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葬在骊山?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今天西安市以东约二十五公里处,有一座以温泉而闻名的名山,它就是骊山。
此山呈东西走向,海拔在千米以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华清宫,乃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日常消遣场所,其间的长生殿更是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闻名于世。
骊山之名来源何处?
一说此地原本是商朝时期的骊戎国所在地,故后来以其名山,称为骊山;一说此山乃是女娲之座骑“骊”所化。
在该山的北脚下,就是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
为何秦始皇要选择骊山作为陵寝?
按照我国的风水之说,吉穴的选择应该是背有靠山,前有平洋,左右有青龙、白虎二列山水。
从宏观上看,建于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正好背靠骊山,脚蹬渭河,且其陵寝左右又被戏水和灞河环绕,很符合吉穴的要求。
按照史料记载,秦始皇陵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47年,彼时还是秦王的始皇帝刚即位。
虽然秦国的实力雄居六国之上,但因为对外持续用兵的缘故,本国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一时无法全部用于陵寝筑造,故而工程进展直到公元前230年都十分缓慢。
但到了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可供役使的财物和俘虏都成倍增加,秦始皇陵的修筑遂进入了高潮期。
一时间,帝国各地的劳役、罪犯、木工、石工、砖瓦工、修理工、金银细工、油漆工、彩绘工等络绎不绝地被征召到了关中。
他们来到关中以后的劳动量,诚如《史记》记载的那样: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可以想象,在缺乏大型机械的古代社会,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的确不容易。
实际上,正是因为工程量浩大,所以秦始皇陵直到始皇帝病亡沙丘也未完工。
秦始皇陵为何选在骊山北麓
骊山是秦岭的一个支脉,它西起西安市以东约20公里的灞河东岸,东至西安市临潼区代王镇,全长20余公里。骊山在临潼城区的南面形成两座突出的山峰,被称作东、西秀岭。远眺两座秀岭,形如一匹黛色的骏马,骊山一名便由此产生。由于东、西秀岭位于临潼城区,所以骊山也被称为临潼山。西秀岭是骊山的主峰,海拔高1302米,西周时曾在山顶上建有烽火台,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发生地。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陵墓选在骊山北麓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从战国晚期开始骊山便是秦国王室陵园的所在地,如秦宣太后、昭襄王、庄襄王、帝太后等都葬在骊山西麓的芷阳。秦国之所以选址西安东南部和骊山西麓的台塬为王室墓园,有两个缘由:一是出于礼制、祭祀和丧葬习俗的需要,古代王室墓园的选址通常都在距离都城不远的地方。如春秋时期秦的政治中心在甘肃天水西部,秦的高级贵族墓地就集中在甘肃礼县张家川一带。秦德公定都宝鸡凤翔,此后的几位秦公和秦王的陵墓便选址于凤翔城外,如已经发现的秦公陵园和1986年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秦国建都咸阳后,王室陵园自然也要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在咸阳附近选址。二是古代王室陵园一般选择在地势较高、环境优美之处。古代谈论风水的“堪舆学”认为:修建坟墓要选择有山有水的环境,最好是背山面水;墓穴选在地势高一些的位置,那样能够防止水淹和鼠害。从地理环境看,咸阳以南的渭河南岸到秦岭之间,是秦国的宫殿区和王家园囿区,不适合修建陵墓。向东寻找,灞河东面的骊山山麓进入到秦国王宫贵胄的视线,那里风景优美,地高坡缓,视野开阔,并且西面和北面有灞水和渭水环绕,是山水俱佳的风水宝地。位置、环境和地形都符合陵园的选址要求,因此,秦国选址骊山之阿作为王室陵园就在情理之中了。
也正因为骊山是战国晚期秦国王室的陵园区,为秦始皇选择陵园位置的主事人,理所当然的就把寻找墓地的方向放到了骊山北麓一带。秦芷阳陵园位于骊山的最西端,沿着骊山由西向东勘察,绕过向北突出的东、西秀岭,骊山中段的望峰耸立在选址者眼前。来到望峰的北面举目南向,骊山山峦走势状若莲花,形如花瓣的山梁由中心向两侧叠成环抱之势,美妙异常。登高北望,台塬坡地地势开阔,远处渭水如带,蜿蜒流过。郦道元在《水经·渭水注》中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而葬焉。”《两京道里记》则说:“俗呼当陵南岭尖峰作望峰,言筑陵望此为准。”
骊山望峰山形壮丽,环境优美,山脚下的这片洪积台塬地形平坦开阔,风水绝佳,理所当然地被为秦王嬴政选择陵墓位置的主事人看中,成为后来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强大帝国的秦始皇的陵园所在地。
秦始皇帝陵封土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