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冠军赛女子75公斤级:湖北名将王赢晋级四强
11月23日,为期5天的2022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第三比赛日项目在黄石体育馆进行,在上午进行的女子75公斤级1/4决赛中, 陕西全运女团铜牌成员、湖北名将王赢(红方)2比0北体选手朱海兰晋级四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时龚摄)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12岁的她,为何就成了象棋“女子国际大师”?
2022年4月,在国际棋联最新公布的国际象棋世界女子青年棋手TOP100榜单中,中国女孩鹿妙夷是唯一上榜的“10后”棋手。
而两个月前,在塞尔维亚举办的国际象棋公开赛上,她力挫群雄,最终以4胜3和2负、总积分5.5的成绩问鼎冠军。这次胜利让她积累到足够序分,顺利获得国际象棋“女子国际大师”称号。
而这时的她,刚刚12岁。
“人的精力有限,不能什么事都做,只能挑重要的事情。对这一阶段的我来说,重要的事就是陪伴女儿。”
2010年2月,鹿妙夷出生于北京。说到她与国际象棋的缘分,不得不先说说她的妈妈徐媛媛。
徐媛媛,曾是国际象棋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其父徐涛喜欢下国际象棋,曾获得北京市国际象棋少年赛冠军,后插队河北,获得河北省国际象棋成人赛冠军,但是因为缺乏机会,一直未能走上职业道路。徐媛媛5岁那年,跟着父亲徐涛学棋,但学了一两个月后失去兴趣。
直到9岁,徐媛媛对国际象棋再次萌发兴趣,开始正式学棋,并很快表现出过人的天赋。1995年,在世界少年冠军锦标赛上,她获得14岁组冠军;2000年,在国际象棋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她夺取冠军,并获得“女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之后,她在清华大学顺利完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业,继而攻读博士学位;26岁创业,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际象棋俱乐部,担任200余名学生的国际象棋教练。
而鹿妙夷比妈妈更早地展现出对国际象棋的热爱和天赋。
2012年,徐媛媛带两岁多的女儿去自己的俱乐部。那是鹿妙夷人生第一次接触国际象棋。到了那里,她不哭不闹、安安静静地看别人下了一个多小时的棋。后来,她越来越喜欢看别人下棋,有时也上手摸一摸。同年10月,徐媛媛在大街的地砖路面上,用玩跳格子游戏的办法,教女儿学会了国际象棋的落子规则。
2015年,5岁的鹿妙夷参加了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作为参赛年龄最小的棋手,初次出征,她11盘棋得6分,为自己的人生开了一个好头。
徐媛媛家庭观念很重,有了女儿之后,逐渐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家庭上,因学业、工作与家庭三者难以平衡,最终她暂停了博士深造。2017年,她退出一手创办、苦心经营多年的国际象棋俱乐部,成为全职妈妈。
“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徐媛媛说,“从俱乐部创始人、国际象棋教练到全职妈妈,一开始我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身份的转变。以前我很忙很忙,突然间放下那么多事情,我很失落,感觉自己的价值缩水了。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终于认识到,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使命。人的精力有限,不能什么事都做,只能挑重要的事情。对这一阶段的我来说,重要的事就是陪伴女儿。”
徐媛媛说,其实,她很乐意扮演陪伴者角色。她陪女儿下盲棋,为女儿担任赛事翻译,同时也是女儿的经纪人,为女儿安排赛事。最近,她又想着要给女儿找老师学习俄语和英语。与女儿相处时,她和女儿是平等的,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2018年,鹿妙夷闯入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男子8岁组比赛,11盘棋拿下8分。徐媛媛回忆:“那时,鹿妙夷是参加男子组比赛为数不多的女孩之一。赛前一个月,她病了,没摸棋,而我对她也没什么要求,就让她以放松的心态参加比赛。最终,她输给了冠军,但也展示了不容小觑的实力。就算现在,她还关心着当年一起比赛的几个同龄男孩的表现,如果他们的等级分超过了自己,就会不服气,想要反超。”
“我注意到,她一直在快乐地下棋——与赢棋和获得称号相比,我觉得这才是更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徐媛媛注意到女儿学棋和自己学棋时已大不一样:“现在学棋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鹿妙夷5岁参加比赛,等级分起步是1000分,而徐媛媛当年是2000分。
经了解,徐媛媛才知道,因为下国际象棋的人数不断增加,制度发生了变化,如今的等级分从1000分起步;另外,现在参加国际比赛比以前容易。徐媛媛认为,下棋一定要和高手过招,才能得到更快成长。于是,她带着女儿,到不同国家找高手切磋棋艺。
2019年,她们去了美国,鹿妙夷2个月参加了7场比赛,取得多项好成绩。
2021年11月,鹿妙夷跟妈妈到欧洲参加比赛。徐媛媛说,欧洲的比赛很多,只要想参加,每月都有。参赛者多是成年男子,孩子很少,像鹿妙夷这样的小女孩更少。“比赛中遇到的男子国际特级大师和男子国际大师比较多,正是学习的好机会。”鹿妙夷以赛代练,马不停蹄,就连元旦和春节,也是在比赛中度过的。
这次欧洲之行,鹿妙夷第一次战胜了等级分接近2500分的国际象棋男子国际大师和男子特级大师,积累了不少比赛经验。
她开始适应不同的棋风,对手的棋局、步法都给了她启发;她开始学会制衡,不再一味地主动攻击,而是稳步控制局面。“特级大师们都很有功底,下棋会慢慢搓。你想直接杀王赢对方,是不现实的,也是幼稚的。被搓的时候多了,我体会到这样下棋技巧的高超。”鹿妙夷说。
根据国际棋联规定,国际象棋男子称号有国际特级大师、国际大师、国际棋联大师和国际棋联候补大师四级。女子称号有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女子国际棋联大师和女子国际棋联候补大师四级。如果女子达到男子等级称号的标准,也可以申请男子等级称号。2022年2月20日,塞尔维亚国际象棋公开赛结束,12岁的鹿妙夷最终以4胜3和2负、总积分5.5的成绩问鼎冠军。这次胜利让她积攒到足够的序分,顺利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称号。
面对女儿的出色表现,徐媛媛深感欣慰:“她比以前成熟了。我注意到,她一直在快乐地下棋——与赢棋和获得称号相比,我觉得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没有想过要规划她的人生。其实,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成助手,只是帮助她,陪伴她。”
拿到“女子国际大师”称号后,外界总用“天才少女”来称呼鹿妙夷,但她不喜欢。她说,她更喜欢大家叫她“妙妙”。
其实,除棋艺高超外,鹿妙夷与同龄女孩并无不同。她喜欢跳舞,喜欢看商场柜台里闪闪发光的项链,喜欢吃妈妈做的豆豉鲮鱼莜麦菜……
她还有点“小迷信”,比如:觉得穿带QUEEN(皇后)字样的衣服上场会赢;穿黑衣服、黑鞋子上场会输。下棋时,她会穿上或者戴上自己的专属幸运物。
毫无疑问,鹿妙夷是个有天赋的孩子,更加难得的是,她清楚自己的追逐目标。小时候,她很喜欢跳舞,但是选择培训班时,她并不会选择舞蹈,而是一门心思地只想下棋。
看着女儿,徐媛媛时常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当初,她受父亲影响学下国际象棋,好胜心很强,格外在意输赢。“即便当时我只有5岁,也不愿意输,后来不愿意学下去,其实就是怕输。但妙妙从来没有因为输棋而想放弃,她始终觉得国际象棋很好玩,这一点特别好,也是她比我强的地方。”
但女儿也有与自己相似的顽强、坚韧。体现在棋盘上,就是与人对局不轻易服输、不轻易放弃。
对此,徐媛媛也很欣赏:“作为妈妈,我支持女儿做她喜欢的事,但我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她。她喜欢国际象棋,我就尽己所能地帮助她;如果将来她不喜欢国际象棋,有了其他的兴趣爱好,也不是不可以。我一直对她说,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展现出来就行了。我没有想过要规划她的人生。其实,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成助手,只是帮助她,陪伴她。一切以她的想法为主,我来辅助。现在,在提高棋艺方面,我对她已经没有太大帮助,但是我可以请世界顶级棋手、教练来帮助她,这样她就能走得更远。”
因为喜欢,别人眼里乏味、辛苦的训练,鹿妙夷却甘之若饴,乐在其中。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时,她上场比赛会“全副武装”——戴口罩、手套、防护罩。一盘棋局五六个小时,可是不到一个小时,鹿妙夷的手套里就全是汗。然而,她就坐得住,并且从头到尾兴致勃勃。可见,下棋是她的真爱。
回顾鹿妙夷的成才之路,我们会发现,热爱是鹿妙夷成长路上的最大动力,而妈妈徐媛媛能够看到并且帮助女儿追逐所爱,无疑也是促使女儿成才的强大助力。就是说,动力加助力,帮助这个12岁的少女取得了远超同龄人的耀眼成绩。
END
作者:连翘
编辑:杨子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千万工程”看宁波】宁波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央广网宁波7月4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实习生 王赢泽 通讯员 严舒玮)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7月4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中获悉,20年来宁波实施“千万工程”取得成果显著,截至2022年底,宁波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7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美丽庭院31.2万户,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173.6亿元增长至590.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年均名义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221元增长至2022年的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年均名义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29缩小至2022年的1.69。
“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王赢泽 摄)
“数”读实施“千万工程”的这20年,宁波市着力塑造乡村之型、夯实乡村之基、抒写乡村之韵、提升乡村之治、拓宽乡村之路,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
强化一体优化空间,塑造乡村之型。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优化,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大花园。累计建成56条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共同富裕示范带,联动创建未来乡村38个、景区村1308个。
产业建设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以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为依托,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访古研学、沉浸式康养等融合产业,培育绿色经济、直播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打造乡村产业集群,拓宽农村农民增收渠道。2022年,全市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建制村和总收入50万元以下建制村“双清零”,村集体经济分红达38亿元,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基本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农村标准化学校达标率、物流点覆盖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均达到96%以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3.7%。
找准农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融合需要的切入点,以艺术设计为突破口,实施“艺术家驻村”行动,引进一批艺术院校人才,吸引一批文化艺术大咖,选育一批本土优秀文艺人才,立足村庄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乡土风情,引导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差异化打造主题依托、产业导入、技艺传承、资源挖掘、文化深耕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赋能村。目前全市已开展艺术赋能村建设100个。
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和模式,推动乡村治理从线下向线上升级、从人治向智治迭代、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打造实体化运行的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平台,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217个、清廉村居1154个。
近年来,宁波市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红美人柑橘、甬优种业、象山大白鹅、岱衢族大黄鱼等一大批农业主导产业和乡土特色产业,通过筑牢一批优势产业、提升一批产业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主题、升级一批融合产业,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为产业兴旺与农业强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宁波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抓好“消薄”攻坚巩固、抱团联营深化、村庄经营提升三大行动,积极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将奋力打造“田园城市·都市乡村”大美宁波,为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浙江“千万工程”新图景展示宁波担当,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作出宁波贡献,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增添“三农”风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