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春不下乙卯,秋不下辛卯”,三月初八春乙卯:下雨啥预兆?
农历三月初八是三月的第一个卯日,也是春乙卯日,老话说“春不下乙卯,秋不下辛卯”,三月初八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分别有啥预兆?
1·卯有啥意义?
一年四个季节,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征。而特征最明显的月份,都在当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春季的卯月,夏季的午月,秋季的酉月和冬季的子月。
春季是四季之始,而卯又属木,代表万物生长的力量。正如《晋书》中所说,卯者茂也,言阳气生而孳茂也。意思是卯代表大地阳气升腾,万物生长繁盛,所以古籍中也把“卯”称为春门,称万物皆从此门而出。
《说文》中也解释: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像开门之形。又称:阴不能制,阳冒而出也。
所以古代人会根据不同季节卯日的晴雨,来预判当年的收成情况。春属木、而甲乙为木;夏季属火,丙丁为火;秋季属金,庚辛为金;冬季属水,壬癸为水。
所以春季的乙卯,夏季的丁卯,秋季的辛卯,冬季的癸卯,被认定为能决定四季收成的“四卯”日。
2·卯日下雨啥预兆?
因为卯代表阳气突破阴气所制,万物冒地而出,象征万物生长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能被释放,不能被压制。
而晴代表代表阳气盛过阴气,雨天代表阴气压制了阳气,所以卯日晴天就代表大地阳气旺盛,万物舒展;如果阴雨就代表生长的力量被压制,也就是万物生长受阻。
所以古籍《黄帝占》里说:凡四时卯日雨皆主谷价,雨一卯,斛百文;雨二卯,斛二百文;雨三卯,斛三百;雨四卯,斛金一斤。
称四季的卯日都和谷物收成、价格有关。一个卯日下雨,谷物收成就歉一分,粮食价格自然就贵一分,两个卯日下雨就贵两分。如果四季卯日都有雨,那就代表年景欠佳,粮食歉收、谷物价格攀高。
古籍中又说:春不欲雨乙卯,夏不欲雨丁卯,秋不欲雨辛卯,冬不欲雨癸卯。以此四日观民安否,若其日雨,则疾疫起。
是说可以从春季乙卯、夏季丁卯,秋季辛卯,以及冬季癸卯这四个日子,预判民间百姓的生活状态,如果这些日子有雨,就预示着谷物少收、疾疫四起,民不聊生。
3·三月初八下雨影响大
农历三月初八是乙卯日,天干乙为木,地支卯也是木,所以这天就是纯木日。纯木日象征最旺盛的木气,而木气又是少阳之气,所以纯木代表的就是万物极强的生长力量。
古籍中说: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阴凝上结,合而成云,阳散下流,注而为雨。意思就是雨为阳气被压制、阴气凝结而来。
所以纯木日下雨,就代表生长的力量被阴气压制,代表草木生长受制,也代表谷物生长不顺。
三月初八为辰月卯日,辰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前面是春季卯月,后面是夏季巳月,所以辰月是卯木生巳火的月份,也就是春季到夏季过渡的阶段。
所以辰月的每个卯日,都是卯木生巳火的关键点。如果辰月有三个卯日,就代表卯木生火完全、夏火生长顺利。
反之辰月“卯不全”,只有两个卯日的话,那就代表巳火生长不顺。如果卯日再遇上阴雨天气,就代表巳火生长的力量被压制,夏季升温速度慢,降雨等也跟不上。
温度升不起来,谷物生长速度就慢,雨水跟不上,大地得不到充分滋润,收成就会受影响。所以古籍《开元占经》里说:春乙卯日,雨入地五寸,谷小贵,若不贵,至夏大贵。
虽然现在有了人工降雨,各方面条件都比古代要强很多倍,但是不该下雨的时候下雨,或在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都会影响季节交替。
人再聪明也终究拗不过大自然的力量,人力再强,也改变不了大自然的规律。#文化##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