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四字碑文(优秀四字碑文文范例)

为鉴湖女性秋瑾所题“巾帼英雄”4字,碑帖互参,厚重大气

先生的榜书,绝对是一流的,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经欣赏过他的榜书作品,诸如一系列的经典“天下为公”、“博爱”等等,意义神韵,意味深长,可见其理想,而他为鉴湖女性秋瑾所题的“巾帼英雄”,却让人感觉与众不同,不仅端庄大气,而且还有一种独到的气质,在取法上,碑帖互参,写出了艺术新气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很多鹏对这四个字,都会赞不绝口的,的确有着不要的意义,尤其是为秋瑾所题,秋瑾,众所周知,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家,而且工诗文,擅长书法,其书法,不是一般书法家所能比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先生所题的“巾帼英雄”吧。

这四个字,一上眼,就给人一种正大气象,“巾”字的书写,稍稍倾斜,虽然笔画少,但是笔笔大气,尤其是主笔竖,书写的很不一样,很有功夫,起笔有一个切面,而收笔处也有一个切面,两个切面形成呼应,真是少见,“帼”字,最能够体现左右对比,也最能够体现彼此之间的关系,左右部分,一高一低,而且还呈现出明显的避让关系,左边的“巾”,呈现出很明显的“让”。

“英”字,最有姿态的两个笔画,就是撇捺之笔,撇笔很是舒展,而且捺笔却十分含蓄,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尤其是捺笔,采用了这种大点的形式替代,饱满而且不失厚重感,撇笔虽然舒展,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与众不同的,尤其是在收笔处,没有明显的撇出,“雄”字有一种飞动的感觉,尤其是撇笔,雄浑大气,笔笔见功夫,而竖笔坚挺有力,真是不一样的气象,这四个字,浑然一同,有着一种沉稳的格调之美,看到这个字,联想遒劲的一生,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

同时这四个字中,还是不少的点画,直接才了碑的形象书写,体现出一种刚强之感,真是让人感觉到一股豪迈之气,对此,不知道你有啥感想呢?

周恩来等题词手迹欣赏,追忆革命烈士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当主席挥毫写下这一千古名句之时,已是泪湿衣襟。作为开国领袖,指挥千军万马,面对枪林弹雨从不畏惧,然而,每当想起牺牲的家人们,便充满怀念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到清明节,总是会想念那些离去的亲人。中国人的节日,很多具有“祭祀”性质,像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蕴含了慎终追远的情结。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意义重大。

有一些人,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建立而捐躯的英勇的革命烈士们。

说到纪念烈士,首先就会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这两位伟人的文笔和书法完美结合,可谓中国最大的一座“双绝碑”。

书写了两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他叮嘱工作人员:多请专家们提意见,问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中选取单个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好,还可以重写。

周恩来为写好碑文,每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书写。白天忙,就晚上练习。反复琢磨每一个字,用了一周时间,写了四十多遍,最后挑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幅。

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和统计,从1921年7月1日中国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员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万人。这就是中国人和仁人志士为夺取红色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当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从弹尽粮绝被俘到英勇就义,方志敏用在狱中的半年多时间,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不朽名篇。这是一位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内心独白。

刘胡兰——15岁的农村姑娘,普通员,用自己宝贵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个员的高尚气节。

1948年5月,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

这些革命先辈们冒着枪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寻求真理而宁死不屈,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光照千秋,可歌可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其实是对所有革命烈士的赞誉。

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享受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时,要注重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把革命传统牢记心头。人民英雄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们始终有共同的、坚定的信念,汇成了时代洪流,改变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

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1955年)。

释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九五五年六月九日。

补注:题词写在信笺上,每个字六七厘米见方。上石刻碑须放大20倍,仅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难度极大。针对第一个国家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高度重视,设计者、参与者付出巨大心血,终获成功。

为刘胡兰题词(1957年)。释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题。

补注:1947年2月,延安慰问团来到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事迹得以向汇报。主席在听取汇报后,题写了这八个大字。此稿送达文水县后,因战争原因不慎遗失。1957年1月,主席为刘胡兰重新题写。为一个人书写两遍同样内容的题词,在主席一生中仅此一次。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题词(1941年)。

释文: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

补注:1941年1月17日,当周恩来得悉《新华日报》关于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和社论被扣压后,他立即满含悲愤地写下“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采取“移

接木”的方式在《新华日报》刊出,在对皖南新四军将士表达无限哀悼的同时,巧妙将事变真相大白于天下。

朱德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1950年)。

释文: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朱德。

补注:1950年10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前夕,朱德为陵园题写了“晋冀鲁豫烈士纪念塔”等大字。为缅怀先烈,他所题写的这幅寓意深邃而比喻十分贴切的新体诗句,令观瞻的人们为之肃然起敬。

为“四八”烈士纪念碑题词(1946年)。

释文:把给予我们伟大死者的悲痛,变为积极的力量来巩固和平,争取。敬题。

补注: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参加重庆和平谈判后,与叶挺、邓发等人乘机返回延安途中,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全部人员遇难。4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特辟追悼遇难烈士专刊,刊登了、朱德、等领导人的题词。

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1949年)。

释文: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得的。追念我们的先烈,不但要我们珍贵这个事业,巩固这个胜利,更重要的是发扬他们艰苦卓绝、英勇奋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为达成中华民族和中

人民的最后地最彻底地解放而奋斗!敬题。

补注:1947年6月,按照中央指示,与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从此离开了河北这片热土。但同志始终挂念老区人民,怀念留在老区的战友。1949年1月,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

任弼时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1945年)。

释文:烈士之血,民族干城。任弼时题。

补注:194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酝酿在抗战胜利后建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最早为之题词。

彭德怀 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1949年)。

释文:烈士之血,革命之花。彭德怀题。

补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也是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彭德怀元帅谒陵园、赠墨宝,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追思。

陈毅 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1954年)。

释文:光芒万丈,永照中华。陈毅敬题。

补注:陈毅同志多次来陵园视察,并写下了感人诗句:“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光辉照环宇,成仁齐圣贤。大众歌圣德,英勇足世传。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

来源:北京晚报 百兴

流程编辑:l004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0920/1684846051101570.html
上一篇:测八字算命(测八字算命 免费运势)
下一篇:测名字好坏(测名字好坏免费)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