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村(宰相村简介)

中华宰相村,2千年出59位宰相,七品以上官员3000多人,靠1本家训

2022年高考于6月7日开始正式拉开帷幕,新的一批高中学子将通过高考的方式,获取大学殿堂的入学的资格。

都说每年的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而类似这样通过定时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中国延用了1200年之久。

现代名为高考,而古代则为科举。

中国有这么一个村子,2000年来一共出了3000多七品以上官员,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一职的竟高达59人之多,被称为中华宰相村。

那这究竟是个什么村子,为什么能持续为国家输送这么多人才,而历史甚至长达2000年之久呢?

中华宰相村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并且能传承千年以上的大族,有山东曲阜的孔氏和邹城孟氏,所以山东也被称为孔孟之乡。

除了孔孟以外,浙江的钱氏在近代也比较有名。

但是像裴氏宗祠所在地,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作为裴氏的发源地而直接被命名为宰相村的,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份。

那么这个村子是怎么来的呢?

这历史还需追溯到商周时期,秦国的开国国君秦非子有一个后代被封为解邑一职。

邑字原是上非下邑,于是他就去掉邑字底改成衣字底,改姓氏为裴,后被称为闻喜裴氏。

裴氏族人在山西运城闻喜扎根发展,绵延数千年。

虽然有从闻喜迁出的后人,但这天下只要是姓裴的人,寻根问祖都是从裴柏村而来。

所以就有“天下无二裴”和“天下裴氏出裴柏”的说法。

而裴柏村之所以令世人侧目,是因为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历史名人,除了59位宰相以外,还有59位将军,在正史上留名立传者高达600余人。

同样裴氏家族的女子,也与寻常氏族的女子不同,裴氏家族在历史上出过三位皇后,四位太子妃,两位王妃。

由此可见裴氏家族对女儿的培养也很重视,她们可以受到更多的尊重。

裴氏后人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像西晋著名的地图学家裴秀,南宋史学家裴松之也出自裴柏村一脉。

所以裴柏村被称为宰相村确实是实至名归的。

裴柏村有如此的成就当然受到国家的重视,很多学者贡献了非常多的文献资料,从各种角度研究造就闻喜裴氏现象的成功原因。

如今这个中国宰相村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如果你去宰相村旅游,说不定还能遇到寻根问祖的裴氏后人呢。

有记者去宰相村采访的时候,就曾遇到过从四川过去的姓裴的一家三口,他们家的女儿要去德国留学,特意到宰相村观摩学习一下家训。

女孩说,她要把裴氏家训的小册子带到德国放在身边,鞭策自己好好学习,早日学成归来。

据当代的裴氏族人建民介绍,每年的三月三祭祖,都会有海内外近千名裴氏后裔前来。

加上清明节等日子,每年总共有近万名裴氏后裔来裴柏村游玩参观,祭祀祖先。

对裴氏家族而言,宰相村这样的称号,更多的是认可和荣誉,而不是财富和地位。

走进裴柏村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千年大族,出过3000多名七品以上官员的裴柏村,应该跟其他历史上有名的名门望族一样,有非常多富丽堂皇的宅邸,到处是园林深深,朱墙高筑。

但是记者看到的却是朴素的村落,热情的村民。

唯一看起来富贵一点的就是裴氏宗祠,可谓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而这一切都源于裴氏家训。

千年望族的家训影响多大

家训是很多世家大族绵延千年的立族之本。

然而中国大多数的宗族家训,后人认真执行的却不多,应该说是优秀家训内容的不见认真贯彻执行,但是害人的糟粕却执行得特别彻底。

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要听到所谓家训或者宗祠就跟封建糟粕划上等号的原因。

甚至一度将所谓的宗祠直接视为封建压迫的代名词。

但是闻喜裴氏却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就是裴柏村重视宗祠制度和裴氏家训,才会让族人一心一意在家国政治上有所建树。

裴氏家训一共十二条,分别是一敬奉祖先,二孝顺父母,三友爱兄弟,四协和宗族,五敦睦邻里,六立身谨厚,七居家勤俭,八严教子孙,九读书明德,十淳厚戚朋,十一慎重言语,十二讲求公德。

这十二条家训的每一条下面都有具体的要求,总结下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训“第八条严教子孙”是这样说的: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最后的那句“金玉薄之”的大致意思就是不要太看重金银珠宝这类财物。

这也是为什么裴柏村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整个村子却看起来那么朴素的原因。

也就是说裴氏族人不追求富甲一方的财富,但是对家国很重视,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遵循家训的结果。

裴氏族人对于居家勤俭的家规,对于金玉薄之的观念,贯彻得多到位呢?

历史上好几位著名的裴氏高官都因节俭等原因,有相关的佳话流传并且历史有所记载,从饮食、丧葬到婚仪都有相关例子。

(1)关于饮食:

裴氏族人里有一位官至公卿的裴侠,他在担任河北郡守时期,一直很守规矩,始终坚持清廉严明的作风,一直粗茶淡饭,衣着朴素,不吃好肉不喝好酒,不雇佣过多的家丁。

被后人评说:“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椒盐菜而已”,还有称“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2)关于丧葬: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但凡有点实力和地位,对于自己的身后墓葬,都会通过扩大墓葬的规格来彰显自己生前的荣耀,追求身后富贵。

所以丧葬规格一度奢靡成风,尤其是魏晋时期,厚葬之风盛行。

而当时身居宰相之位的裴潜,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在自己的遗书里命令家人俭葬,他说:“我的墓中只要放一棺椁,几件瓦器,剩下的什么也不用设置了。”

(3)关于婚仪:

唐朝宰相裴坦也是一位恪守清廉俭朴家法的人。

他看到杨收之女的陪嫁规格太过豪华了,就气愤地说:“你们这样奢侈真是乱了我们的家法。”

(4)关于财物:

《魏书·裴佗传》里曾说裴佗因为是个重义轻财的人,所以他拿自己得到的俸禄,去分发救济贫穷的人们。

他不置买家业,住的宅院也只有三十步见方的大小,更没有田园地亩。

虽然身居高官但是热天不撑华盖,冬天不穿皮衣。

总之裴氏族人哪怕官至公卿,也大多能够安于节俭,不追求物质生活、

所以他们的住宅都相对简陋,而裴柏村的如此普通也就能够理解了。

裴氏族人因为家学渊源,家训训勉的关系,对于物质的追求都不高,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

他们正是以节俭为理念,推崇俭朴的生活方式,才能做到为官不收贿赂,居高位而能坚守清廉的品格。

这才造就这个庞大而不奢靡,传承千年声势显赫的名门氏族。

核心的祖训是务实的教育理念

裴氏家族历经上千年的演变,他们的家风、家训、家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的演变而来。

最终我们看到的家训和家戒,总结下来就是“重教务学、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

而这其中重视教育是最关键的一环。

裴氏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贯穿整个家训家戒的各个内容细节里的。

尤其是“第九条读书明德”里是这样说: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典型规模。

其中的前半句,说得非常严厉,那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学习知识,就等于是穿着衣服的动物,跟牛和马是一样的。

认真学习并且经常温习学到的内容,就会不断发现更多的快乐和妙处。

如果能学习一技之长,那么你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生计。

学习社会上的贤达之人,树立他们当自己的楷模,就可以慢慢达到他们那样的规模。

对于学习这件事情,从裴氏家训上可以看出,他们的重视程度。

同时他们并不局限子孙后辈具体学习什么,只要是能学习一技之长保障生计也是可以的。

对于学习的这种务实而开放的态度,让裴氏家族的子孙不仅擅长文学,也十分重视武学。

在中国历史上,裴氏文官出得多,武官也不少,特别是到了乱世,一个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对国家的帮助更大。

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乱世里经常活跃着闻喜裴氏的身影。

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初期开国功臣裴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据史料《旧唐书·裴寂传》中记载,裴寂容貌长得很好,14岁就出任蒲州主簿,隋朝建立后,先后出任齐州司户参军,当过御史。

因为跟唐国公李渊很有交情,于是他策划了晋阳起兵,被授予大将军府长史,刚开始获得了闻喜县公的爵位。

辅佐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作为唐朝有名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不仅担任了宰相一职,最终还被封为魏国公。

他还负责主持修撰了《武德律》,是能文能武的典范。

安史之乱后,裴度成为当时唐朝颇具影响力的宰辅。

他文学上颇有造诣,与白居易等人交好,有诸多诗文收集在《全唐文》及《全唐诗》等。

而政治上他坚定打击藩镇割据,压制宦官外戚,甚至力排众议亲自率军,解决了淮西长达3年的叛乱。

裴度在文治武功上都颇有建树,为将相二十余年,辅佐宪宗实现了“元和中兴”,被封为晋国公,世称“裴晋公”。

裴柏村流传千年的除了这部不断完善的家训,严格而细致地制定了诸多让宗族后人需要学习和拥有的品格外,还有一部整理完善过的家戒。

在这部家戒里,则严格规定了族人不可以做的事不可以犯的错。

裴氏家戒有十条,大意就是规定族人不能伤害父母,做辱没祖先的事情,不可以重男轻女,不可以、,不可以纵欲,不可以吸毒酗酒好斗,不可以崇洋媚外,不可以加入帮派。

这十戒可以说是紧跟时代步伐了。

裴氏的家训和家戒,都是作为裴氏流传千古的祖训的一部分,形成裴氏特有的家风。

虽然因为时代的背景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依然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比如说不可重男轻女的这一条,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还有实质上如果做的规定。

这第三条“毋重男轻女”中具体是这样说的:

天生蒸民,本为平等,无分男女贵贱,是以父母长辈,不可有重男轻女之观念。教育、生活、男女一律平等,吾姓女子不得以之嫁人为妾,或溺女婴,抛弃女婴之事。

解释一下意思就是:天生的民众,本来都是平等的,是不分男女贵贱,所以作为父母长辈,不可以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在教育和生活上,男女一定要平等,我们姓氏的女儿不能嫁给其他人做妾室,也不可以做溺死女婴或者抛弃女婴的事情。

在古代中国,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主流观点的时期,裴氏却明确规定了女子和男子应该受到同等的教育,生活待遇也要一样,这样的观念显然是先进很多的。

这说明了真正的名门贵族的观念跟世俗的观念是有差异的。

而这种差异却可以让他们的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屹立2000年不倒。

也正是有这样的规定,裴氏家族的女子相对普通的世俗女子优秀很多,在历史传记里也有留下她们的名字和事迹。

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裴氏女子作为母亲,对于自己的子女严厉而智慧。

韦顼的妻子裴氏,尚舍直长薛府君的妻子裴氏等,还有几位从其它氏族嫁入裴氏的的女子。

她们在子女的教育上都颇有方法和建树。

尤其是家中父教缺位的时候,母代父职,往往因为她们自身足够优秀,才能将子女教育得更好,令裴氏家族的兴盛得以持续延续,最终被历史所记载。

2000年来,从中华宰相村走出去的大小官吏3000余人。

而裴氏这个大族与中国的历史变迁密不可分,可以说研究裴氏就相当于研究了一遍中国的古代史。

一个名门巨族的演变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紧紧相连,这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成就了。

可以说能有这样影响力的氏族,古今中外都绝无仅有的。

所以研究裴氏演变,研究裴氏家风渊源,对我们国人树立更好的民族观念和道德观念,非常有帮助。

中华宰相村作为文化景点值得向全国人民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国精英文化。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裴氏家族:中国人才奇观——裴柏村走出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大将军》2013-07-24 记者杨欧

2.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古河东裴氏家风与家学研究》 2020年6月 作者席佳彦

3.先锋队下旬刊 发布:《寻访“中华宰相村”——历史不只是追忆》 2015年9月号 作者杜云虎

4.运城学院学报 发布:《河东裴氏家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总第39卷 作者陈雪

5.史料《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中华宰相村——裴柏村 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

“中华宰相村”即山西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闻喜县城25公里。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

“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 意为:臣武将多不胜数,家门兴盛传承不断。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著名书法家董寿平书写(山西洪洞人)

裴氏祠堂又称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

晋公裴度(765年-839年),裴度做为裴氏的代表人物,在唐朝二百九十年历史上举足轻重,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国公。开成四年(839年)卒,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唐宪宗庙廷。

天下无二裴——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对裴氏家族的评价

裴氏家族是什么原因可以繁荣2000余年,成为中国第一名门望族,可以通过裴氏家风进行了解。

裴氏秉承“耕读传家”的传统,遵循“重教务学,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风。

裴氏的家规分为两部分——《家训》和《家戒》。

裴氏《家训》有十二条:

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立身谨厚,居家勤俭,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淳厚戚朋,慎重言语,讲求公德。

裴氏《家戒》有十条:

毋忤尊亲,毋辱祖先,毋重男轻女,毋事,毋为,毋贪色淫,毋吸烟毒,毋酗酒好斗,毋忘本崇洋,毋入帮派。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裴氏经久不衰的三条原因,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

山西真的是一个宝藏的地方,裴柏村作为一个低调却深藏功与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参观,去感受如此辉煌的历史。

文化山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宰相村”

素有“中华宰相村”之称的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出自这里的声名显赫、威震华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的裴氏家族,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盘点历史上的那些裴氏名人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南朝宋史学家裴松子、其子裴驷、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制定了隋朝新律《开皇律》;隋代著有《西域图记》的裴矩;隋代的裴世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隋朝政府使团出访日本的人。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传奇的山西宰相村

河东郡闻喜涑水河畔(山西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柏村,是唐代贤相裴度(765年—839年)的故乡。裴度,字中立,最大功劳是削藩,被封为晋国公。

自秦汉到五代一千多年间,此村共出了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大将军,三位皇后,四位太子妃。其他官员更是不胜枚举,成为声名远扬的宰相村。例如名相裴耀卿(681年—743年),他的最大成就是整顿漕运。

另外裴柏村还出了不少学术人才,著名的有地理地图的创始人裴秀(224年—271年),唐末的传奇文学鼻祖裴铡,还有一位外姓风水学鼻祖郭璞(276年—324年)。

一个村庄为什么有这么个显赫的家族?民间传说主要是因为它座落在九凤朝阳的风水宝地上,其次是裴氏家族的墓地正好在村东的凤凰垣上。其实最主要的是裴氏家族的族训:不中秀才者不入宗祠。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0821/1685842391109840.html
上一篇:壬午年是什么生肖(壬午年是什么生肖年份)
下一篇:什么时候惊蛰(2023年什么时候惊蛰)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