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记得:1不说,2不借,3不想,新年喜接天官赐福
#天南地北大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天官赐福的好日子,这天各地都会举行各种热闹的庆典,喜迎天官,热闹的氛围将新年推向了顶峰,
那么为何正月十五这天,是传统天官赐福的好日子呢?正月十五和天官有什么关系,这天闹元宵的活动,又有什么寓意?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你知道天官是那一位吗?古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十二个月中,人们认为有三个节点非常重要,而这个三个节点,也是24节气之一,古人将他们分别命名为上元,中元,下元,
而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先秦时期,到了汉朝开始人们会在正月十五这天祭祀天神,不过当时祭祀天神不是天官,而是太一。
这太一是谁呢?很多人会想到上古东皇太一,其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汉朝祭拜的太一,根据专家的考证,就是天空上在北极星,这些都被考古发现竹简所证明。
不过当时的太一,是一个星、神兼具的混合体,只是一个概念。从汉武帝祭祀太一开始,太一成为天宫诸神的顶端,逐渐被人们称为紫微星,成为了天上最尊贵的星宿。
古人认为紫微星居紫宫中,制御四方,冠有五彩,魏晋时期,出现了紫微星和上元节结合,逐渐和古代的三官结合,隋唐时期,紫微星定格,成为了赐福人间的“天官”。
至今在一些宝诰中,还有记载:“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气赐福天官紫微帝星,因此正月十五赐福给人间的天官,其实就是天上最尊贵的紫微帝星。而每到正月十五,迎接天官赐福,闹元宵最热闹的地方,则是广大的农村。
为何农村的元宵节如此的热闹?元宵节的年俗文化,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团结的一个象征,因为元宵节和徐夕和初一不同,这个日子并非一家一户自己团聚,而是整个村,整个乡,整个镇,整个城市一起过,因此都需要乡亲们聚在一起热闹的庆祝,
而元宵节所有的庆祝方式,都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特别在农村每年到了元宵节,乡亲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的活动。
特别是在南方祠堂文化浓厚的地方,到了元宵这天,各地人们都会走上街头,去迎接春天的来临,一些地方因此有元宵走百病的风俗。
而这天全国各地广大农村,都会全村出动,他们会以自然村为团体。吃过了丰盛的早饭后,人们都会聚在到经常聊天的大树下,或者是村口的晒谷场,
开始举行闹元宵的活动,一些地方会举行盛大的秧歌舞,以期盼来年的能够风调雨顺,农作物能够得到丰收,同时还有会举行一些,游旱船,踩高跷等活动。
一些有地方则会进行游神活动,人们会抬着各种神仙,还有历史著名人物,也包括当地供奉的神灵,由舞狮一路领着,欢天喜地,锣鼓声喧的游走于各个乡村,
这些的年俗,都是中国淳朴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人团结象征,因为这些活动,无论是春社、舞狮、挂花灯,猜灯谜、做汤圆,放烟花等年俗活动。大部分都是人们自发参与的,
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更为精彩刺激的活动,例如一些地方会舞龙,舞龙是一个非常依靠团体合作的活动,要把龙舞的风生水起,并且宛如活的一般,
参与舞龙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和配合,而这些都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相比城市中舞狮和舞龙,请的都是专业俱乐部,农村的舞龙可以还说更为质朴和纯粹,更能反映中华文明的龙文化。众多的闹元宵活动其实也是寓意非凡。
元宵活动的寓意天官赐福的祭拜,其实是反应了人们,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得到天地眷顾的美好愿望,因为古人看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一件事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缺一不可。
舞龙和舞狮的寓意,已经是众人皆知了,为的就是喧闹的庆祝气氛,燃点乡亲们的,而元宵的重头戏,其实是在夜晚,
当明月当空的时候,乡亲们会走到户外,欣赏构思奇巧的花灯,都只是一个目的,就是在用璀璨的光明,照亮整个夜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俗话说“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其实这代表这人们美好的寓意,希望来年人们在光明的指引下,人生的道路拥有一个目标,即便是夜晚,依然在光明和温暖的指引下,不断前行。
猜灯谜也是有着深刻的寓意,人生会遇上种种的问题,或者存在疑惑,但是却又有指引,猜灯谜正如人生一样,但你疑惑的时候,或者动动脑筋,仔细的想到里面的巧妙之处,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自然会欣然一笑破解难题。
点燃篝火能让人们聚在一起,同时营造一个欢快的光明,温暖,欢快的氛围,围绕篝火人们载歌载舞,期盼来年身体健康,社会繁荣,财运亨通。
但元宵节热闹的宽快气氛中,古人认为在元宵节,要1不说,2不借,3不想,新的一年得到天官赐福。
1不说
正月十五是团圆的日子,也是年俗中圆满的日子,因此这天不说有三种,
第一个不说的,就是不要说晦气话,因为古人认为天地是不断周而复此的变化,正月十五这天,月亮到了圆满,在古代属于望日,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一阴一阳,到了十五这天太阴的能力最足,所以古代许多小说,都会记载月圆之夜,会出现动物拜月情况。
由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为了新的一年开个好彩头,人们尽量会不说一些晦气话,这也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个不说,就是不要说气话和脏话,其原因是古人认为,通常到了正月十五元宵,大部分年头都已经过了立春,在古人看来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要保证心情的愉悦和畅快,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更是反复强调,春天要做到彻底的放松,“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而生气和说脏话,都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动了肝火,影响了心情和身体健康。
第三个不说:就是正月十五尽量不要谈太多和女人相关的八卦,特别是男人们,因为正月十五月圆,代表的太阴的能量最为旺盛,所以古人尽量忌讳十五谈这些话题,其主要就是让人积口德,同时让人心灵彻底放松,别去胡思乱想,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不借
在古代的农村,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都会尽量少谈和金钱相关的话题,更不会找人借钱,而别人也不会借给他,因为在古人看来,正月十五代表着圆满和丰收,既然是圆满的,就不能有亏,同时借钱出去,一些地方还会认为会影响新一年的财运。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的观念毕竟陈旧,但它却是中华古人千百年积累的人生智慧,可以说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因此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如南方。
双方做生意,要不双方尽量在年前将欠账了解,要不就要等到正月十五过后,双方才能谈款项的事宜,如果贸然在新年向人家要账,会被人笑你不懂规矩。
这其实也符合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同时也是人们希望来年更好的,赚的更多的美好期盼。
3不想
第一个不想,不要想太多负面的东西,要知道闹元宵,其中的一个寓意,就是让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迎接美好的新年,如果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人都在高高兴兴的时候,你却想太多负面的东西,那么在天地看来,你就是逆天而行,在社会看来,你就是不合时宜。
这样的心态,也会影响你新一年的发展和机遇,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喜欢和一个满身都是负能量的人交往,人人都喜欢和乐观阔达,幽默风趣的人处世,就是因为和他们交往,能让人身心愉悦。人有好的心情,即便是遇上再大的坎,依然也能都乐观面对,跨越过去。
倪海厦曾经在天纪中,介绍过一个面对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乐观心态,因为人只要心生乐观,那么前途是一片光明的,这也是为何古人一直强调正大光明的必要性。
第二个不想,就是不要想一些歪点子,也不要有一些歪想法,因为在古人看来,一年的第一个月是为正月,古人对正字颇为讲究,中医认为人身体中有正气,正气的存在能保护人不得疾病,孟子认为天地之间有一股浩然的正气,这股正气的存在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同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古代众多的人物和英雄,都是因为拥有一股凛然正气,才让后人仰慕不已,
因为为了不损耗自己的正气,同时也不和正月十五的正气相冲突,人最好这天不要想一些歪点子,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人的观念,导致未来可能发生一些不可控,或者比较尴尬的事情。
第三个不想,就是不要想太多,古人一早就发现,人的念头是停不下来的,就算是闭上眼睛,或者在睡觉,脑海里的事情,都会不断的出现。而古人认为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或者根本不了解的事,压根就不要再去想,因为这个想法,都是属于完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
因此古人一直追求人要过的逍遥洒脱,其核心就是人尽量能少点胡思乱想,尽量不要被各种想法束博,正月十五这天,给自己的心灵放假,听听逾越的音乐,或者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让心灵能够放松,这对于身心都是大有裨益。
特别是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的内脏都会有月字旁,古人认为月亮和人的五脏六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月亮的阴晴圆缺也会影响人的身心,现代观察中发现,月球围绕地球运行,让地球产生潮汐,同时月球的引力,对人依然存在影响力。
综合来说,元宵节作为中国一个团结节,天官赐福也反应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情节,这天不但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乡村,一个城市团聚,也是在圆月下,所有中华儿女的团聚,元宵节的发展和传杨,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天官赐福,阖家美满,幸福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