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人眼里的“天文学”,九天、七曜、三光,到底是什么?
最近开始读张岱的《夜航船》啊,这是一部既有趣又枯燥的书,我这里是当读书笔记来写的,读一段写一点,心情好就多写点,心情不好就少写点,实在偷懒就只摘抄原文和翻译。有兴趣的观众老爷可以点赞、转发、关注一波,时常来看看。
今天第一篇,从什么叫九天、三光、七曜、七襄开始说起。
九天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昊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
屈原《离骚》有:“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指着九天赌咒发誓,这里九天是天的中央和八方,即东、南、西、北,东北、西北、西南、东南,中央。
古人还有九重天、九霄的说法,也是九天,这里是指天的最高处,也用以形容极高之处,稍带一句题外话,按照道教的设定,共有三十六重天,这个我也没有修过仙,就不是特别了解了。
为什么“九天”指天的最高处呢?
古人认为,九是纯阳之数,万物起于一,极于九,《易经》中也以阳爻(奇爻)为九,代表至阳。“九”就是最大的数,代表着极,所以天分九野,天下九州,一言九鼎。
因此,九天也可以代指人力所不能及之处,比如宫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岂是你普通人说去就能去的?所以唐朝王维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说宫殿的门犹如九重天门,极言其深邃伟丽。
李白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也多次提到九天,唐玄宗西巡蜀地,这不是蜀道难吗,能在蜀道上开辟出剑阁这样巍峨的关隘,建造出成都这样繁华的城市,那岂不就像是九天开辟的一样吗。
七曜、三光日、月、星谓之三光。
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谓之七政,又谓之七曜。
五星古称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
天有三光,地有五行,所以这个五星又对应五行,班固《灵台诗》说:“三光宣精,五行布序”,灵台是祭祀的高台啊,所以这首一首祭祀诗,代表皇帝祈求上天,带给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说日月星在天空闪耀,五行和谐分布,这样就祈求就能灵验。
中医也有三光的说法,但说法不一,有说天之三光日月星,人之三光两目心,也有说人之三光是精气神,后来被广大的劳动群众总结出了一句养生俗语: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这是题外话。
七襄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
这一句就很麻烦。
如果去翻书或上网查,很多地方就愣头愣脑丢给你一句《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好家伙,这还不如不解释。日月所止舍还没搞懂,又多出来个织女。啥意思,织女一天蹦跶七次,就叫七襄了?
好在咱们的古代先贤有给经典作注的习惯,郑玄有一笔笺注说:“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这句就是说织女星改变它的位置,旦莫就是旦暮,从早晨到傍晚,这一段时间是白天啊,所以说织女星要在白天移动七次,叫做七襄。
天有十二辰,所以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织女星白天移动七次就停下了吗,并没有,从旦至莫要运行,从莫至旦同样在不停地运行,周而复始。
再回到“日月所止舍”,舍是指星宿运行所到之处,天上星宿那么多,当然不只是织女要运行了,日月星辰都在不停地运行,每一辰运行到每一舍,这样的“舍”在白天要经历七个,故而是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
为什么《诗经》里面恰好要说织女星呢?因为《诗经·大东》是一首讽刺诗啊,“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紧接着一句就是“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说你织女星天天跟那儿蹦来蹦去,也没见织出什么锦绣文章;
然后又说把织女她们家老公拎出来阴阳怪气了一番:“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你名字叫牵牛,天天跟天上闪一闪的,也没见你真牵着牛去耕地啊。
最后什么启明星、长庚星,一个都没有逃掉被阴阳怪气的命运,说他们歪歪扭扭,站没站相地排列在银河系两边。
表面上是在骂星宿,实际上是在骂什么嘛,是在骂包括天子在内的王公贵族,天天穿着锦衣华服,手握权柄,但不办实事儿,尸位素餐呐!
道教神话里的“三天”、“六天”、“九天”分别指的是哪里?
在道教神话里,宇宙空间被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就是神仙所居之地,人界为人类及万物所在的空间,而地界就是传说中的冥界、地府。其中“天界”又细分为欲界六天、十八天、无四天、种民天四天、三清境和大罗天一共三十六重天,每一重天都有一位天帝管辖。
那么道教神话里的“三天”、“六天”、“九天”分别指的是哪里呢?
神话里的“三天”什么是“三天”?道经是这么解释的:“三天最上,号曰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
看到“三清”二字,相信很多人就会想到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也就是说,“三天”与“三清”,“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三清天尊分别是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清之炁又化生了世间万物。
三清天尊在道教神话里跟盘古一样,也是创世神。宇宙最开始历经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其中洪元时期,世界还是一片混沌的状态,此时元始天尊就已经存在。而灵宝天尊象征着混沌始清、阴阳初分的混元时期。太初时期,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天地间开始有万物存在。
如果再结合道教神话里的“三十六重天”,“三天”即“三清境”也位于三十六重天之中,元始天尊位于第三十五重天的清微天,居于玉清圣境的清微天宫;灵宝天尊位于第三十四重天的上禹馀天,居于上清真境的禹馀天宫;道德天尊位于第三十三重天的上大赤天,居于太清仙境的大赤天宫。最高的三十六重天为大罗天,这里是道境极地,没有神仙的存在。
神话里的“六天”“六天”虽有一个“天”字,然而它却不在天界,相反,“六天”处于冥界之中。冥界有位最高神,名为酆都大帝,也叫酆都北阴大帝、北太帝君、九幽拔罪天尊等,被道教奉为阴间鬼魂之宗,是北极紫微大帝在冥界的化身。酆都大帝居于酆都,又叫罗酆山,那么这个罗酆山具体在哪里呢?
据道经记载:“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周回三万里,高二千六百里,山上有六宫,洞中有六宫,是为六天,鬼神之宫也。”从这句话的描述来看,罗酆山方圆三万里,高二千六百里,显然不会在我们的这个世界存在。罗酆山位于北方之地,而北方在五行中属水,又因为颜色属黑色,“黑”又称之为“玄”,因此又可以称为“玄冥”。我们可以理解罗酆山是位于北方地下充满水的世界里。
而“六天”就是位于罗酆山,罗酆六天又叫罗酆六宫,有上六宫和下六宫之分。罗酆六天有六天魔王存在,他们有时候会来到凡间祸害众生,不过都被张天师和真武大帝降伏了,将他们重新囚禁于北阴酆都城。
罗酆六宫,其中上六宫:
第一宫名纣绝阴天宫
第二宫名泰杀谅事宗天宫
第三宫名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第四宫名恬照罪气天宫
第五宫名宗灵七非天宫
第六宫名敢司连宛屡天宫
罗酆六宫,下六宫:
第一宫名休明总灵洞天宫
第二官名玄司重正宗灵天宫
第三宫名统仙升灵希微天宫
第四宫名正真邵灵宛司天宫
第五宫名云娄玉纪明天宫
第六宫名崇虚赤映云田天宫
神话里的“九天”“九天”又叫“九霄”,九代表着极多,是一个极数,也是一个虚数。道教典籍称九霄名分别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其中的“神霄”为天的最高重。“高上神霄,去地百万……神霄之境,碧空为徒。不知碧空,是土所居……玉台千劫,宏楼八披。梵气所乘,虽高不巍。内有真土,神力固维。太一元精,世不能知。”
引语:敢上九天揽月
【出处】
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原文】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释义】
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鳖,谈笑间高奏凯歌,从容而归。
【启悟】
法国作家雨果说:“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在中国,航天是一个奇迹。航天事从来都是建功立业的中国事,航天人从来都是刻苦争气的中国人,航天精神从来都是闪耀着最高最亮光芒的中国精神。
有一种成就不凡,叫中国航天。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的第30个年头。在过去的30年,航天人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航天之路。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第一次完成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航天人用奋斗和坚守,缔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航天已然成为中国的又一张金名片,一次又一次叩响世界的大门,让中国的声音响彻九天。有一种自强不息,叫中国航天。在我们为“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183天新纪录欢呼的时候,为嫦娥四号在全球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喝彩的时候,为祝融号火星车铆足劲巡视勘察鼓掌的时候,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骄傲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举世瞩目的航天“奇迹”背后,离不开一代代深耕细耘、攻坚奋斗的中国航天人。是他们,以“拼出一个新中国”的信心与勇气,以“别人有的我们创造条件也要有”的骨气与志气,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把智慧和汗水、青春和生命、忠诚与担当定格在广袤辽阔的戈壁荒漠;是他们,向着天、追着光为深爱的航天事业奉献终生,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有一种初心不变,叫中国航天。在农村及边远地区,通信卫星为1.4亿多户家庭,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在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为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提供精准定位导航;即使足不出户,“风云”也能帮你预知天象……这些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航天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胸怀入海攀云志,追天揽月正当时。”每一个航天日,都是航天梦想的又一次启航。让我们传承航天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用奋斗续写逐梦星辰大海的崭新篇章!
“日照五九头,耕牛跑断腿”,明日进五九,晴天啥预兆?农谚咋说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进入一月二十七号,农历大年初六,这也标志着数九天即将结束,五九天将如期而至。五九头,以数九寒天的传统观念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季节即将来临,这个季节充满了期待,也承载了着一些古老的气象智慧。
在古代,人们常用一些农谚和传统智慧来研判未来的天气趋势。有一句古老的农谚:“日照五九头,耕牛跑断腿”。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深刻的天气观察和农业智慧。它传达的意思是,在五九头这一天,如果出现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那将会是一个好兆头。这个古老的农谚告诉我们许多关于中国农业和天气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这句农谚的各个部分。第一部分,“日照五九头”,表明在五九天的头一天,也就是五九的开始,如果阳光灿烂,天空湛蓝,那是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这表示数九寒天即将结束,气温将会升高,而这正是农民们所盼望的。数九寒天通常是冷冽的,对农作物和生计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部分,“耕牛跑断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季的繁忙景象。在中国农村,春季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农民们需要耕地、播种、种植作物,而这一切都需要劳动力,尤其是耕牛的帮助。如果春季气温升高得快,耕牛跑得快,这意味着春耕季节将会紧张而繁忙。农民们希望在春季得到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农事,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一年的丰收和生计。
这个农谚的核心信息是,五九头的晴朗天气预示着寒冬将过去,春季即将到来。这是农民们的希望,也是他们劳动的动力。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逻辑,因为晴朗的天气通常伴随着高压系统,这会带来温暖和稳定的气温。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这只是一个传统的农谚,不能被视为百分之百准确的天气预测。现代气象学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些古老的智慧,通过卫星、气象站和先进的气象模型,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尽管如此,这个农谚仍然反映了古代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他们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总之,五九头的天气预示着一个新的季节即将到来,而这个季节将会充满希望和劳动。无论天气如何,农民们都会全力以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丰收的季节。不管是古老的农谚还是现代的气象科学,都在提醒我们,自然界的变化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需要适应并与之共存。愿五九头的阳光为我们带来好兆头,带来温暖和希望。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钱塘江·屐处留痕丨凤鸣九天
这是大盘山东麓一个寻常小村,紧邻大盘集镇,四周山环水绕,村民以耕种为生,民风淳朴,却有一个不土的村名:礼济。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这“礼”还真同孔氏有渊源,全村300多户人家,是孔子第57代裔孙立慧公后裔聚居地,也是孔氏婺州南宗唯一一个纯孔姓的村落。
走到村中央,孔子塑像巍然耸立,村文化礼堂更是儒风浩荡、儒韵浓郁,楼道两边,儒家书画琳琅满目;二楼展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分挂孔子画像两旁,孔子生平、孔氏世系表、孔氏家规,赫然在上;三楼论语讲坛内,经典书籍罗列书架,放学归来的学童正安静地习字作文。
优秀学子、乡贤榜上,孔凤鸣的名字吸引了我,“这不就是前不久以父亲的名义捐款100万元,设立‘磐安县孔德求卫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的国际肿瘤名医吗?”
“正是,正是!”村支书孔德明接过话茬。
我高中在盘山中学就读,当年没通公路,学校走路到礼济也就十来分钟,竟然没去过。直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后,多次去村里,细细打量这个村庄,深切感受到村民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以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
孔氏48代孙孔端躬南渡定居榉溪以后,在周边地区支分派衍,子孙后代遍布各地。榉溪孔氏家庙不仅是婺州南宗的重要物质遗存,而且是江南族人和民众心目中的圣地。一座底蕴深厚、传承有序的家庙,优化了区域人文环境,丰富了区域人文内涵。每年孔子诞辰日,礼济族人都要前往榉溪瞻仰谒拜。
孔氏南宗耕读相传的优良家风,在礼济村尤为突出。“孔子论政,常以政治为人道中一端,故处家亦可谓有家政”(钱穆《论语新解》)。礼济族人“以治耕之事治于心”,认真处理好耕与学、农事与修身之间的关系,寄人生追求于耕读之间,诗礼相传,敦行古道,雅尚礼文,出仕者恪尽职守,尽忠效国,未出仕者乐善好施,慷慨好义。
“能自食其力的,一定要自己耕种。能读书明理的,最苦也要供子女就学。”孔德明说,这是立村以来的村风。正因如此,村里很少看到闲散之人,学子入校,青年创业,年长者守家耕种,许多老人一天不到山野田畈干活,浑身不自在、不舒坦。地无半尺荒,割了油菜种水稻,割了水稻种药材,过去地养人,现在人养地。760多人口的小村庄,先后有130余人考上大中专院校,活跃于政界、商界、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孔凤鸣就是族人引以为傲的佼佼者。
村口一幢四层楼房便是孔凤鸣的娘家。她79岁的老母亲马小伦见有人进屋,忙从床上起来,要给我们拿橘子、倒开水。
父亲20年前因患肺癌去世,成了女儿凤鸣心中久久难以愈合的伤痛,也是她发奋拼搏向肿瘤治疗领域巅峰不懈攀登的动力源泉。凤鸣给母亲在县城买了套100平方米的住房。谁想,老人家却住不习惯,偷偷又跑回老家。目不识丁的老母亲只知道大女儿凤鸣一年到头满世界飞,国际会议、学术研讨、医学实验、定点医院出诊……母女之间,更多的是手机问候。
小学毕业时,家里供不起凤鸣读初中,她只得辍学在家。白天,母亲叫她做饭,她凑近炉火看书;父亲叫她放牛,她带上书本朗读。晚上,昏黄的油灯下,她继续挑灯夜战,苦思答题。一年后,父亲下决心把她送回学校。这一送,打开了凤鸣人生的精彩篇章: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金华二中,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接着留校读硕士、读博士,成为我国第一位放射肿瘤博士。如今,她是美国放射学学院院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海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美放射肿瘤学联合会创始主席、香港大学终身教授……她还先后为国内培养了30多名顶尖医学博士和博士后。
每年,这位孔子第78代后裔,都会怀揣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回老家省亲,开展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与社会各界探讨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新途径,不遗余力为家乡发展出谋献策。我和她有过几次交流,“家乡有需要,我一定不会拒绝”“走遍天下,飞得再高,根在磐安”……字字由衷,句句暖心,这是绿叶对根的深情,这是凤凰对家乡的反哺。
2006年3月,孔凤鸣在磐安设立孔德求奖学金和环境保护奖,分别用于资助母校盘山中学的优秀学生以及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2019年12月,她再次出资设立“孔德求卫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入职磐安的高层次卫生青年人才以及取得突破性、创新性成果的优秀卫生人才。当年12月16日,孔凤鸣为周亚琼、洪敏、孔利君等3名首批获奖年轻优秀医护人员每人颁发了2万元奖金。奖励基金以她父亲的名字命名。
“碧水环门龙起舞,丹山绕石凤飞鸣。”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能在九天之上翩翩鸣翔,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独领风骚,必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基因。
我在孔氏南宗的典籍中读到这样的族规家训,“教子莫善于读书”“其他莫如教之稼穑”“耕读之外,当视子弟之高下智愚,各授一业”“识艰难,劳筋骨,知物理,通世物,达人情”。字里行间,透露出重视教育、注重技能、锤炼意志和行为世范的精神要义,体现了个人素养与社会责任、宗族发展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的有机统一。
苍穹辽阔,物理深邃。凤鸣九天,造福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