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了才看透,吃多少,穿多少,财运好不好,老天爷早有注定
01
沈从文说过,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所有的偶然,说到底就是命运的必然。而命运的必然,我们又称之为“命中注定”。该你经历的,你无法逃避。不该你经历的,你何须惊慌?
命,其实很有意思。不论你信不信,不论你有没有看透,可它就是按照属于自己的轨迹,发展下去,直到“命”终结的那一天。
不要觉得任何一刻的言行举止,都是你自己所能选择的。也许,我们只是棋盘中的棋子而已,无声无息的命运才是下棋者。
在某部热播剧中,有一个能力很强,地位颇高的角色,感慨自己可以“胜天半子”。结果是什么?自尽于山村当中,落得悲剧的结果。
现实中有太多的人,都在不知不觉当中,走向了人生的“死局”。他们总是认为,这种“死局”是自己造成的。实际上,这是命运对弈后的必然结果。
有道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唯有到了老去的那一天,才会彻底看透,吃多少,穿多少,财运如何,都是老天爷安排好的。
02
著名法学教授罗翔,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人生经历。
罗翔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时候,就曾经差点开车跌落山崖。幸亏他下意识刹车了,再晚一秒,就真的要酿成悲剧了。
同时,更幸运的是,罗翔没有早一点刹车。为什么呢?因为早一点刹车,他就跟后面飞驰而过的车辆相撞了。
所以,他自己也感慨,不早一秒,不晚一秒,偏偏在这一秒刹车,还真的是幸运啊。
后来,在采访中,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你所有对人生远大的一些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是一个笑话。”
连如此出名,如此有能力的人,都会感慨“命运”的庇佑,又何谈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就拿意外来说,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有些人偏偏就没了呢?我想,命该如此,这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
就拿赚钱来说,为什么你跟他都买同一只股票,他就赚得盆满钵满,而你就亏得连本钱都没有了呢?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运气的问题。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但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远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要。
在现实中,人们为了欺骗自己,通常忽略了最后一句。
03
人这一生,吃多少,穿多少,其实早已注定。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属于你的,别人拿不走。而不属于你的,你藏得再隐秘也守不住。
好比普通人去找工作,都是同一所211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他就去到了年薪20万的岗位,而他却当了社区的社工呢?
也许,是机遇的问题,也许,是命运的问题。就像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发财了,而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消失了。这,才是人生的无奈。
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有一位大厂的高管,由于某些问题而被人抛弃了。在沦为普通人的那一瞬间,他感慨地说:“以往总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现在才明白,命运能给你的,同时它也能收回去。”
人就是这个样子,有一点成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而被命运抛弃了,才感慨自己特别渺小。当然,这也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
所谓“知道得越多,就觉得自己越渺小”就是这个道理。一切,都是因命而生,也是因命而亡。所有人,都逃不过这样的束缚。
04
一切,不妨“尽人事,听天命”。
很多人会说,既然什么都是命运的安排,难道我们就不该奋斗吗?其实,这样的观念是有问题的。所有的安排,都是奋斗后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你不奋斗,那你就不会知道你的定数有什么。唯有你尽力了,内心没有遗憾了,最后你才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既定命运。
就像刘邦,47岁的时候起兵打天下。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命中注定的大汉创始人。可是,他就是在一步又一步的拼搏中,成就不凡。
当然,刘邦的经历,是励志的。但是,并没有几个人能成为刘邦。换作普通人去面对刘邦的遭遇,也许他已经没了几十次了。
这就是诸葛亮所谈到的“气数”问题。
吕蒙正说过,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要想成为王侯公卿,那还是需要有这个“命”的。不然,让你坐上这个位置,也不会长久。如此,就是我们常说的“命数天定”。
当然,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人事”,方能遇见更好的结果。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你觉得,解一个八字要价多少合适?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新闻,一个小伙子算卦,三年非法盈利200多万,最低一卦300元。记得当时看新闻的时候,看到过一个评论,说他是真敢要啊,别人最多只要200,有可能几十块钱就够了。然后就是一群人的诧异,按他这么要,还上什么班呐,解八字都能让人发家致富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解读八字就成了一个比较低端的活计,可能在大多数眼里,这个行业就应该处于鄙视链的底层。从心理上他们认为命还是存在的,但是生理上他们依然不相信这个群体。这就组成了一幅很奇特的风景,一边是言语上能讨好你,但是在经济上能白嫖就白嫖的顾客。一边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掌握命理的真谛,一张口300都觉得紧张的命理师。
就让我想起了一个app,拼多多。买的人不会当真,卖的人也不会当真。买的人不会对于产品本身有着很高的奢求,卖的人因为没想着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会选择去优化产品本身。双方都是得过且过,互相知道对方的成份。
你认为,花200、300的人属于是什么心理?在我看来,是因为确实不怎么多,所以,可能很多时候,购买者都不会去思考你产品的本身价值。在他们看来,也就200、300块,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当吃了顿火锅。万一让自己遇到一个大师,不就是血赚?
那么那些要价200、300的群体又是什么人呢?曾经在命理群里面,认识一个小女孩,她真的什么都不懂,连命理的基本概念和逻辑都不明白。但是因为有人说让她弄个堂口,她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的样子。就开始了变现的过程,他们考虑的方式是,这个钱有多少人无所谓,而并没有考虑到自己能都提供出相应的价值。最后一次记得她还是,她在群里问很多人,自己看这个要20多不多?因为她准备把价格从10块提高到20块。
世间的一切事物,说白了其实就很有意思。最现实的就是价值互换,一个人付出多少,在他的内心里面肯定就是想收获多少的。那么,有没有可能,真的有一个人技术到家,然后又愿意不要很高价钱的?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人,那时候可能还是偏向于积极乐观的态度。那时候我有一个群,每天解一个盘,不要钱。但是,玄学最大的问题是,不可见。你说你有这么厉害,别人信吗?别人不信的。我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就属于自我感动。有谁感谢你吗?我觉得没有。他们会觉得你厉害吗?也没有。他们听进去你说的话了吗?还是没有。
经历过这个事情之后,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价值的互换必须是相互的。只有在他认可你价值的前提下,你说的话才会有意义,否则就是一文不值的废话。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才考虑直接解八字变现的问题。我自己内心的定位,就成救苦救难变成了价值互换。
而现实真的很滑稽,当我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之后,当我真的准备要很高价格的时候。我才会反问自己,配不配?而反问自己过后,从精度上,到各种细节上,我才推理得更深。就想最开始,我并没有准备把自己当个商品,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做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所以只需要在大的方向上更富有逻辑、更经得起推敲就好。而当我把自己当作一个商品之后,我思考的就是怎么提高商品本身的销量。而恰恰就是这个时候,于商品而言,我才赋予他极高的附加值。
也就是,我最大的进步,恰恰就是在我准备给自己商品卖一个好价钱的时候。应该很好理解吧?因为我想提高商品的销量,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我需要提供的是让购买者觉得值得的附加值。只有这样,这个商品才是成功的,才是能被市场接受的。
所以,我觉得,于命理师最基本的,就是敢要价格。只有你要了很高的价格,你才会去反思自己,能否提供相对应的附加值。当你开口只是200、300的时候,你说你铁口直断,从不失手。我信了,你信不信?
于八字而言,我们最大的目的是什么?在很多人的逻辑里面,他是为了寻找认同,也就是最基本的好于不好的问题。学习新派的人说他好,学习子平的说他好,学习盲派的人也说他好,所以他就很放心。还有的人,是为了输出情绪,命对我是有多么的刻薄,为什么我会遇到这些事情。对于这类型的人,你能提供什么附加值呢?不过就是随口的迎合,以及给她刻画一个越来越好的未来,基于这个目的,需要在命理层面上给予合理的说法。他们只需要这,而你也只用提供这些。
但是,当你想给整个产业升级的时候,这个模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去对产业升级?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来提高附加值?
首先,我们需要对接的只能是好八字。说白了,要高价值的话,也只有这些群体能够给予。其次,我们需要怎么吸引这类型客户,我们要明白一个点的是,好八字的人一定会有着很强的分析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所以写一些更本质的东西,让他们能感受到你的命理三观。最后,我们需要提供的就是有价值的商品,毕竟要价很高,这个环节如果不处理好的话,容易被抓。
那么,于这些人而言,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在很多人的逻辑里面,能判断对以前的,就有价值。那么我们现在假设有一个,他能无条件知道你三天内吃了什么,你愿意花费很高的价格去找他解八字吗?所以,所谓的断以前就属于很低端的玩法,于命理师而言,没看准就是没缘,看准了,这就算是附加值的一部分。于求算者而言,断准了以前,起码就有了一个心理预期,会觉得这个钱花的起码不会太亏。
这种模式的上限很低,需要走的是量,能够唬弄的也只会是那种没什么思想的人。而有层次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相信命,但是他不一定信你。所以,最基本的就是你得提供一套他能觉得合理的逻辑。再于这个逻辑的基础上,对于他有一个很深刻的分析,他之前的状态、现在的状态、未来的状态都得有一定得了解。然后结合整体的趋势,你要给予他最好的建议。画上重点,是基于一定逻辑推导下的建议,而不是明年你不适合投资,会破财这种没什么实质意义的废话。
所以,于这个行业而言,只有当你敢要高价的时候,而市场又能支撑你这个高价的时候,于你而言,你提供的产品就是成功的。最后,你是否有勇气将自己导向一个更加现实、更加残酷的赛道?
你知道八字究竟有多少种组合吗?
八字总共有多少种组合,你知道吗?如果你知道,你知道是应该怎么计算的吗?
在百度上我们可以很简单找到他们给的具体数量,给的计算公式,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计算方法合理吗?
邵伟华也认为八字的数量就是720*720种,也可以说是60*12*60*12种,也就是518400种,这种算法合不合理?得到的答案准不准确?
首先我们需要对于八字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将八字理解成四位数。而相邻位置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进制,从时柱到日柱为12进制,60甲子为一轮。月柱到年柱也为12进制,也是60甲子为一轮。也就是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日柱进月柱这一过程,因为在干支历里面,每一个月可以是30天,也可以是31天,也就导致规律是很难通过人力计算出来的。因为每多一天,就相当于整体搭配的移位。
720*720这个算式的底层逻辑就是月柱能和日柱有着60*60种组合形式,也就是在月柱和日柱这两柱上,是60甲子的相互组合,这是理论上的最大值。也就是说518400种是八字理论上的最大值,也可以理解成这个数值是还没有经过数学的计算的。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用数学的方式计算八字真正的数量,也让我们知晓这些看似不重要,但其实算是命理根基的事情。
总共有多少种八字?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换算成,年月日时柱总共会有多少种组合。因为日柱和时柱的组合关系是固定的,我们只用知道年月日柱总共的组合数量,就能计算出八字的具体数量。
那么,年月日柱有多少种组合呢?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进行计算。先计算在一个甲子年里面日柱是否完整地走了一个周期。也就是计算一个甲子年的天数15*(365*3+366),这个就是一个甲子年的天数,也是一个甲子年里面,年月日柱组合的数量。将其稍微的转化一下,就成了60*365+15。也就是在一个甲子年里面,日柱上的甲子并没有完全的经历一个整数周期。所以我们需要将其进行人为的归零,也就是要乘以4,让日元上的甲子年经历完整的周期。也就是说在八字里面,240年才能完完全全的算是一个周期。每隔240年的时间,八字和历法才能再次重叠。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再根据上面的公式,推导出在240年里面,相同的八字会有几次出现的情况。将某个八字代入为0,那么其出现的时候用数学表述为:-2*(60*365+15)、-(60*365+15)、0、60*365+15、2(60*365+15)。根据干支历的逻辑,-2和2的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相同八字的出现规律只会在-(60*365+15)和60*365+15中。那么八知哪种情况是前者?哪种情况是后者?
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分情况了,八字在每个月的前15天,那么其对应的就是60*365+15。而如果八字在每个月的后15天,那么其对应的就是-(60*365+15)了。这里面的每个月,是指根据24节气理解的建寅、建卯,也就是干支历的逻辑。
有例外吗?当然有,如果某个八字所处的时间刚好是某个31天的月份的第16天,那么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在240年里面,大多数的八字只出现了2次,而只有在拥有31天的月份且刚好处于第16天的八字会出现第三次。
所以后续的问题就可以完全的用数学的方式计算出来,240年的总天数:60*(365*3+366)=87660天,31天的月份其中第16天出现的总天数:(5*3+6)*60=1260天,最后就是年月日的组合个数(87660-1260*3)/2+1260=43200天。最后我们再乘上每天拥有的12个时辰,即八字的组合数量为43200*12=518400种。
这里面的数学转化,你能get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