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海岛教育18年痴心不改 玉环这名教师入选教育部奖励计划人选名单
这个学期,玉环市坎门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林华成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比以前更忙碌了。学校是全国13位少年英雄之一林森火的母校,“学森火、懂感恩”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为了传承这一特色,当下林华和同事正全力开发“大海少年”德育课程,组织学生学习林森火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从进入教坛的那一刻起,一晃就过了18年,林华一直坚守在海岛。
200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林华分配到偏远的玉环鸡山乡中心小学任教。海岛生活充满艰辛,回忆起那段经历,林华感慨:“条件虽艰苦,但浩瀚的大海让我明白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艰苦的条件锻炼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单调的生活更能让我沉下心来做事。”
海岛农村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林华明白,大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导致学习能力薄弱,如果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就一定会取得进步。班里有一女生小郭,内向敏感。林华了解到她来自离异家庭,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林华就经常找她促膝长谈,后来,又得知她擅长绘画,于是借在班级举行绘画比赛的机会,让她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慢慢地,小郭变得活泼起来,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还有一名男生小胡,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忙于生计疏于管教,逃学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看着他“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林华很是着急。有一次更离谱,小胡竟三天不见踪影。那几天,林华和孩子的母亲寻遍了坎门所有网吧,最后终于在一家黑网吧找到了他。那一刻,看到林老师与母亲憔悴的神情,小胡泪如雨下,这泪水充满了愧疚,更充满了感动。这一年,在林华的用心呵护下,他不再逃学,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这让林华感到无比欣慰。
林华是省教坛新秀,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本有多次进城工作的机会,但她依然坚守在坎门中心小学。她深知,海岛地区条件艰苦,只有教师提升业务素养,开阔视野,才能给农村学生带来优质的师资。
去年,林华在学校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助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平时她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问诊课堂;帮助指导论文课题撰写,助力教育科研;组织读书交流活动,提升理论水平。与年轻教师主动结对,也是帮扶的措施之一,对此林华不遗余力地在备课、上课、班级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
(原标题:《林华:守望海岛教育18年痴心不改》。编辑陈久忍)
北仑灵山书院-时期林森蔡元培曾任校董!牛!
#头条创作挑战赛#
灵山书院,现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徐洋路17号。创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由乡贤、镇海县优贡生邬 捐田100亩创办。
光绪三十一年(1905)虞清华等改办为灵山小学堂。1914年起拨灵峰寺香资为办学经费,改为区立灵山高等小学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区教育委员虞凌芳利用灵峰香资银5万元,新建钢骨水泥楼房,更名为县立灵山学校,聘王起许为校长,试行道尔顿制及杜威教育法,开创勤奋务实学风。当时还聘林森(主席)、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陶行知(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著名教育家)等为校董,多方延聘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任教师,如沐绍良(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学会会员)、陆仲任(作曲家)、仇宇(中国美协副主席)、李平之(作曲家)等,赖他们苦心经营,学校驰誉宁波、镇海一带。
1925年9月,王赞宸、唐海沧、钟志一等在灵山小学成立主义青年团支部,传播马列主义,发动师生参加抵制、查封日货等爱国运动,培养发展学生入团。1926年后,邬保润、金如山先后任校长,胡焦琴烈士((可见合集介绍))曾任教师。当时开展过对国家主义派斗争。1931年,镇海特支委员王文荣转入灵山学校,于次年被捕牺牲。灵山学校一批党员教师教育许多学生走上革命道路,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成为灵山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毕业生中有王博平(可见合集介绍)1951年4月起,历任宁波地委财委办公室主任、地委委员、常委、专署副专员、专员、地委副书记兼专员、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先后任台州地区生产指挥组副组长、省财贸办公室主任、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副省长、王起(可见合集介绍)(1917~1981)1952年任宁波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王子达、李俍民、周大风(作曲家)、戴纬文等许多政治、文学、翻译、音乐等各方面优秀人才。还有我的合集中的第一个介绍元素周期的清华毕业生虞和钦.文学家鲁彦。等等不胜枚举!
1949年解放后改名为邬隘小学。1956年夏始办中学,定名镇海县第五初级中学,1958年改为邬隘中学。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实行半农半读,在蛤蟆山建立分校。1973年在太白山开垦茶地10亩左右为学农基地。同年创办校办厂,生产超声波继电器。“”中被诬为“修”字样板学校,部分校舍被占用,大部分教师“下伸”至附设初中班各点,校产校具被瓜分,学校受损严重。1979年后学校才恢复生机,陆续收回被占校舍,并新建三层教学楼1幢。1983年7月撤销柴莘等下伸点;同年建立初中物理、化学实验中心。1985年10月,更名滨海区邬隘中学,1987年8月更名为北仑区邬隘中学。2004年10月,学校隆重举行灵山学校复名暨建校200周年校庆,复名为灵山学校。
如今,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显著的教师队伍,有区名师2名,区骨干教师8名,市级及以上教坛新秀7名,区教坛新秀47名,近三年区级及以上业务类获奖223人次。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示范型餐饮建设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宁波市文明学校、宁波市5星基层党组织、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5A平安学校、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波市示范家长学校、宁波市2022年度节水示范单位等多项市级及以上荣誉。
黄花岗起义闽籍英烈后裔聚福州缅怀先烈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黄花岗起义闽籍义士烈士后裔聚福州缅怀先烈。 李熙慧 摄
中新网福州10月1日电 (李熙慧)9月30日,恰逢中国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和黄花岗起义111周年之际,黄花岗起义闽籍英烈后裔聚福州缅怀先烈。
当天,已是耄耋老人的烈士后裔们在福州南公园忠烈亭相聚,献上一朵朵鲜花,表达对先辈们的怀念。
黄花岗起义中,有众多福州籍人士,包括以林觉民为代表的“福州十杰”和大批福州籍爱国青年;同时,还产生一批有影响的辛亥革命元勋与骨干,包括林森、林述庆、黄乃裳、郑祖荫、林斯琛、刘通等。
忠烈亭内,一块石碑高约1.2米,上刻“忠烈祠界”四个字。这块碑原本并不在这里,而是机缘巧合被文史爱好者发现并放置在南公园内的。
福州南公园一景。 李熙慧 摄
1912年3月13日,福建都督府决议将福州城南原耿王庄左祠改建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的先烈祠(在今福州南公园)。1925年逝世后,福州的追悼会也是在该烈士祠举行,它是福州人辛亥革命记忆的一个标志性载体。
1925年4月12日,黄展云在福州南公园“福建各界追悼”大会上致悼词,勉励国人继承中山遗志。此后,先烈祠又名忠烈祠,后改名为辛亥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馆设有专职机构。抗战期间,忠烈祠被严重破坏,目前仅存“忠烈祠界”碑,后有关部门修建“忠烈亭”纪念。
86岁的福州大学退休教授徐书确带着印有忠烈祠老照片的书籍来到现场。他自小在南后园长大,尤记得“忠烈祠”是红砖盖的,包括天台在内,共有三层半高,半层为观景台。
与会后裔们纷纷表示,希望在忠烈祠的遗址修建一座福建辛亥革命纪念馆。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文史专家卢美松致辞表示,修建纪念馆以瞻仰先烈,大家传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后人,都想找机会去广州黄花岗墓地拜祭先人,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而在福州,忠烈祠的复建成立许多义士烈士后裔的共同心愿。”黄展云外孙陈熙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