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墓碑设计师、硕士毕业当管家……这届年轻人,有点儿东西
如果你的年龄20+,看到“就业”“工作”“上班”这几个字,是不是感觉“压力山大”?
要去哪里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了刚刚走出“新手村”的年轻人必须要面对的灵魂拷问。
学传媒的应届生李纳毕业后留在北京做短视频博主,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
而她的父母,隔三差五就会在电话里跟她争执起来,觉得她干的不是“正经工作”,全家“没出过干这种活的人”,不断催她回老家“考公”。
虽然李纳的粉丝量已经到了能养活自己的程度,收入甚至超过了很多自己同期毕业的同学,可她仍然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李纳顶着压力在坚持,因为她认定:人生是自己的,她要自己决定怎么过。
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分类大典》统计,中国目前有1639种职业。
而年轻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理想职业调查结果,却扎堆在“公务员”“国企”“医生”“教师”“大厂员工”这些“稳定”或“体面”的选项里。
大家都不约而同选了那几种工作,无非就是因为它们确实符合普遍意义的“好”。
那还有一千多种职业,是谁在干呢?
也许,这一千多种其他职业里,藏着更美的人生风景。
年轻,就是不给自己设限。
年轻,就是敢挑战各种可能性。
年轻,就是敢尝试更“多元”的人生。
“好工作”谁来定义?
你自己。
今天五四青年节,央视网携手度小满,一起记录了当下年轻人的样子。年少敢为,我自有光。
你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是“好”。
自己觉得“对的”,就是自己定义的“好”。
有些勇敢的年轻人,大胆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向,热烈而充实地生活着。
80后的厦门小伙张智扬,由于心怀“武术梦”,毅然选择辞去了世人眼中“体面”的新闻传媒工作,开起了武馆。如今,他已经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垵五祖拳”的优秀传承人。
武汉90后大学毕业生龚太君,选择了一份看似非常“平凡”的职业——街头串串店老板。然而在“平凡”中,他“不平凡”的举动,是为囊中羞涩的人提供“免费爱心餐”。他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在助人为乐之中获得了自我和别人的认同,这是他更为重视的“财富”。
发明了“共享灌溉”专利技术的返乡创业青年仝伟,在借助了度小满提供的“小满助力计划”启动资金后,在云南25个乡镇投放了3000台共享用电装置,预计帮助云南全省减碳1156302吨,成为了“绿色农业”的守护者。
路不止一条,终点也不只一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在超出跑道的范围,我们所未知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专业毕业的95后青年李凡镇,是学院优秀毕业生,得到过七次校级奖学金、和一次国家级奖学金,以及各种专业奖项。
说实话,这样的人才,找工作并不太困难。所以,毕业后,他也顺利找到了一份在设计公司上班专业对口的工作。
然而,他慢慢发现,市场上大多数的设计产品,“保鲜期”都太短了。没过多久,自己曾经呕心沥血设计的作品,就被逐渐淘汰、遗忘、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这种“没有获得感”的空虚,让他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不知道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的工作,是“对的”吗?
这种感觉,不止李凡镇有,很多年轻人,都有:
也在好好上班,也在努力挣钱,可是,心里总是少了点什么。
这种时候,有的人,就会开启一条新赛道。
人生那么多赛道,跟很多人一起在其中几条里挣扎,摩肩接踵、透不过气,挤得难受不说,还找不到挣扎的意义,那是不是可以换一条呢?
李凡镇就是这样想的。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发布方是一家“不太常见”的雇主——山东福寿园。
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陵园。一眼望去,这是一个很多人会觉得“晦气”的地方。
可李凡镇不这么认为。
吸引他的这个职位,叫做“墓碑设计师”。李凡镇想到,“墓碑”可以长久留存,寄托着生者对逝者永恒的追思和情感。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格外地有意义。
他很快就从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席设计师中的一员。
而正当他自己觉得能在新领域有一番作为的时候,身边的同事、同学,听说他去了这样一个行业,“风言风语”就来了——
“好好的小伙子,怎么干这行”
“挣什么钱不好,挣这种钱”
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甚至,有些朋友和亲戚,都减少了来往……
压力毕竟是压力,李凡镇也不是没有迷茫过,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了自己心里的信念。
因为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给“两个世界的人”都送去温暖:
“真正见证过生死离别,才能更加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可以帮助很多人完成他们的心愿,这不仅是希望逝者安息,更是对生者的抚慰。”
也不是没有人给他介绍过收入更优厚的工作,可他都一一拒绝了,他已经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认同”和“热爱”。
他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体面”与否,那也只是别人的眼光。
你不在意,他们就不存在。
人生,终究是自己的事。
活着,就要突破障碍,就能发光。
还有一位看起来更加“精英”的年轻人,也选择了一条非常“出其不意”的赛道。
二十多岁的李文乐,本科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样的学历背景,并没有让他选择在“理所当然”的领域就业。
让人意想不到,他选择了在高端管家学院进修,考取了“中级管家”资格。毕业后进入了家政管理行业。
这样的背景、这样的择业,不理解的声音自然更多了。
压力首先就来自他的家长,认为管家工作“低人一等”,无法理解他的选择。
但李文乐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他拥有专业的背景知识,高端的家政管理工作,同样让他可以施展才华和能力,职业更是不分高低贵贱。
只要专注深耕,李文乐坚信会有光明的前景。
于是,他瞒着父母,自己决定先开始干起来。
本来就是这样,自己的人生,自己做决定就好了。
尤其是,你还年轻,有无限的可能。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坚定、专注、热爱,自有回报。
有时,不循规蹈矩的人生,反而能得到意外的精彩。
成为“墓碑设计师”和“陵园景观设计师”的李凡镇,比起过去“没有获得感”的空虚状态,他的忙碌有了更大的意义。
目前他已经在陵园工作四五年了,跟很多家属都成为了朋友,成为了他们信任的人。
有一位李先生,让李凡镇第一次见面时有些惊讶,因为他和逝去的妻子都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
沟通过后,李凡镇听他讲了和妻子之间动人的感情故事,李先生表现得很沉静,但李凡镇知道,他一定是在强忍悲痛。
于是,李凡镇十分用心地把“家”的概念融入了设计中,加班加点,反复沟通确认,丝毫不嫌繁琐。
一个月后,墓碑落成了,李先生看见墓碑的那一刻,终于绷不住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工作意义重大。”李凡镇这么说,“因为我是两个世界的‘思念摆渡人’”。
这种“获得感”,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本来,人就该有一些高于物质的追求。
这种价值,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崇高”。
这是李凡镇自己的选择,别人怎么看,一点也不重要。
另一边,进入管家行业的李文乐,也证明自己的选择带来的价值。
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管理行业,人才缺口巨大,尤其奇缺高端人才。
李文乐正是观察到了这是一条坦途,所以才不顾偏见选择了这个领域。
事实证明,他这样的资历背景,入行起薪即可得到高达50万一年,这与很多同期毕业的学生——甚至工作多年的人相比,是一个很可观的收入。
而这种收获,仅仅是因为他做了一个勇敢而明智的选择。
所以,谁说年轻人就一定要“按部就班”?
革命先辈恽代英曾经说过:青年们尽可以张开眼睛,用自己的判断力以决定自己的前途。
在当下的和平年代,这句话依然有效。
你可以走进繁华的大街,
也可以穿入逼仄的小巷,
你可以攀上山坡,
也可以冲进湖泊,
你可以奔走在城市、树林,
也可以驰骋在田野、草原,
路,由你自己选择,
在哪里发光,都是一样的光芒。
年少敢为,我自有光。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