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飞步难行”,冬至阴雨好不好?
导读:农村俗语“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飞步难行”,冬至阴雨好不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即将来到。一直以来对于冬至节气都是非常看重的,民间有句老话叫:冬至大如年。意思是冬至节气就像是过年一样的热闹。民间在冬至这一天的习俗也有很多,最多见的当属吃饺子。农村老人爱说:冬至不吃饺子,冬天冻掉耳朵。话虽然是这样说,但冬至这一天到来,其实有很多人并不会吃饺子,但是被冻掉耳朵的人也并不会出现,这也不过是对于寒冷的一种比喻。
不到冬至不冷,不至夏至不热。节气更迭到夏至才是全年热浪开启的季节,而到了冬至的时候,天气才开始步入至冷时刻。冬至过后也是冬季数九的开端,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可见全年三九四九是最冷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在这段时间冰天雪地气温将至最低。屋檐下面也开始长出了长长的冰凌,气温较低的年份,这些晶莹剔透的冰凌能够整冬都不化。可见气温是非常低的。
冬至到来不仅是气温降低,而且还会带来雨雪天气增多,俗语有句俗语叫:“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飞步难行”。意思是冬至出现了雨雪天气,那么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降雪的几率将会增加很多,较大的降雪频频发生,冬至出现阴雨天气好不好呢?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飞步难行”;之所以把冬至非常看重,因为冬至民间有一年雨水看冬至的说法,冬至这一天的天气变化,不仅能够影响到冬季的天气走势,而且对于来年的雨水多寡,也有大的影响。俗话说: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这也就有了一年雨水看冬至的说法,有意思是说冬至出现了阴雨天气,不仅在之后会降雨下雪频率增多,而且来年的雨水也会颇丰,在农耕时代农田的灌溉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老天降雨,所以雨水的多寡也就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农谚称之为:冬至一场雪,夏至水满江。
冬至如果能够出现下雨降雪或者是看不见星星的阴天,那么预示着这个冬天将会雨雪天气比较多。这样的天气变化对于农田庄稼是非常利好的,俗话说冬有三场雪,人道十年丰。麦苗盖上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些数不胜数的农谚俗语对于冬雪都是十分渴望的。所以说冬至能够出现雨雪天气,自然是极好的,按照以往的经验,俗称冬至有雪,九九有雪。意思是冬至能够出现雨雪,那么在随后的数九寒天将会出现雨雪不断,是一个降水频发的冬天。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冬天不仅要雨雪天气多,而且还要特别的冷,尤其是冬至之后,按照正常的天气走势,气温应该将至全年最低。寒冷是冬天的代名词,如果到了该冷的时候丝毫都不冷,反而是暖和和的,这也说明天气是异常、反常的。暖冬再加上雨雪较少带来的干旱。对于越冬庄稼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土壤会因为干旱缺少水分,暖和的天气也会导致土壤越冬害虫增多。温暖干燥的天气也会让人不适,身体不适的增多。
所以说冬天能够畅快地下几场雪,是丰年的好兆头,俗称冬至大雪飘,来年收成好。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冬天充沛的雨雪能够缓解农田的旱情,保持好的墒情,雨雪带来的低温也能够把土壤的害虫冻死。这些都是利于庄稼生长的。所以农谚所说的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也是颇有一些道理的,根据农谚俗语所描述来看,冬至这一天如果出现阴雨天气是好年景的预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留言。
22日冬至,农村俗语“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老祖宗经验之谈
文/猪友巴巴
22日冬至,俗语“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啥意思?有道理吗?
时光荏苒,2019年冬至节气即将到来,冬至已经是一年中第22个节气了,冬至数九开始,在经历小寒、大寒节气后,也将迎来新一循环的开始。在农村,冬至又被称为“小年”或“冬节”,南方多地有祭祀的习俗,作为北方多地来说,冬至更有“大如年”的说法!其实,这也不意外,毕竟冬至节气,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北方的我们来说,日照时长开始增加,黑夜逐步的缩小,因此,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当然,在农村,冬至节气自古以来流传着很多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比如说以下3句俗语,大家认为有道理吗?
一、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生活在农村,俗话“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季,虽然立秋后,但是,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我国大部仍处于“三伏天”中,因此,气温也不会立马就凉快下来!毕竟,三伏天以后,还有“秋老虎”,夏季真正结束,估计要等到秋分时刻!而“春生冬至时”,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冬至数九,虽然也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不过,冬至过后,日照时间开展增加,这也意味着春天开始的脚步更进一步了!
二、冬至有雨过年晴,冬至无雨过年雨!
冬至这一天,很多老人会根据天气的变化来预测天气,比如说这句俗语在很赣南地方比较常见,意思是说,冬至晴天,过年会下雨,冬至下雨过年会放晴。当然,也有很多俗语与之有关,比如说“冬至晴,正月雨”。不过,具体如何只能待冬至以及春节来到才能解开谜底了!
三、一年雨水看冬至
在老祖宗那个年代里,科技比较桎梏,更别提天气预报了,因此,很多人习惯用节气来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因此,有了这些预测。这句俗语的含义是说,冬至这天是否有雨,关系来年整个降水的多寡,倘若这天降雨那么来年的雨水少不了,倘若这天没有雨,那么来年的雨水就比较的寡!不过,这很大的成分都是先辈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测,其实,并没有啥可行性的!
当然,冬至节气的到来,在农村有些人还会根据冬至所处农历月份进行预测冬天的冷暖。比如说,冬至在月中,单衣过寒冬;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冬至正好是2019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根据这个预测,那么来年正二月或许会比较冷!
22日冬至,农村俗语“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老祖宗经验之谈!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认为在理吗?
冬至节气到了!这天下雨,有啥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俗语
#点亮真知计划#
导语
天气预报:冬至节气到!这天下雨有啥预兆?看看过去的农谚俗语!
老话说:“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节气到了,太阳已经到达南回归线,白天最短,天气也越来越冷。冬至,在民间不仅是节气,还是重要的节日,素有“冬节”之称,也叫大冬或者小年等等,北方多吃饺子,南方多是汤圆,这也是个传统佳节。在农耕年代,其重示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过大年。
可是,冬至这天怎样看雨水呢?这天下雨有什么预兆?我是畅谈生活点滴,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怎么说。
1、谚语:冬至有雨,连九天。
先看看冬至节气这天出现下雨,对近期天气有什么影响,谚语怎么预兆。
谚语说:“冬至有雨连九天,冬至无雨一冬晴”。如果冬至这天下雨,会连续九天下雨。当然,并不一定是正好九天,而是说明雨水频发,预兆近期阴雨连绵,雨水不断;反之,如果这天没有下雨,则整个冬天难见雨雪。
还有的谚语说:“冬至有雨,雨水多”。谚语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冬至节气这天比较重要,那观察雨水多少。冬至这天雨水降临,则预示着雨水多,反之雨水少,预兆与上面谚语大致相同。
2、冬至雨,新年晴。
可知,冬至下雨,近期雨水不断,阴雨连绵,那远看雨水是不是多发?看看谚语怎么预兆。
谚语说:“冬至雨,新年晴”。虽然 只有六个字,却一语道破,言简意赅。在这里,“新年”:不是指的阳历新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旦,而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俗称过大年。谚语意思是说,假如冬至这天下雨,那么到了过年的时候,多是晴朗无雨,温暖如春。
还有的谚语说:“冬至阴天,来年春旱”。表述虽然不一样,但是意思非常相近。“阴天”:多是说天气阴云密布又或者阴雨连绵,雪花飘飘,满天飞舞,如果是这样的天气,到了春节前后,往往是天气晴朗少云,预兆春天干旱少雨。
3、冬至雨,小寒见霜冻。
冬至节气这天下雨,那预兆冬天寒冷不寒冷,看看谚语所说。
谚语说:“冬至雨,小寒见霜冻”。我们知道,冬至有雨,预兆阴雨连绵十来天,温度自然下降,等到了小寒时节,自然是天寒地冻,冰冻现象出现,一片冰天雪地的模样。那么从长远来看,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谚语还说:“阴过冬至,晴过年”。如果冬至节气这天出现阴雨天气,又或者是雪花飘飘,那么到了春节期间,往往没有雨雪,多是晴朗少云,温暖如春的好天气,预兆比较暖和。
4、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从谚语中,我们探讨发现,冬至下雨,近期雨水多发,但是到了春天反而是晴朗干旱,那到了夏天又会是什么天气呢?
谚语说:“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冬至节气是冬至白天最短、黑天最长的时候,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中旬,阳历12月21日前后。从这时候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气愈加寒冷。而夏至恰恰相反,黑天最短,白天最长,时间大约在6月21日前后,农历五月中旬,慢慢进入三伏时节,天气炎热高温。
可以看出,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相差6个月,180天,正好是半年,谚语预兆比较长远。如果冬至出现毛毛细雨,则夏至将会出现瓢泼大雨,甚至是洪水发生。
小结
通过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如果冬至有雨,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点预兆:一是近期阴雨连绵,但是春节前后降水偏少,多晴朗无雨,而到了夏至时节往往容易爆发大雨暴雨天气。二是“三九”期间天气寒冷,天寒地冻,而春节期间温暖干燥。
这是老祖宗历经沧桑田,常年累月,相差的农谚俗语,虽然经过数千年变化,但是依然流传至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朋友们重在参考,贵在学习!欢迎交流,分享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