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师徒二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关胜是关羽的后人
刀叔导读:关公是忠勇的化身,作为他的子孙,关胜却背弃北宋,难称忠义。
梁山好汉中有这么两个人,一个豹子头林冲,手持丈八蛇矛,外号小张飞,不得已上了梁山,凭自己本事赢得一席之地。
另一人大刀关胜,以青龙偃月刀为武器,外型与关羽无二,自称关羽后人,战败被俘,位列梁山好汉第五,排在林冲之前,备受争议。
从三国时期到北宋末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作者要找一个忠义的载体,最好的选择就是关羽,退一步关羽的基因也可以,作者选择了关胜这个人物。
所以梁山前期仅仅提倡义的时期没有让关胜出现,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忠义的化身也就该隆重登场了。
被列为马军五虎将之首的关胜,是《水浒传》第九十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露面较晚,第六十三回才开始有了他的故事。
关胜得以露面,是宋江攻打大名府攻得急,童贯、蔡京要遣将去救援。
这个时候,任衙门防御保义使的宣赞极力推荐关胜,说:
“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此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得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见做蒲东巡检,屈在下撩。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乞取钧旨。”
这里是通过宣赞的口对关胜的身世和本事做了一番交代。
关胜文武双全,有着一颗赤胆忠心,是北宋中难得一见的将领之才,也是梁山上不可多得的精英猛将。关胜总是能够相信自己的朋友,从来都不会轻易地怀疑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们,愿意相信自己以为的那一切。
比如,关胜在起初仅是个蒲东巡检,是个县城武装指挥的小官,很不得志,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个馅饼来,终有出头之日,关胜一听宣赞的话,便“大喜”。这“大喜”便充分表现出关胜的兴奋神情,并表示“得蒙太师呼唤”,一定“用功报国”。
但是,关胜的性格上面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便是中国古代每个将士和官宦都会保留的思想——愚忠。
关胜自己也是如此,在关胜的身上自始至终都有着从古至今贤臣对于君王的一份赤诚之心,所以后来在梁山的招安之中,关胜还是选择了接受与服从,而不是一如既往的反叛了。
如此不忠义的关胜,到底是不是关羽的后人呢?
《蜀记》有记载,庞德之子庞会,在蜀国灭亡后,为报关羽杀父之仇,“尽灭关氏家”。可见关羽很可能是没有后人的,而关胜却大张旗鼓地自称关羽后人,甚至连打扮都和关羽如出一辙,那很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借关羽这个超级符号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便在官场上谋得上升通道。
当然了,这很有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关羽、关胜他们两个都是这两部著作的人物,那么我们抛开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两部著作作者的关系。
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学生那么他们两个就存在经常合作的一个关系。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
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MCN自媒体)
关胜真是关羽的后人?三国之后,关羽一族无人幸存
刀叔导读:关公是忠勇的化身,作为他的子孙,关胜却背弃北宋,难称忠义。
梁山好汉中有这么两个人,一个豹子头林冲,手持丈八蛇矛,外号小张飞,不得已上了梁山,凭自己本事赢得一席之地。
另一人大刀关胜,以青龙偃月刀为武器,外型与关羽无二,自称关羽后人,战败被俘,位列梁山好汉第五,排在林冲之前,备受争议。
从三国时期到北宋末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作者要找一个忠义的载体,最好的选择就是关羽,退一步关羽的基因也可以,作者选择了关胜这个人物。
所以梁山前期仅仅提倡义的时期没有让关胜出现,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忠义的化身也就该隆重登场了。
被列为马军五虎将之首的关胜,是《水浒传》第九十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露面较晚,第六十三回才开始有了他的故事。
关胜得以露面,是宋江攻打大名府攻得急,童贯、蔡京要遣将去救援。
这个时候,任衙门防御保义使的宣赞极力推荐关胜,说:
“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此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得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见做蒲东巡检,屈在下撩。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乞取钧旨。”
这里是通过宣赞的口对关胜的身世和本事做了一番交代。
关胜文武双全,有着一颗赤胆忠心,是北宋中难得一见的将领之才,也是梁山上不可多得的精英猛将。关胜总是能够相信自己的朋友,从来都不会轻易地怀疑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们,愿意相信自己以为的那一切。
比如,关胜在起初仅是个蒲东巡检,是个县城武装指挥的小官,很不得志,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个馅饼来,终有出头之日,关胜一听宣赞的话,便“大喜”。这“大喜”便充分表现出关胜的兴奋神情,并表示“得蒙太师呼唤”,一定“用功报国”。
但是,关胜的性格上面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便是中国古代每个将士和官宦都会保留的思想——愚忠。
关胜自己也是如此,在关胜的身上自始至终都有着从古至今贤臣对于君王的一份赤诚之心,所以后来在梁山的招安之中,关胜还是选择了接受与服从,而不是一如既往的反叛了。
如此不忠义的关胜,到底是不是关羽的后人呢?
《蜀记》有记载,庞德之子庞会,在蜀国灭亡后,为报关羽杀父之仇,“尽灭关氏家”。可见关羽很可能是没有后人的,而关胜却大张旗鼓地自称关羽后人,甚至连打扮都和关羽如出一辙,那很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借关羽这个超级符号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便在官场上谋得上升通道。
当然了,这很有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关羽、关胜他们两个都是这两部著作的人物,那么我们抛开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两部著作作者的关系。
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学生那么他们两个就存在经常合作的一个关系。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
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MCN自媒体)
关胜真是关羽的后人?三国之后,关羽一族无人幸存
刀叔导读:关公是忠勇的化身,作为他的子孙,关胜却背弃北宋,难称忠义。
梁山好汉中有这么两个人,一个豹子头林冲,手持丈八蛇矛,外号小张飞,不得已上了梁山,凭自己本事赢得一席之地。
另一人大刀关胜,以青龙偃月刀为武器,外型与关羽无二,自称关羽后人,战败被俘,位列梁山好汉第五,排在林冲之前,备受争议。
从三国时期到北宋末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作者要找一个忠义的载体,最好的选择就是关羽,退一步关羽的基因也可以,作者选择了关胜这个人物。
所以梁山前期仅仅提倡义的时期没有让关胜出现,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忠义的化身也就该隆重登场了。
被列为马军五虎将之首的关胜,是《水浒传》第九十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露面较晚,第六十三回才开始有了他的故事。
关胜得以露面,是宋江攻打大名府攻得急,童贯、蔡京要遣将去救援。
这个时候,任衙门防御保义使的宣赞极力推荐关胜,说:
“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此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得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见做蒲东巡检,屈在下撩。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乞取钧旨。”
这里是通过宣赞的口对关胜的身世和本事做了一番交代。
关胜文武双全,有着一颗赤胆忠心,是北宋中难得一见的将领之才,也是梁山上不可多得的精英猛将。关胜总是能够相信自己的朋友,从来都不会轻易地怀疑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们,愿意相信自己以为的那一切。
比如,关胜在起初仅是个蒲东巡检,是个县城武装指挥的小官,很不得志,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个馅饼来,终有出头之日,关胜一听宣赞的话,便“大喜”。这“大喜”便充分表现出关胜的兴奋神情,并表示“得蒙太师呼唤”,一定“用功报国”。
但是,关胜的性格上面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便是中国古代每个将士和官宦都会保留的思想——愚忠。
关胜自己也是如此,在关胜的身上自始至终都有着从古至今贤臣对于君王的一份赤诚之心,所以后来在梁山的招安之中,关胜还是选择了接受与服从,而不是一如既往的反叛了。
如此不忠义的关胜,到底是不是关羽的后人呢?
《蜀记》有记载,庞德之子庞会,在蜀国灭亡后,为报关羽杀父之仇,“尽灭关氏家”。可见关羽很可能是没有后人的,而关胜却大张旗鼓地自称关羽后人,甚至连打扮都和关羽如出一辙,那很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借关羽这个超级符号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便在官场上谋得上升通道。
当然了,这很有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关羽、关胜他们两个都是这两部著作的人物,那么我们抛开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两部著作作者的关系。
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学生那么他们两个就存在经常合作的一个关系。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
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MCN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