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点斗图》原碑在哪?
《魁星点斗图》乍一眼看象一个人用夸张的动作右脚踩在“鳌”字上,左脚如踢毽子般踢“斗”字,其实内蕴深刻,图中人形是文曲星,右手扬笔,左手托砚,踩的是鳌头,踢的是北斗星,寓意为“独占鳌头,魁星点斗”,意思是用笔点中科举中试的人名。仔细看图,内藏儒家“克己复礼”与“正心修身”八字。“克己复礼”出自《论语 · 颜渊篇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也就是说做事情要学会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准则符合正人君子的标准,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正心修身”出自《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正心修身”是儒家千百年来的正统教条,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身不停的完善,才能一步步走上事业颠峰。
《魁星点斗图》
此碑真品置于岱庙恒温库房内,西安碑林的《魁星点斗图》碑是复制品。据说文物管理部门有规定,超过200年的碑文都不允许拓碑,也就是说我们在旅游景点看到的所谓名家拓片都是在复制品上拓制的。
西安碑林,闻名天下,被称为经史渊薮,书艺宝库,历代名家名碑名书收藏于此、刻石于此似乎理所当然!然而马德昭—一位书史无名、位不显赫的武人居然有八幅书法镌刻在四通碑石上,立于碑林第四、第五展室。一为榜书《一笔“虎”字》及碑阴刻《草书七言对联》;二为榜书《花甲重周“寿”字》;三为榜书《“寿”字》及碑阴刻《草书七言联》《如意》《不可说》;四为《魁星点斗图》。
《魁星点斗图》的绝妙之处在于图中藏字,字中寓意,所以成为经典。马德昭不愧为文字玩家高手,除了《魁星点斗图》外还有《一字虎》、《一笔寿》也是经典佳作,在网上下了图附上。
《一笔虎》
此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鞅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戏之作。
《一笔寿》
马德昭,号自明,四川阆中人,回族。父马树乾是一位教师,靠教书维持生计。据马勋伟讲:“”前,他曾看过马德昭写的一本书《怀怨录》(已佚),系自传体裁,约五万字。马德昭记述了其祖先渊源及祖父简历,以大量篇幅述其一生经历。从此书可知其祖父杨云,原籍湖广,系汉代杨震的后代。嘉庆年间,杨云被任命为甘肃花马池协台,坐船赴任,船遇大风沉没,全家遇难,独其子游水得救,因父官印丢失,按淸律当斩,他只身逃至阆中,依外婆家,隐姓埋名,改姓为马,取名树乾,后以教私塾谋生。
参考放大图: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愿天下考生,金榜题名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传说魁星是个才子,曾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却因貌丑惊吓了皇后被乱棍逐出皇宫,愤而跳入东海,玉皇深悯其人,赐朱笔一支,命其掌管人间科举文运。
还有一种说法是:魁星高中进士,在殿试之时,皇帝见他相貌如此丑陋,跛脚加麻子,就问他为什么脸上长了这么多斑点?魁星答道:“麻面满天星。”皇帝又问他的脚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独脚跳龙门。”魁星的对答如流使皇帝龙颜大悦,高兴之下就点了魁星做了状元。于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供奉起“魁星爷”来,以便图个吉利,使自己也高中状元。
也有人将“魁星”与“钟馗”和“奎星”联系起来。
钟馗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人物,据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载:相传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食)之。上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从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来看,钟馗和魁星的故事极为相同:钟馗也是在金殿面试之时,皇帝不喜欢他貌丑,未中头名,愤而在金阶上撞柱自杀而死,落到阴间被阎罗王封为"平鬼大元帅"。在中国民间,尤其是读书人的眼中,钟馗是被称作"魁星"的,也是主宰古代读书人的考运的,使供奉他的读书人金榜题名。
奎星
奎星, 是二十八宿之一的西方白虎宫的七宿之首的奎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奎星称为魁星的三大来源出处:其一,因其形貌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右手执朱批笔、左手托金印,左脚后翘踢斗而得名为魁星。其二,奎与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里代表首位,有意头十足、独占鳌头之喻。魁星赐斗是古代科举人士最为喜欢的意头,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征。其三,奎星是专门主管文运之神,从星相图看,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隧将奎星称为魁星。
魁星
魁星,原为古代天文记载的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白虎宫七宿之首的奎星的俗称。从二十八星宿学中定性,白虎宫奎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因其形貌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右手执朱批笔、左手托金印,左脚后翘踢斗而得名为魁星。而大受中国民间奉拜的主宰天下文运的北斗星官也文曲星,其形貌也是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右手执朱批笔、左手托金印,左脚后翘踢斗而称魁,且文曲星又在斗魁星宫,因此,中国民间修建的魁星楼,供奉的星君尊神,就是西宿魁星与北斗魁星的二合一科甲踢斗文化系列,被受天下考生敬仰和供奉。
二十八星宿与北斗七星宿,是两套学问内容。二十八星宿学带有天文学术性天象内容,而北斗星宿则在中国民间的节气历法与文运中影响深远。二十八星宿学在西方众多国家与印度和中国,都有共性,只是名字不同,特性小有区别。西方人还以二十七星宿特性来演算命理,很有成就。总的来说,奎星是奎星,文曲星是文曲星,不是一个星,是两套星相学问的两个星名,混为一同,是因为两星特性一样、作用一样、形貌一样,巧合名称也一样叫魁,因此天性相连、地性相通而同为魁星受天下人共拜供奉,时间长流已将西魁与北魁凝为一体已成为事实。
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历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但曲阜孔庙的奎星阁却名奎文阁,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的各种书籍和墨迹,原名“藏书楼”。藏书楼在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重建时,易名为奎文阁,此后兴起建“奎星阁”,以崇祀之风气。所以在衡文选拔人才的封建社会,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后又把“奎”化为“魁”。
奎星阁又名奎阁、魁星楼等,奎星阁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象,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科举时代,据说“魁星点斗”为文运兴旺之兆,于是取“魁”字字形的会意,在阁内塑造了这么个似鬼似神的塑像。清代士子们对这座“魁星”像毕躬毕敬,每当秋闱开考之前,朝拜者争往不绝。
魁星为北斗星的璇玑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ㄧ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馀三星为杓。魁星的形状,完全是根据字形而来的,ㄧ个鬼,踢著ㄧ个斗。
古时候,人们兴建了不少的魁星楼、魁星阁之类的建筑,许多人对这魁星的来路不甚了解,但ㄧ提起五魁首,则是人人皆闻,这是喝酒划拳时常用的酒令。这五魁首就与魁星有关。
五魁,即五经魁、五经魁首。明代以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取士,每经所取第ㄧ名叫经魁。魁为首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ㄧ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而这魁字,则源于古人的奎星崇拜。
奎星为二十八宿之ㄧ,是西方的白虎七宿的头ㄧ宿,共包括十六颗星,奎星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所谓奎主文章。说它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意,所以代替了奎字,出现了经魁、五魁等名目。古代,状元又称魁甲,解元又称魁解。
魁字后又被引起人望文生义,加以曲解。说 鬼抢斗、ㄧ鬼之脚右围如踢北斗,从而魁星被形象化──其实就是鬼化。它被描绘为ㄧ赤发蓝面恶鬼,立于鳌头上。ㄧ脚向后跷起如大变钩,ㄧ手捧斗,另ㄧ手执笔,表示在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这幅尊容被读书人视为神明,以为高中之兆。
独占鳌头,是因皇宫大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与鳌(大龟)。唐宋时,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台阶下迎榜,为首的状元则荣幸地站在大龟脑袋上,故曰独占鳌头。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魁星掌管著文人们的荣辱成败,自然非同小可。尽管它鬼里鬼气,却极受读书人崇拜,有些人在考试时,在座右贴上魁星像。有的还在怀裡揣上泥塑小魁星,以求神明保佑,文运亨通。
古代读书人,虽自称为孔子的信徒,同时却也崇拜文昌等神。这种神共可以凑成五位,五文昌是指文昌帝君、文衡帝君(关公)孚佑帝君(吕洞宾)、魁星和朱衣五位。自古以来,称状元及第为大魁天下,因此,读书士子都奉祀。
魁星,冀求科试及第的荣誉。古时习俗相沿,七夕晚上,读书士子置酒欢饮,称为魁星宴。这天据说是魁星的生日。有所谓魁星会,由塾师领导弟子向魁星设祭行礼,而造型看起来跳跳蹦蹦的魁星,也就被称为魁星太子了。祭拜魁星,据说还要以ㄧ个狗头做为祭品,因此就有属狗祭魁成底事的诗句。
关于魁星的来历,据说是古代一个秀才,文章写得非常好,可惜长了一脸麻子,一只脚还瘸了。不过通过他的不断努力,终于获得了在皇帝面前面试的机会。皇帝问他:“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答:“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为他的机敏暗自高兴,又问:“那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你说,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为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后来,这个丑文人被升天成为魁星,主管功名禄位。“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官。
另有传说,魁星在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是逢考必败,于是悲愤得投河自尽,想不到被鳌鱼救起,升上天而成了魁星。古代时科举放榜形式,乃是拆一名、唱一名和填一名。方法是从第六名倒回来揭晓,一直填到最后一名,再重头开始宣佈前五名的高中者,这前五名就叫作五魁,第一名的状元叫魁首。
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 他在《日知录》中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ㄧ。”可知明代已很流行。顾氏并说魁星实为奎星,因为奎是文章之府。
故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在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鳌头,我国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镌刻有巨大的鳌鱼,凡翰林学士、状元和承旨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正中的鳌头上,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由来。
在大家心目中,既然是主管文运之神,应该是文质彬彬,风流倜傥。其实不是,正好相反,那魁星到底是什么形象呢?一起来看看。
魁星可不是白面书生,而是金身青面,赤发环眼,怒目獠牙,面目狰狞,头上还有两只角,样子确实有些可怕,就像是一个鬼。因为是主管学才文业之星,他左手持一只墨斗,右手握着大毛笔,而其右脚金鸡独立,脚踩着一只大鳌头,左脚后翘,就像一个大弯钩。
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典型形象,闻名天下,家喻户晓,为主宰文运的魁星神,被民间所祭拜。
清 珊瑚魁星点斗盆景
俗话说:“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因为魁星掌主文运,就和文昌神君一样,深受学子的崇拜。而魁星右手拿的笔,是其用来录取和选拔天下学子使用的,成功与否,就看能不能被魁星点中,如果被魁星选中,那么预示着文运到来,官运亨通。
明代和清代有较大的差别。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魁》中,对“魁星点斗”作了详尽的描述: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
魁星点斗的吉祥图案和读书人信奉魁星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
通常在吉祥图案里把魁星画成一角站鳌头、一脚向上后踢的形象,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祥瑞。所谓“独占鳌头”,就是考试的第一名意思。还有的祥瑞图案是采用会意文字的形式,画面上有一蓝面的小鬼,一手捧墨,一手执笔,单足站立在鳌头之上。连鬼带斗,就是一个草体的“魁”字。中国吉祥图案
清穆宗载淳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西安碑林著名收藏碑拓《魁星点斗图》、《魁星点斗刻石》,刻于清穆宗载淳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此图系清代马德昭书画,是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点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古人文字游戏之作的名品!
魁星原指北斗星,《史记》曰:“魁,斗第一星也”。魁也为第一的意思,“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是旧时对高中科举状元的美称。魁星作为赐科试第一的神灵,被人们尊称为文运之神,“魁星点斗”、“魁星踢斗”也由此应运而生。
读书人信奉魁星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魁星点斗的瑞图也非常流行,流传很广,尤其是文房用品,流行描绘这类题材,通过此图,表达了古代文人对自己寒窗苦读的认可,同时期待命运的眷顾,能够金榜题名,为国效力的美好愿望。
因此,在过去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中,莘莘学子把魁星奉若神明,极度崇拜,希望保佑自己金榜题名,学业猛进。
除了魁星点斗之外,在民间还有其他形式的独占鳌头。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政协献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