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名鲜为人知,化名却名震四方,是唯一与毛主席单线联系的特工
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无数英雄站起来,他们在战场上浴血杀敌,他们用实际行动唤醒民众,四万万人民站起来,誓死保卫祖国。这里面还有一批奋战在隐秘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在人民看不见地方报效国家,但他们的故事很少有人提起。他们是地下工作者,像无数影视作品演的一样,他们是埋在敌人内部的情报线,所以会通过改名换姓的方式来隐藏自己真实身份。
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他的化名范明是毛主席亲自根据他妈妈的姓取的,而他也是唯一与毛主席单线联系的卧底特工。他就是在1955年新中国成立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少将头衔的郝克勇。
1914年12月4日,郝克勇出生于陕西临潼栎阳镇郝邢村。他的家境优越,家里可以边种田边供养他读书,父亲是参与创立西北军的领导人之一,和杨虎城也是至交。虽然他是在旧军阀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但是却没有不学无术,沾染什么不良的习气,而是怀着满腔的爱国热血参加各种爱国活动。
他从小刻苦读书,充分利用自己的所拥有的良好资源,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熟读于心,甚至也似鲁迅那般,渴望靠学医来拯救人民。然而真正让郝克勇走上革命道路的是他和自家大哥郝克俊在上海求学时的所见所闻。一江之隔,一边是繁华都市,夜夜笙歌,另一边是苦苦求生,路冻死骨。这样大的落差深深抨击了郝克勇的心灵,他知道这只是当时国家的一个缩影,还有比这更令人震骇和扼腕叹息的。随后,一二八淞沪事件爆发,郝克勇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主义青年团,踏出了革命的第一步。
继而,他成功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主修中文和哲学。因为家庭原因,他不曾去到贵州天柱县,当盐务税警分队长。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性格,使得他在某一次验关时扣留了河南省主席何键的走私盐船。何键是一个极度记仇的人,在西安事变爆发后,他借着郝克勇的父亲和杨虎城的这一层关系对郝克勇进行打压。无奈之下,郝克勇只好返回西安。
他没有萎靡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奋斗,于1937年考入国立东北大学西安分校政经系。就读期间还组成了一个抗日救亡团体——“夏艺学会”,并在其中担任会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和共青团组织取得了联系,于1938正式加入中国。
上级在对他的背景做了细致考察之后,做了个十分慎重的决定——委派他去策反第38军。地下工作者的任务虽不像战场那样浴血杀敌,也不像在大后方那样指点江山,但却也是一场前途未卜的凶险考验。他深入敌人内部,将自己陷入最为危险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在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的同时,还要确保自己没有暴露的危险。
这对人的精神无疑是一场莫大的考验和挑战,郝克勇凭借不屈的坚韧意志扛了下来,并作出了一番成就。他借助自己与38军军长的叔侄关系,秘密展开策反工作,宣传我党的思想,并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思考未来。然而,由于策反工作做的太好,使38军有了我党不杀伤、不抢掠、不贪污、不的四大优良作风,在军队中显得格格不入。
不久,老蒋的手里就有了一份名单,郝克勇也在其中。戏剧的是,当时的军长赵寿山早已有了加入我党的想法,郝克勇逃过一劫,顺利返回延安。也就是这个时候,毛主席给他起了范明这个化名,并让他只和自己保持单线联系。在他以范明的身份为党继续工作的期间,使得两千余人投向党组织,并且由他组织的两次起义都圆满成功,为我党取得解放工作胜利做出来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去往青海西藏,负责和平解放和地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尽管后来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始终对党忠诚,心向国家和人民。得以平反后,他继续投身祖国建设中。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像他这样的无名英雄,终其一生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尽管有的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清晰的面容的和名字,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隐秘战线上的开国少将:长期只与毛主席单线联系,真名鲜为人知
近几年谍战片非常热门,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让人能跟着深陷其中,体验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影视剧大家都知道有虚假的成分在,现实里的隐秘战线比大家想象得更加可怕,周遭都是敌人,随时会有丧命的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有一颗大心脏才能从容不迫地进行工作。
能潜伏一段时间后安然撤出已是非常不易,而开国少将范明在中潜伏了近10年!他长时间只与毛主席单线联系,为我党拉来了几乎一个军的兵力,并且还在胡宗南身边安插了眼线,如此功绩真是令人佩服!
范明其实原名叫郝克勇,之所以改名还是为了潜伏需要。(为不产生混淆,后文还是使用原名郝克勇)
他1914年出生于陕西临潼,父亲郝鹏程是西北军中的要人,与杨虎城、赵寿山都有很深的交情,曾担任过杨虎城麾下的特种兵营长。
有这样优越的家庭条件,郝克勇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他志向远大,自学中医,想要行医来拯救国人,这点倒是与最初的鲁迅先生不谋而合。
1929年,郝克勇的哥哥郝克俊将他接到了上海读书,让他的视野进一步开阔。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爆发后,两兄弟都参加了19军的抗日义勇军,为抵抗日寇贡献了一份力量,这年5月,郝克勇就加入了共青团。
不过很快,两兄弟就分别了,郝克俊经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去往了杨虎城部队担任连指导员。而郝克勇则继续在上海完成学业,1933年他考入了复旦大学,主修中文和哲学。
1935年郝克勇又进入了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这种税警都是肥差,能进入其中,可见他的确非常优秀。
后来郝克勇被分配到贵州天柱县去当盐务税警分队长,他不畏强权,扣押了湖南省主席何健的走私盐船,因而得罪了何健。
何健这个人心胸很狭隘,西安事变爆发后,因为郝克勇跟杨虎城有些关系,所以何健借题发挥称他为“小杨虎城”,将他逼回了西安。
经此一事后,郝克勇更看清楚了的黑暗。1937年他考入了东北大学西安分校政经系,在校期间他组织了抗日救亡团体“夏艺学会”,并且与党恢复了联系,于1938年成为中国员。
从该校毕业之后,郝克勇并没有去延安或者到八路军部队中,而是听从组织安排前往38军组建地下党工作委员会。
38军当初就是杨虎城的部下,而军长赵寿山是郝克勇的世叔,由他来开展地下工作再合适不过。
郝克勇在38军中明面上是38军直属搜索连连长,暗中还是工委书记,受周恩来、李维汉的直接领导,负责、兵运工作。
他经常将《新华日报》、《大公报》等进步刊物带入军中,对士兵们进行政治教育,也找机会接触一些军官,在思想上影响这些人。经过郝克勇的努力,地下工委队伍越来越壮大。
好在赵寿山也是很倾向于我党的,对郝克勇的行为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时候会包庇。
由于郝克勇在38军中发展得太快,引起了派的警觉,1940年末,侍从室发了一封秘密电报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里面附带了一封地下党工作人员的名单,共计37人,郝克勇就在最前列,要求阎锡山将这些人逮捕处决。
赵寿山的消息比较灵通,他得讯后立刻让郝克勇装病离开,并且派人护送他安全撤到安全地带。
直到1941年5月,赵寿山以为风声过去了才再次委任郝克勇为第三期教导队队长。郝克勇经历过一次危险后没有畏惧,依然积极地发展地下党。
既然已经注意到了38军,当然在其中安插了眼线,1942年7月,他让亲信汤恩伯派了中央军6个军将38军团团围住,形势瞬间严峻起来。
毛主席听闻后亲自致电赵寿山,希望他能派人护送郝克勇到延安汇报工作。
赵寿山想方设法与中央军,同时在敌人动手之前秘密将郝克勇送出,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1942年12月,整整5个月过后郝克勇才安全到达延安。
在延安的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多次召见郝克勇,对他之后的工作以及对地下工委日后的斗争策略进行了改变。
因为“郝克勇”这个名字已经曝光,毛主席便决定让他改名,在得知他母亲这一系姓范后,主席就为他取了“范明”这个名字,并说:我知道你之前都是向恩来、李维汉同志汇报,从今往后,你只能与我单线联系,有什么事情直接发电报给我。
这在我党整个特工系统中,都是独例,可见毛主席对他的器重!
1943年春,郝克勇以范明这个身份重新进入38军,继续担任地下党工委书记。
从1938年到1944年,38军共举办了5期教导队,培养了2000余名干部,有500多名成功发展成为我党人士。而这些干部回到队伍中,又能继续发展士兵。
所以后来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有很多连队虽然依然穿着的军服、拿着的军饷,却成了实打实的队伍。这一切与郝克勇是分不开的。
1944年3月,采取了明升暗降的手段,将赵寿山调任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改由黄埔一期生张耀明担任38军军长。这个第三集团军基本都是中央军,所以赵寿山实际只是得了个虚职。
赵寿山当然也明白这点,他于1942年已秘密入党,所以在离任前特别对旧部做了密示,并且将郝克勇带了过去担任第三集团军下的一个营长。
1945年7月,郝克勇得到消息,张耀明要整肃38军17师,立马致电了毛主席。在毛主席的指示下,17师师长张俊振于7月17日率部在河南洛宁起义。这是抗日战争结束前夕,正规军首个起义的部队,对此后的解放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6年5月15日,38军55师在副军长孔从洲等人的带领下于河南巩县,随后55师与原17师组成了西北联军38军,归属于陈赓管辖。
这两个师起义能够顺利,郝克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说郝克勇为我党带来了一个军,并不为过!
郝克勇在隐秘战线上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到了第三集团军任职后,继续展开策反工作,他派遣了数百人潜入西北各省的军队当中,胡宗南身边的副官张德厂就是他安去的眼线。
1946年6月,郝克勇与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建立了联系,并在后者的部队当中成立了党组织,4个月后时机成熟,胡景铎率领5000多人进行了横山起义!
在郝克勇做卧底时期,他与毛主席电报来往共有上百篇,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难以被人所知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后来解放战争中,因他秘密联络而起义的部队绝不止上述这几支!
1949年,郝克勇担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经常负责撰写各种重要公文,也是彭德怀的重要助手。
在结束秘密战线的工作之后,他曾经向毛主席提出请求,能够允许他改回原来的名字,不过毛主席回复他:你的‘范明’已是国内外的著名人物,不必换,换了反而对工作不利。
因此,范明这个名字就伴随了他的后半生,包括授衔之时。
除此之外,郝克勇对国家的统一还立下过大功,早在前夕,郝克勇就受指派前往西宁,争取到十世班禅对新政府的支持。并在1950年8月25日,帮助十世班禅回到塔尔寺。
不久后,郝克勇出任西北军区进藏部队司令员兼政委,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等职。1951年4月,他陪同十世班禅进京,周恩来与他们会面后,紧紧握着郝克勇的手说:“你为中国的统一立了一次大功,我代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感谢你!”
同年8月,郝克勇率领部队2000多人,加上班禅行辕人员共4000多人从兰州出发,在香日德集结后正式向西藏进军。他们的进藏路线长达4500里,一路都是人迹罕至的天险。
郝克勇咬紧牙关,带着众人翻越昆仑山支脉、强渡通天河、跨过唐古拉山,历经过诸多身死考验,耗时数月最终到达了拉萨,
驻西藏代表张经武见到他们以后,握着郝克勇的双手,感慨地说:“范明同志,真不容易啊,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翻越过唐古拉山,你们创造了奇迹!真是了不起!”
1955年,从来没有上过前线的郝克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个荣誉,他值得!
郝克勇也特别长寿,他在2010年2月23日病逝于西安,享年96岁。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郝克勇也是类似的,他为国家做了那么多,却不被人熟知,这是因为他低调。
但是,我们作为后人不应该忘记像他这样的幕后功臣,是他们这些先辈一同给我们创造了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