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墓:历经600多年地宫依旧完整,坟冢上七个大字威武霸气
【大红门】明孝陵,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曾几何时这里是老百姓的禁区。明孝陵得名有两个原因,一是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二是朱元璋奉行孝治天下。
【文武方门】明孝陵从建成至今,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尽管地面建筑(除石像生、碑刻等)外都是重建,可地宫至今依旧保存完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航拍明孝陵】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明孝陵,“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从空中看,明孝陵着实壮观,它直接影响了明清帝王陵的规制。
【雪中神道】明孝陵耗费17年时间建成,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其中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等,基本上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神道两侧的石象生】明孝陵神道出现曲折,神道前半段两侧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神道后半段两侧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这样的神道在明清皇陵中十分罕见。
【“治隆唐宋”碑殿】“治隆唐宋”碑是康熙下江南拜谒明孝陵所立。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康熙之所以立这样的碑,最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个行动,笼络汉人民心。“治隆唐宋”是康熙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棂星门】历经600多年的时间,明孝陵地宫依旧保存完好,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注意到,1998年考古专家终于找到了明孝陵地宫保存完整的原因。大家使用最先进的物探技术,发现进入地宫的墓道很特别,“墓道并没有位于明楼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了西侧,呈现弯曲。”
【航拍明楼和方城】那么,为何墓道位置如此特别呢?专家如此解释,“明楼西侧的墓道是用形成于侏罗纪中晚期的砾岩修建的,东侧用的却是侏罗纪中晚期之后形成的石英砂岩,这两种岩石的质地相差很大,砾石岩层要比石英岩层硬度大很多。因此墓道最开始是从地质情况较好的石英岩一侧开始修建的,后来遇到硬度较大的砾石岩层后,开挖十分困难,只好改变原定的墓道路线。”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可能不是真正原因。
【方城和明楼】我们知道,古代权贵阶层生前就开始修建墓地,他们希望自己墓地坚不可摧,朱元璋也是如此。将墓道设计的与众不同,这使得盗墓贼依靠简陋的装备,加上明孝陵规模很大,短时间根本无法找到地宫入口。
【“此山明太祖之墓”】除了墓道位置特别外,地宫宝顶的封土堆下还有一层厚厚的巨大鹅卵石,这也是一种防盗措施。如果盗墓贼准备从宝顶挖掘盗洞,圆滑的鹅卵石很快就会将盗洞塞满。如今的明孝陵早已成为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区,每天都是游客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