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月南风不过三”,啥意思?2023年有啥预兆?答案来了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能让大数据推荐更多您喜欢的文章,又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撰文:小鹿编辑:芹菜
在有关三月的农谚中,有这么一句话:“三月南风不过三,四月南风不过一。”你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三月,真的只有我们想象中的温暖和煦吗?自古农谚都有预测现状的功能,那么这句话在2023年有什么预兆吗?
三月是春季向夏季交替的季节,我们都知道,换季时节是最容易生病的,这并非是空穴来风。
用地理术语来说,春夏换季时节,冷暖气流交替,从而形成季风,导致三月多风。“三月南风不过三,四月南风不过一”正是古人通过观测三月的风向以及天气情况而得出的一句农谚。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三月份,南风吹不过三天,到了第四天就会下雨;而到了四月份,南风只吹一天,便会下雨了。同样,这样的情况的出现,也是气候变换的结果。在冷暖空气交汇时,冷空气使得气温下降。正所谓热胀冷缩,在大气中的冷空气因为气温下降而上升,剩余的暖空气汇聚在一起。
暖空气本就是水汽丰沛的空气图,这样一来,降雨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在三月,暖空气较冷空气少,而四月的暖空气较冷空气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了。
如此,在2023年年初,常见的大风裹挟着蒙古的黄沙吹向中原,内蒙、北京、天津等地均在三月份受到了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中浓郁的沙土味代替了三月的清新,触目所及皆是黄澄澄地一片。
不过很快,风一过,黄沙也跟着风走了。随之而来的,是几场绵延的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想必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结合农谚在看,大家的心中是否升起对古人的钦佩呢?虽然农谚有一定地可靠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大家所经历地三月也有所不同。在面对未知的节气时,我们可以利用前人找到的规律进行判断,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农谚。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从事农业工作时,我们都要“具体实际具体分析”,根据所处的位置的环境对气候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气候、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农业的影响。
最后,希望大家合理利用农谚,在合适的季节做合适的事儿,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夏季已到,正所谓“夏季多流汗,冬季少挨冷”,望大家都能够度过一个快乐的夏天!
俗语“三月南风不过三”,啥意思?2023年有啥预兆?答案来了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能让大数据推荐更多您喜欢的文章,又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撰文:小鹿编辑:芹菜
在有关三月的农谚中,有这么一句话:“三月南风不过三,四月南风不过一。”你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三月,真的只有我们想象中的温暖和煦吗?自古农谚都有预测现状的功能,那么这句话在2023年有什么预兆吗?
三月是春季向夏季交替的季节,我们都知道,换季时节是最容易生病的,这并非是空穴来风。
用地理术语来说,春夏换季时节,冷暖气流交替,从而形成季风,导致三月多风。“三月南风不过三,四月南风不过一”正是古人通过观测三月的风向以及天气情况而得出的一句农谚。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三月份,南风吹不过三天,到了第四天就会下雨;而到了四月份,南风只吹一天,便会下雨了。同样,这样的情况的出现,也是气候变换的结果。在冷暖空气交汇时,冷空气使得气温下降。正所谓热胀冷缩,在大气中的冷空气因为气温下降而上升,剩余的暖空气汇聚在一起。
暖空气本就是水汽丰沛的空气图,这样一来,降雨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在三月,暖空气较冷空气少,而四月的暖空气较冷空气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了。
如此,在2023年年初,常见的大风裹挟着蒙古的黄沙吹向中原,内蒙、北京、天津等地均在三月份受到了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中浓郁的沙土味代替了三月的清新,触目所及皆是黄澄澄地一片。
不过很快,风一过,黄沙也跟着风走了。随之而来的,是几场绵延的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想必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结合农谚在看,大家的心中是否升起对古人的钦佩呢?虽然农谚有一定地可靠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大家所经历地三月也有所不同。在面对未知的节气时,我们可以利用前人找到的规律进行判断,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农谚。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从事农业工作时,我们都要“具体实际具体分析”,根据所处的位置的环境对气候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气候、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农业的影响。
最后,希望大家合理利用农谚,在合适的季节做合适的事儿,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夏季已到,正所谓“夏季多流汗,冬季少挨冷”,望大家都能够度过一个快乐的夏天!
癸卯兔年“一年两头春”
据新华社电 辞“虎”迎“兔”,农历癸卯兔年即将到来。由于存在闰月,这一年是闰年,一年中将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即“一年两头春”。
2023年1月22日进入农历癸卯年,到2024年的2月10日将迎来下一个农历新年——甲辰年。细心的公众会发现,农历癸卯年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廿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民间称这种现象为“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
“一年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太阳运行规律,即回归年编制的,所以立春节气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因此从公历来说,不论是平年365天还是闰年366天,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立春节气,24个节气也都只出现一次。
而农历是按照月亮朔望变化编制的,一年的天数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一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这样“经年累月”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时间差”。为了解决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调节问题,我国智慧的古人在每19个农历年中增加7个闰月,即19年7闰,闰月所在的年份称为闰年。闰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
由于农历闰年一年的天数多于公历一年的天数,就可能会出现农历闰年一年中有25个节气,年初一个立春节气,年尾一个立春节气。即将到来的癸卯年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为闰年,有个“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