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贵州姐弟苦苦寻亲15年!终于寻亲视频被失踪的妹妹刷到了
妈妈和妹妹离奇失踪,威宁县的一对姐弟苦苦寻找了15年。
4月3日,这对姐弟拖着带有寻亲信息的行李箱,再次前往外地寻亲。期间,姐姐跪在游人如织的百里杜鹃景区,举牌请网友帮忙寻找亲人,引来数百万网友的关注。
巧的是,当日上午,失踪了15年的妹妹在安徽看到了寻亲视频,立即在直播间“现身”喊姐:“我是仙巧呀!”
妈妈妹妹失踪 姐弟俩苦寻15年
跪寻亲人的女子名叫李美仙,家住威宁县五里岗工业园区梨坪组。
2006年,李美仙的爸爸李兴友去四川打工,妈妈袁健珍带着3个孩子留守在家。
妈妈失踪当天,11岁的李美仙带着弟弟去打玉米面。等他们下午回来,却发现妈妈和二妹李仙巧已经不在家了。
慌了神的李美仙背着弟弟,边哭边找,但一直没有找到。
由于李美仙的家在山中,周围住的人很少,也没有爸爸的联系方式,妈妈和妹妹失踪后,李美仙带着弟弟一起生活,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爸妈的归来。
期间,李美仙和弟弟住的房子被大水冲垮。在学校等单位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姐弟俩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2008年,李美仙的爸爸打工归来。弟弟有人照顾后,李美仙去了江苏投靠姑姑。后来,姑姑带着她来到广东打工。2012年回家时,李美仙已攒下10余万元,全部拿给弟弟建房。后来,李美仙成了家,并有了3个娃,但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亲人。
借助网络直播 她跪寻亲人
“妈妈,我想你了。”在抖音里,李美仙常常拉着弟弟出现在镜头里寻亲。
据悉,15年来,李美仙和弟弟不断打听着亲人的消息,去过派出所抽血备案,也通过网站登记寻亲,但一直没有结果。
李美仙的寻亲故事去年经媒体报道后,引来无数网友关注,大家为这个坚强的姐姐点赞,希望她早日圆梦。
而李美仙执着的寻亲精神,也感动着她的丈夫和公公婆婆。
因一直怀疑妈妈和妹妹去了四川,今年4月1日,李美仙的丈夫带着妻子和妻弟,驱车前往四川寻亲。
李美仙丈夫说,这次就是找遍四川,他也要帮妻子找到亲人。结果,车到仁怀,轮胎爆了。当晚,有人给他们提供信息,称李美仙的妈妈可能在黔西,结果他们赶到黔西后发现,那个女士并非李美仙的妈妈。
4月2日上午,李美仙和弟弟拖着带有寻亲信息的行李箱,来到游人如织的百里杜鹃景区,希望能借助景区拍点视频,引起人们的关注后好寻找妈妈和妹妹。
结果,还有人觉得他们是假寻亲。李美仙一时间急了,将牌子挂在脖子上后,一下子跪在地上直播,“希望能得到网友的关注,帮我们找到亲人。”
失踪的妹妹 刷到姐姐视频
因关注的热心人多,这个直播当日引来百万网友的关注。而李美仙在抖音上的寻亲视频,则引来15万网友的点赞,超万网友留言祝福,并为这对姐弟支招寻亲。
巧的是,当日上午,李美仙失踪了15年的妹妹李仙巧也刷到了这个直播。
远在安徽的她一下就认出了自己的姐姐,立即在网上“现身”喊话:“姐,我是仙巧呀!”
有网友看到李仙巧的留言,立即告诉了李美仙。
李美仙立即与对方联系,发现这个女子的确和妈妈很像。
在对上了小时候起的外号和顺口溜并相互回忆了一些儿时的情节后,李仙巧给姐姐发来了妈妈当年的身份证和相片。这时候,李美仙确定,这就是失踪了15年的妹妹李仙巧。
期间,激动不已的李仙巧哭着喊姐姐照顾好自己,称她因身体原因不能再哭了,等心情平复了再和她联系。
即将前往安徽与亲人见面
昨日下午,记者与在安徽的李仙巧取得了联系。
李仙巧说,当年,爸爸和妈妈的关系不是很好。期间,有个亲戚称可以帮妈妈介绍工作,于是将她们带到了安徽阜阳。
到了安徽后,李仙巧一直哭着要回家,但妈妈却告诉她,这边就是她的家了。
据悉,李仙巧到安徽时只有7岁,读完小学一年级就没再读书,长大后,基本上是跟着熟人外出打工。
如今,24岁的她已在当地成了家,并且有了两个娃儿,大的4岁,小的才几个月大。
“我也想回去找爸爸、姐姐和弟弟,但是这几年有了娃儿,忙着照顾家庭,所以一直没有成行。”李仙巧说。
4月3日,李仙巧将姐姐和弟弟的寻亲经历发给妈妈。她说,妈妈看了后,既高兴又难过,当场哭了,称对不起孩子。
苦寻妈妈和妹妹15年,如今终梦圆,李美仙说,这几天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后,他们将启程前往安徽与妹妹见面。
来源:贵阳日报融媒体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到北京师范大学指导工作
6月29日,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到北京师范大学指导工作。第二指导组组长张光强,副组长宁秋娅、颜吾佴,指导组成员韩锐、赵红灿、邓忠波,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红培,副校长张凯、周作宇、陈丽,党委副书记李晓兵,以及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部分成员出席入校见面会和相关调研活动。
★
★ ★ ★
★
入校见面会上,程建平代表学校党委作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进展工作汇报。董奇主持会议。
程建平指出,北京师范大学是与中国血脉相连的“红色师范”,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的总体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的具体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形成了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扎扎实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在开展学习教育过程中,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领导小组把方向、抓重点、靠前指挥,注重“融入日常”和“抓在经常”,一办五组稳推进、保落实、协同高效,结合教学科研实际,各级基层党组织精准施策迅速行动,同时重点推进“永远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工作,掀起学习热潮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程建平表示,下一阶段,学校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再出发的实际成效,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引导全校师生在学习党史中强化责任担当,为新时代牢记初心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奇主持会议
张光强代表指导组对北京师范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党委对党史学习教育高度重视、部署扎实、推动有力,既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也结合实际创新开展自选动作,在引导师生学做结合、深化学理阐释、深挖红色基因、加强“四史”课程和学科建设、广泛开展师生宣讲等方面成效突出,“红色师范”特色鲜明。
结合指导组工作职责,张光强就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提出指导意见。他强调,学校党委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六个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着力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上再下功夫,在推进面向广大师生的学习教育落地深化上再下功夫。要把“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抓紧抓实,以实招硬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认真学习研讨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在学思践悟中增进“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 ★ ★
★
会后,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一行集体参观了“红色师范与百年传承——北京师范大学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详细了解了百年来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怀、北师大与中国血肉相连的奋斗发展历程,以及百年奋斗历程中北师大形成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至今的红色故事,弦歌不辍、坚守办学初心的红色精神。
★
★
参观展览后
指导组分成三个小组
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工作
第二指导组张光强、邓忠波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校党委书记程建平以“开展强师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为题,为入选“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的2021届毕业生、学校“强师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党校办党支部全体成员、辅导员代表等讲授专题党课。
程建平从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感悟红色师范办学初心,服务国家战略、践行红色师范使命担当,探索实施“强师工程”、新时代红色师范主动作为三个方面,分享了北师大在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切实举措。学校推进学史力行,担当社会责任,于今年起全面实施“强师工程”,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优秀教师,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教育硬核力量。他以生动的西部乡村调研实践故事阐释了“精神脱贫”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强师工程”的重要意义,勉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做新时代教师队伍最美丽的“逆行者”。
张光强在课后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红色师范,要继续挖掘红色基因,发挥学校特长,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程建平和2021年启航计划毕业生合影第二指导组宁秋娅、赵红灿参加了基层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交流会。校党委副书记李晓兵主持会议,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耿向东、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美仙、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刘世梁、哲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欧昊翔汇报了所在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几位发言代表就前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举措和特色做法进行介绍,分享自身的学习体悟和收获。宁秋娅针对党史学习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分类指导工作和下一阶段的着力点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探讨,并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指导组颜吾佴、韩锐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汇报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在会上介绍了学院建设整体情况,学院党委书记亓振华介绍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王树荫教授介绍了学院党史学科发展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党支书王天民作为教师党支部代表介绍了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求索学社学生宣讲团介绍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开展情况,并作了微党课展示。颜吾佴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表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扎实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科专业优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强调,学院每一位教师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系统深入地学习党史,党委班子要更加突出强调学习党史原著,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学院发展取得更多实效。
-bnuweixin-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摄影:亓玉光 齐松 吴冬云排版:陈宁心责任编辑:姜思宇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
贵州姐弟苦寻母亲15年终相见,女儿:妈妈去留尊重她选择
“我们见到妈妈了,感谢大家。”
4月7日傍晚,在相关方面的帮助下,苦寻妹妹和妈妈15年的李美仙,终于在浙江宁波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第一时刻,李美仙将这份喜悦分享给了众多的网友。
寻亲15年,如今心愿已了。4月8日清晨,李美仙告诉记者,她和弟弟十分感谢热心网友以及宝贝回家等平台这些年来对他们姐弟的关心帮助。而对于妈妈的去留,她将充分尊重妈妈的意愿。
“只要她过得好,就行。”李美仙说。
A 派出所里——
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我们是4月7日凌晨乘飞来到浙江宁波的。”4月8日清晨,李美仙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此次前去浙江认亲的,除了她的弟弟外,还有她的丈夫以及宝贝回家、让爱回家的一些志愿者。
“15年了,妈妈,女儿找了你整整15年!”“几天几夜都没合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好想长一双翅膀,立即飞到你的身边!”……在前往浙江宁波见母亲的路上,李美仙一路与网友分享着自己找到妈妈的喜悦。
疲惫不堪的她,也第一次在网友面前展露出了难得的笑脸。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祝福这对历经磨难的姐弟,期待着他们与母亲团圆的一刻。
当日17时许,李美仙和弟弟李世勇在浙江宁波的一个派出所里,见到了失联15年的妈妈。
童年离散,再见已是成年,李美仙的妈妈袁建珍,当时并没有从人群中认出已经长大的儿女。而李美仙和弟弟在看到袁建珍后,也都不敢上前相认,毕竟,与妈妈已经分离了15年。
一名志愿者见状,上前询问李美仙的妈妈:“你是不是叫袁建珍?”
袁建珍抬头:“是的。”
志愿者:“你知道李世勇是哪个?”
袁建珍一听,立马哭了。
志愿者指着李世勇告诉她说:“这个就是你的儿子!”
袁建珍迟疑了片刻,突然冲上前去,一把将李世勇抱住,失声痛哭起来。
李美仙见状,也哭着上前,将妈妈抱住。3个15年没有见面的亲人,顷刻间哭成一团。15年的日思夜想,泪飞顿作倾盆雨,令在场的志愿者也潸然泪下。
B 那些年——
妈妈半夜叫儿女名字
据李美仙的妹妹李仙巧称,当年,她和妈妈是被一个亲戚以及另外一个男子带到安徽的。
“当时,这个亲戚跟我妈妈说,要带她出去打工。”李仙巧说,她至今都还记得,离家前,妈妈喊她收拾东西,称要带她去镇上“赶场”。
李仙巧说,那个亲戚当时和另外一个男的将她和妈妈接到了镇上,并在一个小旅馆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4个人便坐了一辆面包车赶往火车站,在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后,来到了安徽阜阳。
李仙巧说,当时,“养父”和另外一名男子在阜阳火车站将她们接上了大巴车,而亲戚两人则回了贵州。她和妈妈下了大巴后,跟着养父一路走,一直来到了养父所在的村。
当时天色已晚,7岁的她哭闹着要回家,妈妈过来安慰她,先在这里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去。
次日,她再次哭着要回去。此时,养父告诉她,这里,就是你的家了。在安徽才呆了20多天,妹妹的养父就带着她的妈妈出去打工了,她则呆在了安徽,自此没有回过贵州。
“刚到安徽的那几年,妈妈也想回贵州,也很想姐姐和弟弟,有时候,她半夜都在叫着他们的名字,也曾出逃过,但又被找了回来。”李仙巧说。
4月8日,记者拨通了李美仙的妈妈的电话。
“见到了孩子,我很开心。”51岁的袁建珍在电话里说,当年,她是因为生气才离开贵州的。不过,对于具体原因,她没有再说。
当日中午,李美红来到妈妈在宁波的住地后,从妹妹的养父和妈妈的口中得知,当年妈妈离开贵州时,曾想把3个娃儿一并带走,但养父却不同意,最后只带走了妹妹。
据称,当时,妹妹的养父从袁建珍的这个亲戚口中得到的信息是,袁建珍的老公,已经死了。
C 女儿心愿:
妈妈去留尊重她的选择
据了解,连日来,无数的网友在关注着这对姐弟的寻亲结果。
当看到这对姐弟和妈妈最终在一起的视频后,众多网友由衷地感到欣慰,称“隔着屏幕,都为你们姐弟高兴”,这是“网络时代的暖心一刻”。
“15年的心愿已了,我这几天真的很开心。”李美仙说,经过这几天的了解,她感觉妈妈的老公对妈妈还可以。
“去留随意,我会充分尊重妈妈的意愿,只要她过得好就行。”李美仙说,感恩生命里的每一次遇见,也感谢大家让他们一家人今生还能再见。这几天,她将和弟弟一道,前往安徽见小妹。
据了解,此次前去认亲,长姐如母的李美仙特意给妹妹熬制了一锅她小时候喜欢吃的麦芽糖。
李美仙说,一别15年,思念亲人太苦,这一次,她要让妹妹尝尝家乡的甜。等到了安徽后,她将和妹妹、弟弟一道,重温儿时的记忆,并和网友分享亲人在他乡重逢的快乐。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在【今日头条】,著作权归【贵阳网、贵阳晚报】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更多本地内容,请关注今日头条本地热榜。
“妈妈,我想你了!”妈妈和妹妹失踪 毕节一对姐弟苦寻14年
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和妹妹一齐失踪,11岁的她带着弟弟四处寻找未果。1个月后,一场大水将家里的房子冲垮,她带着体弱多病的弟弟,栖息在屋后面的山洞里,每天背着他放羊、上学,盼望着亲人的归来。
因山洞湿寒难耐,弟弟因病落下了残疾。两年后,爸爸回来,这个懂事的姐姐,又跟着亲戚去了广东一个建筑工地打了4年的工,将攒下的10余万元,全部拿给弟弟盖了房子……
长姐如母!如今,这个坚强的姐姐已是3个娃儿的母亲,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希望。她的故事,感动着无数网友。
李美仙全家合影(圈中分别是袁建珍和李仙巧)
老家房子旧址,旁边是邻居房子,也已搬迁
残留的土墙
爸爸外出打工 妈妈和二妹一齐失踪
“妈妈,弟弟我已经养大,也帮他盖了房子了。我也已经结婚,有了孩子,不知道你还在不在?”在抖音里,这个已有三个娃儿的姐姐,带着20岁的弟弟一起出镜,希望远方的妈妈看到视频后,能回家来看看,哪怕只见一面也好。
这个感动了无数网友的姐姐名叫李美仙,住在威宁县五里岗工业园区梨坪组。
2006年,李美仙的爸爸李兴友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去了四川打工,妈妈袁建珍带着4个孩子留守在深山。
李美仙清晰地记得,妈妈失踪当天,11岁的她带着弟弟李世勇去打玉米面吃。
下午,她和弟弟回来,却发现妈妈和二妹李仙巧不在家里。
慌了神的李美仙背着弟弟,边哭边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
由于李美仙的家住在山中,周围住的人很少,也没有爸爸的联系方式,妈妈失踪后,李美仙只得带着弟弟一起生活,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爸妈的归来。6岁的弟弟体弱多病,她凌晨4点就要起床,将家里的好猪和羊安置后,就背着弟弟去读书,无论风雨。
当年住的山洞
房子被水冲垮 姐弟俩住进了山洞
在妈妈和妹妹失踪一个月后,当地下了一场大雨,李美仙和弟弟唯一能栖身的土墙房子,被大水冲垮了。
幸运的是,当时李美仙和弟弟正好去了学校,没有在家,躲过了一劫。
没了房住的李美仙,在废墟中捡起家当,带着弟弟住进了老家后面的山洞。
李美仙说,妈妈走之前,曾在地里种了很多的玉米,她把这些玉米收进山洞,和弟弟靠这个生活了几个月。第二年,家里的玉米吃光后,她正发愁时,学校的一位好心人得知情况,给他们送来了大米。
有一段时间,家里实在没吃的,李美仙和弟弟只得打羊吃。由于力气小,姐弟俩折腾了半天,才将一头羊杀死。不过,因不懂用盐巴来腌制羊肉,姐弟俩吃了几天后,羊肉就发臭了。
屋后的山洞很大,也很湿寒。有一次,李美仙的弟弟生病发起了高烧,由于没钱医治,落下了说话口齿不清的遗憾。期间,弟弟还曾被电击倒过,大脑受到了刺激,记忆一直不好。
李美仙和弟弟在抖音上寻亲
李美仙和爸爸
抖音上寻亲的李美仙
外出打工4年 给残疾弟弟盖了新房
李美仙说,当年妈妈离家前,家里喂了9只羊、4头猪。
妈妈走后不久,她请人来帮她卖羊。因大人不在,乡亲都不敢帮她卖,她只好继续养着。令人欣慰的是,学校的陶老师知道李美仙的情况后,每天都会带着一帮学生,帮她割1个小时的草。
没有粗粮喂养的猪跟着羊在山坡上混,因只有草吃,4头猪只长长不长宽,也不长膘。
两年后,等李美仙的爸爸回来时,李家的羊已经变成了32只,猪也长到了100多斤。
“爸爸回到家,当场就气糊涂了,当时围着后山打转转,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李美仙说,从那以后,爸爸一直有些糊涂,这两年,心情不好时动不动就吼人。
2008年,找不到妈妈的李美仙,读完初二就去了江西找姑姑。姑姑后来带着她来到广东。因年龄小,没有身份证,姑姑只好把她带到佛山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
2012年回来,李美仙攒下了10余万元,全部拿给弟弟买地、建房。
寻亲14年 希望和妈妈见上一面
2013年5月份,李美仙结了婚,如今有了3个娃儿。
14年来,李美仙和弟弟一直打听着妈妈和妹妹的消息,曾去派出所抽血备案,也通过宝贝回家登记了寻亲启示,却一直没有妈妈和妹妹的消息。
“妈妈,我想你了。”在抖音里,李美仙拉着弟弟出现在镜头里,说她已经把弟弟养大,还给他建了房子,而她也已经结婚了,若妈妈还在,回来,她照样给她养老。
这个已为人母的女子说,没妈的孩子会被人嫌弃,她和弟弟的童年充满了心酸与泪水。虽然妈妈没有好好地养育过她,但却是个给了她和弟弟的生命的人。
长姐如母,李美仙的寻亲故事引来无数网友关注,纷纷点赞这个坚强的姐姐,希望她能早日圆梦。
李美仙说,过去家乡很苦,大家住的多是土墙房子和木板房,这些年,经过脱贫攻坚,乡亲们大都住进了平房,有的还搬进了城市,过上了好日子,变化很大,精神异常的奶奶也得到了政府的妥善安置,希望妈妈和妹妹看到她和弟弟在找她们后,能回来看看,哪怕只见一面,也知足了。
如果你知道袁建珍和李仙巧的线索,请和李美仙联系。
她的联系方式是,电话:18396968801;抖音号“希梦母”:L1993110。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编辑:李平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