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妲己真实下场:嫁给周公姬旦,被周成王姬诵无情抛弃
妲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尤其被《封神演义》一顿骚操作,其“狐狸精祸国殃民”的标签算是贴上了。其实这都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真正的妲己并非迷惑纣王败坏殷商大好江山的祸水,而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
《三国志/孔融传》记载,袁绍的儿媳妇甄宓美貌娇艳,惹得曹操父子口水流下三千尺,等到曹操兴冲冲进入冀州,让人去取甄宓,下人报告,早被曹丕捷足先登了。曹操心中那叫一个气,但是干气没办法,总不能把儿媳妇抢了吧。孔融看到曹操父子这般丑态,就想拿曹操开心开心。有一次喝酒,孔融说,当年武王伐纣,周公姬旦进了朝歌,第一件事就是把妲己取了。曹操一听来了兴致,因为他自比周公,这孔融明显是给自己纳甄宓找依据啊。赶紧问,你从那本书上看到的,给我瞧瞧。孔融说,以今观古,想来如此。曹操一听,心中大恨,你丫原来在拿我开涮啊,你是在玩命懂不。从此对孔融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个不孝的罪名把他杀掉了。
那么孔融说的“妲己嫁给周公姬旦”真是自己编的吗?非也。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博览群书,肯定不会信口胡诌。
妲己之名最早见于《国语/晋语》: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殷辛伐有苏,有苏人以妲己女焉;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褒姒女焉。这是三个亡国祸水,搞垮夏商周三个朝代。《史记索隐》:妲字己姓也。就是说妲己不姓妲,姓己,妲是字。用现在的叫法,应该写作“己妲”。妲己也作“䵣(读如妲)己”,《說文》:白而有黑谓之䵣。钱钟书先生考证:“中国一向喜欢白里透黑的美人,就像妲己。”所以妲己意思就是,有苏国己族一位皮肤白里透黑的美人。
妲己喜欢穿男装,不喜欢穿女装。王夫子《周易外传》:妲己男冠以亡殷,何宴女服以覆晋。就是说妲己喜欢穿着男装帮助纣王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把殷商搞得乱七八糟,最终把国家搞垮了。武王历数帝辛罪状,第一条就是重用妇人。《史记/周本纪》:“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大意是说,纣王不重用自己的兄弟叔伯等亲近族人,反而重用老婆,任命了一帮从别国流亡到商国的坏人治理国家,搞得人怨。其实这是政治攻心,向纣王的亲族隔空喊话,你们不要跟纣王一条心,等我打败纣王,就让你们当商国的话事人。结果纣王的哥哥叔叔相继叛变,从背后捅了纣王一刀子。纣王死后,周人就把殷商地盘瓜分了,把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封到宋国。所以毛主席说,微子启就是个“商奸”。
至于纣王为啥不重用亲族反而重用外人,这个话题很大,重要原因就是想搞变革,重振殷商的雄威,结果得罪了殷商旧贵族,被这帮人联合周人里应外合干掉了。其实跟后来秦朝商鞅变法是一样的,大家从这个思路理解就可以了。纣王就是变革的牺牲品。
纣王死后,妲己去哪儿了呢?其实并没有死。《史记》:(武王)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就是说,的确有两个女人跟着纣王殉国了,被武王砍下脑袋挂在大旗上示众。但是太史公并没有说其中之一就是妲己,要知道妲己可是名人,最早的《国语》都记着呢,如果死的真是妲己,太史公会直接写出她的名字,不至于隐晦其名。
妲己其实是被周公姬旦收了。
《荀子/非相》记载:周公短,身如断菑。菑的意思为直立而枯死的树木。就是说周公是个矮个子,站在那里身子就如半截枯树。《白虎通/圣人》称:周公背偻。就是说周公总是驼着背走路。既然周公是个矮个子,为啥还要驼背走路呢?不应该努力直起身扳走路以补自己的短板吗?后人附会说这都是周公勤于王事,终日案牍劳形,把背都累弯了。当然这么理解也对,也符合常理,但是孔子不认同。
《论语/泰伯》:有周公之才之美,且骄且吝,其余不足道也。就是说,周公是个有才有颜的帅哥,并不是个又矮又挫的武大。孔子意思,哪怕是周公这样的高富帅学霸,如果又骄傲又小气,也是不可取的。可见周公又矮又挫是假装的。既然周公是个大帅哥,为啥要假装又矮又挫呢?难不成有啥难言之隐?这就要从周公辅政说起了。
武王姬发打下江山没多久挂了,留下尚在襁褓中的成王和一个四分五裂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主少臣疑。他临终遗命,让周公姬旦(老四),召公姬奭(老八),管叔姬鲜(老三)共同辅政。其实周公召公当时也叫鲁叔召叔,公是后来的封号。按照周制,诸侯都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过日子,不能老在京城呆着。管叔召叔都相继回去了,唯独鲁叔姬旦没回去,他让儿子伯禽去了鲁国,自己留在成王身边当了摄政大臣。
这下炸了锅,大家伙都以为他要篡夺成王的王位取而代之,于是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四处造谣,并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带领殷人旧部发动了叛乱,殷人的一些盟友如东夷联邦也群起呼应。周公百口莫辩,忧惧不已,于是求教妲己,妲己说,自古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帝辛就是不舍得对兄弟下手,结果被亲哥子启背后捅了刀子,身死国灭。大鹏展翅腾云起,不顾地上小蝼蚁。您此时该用霹雳手段。
周公姬旦于是派人向齐国的姜子牙和燕国的召叔解释,大周江山风雨飘摇,成王年少,我要不挑起这个重担,就怕革命果实付水东流,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姜子牙理解了,而且得到了征伐之权,四处平定蠢蠢欲动的东夷,减除了周公后顾之忧。自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姜子牙得到征伐之权,意味着周公跟他做了一笔双赢的交易。召公也支持周公,因为不支持可能大周江山就真的被倒算了。
周公带兵四处征伐,朝中就得有人辅佐成王镇场子。否则后院起火可不好,他不能带着还在吃奶的成王打仗吧。这个帮他镇场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妲己。妲己的治国理政能力一直被周人看好,在妲己的帮助下纣王东征东夷,西讨西夷,得了天下三分之二(孔子语)的姬昌都得派儿子伯邑考进京当人质。武王灭商之后,摒弃前嫌,把妲己赐给了周公。这就是孔融说的“周公纳妲己”之由来。武王一方面看中妲己的美貌,用妲己笼络周公;更重要的是看中妲己的治国能力,留着日后用得着。
果然此时的妲己派上了用场。周公四处征伐,妲己在家坐镇,每天抱着成王处理事务。为了掩人耳目,妲己就假扮周公,因为她没有周公个子高,只好弯腰驼背,还带着面具,所以人们都以为周公是个弯腰驼背的小老头子。其实周公当时才三十出头,根本不可能成为这副模样。知情者也就周公几个嫡系,这些人也起监视妲己的作用。
史书记载,周公为了显示自己谦恭下士的人设,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正吃饭呢,有人求见,赶紧吐了口中的饭出去接见,办完事回来继续吃。正吃呢又来人了,赶紧再出去,一顿饭来了好几拨人。三指多次,不是实数。正洗澡来人了,赶紧拧干头发出去,洗一次澡也接见好几拨人。周公后来跟儿子说起此事,非常得意。要知道周公可不是个喜欢自矜邀功的人,孔子夸的就是他不居功自傲的高尚品格。可见周公这么说并不是夸自己,而是在夸他的替身妲己。意思妲己为了周王室的安定平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连一顿饭都没有好好吃。
据吴钢先生在《孔子的周公》一书中考证,这里的一饭三吐哺并非吃饭,而是喂奶。意思妲己处于孕期,正在哺乳成王,是成王在“吐哺”,不是周公在“吐哺”。如果是周公本人吃饭,不至于一顿饭吃三次。比如你买了个泡面,正吃呢,领导找你,你去了,一会儿回来再吃,又叫,一会儿回来再吃,一个泡面吃三次,有病啊。一个澡洗三回,更是有病。所以只能是妲己在喂奶,成王吃了好几次奶。
既然妲己为周王室作出如此之大的贡献,为啥却成为祸国殃民的牺牲品呢?因为后来周公姬旦倒霉了。成王亲政之后,开始培养自己的力量,肃清周公姬旦的势力,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后来明朝的张居正就被万历皇帝给搞了,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就被顺治皇帝给搞了。成王把周公的很多亲信都抓了起来,眼看就要延及周公,周公赶紧带着妲己跑到了不服周的楚国。没多久成王主宰了局面,杀了几个手下向周公示好,四叔回来吧,都是误会一场,怪我年少轻狂不懂事,被奸臣蒙蔽了,咱们叔侄谁跟谁啊。
周公本来伤透了心,不想回来了,妲己此时虽然重病缠身,但是头脑清楚,跟周公说,你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乃是大周的图腾,你不回去,让天下人怎么想,置成王于何地?周公于是带着妲己北返,妲己中途病逝,葬在䵣水。周公伤心欲绝,也死在归途。周公死后,倍极殊荣,成王还把礼乐赐给了鲁国。周天下的礼乐征伐,征伐给了齐国,礼乐给了鲁国。
周公没事,不证明妲己也没事。虽然妲己从小抱着成王处理政务,一起吃饭睡觉,待他如母亲一般,还给他喂奶,但是成王不需要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母亲。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恩赐罪恶”,就是说一个人对你越好,你越恨她,前段时间著名的某名牌大学学霸弑母案就是典型案例。周公死后,成王就把妲己抹黑了,说她迷惑纣王,颠倒朝纲,葬送了殷商江山,是个红颜祸水。换言之,妲己被周成王无情抛弃了。
孔子和司马迁都是严肃的历史学家,考证过妲己的来龙去脉,所以没有采纳《国语》中红颜祸水的说法。孔融很可能看到了孔子留下的一些绝密资料,所以才跟曹操说出周公纳妲己这样的刺激题材。但是当曹操问他“史出何典”时,他又犯了文人书痴的毛病,生怕这些东西落到曹操手里不还,所以顺口推脱“想来如此”。曹操一看,好你个孔融,有好东西不拿出来分享,以为我傻逼啊,灭你全家。
轩辕坟三妖一起出山,为何开始只有狐狸精迷惑纣王?另外两妖呢?
女娲派轩辕坟三妖迷惑纣王,为何开始只有狐狸精出场?那俩妖呢?
嗨,大家好!头条号虫子天下原创文学点评第五百三十八期上线啦!上一期,虫子天下给大家说的是,在小说当中,姜子牙下山是奉了玉虚宫元始天尊的旨意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姜子牙却几乎一事无成的事情。这一期,咱们继续来聊聊小说《封神演义》的故事。
姜子牙下山之后,虽然说一开始是一事无成,但是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谋生的事情,那就是依据自己在元始天尊那里学到的技能,来给别人算命。于是乎,在接下来算命的过程当中,姜子牙就做了下山之后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将琵琶精打回原形!
可是,当虫子天下读到这段故事的时候,虽然知道琵琶精是个妖精,但是忽然觉得这个琵琶精有点可怜,原因就是,当初女娲娘娘想要惩戒纣王的时候,是将轩辕坟三妖一起派出去迷惑纣王的。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似乎只有千年狐狸精在执行女娲的旨意。那么,轩辕坟三妖一起出山,为何开始只有狐狸精迷惑纣王?另外两妖呢?
关于女娲娘娘派轩辕坟三妖迷惑纣王的描写,在书中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中,是这样写的:
这叁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叁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叁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毕,叁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说得很清楚,这所谓的轩辕坟三妖,就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而且女娲的意思是,“你叁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也就是说,女娲是让这三妖一起执行女娲的旨意的。并且再三叮嘱她们“不可残害众生”!
可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为何开始只有狐狸精出场?那俩妖呢?
关于千年狐狸精出场迷惑纣王的事情,大家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从苏妲己在恩州驿被狐狸精杀死之后,接下来所以的事情,都是千年狐狸精做的。在这之后,一直到姜子牙下山遇到琵琶精之前,都没有另外两妖的描写。甚至,当琵琶精出现之后,依然没有九头雉鸡精的消息。那么这俩妖都在哪里,又在做着什么事情呢?
既然琵琶精比九头雉鸡精先出现,那么咱们就来看看,书中关于琵琶精是如何描写的吧!在书中第一十六回《子牙火烧琵琶精》中,是这么写的:
且说南门外轩辕坟中:有个玉石琵琶精,往朝歌城里看妲己,便在官中夜食宫人,御花园太湖石下白骨如山。琵琶精看罢,出宫欲回巢穴,驾着妖光,迳往南门过,只听得哄哄人语,扰嚷之声。妖精拨开妖光看时,却是姜子牙算命。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很清晰的写出,这个玉石琵琶精并不是和千年狐狸精一起住在朝歌,而是依旧住在朝歌南门外的轩辕坟当中,虽然没明说九头雉鸡精的事情,估计也和琵琶精差不多。此次之所以被姜子牙抓住,完全是因为她往朝歌城里看妲己后,再回到轩辕坟的路途当中,遇到姜子牙的。假如琵琶精和千年狐狸精一样,在纣王的身边迷惑纣王的话,会是现在这样的命运吗?
看到这里时,虫子天下的心里感到十分的疑惑,分明女娲当初发布旨意的时候,是让轩辕坟三妖一起迷惑纣王的,怎么现在狐狸精留在纣王身边执行旨意,而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却依然住在老巢轩辕坟中呢?
不仅如此,女娲曾叮嘱过她们“不可残害众生”,而琵琶精却“在官中夜食宫人,御花园太湖石下白骨如山”!也就是说,琵琶精从一开始就已经违抗了女娲的旨意了,这到底是谁的主意?九头雉鸡精是否也这么做了呢?
说到这里,虫子天下似乎觉得,女娲派轩辕坟三妖迷惑纣王,为何开始只有狐狸精出场的原因有了,有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其一,在朝歌城中,或者说是在纣王的天下当中,暂时还没有适合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赖以托身的合适的人选。苏妲己就算长得再好,也只有一个苏妲己,既然千年狐狸精得逞了,就不可能让另外俩妖再来染指苏妲己。
其二,千年狐狸精虽然是和琵琶精、九头雉鸡精都住在轩辕坟当中,但是她们的关系可能并不是很好。因为女娲的旨意只是让她们迷惑纣王,没让她们残害众生。这一点,千年狐狸精做到了,但是另外俩妖没做到。难道说,另外俩妖在千年狐狸精的眼皮子底下害人,她能不知道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千年狐狸精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却对这件事睁只眼闭只眼,目的就是想让另外俩妖自己打破女娲的旨意,从而自己独享日后女娲承诺的奖励。所以,一开始就只有千年狐狸精出场迷惑纣王,却不见另外俩妖的身影。
只是后来,由于纣王身边忠臣的干涉,以及玉虚宫这边神仙的步步紧逼,千年狐狸精发现这件事根本不是她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这才想尽办法,让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也来到了纣王的身边,和自己一起执行女娲娘娘的旨意。
依据事实,说出真实的感想!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点评!如果你同意虫子天下的点评,希望能得到你的点赞、分享和转发!如果你不同意虫子天下的点评,虫子天下恭候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