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创立的英文)

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和酒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4周年

本报香港10月1日电 (记者冯学知)香港特区政府1日上午举行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升旗仪式上午8时在金紫荆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中联办、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解放军驻港部队负责人,以及香港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出席。

升旗仪式结束后,观礼嘉宾移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出席国庆酒会。李家超在酒会上致辞表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国家坚持开放、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香港带来源源不绝的机遇。要继续运用好“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主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李家超表示,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珍惜机会,谋发展、拼经济、拼竞争力,很高兴看到香港在这方面的共识非常强烈。

本报澳门10月1日电 (富子梅、唐佳)澳门特区政府1日举行升旗仪式和酒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澳门中联办、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解放军驻澳部队负责人,以及澳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分别出席了升旗仪式和庆祝酒会。

升旗仪式上午8时在金莲花广场举行。

庆祝酒会当日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举行。贺一诚致辞时表示,祖国是澳门的最强大后盾,是澳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最大信心和底气,澳门特区的繁荣稳定和各项事业取得进步,离不开中央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

贺一诚表示,澳门经济复苏势头良好,特区政府将抓住有利时机,全力推动社会经济复苏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2日 02 版)

创立\"日心说\"的哥白尼,一位掩藏在天文成就之下的经济学天才

今天是哥白尼的生日,1473年的2月19日,哥白尼在波兰维斯卡河畔的托伦城诞生了。当时托伦城的人们恐怕不会想到,这个孩子未来会创造出如此惊人的成就。

不过,现在当我们提起哥白尼,我们会想到他的不朽巨著《天体运行论》,想到他改变人类宇宙观的"日心说",也会想到他为了维护他的学说,遭到教会的迫害,甚至传言遭遇了火刑。

哥白尼的日心说(由Lara Eakins提供)

在我们心中,他是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可你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现象,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一、哥白尼的主要经济成就

哥白尼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是整个波兰瓦尔米亚地区的财务管理,也是波兰国王的财政顾问。他针对当时波兰王国存在的货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国王提供了详尽的改革意见,很可能影响了当时波兰的货币政策。

由于年代久远,最终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三篇论文,《论货币的价值》(1517)、《论货币》(1522)和《论铸币》(1526),直至1816年才在华沙重新出版。

也就是说,哥白尼的经济学思想,直到300年后才让世人真正了解到。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代,哥白尼的经济学思想是极具前瞻性和智慧的。

二、哥白尼的三大经济学思想

在这三篇论文中,哥白尼明确指出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提出了货币数量论、量化分析了货币通胀的时滞效应,而且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1、"劣币驱逐良币"的发现

现在我们说起"劣币驱逐良币",都会将其称为"格雷欣法则",因为格雷欣在写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信中提到了这一现象。

英国商人格雷欣

但其实在格雷欣更早的时候,奥雷姆和哥白尼都独立发现了这一法则,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他们三人都是独立发现的。

所以现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应该被完整地称呼为"奥雷姆一哥白尼一格雷欣法则"。

哥白尼在其1517年《论货币的价值》论文中,非常清晰地表述了这一现象:

"当一种旧的,优良的货币还在流通时引入一种新的劣质的货币,不但会损害良币的价值,还会把它驱逐出(市场)去。"

劣币为何会驱逐良币呢?哥白尼给出了他的三种解释。

在《论货币的价值》论文中,哥白尼提到如果市场上良币和劣币通行,币制混乱,则人们会把良币收藏起来,而不会让它在市场上流通,否则就损失了良币的价值。

在《论铸币》论文中,哥白尼提到当市场上劣币横行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再把良币当作货币使用了,而是会通过熔化或切割良币来获得金银,因为这样做的价值超过了市场上流通的劣币。

人们通过熔金来牟利

哥白尼还在论文中指出良币被驱逐的第三种途径:流往国外。当国外贸易只接受良币时,出于贸易需要,良币就流往国外了。

2、货币金属论VS货币数量论

在哥白尼之前,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是坚定的货币金属论者,认为货币的价值完全是由货币内含的金属价值确定的。

直到哥白尼在《铸币论》中清楚地提到:

"如果为了满足人们对贵金属的需求而铸造大量货币,货币会因为过量而贬值。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市场价值流失,人们用货币不能买到和其自身所含纯银等量的银,也就是说把货币熔化炼出的纯银比货币本身值钱……货币的价值还因为数量过多而被压缩。

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到货币也会受到其数量的影响,而非只取决于金属价值。

虽然哥白尼没有为此构筑系统的货币数量理论,但以当时学界对货币金属论的认知,哥白尼能提出这一观点已经极为不易了。

在他提出这一观点之后过了40年,西班牙的阿斯皮奎塔才在《货币分析评论》一书中对货币数量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3、货币通胀的时滞效应

在哥白尼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里,是一个神学和伦理学盛行的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并不像现在一样会用量化分析,用数据说话,而是会以比较感性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

哥白尼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

哥白尼是少有的会用数据来分析经济学问题的学者了。

哥白尼分析了1351年、1410年格伦瓦德战争前期、1411年战争赔款时、1413年条顿骑士团恢复货币水平时期、1441年各地大肆铸造劣币时期的币值变化,分析了货币含银量从75%降至13%的整个过程,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体现出了自己对货币贬值的深刻理解。

油画格伦瓦德之战

哥白尼在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指出,发行劣币会对国家经济产生灾难性后果,最终也会影响到国王,必须下定决心改良币值。但前期国王会有一定的物质牺牲,好处会在几年后显现出来。

这一论述观点是超越时代的,直至20世纪90年代,这种治理货币贬值的时间延后,才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完善为"时滞效应"。

三、哥白尼改良币制的方案

在哥白尼之前,有的国家也发现了熔炼良币、带良币出境等现象会影响到本国经济,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都显得比较原始和野蛮,比如颁布止熔毁银币的禁令,否则流放非洲十年,或者处以死刑、没收财产等等严厉措施,但没有从根源上堵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而哥白尼除了在论文中指出了存在的经济问题之外,还建设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币值改良方案:

颁布新货币时,旧货币应当同时禁止通行。如果新旧货币同时在市场通行,就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地方没收铸币权,只能由中央铸币,铸币权收归国王,统一铸币标准。避免出现各地货币成色不一,地方利用铸币来牟利的情况。币制改革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货币成色,避免劣质货币通行之外,还要控制货币的数量,避免出现严重的货币贬值现象。最早提出"金本位制"。为了防止货币改革时出现市场混乱,设立了通兑的挂钩物——足金的匈牙利佛罗林币。允许新币和旧币与佛罗林币进行兑换。

哥白尼首提“金本位制”

哥白尼这四点创造性的币值改革意见,推动了当时的波兰货币改革,及时稳定主了地方物价。

所以说,哥白尼远不止是伟大的天文学家这么简单,他也同样有着杰出的经济学天赋和成就。

这就是哥白尼,一位掩藏在天文成就之下的经济学天才!在今天这个哥白尼的诞辰,再次向他表示敬意!

再看看国内保险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同样存在着。

当不需要掌握保险知识、不需要深入研究产品保障、不需要懂得保险规划,只需要学习销售话术,靠卖给亲戚朋友就能出单的时候,保险业务员的"货币成色"明显不足,而保险业真正具备金融知识,熟稔产品的业务员,他们"货币成色"十足,却反而有可能在"劣币"遍布的保险市场被驱逐出去,同样也不受消费者的信任。

但我想说的是,请保持自己的初心,坚持做成色十足的"良币",毕竟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反格雷欣法则",随着国内保险市场日渐成熟,未来消费者们更愿意接受成色十足的硬通货。"良币"也可以驱逐"劣币"!

参考文献:

[1]刘旺鑫.哥白尼货币理论初探[J].科学文化评论,2014,11(5):39—54

[2]罗杰·E.巴克豪斯 .西方经济学史[M]2007.海南:海南出版社,2007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15/1697203179356040.html
上一篇:痣的好坏(痣的好坏图解)
下一篇:人择原理(人择原理是唯心主义吗)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