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锦绣 理论佳著——孙过庭《书谱》
【艺术书架】
作者: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书谱》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对书法艺术诸多理论问题展开系统阐述的书法理论专著,原书分上下二卷,传世仅卷上墨本三千七百余字。仅就传世卷上而言,其思想之丰富与深刻,笔墨之精妙,词采之华美,已足令人三叹。清人王文治咏孙过庭曰:“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可以说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书谱》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回顾唐之前数百年书法史,可以说以书法为研究对象的书学,经历了数百年积淀,正蓄势待发,面临一个飞跃。
首先,书法创作持续繁荣几百年,为理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书法的表现载体是汉字,字体演变,经过两汉三百余年的“隶变”,已圆满完成,汉字形式从“古文字”而进入了“现代文字”。书法艺术赖以表现的载体——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隶变”带来笔法解放:从篆书到隶草,从中锋到侧锋,技术语言多样化,获得极大的丰富。书法审美风格,雄、秀、拙、逸等等,异彩纷呈。从汉到隋,书法的繁荣,超越地区、政治、文化,到初唐,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高峰。
《书谱续书谱译注》孙过庭姜夔撰郑晓华译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其次,书法对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介入,对书法发展的理论阐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西汉开始,民间出现了“书法收藏”,这应该就是“纯艺术”出现的一个信号。到东汉,脱离生活实用的“纯艺术书写”悄悄产生,书法“商业展”也出现了。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社会,多元化的审美需要,催生了书法艺术从单一的实用艺术,向同时拥有“纯艺术属性”的复合型艺术转化。书法已经超越了实用工具意义,它是审美、艺术,是一个健全人格的精神食粮。
同时,汉魏以来,探讨书法的文章,陆续面世。到南北朝,学术界对书法的关注深化,诸多论著从字体源流、人物历史、个性风格、品评鉴裁、技术探讨等各个角度,短笺长篇,删拨大要,对书法艺术诸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梳理。但所有这些研究论著,都不可避免有一个缺陷,即为时代积累所限,理论研究未得系统化,这是个人努力无法超越的。从书法艺术发展的整体看,理论滞后于实践。由隋入唐,初唐诸大家,也多有着力。如隋释智果《心成颂》、唐欧阳询《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八诀》、虞世南《书旨述》《笔髓论》、李世民《论书》《王羲之传论》、李嗣真《书后品》等。这些著作在技法、品评方面,又有推进。但如果和南朝梁时期刘勰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相比,那无论深度还是体系,都还差距匪微。
所以,时代在呼唤。实践在呼唤理论,历史在呼唤大家。
孙过庭生活的时代,正是历史一个相对沉寂期。在他之前,“初唐四杰”欧、虞、褚、薛的前三位欧、虞、褚先后谢世,初唐书法的第一波高峰已过,所以一时群雄并峙的初唐书坛,有点人去楼空、寂寞空寥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孙过庭以一篇内涵丰富、词采华美的大美之文,登上了历史舞台。
《书谱》从写作完成到见诸载录,在民间历代流传,大概有数百年时间。现存《书谱》文本,三千七百多字,受六朝骈体文影响,句多骈偶,隐喻起兴,衔华佩实,质文相耀,阐幽发微,理赡辞畅。涉及书法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批评论、发展论等,多有创见,可以说集时代之大成。
对书法的“本体”——纯艺术性质做出明确的理论阐述,是孙过庭对中国书法艺术理论作出的最重要贡献,代表书法艺术进入完全自觉的阶段,具有划时代意义。书中所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准确概括了书法的“纯艺术”性质,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对书法艺术和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关系做出肯定表述。孙过庭指出,书法笔墨形式,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如果技术达到高度娴熟,那么笔墨点线都会融化为情感语言。观众通过视觉“组像”的媒介作用,唤起万千情感响应,达到“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因此,作为依托于汉字的造型艺术的书法,也就获得了类似音乐的“抽象情感表现艺术”功能。
他在书中还提出和探讨了许多重要理论命题,如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创作模式,影响书法创作的诸多因素,艺术家的心理与艺术创造性,书法创作的直觉引导,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孙过庭在书法理论领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及其理论开拓性。《书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它的论述没有现代学术论文的逻辑结构和学理展开,也没有现代学术论文必须清晰展示的学术论证,这是历史、时代的局限。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孙过庭在这些书法创作问题上,做出了远比同时代人深入的思考。在整个唐代,他是书法理论“升级换代”的先行者,他和他的后继者张怀瓘,共同把唐代书法理论推向了中国书法理论的第一个历史高峰。
《书谱》除了探讨书法理论问题,对书法史及“当代”书法,也给予了一定篇幅的论述,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概其所说,重要的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反对盲目崇古与片面复古,强调创作与时代审美风尚相和谐。第二,反对无视书法艺术创作基本规律的绝对自由主义创作倾向,强调临摹对书法学习与创作的重要基础意义。第三,对六朝以来书学研究的缺陷提出了批评。孙过庭认为:“自汉魏以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正是这种状况,促使他下决心编撰《书谱》。第四,批评了书法界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有的书家创作上哗众取宠,热衷于搞歪门邪道欺世盗名,“龙蛇云露”“龟鹤花英”“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背离了书法艺术的基本方向,而在书法界,有一些假内行,“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其中巧丽,曾不流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等等,这些都妨碍了“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
《书谱》是中国书法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全文洋洋洒洒三千七百余言,可以说处处灵光闪耀。在中国书法史上,汉魏以来,讨论书法的零简短章,可谓代不乏人,但大篇幅的书法撰述,自觉的、系统的、全面的、有理论深度的阐述,可以说起始于这一杰出理论名著。更难得的是,它不仅是中国书法理论佳著,而且是孙过庭手稿墨本,以精致遒美的“今草”书写而名世,历来不仅被推为唐代今草代表作,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也被尊为草书的锦绣篇章。因为有了《书谱》,唐代的气势纵横的书法军阵,又平添了一抹灿烂亮色。
清代学者刘熙载对孙过庭和《书谱》都给予了很高评价。他在《书概》里说,孙过庭“在唐为善宗晋法,其所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指出孙过庭《书谱》善用破锋,线条生辣,非常飘逸,又沉着稳健。既婀娜有姿,又刚健挺拔,这可以说是对孙过庭《书谱》的极高评价。纵观中国书法史,理论和实践都能够达到这么高水平,且书写和内容都能达到如此高价值的,恐怕只有孙过庭的《书谱》了。
有的学者提出,孙过庭传世的书法理论名著兼草书名篇《书谱》,实际上是一篇为真正的《书谱》图册写的序文。至于为什么图册根本未见行世,亦未见任何文献述及,这应该是一个历史之谜。也许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如同他的好朋友陈子昂《墓铭》所说,“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如果不是这一场不该有的历史毁灭性的暴病,也许我们的书法史、书法理论史还会丰富很多。如今我们只能以陈子昂为其所作的《祭文》,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一代天才的敬重和怀念:
元常既没,墨妙不传,君之逸翰,旷代同仙;岂图此妙未极,中道而息,怀众宝而未摅,永幽泉而掩魂!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4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3个月道歉1800次!约车遇到他请不要急着投诉
“对不起,副驾是我儿子……”易和平满脸歉意。
国庆假期,如果你在重庆碰到这辆副驾有“客”的网约车,请先别慌着投诉,多一点点耐心,听他把道歉的话说完。
易和平,重庆人,53岁。
三个多月来,他带着25岁的脑瘫儿子跑网约车,已经向1800多位乘客道歉。
道歉后仍被投诉
“我违反规定,确实该罚”
打开车门,一封显眼的致歉书,贴在驾驶位背后。
“儿子两年前脑梗,多次手术治疗,生活不能自理,因家里无人照顾,特带在身边,给您带不便,请谅解,特此歉意。”这封致歉书言语简单,却透着易和平的无限心酸与无奈。
驾位上,53岁的易和平早早白了两鬓,瘦削身子在红色短袖衬衣里晃荡,领口的两颗扣子还没来得及扣上。
副驾座位上,小寒绑着安全带,瘫坐成一团。
25岁的小寒,身高一米八三,体重80公斤。其母亲糖尿病、冠心病等缠身,压根无力照顾小寒。无奈之下,易和平决定带着儿子跑车。他说自己别无他法,得赚钱,也得照顾儿子。
其他网约车司机接到单很开心,而易和平每次接到单,就感觉压力袭来。
易和平总要心怀歉意,一遍又一遍向乘客解释,为什么副驾上有人。他平均一天接20单,一个月600单,3个多月下来,他道歉了1800多次。
后来有人给他支了个招,他便在驾驶椅背后贴上了一封致歉书。
尽管大多数乘客都能理解易和平的“难”,可投诉还是没有避免!
前一阵,他到达指定地点才发现乘客有4个人,车子坐不下。他忙不迭地解释,乘客不置可否,悻悻而去。不一会,投诉来了:带人拼车。
易和平被平台罚款,停止跑单3天。
“平台有规定,不能因为我情况特殊就违反,我带着孩子确实给乘客造成不便,确实该罚。”面对被罚,易和平没有抱怨。
儿子突遭脑梗
“要救吗?肯定要啊!”
其实,易和平曾经被人称“易老板”。
1998年,他南赴深圳“下海”,先后涉足建筑、电子产品等领域,此后回重庆创业。“账面上最富有的时候,有两千多万。”他回忆,彼时生意好做,日子过得也风光。
同是1998年出生的小寒,仿佛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生活有保姆照料,吃穿用都选好的,成绩也十分优异,几乎不让父母操心。易和平原本以为,日子可以一直这样和顺与快乐。
但是,天不遂人愿。2015年,因易和平投资失败,导致公司破产,多年打拼付之一空。
2021年11月19日,易和平永远记得这一天,正在看手机的儿子,毫无预兆地晕倒在地。易和平生平第一次拨打了120,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医生检查后告知是脑梗,需立即做手术,
“就算是做了手术,也有瘫痪风险在,后续治疗也是一大笔费用,要有心理准备。”医生一字一句都扎心。
好在手术很成功,小寒从鬼门关里被拉了回来。15天后,小寒出院,但每天还需要到医院做康复训练。易和平也没法找全职工作,便开起了出租车。白天便陪小寒做康复,晚上把小寒送回家后,他继续跑出租车。
“1234567……”小寒状态逐渐好转,可以开口数数。一年以后,小寒可以进行简单交流,可以独自去医院做康复,用手机打字、点外卖。
可父子俩的苦难,并没有停止。
今年1月13日晚,小寒房间传来呕吐声。易和平闻声推开门,看到小寒倒在床上全身颤抖,被套上全是掺杂着血水的呕吐物。
“右脑出血60ml,形成脑疝,瞳孔放大,手术成功率10%,抢救过来也有可能是植物人……”当医生将病情告知家属后,有人劝他放弃,植物人难照顾,还有可能人财两空。
“要救吗?肯定要啊!要一直救到他心脏停止跳动。”易和平就一个念想,他要救孩子,哪怕孩子成植物人,哪怕倾尽所有。
在易和平的坚持下,小寒这次也闯过层层鬼门关。今年5月,小寒已经可以坐起来,嘴里能发出“啊,啊……”的声音,在旁人的搀扶下也能走路。“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比中彩票还难”!
但这次,小寒彻底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开出租车需要按时交班,家中没人可指望,易和平想来想去,便带上小寒,开起了网约车。
辛苦、担忧交织暖心时刻
“我怕我死了,留下儿子怎么办?”
易和平带小寒跑网约车,心里有了一个“闹钟”。
每4个小时,小寒要上一次厕所,他便会提前搜索附近公厕。车里还备有饭盒、毯子,饭盒是用来给小寒打饭,毯子休息时使用。
有一次,到厕所必经一段长长的阶梯。那天太阳十分毒辣,他担心孩子等不及尿了裤子,又担心孩子摔跤,但没法,只得咬牙坚持。“感觉那是我走过最长的梯坎,怎么走也走不完……”易和平将小寒左胳膊搭在自己肩上,双手抱住小寒,一步一步往梯坎上挪。将小寒扶回车上后,他感觉双肩已麻木,他双手打转活动一下,便开始继续接单。
即使再小心,小寒尿裤子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这让他很是自责。他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心如刀绞,他之前是那么阳光健康的孩子,现在却无法自理。”
前一阵,小寒突然“绝食”。易和平猜测,儿子或许是被亲戚朋友的某些话刺激到了,或许是不想拖累自己了。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这个25岁的年轻人,和父亲、医生进行了一场生与死的拉扯。最终,父亲的一句句满含爱意的“幺儿”,还是将他劝下。
“哇……”副驾驶的小寒吓得嗷嗷大哭。一天易和平收班时,下起暴雨,视线不清,人也疲惫,车子撞到护栏上,车头撞得稀巴烂。在检查完小寒没受伤后,易和平双手抱住儿子,埋头在儿子肩膀上痛哭,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全部爆发。“我怕我死了,留下儿子怎么办?”
辛苦和担忧,也常常被一些暖心时刻融化,让易和平觉得有希望。
带小寒跑车的过程中,有乘客硬塞300元给易和平:“拿去给小孩买点牛奶。”说罢便匆匆离去。还有乘客下车支付费用时,在网约车软件上偷偷给易和平打赏小费。
小寒或许是心疼爸爸,他有时会抓起易和平的手,放到嘴边亲吻,或是把自己手放到易和平嘴边,示意爸爸亲亲自己。这时被小寒亲吻过后的手,似乎也更有力量。
“来,幺儿起身,我们走出去……”又是一天的下午4点,易和平带着小寒开始跑车。
即使现在易和平的背影看着些许佝偻,但扶着儿子前进的脚步却是铿锵有力,他也期待着有天儿子可以真正痊愈。正如当初医生所说的那样:这是奇迹,还好你遇到了。
综合:央视网、华龙网、文明重庆、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来源: 新晚报
《易》确乃“智”之书“思”之书“正”之书“美”之书
《易》书,真好玩。把阴阳两符号,以六成组,拼成64形状,且命名(卦),还有赋以详细的阐释,更为奇妙的是,自古以来,不少人物加入阐释的行列。由此可见,这是一场好玩的游戏。作为读者,慢慢读来,也如加入了一种直观、思维与言说的游戏。
而直观-思维-言说,正是美学的、现象学取向的语文课的灵魂[呲牙]
语文课,当如《易》一样好玩。
《小畜》之卦,五阳围一阴(爻)此乃个体生命在世之普遍真相。他要得自由(亨),别无他法,只有“以懿文德”待时待世。懿文德,可理解为“美文美德”,简称“美”。
世界也如微信群,众人(五阳)皆高深沉默,但“一阴”我也只有写言思美。别无他路。
“风行天上”(《小畜/象传》),“小畜”者我,要有亨通,唯“以懿文德”。
天哪,《易》之“小畜”似让我忽然明白了、开悟了[呲牙]。人在世的苦闷,不外乎是因人不知“风行天上”,而以为自己可以呼风唤雨,而无自知之明也。
《易》确乃“智”之书“思”之书“正”之书“美”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