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走亲戚有什么讲究(端午节走亲戚有什么讲究嘛)

端午节为恶日讲究多,牢记4个禁忌:1不说、2不做、3不吃、4不去

看过这样一句玩笑话:“如果你身边有湖北的朋友,请端午节对他好一点,因为一个湖北人让你多了三天假”。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其实端午节的习俗早在屈原出生前就有了,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等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时节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此时正是夏季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俗话说“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此时也是毒虫出没,病菌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又把端午节称为“恶日”“毒日”“恶月”。

端午期间,天地交泰,阳盛而滋阴,既是拜神祭祖、纪念故人的节日,也是欢庆娱乐、祈福辟邪的民间佳日,因此有很多的风俗习惯,端午被称为“恶日”,这一天有很多的讲究,牢记4个禁忌:1不说、2不吃、3不做、4不去。

1不说

古老的传统节日,都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人文与自然等文化有关,一般有很多欢庆娱乐的活动,亲朋好友之间也会互相道贺送祝福,说一句节日快乐。

但是端午节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因为端午节是一个以纪念故人、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为主题的节日,其他食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等都是围绕这些而进行的。

所以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

2不做

1.不晚睡

端午节一般都是在夏季之中,这时昼长夜短,加上天气炎热,人们吃完晚饭后都会出去走动散散步,睡得自然也比较晚。对于年轻人来说,正是夜生活的大好时光,邀上三五好友,点上烧烤,叫上啤酒,不知不觉就能坐到凌晨几点,这是不可取的。

夏天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如果晚上没休息好,一整天都会没精神,不仅影响的第二天的工作,还给身体带来了伤害,所以不要熬夜。

2.不在娘家过夜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民间所说的“一年三节”中的三节之一,到了端午节,女儿女婿要给娘家人“送节”,娘家人也会挽留其留下过节,但是要董礼数,留下过节可以,但是不能在娘家过夜。

因为古人认为姑娘嫁出去就是婆家人,逢年过节要与婆家人团圆,不然容易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所以一切要以婆家为主。

3不吃

1.不吃娘家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食俗,也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但是女儿回娘家是不能吃娘家粽子的,古时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婆家人,端午节中的“端”有端走的意思,因此民间有“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都不剩”的说法,当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夸张的写法。

2.不吃隔夜菜

端午节到了,夏至就不远了,慢慢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五毒”(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和病菌最活跃的时候,剩菜放在桌子上,很容易被害虫爬过以及变质,吃了这些饭菜对身体不利,因此不吃隔夜菜,虽说现在有冰箱,但是冰箱也不是万能的,所以最好吃多少,炒多少。

3.不吃饺子

饺子是传统美食,虽然属于面食,但是“南北通吃”,不管在北方还是南方都受人喜爱,尤其是在北方,逢年过节都离不开饺子,但是端午节不能吃饺子,因为饺子由馅和面皮组成,包好以后圆鼓鼓的,象征着团圆,而端午节是缅怀故人的节日,吃饺子好像不合适,所以端午节不吃饺子。

4不去

1.不去野外游泳

老话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端午节已到夏中,天气也比较炎热,很多人认为夏天到了,又到了游泳的季节,忍不住就会去野外找位置游泳,这是不可取的。

虽然端午节是在夏天,但是此时的水温还比较低,人下水后很容易让腿部产生抽筋酿成悲剧,还有就是夏天雨水较多,水位不定,对于陌生的野外环境,这是很危险的,因此不要去野外游泳。

2.不去阴暗潮湿的地方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出、不安宁;到了端午节,也是到了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蟾蜍、蜈蚣、蛇、壁虎、蝎子以及各种病菌也是最活跃的时候,而这些害虫往往喜欢潜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建议不要去阴暗潮湿的地方玩耍,如果是为了劳动,也要记得做好防护。

3.不去杀生

端午节是传统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往往这些传统节日,很多人喜欢放生祈福,因此这天也不适合杀生,如果需要什么肉类,可以提前备好,尽量避免节日当天去杀生,以免破坏节日气氛,沾血也是不吉利的。

4.不去远行

《四库全书》中说道:“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杨公忌也称为“杨公十三忌”,十三忌对应着十三个日子,而端午节(五月初五)正好是杨公忌中的第五个日子。

其实端午节不宜出远门也是有依据的,其一就是夏季多暴风雨,出远门不方便,其二就是阳气旺盛,毒物病菌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在古代端午节也称为“毒月”,因此还是不出远门为好。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人间烟火,风味长存,关注我,每天为您分享不同的美食知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观看。

端午节来临,六忌要牢记,寓意家人安康,一定要了解

端午节来临,过端午的六大禁忌要牢记,寓意家人安康,一定要了解。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是不是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像春节一样欢乐吉祥的日子,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诸事不宜的禁忌日子。那么你知道过端午节有哪些禁忌吗?端午节来临,过端午的六大禁忌要牢记,寓意家人安康,赶走霉运,喜迎好兆头,一定要了解一下:

一、忌弄丢香包

端午节小孩子们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尤其是在我们北方,端午节习俗,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们佩戴香包。因为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但是大人一定会千叮咛万嘱咐孩子,时刻都不能将香包弄丢,据说对孩子们有庇护的效果。

二、避五毒

在端午节以来,民间一直都有忌五毒的说法,端午节来临,天气也越来越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有忌五毒之说。“五毒”指的就是五种动物,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因此在端午节有着避五毒的习俗。

三、忌送成串粽子

端午节送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端午节不少人都会给亲朋好友送粽子,但是对于送粽子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送出的粽子不能送成串的,一定要送散装的,据说这个是老一辈最讲究的,那是因为一串粽子就像长辈所说的吊肉粽,也就是上吊轻生的意思,非常不吉利的,所以千万忌送成串粽子。

四、忌吃娘家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之一,在很早以前,端午节就有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习俗。但是回娘家肯定不能空手回去,最该送的就是端午的特色粽子,送粽子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民间有种说法,就是出嫁的闺女不能吃娘家的粽子,农村俗语:端午吃了娘家粽子一个亲人都不剩,无论是恐吓还是诅咒,老一辈人还是非常讲究的。

五、忌游泳

端午节这天是不适合游泳的,因为在农村没有室内游泳池,大多都是在河里游泳的,还是非常不安全的。尤其是端午节忌去河里游泳的,老一辈人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在端午节那天一定要交代孩子不要去河里游泳。

六、忌说端午节快乐

虽说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和清明节是一样的,都是属于祭祀的节日。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已故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它属于是一个悲壮的日子,正因为带有悲壮的因素,你如果说端午节快乐,多少有些不合适。所以在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定要说“端午节安康”。

大家都看到这了,辛苦大家了,首先承蒙大家厚爱,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阅读!我是光盘食客,我会用心去做好每一道属于自己的美食,与大家一起分享美食,再次感谢粉丝的厚爱!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0610/1685841345105819.html
上一篇:庚申年(庚申年猴票价格)
下一篇:农历腊月(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吃什么)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