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它不仅意味着两个人的感情结合,还涉及到财产的分割问题。婚姻中的财产分割与离婚财产的分割是每一对夫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婚姻中财产分割和离婚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
一、婚姻中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依法另有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房屋、汽车、家具、电器、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
3.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
4.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股权等财产;。
5.婚前夫妻一方所拥有的财产,如果婚后增值的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可以协议约定婚前婚后的财产归属,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妨碍夫妻共同生活。如果因为一方方便另一方的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某项财产只属于一方所有,另一方也有权要求对应的补偿。另外,在夫妻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分。
二、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离婚时,夫妻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进行分割。但是,如果离婚的方式是协议离婚,夫妻可以自行协议财产的分割方式。如果是诉讼离婚,财产分割的方式由法院判决。
离婚财产分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平分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平分。
2.分割财产: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贡献、财产状况、子女抚养等情况分割财产。
3.自愿协议:夫妻双方自愿协议财产分割方式。
而在法院判决的财产分割方案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夫妻双方的劳动能力和财产状况:考虑夫妻双方的工作、年龄、收入、职位等情况,评估夫妻双方的劳动能力和财产状况,以此来确定财产分割的比例;。
2.夫妻双方的共同生活期间的贡献:考虑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所做出的贡献,比如家务劳动、照顾子女、经济支持等;。
3.夫妻双方的债务情况:考虑夫妻双方的债务情况,确定分割财产的金额;。
4.子女抚养问题:考虑子女的抚养问题,确定分割财产的金额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