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i(demi lovato)

恋爱中“蛙化现象”:当单恋得到回应,爱意为何消逝

梵航/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最近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了一个新的热词,叫做“蛙化现象”,指的是,在单恋的对象给出积极回应的信号时,单恋的主体突然对该对象产生了厌恶的感觉,进而中止恋情的发生。

这个词最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知名童话故事《青蛙王子》:一位公主不慎在泉水旁玩耍时弄丢了心爱的金球,在旁的一只青蛙就提出要求,如果可以和公主同食共眠,就替她找回金球。公主答应了,但在青蛙找回金球后,她马上就反悔了。第二天,青蛙找到国王,要求国王主持公道,公主最终不得不履行承诺,把青蛙带回自己的卧室。由于实在厌恶青蛙,她随手将青蛙扔到了墙上,却解开了诅咒,青蛙变回王子,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青蛙王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书封

“蛙化现象”尽管脱胎于这一童话,但其意义和语境都发生了180度的转折,公主厌恶的青蛙变成为王子,而经历“蛙化现象”的女性,则会将自己曾经抱有恋慕情绪的“王子”视作了青蛙,这一情感模式也由此得名。从大多数的自述情况来看,“蛙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恋爱中的女性身上。此外,比起单纯的兴趣缺失,对对方产生生理上的厌恶感更为强烈,占比更高。

“蛙化现象”为何会发生?

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导致“蛙化现象”发生的原因有若干。

一是主体对自我的评价较低。尽管主体普遍希望被爱,但同时也怀有对自我的片面认知,认为自己“不够好”或“不值得被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主体爱慕的对象发出积极的情感信号,主体就会通过否定这一信号的方式来印证自己“不够好”或“不值得被爱”的先验结论,认为对方的情意“不正确”、“不可能”,从而主动抹杀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并导向“蛙化”。更有甚者,由于对方选择了自己,而主体对自我审美品位和价值感的评价都较低,据此认为认同自己的对方其审美品位和价值感亦偏低,便不再值得被自己继续喜爱。

二是主体对恋情抱有过于美好的想象,而对现实的接纳度不足。单恋时期,由于双方暂未产生过多接触,主体容易理想化自己爱慕的对象。两情相悦以后,对方的不足和缺陷逐渐暴露,主体若难以接受或正视两者之间的落差,也会产生“蛙化现象”。也由于反复多次的经历反差,一些人就会在进入下一段亲密关系前即形成类似的路径依赖。这种情况在恋爱经验较少、对浪漫关系怀有理想主义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生。

三是主体对性本身抱有的厌恶感被激发。前面提到,许多经历过“蛙化现象”的人表示,情感的转向倒还在其次,难以遏制的生理上的抗拒冲动表现得更加强烈。不少年轻女性在恋爱初期并不擅长应对也比较抗拒肢体接触,如果心仪的男性做出一些亲密的肢体举动或者较为直接的性暗示,对部分女性而言,也会进一步联想到对方接受自己好意的意图是否单纯出于性的目的,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幻灭和冷淡。尽管文化包容性和社会多元性在不断提升,大部分女性普遍认同开展性行为仍需慎重的观点,对生理上的性冲动抱有一些潜在的罪恶感和厌恶感。

四是恋爱双方对进程和节奏的把握不同步所致。存在“蛙化现象”的主体,有时对恋爱的总体进程和分段设定较为执着,而一旦发现实际恋情和自己构想的蓝图不一致,就会对未来的推进有不安全感。也有一些人一开始就是奔着终结的心情展开一段单恋,所以对方若有所回应,差不多实现了主体预先设定的两情相悦的既定目标,过程本身即是主体追求的结果,对主体而言,这段恋情也就不再具有展开和维系的价值了。

“蛙化现象”是女性所独有的恋爱心理吗?

尽管从社会调查和社交媒体的话题度来看,自称经历过“蛙化现象”的网民绝大多数是女性,但它也同样会在男性身上发生。男性的“蛙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在追求一位喜欢的女性并得到正向反馈之后,突然意兴阑珊,甚至转向追求其他女性。对这种表现,也可以从男性或许具有更多的狩猎气质这一角度进行解释,即部分男性更倾向于追逐未得手的对象。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女性更容易经历“蛙化现象”,这一结论和女性所面对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

可以说,“蛙化现象”是现代女性“性焦虑”的某种变异和凸显。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性别身份始终凌驾于生理性别的分别之上。相对而言,女性对于自身欲望的展现往往更为谨慎和被动。不得不遵守所谓异性恋的刻板规范,居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只对对方抱有单方面的期待,对肢体接触或性接触的生理性反感,有时候恰恰是被压抑欲望的扭曲表达形式。

此外,“蛙化现象”在女性身上的集中式爆发也体现了女性追求完美以及自我评价过低的总体倾向。从择偶优势和繁殖价值等维度出发的社会评价体系,对女性外表、身材等的要求相对苛刻,对性格、品性等又有“规驯”和固化的成分在内,崇尚含蓄谦逊。恋爱教育的缺失、由性焦虑导致的性经验稀少,导致女性在迈入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偏低的自我评价使得女性对收到的积极正向反馈存有质疑,也并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魅力能让对方倾倒,进而产生退缩心理。

普遍存在的低欲望社会语境,导致主体降低期望并对欲望予以回避和不承认。低欲望的主体很可能存在“爱无能”的倾向,选择封闭自我,拒绝敞开和联系,并自觉不自觉地远离亲密关系。尽管主体渴望拥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仅仅停留在虚幻的构想,一旦落地“现充”的生活,却对此产生真实的恐惧。对恋爱既有向往但无渴望,又或者是过分担忧受伤害或失望的可能性,最终表现为在驾驭亲密关系方面的无能为力。

“蛙化现象”等于性单恋吗?

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备受关注的“蛙化现象”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性单恋(lithromantic,也可以用akoiromantic或apromantic来指称)。Lithro来自希腊语,意为石头,romantic指浪漫关系。Lithromantic这个词最早是在2016年的时候被一位轻博客社交网络平台(Tumblr)的用户Ian制造出来的。它的定义包括:在得到对方的回应时,浪漫关系的吸引力却在消退;感受到浪漫关系的吸引力,但并不想做出行动;从暗恋开始陷入一段浪漫关系会感到不适;当浪漫关系开始的时候,对潜在或实际的伴侣丧失兴趣;喜欢幻想浪漫,但仅限于理论而非实践。此外,lithromantic的情感认知最早始于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但目前这个词所代表的行为模式已经和个体的性取向无关。而和lithromantic相反的一个概念则是半浪漫倾向(demiromantic),指的是只有在建立浪漫关系以后才能感受到对方吸引力的人。

不难看出,“蛙化现象”和性单恋颇有相似之处,即在做出一些接近对方的举动,并收到明确的积极的回应,意识到自己也为对方所喜欢之后,会选择无视或逃避。另外,“蛙化现象”和性单恋都凸显了浪漫关系中性的要素,生理上的反感是其重要的显性指征。两者的区别在于,“蛙化现象”仅指在单恋关系中对两情相悦倾向的拒斥,而性单恋概念的包容性更大,将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者、由过去的心理创伤所导致的吸引力消退等也都包括在内,后者也更接近于一种身份主张。

总之,“蛙化现象”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恋爱心理。只不过,由于该现象反复发生之后,会让主体开始自我反思,并质疑自己是否具有结婚的能力,看起来似乎成为一种症结。它的出现和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被热议,亦非空穴来风,而是表征了现代社会婚恋文化的某些特点。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栾梦

关于性取向的一些问题

关于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

1、Heterouality(异性恋者)

是指只会对异性产生与爱情的人,区别于同性恋,具有异性恋性取向的成员只对与自己性别不同的个体产生与爱慕,同时区别于对两性均有感觉的双性恋。爱慕的对象为异性。

2、Homouality(同性恋者)

是相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产生爱慕、情感、性吸引及性行为吸引的现象。同性恋行为或称同性恋生活模式。基于同性吸引,从而选择这种包括同性之间的情感依赖及性行为的生活模式。爱慕的对象为同性。

3、Biuality(双性恋者)

双性(Biual)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植物学,植物学家用这个词描述那些同时具有雄性与雌性官的植物。双性恋,又称双、双性向,指对男女两性皆会产生爱情和的人,是性取向分类之一,与单性恋取向齐列。

4、Demiuality(半性恋者)

只对特定的人产生性趣 (不管对方的身心性别),必须依靠极强的情感上的维系,才能得到性唤起。

5、Androuality(男性恋者)

只对男性特质感性趣,男性恋和同性恋以及异性恋的差异在于不依赖性别认同和先天性别,只是对男性的特质感兴趣,男性恋者爱上人就特别爷们,不会喜欢伪娘或者变装皇后这类的人。

6、Gynouality(女性恋者)

只对女性特质感兴趣,和男性恋爱一样女性恋也和同性恋以及异性恋的差异在于不依赖性别认同和先天性别,并不计较对方是否先天性别为女性 (也不在乎自身的心理性别为男性/女性),只要对方特别有女人味,当然,一名女性恋者是不会对女汉子感兴趣的。

7、Ambiuality(兼性恋)

对同时展现出男性和女性特质的人 (尤其是双性人) 产生兴趣。

8、Aual(无性恋)

无性恋者指的是那些“无法感知性吸引力的人”。是指一些不具有性倾向或者宣称自己没有性倾向的人,即不会对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别表现出性倾向,即缺乏性驱力。无性恋者一般只会在精神上或审美上被吸引,但别人无法对他们产生性吸引。因此一些无性恋者可以和别人维持除性以外的亲密关系。

9、Aromanic(无爱者)

无爱者指的是那些“极少能感受到或无法感受到他人浪漫吸引力的人”,无爱者并不缺乏与人的情感交流,只是没有产生浪漫情节去发展一段恋情的本能需要。无爱者也仅仅会在心理移情作用的支持下产生对爱情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通常以柏拉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爱者和无性恋者一样,通常是“天生的而非个人选择”。

10、Grayual(灰色地带)

Grayual指的是“介于无性恋和有性恋间的一种微妙性向”。定义为“游走在性和无性之间的某种倾向”。被定义为是grayual的人可能是直也可能是弯,也有可能是除这两者以外的其他性倾向。

11、Demiual(半无性恋)

Demiual和Demiromantic(半浪漫情节)很类似,是指“只会在同某人建立起足够深厚的感情后,才能对其产生望的人”。

12、Lithromantic(性单恋)

指的是“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情感回应的人(这类人的恋爱情节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因此,他们有的可以接受恋爱关系,有的则不能”。

13、Panual(泛性恋)

和Polyual(多性恋)类似,泛性恋指对任何性别皆可能产生身体吸引或爱慕情绪的人。泛性恋者完全不在乎对方的性别 (包括生理、心理性别),也就是说,无论纯男性/纯女性/双性人/变性人等,他们都会喜欢 (同时也不在意对方的性取向)。

14、Panromantic(曲性恋)

Panromatic是指对任何性别皆可能产生爱慕情绪,但不会产生望的人。

15、Sapioual(智性恋)

这个词的词根是拉丁语中的sapiens,指的是智慧,而后半截就是英文里的ual,就像异性恋指的是“只会对异性产生爱情和欲望的人”一样,智性恋指的就是,“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和头脑是最吸引人的性征,会被对方的智慧所吸引,产生爱慕之情,甚至是”。

性取向还有很多,列举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在当今这个不再受非男即女观念束缚的时代,你的性别不应该限制你喜欢任何东西

霍金:再见,我回宇宙了

2018年3月14日,又将成为历史上的一天。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生于伽利略忌日,卒于爱因斯坦诞辰,享年76岁。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万神殿里供奉着一长串闪光的名字,霍金不在最耀眼的之列,却很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位。虽然他是一位轮椅上的囚徒,但他的人生却比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丰富、精彩得多。虽然有太多的光环和传说围绕着他,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分辨出某种简单而重要的东西,即集人类处境的两个极端——躯体的渺小脆弱与思想的广袤无垠——于一体的动人情形。

霍金的存在已不再具有物理学上的意义,而是具有另一种意义——成为人类与不幸命运抗争的象征。

一个学习并不十分努力、过着快活日子的牛津大学学生,希望在未来可以找到一份数学教师的职位。他却在21岁这年听到了噩耗,他患上了被医生认为是绝症的“运动神经元病”,最多只剩下两年的生命。这会给一个年轻人带来什么样的打击和改变?真正面对这个问题的史蒂芬·霍金给了我们一个难以想象的答案,他以顽强的求生欲和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出一个奇迹,成为“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人。

55年来他一直生活在死亡边缘,当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仍然抓紧完成了自己在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业,并且顽强地活了下来,结婚生子,从事科学研究,直至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和名满世界的科学家。他在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的一生中,思想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他被人们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人类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坐在轮椅上的形象已经成为剑桥大学和物理学的一张名片。

霍金教授因为他多年来的奇特疾病造就出的特殊形象和他的闻名世界的高科技轮椅而被很多人称作科学界的偶像派,这话倒是毫无对霍金教授不尊重的意思。就连他自己也说:“我的名望带给我的烦恼之一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即使戴上深色的墨镜也不行,因为人们会认出我的轮椅。”我第一次见到霍金教授时正是首先认出了他那辆独特的轮椅。

史蒂芬·霍金1942年出生于牛津,他出生的那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即使他后来成为一个经常被和伽利略相提并论的大科学家,他仍然不认为他的出生日期有任何的寓意或是为他的未来指引了任何方向,他说那一天也许出生了上百万人,他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而已。霍金最初的愿望是当一位数学教师,因此他追随他父亲进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因为当时没有数学专业而主攻物理学。对于在牛津的学习经历,霍金并不感到十分自豪,回忆起在牛津读书的日子,他说他大概总共学习了1000个小时,平均每天只有一个小时。

霍金依靠自己的天才轻松地从牛津毕业,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宇宙学博士学位,这听上去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和挑战,但是从医生那里听到自己身患绝症的消息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一切希望。在得知自己最多还能活两年的时候,他只想能在死前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位。强烈的求生欲与求知欲的结合,最终诞生了一个医学奇迹,也造就了一位科学大师。这个55年来始终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病人拓展了人类知识的领域,一次又一次把人类的目光引向宇宙,让人们对于宇宙的开端与终结有了更多的想象。

一个失去生活能力与日常快乐的人,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智力带来的快乐与尊严。霍金说,我们只不过是一种生活在一颗小行星上的高度发达的猴子,但是我们却可以理解整个宇宙,正是这样使我们特别。

曾经有一个读者问霍金,如果你有机会问爱因斯坦一个问题,你会问什么?霍金回答说,我会问爱因斯坦为什么不相信黑洞的存在。作为大众心目中爱因斯坦的“继承人”,霍金在很多问题上与爱因斯坦并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尽管霍金的宇宙学研究发端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是他却一直希望可以通过数学手段统一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而得出大统一理论,对此,想必爱因斯坦不能认同。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万神殿里供奉着一长串闪光的名字: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卢瑟福,普朗克,狄拉克,薛定谔,费曼,费米,朗道……霍金不在最耀眼的之列,却很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位。半个世纪前,剧作家尤内斯库哀叹作家和诗人不再因其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被尊为先知和预言家,但先知和预言家并未消失,只不过不再是荷马、但丁、卢梭、黑格尔、马克思、托尔斯泰之类的人物。

例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公认的先知。当狄拉克试图成为类似的先知时,另一位物理学家泡利忍不住出语相讥:“狄拉克有一种新的宗教。这种宗教里没有上帝,而狄拉克是它的先知。”在朗道五十岁生日时,有人把他的十项发现刻在两片大理石石板上,称之为“朗道十诫”。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霍金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一位先知,一位半神(demigod),一位能够接近宇宙终极秘密的大祭司。

在临近生命终点时,他对我们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强人工智能的警告显示出了惊人的洞见:“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事。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能确定。”在2017年底的视频中,霍金如是说,令人想起爱因斯坦对他们那个时代最迫切的问题——核子武器的警告。此时的霍金也的确像一位先知。如今,霍金已离我们而去,但无论如何,这位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生的老人已经用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讲解了人生的意义和思想的价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0623/1685841781107612.html
上一篇:大年初一生孩子好吗(大年初一生孩子好吗女孩)
下一篇:清明节还有多少天(距离清明节还有多少天)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