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溯本求源——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4课
处,止也。意思是:中止,停止。繁体字为“處”。小篆体为会意字。字形像一个人倚着几歇息的样子。本义:中止,停止。课文中的字读chù,意思是:地方。又读chǔ ,相处。
园,所以树果也。意思是:种植果木的地方。小篆体为形声字。从(wéi),意思是围起来,表示范围;袁声,袁是衣服长的样子。两字联合,果园大而且长。简体从囗元声,元有大的意思,表示园较大。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桥,水梁也。意思是:水上的桥梁。繁体字为“橋”。小篆体为形声字。木表义,最初的桥梁都是有木料建成;乔声,兼表义,乔意思是“高”,桥要高出水面。本意是:桥梁。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s�=��m-
群,辈也。同类之意。繁体字为“羣”。小篆体为形声字。从羊,羊喜欢群居;君表声。本义是指羊群、兽群,引申为人群、物群。课文中字的意思是“鸟群”。
队(坠,zhuì),从高队也。意思是:从高处坠落。甲骨文是会意字。字形一个人倒立着从山上或阶梯上(“阜”)垂直下落的样子。本义是“掉落”“往下沉”,后来这个字被假借表示多人组合,又用于军队编制。课文中的字是量词,指行列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意思是:画着熊的图案的军旗上有五根飘带,用以象征罚星,士卒把军中飘起熊旗的时刻,当作部队集合、公开行罚的时间。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就像一面旗帜。旗的本义是指画有熊、虎的军旗。后来泛指旗帜、旗子。课文中的字从泛指。
铜,赤金也。意思是淡紫红色金属。繁体字为“銅”。小篆字为形声字。从金,表示“铜”是一种金属;同声,还表示“铜”容易和其它金属合在一起成为合金。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号(háo),呼也。意思是:呼喊。小篆字体为会意字。从号从虎,表示如虎啸般大声喊叫。本义指大声呼叫。转义指大声哭。课文中读hào,意思是喇叭。又读háo,哀号。
领,项也。意思是:颈脖。繁体字为“領”。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頁(xié),从令,令亦声。“頁”指人头。“令”意为“支配”、“役使”。“頁”与“令”联合起来表示“人头通过脖子支配身体”。本义:脖子。转义:衣领。引申义:带头、引导。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巾,佩巾也。意思是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像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手巾。课文中指红领巾,少先队员佩戴在脖子上的标志。
杨,杨木也。意思是:杨树。繁体字为“楊”。小篆字体为形声字。从木从昜(yáng)声。“木”表示是一种树。“昜”是“阳”的初文,有昌盛的意思,表示杨树易植易长,繁茂昌盛。简体声旁简化。本义:杨树。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壮,大也。意思是:壮大,强壮。繁体字为“壯”小篆字体为形声字。从士,爿( pán)声,兼表字义。士是能干的人,爿是劈开成片的木柴,合起来的意思是干出了很多事的人。本义:干出了很多事的功臣。课文中的字指榕树粗壮、茂盛。
桐,荣也。意思是:树名,也叫“荣”。小篆体为形声字。木表义,是一种树;同表音,兼表义,同是洞的省文(减少字的笔画),有“空”的意思,桐树高大,但是树干中空。本义:桐树。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枫,枫木也。意思是枫树。繁体字为“楓”。楷书体为形声字。从木,表示是一种树木;风声,兼表义,表示枝叶易被风吹动发出“飒飒”声响。本义:木名。即枫香树。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松,木也。意思是:一种树。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木,公声。本义为松树。
柏,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棉,小篆体为会意字。从木,表示棉是用来制絮织布的草木或灌木;从帛,帛是用棉纺织而成。本义:棉花。课文中词语为“木棉”,树名,也叫“攀枝花”、“英雄树”。
杉 楷书为形声字。从木,彡(shān)声,兼表义,“彡”为“毛长”,意思是杉树叶细如针,如毛。本义:杉树。课文中的字从本义。以上义项读shān。又读shā,杉木。
化,教行也。意思是:通过教育使风俗、人心发生变,即教化。甲骨文为会意字,左为正人形,表示正人君子;右为倒人形,就是逆,逆子、逆臣。把坏人教化成好人。本义:教化。课文中的词语为“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者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意思是在江南生长的树木,各类药材中,桂树做药材药效最佳。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木,表示桂是一种树;圭(guī)声,兼表义,圭为古代比较小的容量单位,表示桂花较小。本义为树名,桂树。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歌,咏也。意思是:歌唱。小篆字体为形声字:从欠,哥声。从“欠”,(张口出气)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歌曲。
写,置物也。意思是:放置物品。繁体字为“寫”。楷书体为形声字。从宀,表示房屋;舃( xì)声。本义:移置、放置。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简体为“写”。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书写。
丛,聚也。繁体字为“叢”。小篆体为会意字。从丵,取声。“丵”( zhuó),意思是“丛生草”。简体为形声字。从一,像地上;从声,兼表义,从人挨着人,有聚集义。本义:聚集。课文中字的意思是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深,小篆字体为形声字兼会意字。左部为“水”,表义,表示这个字的本义跟水有关。右边的“罙”字是声符,读shēn,兼表义,小篆字体像手执火把进入洞穴中以探索其深浅之意。本义:水深。课文中的意思是: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六,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像简陋的房屋,本义当为草庐,是“庐”的初文(字的最早的写法)。“庐”与“六”古音相近,所以假借为数词“六”;依阴阳理论,六是阴数,所以又指《易》中的阴爻。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数目字。
熊,兽似豕,山居冬蛰。意思是熊像猪,生活在山上,冬眠。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像一头熊。后来演变为“能”,最后变为“熊”。本义:动物名。课文中词语“熊猫”,就是大熊猫,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锋利的爪子。非常可爱,是中国国宝。
猫,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豸(zhì),苗声。豸,像食肉兽,说明猫也是一种肉食动物;苗,表示声音,苗还有小的意思。二字联合,猫是一种小型食肉动物。课文中的词语是:熊猫。
九,阳之变也。意思是:最大的阳数。甲骨文为象形字。像人手臂弯节之形,是“肘”的本字。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力求确定内部情况。早在甲骨文中“九”就已经被假借作数词,九是数之大者,所以又引申为多数。课文中的字就是数字的意思。
朋,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两串贝壳。本义为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后来引申为朋友。同门、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朋友来了,脖子上挂两串贝壳请客吃饭去。课文中的字从引申义。
友,同志为友。意思是志向相同为友。甲骨文为会意字。字体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就像旧友重逢,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朋友的意思。本义:朋友。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季,少称也。意思是兄弟姐妹排行最后的(伯仲叔季)。甲骨文为会意字。字形上“禾”,下“子”,表示幼小的禾苗。引申为季节,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课文中的字从引申义。
吹,嘘也。吐气的意思。小篆体为会意字。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课文中字的意思是:风流动、刮风。
肥,多肉也。意思是人长得胖。小篆字体为会意字。左边为肉月旁,表示与人体有关;右边为“巴”,巴是一种大蛇,说明身体肥胖的人都有较大的体型。课文字中意思是;肥壮、茂盛。
农,繁体字为“農”。甲骨文为会意字。字形下辰上林。从辰,指的除草工具;从林,指田間草木。以田间除草表示耕作之意。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农业生产。
事,职也。意思是官职。甲骨文为会意字。字形像手持上端有杈的捕猎器具,表示从事打猎。本义是从事打猎。泛指事情。课文中的字从泛指。
忙,小篆体为形声字。从心,形容心中急促紧张而言行匆迫的样子。亡,表音,兼表义,亡有“失”的意思,心中忙乱则神智难定,以致如有所失而缺乏主张。本义:急迫、慌忙。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事情多,没空闲。
归,女嫁也。意思是:女子出嫁。繁体字为“歸”。小篆体为会意字。从止,有住所的意思,出嫁后有了自己的家;从帚(妇);左上读duī ,表声。本义:女子出嫁。出嫁后要回家省亲,引申为返回。课文中的字从引申义。
戴,分物得增益曰戴。意思是:分配财物获得增益叫“戴”。从異,甲骨文字形像人高举双手将东西罩在头上,是戴的初文;(zāi)声。本义: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月光披在身上。
辛,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是一把平头刀的样子,上部是刀头,下部是一个长刀把,可用手握。两边有叉,可切割,尖端锐利可刺,是用来在有罪的人和俘虏脸上刺字的刀具。本义就是刑刀。课文中的词语“辛苦”,意思是身心劳苦。
苦,大苦,苓也。意思是:非常苦,苓草。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艸,表示草本植物;古声,兼表义,古为十口,很多口。二字联合,表示很多口都尝过的草的味道。本义:苓草。引申为人的感觉难受,劳累,艰辛。课文中的词语是:辛苦。
汉字的构造
汉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中创造的,它是世界各国文字当中使用年代最久的文字之一。远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汉字已经相当发展了,迄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要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就有必要学习有关汉字的一些基本知识。这里着重讲一讲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构造的规律,古代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六书”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六种造字和用字的方法,也就是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文中所概括出来的六种名称,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根据汉字由表形到表意再到表声的演变特点,“六书次第应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表形部分包括象形、指事;表意部分包括会意;表音部分包括形声、转注、假借。
一、 象形
象形即用描摹事物的形状来表示意思。
如“日”就是太阳的形象。
“月”就是月牙的形象,因为月亮缺时多圆时少,故以月牙的形象表示“月”字。
“行”像十字四通八达的道路。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但客观事物是纷繁无穷的,而创造能代表客观事物形象的符号却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象形文字适应不了这种要求,它本身需要来一个剧烈的变化,后来出现了小篆、隶书和楷书,彻底打破了象形字的结构,使象形字失去了象形的作用。所以,今天的象形字也就200多个,楷书字形也都是不象形的,相当抽象了。
二、 指事
具体的事物可以象形,抽象的概念就无法象形了,只能用一种能够表示这种抽象概念的符号,把它表示出来。这种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方法,就叫指事。指事字大体有两类,一种是纯符号,
如“上”古代写法,上横短,下横长。
“下”古代写法,上横长,下横短。
在长横上边的符号,表示“上”的概念;在长横下边的符号,表示“下”的概念。还有一种“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事的符号,造出一个新字。
如“木”,是树的象形字,
上边加一横为“末”,表示末梢;
下边加一横为“本”表示根本。
由此可见,指事字是对象形字不足的补充手段。这两类字,数目不多,在《说文解字》中只有三百多个。
三、 会意
人类思维逐渐发达,许多抽象的概念用一个形象表示不出来,于是产生了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形象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抽象的意思。
如“休”由“人和木”结合而成,表示有一个人在树旁休息的意思。
“旦”由“一”和“日”两个字结合而成,“一”字表示地平线,“日”表示太阳的形象,“旦”字表示一轮红日,刚刚离开地平线冉冉升起的生动形象。
“寒”字,表示地下结了冰,屋里铺了草,有一个人睡在草里面的形象。
四、 形声
形声是由两部分合起来的。一部分表示意义(形旁),部分表示声音(声旁)。
如“吐”字,左边的“口”表示同口有关系,右边的“土”表示“吐”的读音,当然,土除了表音,也表义,从土中出。
这种构字方法,是汉字从表意阶段走向表音阶段的重要一步,形声字为构造汉字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所以这类字字数最多,占了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
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排列是各式各样的:
形左声右——桐、泳
形右声左——期、鸠
形上声下——竿、蕉
形下声上——想、烫
形外声内——裹、园
形内声外——闷、辩
用形声的方法造字,比象形、会意的方法造字要好得多。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可以构成语言里许多声音相同的字,如湖、糊、葫、蝴等。阅读的时候,也就可以根据声旁确定字的念法。但是,由于语音不断地变化,到现在很多形声字已经不能靠声旁确定它的读音了。
五、 转注
把偏旁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归并为一类,在意义上可以互相注释。
(老)
(考)
例如“考”(kǎo)和“老”(lǎo),同为“老”部,韵母都是ao,读音相同,都是老头屈背持棍的形象,都有“老”的意思。
六、 假借
文字的早期,特别是先秦之前,口语里有这个词,但有音无字,于是利用“同音假借”的道理,将甲字的读音,借来表达乙字的词义。假借,完全是从声音相同或相近这一点出发的,借用之后,假借字和被借字之间主要发生声音的联系,在意义上则完全脱离了关系,被借字只是当作一个纯粹表音的符号来使用的。
如“长”( chang),本来是头发长(zhang)得长的象形字,后来假借为“长短”的长,“长远”的长,又转借为“县长”的长。
“离(離)”,本来是一种鸟的名字,后来假借为“离别”、“分离”的离字。
例如“焉”字,本来表示一种鸟,被借用以后,就只表示一个虚词,一点也看不出鸟的气息了。
因此,许多假借字,我们今天只能看到它的假借意义,反而看不出它的本来意义了。
我们学习“六书”的知识,目的是为了掌握汉字的构造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决不是要教师在课堂上大讲“六书”,搞烦琐考证。
“六书”是古人几千年来研究汉字的成果,是我们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六书”的理论还不够精确,系统也不够严密,前人早有议论。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简化,汉字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六书”的理论早已不能适应汉字演变的现状了。
目前使用的汉字,在形体上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从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钟鼎文到秦代的篆书,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中,汉字形体发展的趋向是:离开原来的图形,由不整齐变为整齐,由纷繁杂乱变为简单而有条理,字的偏旁写法也趋于固定,这就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从策书到汉代的隶书,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第二阶段隶书打破了篆书的结构,逐渐趋于简化;隶书改变篆书弯曲的笔画为平直的笔画。
由隶书进一步发展为楷书、草书和行书。从此,目前使用的汉字就没有多大的变化了。
我们知道,几千年来汉字一直为我们服务,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至今它仍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它难认、难记又难写。收在《康熙字典》里的汉字有四万多。收在《新华字典》里的汉字有八千多。现在日常应用的汉字在三千个以上,要掌握这么多的复杂文字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 ,以普通话为标准加以推广普及。为了减少汉字在使用上的困难,有关部门又进行了汉字简化和减少字数的工作。我们在写字时,应该根据国家颁布的简化汉字,不写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和已经废除的异体字,也不要滥用未正式公布的自造简化字
对汉字科学智慧属性的探索与普及
汉字文化与创新思维
如何提升学生的汉字能力?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汉字# #文化# #识字#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体系》,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人”
常用字范式之一九一
常用字范式之一九一、十四画之四:
僚:
《说文解字》:“僚,好皃。从人、尞声。”。
(人:参见二画之一“人”)
(尞:参见十二画之十五“尞”)
人、尞两范式叠加:一同为官犹同窗共事者是僚字之范式。
鼻:
《说文解字》:“鼻,引气自畀也。从自、畀。凡鼻之属皆从鼻。”
(自:参见六画之八“自”)
(畀:参见八画之二十二“畀”)
自、畀两范式叠加:引气自畀犹嗅觉呼吸器官者是鼻字之范式。
魄:
《说文解字》:“魄,阴神也。从鬼、白声。”。
(鬼:参见九画之十一“鬼”)
(白:参见五画之五“白”)
鬼、白两范式叠加:耳目之聪明附气之灵犹月轮廓无光处迫然著人主于性之阴神者是魄字之范式。
貌:
《说文解字》:“貌,籒文皃从豹省。”
(皃:参见七画之二十一“皃”)
(豹:参见十画之二十二“豹”)
皃、“豹省”两范式叠加:颂之仪度犹人焕然有文采之面形容颜及仪表者是貌字之范式。
膜:
《说文解字》:“膜,肉间胲膜也。从肉、莫声。”。
(肉:参见六画之六“肉”)
(莫:参见十画之三“莫”)
肉、莫两范式叠加:犹肉间相隔之薄皮形组织者是膜字之范式。
膊:
《说文解字》:“膊,薄脯,膊之屋上。从肉、尃声。”。
(肉:参见六画之六“肉”)
(尃:参见十画之二十一“尃”)
肉、尃两范式叠加:近肩之手臂胁之迫犹有法度舒展开布之肉者是膊字之范式。
膀:
《说文解字》:“膀,胁也。从肉、㫄声。”。
(肉:参见六画之六“肉”)
“㫄”即“旁”(旁:参见十画之十四“旁”)
肉、旁两范式叠加:身体两旁胳膊上部靠肩之部分犹可以鼓起膨胀之肉者是膀字之范式。
鲜:
鲜:从“鮮”省。
鲜:繁体字写作“鮮”。
《说文解字》:“鮮,魚名。出貉国。从魚,羴省声。”
(魚:参见八画之十三“魚”)
(羴:参见十八画“羴”)
魚、“羴省”两范式叠加:犹鱼所带有生龙活泼清新吉祥之美味者是鮮字之范式。
繁体字“鮮”简化为“鲜”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疑:
《说文解字》:“疑,惑也。从子、止、匕,矢声。”。
(子:参见三画之三“子”)
(止:参见四画之三“止”)
(匕:参见二画之二“匕”)
(矢:参见五画之十一“矢”)
子、止、匕、矢四范式叠加:比之于矢若子之迷惑犹豫不定不确方向目标而猜度有所忌讳者是疑字之范式。
馒:
馒:从“饅”省。
馒:繁体字写作“饅”。
饅:从食、从曼。
(食:参见九画之十二“食”)
(曼:参见十一画之十五“曼”)
食、曼两范式叠加:犹面粉经过发酵膨胀蒸制而成之食品是饅字之范式。
繁体字“饅”简化为“馒”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裹:
《说文解字》:“裹,缠也。从衣、果声。”。
(衣:参见六画之十一“衣”)
(果:参见八画之七“果”)
衣、果两范式叠加:犹衣缠绕包物似果者是裹字之范式。
敲:
《说文解字》:“敲,横擿也。从攴、高声。”。
(攴:参见四画之九“攴”)
(高:参见十画之十二“高”)
攴、高两范式叠加:犹短杖小击以发声者是敲字之范式。
豪:
豪:从豕、从高省声。
(豕:参见七画之二十一“豕”)
(高:参见十画之十二“高”)
豕、“高省”两范式叠加:猪脊背上长而尖硬之毛犹具有杰出才能强横有特殊势力者是豪字之范式。
膏:
《说文解字》:“膏,肥也。从肉、高声。”。
(肉:参见六画之六“肉”)
(高:参见十画之十二“高”)
肉、高两范式叠加:犹肉上肥脂厚实者是膏字之范式。
遮:
《说文解字》:“遮,遏也。从辵、庶声。”。
(辵:参见三画之五“辵”)
(庶:参见十一画之十四“庶”)
辵、庶两范式叠加:犹掩蓋掩蔽阻擋若隐匿者是遮字之范式。
桐话丨花开60载 枝叶总关情
原标题:桐话丨花开60载 枝叶总关情
编者按:“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1963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焦裕禄亲手种下泡桐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
60年风雨岁月洗礼,昔日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远近闻名。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9周年纪念日,大河网推出《桐话》主题策划,以“焦桐”寄思念,用文字和画笔记录“后来人”与“焦桐”之间的故事。
刚经历过四月粉紫相间的花开季,初夏的“焦桐”迎风摇曳,生机盎然。
栽下“焦桐”的第二年,焦裕禄逝世,“焦桐”坚强地一天天长大,直至枝叶成荫。60载春秋递嬗,60载斗转星移,焦桐,始终矗立在那里,跨越时空,留下的可贵精神历久弥新。这是精神的厚植,更是信仰的传承。当下,“焦桐”都有哪些用途?如何守护它的“健康”?“焦桐”树下,都发生了哪些感人故事?今天,我们走近“焦桐”,共赴一场精神之约。
“焦桐”成器——
奏响国乐华章!古琴成了家乡“传家宝”
“古琴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一道工序是试音、听音、调音,这需要耳朵非常灵敏,能感受到木胎调音时,木坯散音、按音、泛音细微的变动。通过一点一点挖,一点一点调整,让一张琴达到泛音饱满空灵,散音浑厚辽阔,按音细腻悠扬的效果。”
5月9日,记者一走进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木头的香气、听到胡同里不时飞出的琴瑟之音。进村后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来到墨武琴小院,小院里90后师傅徐亚冲正在为古琴精心制作面漆推光,再有四五个月完工后,这批琴将远销海内外。
“选材 、造型 、削面、挖槽腹、搭配底板、木胎调音 、合底、安装配件 ,精修木胎……”徐亚冲介绍,要制作一张好琴,需要两到三年时间,细分的话有200多道工序。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听过一曲古琴演奏后,徐亚冲决心从事古琴行业,至今已从业十几年。“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是徐亚冲的座右铭。多年磨砺,现在徐亚冲技术娴熟,只要给他一块儿木料,反复研究几天后,基本上从材料上他都能够判断出成品琴的大概质量和品质。
一个人、一棵树、一个产业、一种精神。“焦桐是家乡的‘宝物’,它不仅是我们用来致富的‘发财树’,也是我们兰考人一种精神象征,我经常给家乡的孩子们教学演奏,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民族乐器文化 ,传承好家乡的好声音,叫响家乡古琴名片!”徐亚冲说。
“桐”乐有音——
从名校毕业生到兰考志愿者 她用青春和爱心奏响《焦桐花儿开》
二十出头的徐心仪是个志愿者,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听说她多才多艺,尤其是弹得一手好古筝。
如今,她在兰考县筝乐育苗志愿服务项目里担任一名教师,专教孩子们弹古筝。
徐心仪长相温柔,又总爱笑,没个大言语,孩子们都喜欢跟她学弹琴。
这不,她刚带着孩子们外出表演节目回来。
“我们这里很多孩儿都会弹古筝,这里产古筝啊,都是用泡桐树木做成的。”
“兰考有棵泡桐树,是焦裕禄书记生前亲手种下的,当地百姓喊它‘焦桐’,今年,这棵‘焦桐’整整60岁了。”
“多亏了它,兰考的‘古筝事业’蒸蒸日上:树木做成古筝,音质好,琴身轻。”徐心仪娓娓告诉记者。
在兰考,作为文艺宣讲师,徐心仪开启了传授古筝教师专业古筝演奏知识、编创曲目指导小学生古筝乐团演绎、古筝经典作品文艺宣讲的工作三部曲。
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小学生古筝乐团,学习弹古筝的地方不大,几张放琴的小桌子摆在房屋中间,桌子旁的椅子上坐两个人刚刚好!
徐心仪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们的弓法和指法,经过长期的培训与练习,扫摇、扣摇、快速轮抹这些对孩子们来说都不在话下。
附近送孩子来学古筝的家长很多:“孩子放这里,俺都可放心!”
门外的泡桐花已落下,徐心仪正在屋里为孩子们挑选下一次演出的服装,而屋里的孩子们一刻也没闲着,他们要赶在下次演出前学会这首《焦桐花儿开》。
“焦桐”成林——
30年只做一件事! “陋室”学者助力“焦桐”茁壮成长
到今年,范国强已经跟泡桐打了30年的交道了。
1993年,年轻的范国强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到河南农业大学就开始对泡桐树的丛枝病问题进行研究。丛枝病被称为“泡桐的癌症”,这病会导致泡桐小树枯死、大树生长缓慢。
提起钟情泡桐的原因,范国强提起了焦裕禄:“焦裕禄精神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很深——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兰考那棵‘焦桐’就是焦裕禄精神的物质寄托。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有义务做一些事情让这棵树更‘长久’。”
20世纪90年代的条件不如现在,科研任务重、科研人员少,实验室里经常是这样一个“岁月静好”的场景:范国强的妻子帮忙购买试剂、清理仪器,他们的孩子平静安稳地在实验室的座椅板凳上睡觉,范国强则低头忙碌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之间。
对很多人来说枯燥无味的林学专业,范国强却辗转多所高校、花费数十年光阴去潜心研究,中原汉子的坚韧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从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寄主入手,寻找根治方法,终于找出了丛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方法。
“我钟情于泡桐,它很适合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我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泡桐产业的迅速发展。”范国强是有理想的,创建一整套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体系后,他并没有止步。
2022年7月份,在范国强的努力下,河南农业大学与兰考县委干了件“大事儿”——在河南农业大学里成立泡桐研究院。
从此,范国强更忙了,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奔走在实验室、试验田里的他更有干劲儿:“这件事我是一定要做好的,不仅仅是对这棵树负责,更是对焦裕禄精神的一种传承。”
就像焦裕禄亲手种下的那棵“焦桐”一样,如今,范国强也正“亲手”助力越来越多的泡桐茁壮成长。
“桐”心为民——
逆火前行16载!他是“焦桐”树下的“爱民卫士”
“乖,不要害怕,把手举起来,拉住绳子,叔叔们这就救你上来……”2022年10月26日,在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丁圪垱村一个井口,王峰和男童的家长焦急地朝井下喊,井底不断传来孩子的哭声。
这是兰考消防救援站青年突击队队长王峰,日常救援画面的一个缩影。
当日,王峰在接到调派任务后,立即带着12名队员疾驰现场,只见男童坠入的深井是紧临路边且被杂草覆盖的机井,井口宽约40厘米、深约15米,井底有积水且正好没到男童脖子处。
时间就是生命。由于男童年龄小,无法有效配合救援,见状,王峰立即更改救援方案,准备下井施救。但井口狭窄,他和队员都无法进入井内。于是,他们迅速在周边群众中找到体型较瘦的人,简要培训并做好防护措施后,王峰和队员们将该群众送至井底。
在男童头部露出井口的一瞬间,王峰一把将孩子抱住拉出,整个过程用时二十分钟,争分夺秒,紧张有序,成功将男童救出,男童家人连声道谢:“感谢你们,救了孩子的命。”
饭吃一半,澡洗一半,觉睡一半,梦做一半,只要有任务,王峰和同事就即刻出警。“训练场上多流汗,救援中就少流血”是王峰的口头禅。如今,逆火前行16年,他已参加各类灭火、抢险救援任务3200余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2000余人。
“我们每个人来队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焦裕禄精神,这已经成为兰考消防救援站不成文的规定,因为火场中更需要‘忠诚爱民、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王峰深有感触地说。
在兰考,“焦桐”带来一片绿荫,也带富了一方百姓,它顽强的生命力正如焦裕禄精神一般,让我们永远铭记。(朱丽文 臧小景/文 韩雨松/图)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