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唐一行和尚在当阳的修行——他的天文学建树领先西方千余年
郭汉闵
在浩瀚的夜空,有一颗闪亮的星,叫一行。这颗星之所以被天文学家命名为一行,是因为这位唐朝的高僧在天文观测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一行驻锡地湖北当阳三星山俯瞰。佟陵摄
一千二百六十多年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率领一支测量队,风餐露宿,跋涉万里,对大唐疆域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天地大测量。帝国的疆域足够宽广,这支测量队尽可以大展身手,任意驰骋。这次测量,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北至北纬五十一度的瀚海都督府(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附近),南达北纬十七度的多邑(在今越南红河流域),在全世界首次准确提供了地球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纠正了我国最古的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关于子午线"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计算公式,正确测算出了中国各地昼夜不同的准确时间,绘制出了更为完备的恒星表。这是属于大唐的荣耀。主持这次天文大地测量的和尚,就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他身披的袈裟,为开元盛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九百多年后,阿拉伯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重复了这一次天地测量活动,但规模要逊色多了。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铜像。
在这次划世纪的天地大测量中,一行进一步验证了他以往多次观测到的恒星移动的现象,并由此敏感意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天地认知,并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一行的这一小步,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步。在这次测量的基础上,一行历时两年,编制了《大衍历》,因立法依据《易》"大衍之数"而得名。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天文学成就。《大衍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一行在《大衍历》中发明了求任何地方每日影长和去极度的计算方法,后世称为"九服晷影"。而且更为精彩的是,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比到太阳近的观点。这一发现,在当时是石破天惊,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大衍历》系统周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代表了中国古代历法体系在当时全世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大衍历》传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画像。
中国的天文观测、历法,在文艺复兴以前一直于全世界诸文明中独领风骚,遥遥领先。论天象观测之系统、精密,历法之完备、先进,没有哪一个民族比得上华夏民族。一行不仅提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比到太阳近的观点,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他的这一发现,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的恒星自行的观点要早1000年。一行的诸多壮举,让中国的天文观测、历法水平达到了当时诸文明无法企及的高度。因为一行的背后是气象万千的大唐帝国。
可鲜有人知的是,一行和尚在天文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与南方的一个小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南方小县就是当阳。作为唐代高僧,一行曾在当阳玉泉寺、三星寺修行多年。
湖北当阳玉泉寺概览。张智明摄
一行(公元673年—727年),俗姓张,名遂,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一说河北巨鹿人。其先祖张公谨为太宗重臣,曾任襄州都督,也算是个"官二代",混个一官半职是不成问题的。按照《旧唐书》、《新唐书》、《宋高僧传》的记载,一行少时天资出众,博览经史,尤精于天文、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名震京城,本应有着大好的前程,但他在二十一岁时却选择了于嵩山崇阳寺遁入空门。一行之所以遁入空门,并成为一代宗教领袖,与两个从当阳玉泉寺走出的高僧密切相关。这两个高僧,一个是弘景禅师,另一个是普寂禅师。
弘景原称宏景,因宋人避讳,改称弘景。弘景是地地道道的当阳人。《宋高僧传》有其传略:"释恒景,姓文氏,当阳人也。"弘景禅师曾三次受帝王之诏入宫供养,为宫庭信徒的受戒师,备受世人敬仰。名师出高徒。弘景禅师除了撰写《顺了义论》二卷、《摄正》七卷、《佛性论》二卷、翻译《华严经》这一成就之外,同时也还是一行禅师和鉴真大师的剃度恩师。他的两个弟子,也是他人生的两个得意之作:一个将佛教传入日本,被尊为日本律宗之祖;一个则编制了《大衍历》,撰写《大日经疏》,成为一代密宗宗师。一行二十一岁剃度为僧,与其说是不愿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为伍,不如说是其为弘景禅师的渊博学识而深深折服。可以说,弘景禅师是一行人生的引路人。
中国邮政发行的一行邮票。
普寂,俗姓冯,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弟子。幼年即修学经律,后到当阳玉泉寺师事神秀六年,深得神秀器重,后成为神秀的高足。神秀被武则天召赴洛阳后,普寂跟随入京,王公大臣竞相礼谒。后来唐中宗见神秀年事已高,特下诏普寂代神秀统其法众,负责帝国僧众事宜。开元十三年(706),普寂七十五岁,奉命住持敬爱寺,从此弘法活动日趋兴盛,神秀创立的北禅宗因此而进入全盛时期,普寂因而被后世尊称为北禅宗七祖。普寂卒年八十九,谥"大照禅师"。相传,普寂一生不苟言笑,独对一行和颜悦色,可见其对一行的赏识与器重。一行最初的法号为敬贤。一行这一法号,就是普寂禅师取"一行三昧"之意所赐。自普寂禅师赐号之后,后人只知一行,不知张遂、敬贤。
两位恩师的厚德博学,言传身教,为一行以后的南方当阳之行埋下了伏笔。史家们虽然对一行的南方修行游学经历轻描淡写,一句带过,但信息量仍然很大。根据《旧唐书》、《宋高僧传》的简略记载,以及今人吴慧《一行生平再研究》、吕建福《密教论考》、严敦杰《一行禅师年谱》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一行曾两次到当阳游学修行,历时长达六年多。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画像。
一行第一次当阳之行,在唐睿宗即位的景龙四年(710年)。《宋高僧传》记载:"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东都也就是洛阳。一行到玉泉寺修行几月之后,又前往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游学,于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返回洛阳嵩山崇阳寺。
一行第二次当阳之行,在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在那一年,朝廷派员到嵩山第二次征召一行出山为王朝效力,他再一次托病谢辞。数月的南方当阳修行,始终让他难以释怀,于是他再一次徒步南下,到当阳修行,研习佛学。这一次,一行在当阳度过了六年的美好时光。
一行驻锡地湖北当阳三星山远眺。王奥摄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命一行的族叔也就是时任礼部郎中的张洽,携诏书南下,于荆州当阳向一行请教安国抚民之道,并征召一行回到京城为唐王朝效力。这一年,一行结束他在当阳长达六年的修行生活,随其族叔张洽返回了久别的长安。
唐朝时期的玉泉寺是其最为辉煌荣耀的时期,有着盛唐气象,教、律、密、禅、净诸宗竞秀,大德高僧辈出,见诸记载的有一百二十多位大德高僧,被封为"大师"和"国师"称号的就有十人之多。这一切,足够留住一行了。一行在当阳长达六年的修行生活,可谓收获颇丰,并成就了他在天文学上的杰出成就。
天文学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任何宗教,总是绕不开对天地的感悟与认知。这是一道必答题。不跨越这一座高山,宗教也就不成其为宗教。佛教当然也不例外。在佛教的本土化过程中,佛教关于天文学的研究,既有对印度的传承,也有对华夏固有认知的融合,两者浑然一体,且自成体系。在一行以前,因为门户之见,佛教独特的天文和历法观念、体系尽管已经在华夏生根发芽,却迟迟无法与传统的中国天文思想融为一体,为历法所用。一行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两者之间存在的"楚河汉界"在一行所处的时始模糊了。
湖北当阳三星寺遗址。王奥摄
一行在他的青年时代,曾系统学习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学说;而在他的中年时代,他在玉泉寺系统地接受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和佛教中关于宇宙与天文学说的理念。两种不同流派的学说,集一行于一身,从而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天文观念。也许,一行剃度为僧,是有他私心的:通过佛教这扇窗口,洞悉天地的奥秘。一行遁入空门,与其说是消极出世,不如说是积极入世。
一行在玉泉寺最初是教、律、密、禅、净诸宗兼修,遍览玉泉寺藏经阁的佛教经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门户之见、学派之争,这些小家子气的事在一行身上是不存在的。玉泉寺的僧侣,凡达者,一行皆以为师。《旧唐书》记载一行 "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宋高僧传》记载一行"因往当阳,值僧惠真纂成律藏序,深达毗尼,然有阴阳谶纬之书,一皆详究。"《群书事类渊海》又记载其"及遁当阳,又从律师惠悟学毗尼,凡经籍一览,毕世不忘。"这三则史料告诉我们,一行在玉泉寺曾先后拜悟真、惠真、惠悟等多位高僧为师,天台宗、禅宗、律宗等有所涉猎。
湖北当阳玉泉寺鸟瞰。当阳市委办公室供图
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这一利器,才能推演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则。因此,一行在玉泉寺的修行,尤重数术天文。《大衍历》中的"大衍"即"大衍之数",出自《周易系辞上传》。"衍"通"演",也就是推演的意思。大衍,就是演天地之变;大衍之数,就是推演天地万事万物用的数。周易的魅力在于其蕴涵的哲理性,周易的哲理性又依附在卦画的变化上,而卦画的变化又是基于策数的推演。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用数字来表达这个世界了。道家有易,其实佛家也有易。"阴阳谶纬"之术,也就是佛教的易。后世研究一行的学者认为,一行到天台山国清寺游学是为了向一高僧求教数术。这一说法有文献依据,但并不能就此得出一行的数术来自那位国清寺高僧的结论。《宋高僧传》关于一行"然有阴阳谶纬之书,一皆详究"的记载证明,一行在玉泉寺也曾下功夫学习数术。玉泉寺的高僧大德精通数术的,不会比国清寺少。一行在当阳学习数术,并不乏名师指点。
《大衍历》
后来,一行的学习兴趣慢慢转移到了密宗上来。这是因为相比其佛教他宗派而言,密宗典籍中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天文学知识,也就是占星术。在佛教大藏经《密教部》中有一部经典,叫《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此佛经由唐朝开元年间的不空法师奉皇上之命翻译,专门讲述印度佛教的天文星象知识及占卜。此外,密宗的《宿曜仪轨》《北斗七星念诵仪轨》《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七曜攘灾决》《七曜星辰别行法》《北斗七星护摩法》以及《消灾吉祥咒》等等,均是与星相、星座、星辰以及行星运行有关的佛典,用于教导密宗弟子如何以天相与历法来了解人的吉凶祸福,以及天地万物的变化气数、节气等。可以肯定,这些密宗典籍让一行如获至宝。可能上述密宗典籍在玉泉寺的藏经阁中并非齐备,但最重要的《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等法典肯定是有收藏的。一行后来撰写密宗经典《大日经疏》,并成为一代密宗宗师,玉泉寺的修行功不可没。因为一行,密宗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后世称为"唐密",后逐渐失传。
一行发明的水运浑天仪。
对密宗法典的学习,让一行对梵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一行认为,只有阅读梵语原著,才有可能对域外的天文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早年在嵩山崇阳寺师从弘景禅师的时候,一行就已开始接触梵语。在当阳玉泉寺,一行遇到了另一个通晓梵语的老师——惠真禅师。惠真也是弘景禅师的弟子,与一行可谓师出同门。惠真早年曾计划前往天竺求经,到了海上与玄奘法师不期而遇,并与之同归,向他学习梵文。后来,惠真又拜梵僧尚多也就是印度密宗领袖人物善无畏为师,"尽得其心要"。一行初到玉泉寺时,惠真刚好完成《律藏序》。《中华天台宗通史》记载,"一行曾跟随荆州当阳玉泉寺惠真习律"。在惠真禅师的指导下,一行的梵语日益精进,很快就写出了《梵文字母表浅释》一书,让惠真十分惊讶。这部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有关梵文的著作,只可惜早已失传。正是因为精通梵文,一行熟悉印度的宗教文献,了解印度的数学与天文学成就。一行组织的天地大测量和编撰的《大衍历》,充分利用了当时印度的天文学知识。一行在《大衍历》中建立的从0度到80度的每度影长与太阳天顶距对应数表,学界称做"九服晷影",就是受到了印度天文学知识的启发。这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一张正切表。
一行和尚观象图。
一行人如其名,不仅注重知,更注重行。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得天地之"三昧"。玉泉寺虽然环境优美,但信众过多,并不安静,也不利于观测天象。在惠真禅师前往荆州住持南泉寺不久,一行萌生了在襄荆古道一旁建立一个天文观测点的想法。有一天,一行从玉泉寺出发,徒步东行,来到一处叫乌扶邑的地界。"乌扶邑",即太阳初升的城邑,取义"金乌栖扶桑"之义,是现今河溶镇的古称。他在一处岗地伫立良久,午时找附近的一家农户化了一碗斋饭,又于山脚喝了一口山泉,一时心情大好,当即决定在这里建一座寺庙,用于修行和观测天象。其实,一行选择该地(现今河溶镇前华村)建立寺庙,除了观测天象,更主要还是方便与惠真禅师交流学习。相比玉泉寺,此地离荆州南泉寺更近,两人来往更加便捷。虽然三星寺建于何时并无文献记载,但大体时间应该在惠真禅师住持荆州南泉寺不久。
这座襄荆古道旁的玉泉寺属院,因为寺前有三口井,后来被称为三星寺。《荆州府志》、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和乾隆《当阳县志》均有记载。乾隆《当阳县志》的记载是:"三星寺在治东六十里,唐僧一行道场。有三井在山寺左右,乃一行凿以禳三星者。"至今,河溶镇前华村三口井遗迹尚存。
湖北当阳三星寺遗址上的古井,现为村民的饮用和灌溉水源。王奥摄
三星寺前的三口井,既是佛寺的象征,也是天地观测台的象征。在佛家教义中,水井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成为一种身心归宿的象征。在华夏文明的传统认知中,"三"代表天地万物之始、之母。三星寺前的三口井,一口是太阳,一口是月亮,一口是其他星辰。同时,"三星在天"、"三星伴月"天象一直视为吉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凿深井不知地之厚。井是大地的眼睛,日夜不眨地观测着天象。人不可做井底之蛙,但坐井观天还是可以的。正是因为三口井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所以华夏大地称为三星寺的寺庙不在少数。该寺庙命名为三星寺,可能就是一行和尚的主意。
仰望星空的一行塑像。
在三星寺,除了挖三口井,为便于实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一行和尚可能还立了石杵之类的圭表,制作了我们所不知道的其他观测仪器,如古三星仪。据《宋高僧传》的记载,一行十分注重对天文观测数据的记录,详细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可以肯定的是,一行在三星寺写下了大量珍贵的天文观测笔记,累识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后来他在《大衍历》中提出的月亮比太阳离地球近的观点,以及恒星运动的超前观点,应该与他在三星寺长期的天文观测密不可分。除了观测天象,一行还在三星寺完成了其叔祖父——东台舍人张太素的《后魏书》未完稿,并编写了该书的《天文志》部分。后来,一行带着他在玉泉寺、三星寺收集整理的大量资料和观测笔记,回到了久别的长安。
一行禅师塔。
开元十五年(727年)十月,一行在完成一部梵文经书的书稿后,南向而坐,内心宁静而安祥。初八那天,一行在沐浴净身后,专程前往嵩山敬爱寺拜见他的恩师——普寂禅师。再三行礼后,一行附耳密语,普寂禅师频频颔首。说完以后,一行退出普寂的禅房,并随手掩上了禅门。普寂禅师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命令左右弟子:去敲钟吧,一行要灭度了。那一年,一行和尚年仅四十五岁。据传,玄宗闻讯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后亲自题写碑文,并谥号大慧禅师。
十月初八那天,在南方当阳的玉泉寺,一切如常。只是在那天晚上,有一道流星从天际划过,让玉泉寺的僧侣们有些心神不宁。
作者:郭汉闵
作者简介:
郭汉闵,男,现年57岁,1982年7月毕业于原宜昌师专中文科,曾从事教育、新闻、政研等工作,现在当阳市政协机关工作。有专著《隐形的南方》出版。
雨宝陀罗尼咒 发财最快的佛咒(招财消灾不可思议!)
《雨宝咒》出自《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为唐代高僧“不空法师”所译。
雨宝陀罗尼真言,可得大富贵,此咒少人知,珍贵异常,不轻传,雨宝咒要有真实誓愿才传。
常持诵雨宝咒,会有强劲感应,可以获得大财富,可以去除疾病,可以遣除一切障难。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云:若有人素食梵行,断食酒肉,日夜恒诵,获大富贵。佛告诉我们如何求财:若有人欲受持雨宝陀罗尼者。如供养一切如来。一夜二夜或三夜。专心诵持。受敬净信三宝诸天悉皆欢喜。即雨财宝谷麦。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
雨宝陀罗尼咒心:嗡哇苏达咧司哇哈(音:ongwasudaliesiwaha)
此咒又称《能获一切财宝伏藏陀罗尼》。要诵此咒,第一次要先诵800遍,以后一天分三时,早上、中午、晚上,各108遍。注意受此咒心边念边观想:各种谷米宝贝服饰各种金银财宝等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下到所有一切贫困无助的众生家中,令他们库藏充足,资具丰富饮食财宝充满屋内,无有烦恼,快乐无碍。
雨宝陀罗尼吊坠
雨宝陀罗尼经
雨宝陀罗尼咒 发财最快的佛咒(招财消灾不可思议!)
《雨宝咒》出自《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为唐代高僧“不空法师”所译。
雨宝陀罗尼真言,可得大富贵,此咒少人知,珍贵异常,不轻传,雨宝咒要有真实誓愿才传。
常持诵雨宝咒,会有强劲感应,可以获得大财富,可以去除疾病,可以遣除一切障难。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云:若有人素食梵行,断食酒肉,日夜恒诵,获大富贵。佛告诉我们如何求财:若有人欲受持雨宝陀罗尼者。如供养一切如来。一夜二夜或三夜。专心诵持。受敬净信三宝诸天悉皆欢喜。即雨财宝谷麦。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
雨宝陀罗尼咒心:嗡哇苏达咧司哇哈(音:ongwasudaliesiwaha)
此咒又称《能获一切财宝伏藏陀罗尼》。要诵此咒,第一次要先诵800遍,以后一天分三时,早上、中午、晚上,各108遍。注意受此咒心边念边观想:各种谷米宝贝服饰各种金银财宝等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下到所有一切贫困无助的众生家中,令他们库藏充足,资具丰富饮食财宝充满屋内,无有烦恼,快乐无碍。
雨宝陀罗尼吊坠
雨宝陀罗尼经
学佛之前,是否应该先解决温饱问题?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面而来。他好奇地问道:“请问小师父,你是信佛教还是道教?”“佛教,你呢?”老农认真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觉)’。”说着,他又继续干他的农活。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是啊!这位老农为了养家糊口,披星戴月,东奔西忙,他缺少的正是食物、睡眠。因此,他认为睡觉为人生一大乐事,信仰“睡教(觉)”也就很自然了。
目前世界上很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下,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仍在为生活而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精神生活!
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犹不得要领,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最后他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重新恢复了体力,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成正等正觉。这充分说明,即使如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尚且也要借助于物质条件而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终圆证佛果,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佛陀成道后,四处游化教导众生。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应供归来,途中遇一极度饥饿之人,十分痛苦。弟子们请佛陀为此人说法,以减轻他的痛苦,但佛陀并未替此人说法,反而说:“比丘们啊,此人此时最需要的是一碗饭,而不是佛法。拿一碗饭来吧。”等此人吃饱饭后,佛陀才给他讲法,引导他如何获得财富和思想上的宁静。
在《增支部》中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分成三种:
1、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
2、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
3、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经美妙之处正在于它对只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仅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单纯的道德更有实际价值。这就是佛教中所谓“未转,先转食轮”的道理。
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道理,在《中部》的《巴陀伽摩经》中,佛陀又把人类的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
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地增加。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所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
3、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
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他如此祝愿:愿我死后生天享福。
通过佛陀的开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人生存所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也许有人会问,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我们也必须承认,颜回这样的人千古少有,能和他比肩者自古能有几人?
同时,贫穷者也并非永远贫穷。如果有的人既贫穷又无信心,他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获得解脱。虽然贫穷,但具有布施心肠,又有信心,那么他们终将会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得到解脱。
所以,佛教并不主张越贫穷越光荣,也不反对拥有财富。正如孔子、孟子倡导的那样:人民必须富庶,佛教也鼓励人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富有起来。
在《阿弥陀经》中,西方极乐世界为“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国土!阿弥陀佛本身就是: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所以人们一见到阿弥陀佛便生恭敬心,如果一个人因缺少营养而面黄肌瘦,人们一见到你怎能生起恭敬心、欢喜心呢?
在药师佛十二大愿中,第一是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三是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十是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是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是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所以在十二大愿中,就有七个是关于物质方面的。在早晚课诵中,我们每天念诵的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等咒都是祝愿国土庄严、人民丰衣足食。所以佛教不但不主张人们贫穷,恰恰相反,佛教特别重视庄严国土,这样才能利乐有情。
布施是利乐有情的一种手段,它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首,又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居第一位,可见布施是多么重要。然而当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产时,他才更有机会行布施。否则空有布施之心,却无布施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更何况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做什么事,若缺少资金,则困难重重。汽车没有油就不能开动,同样,即使我们都非常热心佛教事业,但若无必要的资金,则寸步难行,也只能是摇头叹息,无可奈何!
也许有人又提问:为什么佛教又要讲四大皆空、舍弃一切、离俗出家呢?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空和不空的辨证统一。
禅宗在讲修行时,常常强调空,说世间名利皆如过眼之烟云,我们的身体为四大、或五蕴和合而成,是缘生法,无自性,因而是空的,以此来破除我执,放下一切,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进,以期早证佛果。以上这些都是从道心上讲的。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了生死并不等于不让你生活,恰恰相反,我们应在了生死中学会生活。试想一想,不会生活的人怎能了生死?连人尚且做不好,怎能成佛作祖?!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生活,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这是修行的根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我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修行。为了借假修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是相当重要的。
事实上,有情众生根本就离不开物质生活。因此《俱舍论》讲:“经说世尊自悟一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增一阿含经》亦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食则存,无食则亡。”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佛教中还有不空的一面。
如果我们为了强调空的一面,而否定了不空的一面,那么,这种空是偏空、顽空,未能真正理解空之真谛。其结果必然会使人们误以为佛教主张贫穷,终将导致极端——苦行。反之,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不空的一面,拼命地去积聚财富,这只能导致另一极端——纵欲主义。佛陀早就明确指出,苦行和纵欲是两个极端,对正常的修持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应该抛弃。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八正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空与不空之间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