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钱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去?
● ● ●
一个国家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不仅反映了该国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还是国家科研实力的缩影。当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如何?与世界主要国家研发经费相比是否具有竞争力?研发经费由谁投入、去向何处?各执行部门研发类型结构如何?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创业与产业转型研究中心新推出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研发经费总额突破3万亿,
但投入强度方面处于中游水平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增速较上年降低了2.4个百分点,但依然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接近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图1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及强度态势(1995-2020年)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某组织或地区当期生产总值总比例)继续提升,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4%,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11年来新高,虽仍未达到“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2020年2.5%的目标值,但是20年来最接近目标的一次。2021和2022年我国研发强度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强度跃上2.5%的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发展目标。
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研发投入经费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20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9%,是日本的2.1倍,德国的2.9倍,加拿大、意大利和法国研发经费总和的2.9倍。
对比《中国研发经费2018》中G7研发投入总量数据,2016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是美国的44%,日本的1.5倍,德国的2倍,是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研发经费总和的1.5倍。可以看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日本、德国等G7成员国差距进一步拉大,规模领先优势更为明显。
但从研发投入强度方面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于G7中游位置,并进一步接近日本和德国水平。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1%,落后于日本(3.14%)、德国(2.93%)、美国(2.74%)和法国(2.25%)四国。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2.4%,超越法国,落后于美国(3.45%)、日本(3.27%)和德国(3.13%)。
图2 中国与G7国家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及强度比较(2020年)
政府是研发经费第二大来源
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机构是我国研发经费的三大来源。
1995-2020年,企业部门提供的研发经费从300亿增长到1.87万亿,比例从约32%增长到77%。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政府作为我国研发经费第二大来源部门,占比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占比不足20%。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显示,2020年,中国来自政府的研发经费超过480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的19.8%。
作为研发经费第二大来源部门,过去十年来,中国政府财政研发经费支出以年均近14%的速度稳步增长。同时,来自政府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却从1995年的26%下降到了不足20%。
图3 中国政府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增长趋势(2010-2020年)
经过20年发展,中央和地方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的占比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2000年,地方财政占比不到40%,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占50%,到2020年地方财政占比超过60%,如今地方财政已经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居主导地位,这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权责。《方案》指出中央财政应对科学前沿探索问题、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科学问题等承担主要支出责任;地方财政根据本地区实际,自主开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设立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等由地方财政承担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研发经费的主要类型是应用研究,占比稳定在70%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不断增长,2020年达到29%。地方政府研发经费2012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主要类型是技术研究与开发,占比由94%下降至75%;应用研究比例在10%左右波动;基础研究比例有所增长,但是占比偏低。
图4 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比较(2000-2020年)
谁在管理政府研发经费?
中央政府研发经费主要由少数部门管理。在40个中央政府研发经费管理部门中,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管理经费规模均超过300亿元,占中央40个部门管理研发经费总支出的50%以上。就研发经费管理的类型而言,国家基金委经费全部用于基础研究;科技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发经费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农业农村部则将经费主要用于应用研究。
图5 中央财政研发经费主要管理部门(2020年)
从时间上看,过去十年,科学技术部和基金委研发经费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农业农村部研发经费总量于2020年首次超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跃居第三位;卫健委和教育部研发经费总量保持稳定。
图6 中央主要部门研发经费管理情况(2010-2020年)
企业自己出钱自己花
2000年起,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维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2020年,企业来源的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至1.87万亿元,占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了76.55%。
图7 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000-2020年)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是外部支出(主要用于委托外部机构)的15倍左右,说明规上企业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内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例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为2915.16亿元,外部支出仅为341.44亿元。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占据企业研发活动的优势地位。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境内上市企业中4580家企业有研发经费支出,而境外上市企业只有159家,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境内上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由7672.95亿元增长至11231.48亿元,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也由50.37%上升至60.15%,境外上市企业和其他企业占比由43.11%下降至32.49%。
图8 中国不同类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各行业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都显著提高。报告显示,相比于2018年,2020年企业数量最多的工业行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增加了1173.38亿元,研发强度从2.12%提升至2.50%。企业数量最少的电信服务行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从2018年的20.22亿元大幅增长至226.40亿元,研发强度也从0.67%提高至1.54%。
图9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各行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与占比(2020年)
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与强度的行业间差距悬殊。报告显示,2020年工业行业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和研发经费总额都远超其他行业,但平均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只有2.67亿元,远低于电信服务行业的平均规模25.16亿元,侧面反映工业行业的技术需求小于电信服务行业。2020年,信息技术行业平均研发强度达到了6.60%,房地产、日常消费、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等平均研发强度仍低于1.00%。
图10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各行业平均研发支出与强度(2020年)
企业之外,谁在花钱?怎么花?
我国研发经费主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执行。企业执行经费约占我国全社会经费的77%;大学和科研机构执行了约8%和14%的全社会研发经费。除此之外,自2014起其他部门执行经费比重一直持续增长,占比由1.00%提高至1.75%,表明我国创新活动参与主体正在逐步多元性。
从各执行主体经费来源来看,企业研发经费约95%用于本部门研发活动。政府投给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比例从64%下降至59%;投给高等学校的比例从约21%增长到23%,投给企业的比例从2008年的13%增长到2014年的16%,2020年降至11%。从执行机构看,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来自于政府的比例由58%增长到60%,来自于企业的比例维持在35%;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来自于政府的比例由86%下降到84%。
图11 中国研发经费各部门来源-执行结构(2008-2020年)
从执行主体研发活动类型来看,企业主要从事试验发展活动,执行的研发经费中试验发展占比超90%。1997-2020年,企业研发经费中试验发展投入比例由86.13%增长到了96.46%,应用研究投入比例由12.76%下降到3.03%,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自1.12%年降至0.51%。企业越来越集中于接近市场端的试验发展活动,科学研究(基础+应用)正在逐步弱化。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地,主要从事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大学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从1997年的16.81%增加到2016年的40.33%,2020年又降为38.50%。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中应用研究比例从33.72%,降至28.41%,2020年提高至31.81%。
图12 中国研发经费执行主体的研发类型结构(1997-2020年)
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主体,我国高校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高校研发经费规模为1882.5亿元,居世界第二,约是美国的1/3,高于德国。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0》显示,2018年中国高校研发投入规模为1458亿,基本与德国持平,高校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为7.41%。2020年我国高校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为7.72%,虽然较2018年有小幅增长,但仍低于所有G7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高校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在10%-20%之间,法国和意大利高校占比在20-30%之间,加拿大接近40%。
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共2738所,较2018年增加了75所;其中涉及研发经费支出的高校2057所,较2018年增加了113所。“211及省部共建”高校数量占比5.5%,管理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研发项目经费;教育部直属院校数量占比3.2%,管理了几乎一半的研发项目经费。从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投入分布情况来看,中国高校研发经费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是整体集中度不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群体分异显著,部分高校研发规模偏小。如何更加合理的调配科研经费支持比例,提高高校科研产出、发挥高校科研作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学科分布而言,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学科排名前三位分别为材料科学、电子与通信技术和机械工程。承担项目数排名前三位学科分别为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和电子与通信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承担的研发经费和项目数最多,超过其他四个学科门类的总和。与2018年相比,临床医学研发支出仅为31.6亿元,下降幅度超过1/2;医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承担项目数基本持平;人文与社会科学研发经费和项目数均为历年最少。
图13 高校各学科门类研发经费项目支出额度比较 (2020年)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研发经费关键工作并非是规模的提升,而是内部结构的优化。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经费配置呈现较大的差异。对于东南沿海省区而言,庞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是研发经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企业科学研究逐步弱化,地区前端研究活动将减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区域竞争力降低。在此情境下,如何激发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作用,是保证区域长远发展的关键。
撰文|李旭冉、柳玉梅、刘玥杭、王茜、张博、张凯敏、孙玉涛
想要获得更详细的研发数据报告,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原文链接:http://www.zhishifenzi/depth/depth/12889.html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 中国研发经费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2022年将超3万亿
/d/file/gt/2023-10/lanhq3yxayu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18)》
/d/file/gt/2023-10/n5fiip3w5m5.aspx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0》
http://www.zhishifenzi/news/multiple/11239.html
[4]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 /d/file/gt/2023-10/3kurlxfswnc.html id="收藏了!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全部议程">收藏了!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全部议程
■论坛主题
同命共运 相融相通:
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论题:
1.“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探索
2.责任与担当:迎接人类文明新时代
3.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间、地点
时 间: 2018年9月26日至27日
地 点: 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
济宁市人民政府
9月25日
一、全天报到
二、高端对话一: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时 间:15:30-16:30
地 点:曲阜尼山书院酒店
主持人: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对话人:许嘉璐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理事会主席
江文汉(Gerrit W.Gong) 牛津大学罗德学者
9月26日上午
一、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
时 间:9:15-10:15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仁厅
主持人:关志鸥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致辞
2.外交部副部长王超致辞
3.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致辞
4.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致辞
5.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致辞
6.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致辞
7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讲话并宣布开幕
二、主题演讲一:文明的融合与人类命运
时 间:10:30-11:3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仁厅
主持人:叶小文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尼山论坛理事会副主席
演讲人:
1.龙永图(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论坛原秘书长、尼山论坛理事会副主席):包容并蓄而气象万千——从博鳌实践看尼山论坛前景
2.沙班·西纳尼(Shaban Sinanaj 阿尔巴尼亚科学院院士):《培拉特紫色圣典》:东西方之间的历史桥梁
3.王世明(中宣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明相融与人类命运
9月26日下午
一、主题演讲二:不同文明视野与人类共同命运
时 间:13:30-15: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仁厅
主持人:董 奇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演讲人:
1.陈 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认识传统的意义
2.哈伊米·瓦特(Jaime Vatter 智利圣托马斯大学校长):寻求文明的融合——孔子学院与“3xi交遇”所发挥的作用
3.蒙热勒·其米德策耶(Menerel Chimedtseye 蒙古国立大学教授、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一带一路”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4.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如何对待移民——来自孟子的回答
5.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一多不分哲学、文明共同体和文化霸权
6.江林昌(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二、主题演讲三:人类文明的不同解读
时 间:15:15-17: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仁厅
主持人:辛 旗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
演讲人:
1.徐伟新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在文明交流中发展
2.阿提拉·格兰德皮埃尔(Atilla Grandpierre 匈牙利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论科学世界观的完整性对人类文明未来的重要意义
3.杨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华文明的格局与气象
4.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人类共同文明的建构——关于儒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5.李 灵(美国洛杉矶教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建立“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
6.扎法尔(Zaffar Mueen Nasar 巴基斯坦撒拉国际大学副校长、教授):“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效益
7.胡治洪(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当今人类危机与儒家救治之道
8.黄愿字(Kasino 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廖群岛省分会、印度尼西亚和谐文化基金会会长):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分组对话——“跨文化哲学对话”
时 间:13:30-17: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信燕厅
第一组:13:30-14:30
主 题:朝向一个健康的多元可共享未来:宗教与大学宣言书
主持人:王治河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对话人:
戴维·福特(David Ford)剑桥大学神学钦定讲座教授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第二组:14:45-15:45
主 题:俄罗斯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国哲学
主持人:罗流沙(Alexey Rodionov)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
对话人:
亚历山大·罗曼诺夫(Alexander Lomanov)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教授
张 冰 北京大学研究员
第三组:16:00-17:00
主 题:宗教传统——中英对话与合作
主持人:黄 勇(Huang Yong)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对话人:
尼古拉斯·亚当斯(Nicholas Adams)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
夏 静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四、专题论坛:“一带一路”与世界发展
时 间:13:30—17: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义厅
主 持:陶跃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上半场对话人:
1.白君基(韩国龙仁市市长):依托儒教思想实现社会和谐——龙仁的中国文化
2.斯皮洛斯·扎哈里斯(希腊马拉松市前市长):论马拉松精神与孔子文化的渊源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与传承
3.迪米特瑞斯·卡拉里斯(希腊希俄斯市副市长):从荷马史诗到孔子文化,不同的文化带给人类共同的生命意义
4. 沈建国(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工商业者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肩负着历史责任
下半场对话人:
1.李殿仁(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2.尼克斯·坂巴罗斯(希腊伊拉克利奥市市长):从苏格拉底到孔子文化,希腊人理解的孔子和他的家乡
3.颜廷淦(中国曲阜孔子文化学院院长):人类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精神纽带
4.陈兰华(中国铁路总局原副局长):高铁技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加速器
5.樊莹莹(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以文明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6.穆景川(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秘书处项目经理):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
五、女性论坛
1.女性论坛演讲(第一场)
主 题:女性命运与人类命运
时 间:14:30-17:00
地 点:曲阜阙里宾舍酒店国际会议厅
2.女性论坛演讲(第二场)
主 题:女性赋权与人类进步
时 间:19:00-21:00
地 点:曲阜阙里宾舍酒店国际会议厅
六、专题论坛:责任与担当(一)
时 间:13:30-15: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信厅
主持人:李树超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李旭冉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对话人:
1.薛冬梅(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生):“文化相融”六问
2.李明书(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儒家面对性别议题多元化的时代及其回应
3.金雅朗(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生):《周易》元亨利贞的人文化过程与其哲学含义
4.高 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写本时代佛经文本抄写、流传及其对群体社会行为的影响
5.唐国洽(复旦大学哲学院博士生):信息冲浪与信息潜泳——IT时代对认识论的挑战
6.刘 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多维视阈下的“知行合一”说探讨
七、专题论坛:责任与担当(二)
时 间:15:20-17: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信厅
主持人:叶 达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张春光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对话人:
1.闫佳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由“生”到“仁”——儒家成仁成己的存在论阐发
2.裵多彬(复旦大学博士生):《周易》的和谐哲学系统
3.刁春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青年担当
4.钟云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
5.汉伊理(Ilya Kanaev 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论当代认识论与古汉语的特殊相似性
6.马爱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诚身有道”——论《中庸》的君子观
八、高端对话二: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
时 间:13:30-17: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智燕厅
主持人:卢树民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原会长
对话人:
1.叶小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尼山论坛理事会副主席):文明、文化与世界
2.小约翰·柯布(John B.Cobb, Jr. 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与生态文明
3.傅有德(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关于现代中国文化论争的一点思考
4.林安梧(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元亨书院院长):迎接人类文明新轴心年代的来临――以中国王道思想与西方文明之对比
5.谢文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政治领袖产生机制之比较分析
6.郭 沂(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价值的结构与层次看中西价值系统及其融通
7.马来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西医东渐中的科学与儒学关系
9月27日上午
一、分组对话一:世界大变局与当代人类文明走向
时 间:9:00-10:2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义厅
主持人:刘昌明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平生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对话人:
1.大卫·巴拓识(David Bartosch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外交
2.郑吉雄(香港教育大学文学与文化学系讲座教授):情感哲学、伦理价值与世界文明
3.西山尚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外籍副教授):20世纪初日本史学争论与汉学复兴运动
4.曾 亦(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传统儒家视野下的现代国际关系
5.刘丹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治国思想视域下孔子与柏拉图人才观的比较研究
6.约翰·贝克(John Becker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教师):环境与心境——建设性后现代的自然观初探
二、分组对话二:文明的相通与融合
时 间:9:00-10:2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信燕厅
主持人:孙聚友 山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沈顺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对话人:
1.王 杰(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谢茂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一带一路”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文明原理
3.涂可国(山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儒家群体责任观
4.范玉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南部社会科学所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阮氏时期的越南南部儒学教育
5.王曰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韩国尊崇儒学探析
三、分组对话三:人类文明的共同体意识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时 间:9:00-10:2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礼燕厅
主持人:王钧林 孔子研究院教授
朱小健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对话人:
1.埃洛拉(Elora Tribedy 印度德干学院考古系研究员):印度的佛教遗产:个人和社区的观点
2.金渡镒(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学院教授):“修己”与“治人”的中间环节:孟子的感化政治
3.路克利(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4.罗流沙(Aleksei Rodionov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翻译文学——分享未来:论俄汉文学交流的近期成就
5.赵卫东(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理一分殊与儒学义理间架的重构
四、分组对话四:不同文明对人类未来的解读
时 间:9:00-10:2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义燕厅
主持人:余治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彭彦华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部主任、《孔子研究》主编
对话人:
1.梁一模(韩国首尔大学自由研究学院教授):东亚思想资源与人类文明新时代
2.王治河(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生态文明新时代国际关系需要一种新思维——走向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 “有机外交”
3.阿润·库马尔(Arun Kumar Yadav 印度新那烂陀佛教大学助理教授):佛教文学中的生态智慧观
4.蔡德贵(山东大学教授):美儒李佳白和“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
5.李畅然(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母亲在礼三本中的独特性暨人伦中的优生因素
6.郭海鹏(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授):欧亚大陆文明对话与比较之太极八卦图
五、分组对话五: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 间:10:40-12: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礼厅
主持人:蔡德贵 山东大学教授
曾 亦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对话人:
1.乌 兰(美国尼山国际总裁):Lux-“论语诠解”英文版走进美国
2.彭彦华(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部主任、《孔子研究》主编):君子人格的诠释及现实价值
3.翟奎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近现代大学校歌与儒家文化
4.于思群(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北京生态项目主任):生态危机背景下共生关系的美学范式
5.吴树勤(山东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传统儒家礼乐文明与现代意义
6.段宜廷(台湾中原大学助理教授):儒家经济伦理——从荀子礼学谈起
六、分组对话六:不同文明对话与人类共同命运
时 间:10:40-12: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信燕厅
主持人:郑吉雄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与文化学系讲座教授
谢茂松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对话人:
1.郝清新(Imre Hamar 匈牙利罗兰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及其推动欧亚大陆文化彼此更为接近的作用
2.曹国忠(纽约联合国总部官员):人类向何处去?
3.清水则夫(日本明治大学副教授):江户时代儒教史——以17世纪为中心
4.蔡家和(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从当代新儒家观点谈“终结文化霸权与迎接人类共同文明时代”
5.孙聚友(山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世界价值
七、分组对话七:文明对话与人类未来
时 间:10:40-12: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礼燕厅
主持人:王 杰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涂可国 山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对话人:
1.贺 祥(Joshua Hill 美国俄亥俄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重读梁启超《21世纪的新大陆之旅》
2.孔庆峰(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3.胡思云(Rusmaini Lim 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廖群岛省分会、印度尼西亚和谐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大道教育与和谐世界的理念
4.沈顺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论天人一体观的产生
5.严翠恒(Nghiem Thuy Hang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讲师):从文化类型学的角度试探中国核心价值体系与美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同与差别
6.刘昌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构建
八、分组对话八:文明对话共建未来
时 间:10:40-12: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义燕厅
主持人:赵卫东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王曰美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
对话人:
1.刘长允(山东省人大常委、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新时代
2.辛正根(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学院院长、教授):儒学之跨越的再定义
3.余治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霸之辨:趋利与向善生活方式的分途——孟子“以德服人”、“用之以礼”仁政理念的文明价值
4.西蒙·霍德森(Simon Hodson):文明对话与人类未来
5.王钧林(孔子研究院教授):儒家文化与人类未来
6.王小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一带一路”与和合文化
九、专题论坛:责任与担当(三)
时 间:9:00-10:2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信厅
主持人:薛冬梅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生
刁春辉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发言人:
1.李树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孔子的“成人”思想析论
2.李雅萍(复旦大学博士生):论“格物”作为道德实现方式对“良知”之补阙——熊十力论王阳明《大学》释义的疏通
3.李致亿(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学院讲师):当代韩国的儒家文化——以祭祀文化为中心
4.赵智善(韩国忠南国立大学讲师):人性教育与共同体的价值
5.李旭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对文明分类标准及其类型的一种猜想
6.张春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儒家道德现代化何以可能?
十、专题论坛:责任与担当(四)
时 间:10:40-12:0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孔子大学堂信厅
主持人:李明书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
闫佳佳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
发言人:
1.李子吟(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生):传承中华文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姚 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朱熹论“克己”与“复礼”的关系——以《论语集注》之“颜渊问仁”章为中心
3.孔维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对“劳动异化”的缓解:“由道而技”与“技臻于道”——以《巴黎手稿》和《庄子》为例
4.王 彬(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后生犹可畏,来者可胜今”——青年改变世界
5.张鸿鸣(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柯劭忞的《穀梁》学与共同利益观和全球治理观
十一、高端对话三:儒家文化与人类命运
时 间:9:00-11:3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七楼智燕厅
主持人:王志民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对话人:
1.兰珊德(Alessandra Lavagnino 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教授):伦理学与美学——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2.金圣基(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大学主任、教授):孔子文明观的理想和责任
3.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文明不需要冲突:中国和西方
4.朱京海(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5.谢大宁(台湾佛光大学教授):国学、中国哲学与文化自信
6.颜炳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儒家的仁爱与“星际时代”的全球伦理困境
7.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何以为儒:现代变局中的价值冲突与儒学重建
8.黄 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
十二、女性论坛
时 间:8:30—12:00
1.专题一:减贫与改善女性命运
地 点:曲阜阙里宾舍国际会议厅
2.专题二:性别文化与教育
地 点:曲阜阙里宾舍二楼多功能厅
3.专题三:消除性别歧视与暴力
地 点:曲阜阙里宾舍二楼二号会议室
9月27日下午
一、主题演讲四:思想交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 间:13:30-15:15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仁厅
主持人:王琪珑 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
演讲人:
1.蒋国保(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论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儒家思想资源
2.李晨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系主任、教授):儒家思想中物质富裕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3.杜保瑞(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中国哲学多元共构的体系与运用
4.曾振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思想与人类未来
5.马良文(Vladimir Maliavin 俄罗斯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教授):论欧亚作为新兴的全球体系
6.铃木规夫(日本爱知大学教授):“神人”时代:梁漱溟的构想
7.阿什·纳拉因·罗伊(Ash Narain Roy 印度新德里社会科学院院长):文化对话的印度经验
8.释法宝(Tampalawela Helagedara Dhanapala 法国索邦大学哲学博士、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主席):以人为本的佛教为先导,带来了更大的变革
二、闭幕式
时 间:15:30-16:30
地 点: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仁厅
主持人:于 杰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议 程:
1.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作论坛学术总结
2.通过《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共同宣言》
3.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龚正致闭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