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真正的含义(德字的最佳配字)

“德”字释义

安阳市,过去又曾是彰德府府治。彰德,彰显什么德,出自《逸周书·克殷》:“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彰显闻於昊天上帝。”

上述一段话中,“殷末孙受德”大约指殷纣王接班,继承大统;“迷先成汤之明”等于在说纣王将其祖先成汤的治国明德遗失掉了;“侮灭神祇不祀”是说纣王不敬神祇还恣意侮辱;“昏暴商邑百姓”是说纣王昏庸残暴对待其统治的臣民百姓;“其彰显闻於昊天上帝”一句等于说纣王的劣迹被上帝明白所见。

看来当年起这个“彰德”府之名时,就已将殷墟在安阳的事暗中提示了出来。

何为“德”?今日研究一下。

来自百度百科

“德”字由表示道路的行字和表示眼晴视线为直线的直字组合而成。

有人说这个字象的意义是人要走直道,走直道为德,果然如此吗?

实际上“德”字应该是关乎人的思想认识方面的,所以其后来的文字会加上心字。

实际的道路应该多是曲折的,非笔直的,而德字中的“直”代表的是人主观认识上产生的简化的理论上的看法,以直线代替曲折,是与实际的道路有一定偏差的。因此“德”字代表的是理论上的认识水平,而不是说人行直路为德,也就是说“德”字代表了人的学识,与“道”代表的自然规相对使用。所谓有德之人,实际就指学识丰富,对事物有深刻认识,能基于正确认识导致正确行动的人,其中也包括对人性对社会各方面的规律有正确认识的人。后来,汉语中“德”字就主要指人文方面的认识,进而狭义地得出人文方面的“道德”的意义。

“德”字在古汉语中是指各个方面事物规律的学问,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

在《逸周书·克殷》这一段文字中,“德”字就指关于统治方面的学问,进而引伸为“权力”,所谓“受德”就可翻译成继承大统。

“德”,含义以学识、见识、知识为主,其余含义均来自这类含义的引伸。

所谓“同心同德”,是说大家的心志相同,观点见识相同,“心”指心志心愿,“德”指见识观点。

“德”字上述含义引伸,就能有“好处、恩惠”的意义,因为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就一定能采取有利的措施,使行为人或相关人员获得好处。“行善积德”之德,就是好处、恩惠的意义。

掌握了治国理政的大道,就具备了统治国家之德,所以德字可以引伸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和权力。

老子的《道德经》,《道》篇主要讲述了自然规律(阴阳律),而《德》篇则主要讲了怎样利用这些规律治理国家。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财不配德,必有所失

近期,由于激起全网愤慨的某“犯罪”事件,让唐山这座城市连续霸占各平台热搜排行榜,老书虽然平时更多的关注的是关于经济、市场方面的消息,但对于这一几乎无法用正常文字去谴责施暴者的事件,也超脱了理性的范畴,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借用一位博主的观点:任何试图站在施暴者的角度去找理由为开脱的,去挑被施暴者问题的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心里有问题!虽然老书不像部分网友认为要判处当中的主要施暴者死刑,但是基于法律条文从严从重处理是必须的,而且应该当成一个典型来办,即是给关注的网友们一个交代,更是为了守护亿万普通群众心中的信任和公正!

愤怒过后,老书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在21世纪文明社会还会出现如此兽性的事件;为什么施暴者当时会如此嚣张跋扈;是什么原因让从娘胎中出来的一张白纸画满了邪恶与肮脏?

意识层次理论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以及潜意识,其中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任何精神活动都并非出自偶然,人类精神活动的根源就是潜意识,它对人的行为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因此要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就必须探寻潜意识的意义。解决的方法是通过解梦、口误和自由联想,在人无意识的发表中发现潜意识的意义,对造成病态的潜意识给予诠释,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老书当然不是要给施暴者提供治疗的方法,​而是想说明这帮暴徒的想法和行为绝对都是偶然,是脑海中潜意识的想法和行为,只是借着这股酒劲表达了出来而已,所以任何认为酒精会导致行为人的行为失控,可以不按照正常方式去理解的人非蠢极坏,如果他们心中真的支持这种观点,那是不是以后所有借着酒劲欺负“他们”的人都会被他们以宽松的心原谅,包括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由三个“我”构成,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本我遵循享乐原则,它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本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它不会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改变而改变;自我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与外界的要求;超我包括意识、前意识、部分潜意识,由自我发展而来,超我包括良心和理想两个方面,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和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人格完善的标志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

施暴者有没有理想老书不知道,但是良心肯定是没有的,否则也不可能干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出来。当然施暴者有没有良心,是不是有超我并不是老书关心的事,老书思考的是人在面对财富和地位的时候,如何才能匹配它们,或者说驾驭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所驾驭导致失去理想和初心,丧失人格!

从一些非官方的自媒体,老书了解到一些关于施暴者的信息,能驾迈巴赫逃跑的绝非普通人,基本上就是非富即贵,其中更有的是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财力可见一斑。但不知是因为财富来得太轻松或者其它的什么原因,施暴者身上并没有展现出相应的素质和人格。古人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财不配德,必有所失,说的是品行如果与地位不相匹配,那就召来会有灾祸;财富如果配不上德行,也终将会失去。现在看,古人诚不欺我!

写到这里,老书对于下半年的考试以及未来的态度豁然开朗,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做好各种不确定性的准备,不管最后努力有没有回报,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而老书能做的就是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去接受、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格局,平衡本我自我超过的关系,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不说做一个对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人,但做一个不危害社会的群众……

一明妙解“德”字

直心之德,惪;

修心之德,德;

无修之德,徳;

直心之德,“惪”字由直、心组成,不动机巧之心,如能丢掉五蕴,有照见之功!可入大圆镜智!

修心之德,“德”字由彳、十、四、一、心组成,意思是内外言行一致,一心一意为人做到十种善行,遵守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四种准则!可上修真修道修佛之路!

无修之德,“徳”字德而少“一”字,又称无一之徳,无“一”心之德,指回归本位,回归本来,实为真德!已入无念状态,可直入大菩萨果位!

“德”之含义

“德”字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 chì)形符号,表示道路、行动,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意思是:行要正。金文中“目”下面又加了“心”,意思是心要正。在小篆中,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意思是心直为“德”。“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

二程对人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视,认为德是人之本。程颢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一个人有了好的道德,众多的善行就会随之出现。程颐说:“德善日积,则福禄日臻。” 一个人如果天天积德行善,他的福和禄就会日益完满。

那么,如何才能修养好道德?程颐认为,“所谓德者得也,须是得于己,然后谓之德”,也就是说,在修养道德时,只有内心有所得,才能有好的善行。程颐曾形象地比喻说“心犹种焉,其生之德,是为仁也 ”。心就像谷物的种子一样,有了好的种子,就能生长出好的道德,而仁就是德的核心。

德是人的内在的品质,根据二程的阐释,有正、中、公、诚之含义。正,即正直,正直为德之根基,一个人有德无德,关键在于是否正直,刚正不阿;中,即处事的不偏不倚,坚持原则;公即有公心,公正、公平地对待人和事,没有个人私欲、私心,否则,一个私欲膨胀的人,是不会有德的。诚,即诚实、真诚,不欺、不瞒。做到了正、中、公、诚,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15/1697203008355813.html
上一篇:三国人物图片(三国人物图片大全大图)
下一篇:梦见剃头发(梦见剃头发是什么征兆男)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