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绪八字(王洪绪是中医哪个派别)

7味药材,专管关节冷痛,逼出骨缝寒湿,越怕冷越有效

人们常说,病入膏肓,即使神医在世也无力回天,骨关节病上有一种症状也常常用“病入骨髓”来形容,那就是寒。

有一种寒,不是在体表,不是在肌肉,不是在经脉,而是已经侵入到了你的骨髓,所以经常有寒彻入骨的说法。这种寒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症状,比如疼痛、麻木、浑身乏力等。

中医上,把这种寒湿入骨的病症归结为“痹症”的范畴,经常听说的包括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

寒入骨髓听起来很是要命,但其实也不是无方可治,我们的中医大家早就研究出了对付他的经方,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试验、验证、优化,现在已经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这张方子,就是出自清代名医王洪绪的《阳和汤》。方子的特殊之处在于补阳气的同时并不伤阴,所以叫阳和。如果伤阴的话就无法和了。

先来看配伍:熟地黄、麻黄、鹿角胶、白芥子、肉桂、生甘草、炮姜

阳和汤的主要出发点,就是通过阳气来调节我们的人体平衡,阴阳平衡了,才不会遭受疾病的困扰。原文对阳和汤是这样描述的:骨槽风、流注、脱骨疽、鹤膝风、乳癌、结核、石疽、贴骨疽,以及一切阴疽等证都可治。

翻译过来意思是:骨髓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瘤、骨癌

这些都是和骨病有关的,可想而知,它对于骨病的调理作用不容小觑。

下面我们说说,这7味药材是如何一步步把骨缝中的寒湿给去除的。

首先,要想把寒湿给逼出去,首先是得给它开一个出口,用辛温解表,开散毛孔的麻黄最为合适。麻黄性温,而且辛散、苦,归肺、膀胱经,可以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全身的疼痛、恶寒等。

寒湿排出去以后,就需要调和阴阳,这里用到了肉桂、炮姜、白芥子。

肉桂主上气咳逆,有镇静镇痛、补火壮阳、活血通经的功效,之所以不用驱寒效果更好的桂枝,是因为桂枝和麻黄搭配起来发汗力度很大,容易出汗过多伤了正气。相比较下来了,肉桂就温和了许多。肉桂强壮了心阳与肾阳,再用炮姜来强壮肺阳胃阳脾阳,炮姜可以温暖你的小肠大肠,整个恢复你的消化与运化功能。

白芥子有温肺化痰、理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治疗寒痰引起的咳嗽,治疗肢体麻木、痈阻疼痛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温化寒痰的中药,主要是归肺经,所以它有温肺化痰、理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是用于一些寒痰引起来的咳嗽。

寒痰自然带寒湿,白芥子走而不守,一旦起效,就像出笼的小鸟,把寒邪一网打尽。

剩下的鹿角胶和熟地滋阴补肾,强肾壮骨,甘草调和诸药,所有药材各司其职,药效也就发挥出来了。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用药,切不可照搬经方使用,调理的过程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组方。

祝各位健康安乐。

我家的红色记忆|中国水上飞机之父王洪章:“一张白纸”绘制“海上雄鹰”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熊东东 梅春艳

“父亲做人低调,对我们子女要求非常严格。”6月26日,王洪章的儿子王少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当年和姐妹们观看拍摄的“水轰5”纪录片时,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叔叔阿姨们的面孔,只是在片尾才看到父亲的背影,非常疑惑。父亲却笑着说,“没必要,把镜头留给广大的技术人员。”

王洪章

王洪章是被誉为“水上雄鹰”的中国第一代水上飞机水轰5的总设计师,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1930年出生于吉林省一个贫寒的家庭,4岁母亲去世,11岁又失去父亲。在哥哥的苦心帮助下,勉强读完6年小学,而在14岁时哥哥又被日本人抓去做劳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洪章参加了革命军队,1946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68年,王洪章接受了重组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和组织研制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的重任,从此,他所有的精力都和水上飞机、和中国特种飞行器事业紧密结合在了一起。2012年初,因常年严重肺病缠身,王洪章在荆门不幸逝世。

王洪章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5岁参军,十年机务生涯中自学提高

“孩子们啊,爸爸曾经就是孤儿,打小就饥一顿、饱一顿地度日,后来参加了革命队伍,才有机会学习。”王少军说,父亲对子女们从不搞特殊化,总是谆谆教导他们认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1945年,15岁的王洪章随着工棚的工人一起参军,幻想着能吃饱肚子他终于找到人生的方向,在部队得到锻炼成长。

1950年4月,王洪章被选送到空军第二航校学习,被分配到地勤速成班。仅用八个月的时间,王洪章就学完了两年课程,达到中专水平,因成绩优异而荣立二等功。

要做好很多不同型号飞机的地勤维护工作,光凭在速学班所学知识,远远不够用,王洪章养成了自学的习惯,紧紧围绕自己的机务维护专业,除学习了从初中到大学的数理文化课外,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飞机发动机等基础课和专业课。

干机务那些年,王洪章每天晚上学到十一二点。在七年的时间里,只有小学学历的王洪章边工作边学习,最后达到工科大专程度,他被评为全军文化学习标兵。

“没有文化就掌握不了技术,没有熟练的技术又怎么能干好工作!”从此,王洪章不管工作多苦多累,哪怕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他睡前必须自学两个小时。

王少军说,父亲后来讲出他成功的秘诀,“别人打牌下棋,我捧着书看。”

临危受命, 组建水上飞机研究所

“祖国要强大,海军装备必须自力更生。”1960年,当苏联撕毁援建合同的那一刻起,王洪章就立志挣脱国际制约我国水上飞机发展的桎梏,研制自己的水上飞机。

当时的海军航空兵水上飞机部队仅有的6架别—6飞机,发动机都是超寿使用,面临报废,海军航空兵水上飞机部队即将成为一支没有飞机的飞行部队。

“为了保住这个机种,海军急需水上飞机”。在中央军委决定重建特种飞机研究所后,时任筹建小组组长的王洪章立即组织人马开始了筹建工作。

水上飞机设计研究所再获新生,确定了海军研制水上飞机的目标。王洪章面临着高难度的研制任务,最紧迫的进度要求,当时没有原准机可以借鉴,他带领新手为主的科技人员队伍,兵分青岛、哈尔滨、荆门三地,紧张地投入科研设计、试验、基本建设战线。

航空人坚强的意志和坚硬的脊梁从来不会被困难压垮,王洪章就像是一根承受着重压的弹簧,愈战愈勇、愈挫愈艰,他始终坚持中国的水上飞机事业不能停下,更不能夭折。

1970年的夏天,12岁的王少军来到哈尔滨,那次是他第一次看到父亲单身生活,父亲工作的认真和刻苦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一个十平方米的单间,床上和桌子有序地摆放着七八堆书和记录纸,在桌上放着许多资料、书籍,可以拉动的计算尺,还有一把一角尺。”王少军说,桌上纸袋里还装着干裂的馒头,父亲怕他动了尺子,把书和稿子搞乱,下午就把他托付给一位负责政治工作的谢伯伯。

王少军回忆,父亲当时还背着一个黄挎包,里面还发出铅饭盒和勺子的碰撞声,听一些叔叔和阿姨说父亲天天都背着它跑各个车间、各个生产部门,到吃饭的时候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

书写传奇,“水轰5”一飞冲天

当年国家批准水轰-5飞机研制时,我国航空工业尚处在仿制为主的年代,根本没有自行研制飞机的规范、条例和指南性规定。王洪章打破常规闯自己研制飞机的道路,在水轰5的研制工作中,采取下厂设计,提出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和设计、试制、使用“三结合”的研制形式,提出将设计、试验、新品研制、试制试飞和基本建设平行交叉的作业方法。

仅用5个月时间,研究所就完成了总体设计,8个月时间完成产品设计、模线设计和工艺装备设计,按常规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一年多时间完成,极大地缩短了研制周期。

每一次的挫折与挑战,都是为成功种下的种子。当时,王洪章带着从各地调来的100多名科技人员,凭借着仅有的绘图用的鸭嘴笔、丁字尺以及记得滚瓜烂熟的数学公式、力学定律,晨暮相接、四处奔波,从旅社租房间当宿舍,从大学借屋子当设计室,将厕所隔出来当资料间,用床板支起来当绘图桌……就是这样,这个特殊的群体用坚强的意志承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功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

1976年4月3日,水轰5在荆门漳河水库成功首飞

1976年4月3日上午,水轰五在湖北荆门漳河水库首飞成功,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飞上蓝天,填补了我国飞机制造业的一项空白,这一天也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前后8次,水轰-5经历了了生死线上的挣扎,但是这些都已过去了,我们坚持了下来,今天水上飞机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对自己的过去问心无愧。”王洪章曾经这样说。

父亲晚年与病魔搏斗的坚强让我们震撼,他唯一眷恋和无法放下的就是中国的水陆飞机事业,弥留之中曾两次说着“天……”,王少军说,父亲是想象中国水陆两栖飞机早日飞上蓝天。

如今,这一切已实现:2018年10月20日,中国研制的世界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水库的首飞成功,举世瞩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12/1696091314230797.html
上一篇:八字中的沐浴怎么看(八字里的沐浴指什么)
下一篇:天赦日八字(天赦日八字大吗)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