来推论,如果是宋以前的《百家姓》,断不会以“赵钱孙李”开篇。所以,今人袁庭栋先生认为:记载姓氏的书籍,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历代皆有。故《百家姓》可能是宋以前就已有书,在宋初经过吴越地区文人根据当时情况加工定型。也许是众手加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修订本较为成功,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得以广泛流传至今。(袁庭栋:《百家姓杂谈》;载《文史知识》1989年第4期) 之后,明清两朝,都曾经由政府出面,编撰、颁布了新的《皇明千家姓》、《御制百家姓》,但均徒劳无功,在民间无法推广。
《百家姓》的宋代刻本未能传世。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元代至顺年间(约1330年)刻本《事林广记》中收录的用八思巴字注音的蒙古文《百家姓》,八思巴是蒙古藏传佛教喇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又是忽必烈大汗的国师,奉元世祖命制订了蒙古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称为“八思巴文”。这部《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到了清代有《增广百家姓》,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大体上包括了日常通用的姓氏,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元代的姓氏学著作,除了八思巴字注音的蒙古文《百家姓》,还有一部《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二十二卷,无名氏编撰,以天干十字分集,每集二卷,依《广韵》次第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每姓俱引史传人物,摘叙大略,有的于姓末别附女德、婚姻等故事。其余则乏善可陈。
与姓氏学研究薄弱的情况相反,元代的私修族谱在宋代的基础上迅猛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族组织发展的分水岭,随着门阀士族衰落,新型的家族组织形式成为社会主体。与此相应,族谱及谱学也发生了变革与转型,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官修公谱的废绝。苏洵在《苏氏族谱·谱例》中言道,“盖自唐衰,谱学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私修族谱取代官修公谱,成为作谱的主要形式,撰修族谱的主要目的也调整以“敬宗收族”为主要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苏洵创立并提倡的“五服图式”谱法(又称“欧苏谱法”)对后世修谱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后世修撰的体例典范。欧苏谱法严谨精致,包含的内容较过去的族谱更为丰富,包括谱序、谱例、世系、先世考辨、传记、祠堂记等。
宋亡元兴,元代族谱继续在宋代族谱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并后接明清族谱,呈现过渡的形态。但元代社会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有着独特的时代特色,族谱编修也体现出一些新的历史特点:
首先,元代族谱除了宗谱、家谱等名称外,又有世谱、谱、家传、庆源图、家乘、族谱图、谱牒、谱系、传家录、本支图、支派图、家谱图、世系、世系表、家录、谱略、叙族小录等名称,较宋代更加全面和完善。
其次,在元朝建立和拓展统治的进程中,一批包含多民族成分的政治家族与蒙古上层统治者一同崛起。如藁城董氏家族立有《董氏世系图碑》中记述:“国家祖宗临治,中原豪杰率其民庶,奋忠勇、籍贡赋,以自归于天朝。大者数十家,战伐功多,以显著于当时者。至于世祖皇帝之朝功成治定,列诸侯王以表崇报,子孙以世家名,赫然并著于天下者,皇多有之。”(《雍虞先生道园类槀卷之四十三·江西省参政董公(守恕)神道碑》)这些自开国伊始就跟随成吉思汗家族南征北战的“豪杰”世家群体,在元朝建立后,依然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任和倚重。故这些家族对撰写族谱、家谱等家族文献较为热衷。如藁城董氏家族修有《藁城董氏家传世谱》,元明善撰写《董氏家传》,虞集撰《董氏世谱》;汉军世侯家族之冠的真定史氏家族修有《丞相史忠武公家传》。此外,元代四大勋贵蒙古家族之首的木华黎家族修有《东平王家传》,畏吾儿人撒吉思家族修有《高昌偰氏家传》等等。除“敬宗收族”以外,保证家族血统、传承政治利益、维持政治影响力也是他们修谱的重要原因。
藁城董氏家族立:《董氏世系图碑》
再次,与前代相比,元代族谱形式更为多样,除纸质形式外,刻石修谱也在元代蔚然成风。记录家族世系的“石上族谱”在元代多被称为“先茔碑”“世德碑”“先德碑”“家谱碑”。据日本学者饭山知保统计,现在已知的元代“先茔碑”就超过250通。元代的世家大族也多利用石刻记录家族世系。如前述藁城董氏家族立有《董氏世系图碑》,同出藁城的另一政治世家王氏家族立有《藁城王氏宗系图碑》。元代政治家族的族谱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元代政治史信息,如族谱所记家族世系以及成员的任官信息,往往可补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但相关研究远远不够。
明清两朝,姓氏学研究开始复苏并兴盛。明初洪武年间,吴沈等据户部黄册等所编的《皇明千家姓》,以朱姓居首,四字一句,约为韵语,共收姓1968个,推广一时,但没有留传下来。杨信民所撰《姓源珠玑》六卷,约成书于明宣德、正统年间,以洪武正韵分隶诸姓,各系古之名人于姓下。嘉靖进士陈士元,撰《姓汇》四卷,收2500余姓;后又泛采史牒姓氏,依韵目编次,共收单姓、复姓3625个,撰成《姓觽》十卷。他认为姓氏诸说,纷如乱麻,非觽(音xī,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椎子)不能解结,故名《姓觽》。嘉靖年间,杨慎撰有《希姓录》;万历举人夏树芳,因见杨慎《希姓录》“少所见多所怪,乃广其书”,编撰《奇姓通明》十四卷,搜录忠孝节义、洁行芳迹之奇人奇事,传以姓之不常见者。明万历中由凌迪哲辑撰的类书《万姓统谱》,全称《古今万姓统谱》,一百四十卷,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六卷;《氏族博考》十四卷,以古今姓氏分韵排列,每姓下依时代先后辑录历代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为检查人名的工具书。明末廖用贤,汇编自周、秦至南宋人小传,仿照《万姓统谱》体例,以韵为纲,以姓为目,撰成《尚友录》二十二卷。明代还有陈湘的《姓林》五卷及托名李日华撰的《姓氏谱纂》七卷等。
凌迪哲辑撰:《万姓统谱》
到清代,康熙时也编有一本《御制百家姓》,以“孔”姓居首,满汉对音,并于每姓后标注郡望,同样也未能流行。民间则有流传较广的姓氏学通俗著作《千家姓文》(俗称《千家姓》),明末清初巢县人崔冕(字贡收)所撰,鉴于民间流传之《百家姓》文义不详,搜罗不广,故博采史书、谱传,收录单姓972个,复姓34个,共计1006姓,撰成此书。该书依照汉代史游《急就篇》及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二书体例,以姓氏诸字编排成章,以便记诵,文词也较为典雅。此书后由冒国柱加以注释,并于姓氏下注明某代有某人,但未注明出处。
当时又有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朝陈梦雷等辑成初稿、而未刊行,雍正帝命蒋廷锡等重辑,雍正四年(1726年)以铜活字排印,仅印64部。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六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第三编为明伦编,其中的“家范典”、“氏族典”,辑有姓氏来源及名人事迹,内容繁富。乾嘉时,绍兴师爷出身的汪辉祖(1731—1807)撰有《史姓韵编》六十四卷,收录二十四史记载之人,以列传标名者为主,酌收传主的先人后裔及其它重要人物,分姓汇录,依韵编次,每人注明见于何史何传;辽、金、元三史人名有汉字译音,另为一卷,是我国较早的具有索引性质的工具书。嘉道时,张澍(1776—1847)撰有《姓氏寻源》四十五卷,收录姓氏4053个,考查诸姓起源,博采群书,依平水韵编次,改正历代姓氏书的一些错误(张澍在姓氏学贡献尤大,见前述)。清代的姓氏专著还有:雍正时熊峻运所撰《氏族笺释》八卷,收录468姓;乾隆时周春所撰《代北姓谱》;嘉庆时任若海所撰《太平图话姓氏综》;陈廷炜所撰《姓氏考略》;单隆周所撰《希姓补》五卷,系补充明代杨慎《希姓录》之作,仍以四声编次,每韵先列原编,次列增补之姓;署为“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颍侯氏撰”的《历朝人物氏族会编》十卷;黄本骥所撰《姓氏解纷》;李绳远所撰《姓氏谱》六卷(实系抄录明代的《万姓统谱》而成)。此外,还有根据宋初的《百家姓》改编的《增广百家姓》和《重编百家姓》等。
汪辉祖:《史姓韵编》
同样,明清时期的一些学术大家,也十分关注姓氏学的研究。如顾炎武,在积三十年治学所得编成的《日知录》中,有不少关于姓氏研究的论述,其中卷二十三专论姓氏,有:姓、氏族、氏族相传之讹、孔颜孟三姓、仲氏、以国为氏、姓氏书、通谱、二字姓改一字、北方门族、冒姓、两姓、古人二名止用一字、古人谥止称一字、称人或字或爵、子孙称祖父字、已祧不讳、皇太子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嫌名、以讳改年号、前代讳、名父名君名祖、弟子名师、同辈称名、以字为讳、自称字、人主呼人臣子、两名、假名甲乙、以姓取名、以父名子、以夫名妻、兼举名字、排行、二人同名、字同其名、变姓名、生而曰讳、生称谥、称君王为君;共41目,旁征博引,功力精深,涉及姓名问题的方方面面,堪称姓氏知识大全。
顾炎武:《日知录》
再如钱大昕(1828—1804),仿《日知录》,作《十驾斋养新录》,其中卷十二亦专论姓氏之学,有不少议论,订正史实,廓清讹传。尤其对私家修谱的可信度提出质疑:
“颜师古云:“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汉书晆孟传注。其注萧望之传云:“近代谱谍妄相托附,乃云望之萧何之后,追次昭穆,流俗学者共祖述焉。但酂侯汉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孙胤绪具详表、传。长倩钜儒达学,名节并隆,博览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变,年载非遥,长老所传,耳目相接,若其实承何后,史传宁得弗详?汉书既不叙论,后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断可识矣。”盖《南齐书》本纪叙述先世,以望之为何六世孙,讥其附会不可信耳。师古精于史学,于私谱杂志不敢轻信,识见非后人所及。唐书宰相世系表虽详赡可喜,然记近事则有证,溯远胄则多舛,由于信谱牒而无实事求是之识也。”
他在这里提出了谱牒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当时所能见到的谱牒,大都是宋以后以家族为主体私家修纂的,可信度究竟如何?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记载士族门第高低的士族谱牒在战乱中焚毁殆尽。晚唐诗人韦庄《秦妇吟》所描述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正是当时的写照。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的官方谱牒由此彻底消亡了。从五代以后,无论是士族还是庶族均无谱牒;宋代官府也不再开设谱局,人们不但不知先祖世系,也不知道稍远一点的家族间昭穆伦次。宋代理学家张载评论说:“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张载集》中华书局版258—259页)
对于此种状况,宋朝士大夫阶层忧心如焚。为了“尊祖敬宗收族,管摄天下人心,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计,一批著名的士大夫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文天祥都在没有旧谱的情况下,从他们能记住的先祖写起,或从父亲、或从祖父、或从曾祖父、或从高祖父开始,白手起家,主持编撰自己的家谱。欧阳修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的过程中,以“大宗之法”编修皇族家谱《宗室世系》上溯数可达八代、十代甚至百代。在修定《新唐书》过程中,他发现《宰相世系》中有关自己的远祖世系并不清楚,于是便以自己所知的五世祖为始祖,编修自家的家谱。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录的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汇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在修谱体例上都采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这就是“欧苏谱法”,重在图表的创新,使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加以北宋庆历年间毕升(约970—1051年)发明印刷术,为国家修史、地方修志、百姓修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平民百姓纷纷仿效“欧苏谱法”编写家谱族谱,私家修谱在宋代蔚成风气。
明初家谱的体例得到了很大发展,增加了“序、跋、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内容。自嘉靖帝推恩允许民间建祠堂以后,民间建祠之风兴起,由于姓族间的竞争攀比,使得民间祠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般族姓不堪重负。为缓解筹资压力,民间逐步兴起了联宗修祠之风。而联宗建祠的成功,又催生了各姓各氏的联宗修谱之风,出现了民间统宗统系的家谱,家谱的体例增加了“祠堂、祠产”的内容。从旧谱及其谱序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各个姓氏都是在明嘉靖以后才开始出现统宗统系的族谱、宗谱、大宗谱。于是发生了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乱象。
如明代太仓孔渊是孔子的五十三世孙,他的父亲曾任元朝的通州税监,孔渊曾任太仓学官,他的儿子孔克让、孙子孔士学都是读书人,是个书香门第。不过到孔士学时,家境已经很贫困了,有个常州的孔姓富人,想与他通谱,被孔士学拒绝了。但孔士学死后,家人因为贫困难以生存,就把家谱以一船米的代价卖给了那个富人,那个富人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孔子的后裔。
明末掌故学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了一件借助通谱冒认名门的事:
“吴中有吴姓为让王之裔,然贫落不能支。又一吴,其起家甚微,而其姊归申相公,因得官鸿胪,骤为富人,浮慕让王,与通谱牒。旧吴反事之为尊行,过从甚昵。时相公堵李为奚谷者,作诗嘲之云:‘太伯之吴非此吴,圣贤不认认佣奴。只因太伯年深远,要认当朝申姊夫’。”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进入清朝以后,是谱牒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统宗统系现象最为泛滥的时期。清朝设宗人府,掌管皇族和百官谱籍,民间族谱也一修再修。当时各姓各氏只有少数家谱采用“欧苏谱法”(“小宗之法”);大部分家谱为彰显门第,采用宋朝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随意上溯,趋附攀援、冒接乱认的现象愈加泛滥。由于统宗统系的谱牒影响到了封建世袭、继承制度的实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时,江西巡抚辅德上奏,引发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全国性谱禁。
谱禁规定: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超过五代的上溯之祖视为伪托,朝廷分封或者选官时不仅不予采信,而且还要追究伪托冒认上祖者的欺君罔上之罪。所有新编族谱必须呈送地方官府审查,对于上溯内容有违者一律删节毁版。
谱禁期间,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1016姓氏的荒诞不经始祖,这些家谱也全部遭到了删节或毁版处理。但这一谱禁并没有持续多久,嘉庆、道光以后,统宗统系现象再度泛滥,各姓各氏均采用皇族家谱的“大宗之法”联宗修谱,编修族谱、宗谱、大宗谱为荣,随意上溯,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现象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虽然明清以后采用“大宗之法”编修的谱牒,随意上溯世系,攀援附会,荒诞不经,但清代谱牒的体例却得到充分发展。谱牒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除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传记、著述、家规、家法、家训、族规、恩荣录、凡例、字辈、谱论、科举、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为使家谱不至中断,还规定了“三十年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清代家谱的纂修体例更系统,更完善。但其世系和世序却出现了严重混乱,为祖先封官加爵者有之,为祖先取名安讳者有之,为祖先娶妾生子者有之,为祖先添兄加弟者有之,为祖先认父攀祖者有之,以春秋末人为西周时祖先者有之,以晋朝人为春秋时祖先者有之,以宋朝人为春秋战国时的祖先者有之,以明朝人为南北朝时的祖先者有之,所谓隋唐人以宋元人为祖更是比比皆是,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鉴于此种状况,与钱大昕同时的另一位学术大师章学诚,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地方史志的纂修中,要“特表氏族”,并主张恢复官修谱牒的传统。作为中国方志学的开创人和奠基者,章学诚在其所撰传世经典《文史通义》中,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关注谱牒,主要有:篇四《说林》,外篇一《家谱杂议》,外篇二《高邮沈家家谱序》、《嘉善茜泾谱氏支谱序》、《刘忠介会年谱》叙、《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外篇三《论文上奄山尚书》、《与吴胥石简》、《与刘七宝昆第论家传书》、《与冯秋山论修谱书》、《与胡孚中兵部》、外篇四《州县请立志科议》、《和州志·氏族表》《和州志·舆地图》、外篇五《永清县志·氏族表》序例、《湖北通志》凡例、《湖北通志·族望表》等。
章学诚重视谱学,与他对谱牒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分不开,他认为谱学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典世系、辨昭穆,别贵贱、识尊卑”,而世家大族是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其社会作用不容低估,并进而分析其原因:“夫合人而为家,合家而为国,合国而为天下;天下之大,由合人为家始也。家不可悉数,是以贵士卒焉。夫以世族率齐民,以州县领世族,以司府领州县,以部院领司府,则执简驭繁,天下可以运于掌也。”(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一》)
章学诚对谱牒的重视,还与他有着浓郁的“家国天下”情怀有关,他在《和州志· 氏族表·序例》写道:“夫比人斯有寡,比家斯有国,比国有天下;家谍不修,则国之掌故何所资而为之征信耶?”天下万物,物之大者,莫过于人;人之重者,莫重于族。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他指出以往方志地理之书缺乏这类记载,所以寄希望于谱牒:“记传之别,或及虫鱼;地理之书,必征土产。而于先王锡土分姓,所以重人类而明伦叙者,阙焉无闻,非所以明大通之义也。”
章学诚:《文史通义》
他还考察了谱牒和谱牒学沿革的历史:谱牒在西周时即掌于史官;魏晋时即便大力推崇门阀郡望,也有专官掌管谱牒,无可厚非;但至宋以后,谱牒不再掌于官,“漫无统绪矣”。(《章氏遗书》卷二十一《高邮沈氏家谱序》)而谱牒学作为一门学问,在郑樵《通志·氏族略》之后,也已无人为继,成为“史部之阙典”了。(《和州志·氏族表·叙》)因此,他提出两点主张:一、谱牒仍归于官掌;二、编史修志时,史志书中应尽量编入谱牒的内容。
第一点的理由是:“谱牒之书,藏之于家,易于散乱;尽入国史,又惧繁多。是则方州之志,考定成编,可以领诸家之总,而备国史之要删,亦载笔不可不知所务者也。”而且,“征文考献,馆阁檄收,按志而求,易如指掌。”一旦“或有谱牒散亡,可以借此征彼。”(《和州志·氏族表·叙》)同时,“谱牒掌之于官,则事有统会,人有著籍,则天下大势可以均平也。”(《文史通义》卷七·外篇二)
至于第二点,章学诚认为:“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章氏遗书·方志略》)谱牒是一家之史,是史的一个部分;谱牒修撰应该和方志一样,为修正史提供资料。既然是史,还必须要讲求史法:“惟修谱本为家史,体例自有一定,岂得出入任情,茫无成法欤?”(《章氏遗书》卷二十三《家谱杂议》)正是因为看到世家和贵族在封建国家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在方志引入谱牒学成果时,要“特表氏族”,加以突出记载。他本人也身体力行,在主修《和州志》时,创设《氏族表》,修《永清县志》加《士族表》,修《湖北通志》加《族望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方志、编谱牒的过程中,章学诚还坚持“疑以传疑”“阙疑征信”的严谨治学精神:(1)对于不可忆之事应该用“疑以传疑”之法,不当凿实其事,也就是今天的“存疑”、不做定论。(2)“阙疑征信”就是在史实不清楚或有缺失、疑问之处,应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反复考订求证。这也为考据学派“无征不信”做了最好的注脚。
时期修谱,基本因袭了清代修谱的体例,在统宗统谱方面还发展了清代修谱的陋习。在姓氏学研究方面,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两部姓名学专著:袁裕业根据日本学者田崎仁义《天下王道研究》部分内容编译的《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较全面叙述了姓氏的发生,认为“氏为血缘或地缘集团之名称”,“姓为母系氏族之遗意”,氏族先于族姓而产生。杨坤明撰写的《中国姓名学》,虽首次提出“姓名学”概念,但因受唯心论影响,认为姓名学是“专系研究精神资能之活动与姓名文字之灵理暗示而自动形成主观的后天之命运现象之学问也。”语言晦涩,且荒诞不经,在学界和社会几乎没有影响。
1949年以后,编修谱牒等宗族文化活动基本停止。1950年代初,丁山撰《姓与氏》一文(载《新建设》第3卷第6期),该文受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影响,认为“姓是母系血统的氏族遗迹,而氏是父权时代的氏族组织。”1951至1957年,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杨希枚研究员,先后发表有关先秦姓氏制度研究、先秦赐姓制度研究、联名制研究的系列论文,探讨上古先秦姓氏问题,提出:先秦所谓“赐姓”不仅有别于“命氏”,而且与汉唐以来所谓“赐姓某氏”实为同名异实的两种制度。姓字分言曰子、曰姓,合言为“子姓”,泛言曰“百姓”;分言曰族或姓,合言曰“姓族”;分言曰民或姓,合言曰“民姓”。所以,将“百姓”解释为“百官”或者“贵族”是缺乏根据的。所论很有见地。(按:杨希枚先生1980年从台湾中研院退休,于1981年前往北京定居,并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并继续从事先秦等史学研究。于1993年病逝北京。)同时期在大陆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从事历史人物研究和社会风俗研究的著述中,也十分重视姓氏研究,他曾归纳出姓名制度的几条原则(特点):一、“名与字可以共用一个汉字”;二、“吾国人之名与字,其意义多相关联”;三、“号间亦与名有关,如谦斋之号牧斋,即是一例,但此非原则也。”(参见:张荣芳等:《<柳如是别传>与中国古代姓氏制度》但直至大陆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的姓氏文化研究,还是零星的个案研究,总体上比较沉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学风的倡导,学术研究空前发展,姓氏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高潮。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批姓氏文化的书籍出版;二是姓氏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和突破。
先来看姓氏著作,层出不穷,样式繁多,综合类主要有:徐俊元等著《贵姓何来》(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慕容翊编撰《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黑龙江人民社1985年版)、陈明远等著《中国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胡尧著《中国姓氏寻根》(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牛汝辰等著《源于地名的中国姓氏》(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史国强著《中国姓氏起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陈瑞松著《百家姓溯源》(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王万邦编《姓氏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桑君编著《新百家姓》(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傅永和著《姓氏典故》(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田海英著《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谢均祥主编《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王大良主编《百家姓寻根探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谢均祥主编《中华百家大姓源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均祥主编《新编百家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石玉新、徐俊元、张占军著《华夏姓氏考》(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郑宏峰、张红主编《中华姓氏》(上下册、线装书局2010年版)等。
在地域姓氏源流方面,有何光岳著:《楚源流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他从1988年开始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包括《南蛮源流史》、《东夷源流史》、《炎黄源流史》、《夏源流史》、《百越源流史》、《秦赵源流史》等十余种近千万字,还有他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原古国源流史》(1995年版);谢均祥主编《中华百家大姓源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另外还有海南出版社、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华姓氏通书》,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夏姓氏丛书》,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书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书库》等姓氏文化通俗丛书。
在姓氏、谱牒工具书方面,有:袁义达、杜若甫编著《中华姓氏大辞典》(教育科学出版1996年10月版)、历甫编著《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四川美术出版社1999年9月版)、李学勤主编《中华姓氏谱丛书》(本书为中国史学会《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重点项目,第一辑10卷:李、王、刘、杨、赵、周、吴、孙、胡、高十姓,已于2000年9 月由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出版)、《中华姓氏通史(丛书)》(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一辑已出刘、黄、王、李、赵、张、周、朱、胡、姜、吴、郑、杨、高、罗等15姓)、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孙晓芬著《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7年2 月和2000年5月出版)、 刘正刚著《闽粤客家人在四川》(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版)、陈良学著《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张青主编《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版)、《中华谱牒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两书汇集了由上海图书馆、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先后联合主办召开的《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和《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共70余篇,主要内容涉及谱牒学及家谱的收集、整理、研究、开发与利用等诸方面)、袁义达、邱家儒编《中国姓氏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王鹤鸣、王澄著《中国家谱史图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各类姓氏文化著作
此外还有谱牒类专门书目,如《福建省图书馆馆藏族谱目录》(福建省图书馆编1957年3月编)、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辑《族谱目录》(1978年编)、多贺秋五郎著《中国家谱的研究》(上下卷,日本学术振兴会刊1981—1982年)、盛清沂主编《国学文献馆现藏中国家谱资料目录》(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2年9月)、《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3年4月)、《河北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河北大学图书馆1985年5月编)、《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组1985年12月编)、赵振绩、陈美桂编著《台湾区族谱目录》(台湾各姓历史渊源发展研究学会1987年1月编)、《北京图书馆家谱提要》(北京图书馆第二阅览部家谱整理小组1987年编)、黄文新主编《台湾文献书目题解·族谱类》(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1992年4月编)、《天津图书馆藏族谱目录》(天津图书馆编收录66种)、《中国家谱目录》(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97年版,收录全国29个省市区含港澳台550个姓氏共14719种家谱)、《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版, 收录全国近20个省市区328个姓氏的家谱约11700种近10万册)。上述书目,以最后两部收录家谱为最多、且较全。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
长期以来,在中国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或多或少收藏着一定数量的家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编修族谱和谱牒研究热潮中,目前国内收藏家谱最多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又名上海图书馆中国家谱收藏中心(截止2016年,现藏有家谱近3万余种30余万册共计365个姓氏,收藏的家谱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收藏机构,有着“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之美誉)、中国最大的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中心(该中心藏有各种姓氏的家谱,族谱3000多部,30000余册,共制成缩微胶片830余盘,每盘3000个画幅,6000个页码,总计达8.49亿字,著录姓氏270多个,涉及全国除台湾、新疆、西藏、吉林外的所有省份,拥有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遍布海内外的联系网络)、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现存家谱403种,计1982册;其中《皇明恩命录四卷》(明嘉靖九年刻本)、《崇孝录一卷》(明王铣等纂修、明隆庆四年刻)、《庐陵曾氏家乘》(明曾孔化辑、明嘉靖刻本)等11种族谱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被誉为国内三大“家谱中心”。为广大寻根爱好者和研究谱牒的人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再来看姓氏学研究:1985年,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雍先生(1931-1985)发表论文《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指出:夏代以前,已经出现了强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其始祖黄帝、炎帝、共工等名字都成了部落的代号,这就是原始的“姓”;每一部落又分成若干支族,每一支族的名称就是原始的“氏”。当氏族部落进入了文明萌芽时代时,出现了一夫多妻的父权制家族,至少酋长是多妻的,古史传说黄帝拥有多妻、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殷王武丁之妇有64人、周文王也以多子著称。由此看来,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可能出于不同母系,凡母系不同者即不同姓,同母所出之后代即同姓。他还对许慎《说文解字》对“姓”的释义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古代‘姓’与‘生’字可以互通。然则所谓‘人所生也’者即指出自不同的母系而言。古代姓氏字多从‘女’旁也反映了这一点。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这种姓氏制度应出现于父权制家庭产生以后,因此,姓氏字以‘女’旁并不意味着这是母系社会的标志。”而周代的姓氏制度在战国中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宗法制度的终结,“姓”“氏”合一成为必然,新的姓氏制度产生。其“新”就在于:一、姓、氏两级制被打破,姓即氏,氏即姓。二、每一宗族采用一个固定的“姓”,子子孙孙,不轻易改变。这种姓氏制度从战国时代一直沿用到今天,其间可以分成:从战国到西汉末年、从东汉到唐代中期、从唐安史之乱到19—20世纪之交、从20世纪初至今四个阶段。文章显示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具有突破性的创见。
马雍:《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
1986年,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1933—2019)撰写《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载《考古》1987年第3期)一文中,支持并引用了马雍在论文开篇即阐明的论点:“最近逝世的马雍同志曾说:‘在文化史的领域内,姓氏制度的沿革应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这种符号的形式及应用方法亦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姓氏制度的沿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性质的改变。’”他指出:古代社会并非人人有姓,而只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有姓。姓是世代不变的,氏则往往改变。但他又认为:商代甲骨、金文中罕见女姓,不能推断当时无女姓之制,只是占卜和铭文场合不大应用罢了。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都可有氏。金文中的族徽,有可能是氏。后来,他又在《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一文中,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人名的结构问题,认为从广义理解,姓、氏、名、字、爵、谥、职官、亲称这八种成分,可以作为分析先秦人名的根据。
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指出,不可简单地认为,姓就是图腾。中国史前的姓,有的并非来自氏族祖先前身的形象,如姬、姜二姓并不涉及这两个氏族祖先所由产生的动物或植物。又如商人子姓,或就与其始祖前身玄鸟无关。总之,“中国远古代的居民,在氏族名称或标记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形成了姓这个形态。它是氏族的标志,却不包含氏族祖先的意义,也没有对它的禁忌和崇拜,因此它与图腾是不同的。”他并认为,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实施宗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国家管理。
1987年和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张联芳先生主编的《外国人的姓名》(1987年版)和《中国人的姓名》(1992年版)两部姊妹作,前书的尾篇“关于姓名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较全面地阐明了姓名学的基本概念,认为姓名学可以利用和借鉴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语义分析、词源考证、实地调查、系谱推定、比较方法等手段,开展系统研究。在后书的开篇“绪论”中,又进一步阐述:汉族的姓名,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结构之一,就其含义和形式来看,大致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战国以前,实行姓+氏+名(字、号等)的姓名制度;第二阶段,秦汉以后,姓氏合而为一,实行姓+名(字、号等)的姓名制度。少数民族的姓名,由于资料奇缺,难以进行纵向研究。横向归纳,可作大体归类:一、有名有姓;二、无姓有名;三、连名制(按:大致可分为:本名+父名、 父名+本名两种形式)。对于中国姓名研究的历史,作者分为四个阶段:一、西汉以前;二、东汉以后;三、宋代以后;四、战争以后。这些研究结论,都体现出学术视野和研究角度的不断拓展。
综上所述,我国姓氏文化的著述,经过汉代以来两千多年的发展,数量由少到多,内容由粗到精;书籍种类、体裁由比较单调,到今天五彩缤纷,蔚为大观。
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姓氏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使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姓氏是一个称谓符号,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更具有文化的意义,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姓氏文化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今天已经远远超越传统的姓氏学和谱牒学,成为一个涵盖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人类学、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又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学科——姓氏文化学。为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地域姓氏文化研究和单一姓氏志的编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和充分的可行性。
我们《安徽孙氏志》,就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姓氏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姓氏是其研究的基础和根本。那么,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姓氏,各姓氏的人数和分布情况,是应该首先要搞清楚的。
目前统计最全的,是由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的著名姓氏文化专家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邱家儒先生共同编纂的《中国姓氏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辞典中全部姓氏均来自于历代姓氏专著、古今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和近代人口普查资料。编著者历时四十年,一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1笔,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其中,中国100个常见大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他们在各地的分布规律决定了各地总人群的遗传组成。
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1月20日发布的《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排名在前一百名的姓氏见下表:
表中所列,人口数在2000万人以上10个姓氏是: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
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12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安徽,目前人口已有二百多万,全省姓氏排名居第10位。毫无疑问,孙姓,在全国、在全省,都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名列前茅的大姓之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生活在安徽地域上的孙氏族人,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与江淮大地其他姓氏族人一起,建设起美好家园,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涌现出无数志士英杰,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业绩,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梳理、去记载、去讴歌,为历史、为时代、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可以传之永久的精神文化财富,这就是我们编撰《安徽孙氏志》的初衷。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各个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同源,同地不一定同宗。据徐俊元等著《华夏姓氏考》研究归纳,姓氏的起源和形成,大致有十二种类别:(一)以姓为氏。姓作为原始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符号,如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封侯赐地,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郭、西郭、南郭先、北郭(按:郭同廓,为外城)等姓。(六)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庶子林开,其后人便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十一)以谥号为姓。(十二)因赐姓、避讳而改姓。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以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见石玉新、徐俊元、张占军著《华夏姓氏考》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孙姓,作为中华大姓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籍、方志和现存各地各支谱牒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其他还有荀姓、冒姓、其他姓氏赐姓、改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又因为姬姓孙氏后裔孙权,曾建立三国时期的吴国,孙氏作为东吴国姓,在历史上很是荣耀。
安徽虽然不是孙氏的发源地,但却是孙姓聚集的大省,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支系繁盛。现已查明、并统计登录在本书中的安徽孙氏支系主要有123个,分布在全省各个市域,但并不均衡。皖江流域,曾经是孙吴重要的基地,该支孙氏后裔留存、播散很广;唐末金吾上将军孙万登在唐亡后,于徽州休宁落户,在皖南发展成新安孙氏望族;皖北淮河流域孙氏,大多是在明初战乱平息后,从晋、齐、苏、浙、赣等省移民而来;堂号以乐安堂、映雪堂、富春堂、敦本堂居多,绝大部分属于乐安孙氏(始祖妫姓),姬姓、芈姓和其他孙氏较少。
面对这么多的堂号和宗派、支系,各地留存的遗址遗迹、文物文献,还有各宗派支系已经编印好的众多族谱,如何进行系统的梳理、发掘、整合、提炼,编出一部富有地域特色、体现时代风貌的《安徽孙氏志》,是摆在编委会全体同仁面前的一道难题。环顾国内姓氏谱牒研究领域,编撰一个省域范围内一部单姓的姓氏志,在全国可能也是首创。我们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
正如孙治安执行主编在回顾本书编撰缘起时所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佛神州大地,迎来了国家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中国人由来已久的祖宗崇拜情结更加唤醒了根亲文化的蓬勃兴起,海外的寻根热与国内的修谱热遥相呼应。宗亲联谊交流、姓氏文化研究、修祠续谱方兴未艾。至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各地孙氏家族喜迎盛世,聚人心,举族力,大都完成了宗谱修续任务。更有对孙氏历史文化胸怀执着研究与价值追求者,试图编修全国性孙氏族谱。然而,细研深究,有不少人认为,创修一部真正合格成熟的全国性孙氏族谱,谈何容易啊!哪怕编修一部全省性孙氏族谱,也几乎不可能完全做到。在质疑、期盼与广议的情形下,创修《安徽孙氏志》应运而生。”(见本书《后记》)
但是,我们决不是简单的编修全省孙氏统谱,像前面所述明清时代的“联宗修谱”,造成的“攀援望族,趋附名门,冒接世系”弊病,已是前车之鉴,决不能重蹈覆辙。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民间修谱热、寻根热,反映了社会上广大民众对恢复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从中国史学编撰的传统来说,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谱,名人立传,史、志、谱、传,成为中国史学大厦的四大支柱。因此,盛世修史、盛世修志、盛世修谱,是新时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传承、弘扬,是有利于振兴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大好事。
但是,从治学撰述的角度,史、志、谱、传的撰修,是各自不一样的,各有各的体例,各有各的章法。经过编委会成员多次会议,反复讨论,统一认识。大家一致觉得:我们编这套《安徽孙氏志》,既然定名为《志》,它就不是一般的家谱统谱,不能用一般的家谱撰修方法来编撰。
首先,《安徽孙氏志》,是以现安徽省地域为范畴,以在这块地域居住、生活、乃至出省,从而在仕宦、从军、经商、科教、游学诸领域有很大成就的孙姓人士为主要撰述对象。就家谱、族源而言,安徽孙氏源流众多,分布面广,支派繁杂。因此。我们要编撰的这部《安徽孙氏志》,不是某个孙氏家族、某个支派的家族史、或合族史,而是反映整个安徽地域的孙氏人文历史的专著。一个《志》字,突出了它的地域特色。我们就是要把编史修志的好方法、好传统,再加上修谱的好方法、好传统,一起结合到这部书里来。史、志、谱结合、在体裁体例上独具一格,这就是我们这部书的创新。在2018年7月21日六安半岛山庄《安徽孙氏志》编委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上,我把它概括为“源于家谱,高于家谱;立足安徽,传承弘扬”。并用这十六个字作为编撰这部书的指导原则。
2018年7月21日六安半岛山庄《安徽孙氏志》编委会第四次工作会议
其次,要做到“源于家谱,高于家谱”,那就要对我们搜集和采集的资料和信息,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鉴别、梳理和概括、提炼工作;大量的家族人员信息,固然重要,但这可以用大数据的数据化手段来处理,做成资料备份和文献档案。在框架设计上,初步计划将整部志书分为三卷,按编撰大纲要求,每卷50万字,先出前两卷(第三卷留作后继补遗),约一百余万字,看似大部头,对于二百万孙姓族人、123个孙氏支派浩如烟海的基础资料而言,还是微不足道。因此它就不能是简单的排比、罗列,像传统的修家谱一样,照单全收,卷册浩繁。而是应该高度抽象,用生动凝练的文字,来描述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讲好安徽孙氏杰出人物在安徽、在中国、在国际上都有重要影响的丰富而生动的故事,就是讲好安徽故事,就是“立足安徽,传承弘扬”。
原则确立后,编委会全体同仁,三易寒暑,筚路蓝缕;既分工负责,又同心协力,编委会几位顾问田屹、周怀宇、孙学雷、孙汉友、姚尚书等,审订细致严谨,认真把关;执行主编孙治安、副主编孙谋胜、孙怀侯、孙自俊等诸位先生在一线统筹运作,甘苦备尝,出力尤多。各位编委、牵头负责人和信息资料采集联络员们,兢兢业业,不惧艰难,义务奉献,辛勤工作,密切配合,众人齐心,才能圆满完成书稿的编撰。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向所有参加编撰工作的同志,致以深深的敬意。
目前定稿的一、二两卷,字数总计约105万字,基本达到了编撰方案的要求。在具体的编撰过程中,我们既注意遵照《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所确定的体裁:凡例、述、记、志、传、图、表、录、照片等,对本书内容加以编排;又注意汲取传统修史三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的长处,在具体的编写中灵活运用;同时对于传统修谱的“谱法”(亦即修谱体例)的精华也加以吸收。如第一集第一章“孙氏起源”用了纪事本末体;第二章“一脉相承的孙氏五大伟人”、及以后有关人物的各集各章节,就用了纪传体;本着史书“生不立传”原则,在记述当代人物时,又采用了地方志和谱牒修撰中撰写“人物简介”和列出“名录”的办法。有关谱序碑铭、家训家规家风的辑录,参照了传统的“谱法”而有出新;“艺文选辑”则效仿方志中的“艺文志”。这些,在全书篇目编排上有所体现,在范例中均有详尽的表述。
概括起来,我们这部《安徽孙氏志》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搜集详实,内容完备。基本囊括了现有安徽孙氏的有关谱牒文献、地表文物以及口碑传说故事,而加以提炼、撰述(当然,在搜集采访过程中,难免会有疏忽遗漏,因此留有第三卷以待补遗充实)。(二)在体例上博采众长,传承创新。这是本书编撰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与其它姓氏类书的不同之处。
时代在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思想更为多元。姓氏文化著述,也应该表现出符合新时期的新文化内涵。姓氏是个人作为家族成员的符号标记,是个人对于“我从哪里来”的哲学思考和科学回答。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依法治国、公正的理念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姓氏作为一种社会元素,又是个人的家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标志。“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张澍:《姓氏寻源》)。研究姓氏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我们编撰《安徽孙氏志》,期望通过对安徽·孙氏这样一个省域、单姓的系统研究,为新时期如何更好开展姓氏文化研究,提供探索的例证;同时,也期望藉此给广大读者、安徽的孙氏族亲,带来一部值得一看、并可以留存的作品。
欢迎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2020年3月12日凌晨完稿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孙氏志》编委会主任、主编)
百年党史的“福建地标”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邹声文、顾钱江、许雪毅
走进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诗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赫然在目。“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豪放词句定格了这样一幅画面:1931年5月,红军“七百里驱十五日”,从赣江边打到闽西,自西而东横扫军队,第二次反“围剿”取得大胜。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今年3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如是说。
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将军的摇篮,福建在党史上留下极为鲜明的印记。
为了一个可爱的新中国,10万八闽儿女走进红军、新四军和游击队的行列,其中近3万人参加长征;全省为革命牺牲的烈士6万多人,被杀害和被摧残致死的革命群众约达47万人。
百年党史是一部浩如烟海的大书,其中有无数鲜活的细节值得触摸。让我们走进“红旗不倒”革命老区福建,寻找八闽大地的红色地标,从地理看历史,守望一代代人用奋斗和牺牲立起的精神丰碑。
古田会议会址。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古田会议:红军浴火重生
初夏的闽西上杭古田镇,漫山青翠,溪水潺潺。穿着红军服的“红色文化研学之旅”成员,唱着革命歌曲,走进古田会议会址瞻仰。会址背后的山上,“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庄严夺目。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这让古田镇溪背村村民廖永忠十分自豪。
1917年,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在万源祠成立。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至今,古田会议会址外墙上,还保留着红军留下的标语“保护学校”。
彼时,中国诞生不到10年,建军刚刚2年,红军成分日益复杂,矛盾涌现,出现单纯军事观点、极端化、流寇思想等非无产阶级思想。1929年12月,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明确“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实现了人民军队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古田会议指明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无产阶级的政党和人民军队,即‘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解决了‘为谁而战’的根本性问题。”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说。
作为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1961年,国务院将古田会议会址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为廖氏宗祠大厅的三合土地面,至今犹见斑斑痕迹。92年前那个冬日,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围坐在这里,为了御寒他们生起炭火盆。那是炭火,也是革命的火苗、胜利的火苗。
小屋里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群山环绕的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因一座名叫协成店的旧式民居,吸引无数人前来瞻仰;而当离开时,人们已经牢牢记下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没错,这里正是写下指引中国革命道路的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方。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协成店。上杭县委宣传部供图
“协成店”,原是一位商人的商号。一楼的厢房有间小屋:一张半米高、一米来宽的木板床,与临窗摆的简单桌椅,几乎占满整个房间,床下一双旧草鞋,墙上一顶斗笠,桌上一盏煤油灯。
寒冷的冬夜,正是在这间“陋室”里,借着案头油灯的“星星之火”,奋笔疾书,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迎来燎原之势。
那是1930年1月初,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古田会议刚刚开完,党内却仍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在给的信中把“中国革命高潮未必很快到来”“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等问题丢给。
“朱毛红军因军围剿,从井冈山一路转移,直到闽西根据地才立稳脚跟,后又因建党建军理念分歧,连打了几个败仗。”曾汉辉说,这种疑惑在当时的党和军队中有一定代表性。
1月5日,在完成阻敌战斗任务后住进协成店,当晚,写下一封六七千字的回信,希望帮助部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并教育全军。
信中,指出,“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提出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并以诗意的语言形容那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果然,不到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长汀罗汉岭:瞿秋白高唱《国际歌》,留下人生最后影像
在古城长汀,背靠罗汉岭,高大的瞿秋白烈士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
1935年2月,红军长征后留守苏区、身患重病的瞿秋白奉命从瑞金转移到上海从事革命工作,在向闽西突围时不幸在长汀梅迳村被捕。
6月18日,瞿秋白用俄语一路高唱《国际歌》,在罗汉岭一处草地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在长汀中山公园凉亭前,瞿秋白留下人生最后的影像。照片中的他,上身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为白布过膝短裤和黑线袜,足蹬黑布鞋,背着双手,昂首直立,神态自若。
在罗汉岭,瞿秋白环视四周“山上青松挺秀,山前绿草如茵”,脱口而出“此地甚好”,便在草地上盘腿而坐,含笑饮弹。
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52年,长汀在瞿秋白烈士就义地,兴建了“瞿秋白烈士纪念塔”;1965年修缮后改称“瞿秋白革命烈士纪念碑”;2006年又兴建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福建省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距此不远的长汀县博物馆,曾为汀州试院所在地,又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博物馆一角,有处逼仄的房间,曾是关押瞿秋白的地方。瞿秋白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就在这里度过,共被关押了41天。
在这间临时囚室里,瞿秋白面对敌人各种利诱、劝降、威逼,始终不为所动。他在这看书、写诗、刻图章,留下《多余的话》和《卜算子·咏梅》等作品。
囚室外的石榴树,见证了瞿秋白的最后岁月。“这棵石榴树年年开花,依然鲜艳,正如瞿秋白坚守的革命信仰那样,生生不息。”博物馆讲解员李艳斌说。
宁化:“千担纸、万担粮”,这里有个“中央苏区乌克兰”
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村民伊宏声和妻子正冒雨犁地、插秧。宁化是全国产粮大县,河龙乡种贡米已有1000多年历史。
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长征出发地之一,宁化为红军筹粮筹物,赢得“中央苏区乌克兰”美誉。“红军来了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翻身做主人,哪能不支持红军呢?”伊宏声说。
2020年7月拍摄的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稻田。黄尉峰摄
“千担纸、万担粮”,1931年至1934年,宁化累计为红军捐献粮食二十余万担,仅1934年就捐献十万余担。
“别看捐粮这么多,那可都是‘一粒米、一口饭’省出来的。”宁化县党史与地方志委员会党史股股长谢丽梅说。
为支援前线,宁化苏区妇女连经常赶制布草鞋,共捐献了20万余万双;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宁化群众自发将家中门板拆下来送到前线做担架、病床。
当时,宁化还建立了红军兵工厂和被服厂,建设中央苏区造纸业生产基地,办起了硝盐、樟油、铁业等生产合作社。
宁化群众参加红军十分踊跃,出现了兄弟同参军、父子齐上阵、夫妻一条心等动人场景。
“那时整个县城几乎找不到二三十岁的男丁,大家都去参加红军了。”96岁的邹绍良说。
在淮土镇凤凰山,红四军驻地暨“扩红”指挥部旧址,一棵400多年的老槐树见证了张恩铜和他新婚一个多星期的妻子苏琴英成为“第1001名”和“第1002名”红军的故事。
史料记载,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宁化县16000多人参加红军。当时全县总人口13万多人,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参加革命,是福建中央苏区县中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县之一。
漳州芝山红楼:军事思想崭露头角
在福建漳州中心城区,有座三层小红楼——芝山红楼。当年,它与红军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交集,如今,作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芝山红楼地位独特。
红楼外墙上一行大字“组织民族革命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将人们的思绪带回1932年——那年春天,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翻过武夷山,跨过汀江,一路攻下漳州。
福建漳州芝山红楼外景。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供图
攻克漳州后,曾在芝山红楼居住、工作20多天。这期间他主持召开东路军师以上干部会议,并亲自指导地方党组织,为发展闽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如今,红楼内工作过的房间,依然陈列着煤油灯、单人床以及一对马口铁做的箱子等物件,岁月仿佛在此凝固。
漳州战役的胜利在当时是一场“及时雨”。“由于‘左’倾路线,红军在赣州战役中失利,在此背景下,率领的东路军在漳州战役中大获全胜,不仅一扫阴霾,也奠定了军事思想的地位。”纪念馆馆长郑爱清说。
红楼里有张照片记录了战果,照片上是两架飞机——这是中央红军首次缴获飞机,一群年轻人满是好奇地围观着。
照片背后还有个故事:当时11师政委刘亚楼也在围观者中,22岁的他满脑子都是“飞行梦”。17年后的开国大典上,他如愿成了人民空军首任司令员。
作为港口城市,漳州在数百年海外贸易中积累了大量财富。漳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子铭说,红军进漳后,原本在族叔钱庄做出纳的当地青年高捷成毅然加入红军,并在随后一个多月里,协助红军奔走筹得100多万元银元和大量物资。那时候,在有着“红色小上海”之称的长汀,这一数字也不过是5万元。
当时,漳州有1500多名青年加入红军。报名参军的除了贫困百姓,还有南山寺7名和尚,以及在闽南求学的30多名台湾学生。“红军给这座城市带来生生不息的火种。”漳州市党史办副主任曾一石说。
“囊萤之光”:掀起东南革命风暴
由厦大西门进入,步行数十米,就来到一幢石木结构、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囊萤楼”。这座小楼,在八闽大地党史上写下传奇一笔: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厦门大学支部在这里成立。
囊萤楼三楼,现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华社记者付敏摄
上世纪初,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家乡厦门集美创办集美学校,培养了诸多进步学生。罗扬才与李觉民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两位。
1924年,罗扬才考进厦大预科。次年12月,他升入厦大教育系学习,住在囊萤楼111室宿舍。
厦大由陈嘉庚先生1921年独资设立,是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囊萤”的典故,出自《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
1925年11月和第二年1月,罗扬才和李觉民先后到广州参加会议,两人被会上的临时支部吸收入党。为加快厦门地区建立党组织,广东区委调派广东大学学生党员罗秋天转学厦大。
1926年2月,罗扬才、李觉民和罗秋天三位员,在囊萤楼111室宿舍内举行秘密会议,宣告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厦门大学支部诞生。
从此,代表真理与革命的“囊萤之光”,以燎原之势,推动闽南、闽西地区革命迅猛发展。到1927年厦门“四·九”、罗扬才英勇就义前夕,厦大党支部已在闽西南地区建起28个党支部,发展了近300个党员。
厦大党支部成为闽西南地区建党的发祥地和播种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被誉为“八闽大地的革命摇篮”。
时光荏苒,“囊萤之光”永续向前。1986年,厦大校园内建起罗扬才烈士塑像。罗扬才烈士所代表的革命精神成为厦大“四种精神”之一。2019年7月,厦大发起“扬才计划”,成立了“扬才先锋党支部”。
“我们要让囊萤之光历久弥新、永不衰朽。”厦大党建办主任廖志丹说。
福州“雨花台”:一场感人至深的“刑场婚礼”
鸡角弄被称为福州“雨花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福州的监狱、刑场。经历百年沧桑的荔枝树见证,180多位烈士在这里为革命献出一腔热血。
作为鸡角弄烈士、首任福州地委书记方尔灏的后人,方正一直在为这处红色地标奔走呼号。他掏出一本纸页泛黄、手工整理装订的“书”说:“这是我们烈士后人联谊会多年搜集的鸡角弄烈士事迹传记。但还不完整,有很多烈士没留下姓名和记录。”
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起,先进青年翁良毓、方尔灏等先后成立了福州首个共青团和党组织,这也是福建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之一。他们领导工、农、学、妇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把福州地区的革命活动推向高潮。
1927年4月,派在各地大肆员及革命群众。福州“四三”中,“刑场婚礼”的故事感人至深。
一个是福州地委书记,一个是福州妇女部部长,革命伴侣徐琛和余哲贞在就义前的最后一刻,把派的枪声当做结婚的礼炮。
徐琛后人陈小佳说,“刑场上,要先枪决徐琛,余哲贞说:‘慢着,我们一同革命一同入党,死也要死在一起’,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子弹穿透他们的胸膛。”
百年荔枝树开花结果又一年。烈士后人立下一块“福州鸡角弄革命先烈就义处”纪念碑和铜牌。2014年9月30日,国家首个烈士纪念日,福州市委市政府竖起一块旗帜型纪念碑。“这段历史不只属于我们烈士后人,更属于社会大众。”方正说。
2021年6月2日,福州鸡角弄革命先烈就义处,烈士后人献上鲜花。新华社记者邓倩倩摄
张山头1343座无名红军墓:漫山红飘带
在武夷山张山头自然村,红军先烈的故事在当地村民口中代代相传。这里,有无名红军墓1343座,一处连着一处,每处都垒三块青砖,立一截竹板。
上世纪30年代,张山头是闽北红军中医院、闽北分区委和闽北红军独立团驻地,曾多次发生惨烈战斗。
武夷山市文管所专家赵建平说,战事最激烈时,送往张山头红军中医院的伤病员多达三四百人,村民自发组织担架队、洗衣队,家家户户都是住院部。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罗永胜介绍,当时进行封锁“围剿”,红军伤员死亡率较高。从1928年至1935年,张山头千余亩山林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红军墓群,“墓群遗址面积之大、人数之多为国内所仅见。”
除了无名红军墓群,这里还有1931年立的刻有“红军墓”字样和五角星图案的墓碑一方,以及战壕、炮台、练兵坪等遗址和遗迹。
2019年10月,张山头红军墓群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村民把无名墓中掩埋的烈士视为亲人,每逢清明和中元节,都奉上一掬米、一把盐、一炷香。近些年来,当地老乡还依清明风俗,劈开竹子取“生”竹片为“碑”立于墓前,竹片上用红漆标出编号,并系上红飘带。
一位游客在瞻仰红军墓群时说,看到漫山遍野的红飘带,就像看到当年的红军先辈一样。“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为了谁。”
2019年3月26日拍摄的福建武夷山洋庄乡小浆村张山头红军墓群。新华社记者刘芳摄
百丈岩:九位红军从这里纵身跳下
在闽东宁德,有座百丈绝壁巍然耸立。谷底石壁上,叶飞将军书写的“百丈英风”苍劲有力,无声诉说着80多年前的壮烈故事。
早在1931年初,闽东地区就建立了工农武装。在叶飞领导下,1934年9月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霍童镇桃花溪村成立。
1936年10月,为了打破派新的“清剿”和封锁,时任闽东特委组织部长的阮英平率领闽东独立师第三纵队120多人,从连源山区转战宁德,驻扎在虎贝东源村。
某天中午,一阵枪响打破山村宁静。省保安团以三个连的兵力,从正面、左面和右面向东源村包抄过来。
红军且战且退,向石崖“百丈岩”方向撤退。为了掩护大部队,第二支队长、23岁的阮吴润带领战士奉命迎着弹雨冲向岩顶。包括他在内的9名战士,在敌人的包围下毅然跳崖,壮烈牺牲。这个故事被人们称为“闽东版狼牙山五壮士”。
纵队其他人突围后,辗转闽东各地继续开展游击战争。1937年,闽东红军独立师和游击队在桃花溪集结,1938年1月移驻屏南,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
宁德市蕉城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苏晓静介绍,六团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多次战斗中屡立奇功,被誉为“百旅之杰”。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多方查证百丈岩九位红军,能确定身份的烈士有6位,他们是阮吴润、冯廷育、余深德、高细瑶、谢兆量、何帮灿,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也才34岁。如今,仍有3位壮士的姓名和年龄无法查清,也不知他们来自何方。
“百丈岩战斗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英勇牺牲的精神,更在于九位红军用宝贵生命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值得后人永远铭记。”苏晓静说。
2021年5月27日拍摄的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百丈岩远景。新华社记者张逸之摄
莆田大洋乡:闽中支队迎解放大军南下
革命史诗碑园、纪念亭、陈列馆……白墙琉璃间,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的每一场景都仿佛在述说当年的革命故事。
1949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一部分——闽中支队司令部成立,地点就在今天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
2021年5月26日拍摄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革命陈列。新华社记者赵雪彤摄
“大洋的土地是红色的,大洋的人心是向着红色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革命陈列馆讲解员陈锦秀说。从上世纪20年代到解放前夕,游击队一直活跃在大洋乡。
解放前夕,大洋这片红色土地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
1949年7月27日,当局获悉闽中司令部与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在大洋会师的消息后,立即以省保安6团为主力,纠集3000多人,从四个方向扑向大洋,妄图一口吃掉闽中支队和解放军先遣部队。
当时的先遣部队侦察连加上司令部游击队员,总兵力不足500人。司令部广泛发动群众。经过三天三夜大战,进犯大洋的敌人终于在8月1日早晨匆匆撤往福清。大洋军民用反“清剿”斗争的胜利,迎来南下的人民解放军。
莆田是福建最早建立地方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是闽中地方组织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地,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斗争史持续24年,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
“艰难革命时期,老百姓与红军始终站在一起。没有担架抬伤员,他们就把自家门板拆下来做担架。门板不够用,他们就用竹子和稻草编担架……”每次有研学团队来到陈列馆,陈锦秀都会讲起“草编担架”的故事。“应该把闽中红色故事讲给下一代听,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参与采写记者:陈弘毅、秦宏、董建国、林超、吴剑锋、付敏、邓倩倩、张华迎、张逸之、赵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