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由商洛籍西安环卫工作家万元求赞想到的
文/丰阳玢子
写在前面的话:不要钱的赞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纽带。点个赞就相当以前熟人见面问声“你吃了么?”“吃了,刚把碗撂哈!”。
2023年7月5日00时38分,商洛籍西安环卫工作家小魏从西安电子城给我发来了一条悬赏广告:一个文学高人给小魏老师点个赞10000块钱。广告发了后小魏还预测:绝大多数文学高人肯定放不下身段,不会点赞的。古人有千金买马骨,今人小魏万元求一赞。
获得一个赞真的这么难吗?给基层草根作家点个赞真就这么难吗?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的确很难,大有蜀道之难于上青天之感。记得赞这个东西才开始流行的时候,大家相互之间赞的热情特别高,我的一篇文章曾经获得过132个赞,那是我玩微信以来,获赞最高纪录,随后就成降幂排列,至今每篇文章的赞总是稀稀拉拉的只有三两个,那时候不只是还有真金白银。记得我曾经看到商洛作协主席鱼在洋的一篇文章得到了一万多元的赞,鱼在洋最高峰一年收打赏五六万元,和他的工资收入差不多了。有的文友一出手就二百元的大赞。这极大的激发了鱼在洋写“鱼在洋说”热情,那几年,鱼在洋写文章获赞赏的感觉就像是吃满汉全席——一个字爽!九个字:像一个凯旋归来的王。
后来,鱼在洋取消打赏了,可有的文友钱还在口袋烧的蹦,撵着要给老鱼打赏。老鱼说,对不起从今往后不设文章后边的打赏功能了。从此送朵鲜花也不太见了。
听说,这是因为有人把给鱼打赏这事反映了。说一些作者给老鱼打赏是变相行贿,是为了在文艺副刊上发表文章。天啊,点个赞也涉嫌行贿,想不通!我有钱就想给好文章赞一元两元也不行。
当然,鱼在洋的“鱼在洋说”里边的确有些激浊扬清,刀下见菜,痛快淋漓的好文章,但是不可避免也有一些陈芝麻乱谷子之类的平常文章。但是到了“鱼粉”,哪里就不会分的那么泾渭分明,只要看见鱼在洋三个字,文章读没读明白无所谓,先把赞赏打了再说。坊间就有人说,老鱼以前抽的是窄板猴,自从微信里潮水一般涌入了赞,老鱼开始抽华子了,至少也是芙蓉王。天地良心,我读老鱼的文章至少也有一万篇了,但是我像个铁公鸡似的,没给老鱼拔过一毛钱。我觉得读文章属于精神享受,应该远离金钱。
年羹尧的儿子年富在《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官员和商人之间要建立“清清爽爽”政商的关系,同样,作者和编辑之间也要建立清清爽爽的“作编关系”。只有这样文学的后花园才会一片生机。
打赏不好。但是不给人点赞更不好。几年都不给一位作家点赞,作家就会怀疑自己的写作人生!贾平凹老师说,他写作就像背鼓让人敲。没钱的赞还是很有必要。响鼓还需重锤敲!我常年坚持给小魏点赞,小魏甚至几天不见我点赞就会失眠,就担心我是不是到医院看护罪犯去了没顾得上看他的文章,耽误了给他点赞。不要钱的赞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纽带。点个赞就相当以前熟人见面问声“你吃了么?”“吃了,刚把碗撂哈!”。
八十年代韦唯唱的那首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唱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如今,人们之间不串门,不走亲戚,点赞也懒的怕点了!孟子曾说过,“挟泰山以超北海,我不能也,为长者折枝,吾能也!”为长者折个树枝当拐杖,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就是有人不能,为作家们的辛勤付出,点个赞真就那么难吗?
时代需要热心肠,点个赞分分钟的事情,还是动动你发财的手指,给那些在基层文学道路上苦苦前行的布衣作家点一个赞吧。点个赞,他们一时也红不起来,夺不了你的饭碗,天也塌不下来。
致努力的你:家庭和事业兼顾,是人间难言的苦
一定要家庭和事业兼顾!陛下,臣妾做不到啊。——娜姐
01
“我的人生竟然如此失败,没有任何意义。”
“最近状态不好,挫败感源自平衡不好工作和家庭的无能……”
这两句很丧的话,来自一向意气风发、口若悬河的360创始人兼CEO周鸿祎近几天的朋友圈和微博。
上个月,这位改变中国互联网格局的红衣教主,刚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并不负众望地提交了《九层之上 起于累土》的提案,为促进国家完成网络安全顶层战略设计鼓与呼。
一个多月前,这位玩转投资和融资的“免费安全之父”,刚刚借债数百亿元,终于完成360从美股回归A股的全过程。
两个多月前,他荣获201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成为被致敬的时代驱动力。
写给他的颁奖词中,颠覆传统,重组上市,登陆A股,提出“大安全时代”,投身国家网络安全基础建设,都是镶嵌在王冠之上耀人眼目的钻石。
又如何?
这个推出360一系列产品的精英人物,因无法给予家人一年360天的呵护,在面对家庭和事业时,也分身无术又心怀沮丧地说:
家庭和事业兼顾,是我遇见的最大事故。
02
我听过的最具欺骗性的包袱,就是家庭和事业兼顾。
谁盲目地背上这个包袱,谁就很难找到安然的出路。
前几天,82岁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这是继“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之后,张弥曼荣获的又一殊荣,也是继荣摘诺奖的屠呦呦之后,被国人记住的又一位默默无闻又璀璨世界的中国女科学家。
3月22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办的颁奖典礼上,当优雅的张弥曼院士自如切换法、英、俄、中四国语言,发表获奖感言时,感觉长脸的国人大呼“这才是真正的女神”。
但又有几个人注意到,除了扼要回顾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古脊椎动物研究历程,82岁的老科学家在不足6分钟的演讲中,提到最感谢的人,是自己的女儿:
“在她只有一个月大的时候,我把她交给了她的外婆。当她再次跟我时,已是10岁了,但她对此从未有任何抱怨。”
为了研究,不得不离开初生的女儿十年之久,这是一位中国科学家的悲壮选择,也是一位中国母亲的愧疚之心。
让她家庭和事业兼顾?
那是一条不可能的路。
指望她洗衣做饭陪读带娃,还指望她读懂化石论证演化?希望她随叫随到永远在家,还要求她成就斐然名扬天下?
谁提出这样的要求,谁就是天字第一号傻瓜。
03
对于出身底层心怀梦想的人来说,家庭和事业兼顾,更是一场前途未卜的赌注。
上周,看完了韩剧《迷雾》。
很多人被女主高慧兰两米八的气场迷倒,而我看到的始终是一个用事业去赢取家庭的苦难女人。
单亲家庭长大的高慧兰,出身贫苦,历经磨难。为了跳出底层,她凭借自我努力,借住婚姻跳板,跻身电视主播。
和检察官丈夫结婚后,因出身望门的婆家不认可她,结婚时公婆不到场,行礼时公婆拒接见。
高慧兰深知,唯有在事业上拼出个名堂来,才能让身边的夫家人刮目相看,才能把周围的势利鬼踩在脚下。
为竞争晚点主播的位置,她打掉了腹中的胎儿,引发丈夫的不满,夫妻关系一度跌入冰点,濒临离婚。
熬成知名主播,屡获业界大奖,剑指政界,又让她四面树敌,十面埋伏:被同事妒忌暗算,被权贵陷害栽赃,甚至一场多年前的旧情,就能让她裹进一场深不可测的迷雾。
“活着,真是太难了啊。”
当高慧兰一次次靠墙蹲下,筋疲力尽,泪流满面,我看见的是一群群备受戕害、辗转职场的女人的缩影。
她们出身卑微,不愿沦为男人和权利的玩偶,不愿屈服男权和偏见的威慑,一次次跌倒又一回回爬起。
她们之所以在被误解、被侮辱、被损害中,对梦想和事业还怀有如此的热忱和执着,除了完成阶层的逆袭,安放受伤的自己,更重要的,还不是为了赢回在家庭中的尊严和地位!
让她们家庭和事业兼顾?
这是一个不会赢的赌注。
戴上围裙成了包揽百事却不被尊重的家庭主妇,自己连同娘家人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穿上高跟鞋成为走过的路草都不长的董明珠,又被人暗地里嘲笑“活得强悍又歹毒”。
家庭和事业,对她们来说,是两条平行的路,唯有先义无反顾地踏上其中一条,心甘情愿地愿赌服输,才能在另一条路上不受欺负。
至于他人的评价和眼光,完全可以像董小姐那样不屑一顾:
等到你也成为世界最好,才有资格对我评头论足!
04
家庭和事业兼顾,是这世间难言的苦。
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再也不对身边的任何人,说出这句轻浮的安抚。
读者中,有位老兄,常年在异国打工,挣得钱寄回国内,供养家中的两个孩子读书,用于给年迈的父母看病。
还有位妹妹,和丈夫常年异地,她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大宝小宝一起生病时,她累到虚脱呕吐,第二天,又带上大娃抱上小娃强作欢颜。
还有很多很多挣扎在底层默默无闻的人,他们为了车子和房子,为了家人和爱人,为了今天和明天,常年漂泊在外,或者无法照顾家庭。
他们心怀愧疚,难免自责,每逢周末假期,爱给我留言,说说心里话,谈谈相思情。
我期待他们早一日和家人团聚,但我从来不说:“家庭和事业要兼顾啊。”
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拼尽全力做的事儿,远远够不着事业的边儿,勉强只能算是为了生计。
但,我深知:
对于苦命的人来说,生计比团聚重要多了,活着比抱着急迫多了,金钱比薄命主贵多了!
要求他们家庭和事业兼顾?
拜托,不要再提这眼下压根儿不敢奢望的幸福。
05
家庭和事业能否兼顾?
去年年底,一家知名育儿杂志社曾采访我,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如何看待家庭和事业兼顾?
“因为无法分身,所以很难成立。”我说,对于一个辗转职场的人来说,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总是兼顾,只是在不同时期有所偏重:
家人最需要你时,你暂且放下或减少工作,去陪伴他们。
事业发展的关键期,你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然后压榨自己休息时间,去顾及家人。
要求一个人家庭事事亲为、事业面面俱到,不是想把他神化,就是想把他累死!
所以,不要再要求你的家人家庭和事业兼顾,这会让他们陷入绝望之谷。
你只需要鼓励他:
工作时,你只管安心工作,回来后,我们尽可能开心生活。
也不要逼迫自己家庭和事业兼顾,这会让你背上这世上最沉重的包袱。
你只需要提醒自己:
每个阶段,有所选择,不管家庭还是事业,秉持诚意就有最大收获。
是的,家庭和事业很难兼顾,但温暖又专注的你,却能给最爱的人带来幸福。
加油。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作者简介:刘娜,80后老女孩,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能写亲情乡愁故事,会写教育职场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被骗缅甸的中科院博士”回国后发声:如何被骗?又是怎么获救的?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管昕)8月,“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广泛关注。9月11日晚,当事人张先生在微博发文表示,他已于9月5日回国,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一直未能发声。“本着对公众和自己负责的态度,后续会对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张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后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他因经济困难求职,经介绍以为要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东南部的妙瓦底地区某园区。园区戒备森严,时时被监控,张先生在缅甸失去人身自由一年多。当初如何被骗?在缅甸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获救回国的?
因为“ 中科院博士”的身份,张先生在缅甸的遭遇受到更多人关注。他12日晚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他本来在江西的庐山植物园工作,2022年,因家人生病而面临经济困难,在国内没有遇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就想着去国外看看。最初,他在网上通过一个中介,得知新加坡一家公司招聘客服人员,相关流程和手续看起来也很正规,但当时受疫情影响,新加坡的入境流程较为复杂,签证迟迟未能下来,此时他被中介告知,招聘公司在泰国还有一家分公司。
9月11日深夜,当事人张先生在其微博上发出第一条文字(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截图)
张先生:我只是希望找一个正常薪资的工作。我想没法进新加坡也是正常的,所以想着先在他们泰国的分公司做几个月,然后再去新加坡。
抵达泰国以后,中介曾通过各种手段打消张先生的疑虑,并且承诺到公司后可先预支一笔钱。而那时他要回去连路费都没有,因此决定还是去所谓的“ 泰国分公司”看一看,现实情况却是去了就没有办法脱身了。
记者:那从泰国是怎么到缅甸的?
张先生:因为那边离缅甸其实只有一条河,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那条河就是缅泰的界河。他们从来都没有提过缅甸,一直跟我说的都是泰国。之前在网上也只是听说过缅北的,从来没有听说过缅东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当我意识到被骗的时候,其实已经在缅甸了,到他们公司的时候,才意识到。之前只是稍微有一点担心安全问题,没有想到是(进了)园区。
张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地妙瓦底位于缅甸东南部,与泰国仅隔一条小河,与网传的缅北相隔甚远。这里的模式、对象也和缅北差别巨大。园区在招聘时,通常也以赴泰国工作为诱饵,避免提及缅甸。
张先生:园区在(泰国和缅甸)边境,挨着河,离城市是比较远的。
记者:到那以后他们让您做点什么?
张先生:负责聊天。是在电脑上聊天软件里打字,他们那个园区不涉及电话。
记者:针对的客户群体是什么?主要是销售什么?
张先生:是做数字货币的“杀猪盘”,就是骗别人投资。面向的是海外群体。像欧美的一些国家,包括华人华侨。他们会用翻译软件,其实不会英语的话,也可以用那个软件来跟外国人进行沟通。
张先生介绍,很多被骗者进入园区后被要求边培训边上岗,主要盯欧美国家的有钱人上钩。内部分工也比较明确,有专人负责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寻找客户,也有人负责通过网络聊天包装话术留住客户。
张先生在其第二条微博里标注了事发地园区的所在位置(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截图)
张先生:他们会提供一些用这个话术成功的案例,让我们每天看。客户是在那些国外的社交网站上加的,公司也有一些人是专门负责在社交软件上加人的,他们加上了,转给我们这些聊天的人,让我们来聊。聊天内容首先是我们伪装成女性,然后去那些欧美的男性,从聊感情入手,后面代入投资。
记者:有具体的对话模式吗?
张先生:比如说怎么跟客户套近乎,一开始会谎称自己有父母或者其他亲人和客户在同一个地方,自己会到这个地方去,通过这样的方式和被骗的客户达到认识的目的,会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了解他家庭的资产状况。
记者:成功率高吗?
张先生:现在因为上当受骗的人很多,他们确实是越来越难做的,相当于公司每个月的业绩都在下滑。
记者:你在网上操作的时候,有人在监视吗?
张先生:他们有一个岗位叫制度督导,是专门负责监督我们工作的,每天巡逻。
张先生所在的园区全封闭,所有人都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可以定期和家人通电话,但必须在指定的时间由专人看管才能进行。他每天晚上10点上班,次日下午3点下班。他们住在8人间的宿舍里,室友都是从中国被骗至缅甸的年轻人。
张先生:那里面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二三十岁的。大部分是初中、高中学历。所有人进园区一开始都是要搞聊天,业绩做多的话,他们会一步步提拔你。
记者:怎么评价你干得好还是干得坏?
张先生:主要是看每天是不是能加到有钱的客户。
记者:您在里面被打过吗?
张先生:我和家人通信了,聊到了那边搞,被他们发现了。就是因为泄露园区的机密被他们打了一顿,我被关了一个多月,每天基本上拷10多个小时,就那样拷在墙上站着。虽然我自己没有遭受过非常大的虐待,但是我听说过一些别人的情况。有因逃跑被抓回去的,他们被打得非常惨。
记者:在里面,他们会给你们发工资吗?
张先生:固定收入其实只有第一个月是有的,刚进园区的人,第一个月会给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后面几个月只有帮他们骗到钱,他们才会给你发提成,不然的话就一分钱都没有。我其实只拿到了第一个月的钱,里面是有超市什么的,但是物价也非常高,基本上是园区外面的四五倍。
进入园区后,张先生的手机和证件就被收走,理由是公司保密需要。后来,张先生发现用电脑可以安装手机模拟器,在上面可以发邮件向国内家人求救。随着国内舆论的关注,园区方面认为他是个“ 烫手的山芋”,最终要求他的家人交5.9万元赎金后,可以把他送出园区。此前,园区曾开出12万元的赎金要求。
张先生:当时我家人一直没有转账成功,他们威胁把我卖到其他地方,我是非常担心的,因为如果真的被卖掉的话,我可能几年都出不去了。那时候是非常绝望的,后面其实还是媒体报道的作用。
记者:这个园区它在当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当地警方不知道这是个园区吗?
张先生:它是在当地军阀的管控之下,有当地军阀充当他们的保护伞。
承认自愿进入园区,签字、录像,之后,在8月24日,园区的车把他送到泰缅边境,入境泰国后,换了车把他送到泰国的酒店。张先生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了手机和电话卡,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取得联系。因为泰国签证逾期,泰国警方将其移交给移民局。后续遣返流程又走了十多天。9月5日早上6时,他终于抵达上海浦东机场。
张先生希望通过中国之声,向所有关心他的人表示感谢,并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不法跨国招聘中介的打击力度,广泛宣传各类跨国招聘陷阱。
张先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避免上当受骗。我的老师同学也正在帮我寻找工作机会,我个人希望做一些学术期刊杂志的编辑工作,或者是做一些科普宣传的工作。
来源: 央广网
工作不顺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婚姻家庭情感
工作不顺利的原因有哪些?
老朱来唠叨几句。
各位朋友好!今天是放假的最后一天,我们这些苦逼的社畜们,明天又要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了。虽然工作不一定喜欢,但毕竟还是要工作的。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阻碍我们正常工作的因素,比如办公室矛盾、行业潜规则、不合理的公司制度等等。再加上现在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低,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难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患上抑郁症。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生活?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是为了那几两碎银?或者只是为了吃饱饭?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的生活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内心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其次,我们需要区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有些人虽然工作表现不错,但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无法取得进步,导致他们感到非常痛苦。我们需要承认,这些原因确实很重要。如果我们因为家庭原因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换工作,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必须接受这份工作,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解决家庭问题,那么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痛苦。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生活和工作分开。就像吃饭和上厕所一样,如果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想上厕所,那肯定会很不舒服。同样地,如果我们在上厕所的时候想吃饭,也会觉得很别扭。
最后,我们需要避免将爱好变成工作。很多人想将自己的爱好变成工作,比如当游戏主播。但是,这种想法并不现实。因为我们的爱好是为了放松身心,而工作则需要遵守各种规定。如果我们的爱好变成了工作,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痛苦。我曾经也当过游戏主播,但那真的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每天起床的时候,我都会想:“我不想打游戏了,但我必须要去打游戏。”这真的让我非常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将爱好变成工作。
以上是三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解决办法。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下期我们会讲一些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下期再见。感谢观看。
家访记录:
家访记录:
时间是5月8日上午,正是周末,孩子们都从学校返回了家中。
今天回访的是宁陵县阳驿乡訾堂,也是义工张明涛的家乡,他开车载着义工黄群、闫占廷三人一起赶往目的地。
回访的对象也是姐弟仨:张鸿莉、张鸿薇和张恒诚。他们分别是16岁、15岁和11岁,两个女孩张鸿莉、张鸿薇均在阳驿乡初级中学读九年级,面临中招考试。男孩张恒诚在阳驿乡郭屯村小学念四年级。
孩子的爸爸张明诗今年50岁,早年因家庭贫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后来找对象比较困难,娶了一个痴呆女子为妻,以至于影响了下一代。虽然张明诗勤劳能干,但家境一直比较贫寒,一家五口仅能维持个人温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目前,在享受国家惠民政策(低保)后,已经成功脱贫摘帽。
一进他们家后,看到他们五口都在干活,翻晒蒜头和蒜秧。原来他家种的早蒜已经成熟,忙着收获。坐下来,和他们聊着学习和生活的情况。6月23日,是全省开始中招考试的时间。倒计时只有45天的时间内,鸿莉、鸿薇姐妹俩都在发奋努力,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她们说,由于以前学习基础差,感觉升学压力很大,对于考高中没有一点信心。班主任老师给他们很多关爱,让她们倍感温暖,也激发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一旦考不上高中,那就选一个中专学校学一门技术。
她们两个,鸿莉是大姐,但体弱,木讷,智力上跟不上。鸿薇是妹妹,强壮,活泼,学习能跟得上。他们俩平时形影不离,生活上鸿薇反而多照顾姐姐。最有出息的是弟弟恒诚,是一家人未来的希望。他个头不低,长相俊秀,智力发育较好。他在学习上很刻苦,放学回家便埋头写作业,班主任赵洪新经常表扬他,夸他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得到安基金的捐助后,成绩有可喜的进步。他现场给我们朗读了一篇课文,声音洪亮,富有感情,赢得了我们热烈的掌声。
爸爸张明诗表示,他就是吃了没有知识和学问的亏,所以他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把书读下去。知识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还可以改写孩子们的命运。只要有书读、有学上,就全力支持他们读下来。
三个孩子都懂感恩。我们录了一段小视频,他们面对镜头表达内心的感恩:谢谢来自社会的关爱,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临别时,他们诚心诚意地拿出一兜新鲜的大蒜,要送给我们做馈赠的礼物,被我们婉言拒绝了。心奉献,我们只给予,不收取,望他们能够理解、给以尊重。
(执笔:闫占廷)
全职妈妈的无奈与心酸,一拖二,事业与家庭真的不能兼顾吗?
八八年的,自己独自带两个孩子,大宝马上二年级,二宝两周两个月,九月一号如果能够开学的话,二宝应该也能上幼儿园了,自己也打算出去找个工作,到时候自己真能顾得过来吗?
自己远嫁他乡,周边没有自己亲戚,同学,朋友,自己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生活,孩子爸爸在北京上班,孩子爷爷奶奶在老家,想起这两年一拖二的生活,眼泪不住的往下流,最困难的时候就是二宝几个月大,大宝上幼儿园,把二宝独自放在家,接送大宝,有的时候在楼下都能听见孩子哭声,现在偶尔做梦还会梦见自己把孩子放在家里焦急的情形,好在现在都过来了,二宝马上就能上幼儿园了,自己也能工作了,十八线小县城本来就业机会就少,能五点下班,周六日不上班的更是没有,全职妈妈真的被社会抛弃了吗?等过几年二宝再大点,出来再工作,将近四十岁了,更是没人要了,想在家做点兼职,补贴家用,又担心上当受骗,整个人都很焦虑,友友们,你们是怎么渡过家庭和工作这条坎儿的,欢迎留言,向你们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