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全国猪价行情:大跌闸门开启,养猪进入新时代
【了解每日最新猪价行情,学习养猪技术,欢迎关注@猪宝宝的公仆】导读:今天是2022年11月21日,国内三大猪价均出现一片“绿油油下跌”,生猪内三元价格最狠,玉米、豆粕价格也开始随着猪价下跌顺势下滑。本轮下跌似乎是在印证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号召,毕竟当前有序出栏总比到年末迎来一波大跌要好。今天东北地区的猪价率先跌破23元大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今日华北、华东地区的猪价也是应声下跌,山东省的土杂猪已经进入23元的关口;西南地区的四川等地依然保持25元附近的价格,预计随着本范围的下跌,未来我国的生猪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赚钱实在有点难。今日具体猪价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吧!#猪价#
2022年11月21日全国猪价均价一览生猪外三元价格为24.85元/公斤,每公斤下跌0.16元;
生猪内三元价格为24.43元/公斤,每公斤下跌0.32元;
生猪土杂猪价格为23.90元/公斤,每公斤下跌0.28元;
今日全国玉米价格下跌25元/吨,价格为2927元/吨;豆粕价格下跌32元/吨,价格为5618元/吨。今日猪粮比为8.49:1,全国涨跌情况一览如下所示:
以上就是今天的猪价行情分析,屏幕前想压栏“年底冲一冲”的朋友们还是早点出售生猪为好,不要碰运气了,因为进口猪肉在年底还要冲击市场一波。我是@猪宝宝的公仆,学习养猪技术,了解每日最新猪价,欢迎大家关注我!
口述|7位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冠康复经历
冬季是北半球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家中的老人能否平安迎来春天,是我们很多人的牵挂。
新冠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作为易感人群,老人受到更多关注。如何避免被感染?感染后怎么办?如何治疗?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日,7位曾被确诊为新冠阳性的老年感染者或其亲属接受了澎湃新闻采访。这些老人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70岁,但都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他们的经历,或许可以解答公众的部分关切。
以下为受访者自述。
高龄夫妇感染后居家自愈,拒绝亲属陪护
感染者:梁先生夫妇,年龄分别为83岁、77岁
感染时间:2022年12月初
所在地:河北保定
讲述人:感染者外孙女
12月3日,我姥姥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这几天不过来看娃娃了,好像感冒了。同一天,我又收到了家里其他人抗原阳性的消息。最近几天家里从老到小都不带口罩相互接触过,我怀疑我姥姥感染了新冠,就嘱咐她吃感冒药,又让她做了抗原,果然是阳性。
和我姥姥一起感染的还有我姥爷,我姥爷今年83岁,姥姥77岁。两人都有基础病,姥爷身体不是很好,有肺栓塞,做过结肠切除术,姥姥有糖尿病。
感染新冠后,姥姥和姥爷的症状很轻,主要表现是乏力、咳嗽、流鼻涕、头皮发紧、轻微畏寒,并没有胸闷气短的表现,因为症状很轻又没有高热,就没去医院。
他们吃的是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冲剂,大概在5天后就转阴了。两人都接种了三针疫苗,我觉得他们症状较轻和接种三针疫苗有很大关系。
姥姥和姥爷一直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自从阳性之后就没再和外人接触,连小狗没狗粮了都是让家里人放在门口。因为症状比较轻,他们拒绝家里人陪护。两个人转阴后我们去探望,因为刚刚痊愈,他们仍然会感觉到疲劳,但食欲、睡眠、大小便并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也没有后遗症。
我们是个大家庭,除了姥姥姥爷被感染了,家里还有9个成年人也被感染了。最严重的是我妹妹,她今年24岁,烧了36个小时,体温最高烧到39.5度,布洛芬基本每12小时吃一次。除了大人,家里三个小孩也被感染了,最小的是我侄女两岁半。我女儿的症状是全家人里最早出现的,最初是吐了一次,但谁也没在意,后面就出现高烧不退、反复高烧的情况,她发烧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还没有症状。
家里人共同的症状就是第一天低烧头痛,浑身酸痛,没有食欲。第二天仍然会低烧头痛,但有好转。第三天浑身酸痛,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有乏力嗜睡,咳嗽痰多的症状。第四天、第五天症状减轻。第六天、第七天就转阴了。我们家的成年人都接种了疫苗,但小孩都没有接种疫苗。
79岁老人从确诊到转阴历时19天
感染者:朱先生,年龄79岁
确诊时间:2022年11月12日
所在地:河南许昌
讲述人:感染者孙女
我爷爷今年79岁,一直在河南许昌的农村自己居住。从确诊到转阴一共用了19天,之前没有打过疫苗。
他被感染前我们村已经封了大概10多天,在这期间他一直一个人在家,也没有好好吃东西,一直吃方便面,营养可能也没跟上。11月11号他的核酸被检测异常,12号就确诊了。
我爷爷被查出感染后,一直不相信也不在意。确诊的第一天晚上,他因为浑身无力摔了一跤,当时家里没人,他摔的那一下很重,没有起来,一直到第二天10点,邻居给我爷爷打不通电话,才去我们家把他扶起来。当时已经是确诊的第二天了。他因为起来浑身没劲,也不会走路,我姑姑就过来照顾他。
他感染的前8天都没有症状,就是浑身没劲。但精神状态挺好,不发烧也不咳嗽,因为我们村的药不够了,所以一直没给他吃药。
我姑姑和我爷爷相处的第三天,就被传染了,她的症状是咳嗽,喉咙痛,但我爷爷仍然没症状。一直到第八天晚上,他开始发高烧,烧到40度,我姑姑给他找了点退烧药,还帮他擦身子,折腾到凌晨4、5点,烧就退下来了,但有点咳嗽,还喘,呼吸非常快。往年冬天他也会喘,这次喘得格外厉害。家里人有点害怕,第二天就把他送到了当地一个定点医院。
感染第九天受访者爷爷情况变严重需要送医,救护车停在了家门口。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到医院后,医生给做了CT,说他肺部严重感染,还有胸积水,可能扛不过来,问我们要不要转院。当时阳性确实很多,别的医院都不接收,家里人就决定继续在这个医院治疗。医生说我爷爷是重症,强阳患者,说他毒性很大。
在医院的第二天,所有医生给我爷爷做了会诊,因为我爷爷有糖尿病,医生说给他尽力治,但让我们做好准备。
我爷爷是第九天去的医院,第10天感觉说话还好,第11天说话开始捋不直舌头,让人听不清楚。到了第12天就更严重了,脸色蜡黄,牙齿一下子松动了,跟他视频,他也不想说话,他可能想听,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医生说他这个情况比较危险,让家里亲人做好准备。
他自己可能也觉得撑不过去了,第13天打视频的时候,哭着跟我爸说,能不能回来,觉得自己撑不过11月了。
当时因为老家疫情回不去,家里人非常无助不知道怎么办。没办法后面大家只能鼓励他,编故事告诉他,说北京有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情况和他差不多,得了新冠都扛过来了。每天家里人轮番给他打电话,用很多这样的案例鼓励他,他就信了。
第13天和第14天,是他最难受的时候,那几天晚上他开始说胡话。因为我奶奶去世了,他一直叫我奶奶的名字,我姑姑就很害怕。他自己不知道,没意识,现在他完全想不起来。当时他已经不发烧了,但喘得厉害,瞌睡,浑身没劲,一点饭都吃不下去,水也喝不下去。他刚进医院的时候血氧饱和度是88,后面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数值下降得很快,从88掉到80又掉到70多,最严重的时候只有70。当时他基本说不出来话,很吓人。
治疗期间我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说你爷爷有生命危险,可能扛不过来了,但没想到他竟然扛过来了。
过了第14天,第15天早上他说话好了一点,跟我爸说你们回来的时候能不能给带个拐棍。那时候我们基本上一整天都在跟他打电话,家里亲戚都在鼓励他,他就燃起了信心,说自己要多喝水多吃饭,要听医生的。
到了第17天,整个人说话一下就变好了很多,舌头能捋直了,脸色也红润了,血氧饱和度到了80以上。
第19天早上他的核酸转阴了,因为当地床位比较紧张,就让他出院了。出院的时候还做了肺部CT,他的肺还是老样子,医生说可能之前肺就不太好,这次也有影响。第9天住院的时候,肺部CT显示严重感染,第19天出院的时候,肺部还是没有好转,但也没有变严重。
回家以后没有再输液,就是正常吃饭。从出院到现在,他喘得没那么厉害了,吃饭也很多,精神头很好,但还是没劲,不能走路,走路需要人扶着。当时我们那最严重的就是他,其他的人比如60多岁的都没什么问题。
我爷爷比较犟,最初很不以为然,觉得感染上也没啥问题。等到最难受的时候他说,没想到要栽在这个病上了,特别后悔没打疫苗。现在就非常庆幸自己扛过来了,他和别人说,你们知不知道,这个病得了有多难受。
回家后他自己主动提出来要打疫苗。他现在除了没劲,没有其他后遗症。我建议老人感染了新冠,一定要多吃饭,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70岁以上的老人要多关注他的血氧饱和度,有条件的话可以买台血氧仪。如果老人感染了,要及时看血氧饱和度,数值低于90的话,要及时去医院。
多种基础病加身,台湾91岁感染者住院治疗后痊愈
感染者:陈先生夫妇,年龄分别为91岁、89岁
感染时间:2022年5月初
所在地:中国台湾
讲述人:感染者孙女
我阿公阿嬷分别是91和89岁。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住在一起。2022年5月初的时候,我爸爸,姑姑,阿公阿嬷同一时间出现咳嗽、喉咙痒不舒服的症状,之后做了抗原检测,当天除了阿公阿嬷,家里人都出现了两条线。第二天早上阿公阿嬷又做了一次检测,结果测出了两条线。
那时候台湾的规定是,新冠阳性后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7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去医院观察。因为老年人有基础病,担心老人后续会出现问题。当时家里其他人都已经阳了,不方便陪同,所以抗原测出阳性当天就专门请防疫计程车把他们送到医院去了。
两个老人都有基础病,我阿嬷一直都有高血压,会长期吃药。我阿公更严重,他之前得过前列腺癌,一直在治疗。因为中风身体行动不便,加上本身有点失智,还有高血压,很多病都在一起。
受访人阿公在天气好的时候和家人外出散步。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第一天没测出阳性的时候,我阿嬷声音已经变得很沙哑,我说她一定阳了,但她不承认。她当时也很担心自己阳了,我们算是比较早被感染的人。阿嬷害怕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不想去医院,想在家吃药自己好,但我们还是把她送去了医院。
我阿嬷跟我说,他们被送到医院后,护士每天会在固定时间来查看情况。他们的病房和普通病房是隔开的,专门治疗他们的护士也和一般的护士不一样,会把全身包起来。
阿公中风后本来就不太能说话,我们只知道他有点咳嗽。他被送到医院后出现了低烧,但我阿嬷一直都没有发烧,她只有喉咙痛,咳嗽。我阿嬷打了三针辉瑞疫苗,我阿公一支疫苗也没打,他年纪比较大,担心出现不良反应。阿嬷是自己想去打,后来就打了。
不知道我阿公是因为一直身体不好,还是因为没有打疫苗的原因,他有低烧、咳嗽的症状。感染新冠前就有肺炎,阳了之后更严重了。
我阿嬷大概1-2个星期就转阴了,她的CT值超过30以上就让她出院了。阿公在医院的时间比较久,超过半个月才出来,因为他的CT值一直没达标。他最初去医院的时候CT值很低,到后面CT值才勉强超过30。转阴回家后,我阿嬷还让他跨火盆,这是台湾的一种风俗,跨火盆是把一些坏运气跨过去。
他们刚回来时喉咙还是会痒,会咳嗽,过去一段时间就好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其它的后遗症。
我是去年8月接种的第一针疫苗,阿嬷应该比我更早。台湾最开始就是优先老人打疫苗,从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这样往下排,之后是十几岁的孩子,20、30岁是最后接种的,因为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强,抵抗力比老人、小孩好。
阿嬷一开始很害怕,她看新闻觉得这好像是个严重的病,很容易传染人。从医院回来后,她给好姐妹打电话说,哎呦这也没什么嘛,好像也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但也可能是她自己没有很严重。
今年5月初台湾的致病率还比较高,大家没得过会害怕。但当身边的人慢慢都被感染后,就不会害怕了。基本都是通过吃药在家自愈,医生会通过视频看诊,依据个人症状开药,药会被送到家里。我们家有9个人都确诊了,大家都待在自己的房间,之间没有接触。
我们家是附近最早确诊的,当时周围的邻居不太敢来我们家,很害怕。等到邻居被感染后,就会来请教我们当初是怎么做的。大家的情绪,对病情的理解,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觉得人都不想生病,但是当你没办法逃避的时候,就只能去面对。
我建议老人感染后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持续观察他的身体状况。家里有不能动的老人,最好自备血氧仪和制氧机,因为叫救护车也需要时间。
70岁老人在韩陪读1年被感染2次
感染者:赵女士,年龄70岁
感染时间:2022年3月7日/2022年11月14日
所在地:韩国
讲述人:感染者儿子
我母亲是在2020年9月份来的韩国,因为我在韩国读博,所以孩子和我母亲就跟过来算作陪读。我母亲是来韩国以后接种的疫苗。去年9月10日打了第一针,10月中旬打了第二针。打第一针的时候,她出现了头晕、发烧和呕吐的症状。因为三个症状都很明显,后面就直接去了医院。接种第二针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强的反应了。
今年3月7日,我母亲被确诊感染了新冠。当时韩国的感染率特别高,那时候大家基本都在得,身边没有不被感染的。孩子在学校上学,阳性患者很多,我母亲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然后就被感染了。
她最初的症状是,发烧,咳嗽,没有力气。在家做抗原没测出来,之后去了附近的医院,被确诊为新冠阳性。确诊后医院直接给开了7天的药,包括治疗肺炎的,止咳的,但没有退烧药,因为当时韩国出现了退烧药不够用的情况。当时韩国的防控政策要求,只要有家庭成员被确诊为阳性,不管家里有几个人,只要是同一个地址,在一起住,就需要全部居家隔离。
我记得很清楚,从医院回来后,她的体温上升的很快,但我们已经被隔离了,我还在担心没有退烧药怎么办。后面政府给送过来一个盒子,里面有快检试剂、退烧药、温度计,还有一个小型血氧仪。
我母亲被感染后,韩国的保健所打电话过来,告诉老人需要重点关注,血氧饱和度不到90的时候必须送医,建议血氧饱和度要多次测,要不断去了解血氧浓度。我母亲的血氧饱和度最低的时候是95,平均情况是97—98。还有一个重要的提示是,发烧要赶快吃退烧药,如果两天之内退不下去的话,要给保健所打电话及时送医。
新冠确诊后,受访人母亲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血压数值较平时有所上升。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我母亲本身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没感染前,她吃降压药高压一直稳定在130左右,自从确诊后,高压就升到了140。解除隔离后,我们去医院把之前的降压药换掉了。
我记得我母亲是在确诊后的第四天转阴的,第一次阳性出现的症状还没第一次接种疫苗出现的症状严重。
2022年11月14日,我母亲第二次感染了新冠,这次我和我母亲是一起被确诊的。当时韩国已经取消了阳性人员居家隔离的硬性要求,但我们仍自觉在家隔离。第二次的症状特别轻,和第一次相比还是会发烧,但是是轻微发烧,会嗓子疼,浑身没力气。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家里提前准备了连花清瘟,出现症状的当天就吃了药,晚上出了很多汗,第二天就已经好转了。我是在确诊第三天转阴的,我母亲是在第四天。第二次感染新冠前,我母亲还接种了第三针疫苗。
那个阶段我们在外面仍然戴着口罩。我怀疑她还是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感染的。第一次感染时,我妈确实会担心害怕,第二次就不当回事了。两次感染相隔了8个月,痊愈后我妈跟我说她的记忆力没有以前好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后遗症。
九旬老人在美国感染,居家自愈
感染者:刘先生,年龄90岁
确诊时间:2022年1月1日
所在地:美国俄亥俄州
讲述人:感染者本人
去年12月30日晚上我上床睡觉,下半夜感到有些不适,觉得身上热乎乎的。第二天一整天也都是这样,量了几次体温都是38度,晚上躺在床上也没有睡着,喉咙痒,两腿肌肉不时抽痛。
刘先生的房间,确诊后他在住处自觉隔离。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我起初以为是感冒,因为附近有人确诊阳性,我准备几天后到医院做新冠测试,但咨询了认识的华人医生后,他建议我自己测试一下。1月1日早上自测,确定是新冠阳性。
因为我不会英语,请年轻人给医院的新冠热线打电话,护士接电话后,马上安排了医生的电话问诊,医生说现在都是奥密克戎病毒,他同意我吃布洛芬降温,提醒我要注意补充液体。还说现在医院既没有抗体药也没有口服药,去医院只有支持治疗。他提醒我要注意进水量和尿量,说太疲乏也可能是脱水。而且尽量不要去急诊,现在急诊室病人很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确认新冠阳性后,我就自觉关门隔离,听医生的建议喝牛奶吃油煎蛋。虽然精神很差、没力气,有一点流清鼻涕,但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几天后,我的症状逐渐缓解,精力也恢复了。
我在发烧时吃过两片布洛芬和一片降血压药,不过我发烧时间短,大约一整天。我平时也会吃多种维生素,大概也有好处。喉咙痒,双腿肌肉抽搐的症状,两三天以后就好了。新冠确诊后我没觉得有什么后遗症,我觉得后遗症更多是心理作用。
被感染后,我的对策是,睡觉,吃高蛋白食物,多喝水。我有血压计、体温计、血氧仪,早晚各测一下,然后将数据告诉家庭医生。
我觉得心理素质很重要,阳了之后我没怎么重视它,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照旧过日子。至于我是什么途径感染上的,我也不知道。我已经十分小心了,很少出门,人多的地方一概不去。上下电梯时,宁可在外面等待,剩下我一个人时才进去。出门戴口罩,进门就洗手。
关于美国的疫情,我们老年人很少知道。因为本来就与外界接触少,又不会开车,像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而且从美国人的整个活动中,也看不出有多大改变。公交车坐的人挺多,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戴口罩。我们住的公寓里,中国人都认真戴口罩,这反而影响了同住的美国人,很多美国人也戴上了口罩。
自从生产出疫苗,美国的规定是优先给老年人打。我前后接种了5次,都是辉瑞。每次打疫苗,都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我一次也没错过。
我阳了后,随即设法让周围的人都知道,免得传给他人。我不觉得这个病有什么见不得人,估计大家都要阳一次的,彼此彼此。我建议老年人要相信科学,有疫苗时能打就打,不要错过。阳了之后尽量在家休息,得了新冠害怕没用,多弄点好吃的享受吧。
+音丨日本顶流“中国籍女明星”,从出生就赢了
“2月22日,天气晴,香香走的第一天,想她,想她,发疯一样地想她。”
借用一下《情深深雨濛濛》的经典台词,恰好就是此时此刻“情深深泪蒙蒙”的大熊猫香香的日本粉丝们现况。
2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香香,乘坐专机启程回国。
大熊猫香香,可以是“上野偶像女孩”“海归大小姐”“准备相亲女生”……但对她最贴切的形容,应该是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写下的定义:“(熊猫)跳脱出它高山上的家园,成为世界公民。”
“能跟熊猫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演化历程发生交错,是我们的运气。”
1
“香香啊,没有你我可怎么活”
2月21日清晨7点,东京上野动物园门口已聚集了150多位为香香送行的日本粉丝。
当载着香香的卡车从人群面前驶过时,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并不时传来哽咽呼喊:“香香,再见!”“香香,谢谢!”
今年72岁的中野晴世,也是人群中的一员。目送卡车离去后,她马不停蹄坐上的士,往成田机场的方向赶去——大熊猫香香将从这里乘坐专机返回中国。
△去往机场的路上,中野女士没忍住抹起了眼泪。
自从5年前来东京旅游、在上野动物园对香香一见钟情之后,中野每个月都会特地从老家关西过来东京一趟,“守护陪伴香香成长”。
日媒报道,当天特意赶来成田机场、为香香献上“最终的送别”的粉丝有300多位。而在网络上全程关注香香行踪的人,都快把上野动物园的官方推特刷爆了。
即使无法亲眼见香香最后一面,许多日本粉丝依然怀着最浓烈的情感,来装扮整个城市。
上野市地标建筑松坂屋百货外楼,正悬挂着一幅长达18米的香香条幅:整个香香肖像是用大量香香的照片拼凑合成,背景刷屏文字的意思是“最爱”。
△每年香香生日,松坂屋百货也会在外墙挂出庆生条幅。
这栋建筑内,正在举办“每日熊猫”博客的博主高氏贵博的“香香摄影展”。
△摄影师高氏贵博本人是个硬核熊猫迷,从2011年开始每天打卡上野动物园拍摄熊猫。
一份专属于香香,永恒而热烈的爱还可以是怎么样的?
香香宣布回国后,有媒体发起投票:究竟要不要发起请愿将大熊猫香香继续留在上野动物园?
在这条讨论下,是许多日本网民难得强势地驳斥:这种说法真是自私且讨厌。
“即使再怎么不舍香香,但香香已经进入期了,回国寻找配偶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比起‘女儿’香香,我们更希望香香可以顺利成为像她妈妈真真一样的好母亲。”
给她最盛大的告别,和最真挚的祝福。每一位把香香当成“亲女儿”的日本粉丝,都懂得最基本的道理:庇护她的身体,而不是她的灵魂,因为她的灵魂属于明天。
2
“香门”的世界,早安午安晚安
成为现象级的日本国民偶像,香香是怎么做到的?
最亲近的饲养员们说:“这孩子就是天生的大明星。”
△广为流传的“香香滚”。
从出生那天起,香香每隔十天就会进行一次体检,相应照片也会被发布在上野动物园的官网上,粉丝也得以看到香香长牙了、开始爬行了、黑白毛色开始分明……
△后来香香2周岁生日纪念日,上野动物园还特意展览了香香的标本“便便”,让大家闻味道(是清香竹子味)。
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从出生那刻起就活在镜头之中,每分每秒的生活都被记录下来,由观看这场“真人秀”的观众决定他的未来。
出生自带光环的香香,也像是现实版的楚门。为了给她起名发起的征集,共收到了32万个候选名字,最终选定“香香”作为名字。
2022年12月,上野动物园官方开始筹备送别香香的专题页面,标题名为:花开熊猫的未来-谢谢你,香香。
海归熊猫潮背后,是一次次别离,亦是一次次久别重逢。
2023年2月16日,“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教授病逝。在这位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的泰斗身上,和大熊猫有关的一切问题,似乎都能找到答案。
作为大熊猫主食的箭竹,一旦开花就不再适合大熊猫食用。1980年代中期,川陕甘三省大熊猫栖息地出现了大面积箭竹开花的情况,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因此缩减了近一半。
△胡锦矗教授的老年日常,依然是到野外去,到大熊猫身边去。如果他的门下学生每日步行数不够10000步,还会被他“敲打”,走得还不够多不够远。
有人提出了“大熊猫东迁”,唯有胡锦矗提出了反对,他在学术刊物《野生动物》发表文章《大熊猫东迁宜慎重》,认为三省已经聚集了最优秀的团队和配套设备,没必要折腾。
“竹子开花是自然现象,大熊猫活了上万年,这一万年里,竹子不知道开了多少次花,它们不一样活了下来?”
我们祈愿的“如花般绽放的大熊猫的未来”亦如是,接受花开无声、花落有时,然后全力以赴。
新周刊 作者:王中中
来源: 南方日报
猪坚强的传奇经历,说明在任何绝境下都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猪坚强”是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汶川大地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没有死亡。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家住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半山腰的万兴明家的房子和猪圈都垮塌,大家都以为猪肯定被砸死。
一直到6月17日,战士过来帮助村民清理猪圈废墟的时候,当把底层的一块木板掀开男主人立马喊起来:“我的猪还活着!”
原来,猪圈有两层,上面是木板阁楼,堆放着许多木板和木炭。
猪圈垮塌,木板阁楼和地面之间留下半米高的夹缝,这头猪一直就在夹缝下趴着。
这头猪吃了一个多月的木炭活了下来。至于猪喝什么,有人猜测是雨水。
没人知道这头猪有多幸运和坚强,这头猪的运气简直是爆表。
因为空间小它只能在地上趴着,不能走来走去,就没有消耗太多能量。
还有一个坚强的地方就是这头猪并没有挑食,这一个多月只吃木炭,木炭没有毒,也没什么营养,但是可以充饥。
没有饥饿感,让猪的精神没有遭受很多痛苦,也让猪一直安稳吃着木炭,喝着雨水过日子。
但是靠木炭充饥显然是没有任何营养作用,这头猪从150到解救出来只有50公斤,说明猪在消耗脂肪来延续生命。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猪竟然完成了动物界最长生存吉尼斯世界纪录,这说明猪也不想死,猪也有对生的渴望,或许这种渴望让它完成了一次难以想象的自我超越。
网友被坚强的猪感动,评选08感动中国十大动物——猪坚强夺冠
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建川博物馆馆长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坚强兄”并承诺将会在博物馆快乐度过余生。
这猪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许多市民感动于猪对生的渴望精神,经常去博物馆探望这头猪。
而这头猪也不负众望活了14年,14岁相当于人类的百岁年龄,由此可见在困境下这猪坚强的活着。
在生活富足的时候也没有贪图享乐而消失当初那种对生命的渴望。
一直到2021年6月16日晚10点50分,“猪坚强”因年老衰竭离世。
当时很多人都问博物馆,猪坚强是否做标本?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表示会把这头猪做成标本让人们参观。
“猪坚强”的标本在2022年5月12日已入住“猪坚强之家”。
这就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猪坚强其本身所承载和赋予的意义,就是它作为一头猪能流传在我们谈话中最根本的内核。
猪坚强,比起只是一头猪而言,它更是一柄闪亮的灯,足以驱散那些潮湿的寒夜!
一头猪尚且如此努力的活着,作为我们人是不是更要保持对生活的希望,不怕困难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