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恋者的精神健康问题
同性恋者尤其是男男同性恋者, 由于其自身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在现实社会中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他们与常人相比更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健康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自杀倾向和男同性恋者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
1 自杀
大量研究表明同性恋者更容易自杀, 尤其是青少年同性恋者。同性恋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艰难地生存在社会的边缘, 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 尤其是男同性恋者, 他们不仅遭到家庭成员的反对和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束缚, 更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歧视, 男同性恋者的恋情一旦曝光, 周围的人就会对男同性恋者不理解、谴责, 甚至怀疑他们的道德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被迫选择了顺应社会主流性取向, 一部分选择了相对自我的生存方式。虽然如此, 客观社会现实的不认可以及主观身份冲突和情感纠结, 使得同性恋群体处于难以想象的生存困境, 于是一部分男同性恋者选择了自杀, 结束自己矛盾的生命。
2 情绪问题
许多男同性恋者由于自己的性取向和爱情不被人们所接受, 他们的内心长期压抑着痛苦, 他们认为自己跟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再怎么努力都是一个结果, 于是就按照人们想象的自己的形象去行动了, 比如病态人格、男女性化等等。男同性恋者在婚姻生活中更是如此, 由于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恋, 到了一定的年龄, 他们就选择异性结婚。在婚姻生活中, 有些对方知道真相后, 对同性恋者还会冷嘲热讽或冷言冷语, 同性恋者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如履薄冰, 忍受着另一半对自己的歧视。以上两个方面都使得男同性恋者产生紧张、孤立、恐惧、焦虑、偏执、抑郁等心理状态。
造成男同性恋者精神卫生问题的原因
1 心理因素
童年和青春期性心理:多数男同性恋者的儿童时期多处于女性之中, 父母把他们当作女孩来抚养导致他们缺乏与男往的机会, 这使得大多数同性恋者感到自己是异类, 从而产生比较孤立的心态;到了青春期, 父母对性问题持否定的态度, 有的母亲将对女性的不信任转嫁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使得自己的儿子不能正确地看待异性, 时常对自己的家人产生不满, 产生紧张、抑郁的情绪。此外, 恋母情结对同性恋者的情绪的产生也有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 同性恋者的父母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特征, 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除她自己之外的异性产生兴趣, 有的同性恋者因此产生变得胆小, 甚至产生恐惧、偏执的心态。在男同性恋者童年和青春期家庭成员的对性的消极、排斥、不认同等, 都使得同性恋者产生孤立、紧张、抑郁、恐惧、偏执等精神卫生问题。
性情绪因素:在与异往过程中, 如果得不到异性的肯定, 感情发展不顺利, 同时受到同性的吸引, 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 表现在情绪方面就是焦虑、抑郁、紧张等心态, 有时还会有自杀的倾向。
2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政治文化因素:不同的政治政策, 经济繁荣情况以及文化环境, 都对同性恋者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像某些外国文化那样残酷迫害同性恋者, 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仍视同性恋为不道德的行为。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对同性恋行为的制裁和道德批判非常严厉。到了1997年, 新《刑法》正式废除了流氓罪, 随之而除的是过去用于惩处同性性行为的“”之名。但是, 在各种行政法规和规章中, 我们仍可以看到不公正的对待同性恋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这些政策本身就对男同性恋者带有歧视的色彩, 在这种不公正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下, 男同性恋者的心理开始变得消极并产生孤独、抑郁、恐惧等消极的心态, 甚至有的同性恋者忍受不了这种歧视和不公正, 选择了结束自己矛盾的生命。
家庭和学校因素:比波指出同性恋主要来自以下家庭双亲模式:一个疏远具有敌意的父亲和贬低丈夫的母亲或一个强悍的母亲和较弱的父亲。父亲的软弱和母亲的强势使得同性恋者变得软弱, 经常产生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同性恋者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歧视也是造成男同性恋者产生精神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很多男同性恋者经常被同学言语攻击, 更有甚者受到同学身体上的攻击, 很多同性恋者被学校隔离、拒绝、虐待, 更是加剧了男同性恋者的的性角色的转变。这通常会造成同性恋者心理孤立、恐惧、抑郁等, 更有甚者选择自杀来反抗学校的这种不公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