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罗盘不叫指南针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古时叫司南,相传首先由黄帝发明了指南战车而发展来的。而罗盘就是在指南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加一个盘面,盘面如罗,故叫罗盘。 罗盘的盘面是由一层层的圆组成,层数因风水门派的不同而不同,少则几层多则几十层。分天盘地盘、金盘银盘、内盘外盘等等。有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四时九星、二十八星宿等内容。现代风水师一般用的是综合(门派通用)中型(直经六寸)五层的罗盘。第一层,指南针(天池);第二层,先天八卦;第三层,后天八卦;第四层,十二地支;第五层,二十四山向;内有子午线,外有天心线(十字红线)及用颜色来表示阴阳。 罗盘不仅可以用来辩别方向,而且还可以运用到风水的勘察,推算星象节气等。它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对大自然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已不是单纯的指南针了,因此罗盘不能叫指南针。
大小罗盘
多层罗盘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罗盘不叫指南针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古时叫司南,相传首先由黄帝发明了指南战车而发展来的。而罗盘就是在指南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加一个盘面,盘面如罗,故叫罗盘。 罗盘的盘面是由一层层的圆组成,层数因风水门派的不同而不同,少则几层多则几十层。分天盘地盘、金盘银盘、内盘外盘等等。有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四时九星、二十八星宿等内容。现代风水师一般用的是综合(门派通用)中型(直经六寸)五层的罗盘。第一层,指南针(天池);第二层,先天八卦;第三层,后天八卦;第四层,十二地支;第五层,二十四山向;内有子午线,外有天心线(十字红线)及用颜色来表示阴阳。 罗盘不仅可以用来辩别方向,而且还可以运用到风水的勘察,推算星象节气等。它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对大自然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已不是单纯的指南针了,因此罗盘不能叫指南针。
大小罗盘
多层罗盘
图片来自网络
非遗传承︱罗盘制作者吴兆光:罗盘是古人智慧的符号化体现
万安镇地处歙休盆地的横江沿岸,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因东面的万安山(又名古城岩)而得名。集镇雏形早在汉隋时即已形成,文献可稽的历史有1700余年,一度作为县治、郡治所在地。这里地近邑城,处于上至黟县、祁门、婺源,下通屯溪、岩寺,远往安庆及赣、湘、闽等地的陆路交通中心;且依畔钱塘江上游水运干道横江,船行溯流可到黟县渔亭,顺水直达浙江杭州。因万安既有车马之便,又有舟楫之利,周边乡镇出产的大量粮油、竹、木、茶叶等物资集中在此加工、销售或转运,使之成为古徽州重要的商埠和水运码头。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明清时期,万安街已名列休宁县境九大街市之首,民间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誉。街长约五里,狭长逶迤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因而又有“一线天”街市之称。即使在已呈衰退之势的清末民初,万安街沿街仍有布匹、粮油、糖坊、酱园、典当、国药、徽墨、罗经、糟坊、炉坊、轿行等50多种行业、140多家店铺和手工作坊,可以想见其鼎盛时期的繁荣状况。
然而今非昔比。与黄山市中心热闹非凡的屯溪老街相较,如今的万安街显得萧条落寞。街上几乎不见行人,也不闻鸡鸣犬吠,不少老宅已年久失修,无人居住;曾经繁忙的码头现已成为妇女的洗衣之所,当年林立的店铺也不见半点踪迹。只剩脚下光洁平整的青色石板路,还在隐约昭示着昔日万安街上的行人如织。
万安老街
沧海桑田的同时,也有一项技艺延续了下来。自万安街向东,行至上街70号,“吴鲁衡罗经老店”的招牌映入眼帘。“罗经”是风水师对罗盘的敬称,据考证,万安街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万安也因此被称为“罗盘之乡”。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鲁衡罗经老店
“罗盘之乡”
万安罗盘得以兴旺发达,与其地理人文环境及社会需求有关。徽州是宋明理学的发祥地,社会文化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以及后来的诸多理学家们均多有易学著述,并有专门文章强调要研究风水。源于程朱理学的新安理学在徽州盛行近700年,对徽州社会的影响极其深刻,使得这一地区的风水活动相沿不衰,形成传统社会习俗。南宋《新安志》载:“其民之弊,好委人事,泥葬陇卜窆至择吉岁,市井列屋,犹稍哆其门,以傃吉向。”说明当时的徽州人对房屋建筑和墓葬的风水已非常讲究。而清初休宁县万安人赵吉士所著的《寄园寄所寄》更有“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其平时构争结讼,强半为此”的说法,可见得徽州风水之盛行。
同时,徽州自古有自承一脉的风水体系,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何令通。何令通(922—1019年),名溥,字令通,原为南唐国师,精堪舆家说,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因谏李璟修牛首山陵不利,被谪为休宁县令,曾整治休宁县城环境。后辞官为僧。其在“阳宅”、“阴宅”的理论与实践上都多有作为。《休宁县志》称:“凡徽人葬地之善者,多为何国师所扦。”何令通的风水术一直在徽州传承。如婺源济溪的游氏家族,即“得舅氏国师何令通青囊之学”,历代均出过不少著名的风水师。明代游元礼还曾于“永乐初应诏卜天寿山陵,优赐还山”。而何氏后人休宁著名风水师何可达,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明永乐年间改造村落环境、构建村中水系的规划者。
此外,明清时期,徽商在外地经商致富后,多回到故里大兴土木,建宅邸、立祠堂、修祖坟,这些活动在破土动工之前,都要请风水先生相地择向,风水术和罗盘更因之有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同时外地的商人和堪舆师也专程来万安购买罗盘。以上这些独特的文化、经济和地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万安罗盘的产生和发展,万安罗盘业应运而生,并使万安镇逐渐成为明清时期著名的罗盘制造中心之一。
罗盘
技艺传承
万安历史上的罗盘店主要有方秀水、吴鲁衡、胡茹易、胡平秩等。吴鲁衡罗经店创办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万安罗盘制作业的后起之秀。创办人吴国柱(字鲁衡)所制罗盘、日晷等,因质量上乘、精密度高而畅销各地,“吴鲁衡”也成为中国罗盘业的知名品牌。其后人秉承祖制,并兼制“洋式日晷”和“节气日晷”等,产品行销中国城乡,甚至远传至日本、朝鲜、东南亚及欧美诸国,享誉海内外。4年(1915年),吴鲁衡第五、六代传人吴毓贤、吴慰苍共同制作的罗盘、日晷被评为中国备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产品二等奖,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吴氏罗经店传业六世,至20世纪60年代歇业。1990年代,第七代传人、后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森重操先辈旧业,恢复了吴鲁衡的罗盘制作技艺。
中国备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产品二等奖奖状
吴鲁衡罗经老店的现任“掌柜”是第八代传人吴兆光。吴兆光出生于1984年,大概从10岁起开始接触罗盘制作,“看三年修三年”,16岁就基本上掌握了吴鲁衡罗盘制作的核心技术。但他不认为这是父母有传承意识的体现,“你说农民会刻意培养他的孩子种田吗?那不是培养,而是要为家里干活,你就是个家里的劳动力。”吴兆光觉得自己“从小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玩”,学习罗盘制作是被逼无奈,更没有考虑过文化传承。十九岁时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入伍当兵,跟着部队走南闯北。
当兵时,父亲吴水森的一封信对他触动很大。2003年前后,整个罗盘业环境很不好,吴水森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制作罗盘力不从心,希望儿子能回来接班,传承这项手艺,也带领罗盘业走向正轨。考虑再三,吴兆光在服役期满后回到了万安镇,接手老店的经营。他决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首先是扩大生产规模。吴鲁衡老店制作的罗盘要经过选料制坯、车盘、分格、清盘、写盘、油货和安针七道复杂工序,每个步骤都要手工制作。最关键的工序是安装磁针:先将钢针置于天然陨石上使其磁化,安装时要精密地测定磁针重心,不能使支点产生阻力,以便指针能够自由转动。这道工序是罗盘制作的核心技术,只能由店主亲自在密室中完成。
以前都是吴水森独自完成所有工序,吴兆光说服父亲招工人、带徒弟,将前六道工序交给其他人处理,提高罗盘产量。其次是扩大宣传,吴兆光建立网站,介绍罗盘的历史及制作过程,同时也开始在QQ上销售罗盘。这些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运作,当时让父亲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两三年后,老店逐渐走上正轨,吴兆光和父亲又面临选择:应该把罗盘卖给政府还是专业风水师?当时政府大量采购当地特产作为礼品,徽墨、砚台、罗盘都在采购之列,订单数额有时可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他们觉得政府采购这条路与政策关系过于紧密,不够稳妥。相比之下,个人客户虽然难做,但只要把产品做好,积累的声誉和资源就会一直延续。于是,他们将产品受众定位为专业客户。后来“八项规定”对三公经费进行严格控制,由于预判得当,政府订单减少几乎没有对吴鲁衡罗经店造成影响。
不少人也在打“吴鲁衡”这块万安罗盘金字招牌的主意。由于吴水森缺乏商标意识,“吴鲁衡”在1990年代即被人抢注,后来打了近20年的官司,才把商标重新拿回来。也有些小作坊在自制的罗盘上落吴水森、吴兆光的名款,仿制吴鲁衡罗盘在淘宝上进行销售,为了以正视听,吴兆光也开了一家淘宝店,随时通报存货情况,防止顾客上当受骗。
吴兆光先生
罗盘对制作原料要求很高。万安镇周边河汊纵横,林木葱葱,盛产一种“虎骨木”,其材质坚韧、不显纹理,是制作罗盘的不二选择。但是虎骨木要放置三年半到四年,待充分晾干后才能使用。罗盘有大大小小多种尺寸,由于原料的限制,各种尺寸罗盘的数量分配,需要根据盘种需求的变化,在储存木料时就加以准备。“我们要预测未来3-4年罗盘市场的走势。不同流派对风水的解释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罗盘。比如说前两年,大盘呼呼呼地卖,小盘一堆堆那里,就是没人买;但有时候连续几个月小盘卖空,大盘不动。某段时间正好一个很大的风水流派办的培训班比较多,小盘就会卖的多;但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学会培训较多,那就不一样了,他们更倾向于解释内容更多的大盘。”
为了了解不同流派的动向,吴兆光经常与风水师们交流,但他认为还是不能完全掌握罗盘市场的动态。“我们去年只生产了1000多面盘,但是远远供不应求。比如说市场需求有10000,你只有1000,那怎么保证这1000是10000个里面的综合反映呢?除非和市场需求基本平行,这样说才会比较合理,但现在我们肯定做不到。”吴鲁衡罗经老店常备的盘样有一百多种,常见盘种有三和、三元、中和、玄空、朱子等。顾客主要从老店的网站上进行盘种选择、预定,吴兆光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加工制作
吴鲁衡罗经老店现有二十几名员工,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商业化公司,吴兆光称他们的生产模式为“手工小规模批量化生产”,一般一批罗盘做出来不会超过20个。老店生产罗盘、日晷、风水尺三种产品,罗盘价格从四五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主要以2000-3000元的盘种为主;最贵的产品日晷可以卖到30多万,但制作耗时超过一年。吴兆光觉得自己是比较轻松的,产品没有销售上的压力,也不需要专门的销售人员,每年都有500多万的销售额,利润率也比较可观。
对于进一步提高罗盘产量,吴兆光比较谨慎。提高产量的关键的是要减少他自己的工作量,经过几年的犹豫,他才下决心将七道工序中最重要的安针环节拆分,在指针装配上带徒弟,自己只负责最难的指针支点制作部分。他希望能将罗盘年产量提高到1500-1600面。“技术如果真的全部放开了,我是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如果采取工序式的放开,我永远可以留下核心技术。”
每个老店都有祖上留下来的规矩。吴鲁衡罗经老店有一条规矩是要求伙计“年少进店,老死出店”,且每个人只负责罗盘制作的某一道工序。“以前跟着我太爷爷、爷爷的佣工,都是一直干到死,每年给买两套衣服,每个月给月钱,生病我给你看,死了还要给他们备好棺材,有点像包身工,一辈子都管了。”还有“传媳不传女”,即罗盘制作技艺可以传给媳妇,但是不能传给女儿。“这是为了家族的知识产权保密。女儿要嫁出去,但媳妇是自己家的,生的孩子还姓吴。我父亲这一代就是典型的‘媳妇传儿子’,因为爷爷过世很早,幸好奶奶继承了这门技艺,才能把这个技艺传到我父亲的手上。”
吴兆光认为这些规矩都是为了防止技术外传。“可能是从事这行的原因,我们吴家的香火不旺,300多年只传了8代,从太爷爷开始,已经‘四代单传’。”第七代传人吴水森先生于2014年去世,如今的吴兆光35岁,只育有一女。对于技艺的传承,他表示正在考虑之中。
风水文化
吴兆光平时也会看风水的书,了解基础知识,但没有想过花精力研究。他认为风水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玄学神话,而是中国古代先贤们总结出来的一种人与自然的经验、规律,古人的智慧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在罗盘上,今人再通过这些符号,像破解密码一样,把当时的经验反推出来。
“不管是阴宅、阳宅,不外乎就是什么样的朝向。为什么改变门的朝向就会‘旺财’?实际上很简单,比如你走进街巷里,有些店铺的门它就是不吸引你,你就是走不进去,而根据地势、环境改变门的走向,你就能很自然地往里面走,这不就吸财了吗?还有‘旺家’,那就是房屋的风向、地球的磁场、日照等对这个房屋主人身体的影响,如果这个房屋老是晒不到太阳,那么一定湿气重,人就容易得风湿,所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他所居住的环境——也就是所谓风水——是有很大关联的,但是古代风水师不会告诉你,他只会告诉你这个房子好或者不好,他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实际上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科学,是古人对待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手绘风水图
罗盘业的兴衰也代表着风水文化的兴衰。在吴兆光看来,风水文化在时是一个鼎盛期,建国后进入压抑期,“”时遭受巨大打击,但没有真正中断,只是从地上转到地下了,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所回暖。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工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国家经济飞速增长,在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罗盘业开始起飞。“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肯定第一个想吃什么;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继续想穿什么;吃穿都解决了,再想有没有地方住;等到再有条件了,我可以决定是住在这里好还是那里好。风水的繁盛不恰恰反映我们需求的提升吗?”
为了传播罗经文化,吴兆光斥资1000余万,在吴鲁衡罗经老店后方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座罗盘专题博物馆——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该馆于2012年免费对外开放,展示古罗盘、日晷、风水尺、风水古籍、古图谱、老罗盘制作工具、万安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文物近千件,被评选为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此外,考虑到制盘原料已被列为国保树种,不得乱砍滥伐,除了向林业部门报备购买外,吴兆光还投资兴建了1000多亩原材料基地,供罗盘取材之用。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
风水罗盘的原理,中国大智慧
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钻等物质的属性,这叫作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条,在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方向大致指向南北。指北的一端称北(N)极,指南的一端称南(s)极。我们生活所依存的地球是一个磁性天体,如同任何磁体一样,它也有性质相反的两个磁极。其中一极接近于地球的南极,叫南磁极,位于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土地上,即东经156° 16′及南纬72°25′的位置上。另一极接近地球的北极;叫北磁极,位于北美洲加拿大的布地亚半岛上,即西经96° 45 ′48″及北纬70°5′17″的位置上。地球的两极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磁场,只要我们准备一根可以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作用下,受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自然法则制约,必然会自动停止在南北方向依据这个原理,在航海和飞行事业中,人们创造了一种磁罗盘,这是一种用指南针指示方位的仪器,由磁针、刻度盘、磁误差校正装置等组成,用以指示方向。
需要说明的,太阳光线的强弱、地理状况的特殊分布,往往会使罗盘上的指针失常,或是指偏,或是跳动。早在本世纪初,在俄罗斯平原南部库尔斯克城附近的游历者发现,所有的罗盘在那里都失灵了。科学家们经过勘探,发现了巨大的矿床,它的引力大于地球的北磁极,紧紧地吸引着罗盘的指针。据说,在瑞典、巴西、美国、印度的东北部都发生过类似情况,有时甚至使指针跳个不停,南北方向完全颠倒。
我国先哲在寻找矿石的过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磁有了初步认识。《管子·地数篇》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这是古籍中对磁石的最早记载。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精通篇》的注释中说:\"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为什么磁石能吸引铁呢?宋代的陈显微和俞璞都作过探讨,他们认为是\"神与气合\",是\"阴阳相感,阻碍相通之理\"。这是一种朴素而模糊的解释。从科学的角度看,铁是一种强磁体、铜、金等金属和非金属都是弱磁体。只有铁被磁石的磁场作用后,才会感应出很大的附加磁场,被磁石吸引。
我们的先哲还很早就观察到磁偏角。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指南针的北端是指在\"丙位\",即零度和15度之间,偏在地球北极的西面。南宋曾三异在《因话录》记载\"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于午丙壬间缝针。\"此处的地螺即罗盘,子午正针指的是由磁针确定的地磁南北极方向,子午丙壬间缝针指的是以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形成磁偏角。曾三异又说:\"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或谓江南地编,难用子午之正,故丙壬参之。\"这就是说,当地碾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一致的地方,就用子午正针。在江南偏海一带,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有一夹角,不能用子午正针,而应参用丙壬缝针。到了明代,《明史·天文志》记载\"偏角有不同;在京师则偏东五度四十分。\"这说明当时已对磁偏角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观察到指南针的南端在北京偏东。
对磁偏角,风水先生\"气\"的角度进行解释,说磁针属金,虽经火炼,终不能胜南离真火之气,故不能指其正位而偏于左,这是五行之气造成的现象。
阴阳宅风水之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先哲就已发明了指南针,当时叫司南。司栻南由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勺和一个栻组成。勺象汤匙,底部呈圆形,可以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当勺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拭是方形盘,用铜质或木质材料制成,盘的四周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八于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加上四维乾坤巽艮,共有二十四向,作为司南的定向。中间有个圆形的天盘,盘面很光滑,相当于后世罗盘的天池,勺在上面可以转动。这个模型,早在本世纪40年代末,我国学者王振铎已复制出来。
翻检古籍,公元前3世纪就有了关于司南的记载,《韩非子·有度》云:\"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云:\"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到了东汉,主充在《论衡一里应篇》云:\"司南之构,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张衡作《东京赋》,将司南改称为指南。
据说,先哲很早就利用指南针的原理创制了指南车。《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奇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虽尤。\"又传闻3千年前的周成王时,南方的越裳氏到京城朝拜,周成王送给他们指南车,作为辨别方向的工具。这些传说都是很久很久的事情了,无法考察证实。
史书记载东汉张衡创制过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等机械,可借已失传。张衡是一个具有超人的聪明才智的科学家,他发明过很复杂的地动仪和浑天仪,这些仪器都与方位有关,并且比指南车复杂。可以推测,对于张衡来说,创制指南车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国曹魏时,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认为,古代并没有指南车,书上所记不足信。给事中马钧与他们争辩,并且试制出了指南车。可惜又失传了。
直到宋代,燕肃和吴德仁等人又试制出指南车,《宋史·舆服志》把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记载下来,才使这一技术得以保存。但是,指南车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用途也很有限。
宋代用得最多的还是指南针,并且有许多记载。朱或于1119年在广州看见中国的海船上的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他把这写进了《萍洲可谈》,这是世界上关于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也记载了航行用指南针:\"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宋代的学者分别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几种指南针。曾公亮主编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指南鱼是用薄铁皮制成色形,然后用地磁场磁化法,使之具有磁性,当它浮在水面时,就可自动指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指南针,说:\"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南宋的陈元规在《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在鱼和龟的腹中装上磁石,用以指南。
宋代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大致有四种形式。一是将针搁在指甲上。二是把针搁在碗沿上。三是以针横贯灯心草浮在水面。四是以独股的茧丝用少许蜡粘于针腰悬挂在无风的地方。到了后世,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又有创新,归纳起来不过是两类,一是水罗盘,一是旱罗盘。旱罗盘有固定的支点,将针甩钉子支在磁心的重心处,针可以自由转动,并有很大的稳定性。水罗盘是针浮在水面,摇摆性大,逐渐被淘汰。
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中起过重要作用。元代的《海道经》和《大元海运记》里都有罗盘针路的记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依靠指南针才得以顺利航行。
相比之下,西方要比我们落后。十三世纪,英国、荷兰、意大利才先后使用罗盘航海。,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针的偏角。西方人用指南针打开了世界的海上通道,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提供了便利。
指南针是我国对人类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我们的骄傲。
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罗盘立向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一)
罗盘(罗经)是风水师堪舆时用来立极定向的测量工具,相当于农民的锄头、工人的锤子、商人的尺秤、学子的笔墨……它由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演变而来。罗盘上除指南针外,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是地、人、天三盘和与之对应的正、中、缝三针,以及每盘的二十四山。
用哪盘哪针来定穴立向呢?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是非对错没有定论。
第一种说法,干脆不用罗盘。其理论依据是,唐朝以前没有罗盘,照样定穴立向;其事实依据是,杨公用板凳立向的管氏宗祠。
据传说,管氏宗祠立向,是特意请杨公来定穴立向。开工那一天,杨公穿着旧长杉,拿着雨伞,背上包裹,风尘仆仆来到管氏建祠的所在地芒筒坝。他看见许多工人正忙着平整地基,便坐在边上张望。工人们见他衣着平常,也没太在意。后来,杨公自行找了一条板凳,坐在板凳上,仔细观察周围山山水水,一边观察,一边移动、调整正在坐着的板凳,直到满意为止。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人出来接待,杨公就悄悄地走了。等到管家人到处找杨公时,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过一位老爷爷在这儿坐了很久,早就走了。后悔不已的管氏家人分几路去追赶杨公,被追上的杨公告诉管氏:别着急,我已经给祠堂定好了向,也就是我刚才坐的那条板凳,这是祠堂大门的位置,你们按照板凳的方向立向吧。这,就是板凳立向宗祠的故事。
反对意见认为,唐朝以前已经有罗盘了。战国时期的罗盘已经初具规模,这是有明确的文字及图片记载的。当时的罗盘(称司南)除了刻有后天八卦符号以外,还刻有天干地支及二十八宿。八干、四卦、十二支构成了罗盘中的二十四山。当时,罗盘的里面是圆形,外形方正,诠释天圆地方的含义。东汉王充在他的《论衡•是应篇》中曾明确指出:“司南(罗盘)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里所谓的“地”,就是罗盘的底座。从战国、秦汉、六朝以至隋唐的古籍中,都有不少关于司南的记载。
也许,杨筠松是通过罗盘,不断调整板凳的位置方向,板凳就相当于罗盘了,因此板凳立向,同样是罗盘立向的结果。
什么是电子罗盘
电子罗盘,也叫数字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来定北极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罗经,现代利用先进加工工艺生产的磁阻传感器为罗盘的数字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现在一般有用磁阻传感器和磁通门加工而成的电子罗盘。虽然GPS在导航、定位、测速、定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信号常被地形、地物遮挡,导致精度大大降低,甚至不能使用。尤其在高楼林立城区和植被茂密的林区,GPS信号的有效性仅为60%。并且在静止的情况下,,GPS也无法给出航向信息。为弥补这一不足,可以采用组合导航定向的方法。电子罗盘产品正是为满足用户的此类需求而设计的。它可以对GPS信号进行有效补偿,保证导航定向信息100%有效,即使是在GPS信号失锁后也能正常工作,做到“丢星不丢向”。
科普 有了gps为什么还需要电子罗盘
不少手机其实都带有电子罗盘这一功能,我们平时用手机定位判断南北时用到的就是这一传感器。电子罗盘除了可以判断方向以外,一些风水大师也与时俱进,也开始用iPad来给客人看风水,同时还会告诉你这是美国进口的哦,看风水特准。
说回正题,对于电子罗盘这东西或许不少人要问,手机都有GPS功能了还有必要装个电子罗盘吗?其实很有必要,因为在树林里或者是大厦林立的地方手机很有可能会丢失掉GPS信号,而有了电子罗盘后可以更好的保障你不会迷失方向,毕竟地球的磁场是不会无端端消失的。更重要的是GPS其实只能判断我们所处的位置,如果我们是静止或是缓慢移动,GPS是无法得知我们所面对的方向。所以手机配合上电子罗盘则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电子罗盘依靠地球磁场来判断方向,莫非它的内部安装了一个小型指南针?非也非也,若还是普通指南针风水大师的iPad必定是山寨货,这还好意思说是高科技!我们只能说原理有点相识,传统罗盘用一根被磁化的磁针来感应地球磁场,地球的磁场会造成磁针的偏转,直至磁针的两端分别指向地球的磁南极与磁北极。电子罗盘也一样,只不过把磁针换成了磁阻传感器,然后将感受到的地磁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给用户使用。
磁铁确实会造成电子罗盘方向的偏移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iPhone查看地图或使用内置指南针时,时经常会提醒需要晃动手机来重新校正指南针。
来“中国网”(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复“部位”,告诉你一个减肥小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