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十二星座!?
你一定知道古希腊的十二星座吧,那么你知道中国古代也有划分十二星座么?
中国古代的十二星座分为:
星纪 : 腊月初七到正月初五
玄枵 :正月初六到二月初三
娵訾 : 二月初四到三月初五
降娄 : 三月初六到四月初四
大梁 : 四月初五到五月初五
实沉 : 五月初六到六月初五
鹑首 :六月初六到七月初六
鹑火 : 七月初七到八月初七
鹑尾 : 八月初八到九月初七
寿星 : 九月初八到十月初七
大火 : 十月初八到十一月初六
析木 : 十一月初七到腊月初六
星纪座:
性格:星纪座的人信念坚定,勤奋努力,给人踏实可信的印象,深得他人信赖。但一旦发起脾气来,也是势不可挡。
优点:坚定信念、勤奋努力、踏实可靠
缺点:脾气可能较大,容易冲动
事业:星纪座的人适合在需要坚定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岗位上发挥所长,例如教育、科研等领域。
玄枵(xiao)座:
性格:玄枵座的人好奇心旺盛,兴趣广泛,性格开朗乐观,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物。但他们缺乏耐性,善变,对一件事物的热情不会太持久。
优点: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开朗乐观
缺点:缺乏耐性、善变、热情容易消退
事业:玄枵座的人适合从事创意、媒体、广告等需要不断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工作。
娵訾(ju zi)座:
性格:娵訾座的人个性很强,强调自我,外表冷漠,内心却十分热情。他们具有持久力,一旦决定了某件事,会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常成为团队的领导人物。
优点:个性强、决断力强、领导力
缺点:可能过于自我、容易自闭
事业:娵訾座的人适合担任管理、领导等职务,能够承担责任并带领团队取得成功。
降娄座:
性格:降娄座的人无私奉献,性格直率,与朋友相处融洽。他们能够鼎力相助朋友,但在自己遇到麻烦时可能束手无策。过于听命于上司也是他们的问题。
优点:无私奉献、直率、待人友好
缺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容易受制于他人
事业:降娄座的人适合从事公关、人力资源等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大梁座:
性格:大梁座的人早熟,人生经验丰富,头脑灵活,对于知识或技能都能很快掌握。他们有先见之明,对自己的未来有长远的计划,但也会比较现实和精于算计。
优点:早熟、头脑灵活、有远见
缺点:可能过于现实、精于算计
事业:大梁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独立思考和规划的职业,如企划、策划、金融等领域。
实沉座:
性格:实沉座的人有韧力,善于随机应变,能够利用机会开拓自己的发展。但他们缺乏踏实的努力,需要更多的磨练才能真正发挥天赋。
优点:有韧力、应变能力强、机会把握
缺点:缺乏踏实努力、天赋需要磨练
事业:实沉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应变能力和抓住机会的行业,如市场营销、公关等。
鹑(chun)首座:
性格:鹑首座的人沉稳温和,具有内涵和神秘感。他们会为了理想充满热情并努力,具有超出实际年龄的包容力和涵养。但在金钱方面可能过于吝啬。
优点:沉稳、内涵丰富、热情投入
缺点:金钱方面过于吝啬
事业:鹑首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沉稳、内涵的职业,如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
鹑火座:
性格:鹑火座的人精力充沛,行动迅速,喜欢另辟蹊径。他们在异性面前毫不做作,深受同性朋友的爱戴。
优点:精力旺盛、行动力强、受人喜欢
缺点:可能过于追求创新,容易忽略实际问题
事业:鹑火座的人适合从事创新、研发等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鹑尾座:
性格:鹑尾座的人坚强而深不可测,外表冷漠,内心却温柔且富有同情心。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感觉敏锐,但有时有些不切实际。
优点:坚强、深沉、富有同情心
缺点:可能有些不切实际、过于冷漠
事业:鹑尾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深度思考和创意的职业,如艺术、设计等领域。
寿星座:
性格:寿星座的人拥有福寿,表面上看来懒惰,但一旦有了目标,便会充满热情地开始实干。他们不喜欢团体活动,喜欢独自行动。
优点:富有福气、一旦下定决心会非常努力
缺点:可能有些懒惰、不喜欢团体活动
事业:寿星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独立完成任务的职业,如自由职业者、独立创业等。
大火座:
性格:大火座的人给人温暖的感觉,他们重视家庭和爱护家人,温顺的性格使他们具有优柔寡断的缺点。
优点:温暖、重视家庭、爱护家人
缺点:优柔寡断
事业:大火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温暖和关爱的职业,如护理、儿童教育等领域。
析木座:
性格:析木座的人意志坚强,能够克服任何逆境。他们一旦有了奋斗目标,便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懈。勤奋上进的性格使他们在学校或学会中担任职务。
优点:意志坚强、勤奋上进
缺点:可能过于专注于目标,忽略周围的事物
事业:析木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的职业,如科研、管理等领域。
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走近中国“人造太阳”研究团队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本报记者 杨俊峰摄
4月12日,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装置在第122254次实验中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图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资料图片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一间宏伟的实验车间内,有这样一幅壁画:天地洪荒的上古世界,巍峨的巨人“夸父”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过恢弘的山川河流,伸手前探。在他手指的方向,一轮红日高悬于天。无惧烈日的灼烤,巨人努力伸手,希望可以够到太阳。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代表着中国人追求自然伟力的浪漫情怀与壮志雄心。如今,科技的力量让神话走向现实。巨画的正前方,伫立着一座15米高的可控核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
50多年来,等离子体所“人造太阳”研究团队不断冲破极限,为“人造太阳”注入一缕缕光芒,让聚变能的“第一盏灯”在中国点亮。
403秒的新纪录
●“我们看到了核聚变实现的曙光”
“20时52分按下启动键、21时实验成功,这个时间我记得非常清楚,一辈子都忘不掉。”在等离子体所,讲解员蔡其敏讲述了那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
4月12日21时,正在运行的中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在第122254次实验中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当时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蔡其敏说,“我在第一时间就给万元熙院士发去了信息。”
打开手机,蔡其敏向记者展示了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磁约束核聚变专家万元熙的对话。
“万老师,EAST实现了403秒的H模等离子体运行!”
84岁的万元熙“秒回”——“祝贺!祝贺!大家辛苦了!”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说,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运行模式可以分为H高约束模式、L低约束模式以及超级I模式等。在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大幅提升。长时间高约束模式运行为实现可控核聚变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此前的高约束模式运行世界纪录是EAST于2017年创造的101.2秒,这也让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定高约束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装置。
为什么是400秒,而不是300秒或者500秒?“这和目前正在建设的全世界最大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有关。”蔡其敏说。
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谈判联合小组代表中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计划协定。协定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在这一国际合作项目中,中国承担了约9%的采购包研发任务,实现了向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让“中国设计”应用于国际大科学工程。
蔡其敏说:“ITER预计2030年后正式运行,其目标之一就是500WM聚变功率,高约束模式下维持时间超过400秒。”
此次EAST装置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为ITER的运行和中国自主建设运行聚变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我们已经看到了核聚变实现的曙光。”蔡其敏说。
50多年的逐日之路
●“中国人要率先实现聚变能发电”
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在地球上建造可控并持续反应的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是人类的能源梦想。为此,中国科学家已为此奋斗了50多年。
1965年,四川乐山郊区建起了一个专业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研究机构——二机部585所,即现在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聚变人从此踏上了研发“人造太阳”的逐梦之旅。
1978年9月20日,位于安徽合肥蜀山湖畔的等离子体所正式批复建立。上世纪90年代初,等离子体所将已停机的苏联托卡马克装置T-7引入国内进行改造。1994年12月,由T-7改造成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首次获得等离子体,成为中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
在此基础上,等离子体所的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升级改造计划——“HT-7U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建设”计划。项目于2003年10月更名为EAST,中文名为“东方超环”。
2000年9月,EAST正式动工,2006年9月26日,EAST第一次放电成功。
EAST是世界上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其内部30个超导线圈在极低温条件下具有零电阻效应,可以产生稳态的约束磁场,使高温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成为可能。
在EAST高11米、直径8米的主机中,集成了超高温(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超低温(-269摄氏度超导线圈)、超高真空(大气压的千亿分之一)、超强磁场(地磁场的数万倍)、超大电流(普通插线盒的千倍以上)五大极限工况。
“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其后又花了15年的时间,先后实现了1兆安、1亿度和1000秒三大科学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李建刚说,“东方超环是由中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设计70%的关键设备、关键仪器,整个装置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
从等离子体所创始人陈春先,到引入T-7的中科院院士霍裕平,再到在潘垣、万元熙、李建刚、万宝年等几位院士的带领下,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攻坚克难,坚持耕耘在“人造太阳”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上。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中国将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
“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中国人要率先实现聚变能发电。”蔡其敏说。
700多位专家的掌声
●“把聚变研究变成工程实践的第一步”
2006年10月,中国聚变人迎来高光时刻。
当时,国际聚变能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万元熙在开幕式上第一个作报告,题为《EAST项目进展概况及未来规划》。按惯例,开场报告一般都是由世界上最先进的聚变研究所来作。
报告结束后,现场科学家热烈提问。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美国教授戈登斯通。以往,戈登斯通参加国际大会都会提出非常尖锐的问题,但他却站起来说:“我建议全体起立,为中国的EAST热烈鼓掌祝贺!”
在国际聚变能大会上,700多位与会代表为某项科研成就热烈鼓掌,这是从未有过的场景。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凭借过硬的实力,走向世界聚变舞台的中央。
如今,EAST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装置中最前沿的国际开放平台之一。今年5月6日,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启动,这是中科院启动的首个开放创新试点领域。中国科学家正依托EAST这一国际一流聚变研究共享基础设施,携手全球科学家创新开展覆盖全球时区的EAST“三班制”物理实验,朝着人类终极能源加速前进。
据介绍,围绕HT-7、EAST等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以及深度参与ITER计划,等离子体所与欧美俄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20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成为国家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标杆之一,帮助东南亚、西亚、南美、北非等地核聚变新兴国家的相关学科研究和实验装置建设。EAST装置实验数据对全球开放共享,全球合作者可无障碍远程参与。
目前,中法聚变联合中心、中俄超导联合质子中心、中美国际托卡马克合作研究中心、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等相继落成并运行,不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
“自从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夸父逐日’的梦想。今天,我们把聚变研究变成工程实践的第一步。”李建刚说,“我相信中国聚变人一定会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一起,共同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记者 杨俊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