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后觉,原来语文课本早已剧透了人生
近来,高赞话题#高中语文没有一篇是充数的#,引起大家唏嘘热议。有网友说,奈何当时学业繁重,只顾着赶路,功利潦草地背记,竟没来得及窥探古人风骨,而今再看,篇篇意味深远,美感尽现,只觉能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是一件幸事。
一些“迟到的读后感”,敬背诵全文的青春,敬曾被题海埋没的浪漫风骨,敬后知后觉的人生。
《后知后觉,
原来语文课本早已剧透了人生》
某一瞬间,
突然就读懂了课本上的那些文字。
之前不懂月亮,不懂思乡,
求学之后,再抬头,
就算是最简单的“举头望明月”,
那也是一股巨大的悲伤,后知后觉。
01
滕王阁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真的太绝了,
以前是边打哈欠边背,
后来是边看边叹。
太瑰丽,妙语如烟花漫天盛绽,
单七百来字,
贡献了一袭读来唇齿留香的成语——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俊采星驰 胜友如云
腾蛟起凤 高朋满座 躬逢其胜 飞阁流丹
桂殿兰宫 虹销雨霁 逸兴遄飞 天高地迥
水天一色 萍水相逢 物换星移 青云之志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是催生了中国两大古典民曲
《渔舟唱晚》和《平沙落雁》的“源头”。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齐飞”给“落霞”以生命,
天与地这偌大空间因“一色”
变得更为无边无涯,
这是刻在DNA里的赏秋名句。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人生之悲,
是想要不可得,是留不下回不去,
是缺个机会也缺个“从头再来”,
没有在深夜恸哭过的人,读不懂。
谁曾想,这出自二十六岁的王勃之手?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纵如此,
不要怕一切太晚,
短短八字,又给了
被命运摆渡于此的你我,以无限信心。
02
氓
《诗经·卫风》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注:无与士耽,不要过于恋他而沉湎于爱情。犹可说也,终究可以摆脱。说,通“脱”。
关于爱情,有人言说,
《孔雀东南飞》和《氓》,
是语文书中最令人遗憾的两篇文章,
前者爱而不得,后者得而不惜。
那时单纯,兴许只记得
“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可是见多了在爱里受伤,
又在爱里得救的人,
才晓得,一房一车一纸婚书,
不如爱始终如一。
03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年少时,
以为难得的是良辰美景,
后来才发现是友如“张怀民”:
你在看到美好就想去分享的人,
你可以随时随地去打扰的人,
接得住你兴之所至的人。
年纪越大,越需要一个“张怀民”。
04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审美观,
也就是这么被语文课本带出来的,
但凡见到有山有水潭的胜景,
就会自动匹配这段文字,
有水不见游鱼?不灵。
有鱼不见游影?不妙。
一池优游,方得我心。
05
木兰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以前读课文,
只当木兰是征战杀敌的忠义英雄。
而今深觉,
每一个求独立求自我的女性,
也有几分木兰模样,
从柴米油盐到诗与远方,
她们要忠于自己实现自己,
也要走过一个女人她自己史诗般的远征。
06
杜甫的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出自《登岳阳楼》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自《春望》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自《登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学时读到杜甫,
印象是:杜甫太苦了。
就连余光中也说,
如果要找旅伴,我不要跟杜甫在一起,
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
某一天,
读到“他们是为我而死”的戍边战士事迹时,
蓦地想到杜甫,
那么,他是为谁而苦的?
他是彻底地真情实感地投入了他的时代。
07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心情不好时,
脑海里就会冒出这几句,
这些一千多岁的文字,
仿佛超前地具有太空视角,
一旦搭乘,
烦恼被宇宙之大消解,
悲伤被万物欢腾驱逐,
不知不觉,人也轻盈了起来。
08
琵琶行
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犹记得,
语文老师讲到这篇时泪眼婆娑。
当时作看客,待跃入人海,
历经沉浮,终于懂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世上尚有许多感同身受,
为物是人非,为分道扬镳,
为朝颜夕凋,为事与愿违,
也为酒逢知己,为同病相怜,
为同忧相救,为相视一笑。
09
赤壁赋
苏轼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最悲的调,
其实说着最励志的话。
一生短暂,
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了,
有多少是梦想,又有多少是妄想呢?
没经验,太着急了,伸手乱抓一通,
结果所获寥寥,空留一地遗憾。
短暂一生,
不如以力之所及,
抱定最爱,快意人生。
封面图丨视觉中国
是课文,也全是人生呐!
留言分享你印象最深的课文
制片人丨柴婧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少卓
彭浚状元祠,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你知道吗﹖
彭浚状元祠,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你知道吗﹖
文‖衡东诗勤
彭浚状元祠,我今天听村书记说已经维修好了,这是第二次听说彭浚状元祠;第一次是在二十多年前,听爸爸说我们这里出过一位状元,是葬在过铁岗山凹,并建了状元祠,不是今天村书记说,这事早已忘了。那它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你知道吗﹖
彭浚(1769年~1833年) 字映旟,号宝臣,清朝湖南省衡山县沱字十五区王子塘(今衡东县洣水镇状元村)人。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十年(1805)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内阁侍读学士等清贵之职,成了当时文坛上第一位领袖人物。
彭浚(1769年~1833年)
彭浚曾做过时为太子后为道光皇帝旻宁之师,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说。嘉庆十五年(1810),仁宗五旬寿辰,进呈《五言排律八韵一百首》,圣心大悦。道光元年(1821),由户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着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太仆寺少卿。道光十一年,调顺天府丞兼学政。屡掌考试,选拔多士,“前后五鼎甲皆出其门”。视学奉天时,裁革陋规,捐薪俸添建试院考棚,集诸生讲解义,使学风为之一新。
彭浚的状元府平面图
彭浚乐善助人:家境不甚富裕,自奉节约,每遇公益事业,辄慷慨解囊。彭浚严以律己:“自奉节俭,一丝一粟,备深顾惜,非宴宾客,食无兼味”。为严肃家风,亲书“勤、俭、忠、恕、忍、让、公、和”八字。镌刻成匾,悬于堂上,以为后嗣族裔必守之庭训。
维修前的状元祠
维修后的状元祠
彭浚逝世后,后人把他葬于今衡东县洣水镇金峨村十二组的“铁岗山凹”里,距他的老屋大约四里路程。并在墓旁建了一个墓庐,作子孙守孝之屋,不久后,他的孙子把墓庐拆了,建起了“状元祠”!当时的状元祠非常气派,三进两横。状元祠门上有一联:“名魁天下,化振燕京”,表达了彭状元为官为学的霸气和才情。
文物保护牌
维修前的状元祠
状元祠现只存有小部分建筑,但已破败不堪。祠内正墙上贴了用红纸书写的“彭氏祖先神位”,下有条桌一张,没有神龛。状元祠的左右两边住彭姓和苏姓人家,典型的江南农村建筑风格,高大的房屋把状元祠挤得矮矮的,窄窄的。状元祠墙上挂着由衡阳市颁发的“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维修前状元祠屋内
维修后状元祠的天井
彭浚的墓地,周围群众可能想借他的“状元”之气,在铁岗山上出现了乱葬现象。上个世纪80年代,政府下文“周围50米内不准任何人葬坟”,才让铁岗山乱葬现象有所收敛。
彭浚状元墓
上个世纪80年代末(1989年),彭浚状元后裔近百人清明节上山扫墓、祭拜。1998年至2000年,彭氏捐钱对彭浚状元的坟墓进行一次大的维修。2015年12月,衡阳市人民政府在彭浚墓地边立了一块市级文物保护的牌子。
维修前的状元祠
维修后的状元祠
2020年,衡东县文化遗产事务中心对彭浚状元墓及祠进行了抢险加固,把房子按原样进行了维护加固刷白,还刷了油漆,把一个破败不堪的状元祠变得井然有序、干干净净、焕然一新,还原了大部分的建筑。
看了以上内容,彭浚状元祠,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一些了,有机会到衡东县洣水镇金峨村十二组的“铁岗山凹”来看看,让我们走进这个状元祠,可以领略一百八十多年前彭浚状元的风釆,也可以听到一些与彭浚状元有关的故事!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1.3.28.10:10
维修前的状元祠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