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都有哪些风俗(中国的清明节都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原来有这么多习俗!你家怎么过?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一年一度,端午又至。如同一个民族的精神安寨,不管是“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还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总是充满文学情怀与民俗趣味。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一起在名家笔下的文章中寻找吧!

梁实秋

端午节叫做“粽子节”比较亲切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来源:新华社

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汪曾祺

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汪曾祺对家乡的咸鸭蛋赞不绝口:“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糕点铺”的员工在制作灰鸭蛋。来源:新华社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

沈从文

湘西小镇有赛龙舟和捉鸭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的一位老人在给孩子涂抹雄黄酒。来源:新华社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崔护 程宗元 《龙舟夺标图》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来源: 福建日报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4月5日9时1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的清明。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那么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扫墓祭祖

资料图片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有的地方将清明扫墓称之为“扫山”“拜清”或“拜山”等。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也有的人插柳来辟邪。

踏青春游

资料图片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便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荡秋千

资料图片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放风筝

资料图片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0818/1685842263109383.html
上一篇:属羊的不宜生什么宝宝(91年属羊什么时候添丁)
下一篇:82年多大了(82年多大了今年多大了2023)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