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一生变化的六个时期,狗生短暂,且行且珍惜
世间的生物都有其开始、发展、结束的阶段
狗狗也不例外,而它们的一生也是比较短暂的
一般可以分为六个时期,狗生短暂,且行且珍惜
①幼年犬:0-6个月
狗狗刚出生的时候,眼睛还是闭着的,也不会走路
它们会疯狂地吃狗妈妈的奶水,吃饱就睡,一天可以睡20个小时
慢慢地开始睁开眼睛,蹒跚学步
一会开始狗妈妈探索这个世界,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
3个月的幼犬,走路已经很稳了,精力也变得旺盛
乳牙开始长出,开始频繁地啃咬家具或者是主人的手脚
3-6个月的狗狗,也是训练的黄金时期
宠主可以对它进行服从性、定点大小便等训练,让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少年狗:8个月-2岁
这时狗狗的体重开始逐渐稳定
一岁以后,长相、体型也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处于少年期的狗狗,精力更加旺盛,当然也会更加地调皮捣蛋
开始捣乱家中的物品,会拆家搞破坏
随着各个器官发育灵敏,各种机能提高
渐渐拥有矫健的身姿和一定的战斗力
它开始会在家里巡视,平时也会留意门口的状况
狗狗自动地担起了看家护院的任务
它会保护好主人、守护好你们共同的家
③青年狗:3-6岁
这时候狗狗已经进入青年时期了,也开始逐渐变得圆润起来
开始理解主人的不易,也会更听主人的话
这时候的狗狗精力依然旺盛,也想着到处玩耍
它最期望的就是,主人下班回家后,带它出去遛弯
它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和别的狗狗交流
要是去了有草坪的地方,还能自由自在地奔跑,真的很开心
当然,还想主人每天回家都给它带好吃的,不要嫌弃它发福
④中年狗:7-10岁
狗狗步入中年,心智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也非常的通人性
但是身体和饭量却大不如前了
它的身姿没有以前矫健,也好像不太喜欢奔跑了
大多时候都喜欢趴在太阳底下,变得懒洋洋的
狗狗可能会想:我是老了吗?多希望主人能陪陪我
狗狗也不再拆家搞破坏了
但这时候它们还是会担起看家护院的责任
看到陌生的人,还是会警惕地吠叫,并且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是不好惹的
狗狗这大半生都跟着主人,只有还有一丝力气,它还是会尽力守护好主人的
⑤老年狗:11-14岁
这个时期的狗狗,已步入了老年期
各方面都身体器官都在衰竭当中
有时候你叫它,它可能已经反应不过来了
而且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可能失去了憋尿的能力,会出现随地大小便的情况
这时候最好半年带它体检一次,全面了解狗狗的身体状况
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狗狗心想:我还健壮了,不用经常去医院,只要主人多陪陪我就好了
⑥高龄狗:15岁+
此时的狗狗各方面已经大不如前,走路更加缓慢,也不再奔跑了
可以明显看到它已经没有生气了,狗狗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数阶段
狗狗心想:主人,我现象每天都感觉挺累的,好像要回汪星了
我很爱你,很舍不得你,你也是吗
如果可以,你可以尽量少出门,多陪陪我吗
毕竟我想在离开的时候,你能陪在我身边
高龄狗狗身心各方面都比较虚弱,宠主除了要多陪伴狗狗之外
还要定期带它去检查,饮食方面也是要注意营养健康
很多狗粮的狗狗消化能力都下降了,宠主可以给它喂有益生菌成分的狗粮
呵护狗狗的肠胃,促进吸收,保证狗狗的营养
益生菌成分可以让狗狗菌体保持平衡,提高狗狗的免疫力
结语:你家狗狗几岁了,你会一直陪着它吗?
欢迎在评论区,晒图、留言~
看懂生猪产业链及猪周期的演变
本文作者:解析投资创始人刘岩松
大家好,我是解析投资的创始人刘岩松。
最近这两年,猪肉价格一路狂跌,老百姓吃猪肉是不用发愁了,但养猪企业的日子却不好过,这种转变的背后其实就是猪周期的波动。
猪周期到底是如何演变的?今天,我来深入讲讲生猪养殖产业链和猪周期的形成。
从我国禽畜肉类消费结构来看,猪肉消费是大头,占比超过60%。
我国不仅是猪肉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猪产出国。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生猪产量为11.7亿头,而我国的生猪产量就达到5.7亿头,占了近一半。
生猪产业链
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
1.上游:饲料、动物保健和种猪繁育
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由饲料、动保行业、种猪繁育构成。
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60%左右。其中,玉米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占比超过60%。饲料行业的毛利率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盈利状况。
动保行业的盈利能力整体高于饲料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5%-65%,净利率为9%-25%。代表公司有新希望、正邦科技、海大集团、生物股份、瑞普生物等。
生猪繁育体系呈金字塔型。种猪繁育作为金字塔的顶尖,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生猪行业专业化技术水平的高低。种猪基因对生猪经济效益的影响占比达到40%。
种猪繁育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这里先对一些猪的品种简单做个科普。
种猪不同于肉猪,是用于繁殖仔猪的,有三个品种:曾祖代种猪、祖代种猪与父母代种猪。
除种猪之外,未宰杀的家猪叫生猪或者肉猪。其中,30公斤以下的生猪叫仔猪,饲养到可以直接的生猪叫商品猪。
生猪繁育体系由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构成。整个扩繁的比例大约是1:5:30:600。
由同一个猪种交配而成的是纯种猪;由两种猪杂交而成的是二元猪;由三种猪两次杂交而成的是三元猪。其中,全都由外来良种猪组成的是外三元,含有中国本土猪的是内三元。
曾祖代和祖代都是纯种猪,父母代主要是二元种猪。二元杂交品种的长势快、育肥效果好,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目前国内最主流的商品猪是外三元。在非洲猪瘟暴发之前,国内70%以上的猪都是外三元。
外三元集合了三个品种的优势,具有生长周期短、瘦肉多、饲料转换率高等特点,但缺点是需要引进国外父本,并维持纯种亲本群,配种成本比较高。我国每年平均需要引进的种猪达到1万头以上。
生猪的繁育周期是比较长的。从引种到有三元商品猪出来需要3年多,从正常二元母猪补栏至商品猪出栏销售大约需要1年半。所以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在4年左右。
2.中游:生猪养殖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生猪养殖,代表公司有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
生猪养殖产能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其中,拿地环评需要6-24个月,项目建设需要6-9个月,投产到商品肥猪出栏最快也要6-8个月。
从生猪的养殖周期来看,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所以,新生母猪到生猪出栏一般要18个月。
假如养殖100万头生猪,第1年产能建设需要投入大约18亿,从第2年开始,育肥商品猪出栏贡献收入,抵消成本之后就可以形成净现金流。
生猪养殖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农户散养、公司+农户、自育自繁自养。
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主要负责种猪繁育和育仔,为农户提供仔猪、饲料、疫苗兽药及技术人员支持,等到生猪达到出栏重量后,公司再回收销售,支付农户代养费。
这种农户代养的养殖模式属于轻资产模式,可以快速提升养殖规模,同时能够控制成本,但是抗风险能力较弱。温氏股份、新希望就是采用这种经营模式。
在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下,企业自建标准化养殖厂,自聘养殖厂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养殖工人。
这种模式属于重资产模式,前期资金投入高、土地需求大、折旧多,但过程可控、能够更好地降本增效、抗风险能力较强。牧原集团就是这种经营模式。
为了寻求成本最小化,过去这些年国内的养殖模式也在升级转变。
在2000年之前,国内的主流养殖方式是散户养殖生猪。
2000年之后,随着现代动保产业、工业饲料和杂交技术的发展,生猪产出效率更高了。以温氏股份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随之诞生。
2015年之后,工业化、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养殖使得产出效率有了明显提升。自繁自养的工业化养殖开始替代“公司+农户”,未来这种模式也将会成为时代主流。
3.下游:屠宰、销售及产后产业
产业链下游主要由屠宰加工行业与肉制品行业构成,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
受中游生猪养殖的周期性波动影响,下游屠宰行业的产能利用不稳定。屠宰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7%-10%,净利率为-5%-5%,盈利能力整体低于下游的肉制品行业。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代表公司有双汇、雨润等。
猪周期是如何形成的?
生猪养殖是典型的周期行业,养殖环节受到猪价周期波动的影响,所以生猪养殖的毛利率与净利率波动较大,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讲到生猪养殖周期,这里也需要先了解几个概念。
PSY是决定猪场盈利的一个关键指标。所谓的PSY,就是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多少头断奶仔猪,一般PSY为24。
PSY × 能繁母猪的数量 = 出栏量
出栏量,简单来说就是卖了多少头猪。另外还有一个指标——存栏量,就是猪场里面有多少头猪处于饲养阶段。繁育的仔猪多了,存栏量就增加;如果遇上瘟疫导致大量肥猪死亡,那存栏量就会减少。
PSY每增加一头,仔猪成本可以降低10-20元,最终商品猪的养殖成本每公斤可以降低0.09-0.2元;能繁母猪单价每上涨10元,对应仔猪成本增加15-25元,对应到最终商品肥猪的养殖成本每公斤增加0.13-0.22元。
生猪生产遵从蛛网模型产生了猪周期。
当猪价处于上行周期时,生猪养殖的利润率提高,散养殖户扩产意愿较强,进行补栏。这时能繁母猪补栏量、生猪存栏量随之上升,仔猪的价格跟随猪价同步上升。
随着生猪供应增加,逐渐超过市场需求时,生猪价格进入下行阶段,行业利润率降低。
当行业长期亏损时,淘汰母猪上升、生猪存栏下降,仔猪价格同步下降,生猪的供应逐步减少。
而当生猪供应降低到供不应求时,价格再次进入上行通道,之后再次进入下一轮猪周期。
2006年以来,我国经历了4次猪周期。传统的猪周期大致呈现一个规律:一年涨、一年高位震荡、一年降、一年低位震荡。
2006年5月,高致病性蓝耳病爆发,产能供给减少、猪价上涨;2007年5月疫苗投入使用,“蓝耳病”逐渐得到控制、生猪存栏快速增长、猪价下行。
在猪价下行的影响下,2009年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下降到低点。到2010年,随着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开始攀升,养殖户开始纷纷增加后备母猪存量,之后猪肉价格又一次进入下行通道。
2014年,国内掀起环保风暴,使得大量养殖场被迫关停,加速中小养殖场退出。2015年上半年,猪丹毒疫情爆发,猪肉供应减少,猪价反弹,到2016年开始下降。
2018年,非洲猪瘟叠加环保政策影响,又催生了最近这一轮的“超级猪周期”。
如何预判猪周期?
猪周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供求失衡。行业的需求是刚性的,需求端平稳,所以要以供给端的变化作为研究重点。
供给端就是出栏量,预判供给的关键指标就是存栏量,而判断存栏量的先行指标是能繁母猪存栏数据。
根据猪周期循环链条来看,观测下一轮猪周期基本面的三重拐点分别是:能繁母猪的拐点→生猪存栏拐点→生猪出栏拐点。
一般,能繁母猪存栏约领先生猪存栏大约5个月,领先生猪出栏大约10个月。猪肉价格整体与生猪出栏增速呈现负相关关系。
能繁母猪代表了生猪产能,当期能繁母猪存栏将会影响到未来10个月左右的商品猪出栏情况。
如果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将会导致10个月后生猪供不应求,从而出现猪价的高峰期。
所以判断未来的猪价,核心就在于观察现在能繁母猪的存栏变化情况。
那本轮猪周期的拐点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2021年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绝对值拐点。7月份,能繁母猪增速环比开始转负。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
因此,2021年7月可能是下轮猪周期的第一重拐点:能繁拐点。根据能繁母猪存栏决定10个月之后的生猪出栏的规律推断,十个月后,也就是2022年4、5月市场生猪供应达到最大值,从而出现第三重拐点:出栏拐点。
另外,按照4年一轮的猪周期推断,2022年中猪价探底对应2018年5月的时间跨度也是4年左右。此时恰逢一年中的肉类消费淡季,因此预测猪价的二次探底或出现在2022年4、5月份。
此后伴随市场生猪供应的环比持续减少,猪价可能会温和上涨到成本线附近,下半年有望受供应减量叠加消费提振出现上涨。
所以本轮周期拐点或出现2022年下半年。
这里有对投资真正有帮助的知识,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