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昭君出塞,远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不然她也不会抑郁而终
“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西汉有位美丽的女子王昭君,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由此,让不良画师遭殃,皇帝的内心也是非常懊悔。其实,“昭君出塞”不过是历史上“和亲”故事中的一个,但不同的是,当时双方的身份背景都有了变化。
先来看看呼韩邪单于。
匈奴一开始很厉害,差一点就将刘邦给俘虏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和亲”,打不过,就跟你结成亲家。不过,这期间的战争依旧不断,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打的就更激烈了。
之后,到了汉宣帝时期,北方的匈奴经过前代汉军的连续打击,出现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内部争斗相当厉害。最终,打着打着,就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而,来汉求亲的则是南部的呼韩邪单于。
公元前54年,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北匈奴郅支单于打败,遂向汉朝称臣归附,成为了汉朝的附庸。于是,汉宣帝将他安置在长城外的光禄塞下。
所以,昭君出塞的“塞”,就是“光禄塞”。
当时,呼韩邪单于除了朝贡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请求,要娶汉人女子。这时,汉朝的皇帝汉元帝,就将宫女王昭君赐于他完婚。
其实,王昭君只是平民家的女儿,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王昭君是公元前38年入宫,公元前33年“出塞”,其中的时间差,大概就是民间所谓的“不得宠时期”。
在古代,极其讲究“等级”,呼韩邪虽然是单于,但他首先是降臣,再成汉朝的藩属。所以,汉元帝并没有从王公贵族中选择“公主”,而是直接选了一位宫女。
当然,王昭君的貌美应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呼韩邪单于并不是简单地娶个妻子,从他给王昭君的封号——宁胡阏氏(yān zhī),阏氏,就是王后的意思可以看出,他是相当重视这段联姻的,希望可以就此振兴匈奴。
果然,在西汉的扶持下,呼韩邪单于终于控制了匈奴全境。
其实,后来的作品大都赞美“昭君出塞”的故事,说:王昭君是为了国家远嫁塞外,但又思念故土最后因愁病亡。
汉朝之后的各类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提及王昭君的故事,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工”版本,则是来自于晋朝葛洪的《西京杂记》。但是,比《西京杂记》稍后的《后汉书》并未采用这一传说。而此后的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不仅采用了这一传说,还把受贿作弊的画工集中到了毛延寿一个人的身上。
到了唐朝,敦煌的《王昭君变文》,则是彻底将历史背景给改了。原本的汉强匈奴弱,到了他的故事,却是匈奴远远强于汉朝。
其实,王昭君到匈奴后的60年间,匈奴和汉朝关系相当和睦,这大概就是民间美赞她的主要原因。毕竟,汉朝史上的“和亲”效果,应是没有谁可以超过她的。
百姓不愿意打仗,便以这种故事,来感谢她带来的安宁日子。尤其是历史背景的反转,应是作品刻画的需要,这样更能烘托出王昭君的深明大义。而画工的“贪婪”,何尝不是作者对自己身处朝代的暗指?至于“被蒙蔽”的皇帝,应是一种对比手法,当然也暗含有“讽刺”的味道在里面。
有人说,改版后的故事,是为了反映一种社会现状。
其实,作者应该是想用这个历史“现状”,暗指王昭君所处的生活现状,只不过,因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么一来,反倒让大家都信以为真了。
其实,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后来的记述并不多。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建始二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但是,为了大局的稳定,汉成帝只能让她“随俗”。于是,按照游牧民族收继婚制,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之后,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并育有二女。公元前19年,王昭君病逝,还不到40岁。一是可能水土不适应,二是郁郁寡欢。想来,第二个原因更多一些。她虽然想回来,但在皇帝的眼中,一个“宫女”哪有国事重要。如当初将她赐予匈奴单于,可能她自己也没有料到,本是一个普通民家女,却因出塞的故事,后来变得人尽皆知。
也有人说,为何王昭君的故事经久不衰,这是文人借此来表达心中的不满,认为:朝廷不该用“女子”去解决一个国家的政治问题。其实,一直到清朝时期,中国这样的“和亲制度”就没有断过。而且,通过联姻的方式,还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感情,尤其是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只是,后人考据,除了王昭君的姓,“王”可以确定之外,其余都需要再次确认。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那些故事版本有了“添色”的空间。
但是,不管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延伸,王昭君的形象还是会一如既往。毕竟,在人们心中,惟有这样的女子,才会让这样的故事有着完美的结局。至于历史真相,那是学者们的事情,大家只需要一种美好的情绪寄托即可。
参考资料:
【《汉书·匈奴传》、《四大美女之落雁王昭君传》、《王昭君匈奴秘史》】
山西有个中华第一关,王昭君当年就从这里去塞外
天下九塞, 雁门为首 ,秋高气爽之际来到了山西的雁门关,这里有着“中华第一关”的美誉,起伏不平的青砖上依稀还有哒哒的马蹄声,杨家将的故事也在这个边关要塞流传了千年,长城蜿蜒乡山峰的更高处,迎着风我大步向上,在雁塔最近的地方我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城墙 ,风物依旧,岁月却已流转过千年,不知道当年王昭君从这里出塞时,可曾也凭风远眺,无限感慨。
山西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中国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形象的描述了山西的厚重历史,秋高气爽的季节,登临雁门关,在蜿蜒起伏中感受古人当初进出边关时的心境,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当年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一场别开生面的杨家将表演,带领我们走进了这座古老的军事要塞。
从明月楼走进雁门关,在古代而言,是一条回家的,雁门关外是古代的辽国地界,穿越雁门关,就回到了关内,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常的参观路线,雁门关如一道巨大的屏障,隔开了塞内和塞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维系着雁门关和中原大地的安全。
中国万里长城蜿蜒起伏,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古代的征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如今穿越关楼的时候,心情是轻松休闲的,于古人而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许就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穿越城楼,眼前豁然开朗,高大的城楼和蜿蜒起伏的长城在蓝天白云下显得雄壮险峻,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雁门关有东、西二门,都是用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古代的建筑,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惊叹,雁门关峰峦叠蟑、山崖陡峭,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
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这句话初一听,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我们中国的长城?而我们提起长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北京,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居庸关长城,这些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很多人去北京后必打卡的地方,而绵延十万余里的长城,精彩的也绝不止只是在北京,当你来到雁门关长城,看着眼前的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会有另一番感慨。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长城,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太多的历史沧桑和如烟的过往,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屈指算来,我走过了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去年来过山西的娘子关长城,这次来到雁门关,感觉和其他的的地方的长城都不一样,雁门关长城呈现锯齿形,一直蜿蜒向山峰的更高处,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更多了一份雄壮。
在山西省内,有不同时期的长城,大约有3500公里之长,这三千多米长城,也承载着山西的悠悠历史往事,雁门关长城,经历若干年风雨洗礼,也目睹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这里留下了流芳千古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杨家将在这里驻守边关的故事了,如今的雁门关脚下,还有一个小村落,村子里都是当年杨六郎的后人。
我来的时节,秋分刚过,温润的风拂面而过,有着说不出的清爽,爬到长城的雁塔旁,举目眺望,白云悠悠,青山巍巍,那昔日金戈铁马,铁马冰河的场景,已经化作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关外古道,蜿蜒起伏,崇山峻岭之间起伏的是那一段段如烟的往事。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古人的吟咏尚在耳边回响,时光已越过千年,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相聚别离的昭君出塞故事,亦永远被载入了我们的历史手册,如今,我们再来雁门关长城,感受到的是古老厚重的岁月沉淀,雄关雁门,物换星移,那走出雁门关的背影,都化作了史书上悲壮的一笔,雁门关的雄伟秀丽,依然美得让人心醉,岁岁年年。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雁门关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雁行江湖 更新:2019.09.29
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但她背后的心酸却是有苦不能说
王昭君,作为“和亲公主”之一,其富有戏剧色彩的“和亲之路”,广被大家所熟知。因此,她的形象,出现在画本中,出现在小说里,出现在影视剧中。此外,更有文坛大家,为其“信手诗来”,挥洒千言,就是为了塑造一个离别故里和亲匈奴、姿容秀美的汉朝女子形象,赞美民族融和。
然而,历史学家们,却是本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极力挖掘故事背后的真实。
可以说,王昭君这次和亲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汉高祖刘邦在建立初期,与匈奴骑兵直面交锋,只是双方实力悬殊较大,才开启了和亲路线。这对于汉王朝而言,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因为,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保障边境的安定和平,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因此,昭君和亲让汉朝和匈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70余年的时间内,北方边境一派祥和,牛马成群,老百姓人丁兴旺。后来,在包头汉墓出土的瓦当残片中,上面有“单于和亲”和“千秋万岁”等字样。可见,当时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秦汉之前,北方少数民族是独立于中原朝廷的。当时,“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而昭君和亲却改写了历史。呼韩邪单于归汉,汉王室开始将北方的疆域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更为后来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当时,呼韩邪为了让昭君所生的儿子可以成为下一代单于,将“兄弟继承制”改为“父子继承制”,还在其继承人称号前加了“若鞮”二字。要知道,在匈奴“若鞮”就是“孝”的意思。因为,呼韩邪单于“见汉帝谥常为孝”心中很是羡慕,于是,从他儿子开始“皆称若鞮”。
此外,在生活的其它方面,匈奴也刻意模仿汉朝,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速度。不过,和亲公主真正起的作用,既不在于她的美貌也不在于她的才华,而是要看她背后那个朝廷的“实力”。汉王室实力强,和亲的公主无论是谁,都会被尊敬,反之,她们的待遇会很差。
因为,在昭君和亲时,正是汉室强匈奴弱,所以,她的成功便有了先决条件。只是她的婚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满”。她的夫君呼韩邪单于本是法定继承人, 可是,右贤王屠耆堂篡权,称握衍朐鞮单于,使得他只得逃亡妻父乌禅幕那里避难。
之后,握衍朐鞮引发国内抗议,使得乌禅幕顺势拥立呼韩邪为单于,并对握衍朐鞮宣战,之后,握衍朐鞮兵败自杀。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接着先来了个“五单于争立”,后又是“三单于并立”,国内一片混战。最终,几经动荡之后,只剩下呼韩邪及其兄长郅支单于二人。于是,呼韩邪不敌对方,在无路可走时,投奔了汉王室。再后来,汉王室灭掉了郅支单于,他既高兴又害怕就打算和汉王室结亲。
此时的呼韩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便顺着汉王室的心意做事。只有这样,他才会获得太平,若反之,结局就不好说了。因为,他的好坏,全都仰仗着汉朝帝王这棵大树。所以,这种背景下的和亲,谁敢不放在心上?可见,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应是正常之举。
此外,故事中的情节,说其挺身而出,身负“社稷安危”重任,并不是很准确。因为,这只是一场政治联姻,且对昭君自身而言,就是一场悲剧。对于拍板的是汉元帝来说,王昭君只是他“羁縻”匈奴的一个工具罢了。
其实,汉朝和亲的九位女子,其中,并没有真正的“公主”。
试想,谁愿意远离故土,远嫁异乡呢?可是,王昭君为何自荐自己,那也是迫不得已下的一种“自救”,其“数岁不得见御”,与其老死在深宫,还不如反抗一次。
《西京杂记》说其不愿意贿赂画师,于是,无缘见到帝王。这是真相吗?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杜甫和王安石他们,都是极为相信的,在他们的一些诗作中,都流露出了这些意思。
当时,一个在水乡长大的女子,来到气候严寒的漠北,生活起居都不如中原,更别提语言和文化上的沟通了。再说,她的夫君年岁比她大一倍还不止,二人之间感情的培养,都需要一段时间。
只是,婚后三年,她刚产下一子,她的夫君就病故了。按照当地的风俗,她要嫁给继任者。她非常抗拒,希望汉朝皇帝能让她回家。但是,“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注定了其婚姻。
可见,王昭君从头至尾,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女人。
后来,她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生二女。后来,她的儿子无故被杀,使其大受打击,此后,她整日心情抑郁,日子过得很不幸福。可见,这样的状况和画本中那个神采飞扬的昭君形象截然不同。但历史上的真相,有时就是这般让人“神伤”。
其实,不只是王昭君,其她和亲公主的命运也是如此。虽然,她们换得了国家的和平,但失去的却是一辈子的幸福,承受着远离家乡的痛苦。试想一下,这样的日子谁会真正接受呢?所以,只有国家足够强大,才能保证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
【《后汉书·南匈奴传》、《汉书·卷九·元帝纪》、《资治通鉴·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