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十而立”,感觉良好
30年前的今天
1992年9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一代代航天人
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创造中国奇迹
“三十而立”,感觉良好
中国载人航天30年征程
幕幕难忘
1992年9月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
1999年11月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
成功完成太空行走
这是中国人首次出舱
2021年6月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看中国载人航天30年大事记↓↓
视频加载中...
一片空白下,3个月写出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
而它的诞生仅仅用了3个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
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
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做这项工作时
既没有现成的航天员训练大纲
没有现成的课程体系
也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具、训练设备
更没有现成的有经验的教员队伍
这种挑战是非常大的”
而黄伟芬挑起重任
仅仅用了3个月
就交出了一份
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1998年
从全军优秀飞行员中选拔出的
首批14名航天员进驻航天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从此
黄伟芬和中国航天员的每一步紧紧相连
多年默默耕耘
这位“航天员女教头”
看到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
内心总是十分激动和感慨
《祖国不会忘记》
是黄伟芬几次接受采访时
反复提到的一首歌
在她心中
这首歌唱出的不仅是自己的心声
更是一代代航天人心中最炽热的梦
视频加载中...
一面特殊的照片墙见证中国航天员飞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外
有一面特殊的照片墙
2003年
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出征时
这面墙还并不起眼
这些年来
照片墙不断翻新
越来越多的航天员
光荣“上墙”
期待这面照片墙上
出现更多飞向太空的“中国星”
视频加载中...
星辰大海,逐梦太空
“三十而立”,未来可期
(来源:央视军事)
60岁李宁现状曝光!身价达上百亿却满头白发,妻子依旧貌美有韵
从叱咤赛场的“体操王子”到身价百亿的实业大家,李宁可谓是运动员退役再创业的标杆人物。现如今,他再次现身,头发稀疏,两鬓斑白,笑容深深,却已是花甲之年,一旁的妻子却状态极佳,身材苗条,两人恍若两辈人。
广西走出一个“体操王子”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体操一直是欧美选手扎堆称霸的领域,直到1982年第六届体操世界杯赛上,年仅19岁的李宁一口气拿下了鞍马、吊环、单杠、跳马、自由操、全能六枚金牌,创下了世界体操史上单人单次包揽金牌最多的记录。
一时间,“李宁”这个名字响彻了整个会场,后来,国际体联以“双杠李宁大回环”和“吊环李宁摆上”命名了李宁的独创动作“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和“吊环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
对于李宁的职业生涯而言,在1982年并非最璀璨的一年,但却是他最快活的一年,不仅自己开始取得成绩,女友陈永妍的事业也开始步入正轨。
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李宁和陈永妍这对年轻的情侣作为中国体操队的主将同时参赛,最终,陈永妍获得了女子全能冠军。
在台下,李宁手掌拍得通红,喉咙喊得嘶哑。
在归途的飞机上,李宁喜滋滋地递给了陈永妍一张报纸,报纸左边印着巨幅照片,正是李宁和陈永妍的合影,两人一手奖杯一手鲜花,笑容灿烂,但真正令李宁乐开了花的,是那醒目的大标题:“体操双绝”。
这么一位奇才,却是两年前才进入国家体操队的。
“只要一有比赛,他就参加。”而只要李宁一参赛,便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1981年,李宁获得世界大会男子自由体操、吊环、鞍马三项冠军。那一刻,广西来宾县的乡亲们都在为他欢呼:“好样的!我说这孩子从小就灵活!”
1984年8月,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中,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期待着那位“六金黑马”。此时,声名显赫的中国队还未获得一块金牌,形势十分严峻。
第一项为自由体操决赛,李宁以一个又高劲又灵动的空翻两周加转体俘获了全场观众的心,奔腾、旋转、跳跃,最终,他以空翻两周结束。毫无悬念的,四名裁判都亮出了10分满分。中国体操队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首先挂在了李宁的脖子上。
开局顺利,在接下来的鞍马和吊环决赛中,李宁用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拿下了他的第二块、第三块金牌。
而吊环的单项决赛则是格外凶险,教练用受伤的双臂将李宁举了起来,送上吊环,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男孩此时一脸正色,他稳稳地作出了“十字支撑”、“正吊臂”等漂亮的力的平衡,在几次飞转之后,李宁双手离环,正好“旋”落在地上。
等到四个小时的体操项目结束后,中国体操队为祖国赢得了四枚金牌,而李宁一人就独得三枚。他们叫他“体操巨星”、“力量之塔”,更多的人,喜欢叫他“体操王子”——少年人爱说爱笑,浓眉大眼,媒体缘也极好。
从李宁1970年进入体校到1988年退役,在他长达18年的体育竞技生涯中,他总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赛金牌106枚。
其中,世界冠军14次,全国冠军92次,每一次参赛,都是在刷新自己的记录,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他的动作命名“李宁1”、“李宁2”、“鞍马李宁”、“双杠李宁”等等。
每次出征归来,他都会把自己取得的胜利成果分给相恋多年的女友陈永妍。亚运会结束后,李宁便当着众人的面,将金牌挂在了陈永妍的脖子上。
洛杉矶奥运会结束后,三枚金牌,一枚留给了父亲母亲,一枚送给了辛苦培养他的教练,再有一枚呢?当众人问起来,少年反而不好意思了,直到好友揶揄地撞了撞,替他说道:“自然是珍藏起来,这块是要送给未来的新娘子的。”
少年郎的名字,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拳王阿里等25位世界体坛巨星一同登上了世界体育之巅。
然而,1988年起,李宁就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仔细回想一下,他已经独霸男子体操界整整6年了,这6年,人们称之为“李宁时代”。
然而,他最终还是决定出征汉城奥运会,可体育竞技如此仁慈,却又如此残酷——他眷顾年轻体壮的青年人,却苛待满身伤痛的老将。
在汉城奥运会上,人们看到了一个老去的李宁——这并非指他的外形,他不过25岁,依旧容光焕发,“老去”,论的是竞技状态。
在吊环比赛中,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在跳马比赛中,他重重地坐到了地上,面对赛场死一般的沉默,他只是缓缓地站了起来,鞠躬,露出淡然的微笑,他知道,他终将告别自己的舞台。
2008年8月8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李宁举着“祥云”火炬自地面腾空而起,升至空中,他点燃了那巨型“祥云”主火炬塔下方的“灯芯”,并作出跑步姿势,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环绕,随着步伐前进,一幅“祥云”卷轴徐徐展开。
爱情事业两手抓,春风得意马蹄疾1989年12月,李宁以一首《难说再见》告别体坛。实事求是地说,参照前辈们的选择,李宁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到某省去当体育官员;二是应邀到国外去当教练;三是投身实业,出门闯荡天下。
面对人生的下一个转折点,李宁顾虑良多。有段时间,香港娱乐圈的老板几次诚邀李宁去拍摄电影或录制唱片,拍一部电影就可以挣得80万至120万港元,美其名曰“互相成就”,可揭开面子看里子,不过是想借着李宁的名字来招徕生意,赚取巨额利润。
对此,李宁的态度令人无可指摘,他既没有严词拒绝港澳地区的投资商,也没有一口气答应下来,只说:“看机会而定。”
一次聚会,李宁向健力宝集团总经理李经纬倾诉了自己的苦恼。
李经纬感慨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希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并非难事,你还年轻,脑筋也很灵活,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前段时间,我还在一张报纸上面看到,美国一个篮球运动员退役后,给人家拍广告赚钱,后来,干脆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创建了自己的体育用品公司。”
不久以后,李经纬就有意引导李宁加盟广东健力宝集团。但直到1989年4月,李宁才正式拍板决定加盟健力宝,李经纬将其任命为健力宝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
1990年年初,在李经纬的倾力支持下,李宁在广东省三水市注册成立了一家合资服装公司。
1990年,李宁以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机遇,开始了自己公司的经营业务。
1991年,李宁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而“李宁”恰是中国第一家一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体育公司,亦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李宁牌”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自此,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历史终结了。
次年,相恋长达十年的李宁和陈永妍顺利完婚,婚礼低调,只邀请了双方的亲朋好友。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这是李宁最为忙碌的一段岁月,进军商界所面临的压力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为了稳住刚刚风雨飘摇中的企业,几乎没日没夜地工作。
1999年,李宁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和霍英东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评选“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称号。
这一年,他和妻子积极备孕,陈永妍顺利诞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取名李小宁。
李宁本人及其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00年,李宁被国际体联收录进了国际体操名人堂,成为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个世界体操名人。
当荣光延续之时,李宁却忙碌依旧。2000年,正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三年级就读的李宁又报考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
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的王亚非对这位曾经的世界冠军颇为欣赏:“李宁可不是来混学位的,他是真正出于工作需要来进修的,我只要看见他,他不是一边啃快餐,一边读书,就是在查数据,做报表,学习非常刻苦。”
创业的路上绝非一帆风顺,坎坷波折,才是常态。2011年,在一场由李宁公司发起的订货会上,李宁鞋产品和服装产品的订货数量分别下降8%和7%,这一形势还在持续恶化,有人说,李宁国产体育品牌“老大哥”地位置即将不保。
对此,李宁在和董事们的沟通交流中,总以打气鼓劲为主,员工们都知道,李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怕,从头再来!”
略去的,则是他无数个日夜在办公室内加班的身影。
年逾花甲:满头华发,妻贤家和2022年8月,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与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篮球战略合作发布会在北京李宁中心举行,除了助力运营青少年篮球赛事外,李宁还将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提升赛事知名度,助力校园篮球文化推广,推动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快速发展。
妻子陈永妍退役之后,就前往了天津体育学院深造。
李宁退役后除了前往北京大学学习法律和工商管理,也曾走访过多所高校考察体育发展状况,自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不仅要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体育品牌,而且必须是“强盛的、有实效的、能够反哺体育事业的”。
李宁公司表示,推动中国中小学生篮球赛事的发展是李宁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的一大贡献之一,接下来,李宁公司将计划联合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发布中国校园篮球运动发展。
随着李宁公司的壮大,李宁本人和家人们的曝光度越来越小,几乎从台前退居幕后,现如今,年过60的他,只是偶尔出席一些重要的宣发场合,力挺新的代言人和新产品。
“感觉老大更加顾家了。”在公司,虽然不常见到这位大老板,但老员工们还是亲切地称他为“老大”。
李宁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家庭,陪伴家人,锻炼身体,但一旦被问到“是不是开始养老了”,他总会毫不犹豫地摇头:“早的很,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他的肌肉线条处处显露着一个老运动员的故事,但他却说:“伤痛,衰老,不过人之常情。”当李宁挽着陈永妍出席商业活动时,媒体总要怼着女人的脸庞一顿拍,“我们要确认那是不是李太太。”
岁月对陈永妍似乎分外仁慈,一看望去,她依旧背脊端直,手臂线条紧致,发丝乌黑,肌肤细腻,一如当年那个灵动秀美的“亚洲体操皇后”。谁能想到,她比一旁皱纹满面,头发花白的李宁还要年长一岁呢?
李宁之侄李麒麟担任李宁集团执行董事、非凡中国体育CEO,成日活跃于台前。
对比起来,李宁的儿子李小宁则显得低调许多,除了在一次活动中曾曝光过父子合影,身着西装的青年男子肖似陈永妍,身材高大,文质彬彬,此后,这位“冠军二代”几乎隐匿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少有人知道他的动向。
2022年李宁营收增长258亿元人民币,较之2021年增长了14.3%,毛利较2021年的119.69亿元人民币上升了4.3%,集团整体毛利率为48.4%。
2023年,李宁集团继续秉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策略,推进业务发展,推动公司业绩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1]王艺达.从体操王子到商界名人[J].体育博览,2014(10):52-55+50-51.
-END-
作者:如愿
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