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可以洗头吗(八月十五可以洗头吗女生)

不能忘的传统习俗与禁忌——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

正月初十

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俗称十指。

有歌曰:

大年初十,大地生日,

年初十,地生日。

有天还有地。

比是爷娘不多异,

人畜房屋都依地;

米麦百谷都生地。

菜蔬风味拿来祭,

祭他生日他欢喜。

人生忠孝与节义,

地维赖以立;

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正月初十的习俗与禁忌

正月初十的习俗

1、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初十日,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

而在某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小孩子不明事理,往往信以为真,闹着不睡觉,要看个明白。大人们便接过祖辈的传说,对孩子们说:要嘴里含着驴粪蛋蛋,耳朵里塞上羊粪蛋蛋,眼皮上夹着鸡屎片片,在满天星星的时候,趴在磨眼里,才能看到老鼠娶亲的热闹场面,听到鼓乐声。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当然不愿干了,也就只好睡觉了。有些地区,习惯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时,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吃。

2、挂花灯

初十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过去,在珠村,村里人家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有心的长辈,还会特意在花灯上写上新丁的名字。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是关乎传代的大事情,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正月初十的禁忌

1、初十禁忌动土,尤其是动用石头类的东西和工具,以及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如果是属蛇、虎、猪、猴、鼠的朋友更是要谨慎。

2、初十禁忌在家里打死老鼠,尤其是属鼠的朋友更应该谨慎万分。

3、属鼠和属马的朋友谨慎在这一天订婚或结婚,否则日后恐怕不利情感婚姻。

4、属鼠的朋友初十不能夜不归宿,否则会导致事业财运出状况。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中国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在古代,已婚女子无故不能擅自回娘家,所以在大年初二那天,会跟着自己丈夫带上礼物回娘家省亲。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到了正月十一的时候,岳父岳母会再次邀请自己的女儿女婿来家里吃饭,以此作为回礼。这就是“子婿日”的由来。

正月十一的习俗与禁忌

正月十一的习俗

1子婿日

这天,女儿女婿赶回娘家必须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门来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敬意和重视。

2奉紫姑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紫姑,传说中的女神名。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

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正月十一的禁忌

1、忌观红喜事

2、忌打碎器物

3、米缸不能空着

4、忌遇殡葬事

5、丧家忌拜年

6、忌吵架、骂人

7、忌更换、洗涤衣被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十二漏屎,人们自除夕开始,一直到这一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吃坏了肚子。

十二搭灯棚,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二的习俗与禁忌

正月十二的习俗

十二搭灯棚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过老鼠节

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的说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于是人们围绕着老鼠创造出各种各样\"节目\",不但表达了老百姓对老鼠的憎恨,还驱赶了父老乡亲们一年的辛苦劳累。

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

正月十二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习惯喝小米面或玉米面粥,意思是“迷老鼠眼”让老鼠看不清东西。而且晚饭后,人们还要炒花生,意思是“炒(吵)聋老鼠的耳朵”。同时,因为花生和老鼠的眼睛很像,吃花生也叫嚼老鼠眼,意思是“让老鼠变瞎”。

收旧鞋

同时,各家各户的孩子们背着筐头挨家挨户收旧鞋,村中的老百姓也乐意把 \"邪\"( 鞋)送出去。平时,该村老百姓将穿坏了的旧鞋不当作废品卖掉,而是专门等到老鼠节这天给上门收旧鞋的孩子们。据徐庄村村民韩大为大爷介绍,老鼠除了打洞外,还习惯藏在人们不穿的旧鞋里做窝、生育小老鼠。孩子们被收到的旧鞋再垒成老鼠洞的形状烧掉,象征着将各家各户的老鼠\"一窝烩\"。

藏剪刀

早饭过后,该村各家的媳妇姑娘们都要把平时用的剪刀藏到抽屉里、褥子底下,而且还要用红绳或红绸把剪刀捆包起来。据徐庄的村民们说,老鼠节这一天大人孩子都不能用剪刀,只要听不到剪刀的\"咔喳\"声,家里一年就听不到\"咔喳咔喳\"老鼠嗑东西的声音。媳妇姑娘们将剪刀藏起来,就是怕孩子们拿到剪刀玩耍。

正月十二的禁忌

正月十二日卯、巳、未时。凡属鼠者忌。

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正月十三的习俗与禁忌

正月十三的习俗

1灯头生日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

2散灯花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灯花”就是用普通的皱纹纸做成,一般要选五种颜色,双数是绝对不可以的。灯花的制作过程也很讲究,做之前必须要把手洗干净,还要预备一块潮湿的干净毛巾,因为在“捻”灯花的时候手很容易变得光滑而没办法“捻”动灯花。

灯花一定要“捻”,“拧”和“捏”都不可以,这其中的学问可就大了,“捻”够一定数量的灯花后就要放在一个干净的容器里,在“散灯花”之前的一天要把灯花点上少许香油,让灯花全部浸上香油,香油不宜过多,否则就把灯花“拿死”了,再散灯花的时候不轻易点燃。

到了散灯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把预备好的“灯花”拿出来,一家老小开始“散灯花”,屋里院里的各个角落都要散到,一直散出家门也就把一年的坏运气带走,同时好运气降临。

3祭祀关公

在西安长安区农村有这样一种习俗,每年正月十三这天,要祭祀关公。而祭祀关公所用的一种叫“添碟子”的贡品您见过吗?一粒粒饱满的大黄豆被排成一溜溜屋檐,各种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被竹棍嵌接,一层层码在由几个碟子驾起来的造型上,最后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台楼阁,这就是长安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添碟子”。

4祭海

农历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是海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按照传统习俗,供桌上早已摆好了祭品,有猪头、鲤鱼、大馒头等。供桌前,人们焚香化纸,纷纷朝向大海行叩拜礼,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璀璨的烟花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5放海灯

正月十三放海灯,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习俗,据庄河民间传说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生日,在南方有的地区还有七月十五和三月二十三的不同说法。当地渔民和村民沿袭着传统习俗,在岸上摆设祭品,点燃烟花爆竹,把制作精美写满祝福的船灯放入大海,祈求一帆风顺幸福平安。

6滚龙灯

繁昌荻港镇春节玩滚龙的习俗已传承了一百多年,一般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试灯这天傍晚,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首次上街。华灯初放时,龙灯开始上下穿行,四处盘旋飞舞。街道两侧,家家悬灯,各家各户焚香放炮。接着,滚龙、花蓝、故事灯、走马灯、鱼灯、狮子灯、兔子灯、蝴蝶灯、金瓜灯都上了街。这时路上各色龙灯川流不息,各样彩灯闪烁辉煌,一直要闹到三更以后,方才收灯,次日再接着玩灯,直到十六日圆灯。

正月十三的禁忌

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宋堪舆术士杨救贫,因称该日为杨公忌。很久以前,有一位姓杨的老翁,人们称他杨公。这位杨公有十三个儿子,十三个儿子如狼似虎,且又家资万贯,可谓要人有人要财有财。杨公也就自然的有点飘忽忽。一日,高兴之极,在那里和人说起了滋话,道:“我这些儿子就是一个月没一个,还能有一个和我过年的哩。”神仙无处不在,但凡人说话不要太狂了。杨公的狂话恰被一个路过此地的神仙听去,此神上天报告了玉帝,玉帝大怒,随下令每月收他一个儿子。从正月十三开始,杨公的儿子每月都要走一个。每个月里往前赶两天,正月里是十三,二月里是十一,三月里是初九,依次往下推。这年正好闰七月,所以,七月里收了杨公两个儿子。日子是七月初一和二十九,那么这一年也就是十三个月了。杨公的十三个儿子自然是一个也没剩下,到了年底,自然也就没有一个和杨公过年的了。后来人们把杨公儿子归天的日子称为杨公忌。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年就宣告结束了。

正月十四的习俗与禁忌

正月十四的习俗

1拜临水娘娘

中国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中国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2伏羲诞辰日

甘肃天水一带,称伏羲为人宗爷,以正月十四日为人宗爷诞辰日,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院内古柏树上,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子时一到,开始读祭文,回顾祖宗的功德,述说现今的美好生活。之后进行朝拜,给人宗爷唱戏,耍社火,祈愿保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祭祀后,供品要分给朝拜者,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

3喝亮眼汤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这十四夜亮眼汤一喝,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大家得开始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那么,这传说中的“亮眼汤”到底是咋样的,亮眼汤不少人会做,但这亮眼汤到底藏着怎样的历史呢?一般来说,春节到正月十五是最后的高潮,不过在宋朝,从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七为止,这个阶段都叫元宵节,正月十四夜也是在元宵节里的,那天就要喝亮眼汤。“除此之外,正月十四夜,平常人家还会在自家的各个角落里撒上乌梓,因为据中国民间传说,角落里倒一些乌梓,可让老鼠眼睛瞎掉,猫的眼睛更亮,把老鼠都吃完,这样就可以保护粮食不让老鼠吃掉。”乌梓其实是山上的一种野果,由于乌梓用新昌话讲就像“眼珠子”,意思就像多双眼睛盯着自家的粮仓不被老鼠侵害。

  说来说去,这十四夜是跟“亮眼”的确有蛮大关系的,喝上一碗亮眼汤,然后用雪亮的眼睛去欣赏元宵灯会,以美好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

4试花灯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中国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成为“试灯” 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准备贩卖,成为“灯市”。

5食糟羹

早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浙东抗敌的时候,曾经被敌人追到台州三门的仙人洞里。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四,当地的农民见戚家军躲在山洞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纷纷拿来衣物。但当时的农民也很穷,家里哪有什么好吃的?于是就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都是青菜、萝卜、笋啊什么的。可是光吃蔬菜也吃不饱啊,又凑不出那么多的白米饭来,怎么办好呢?一个聪明的农民就想出了一好办法,把这些蔬菜切碎,再放进粉糊糊里面一起烧熟,这就成了后来的“糟羹”。没想到士兵们不但吃得很饱,还都说味道很好。后来,戚家军度过了困难时期,终于赢得了胜利。于是,为了纪念戚家军,临海(临海为古时台州府所在地)就保留了十四夜吃糟羹的习俗。这些都写进了三门县志,是有据可查的事情。

正月十四的禁忌

正月十四和正月里普遍的禁忌都相同,没有特殊的禁忌。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指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正月就是一月,也就是一月十五日,在中国古代将这一天命名为“元宵节”,又叫“春灯节”“上元日”等等,追溯起源,元宵节是因佛教里有正月十五这天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习俗,西汉时期,提倡佛教,所以汉明帝要求达官贵人和普通老百姓,在这一天都要点灯敬佛,流传至今,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所以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但是大致是一样的,基本上就是吃元宵,点花灯,猜灯谜,等等。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进入过年的期间,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基本过完了,商铺该开张了,做事的也该做了,从正月十六起,就从节日的气氛中脱出来了,进入正常的生活节奏里。

另一说法,正月十五又叫上元日。七月十五为中元,八月十五为下元,这三元是指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点灯相庆。上元又有第一个月圆之日的含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发展历史

在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到宋朝时期,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正月十五的习俗

1.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2.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3.耍龙灯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4.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6.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7.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8.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9.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10.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11.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12.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13.男女定情

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正月十五的禁忌

1、孩子的哭哭啼啼会给家庭带来霉气,纵使发生什么事情,父母也尽量别让孩子哭闹。因传言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以喜庆为主。

2、工具或者其他设备的破损,则意味着来年财富的消失,因此大多商人都会在此日避免大的机械动工运作、以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3、少去阴气、晦气比较重的地方,如上坟、荒凉的地方、医院等地,此地多为阳气不旺,尤其是身子不太好的人士、能少沾惹一些晦气。

4、少带金钱在身上,因小年之时若丢失财物、那么则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口袋,一年则抓不住机遇。

5、此日、不要借给别人钱,据说这样做的话、会把你的运气借走。

6、米缸也不要见底,因为旧有断炊堪虞之说。

7、此日注意衣服不要弄破、据说传言会一年霉运缠身。

8、此日不要杀生,这是一个见血的不详恶兆,所出现的问题则是破财及病灾。

9、尽量避免白色和黑色的衣服,这两种颜色与死亡紧紧联系,大庆的日子见到这两种颜色、会让穿戴者事事不能如愿。

10、避免脏话、据说这样去做,今年会祸从口出、不经意说错话而带来大的祸事。

11、不能洗头,因为“发”如同发财的发,而在此日洗发、会将财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积蓄。

在最后,年也要过完了,希望大家在开心玩乐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的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吴江地区的岁时习俗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是新年的开始。凌晨子时,家家户户抢先开门鸣放爆竹,俗语“开门六响,人财兴旺”、“开门八响,田稻丰收”。早餐有吃汤团、小圆子、糖年糕、面条等食品的习惯,取团圆、甜蜜、长寿之意。此日有不动刀、不扫地、不会客等习俗。大人小孩上街都穿着一新。初二起,亲戚互相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用红纸包好钱给晚辈,称“拜年钱”。邻里见面互道恭喜,亲友间互访作客。春节期间,主人泡甜茶待客。有的地方甜茶用爆米或糯米饭糍干加糖冲就,甜茶后换冲清茶。县西南部盛行用熏青豆、胡萝卜干、炙桔皮、炒芝麻等泡茶待客。至亲好友来访要设家宴。拜年活动一般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结束。解放后,春节定为国假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服务行业及工厂节日加班加发工资。各地在节前节后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组织对对联、猜谜语、套泥人、下棋、打球等各种文娱活动,以欢度春节。值此农闲,亲友均在家中团圆,农村盛行初二至初五间举办婚事。

二、接路头 

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日是五路神(东、西、南、北、中“五路”)诞辰。这天,农村到处敲锣打鼓,鸣放爆竹,焚香点烛,迎祭路神,以求五路神保佑财运亨通。此俗商界尤为隆重,解放后不兴。

三、猛将会 

相传农历正月十三日是猛将王-刘府上天王诞辰。解放前,吴江县内有猛将庙多处,较有名的是芦墟镇城司村猛将庙、草里村猛将庙、屯村集镇猛将庙。十三日前,农村普遍举行猛将会,有日会和夜会之分。解放后此俗废。

四、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有吃元宵(俗称汤圆)的习俗。元宵夜,富有人家门首挂灯笼,大的镇上提灯游乐,俗称灯会。4年(1915年)元宵节,因灯会发生火灾,政府禁止灯会。35年元宵节,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吴江县各地举行灯会,盛况空前。1984年,各镇举办元宵灯会。之后,各地名灯云集县城松陵镇,景象壮观。

五、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农民将年糕油煎加红糖而食,相传吃了可以健身强骨,干农活不腰酸,故谓之撑腰糕。民间有歌谣:“二月二,撑腰糕,夹糖糯米加胡桃,小囡吃之增智慧,大人吃之铁腰板。”

六、春台戏

解放前,每年农历三四月间,由地方筹资乡绅出面,请京戏班到农村搭台演戏。剧团往往挂名某某大舞台。搭台的地方地势要比较高,经常搭台且台搭得好,请的戏班子又是有名气的地方便有了名气。吴江县内有名气的戏台如芦墟的高升台、大胜台,八坼的次之。解放后,50年代中期,县工艺京剧团(原名龙凤大舞台)不仅春节期间到农村演出,农闲期间也搭台公演。50年代后期,春台戏习俗渐废。

七、清明 

公历4月5日左右是清明节。节前后数日,家家到亡人坟前焚烧纸钱,培土修坟。吴江县有做青团子、煮藕、粽子作为祭祀先人的食品之习俗。清明时节,孩子们盛行放风筝(俗称鹞子)。解放后,机关、学校、团体都组织到烈士陵墓扫墓,敬献花圈。

八、立夏 

立夏日一般要称称体重,有吃麦芽塌饼、青蚕豆、苋菜、蒜苗等以示尝新,还有吃咸鸭蛋、黄鱼、海蛳、芽菱、油氽臭豆腐干等食俗。此日,新媳妇要给娘家送夏衣,娘家还送凉席等。解放后,立夏尝新的习俗仍存。

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旧时,家家悬挂钟馗像,门前挂艾叶、菖蒲以驱邪,吃黄鱼、喝雄黄酒,用雄黄在小儿头额上写“王”字,幼儿穿用仿虎皮布制作的老虎衣、戴老虎帽。此日,户户裹粽子,各行各业休业,市商相互结帐。现在,门前挂艾叶、菖蒲及裹粽子习俗仍沿袭。

十、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此日要晾晒衣物、书画,洗头,吃馄饨、面条。俗语“六月六,包点馄饨落一落”,“六月六,买点面来落一落”。为猫狗洗浴,以驱虱虫,民间谓此日是猫狗生日。

十一、雷斋 

相传农历六月廿四日为雷祖诞辰,松陵镇有雷祖殿(一作雷尊殿)。旧时,少数妇女自初一至廿四日吃素,谓之雷斋素。解放后,此俗已废。

十二、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期,为乞巧节。妇女们置清水一盆,轻轻将绣花针投入盆中,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此俗现已不兴。七月七,西瓜即将落市,居民“买只西瓜切一切”,此俗至今流传。

十三、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家家焚烧纸锭或锡箔锭,供奉菜肴糕团,祭祀祖先。自此日起至晦日(月末一日)止,民间有用锡箔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放水灯(用纸做成荷花形,内置油灯,放人河港中随波漂流),称盂兰盆会。相传晦日为地藏王生日。这天,善男信女都到地藏王庙进香。夜晚在路旁、台阶下点棒香、蜡烛,俗称烧地香。解放初,仍有烧地香习俗。现在,中元节仅有一些老年人为亡人供奉菜肴,烧纸钱等,谓之过节,其他皆废。

十四、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天,全家团聚进晚餐。晚餐后,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菱角、芋艿、藕、柿子等食品。此日,小辈要给长辈送月饼,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月饼,以表示思念娘家,亲友间亦互赠月饼。中秋吃月饼取团圆之意,此习俗至今沿袭。

十五、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是日,各家以新糯米粉制糕,谓重阳糕。吴江县民间有结伴登高观田园景色和赏菊的风俗。

十六、冬至 

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友间以食品相馈送。旧时,馈送食品均用筐、盒盛纳,称冬至盘。冬至日晚饭称冬夜饭,吃得早,睡得早。民间认为冬至夜最长,要睡个好觉。出嫁女子在娘家吃好晚饭后,必须赶回夫家。此日拜祭祖宗,仪式较为隆重,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解放后,此俗淡化。

十七、腊月初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该俗起始于寺庙庵堂,此日僧、尼以蔬菜、花生、白果、红枣、米等一起煮粥,供香客食用,谓腊八粥,相传食之能消灾祛病。以后,民间也仿效。解放后,部分人家仍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十八、腊月廿四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民间称之小年夜。是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俗称掸檐尘,有除晦气、干干净净敬神迎新春之意。此日,家家户户做团子、作年糕。已出嫁的女儿要做2个或4个特大的团子,送到娘家孝敬父母。晚上,送灶神。相传灶神掌管各家祸福,每年此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呈奏各家善恶。所以,每家备小纸轿一顶,将灶上的灶君神像请下来,置纸轿中焚化,或备纸马焚化送灶君上天,以团子祭送。除夕夜或年初四接灶神,各家在灶头上新贴灶神像,神像两旁贴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并祭以酒、菜、糕果。解放后,送灶神的习俗渐废,唯做团子的习俗在农村至今盛行。

十九、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无三十日的以二十九日代之)为除夕。除夕夜饭,家家聚宴,常年在外的已婚子女都赶回家吃年夜饭(称团圆饭)。晚饭菜肴丰富。尤其解放后,各家晚饭鸡鸭鱼肉齐全,并用其谐音及有吉兆特征者,如蹄子(提之),肉圆、鱼圆、蛋圆、虾圆(团团圆圆),豆芽菜(形似如意),青菜(有彩头),笋干(节节高)等等。民间习俗年夜饭不能吃完,必须有剩饭、剩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夜饭后,全家聚坐,吃果点,通宵不眠,称守岁。长辈用红纸包钱赠给晚辈,称压岁钱(或称百岁钱)。子时一到,家家户户鸣放爆竹,辞去旧岁迎来新年。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0609/1685841026104472.html
上一篇:狗是什么意思(苟是什么意思解释)
下一篇:初二能走亲戚吗(初二能走亲戚吗女生)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