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齐景公半生英明,晚年昏聩,把危机留给子孙,最终家败国亡
春秋时期,齐景公在外视察时,对身边的晏子说:“看这大好河山,现在是我的,以后还不知道是谁的!”
晏子却不按照常理出牌:“我估计可能是它将来会姓田。”
齐景公的脸色,瞬间晴转阴了。
这就是察言观色的学问,这就是说话的技巧啊,毫无疑问,晏子这话简直是大煞风景啊!
你可以想象一下,齐景公带着晏子登上高山,站在山顶,看着无限风光,远处层层青山,一条小河依山而走,远处的田野上,农民在弓着腰辛勤地劳作……山的这边以及那边,甚至很远很远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地盘,想想就爽……
毫无疑问,齐景公这个时候的心情是无比舒畅的,所以,发出了感叹:“看着大好河山!现在是我的,只是不知道以后又会是谁的!”。
这个时候,作为臣子,应该怎么说?夸赞一下老大的丰功伟业。齐景公作为老大,脸上有光,心里也会很爽,大家皆大欢喜啊!
但是,晏子偏偏不如齐景公所愿,而是泼冷水说:“我估计它可能姓田!”
晏子这话,毫无疑问,一定会惹恼齐景公,普通人听了都会生气,更何况一国之君呢!
齐景公听了很吃惊,当然,也很生气,他训斥道:“你别鬼扯,我堂堂国君,是他一个田氏家族能比的吗?田氏又不是我的后代,怎么可能继承齐国的大位呢?你说说田氏有什么过人之处。”
晏子看国君只是发怒,并没有怪罪自己,于是意味深长地说:“大王别生气,听臣慢慢道来!田氏是个家族,但是,影响力可不小。田氏家族的家主继承人,田成,这个人才能不是很突出,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乐善好施。对比下一下,作为国君,您的赋税就收得狠了。田成把自己的俸禄分给属下,帮助穷人,他家的钱大笔大笔地往外借,别人给他还钱的时候,他并不会全部收下,而是只收很少的一点,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不受欢迎呢,所以,在齐国很有声望。您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他说,他的钱财本来就是大家的,用在大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一点也不心疼。他这么慷慨,大家都很感动,很尊重他爱戴他。”
“就这点事?我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更不信他能得天下。”齐景公听了不屑地说。
齐景公反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缘好就能当领导吗?不一定啊!当然,田成不仅仅是人缘好有声望的问题。
晏子看齐景公的表情,耐心地说:“您可别小看了人心。田成这么慷慨和仗义,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这样一来,他能做的事可就很多了。您知道他是如何的慷慨吗?田家杀牛之后,田成只取很小的一部分,剩下的都分给士兵吃,其他的物品也是如此,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冲锋陷阵。咱们国家遭受灾害的时候,他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送给受灾的百姓吃,就算是远在西边的周、秦两国的百姓都有跑来投奔他的,这名声都传到了千里之外了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就像百姓的父母,百姓对他就像水流入大海,都希望跟着他混。”
齐景公听了,有些悲伤地说:“难道说以后这齐国大业,将来就会姓田吗?那我真是太可悲了啊,难道命中注定是这样吗?”
晏子看国君如此悲伤,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好安慰说:“您其实也没有必要担忧,您也可以像田成那样,慷慨一些,多亲近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对百姓做到放宽刑罚,多多帮助那些老弱病残者,关心军队中的将士,时间一长,自然也会人心所向。现在咱们大齐国力强盛,田氏再有实力,也不能从您手里把天下夺走!”
晏子这话倒是谋国之言,但是,由未免有些书生意气。彼时的齐景公,面对已经做大的田氏,怕是早已经有心无力了!所以,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也是一个明白人啊!
实力不足,想想而已,晚年齐景公,或许是个明白人,或许不得不装糊涂,难得糊涂啊!晏子的这番话,自然也不会被齐景公放在心上,该及时行乐还得抓紧啊。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走完了他“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一生,明君,昏君,让后人去说吧。
公元前485年,田成继承田家家主之位,唆使齐国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齐简公。
公元前481年,田成又改为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
纵观历史,王位更迭越频繁,以后权臣篡位的概率就越大。
自此以后,田氏把控了齐国的大权。
公元前391年,田成的四世孙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子牙的后代彻底把江山给丢了。
田氏从一个流亡到齐国的小家,到窃取齐国,用了200多年的时间。这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个成语的由来。
【子霄读史感悟】
“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军民非一人之军民,有德者主之”,田氏代齐,自然让人唏嘘不已,这又何尝不是姜氏自己拱手于人呢?
晏子说的其实很有道理了,说到底,割韭菜就割吧,但是别割得太狠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上位者如果没有了悲天悯人之心,迟早会导致众人离心离德,离家败国亡也就不远了,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啊!
同理,在为人处世上也是一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齐景公半生英明,晚年昏聩,把危机留给子孙,最终家败国亡
春秋时期,齐景公在外视察时,对身边的晏子说:“看这大好河山,现在是我的,以后还不知道是谁的!”
晏子却不按照常理出牌:“我估计可能是它将来会姓田。”
齐景公的脸色,瞬间晴转阴了。
这就是察言观色的学问,这就是说话的技巧啊,毫无疑问,晏子这话简直是大煞风景啊!
你可以想象一下,齐景公带着晏子登上高山,站在山顶,看着无限风光,远处层层青山,一条小河依山而走,远处的田野上,农民在弓着腰辛勤地劳作……山的这边以及那边,甚至很远很远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地盘,想想就爽……
毫无疑问,齐景公这个时候的心情是无比舒畅的,所以,发出了感叹:“看着大好河山!现在是我的,只是不知道以后又会是谁的!”。
这个时候,作为臣子,应该怎么说?夸赞一下老大的丰功伟业。齐景公作为老大,脸上有光,心里也会很爽,大家皆大欢喜啊!
但是,晏子偏偏不如齐景公所愿,而是泼冷水说:“我估计它可能姓田!”
晏子这话,毫无疑问,一定会惹恼齐景公,普通人听了都会生气,更何况一国之君呢!
齐景公听了很吃惊,当然,也很生气,他训斥道:“你别鬼扯,我堂堂国君,是他一个田氏家族能比的吗?田氏又不是我的后代,怎么可能继承齐国的大位呢?你说说田氏有什么过人之处。”
晏子看国君只是发怒,并没有怪罪自己,于是意味深长地说:“大王别生气,听臣慢慢道来!田氏是个家族,但是,影响力可不小。田氏家族的家主继承人,田成,这个人才能不是很突出,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乐善好施。对比下一下,作为国君,您的赋税就收得狠了。田成把自己的俸禄分给属下,帮助穷人,他家的钱大笔大笔地往外借,别人给他还钱的时候,他并不会全部收下,而是只收很少的一点,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不受欢迎呢,所以,在齐国很有声望。您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他说,他的钱财本来就是大家的,用在大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一点也不心疼。他这么慷慨,大家都很感动,很尊重他爱戴他。”
“就这点事?我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更不信他能得天下。”齐景公听了不屑地说。
齐景公反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缘好就能当领导吗?不一定啊!当然,田成不仅仅是人缘好有声望的问题。
晏子看齐景公的表情,耐心地说:“您可别小看了人心。田成这么慷慨和仗义,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这样一来,他能做的事可就很多了。您知道他是如何的慷慨吗?田家杀牛之后,田成只取很小的一部分,剩下的都分给士兵吃,其他的物品也是如此,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冲锋陷阵。咱们国家遭受灾害的时候,他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送给受灾的百姓吃,就算是远在西边的周、秦两国的百姓都有跑来投奔他的,这名声都传到了千里之外了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就像百姓的父母,百姓对他就像水流入大海,都希望跟着他混。”
齐景公听了,有些悲伤地说:“难道说以后这齐国大业,将来就会姓田吗?那我真是太可悲了啊,难道命中注定是这样吗?”
晏子看国君如此悲伤,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好安慰说:“您其实也没有必要担忧,您也可以像田成那样,慷慨一些,多亲近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对百姓做到放宽刑罚,多多帮助那些老弱病残者,关心军队中的将士,时间一长,自然也会人心所向。现在咱们大齐国力强盛,田氏再有实力,也不能从您手里把天下夺走!”
晏子这话倒是谋国之言,但是,由未免有些书生意气。彼时的齐景公,面对已经做大的田氏,怕是早已经有心无力了!所以,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也是一个明白人啊!
实力不足,想想而已,晚年齐景公,或许是个明白人,或许不得不装糊涂,难得糊涂啊!晏子的这番话,自然也不会被齐景公放在心上,该及时行乐还得抓紧啊。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走完了他“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一生,明君,昏君,让后人去说吧。
公元前485年,田成继承田家家主之位,唆使齐国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齐简公。
公元前481年,田成又改为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
纵观历史,王位更迭越频繁,以后权臣篡位的概率就越大。
自此以后,田氏把控了齐国的大权。
公元前391年,田成的四世孙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子牙的后代彻底把江山给丢了。
田氏从一个流亡到齐国的小家,到窃取齐国,用了200多年的时间。这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个成语的由来。
【子霄读史感悟】
“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军民非一人之军民,有德者主之”,田氏代齐,自然让人唏嘘不已,这又何尝不是姜氏自己拱手于人呢?
晏子说的其实很有道理了,说到底,割韭菜就割吧,但是别割得太狠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上位者如果没有了悲天悯人之心,迟早会导致众人离心离德,离家败国亡也就不远了,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啊!
同理,在为人处世上也是一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原创 人莫予毒
“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要想着快,别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就干不成大事。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来,违背自然规律妄图一下子来个飞跃,只会祸国殃民。
这篇《欲速则不达》的文言文选自《韩非子》,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诸子百家,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等等,不仅是大思想家,还是大文学家,也许是那时候没有禁锢,所以思想活跃,言论自由,真可谓群星璀璨。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篇文言文,看看他到底哪写得好。先来看原文:“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齐景公游少海”,春秋时,齐国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君主是姜太公及其后代,叫做“姜齐”,后一阶段是田氏当了君主,叫做“田齐”,这个齐景公还是姜氏,还处于姜齐阶段。
“少海”就是渤海,后来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地方,据说也是渤海,不知道齐景公和曹操是不是到的同一个地方。毛主席的诗词《浪淘沙·北戴河》里面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看来领袖都喜欢去渤海的这个碣石的地方。
“传骑从中来谒”,骑马传递公文的人从齐国宫中来进见齐景公,传骑,按说应该念做“CHUAN JI”,但是据说现在原来念 JI 的,都统一念做 QI 了,比如一骑绝尘,一骑红尘妃子笑,都念做 QI 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学这个字的时候,一人一马应该念做 JI ,当做动词的时候念做 QI ,比如骑马,越改越乱,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与此类似的还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我们都念做笼盖四野 YA,现在据说都念做YE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斜”原来念做XIA,现在该做“XIE”了,问题是人家这首诗是发花辙,念成XIE合辙押韵吗?
“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婴指的是晏婴,晏子使楚说的就是晏婴的故事。晏婴病得很重,快死了,您要是回去晚了恐怕见不到他了。
“景公遽起,传骑又至”,齐景公立刻起身,又来了一个传骑,可见晏婴病的确实很重,事情很紧急。文言文中这个“遽”用的很多,比如《刻舟求剑》里面“遽契其舟”,《掩耳盗钟》里面“遽掩其耳”。
“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烦且是宝马的名字,最著名的马有赤兔吧,还有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这六匹良马跟着他立下了战功。
“乘”,马拉着车叫“乘”,战国时期打仗都是用战车,所以那时候形容一个国家军队强盛,都说“千乘之国”,但战车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灵活,所以后来的赵武灵王才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打仗不用战车,而用战马。
“驺子”,就是战国时期掌管车马的官,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个“御”,指的就是驾车,就跟现在会开车一样,以前开车还是门技术,现在只能说是必备技能了。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觉得驺子驾车太慢,夺过缰绳自己驾车,用现在话说就是,觉得舒马赫开车开得慢,抢过方向盘自己开。
“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驾车跑了几百步,觉得烦且跑的太慢,下了车自己跑,就是觉得兰博基尼不够快,下了车自己腿着。
“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这两句话句式一样,用同样的笔法描述齐景公的状态。
“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坐兰博基尼这么好的车,舒马赫这么好的开车技术,居然还觉得不如自己跑得快。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违反自然法则、自然规律的人其实都是这样的人。
《韩非子》行文雄厚庄重,《庄子》文风飘逸轻灵华丽,那个时期人文荟萃,烂若繁星,让孩子多背诵不同文风的文言文,就像吃饭要吃不同的食物一样,营养丰富才能身体强壮,背诵不同风格不同思维方式的文言文,才能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生活论语颜渊篇》11齐景公问政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西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理政?孔子说:“中国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成功的治国理政经验。规定了君臣父子等,各种身份的职责义务,行为规范。治国理政,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各种身份的职责。
“让每个人,必须各守本分,尽职尽责。不能尸位素餐,不作为,不能胡作为,乱作为。不能越权、到处伸手;不能推诿、互相扯皮。然后,奖罚分明,铁面无私。其余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听后非常高兴,不由赞叹地说:“太对了!说得非常好!如果国君不以国家社稷为重,不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是私欲膨胀,为所欲为;如果大臣,不主持公道,不维护正义。而是不分是非,贪赃枉法。结党营私,唯利是图;
“如果父亲,不尽力养家糊口,挡风遮雨,撑起一片天。而是游手好闲,拈轻怕重;如果子女,不知体恤、感恩父母,不回报父母的爱。而是没大没小,无法无天。恣意妄为,犯上作乱。那国家一定乱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即便是国粮充足,我也吃不到。”(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西安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