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先民为什么对乌龟非常崇拜?它象征了哪些美好寓意?
引言:
在茂密的大山深处,一群古老的先民正围坐在篝火旁,听着族长讲述着关于乌龟的传说。他们把乌龟视为神圣的动物,对其充满着崇敬与敬畏之情。
那么,为何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爬行动物能够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它到底象征了什么样的美好寓意呢?
乌龟图腾: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乌龟一直被视为一种吉祥物和符号。在上古时期,乌龟曾经是许多部落的图腾,被视为神圣的生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意义。
要理解乌龟图腾的来源和含义,我们需要了解上古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在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因此口头传承和图腾崇拜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形式。
人们认为一些动物或自然现象具有特殊的神秘力量,并通过崇拜它们来获得保护和指引。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乌龟作为图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传说中,在那个时代,一条神龙从天上降下,改变了大地的面貌。神龙为了表达对人类的友好,将乌龟作为代表赐予了人类,从此乌龟成为了部落和族群的图腾。
据传说,在古代,许多重要的家族和部落都将乌龟作为自己的图腾,并用乌龟的形象作为家族徽章、印章和装饰品。
乌龟作为图腾的原因有许多。首先,乌龟的寿命非常长,可以活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它被视为长寿和永久的象征。
并且乌龟是一种重要的动物,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在古代,水和陆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乌龟被认为具有连接两个世界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乌龟的背部看起来像一个圆盘,象征着天空和地球的和谐统一。
在古代,人们不仅将乌龟作为图腾,还将乌龟作为祭祀和崇拜的对象。据传说,古人曾经用龟壳来作预测,称为“龟卜”。
他们相信龟壳会反映出神的旨意和未来的变化。除此之外,古代的药材学和中医学中也广泛利用乌龟的身体部位制成药物,被视为强大的治疗神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龟图腾的意义一直被继承和发扬。如今,乌龟被视为寓意长寿、荣耀、智慧和幸福的吉祥物。
在当代,许多人仍然选择将乌龟作为家庭和事业的徽章。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和机构以乌龟之名命名。
神秘的生命符号和荣耀之源传说中,乌龟是一种能与神通灵的生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意义。在《山海经》中,有一篇名为《西山经》的记载,其中提到了一条名为“玄固”的神龟。
这条神龟身长数丈,背上布满五彩斑斓的鳞片,可以飞行并吐出七色光芒。传说中,玄固乌龟代表着神灵的形象,象征着天地之间的联系和神圣的力量。
除了《山海经》中的神龟记载外,在《尚书·洪范》和《左传》等史书中都有关于乌龟的记载。
在这些古代文献中,乌龟被描述为一种神秘的生物,具有许多超自然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吞噬石头来变得更加强壮,可以在水中产卵并孵化新生命,还可以通过翻转自己的身体来表示警示或恳求。
其中,最著名的乌龟神话之一就是《乌龟池》。传说中,有一个美丽的池塘,名叫“乌龟池”,里面栖息着一群乌龟。每当人们惊艳于池塘美景时,突然就会听到乌龟们发出震天的咆哮声。
据说,这些乌龟都是神龟转化而来,保护着池塘和周围的环境。为了表达对这些神圣生物的敬意,人们经常在乌龟池边建立庙宇,供奉乌龟神明。
再者,乌龟还被视为一种强大的祭祀对象。在古代,许多朝代的皇帝都会在重要的仪式和祭祀中使用龟壳,称为龟板。
据史书记载,周朝的铜匠曾经制造了两张巨大的龟板,用于祭祀天地之间的神灵。而在秦朝的嬴政统治时期,为了祈求皇帝的长寿和国泰民安,宫廷中还有专门的龟厨,制作用乌龟肉和乌龟血制成的祭品。
乌龟在古代医学和药材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乌龟的甲、肉、脂等部位可以制成天然药物,被视为强大的治疗神器。乌龟脂可以滋润肌肤、延缓衰老,乌龟肉可以滋阴补肾并治疗眼疾等疾病,被当时的医生和药家普遍应用。
占卜智慧,古老文化再现
在我国上古时期,乌龟与占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朝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龟甲占卜了,这一点已经有历史记载。而在周朝时期,龟甲占卜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神谕方式。
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在民间信仰中仍然有很多人坚持使用龟甲占卜来预测未来和寻求答案。乌龟在我国上古时期被认为是神兽,有着很高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因此,人们很容易将它与占卜联系起来。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大禹曾经搜集过日月星辰之藏、鸟兽虫蛇之识,最后还是得靠借助乌龟之灵来治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往往被视为长寿、智慧与幸运的象征,因此,《易经》中也经常会出现“卜龟”这个词汇。
在使用乌龟占卜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就是龟甲。乌龟的甲壳坚硬且具有一定的花纹和形状,可以根据其裂纹、颜色等特性进行占卜。
从龟甲上的裂纹或断裂情况来解读神灵的信息,预测未来的某种情况,风水、气数、岁运等等。这些特殊的纹路需要通过一定的占卜方式进行解析,从而了解到某种事情的吉凶祸福。
据史料记载,使用龟甲占卜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龟甲燃烧产生的裂纹或断裂情况。
在占卜前,会先准备好干木柴、龟盆和龟甲,然后将龟甲放置在火口上烤热,等待其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用干木柴将其猛然敲击,使其发生裂纹或断裂。
然后根据龟甲上出现的裂纹或断裂情况,阴阳五行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推断,并根据占卜者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按照龟背的位置插箪杈、投三枚钱币等局部占卜方式。
由于龟甲占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神圣性,因此,它在我国上古时期被广泛运用。
周朝的监察制度中就存在“迎祥殿”和“贵人殿”,其中的“贵人殿”就使用龟甲进行占卜,以确定官员是否适合担任某个职务。
此外,从商末到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广泛运用龟甲占卜,以预测政治、战争和农业等领域的事物。除了使用龟甲占卜之外,乌龟在古代的占卜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春秋时期,北方地区曾出现过一种名为“龟策”的占卜方式。
这种占卜方式是将乌龟放置在一定的环境中,观察它的行为来预测未来的事情。另外,南方地区也有一种利用乌龟来占卜雨水、农作物等的方式,即根据乌龟的行为或某些特征来推断未来的天气或作物收成。
这些占卜方式虽然与龟甲占卜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乌龟的特殊性质和神秘力量来预测未来。
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意蕴乌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涵义和意义,被人们寄予了许多神秘、庄严、长寿等符号意义。自古以来,乌龟就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从史籍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乌龟的故事和传说,其中不少都解读了它所代表的寓意。
乌龟被视为中华文化中的长寿象征。在《尚书》中记载:“九龄之虫,虽崩不消;九犹未央。”这段话描绘了乌龟的长寿,据称乌龟可以活到九百年以上。
由于乌龟寿命极长,因此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将乌龟作为吉祥物来庇佑自己,也会将其雕刻在器物上,如玉璧、青铜器等,以表示对祖先、宗族等的敬仰和纪念。反映在绘画艺术上,经常使用龟鳖作为主题,以求祝愿和美好的寓意。
在《易经》中,乌龟的形象被用作占卜之物。据说商代商汤时期,商汤曾以龟卜问天,得到了“大业”的卜辞,而后这个卜辞也成为了《易经》中的第一卦。
乌龟的背甲上刻着六十四个卦象,被认为是万物之象,它所展现的变化是自然和人事的复杂互动的结果。
因此,乌龟被视为一个能够解读天命和预测未来的神秘象征。《周易》将“龟”列为卜辞之器,从而赋予拓卜之物以象征天地万物的意义。
除此之外,古代的中国人还将乌龟视为智慧、坚韧、长存等意象。传说中,周武王曾经在益州的一次战争中,奋力抵抗却无功而返。
他在回京途中发现一只乌龟向他爬去,在它的脚上粘着一块铜片,上面铭刻有“汶水之困”几个字,就是告诉他如何打败敌人的。
于是,周武王按照铜片上的指示用计破敌,最终得到了胜利。这段故事说明了乌龟不仅仅是象征着智慧和坚韧,同时也是广泛应用于实际战争中的重要工具。
在古代的兵书、兵法中,通过“以龟兹摩”、“以龟为饰”等手法,将龟与军事智慧联系在一起,充分彰显了乌龟在中国文化中的军事地位。
在中国文化中,乌龟的寓意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代表着智慧、长寿、神秘、庄严等意象,被广泛运用于占卜、雕刻、祭祀、战争等各个领域。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仍然对乌龟这一文化符号抱有着崇敬和喜爱之情。
在当今社会,乌龟形象也被广泛运用于家居装饰、文化衍生品销售等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紫禁城中的“天麟阁”,龟兹摩式的楼宇以及龟纹花纹的平台就充分体现了乌龟文化的精髓。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乌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让乌龟这一神秘而又伟大的生物,永远融入中国文化中,在世代相传中得以传承。
结语:
《易经》中曰:“夫乌鸟之神凤,燕雀之神鹏,水族之神龙,地类之神龟。”即将乌龟视为地类之神,可见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以说,乌龟作为一种神圣的生物,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回顾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崇拜,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易经》
《尚书》
《山海经》
上古先民为什么对乌龟非常崇拜?它象征了哪些美好寓意?
引言:
在茂密的大山深处,一群古老的先民正围坐在篝火旁,听着族长讲述着关于乌龟的传说。他们把乌龟视为神圣的动物,对其充满着崇敬与敬畏之情。
那么,为何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爬行动物能够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它到底象征了什么样的美好寓意呢?
乌龟图腾: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乌龟一直被视为一种吉祥物和符号。在上古时期,乌龟曾经是许多部落的图腾,被视为神圣的生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意义。
要理解乌龟图腾的来源和含义,我们需要了解上古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在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因此口头传承和图腾崇拜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形式。
人们认为一些动物或自然现象具有特殊的神秘力量,并通过崇拜它们来获得保护和指引。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乌龟作为图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传说中,在那个时代,一条神龙从天上降下,改变了大地的面貌。神龙为了表达对人类的友好,将乌龟作为代表赐予了人类,从此乌龟成为了部落和族群的图腾。
据传说,在古代,许多重要的家族和部落都将乌龟作为自己的图腾,并用乌龟的形象作为家族徽章、印章和装饰品。
乌龟作为图腾的原因有许多。首先,乌龟的寿命非常长,可以活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它被视为长寿和永久的象征。
并且乌龟是一种重要的动物,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在古代,水和陆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乌龟被认为具有连接两个世界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乌龟的背部看起来像一个圆盘,象征着天空和地球的和谐统一。
在古代,人们不仅将乌龟作为图腾,还将乌龟作为祭祀和崇拜的对象。据传说,古人曾经用龟壳来作预测,称为“龟卜”。
他们相信龟壳会反映出神的旨意和未来的变化。除此之外,古代的药材学和中医学中也广泛利用乌龟的身体部位制成药物,被视为强大的治疗神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龟图腾的意义一直被继承和发扬。如今,乌龟被视为寓意长寿、荣耀、智慧和幸福的吉祥物。
在当代,许多人仍然选择将乌龟作为家庭和事业的徽章。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和机构以乌龟之名命名。
神秘的生命符号和荣耀之源传说中,乌龟是一种能与神通灵的生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意义。在《山海经》中,有一篇名为《西山经》的记载,其中提到了一条名为“玄固”的神龟。
这条神龟身长数丈,背上布满五彩斑斓的鳞片,可以飞行并吐出七色光芒。传说中,玄固乌龟代表着神灵的形象,象征着天地之间的联系和神圣的力量。
除了《山海经》中的神龟记载外,在《尚书·洪范》和《左传》等史书中都有关于乌龟的记载。
在这些古代文献中,乌龟被描述为一种神秘的生物,具有许多超自然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吞噬石头来变得更加强壮,可以在水中产卵并孵化新生命,还可以通过翻转自己的身体来表示警示或恳求。
其中,最著名的乌龟神话之一就是《乌龟池》。传说中,有一个美丽的池塘,名叫“乌龟池”,里面栖息着一群乌龟。每当人们惊艳于池塘美景时,突然就会听到乌龟们发出震天的咆哮声。
据说,这些乌龟都是神龟转化而来,保护着池塘和周围的环境。为了表达对这些神圣生物的敬意,人们经常在乌龟池边建立庙宇,供奉乌龟神明。
再者,乌龟还被视为一种强大的祭祀对象。在古代,许多朝代的皇帝都会在重要的仪式和祭祀中使用龟壳,称为龟板。
据史书记载,周朝的铜匠曾经制造了两张巨大的龟板,用于祭祀天地之间的神灵。而在秦朝的嬴政统治时期,为了祈求皇帝的长寿和国泰民安,宫廷中还有专门的龟厨,制作用乌龟肉和乌龟血制成的祭品。
乌龟在古代医学和药材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乌龟的甲、肉、脂等部位可以制成天然药物,被视为强大的治疗神器。乌龟脂可以滋润肌肤、延缓衰老,乌龟肉可以滋阴补肾并治疗眼疾等疾病,被当时的医生和药家普遍应用。
占卜智慧,古老文化再现
在我国上古时期,乌龟与占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朝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龟甲占卜了,这一点已经有历史记载。而在周朝时期,龟甲占卜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神谕方式。
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在民间信仰中仍然有很多人坚持使用龟甲占卜来预测未来和寻求答案。乌龟在我国上古时期被认为是神兽,有着很高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因此,人们很容易将它与占卜联系起来。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大禹曾经搜集过日月星辰之藏、鸟兽虫蛇之识,最后还是得靠借助乌龟之灵来治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往往被视为长寿、智慧与幸运的象征,因此,《易经》中也经常会出现“卜龟”这个词汇。
在使用乌龟占卜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就是龟甲。乌龟的甲壳坚硬且具有一定的花纹和形状,可以根据其裂纹、颜色等特性进行占卜。
从龟甲上的裂纹或断裂情况来解读神灵的信息,预测未来的某种情况,风水、气数、岁运等等。这些特殊的纹路需要通过一定的占卜方式进行解析,从而了解到某种事情的吉凶祸福。
据史料记载,使用龟甲占卜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龟甲燃烧产生的裂纹或断裂情况。
在占卜前,会先准备好干木柴、龟盆和龟甲,然后将龟甲放置在火口上烤热,等待其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用干木柴将其猛然敲击,使其发生裂纹或断裂。
然后根据龟甲上出现的裂纹或断裂情况,阴阳五行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推断,并根据占卜者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按照龟背的位置插箪杈、投三枚钱币等局部占卜方式。
由于龟甲占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神圣性,因此,它在我国上古时期被广泛运用。
周朝的监察制度中就存在“迎祥殿”和“贵人殿”,其中的“贵人殿”就使用龟甲进行占卜,以确定官员是否适合担任某个职务。
此外,从商末到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广泛运用龟甲占卜,以预测政治、战争和农业等领域的事物。除了使用龟甲占卜之外,乌龟在古代的占卜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春秋时期,北方地区曾出现过一种名为“龟策”的占卜方式。
这种占卜方式是将乌龟放置在一定的环境中,观察它的行为来预测未来的事情。另外,南方地区也有一种利用乌龟来占卜雨水、农作物等的方式,即根据乌龟的行为或某些特征来推断未来的天气或作物收成。
这些占卜方式虽然与龟甲占卜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乌龟的特殊性质和神秘力量来预测未来。
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意蕴乌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涵义和意义,被人们寄予了许多神秘、庄严、长寿等符号意义。自古以来,乌龟就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从史籍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乌龟的故事和传说,其中不少都解读了它所代表的寓意。
乌龟被视为中华文化中的长寿象征。在《尚书》中记载:“九龄之虫,虽崩不消;九犹未央。”这段话描绘了乌龟的长寿,据称乌龟可以活到九百年以上。
由于乌龟寿命极长,因此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将乌龟作为吉祥物来庇佑自己,也会将其雕刻在器物上,如玉璧、青铜器等,以表示对祖先、宗族等的敬仰和纪念。反映在绘画艺术上,经常使用龟鳖作为主题,以求祝愿和美好的寓意。
在《易经》中,乌龟的形象被用作占卜之物。据说商代商汤时期,商汤曾以龟卜问天,得到了“大业”的卜辞,而后这个卜辞也成为了《易经》中的第一卦。
乌龟的背甲上刻着六十四个卦象,被认为是万物之象,它所展现的变化是自然和人事的复杂互动的结果。
因此,乌龟被视为一个能够解读天命和预测未来的神秘象征。《周易》将“龟”列为卜辞之器,从而赋予拓卜之物以象征天地万物的意义。
除此之外,古代的中国人还将乌龟视为智慧、坚韧、长存等意象。传说中,周武王曾经在益州的一次战争中,奋力抵抗却无功而返。
他在回京途中发现一只乌龟向他爬去,在它的脚上粘着一块铜片,上面铭刻有“汶水之困”几个字,就是告诉他如何打败敌人的。
于是,周武王按照铜片上的指示用计破敌,最终得到了胜利。这段故事说明了乌龟不仅仅是象征着智慧和坚韧,同时也是广泛应用于实际战争中的重要工具。
在古代的兵书、兵法中,通过“以龟兹摩”、“以龟为饰”等手法,将龟与军事智慧联系在一起,充分彰显了乌龟在中国文化中的军事地位。
在中国文化中,乌龟的寓意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代表着智慧、长寿、神秘、庄严等意象,被广泛运用于占卜、雕刻、祭祀、战争等各个领域。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仍然对乌龟这一文化符号抱有着崇敬和喜爱之情。
在当今社会,乌龟形象也被广泛运用于家居装饰、文化衍生品销售等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紫禁城中的“天麟阁”,龟兹摩式的楼宇以及龟纹花纹的平台就充分体现了乌龟文化的精髓。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乌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让乌龟这一神秘而又伟大的生物,永远融入中国文化中,在世代相传中得以传承。
结语:
《易经》中曰:“夫乌鸟之神凤,燕雀之神鹏,水族之神龙,地类之神龟。”即将乌龟视为地类之神,可见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以说,乌龟作为一种神圣的生物,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回顾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崇拜,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易经》
《尚书》
《山海经》
神灵的龟壳与周易
乌龟是长寿的象征,同时又成为一个易学上的千古之迷。
1、乌龟背甲最中间,有上、中、下三片,被古人赋予“天”“地”“人”三才之兆。
龟壳上的“三才”
2、乌龟背甲从上至下,有五块龟甲,暗合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寓意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
龟壳上的“五行”
龟壳上的“五脏”
3、除去中间五块龟甲,周围有八块龟甲,与八卦相似,“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龟壳上的“八卦”
4、乌龟背甲周边,共有24块小的龟甲,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还与风水中二十四山暗合:北方壬子癸、东北丑艮寅、东方甲卯乙、东南辰巽巳、南方丙午丁、西南未坤申、西方庚酉辛、西北戌乾亥。
龟壳上的“二十四节气”
龟壳上的“二十四山”
5、乌龟背甲除去中间三块,就是十块龟甲,暗合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龟壳上的“十天干”
6、其实乌龟腹甲两侧,有十块小龟甲,也与十天干暗合:一边是阳干甲、丙、戊、庚、壬,一边是阴干乙、丁、己、辛、癸。
龟壳腹部的“十天干”
7、乌龟的腹甲,朝向地面向下,处阴暗一面,共有12片,呈左右对称之状,暗合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龟壳腹部的“十二地支”
自古以来乌龟被古人神话,一是处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另一是出于人们有意识总结之后的“契合”(暗合)。
所以古人使用甲骨占卜,与乌龟是集多种(几乎是各种)“神异”于一身的“奇怪”东西有莫大的关系。
除了乌龟,还有什么物事能有如此“神异”之“象”呢?看到这里,你!还忍心吃一只这样的神龟吗?
乌龟寓意原指吉祥长寿,为何却被后人当成羞辱性词语?
导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每个动物都被文人赋予过特殊含义。倘若世人以鹤自比,多是暗示自己有君子之德;若是又开口吟诵大鹏,则一般在表明自己的宏图大志。
但提到乌龟,不少人却总要想到"缩头乌龟"、"王八"等贬义词汇,甚至还有"绿帽龟"这种具有羞辱性的暗示。
不过,从相关史料来看,至少在元代之前,乌龟形象一般多指褒义,代表吉祥、长寿、财富等美好含义。
乌龟
龟文化的广泛传播自乌龟出现在古人眼中,其温和的性格、水陆两栖的本事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龟甲纹路,都令上古先民对其产生了种种幻想,从而衍生出龟崇拜文化。
从高高在上的部落图腾,到人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龟型物件,乌龟的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极具美好的象征意蕴。
古代神兽
乌龟之长寿,自古便有。《庄子·秋水》中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世人对乌龟的主要印象便是长寿。
到了两汉时期,《史记·龟策列传》也说:"寿蔽天地,莫之其极。"
长寿乌龟图
于是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司马迁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南方有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乌龟在不吃不喝的环境下,坚持二十多年还尚有余力,可见它顽强的生命力。
《史记》中还有提及,在秦代之前的王朝,多以龟币当成主流货币。
古代龟币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又造银锡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曰白金三品。"汉代货币将三种货币的形式定为龙、马、龟,反映出一种文化变迁。
自秦汉以来,龙的地位愈发高,刘氏宗族以龙作为自身图腾,认为它代表天界;而马之所以代表地。
一方面,是匈奴与汉朝的碰撞,导致游牧文化中的一些风气,对中原风俗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脚力很好,汉代帝王对于名马大都热爱。
至于乌龟,因为它是远古四灵中唯一一个现实存在的灵物,故而古人会觉得它更加真实,也代表"人和"之意。
在众多远古神话中,乌龟总是参与一些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如女蜗补天,伏羲推演八卦、仓颉造字,商汤伐夏等事件中,都有乌龟出现。
由此可见,古人将乌龟视作天界使者,觉得它身上神秘的龟甲纹路,是天界意志。
正因如此,汉朝皇帝为表达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便将乌龟同皇权联系在一起。甚至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也有乌龟之身影。
据《后汉书·舆服下》记载:"太子及诸侯王,金印龟钮。"而《汉官旧仪》亦有记载:"丞相、列侯、将军,金印紫绶。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绶,皆龟钮。"
可以看到,汉代高级官吏使用的官印,便与乌龟密不可分。受此影响,后人借以"龟"来指代印章。贺知章与李白一见如故,遂解下金龟印当酒喝,从此成为一方美谈。
古代龟钮官印
及至后世,乌龟又被沿用在社会各方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乌龟负墓碑的例子。唐代将兵符改为龟符,又将北方一大都护府改为龟林府。
宋人对龟更加喜爱,不仅很多文人以龟为号,更是将不少史书的名字用龟来表示,如《册府元龟》、《言行龟鉴》等。
还有一点颇为有趣,华夏一直善于烹调各种美食。而乌龟行动缓慢且肉质鲜美,但很少有人把它捉来食用。在历代宫廷菜单中,乌龟也从未出现过。
乌龟汤
当然,不排除有胆大包天之人偷偷将乌龟捉来吃,但这些均不见正史记载。因此不难发现,古人对龟还是存有一定保护和敬畏态度的。
上述可见,乌龟在大多数时候,都带有美好寓意。那么从何时起,它的形象开始出现贬义色彩了呢?
龟形象开始出现贬义从前文记载来看,在唐宋时期,乌龟还有美好意蕴。因此暂且得出一个结论:乌龟名气败坏,是从元代时开始的。
但需要提一下的是,乌龟的某些特征,其实在元代之前,便总是被不少文人开始调侃了。
龟龙浮雕
东汉张衡《思玄赋》:"玄武缩于壳中兮,腾蛇而自纠。"汉代是龟文化崇拜最兴盛的时期,张衡这话自然没有贬义色彩,只是单纯叙述乌龟会缩头这一事实。
到了北魏时期,乌龟才开始出现贬义色彩。据《魏书·蠕蠕传》记载:"世祖闻而大笑,告公卿曰:'龟鳖小竖,自救不暇,何能为也。'"
显然,此时已经有人将乌龟看出渺小之物。这说明,部分人对龟文化,已经缺少敬畏与崇拜心理了。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乌龟开始存有一定贬义色彩,后世必有人对其进行延伸。
尤其在唐宋时期,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开明与理学之风的不断兴起,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加强,因此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更加客观。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数访归仁绍,但后者却避而不见。于是皮日休作诗一首:"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是不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
归仁绍听说后,颇为恼怒,也做下一诗予以反击:"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燖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晚唐诗人皮日休画像
这件趣事说明了两个现象:从皮日休来看,乌龟胆小怕事的含义在唐代已经颇为流行了。于是苏东坡在送别友人之时,也曾写道:"人言君畏事,欲作缩头龟。"而从归仁绍的反击来看,大多数人对于乌龟还是比较敬畏的。
事实上,唐宋时期的龟文化,虽具有贬义色彩,但还是以正面形象为主。就算乌龟胆小怕事,也经常被拿来当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就像前面苏轼对友人的"告诫",除了调侃的意思以外,也未尝不是在告诫友人,效仿乌龟"能不出头就不出头"的态度,是一种自保的好手段。
苏轼
乌龟形象为何遭到抹黑?尽管乌龟在唐宋时期,便具少数贬义色彩,但这显然与后世的羞辱含义有着明显差别。而从相关史料中不难发现,乌龟形象的彻底转变,可以基本确立在元代时期。
从唐宋到元明时期,由于古代统治者对乌龟的态度转变,加之社会风气的思想引导,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乌龟,最终惨遭株连。
乌龟状抱枕
(一)社会风气逐渐开明
前面提到,远古初民将乌龟当成图腾,汉代乃至更早前的君王,也将乌龟当成天界使者。深究原因是当时存在的龟卜风俗,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史记·龟策列传》载:"龟千岁乃满尺二寸。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
显然,在决定一些重要大事之前,古人总要进行占卜。而占卜又离不开龟壳,因此龟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但唐代以后,占卜之风逐渐退出主流文化,再加上社会开明,人们对于乌龟的认识更加清晰。因此当拨开笼罩在乌龟身上的神秘色彩之后,人们也难免有所失望。
乌龟漫画——小乌龟找妈妈
(二)元朝时的 "厌龟"情绪
如果说唐宋时期,乌龟只是开始走下神坛;那么在元明时期,乌龟则开始被打入了黑暗深渊。
元代《南村辍耕录》中指出:"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后人注曰:"妻有外遇,龟喻其夫。"
这可能是最早将乌龟与"娼夫"联系起来的记载。前文还说古人将印章成为"龟",但元代时期的官印,便由龟钮转为直钮,可见元代已经开始对乌龟贬低了。
直钮元代官印
为何元代统治者要贬低乌龟呢?从风俗角度来看,元代是游牧民族建立的,而他们崇尚的动物主要是"十象",分别为龙、凤、虎、鹿、熊、犀、象、鹦鹉、孔雀、锦雉。而反观乌龟,则是中原农耕文明的象征。
当然,元代统治者讨厌乌龟,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报复性"心理。在蒙古族南征北战的途中,他灭掉南宋王朝,付出了更大更加惨烈的牺牲。
甚至有传说提到,忽必烈在攻城之时,其所跨战马踩到一只乌龟,导致他从马背上摔落险些丧命。
元代骑兵
结语:不管是传闻也好,事实也罢,元代统治者的确对龟非常反感。而南宋主张抗元的中坚力量,都是龟文化的坚定支持者。
著名诗人,也是主战派之一的陆游,晚年便自号为"龟堂老人"。当宋军与元军交战失利后,以刘应龟为首的太学生头戴龟壳帽,以表示自己明确抗元的坚定决心。
正因如此,元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后,便开始不遗余力丑化乌龟的形象。而乌龟身上原本微不足道的缺点,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也愈发被放大,最终发展为带有羞辱性的词语。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魏书》《庄子》《思玄赋》《汉官旧仪》《南村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