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⑭:正月初二 回娘家
来源:光明网
讲述人:王杰,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大年初一,老百姓们相互拜完年,大年初二就要开始回家走亲戚了,这就是正月初二回娘家。在过去,每年的正月初二,凡是出嫁的女儿就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这一习俗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回娘家”,也被称作“走娘家”,又因为娘家人要迎接女婿,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作“姑爷节”、“迎婿日”。
这回娘家的孩子在回家时要携带礼品,礼品有送给父母的,通常会有一大袋糖果,或者是饼干,由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图的是过年的喜庆和热闹。
过去在民间,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给吃穷,只有在正月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在台湾有这样的民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门担担。”意思是说有父母的女儿,在正月初二以后,娘家人必然会接回去团圆,只有无父无母的女儿,没有亲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来接了。还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说的就是大年初二这一天,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准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
“回娘家”习俗的由来
相传,大年初二回娘家这一习俗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话说这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安庆公主下嫁都尉欧阳伦。第一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们都回婆家过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庆公主嫌婆家寒酸,仗着自己是马皇后最小的女儿,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宫中与父母一道过大年。
而历来对子女管教极严的马皇后劝说安庆公主:“你已为,要孝敬公婆、体贴丈夫。他们多么想与刚过门的新媳妇热热闹闹地过个团圆年啊!”母后见女儿不吭气,又开导她说,“你仗着是皇帝的女儿不回婆家,他们虽然说不出什么来,但他们心里会高兴吗?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将来你当婆婆后,你的儿媳是公主,过大年她不与你们团圆,你会高兴吗?”好说歹说,安庆公主总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正在宫院里放鞭炮,忽见安庆公主与驸马都尉欧阳伦来给他们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里才把你打发走,今天一早你们又来了,便问公主:“你给公婆拜过年了吗?”安庆公主嘻嘻一笑,头摇得像拨浪鼓。朱元璋大怒:“我当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么大年不先给你公婆磕头,而大老远进宫先拜我们呢?!去去!先去给你公婆拜年,老老实实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们,明天再来给我们拜年吧!”朱元璋说着回书房写了一副对联递给女儿,让他们回去琢磨,接着便将他们撵了出去。安庆公主回去打开一看对联是:“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后来这件事就被传开了,朱元璋让安庆公主初二进宫拜年被人们广为流传。后世的人们也就把这一天定为了女儿回娘家探亲的习俗,慢慢的一直流传至今。
当今时代多样的团聚方式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血缘关系,如今,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也给今天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团聚的理由和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现在也不像古时候那样讲究,人们过年的方式也不断改变,有人选择轮换着去双方家长那里过年,有人则带着双方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还有人把双方父母接到一起过年,原本的“两家人”,因为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变成了一家人。正如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里唱的那样,“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 常回家看看”,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子女们整日在外奔波,春节期间回到“娘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团圆机会,让亲情可以更加浓烈,让我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孝道的的传统得到继承和传扬。
正月走亲戚习俗
我的家乡地处胶东半岛,属于烟台市莱阳市,与青岛市毗邻。下面说说我的家乡正月走亲戚的传统习俗。不知道是不是和胶东半岛其他地方有所差别,路过的朋友可以留言予以指正。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如果家族中有长辈在外地,条件允许的话,要上午去长辈家拜年。因为路途遥远,不经常走动,所以去长辈家拜年就和走亲戚一样,需要拿着礼品。我年幼的时候,就和父亲等本村家族的亲人一起步行三十多里路去给一个本家叔叔拜年。当然,有的时候叔叔也回村给亲人拜年。
正月初二到初四,给出嫁了的姑姑拜年。也可以给姥姥姥爷和舅舅舅妈拜年。初四是新女婿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我的家乡拜年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姑姑,后舅舅,岳父岳母在后头。
初五以后,就是给姨夫姨妈拜年,也可以给表哥表姐等其他亲朋好友拜年。
以前父母的兄弟姐妹多,可能有好几个姑姑,也可能有好几个姨妈,所以走亲戚拜年可能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
正月十六开始,是岳父岳母看女婿的日子。至此,正月大拜年活动就结束了。
现在,人口减少,亲戚比原来少了很多,也有初一到岳父岳母家拜年的。初二以后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吃酒的更多。拜年的习俗已经打破了常规,但是长幼有序不会改变。总而言之,过大年走亲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需要代代传承下去。
在阜阳,拜年走亲戚有严格的顺序:正月初二外公外婆家,年初四或初六一般是岳父家,你那里也是这样吗?
随着鼠年春节越来越近,阜阳城乡年味渐浓,市民在置办各式年货的同时,自然忘不了延续多年的过年习俗。地处我国南北交汇处的阜阳,在年俗上兼具南北特征,尤其在明朝初年大量外来人口融入颍州后,各地的过年习俗也被带到阜阳,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发展,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从腊八到祭灶再到除夕,农历春节在不断铺垫中达到第一个高潮;正月初一开门炮,正月十五大似年,春节在接近尾声时迎来第二波高潮。阜阳的过年习俗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记者带您一起来盘点。
春节序曲腊八节
和很多地方一样,阜阳的春节序曲是从腊八开始的。过腊八节就要喝腊八粥,这是继冬至日喝羊肉汤、吃饺子后,又一个与吃食有关的节日。
市民武杰民对阜阳的过年习俗有一定研究,他老家在颍泉区周棚办事处殷溜社区饶庄,“办年”的习惯和城区相似,基本代表了老阜阳人的春节习俗。
据武杰民回忆,上世纪60年代,不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腊八粥就是咸米汤,充其量里面再放些粉丝、海带、豆腐条、萝卜条、辣椒面或干菜、青菜之类。美其名曰:“二尾(yǐ)子腊米饭”。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全家人能美美地吃上一顿腊米饭,就非常满足了。
在周棚农村,有两句与腊八有关的顺口溜:“腊月八,腊米饭,大人、小孩都喜欢;腊月八,腊清水,大人、小孩都噘嘴”。所以,一般家庭宁愿平时节俭些,也要让一家老小在腊八这一天吃上一碗腊米饭。
古老仪式办年货
过了腊八,接下来就是办年了:置办年货,买米、买面、割肉、打油、添置锅碗瓢盆……一系列准备活动一直持续到春节前。
阜阳以北的居民以面食为主,从腊八到祭灶有半个月时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忙着磨面。“以前吃面全靠磨,过年的时候,人们把磨面的多少,蒸馒头和炸馓子、炸圆子的多少作为家庭生活富裕的象征。”武杰民说,当时,每人每年可以从生产队分得几十斤小麦,平时大多吃粗粮,这几十斤细粮除了来客或家有病人食用外,平时是不舍得吃的。到80年代后,打面机逐渐取代了石磨,市场上开始销售袋装或散称的面粉。渐渐的,人们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馒头、馓子等年货。
除了吃食外,大人通常还要为孩子添一套新衣服,或是买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以增添节日欢乐气氛。在我市农村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儿歌:祭了灶,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头要个帽缨子,老婆要个纂撑子。
春节前奏是祭灶
阜阳的祭灶有两个时间,分别是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对此,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君祭三、民祭四”,又说是“农祭三、商祭四”。这主要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农民大多生活困难,希望提前结束一年之苦。
祭灶这天是灶王回天堂向玉皇大帝回报民间家事的日子。各家都把厨房、锅灶打扫干净,晚上在灶前焚香化纸,燃放鞭炮,同时把撕下的旧灶爷像烧掉,送老灶爷上天,口念“老灶爷上天,好话多说,歹话少学,保俺全家平安”。
祭灶过后一个星期就是除夕和春节了,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炸馓子、炸圆子、炸鱼,有的家庭还要杀年猪。对于春节前办喜事的人来说,腊月二十、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都是好日子,一来可以接新媳妇到家过大年,二来也节省了一部分过年开支。
现在城里人办年,一般也会蒸炸各类食品,但已不再把蒸炸多少作为衡量穷富的标谁了。一些家庭主妇会蒸年馍、炸圆子、炸酥肉,但量都不大。“油炸已不是局限于炸馓子、圆子等食物,而是炸鱼、炸鸡、炸肉乃至筹办一些现代流行的高档食品。”武杰民说,现在的人讲究健康,喜欢吃新鲜食物,油炸的食物耐保存,但是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不宜多吃。
春节记忆红对联
大年三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贴对联,对于阜阳市民朱亚蒙来说,家里卖对联的记忆至今还历历在目。她出生在阜南县黄岗镇西刘村的书香世家,祖父辈和父辈都写得一手好字。童年的记忆里,每年春节前最冷的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要给爷爷揭红纸,然后再把写好的对联放在一边晾干。
“那时候,我们家每到腊月天都要卖对联,到腊月二十以后,每天都要找几个人帮忙。”据朱亚蒙介绍说,爷爷每年冬天都要从阜南批发几十刀红纸、绿纸,按照一定尺寸裁开,平整排放在书案上。
临近春节,爷爷几乎每天都要写字,她则负责把写好的对联拿到一边。这种活计被家人说成是“拉对子纸”,一干就是半天,手脚冻得生痛。后来,一些银行、通讯公司、房地产商流行为客户送对联,写对联的家庭越来越少,印刷的对联越来越多,卖手写对联的生意也慢慢淡下去了。
“春联可以用机器印刷的,但是年夜饭一定要亲手做,饺子也要亲手包。”朱亚蒙说,吃完年夜饭,家中的长辈还要给晚辈包压岁钱,也叫压(腰)钱,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才能把压岁钱接过来。
春节拜年讲规矩
过了除夕就是初一,家家户户都要拜年。在阜阳,拜年走亲戚有严格的顺序:正月初二一般是给外祖父、外祖母拜年。如外祖父、外祖母均已去世的,外甥则要于年初二给舅父拜年。
年初四或初六一般是走老岳家,即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其余时间按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依次“拜”下去。但拜年的截止日期不能超过正月十五,一般正月初十左右就要拜完。拜年时间或早晨或上午,下午和晚上一般是不拜年的。
每到过年,最高兴的当数孩子们,市场上可以买到点蜡烛的小灯笼。到了晚上,几个小伙伴提着灯笼挨家挨户去串门。在淮河岸边的农村,至今还流传着“打灯笼接舅母”的顺口溜。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话说过去农村过年走亲戚习俗
年味越来越浓了、你回家走亲戚吗?八九十年代农村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农村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从这种演变上看,生活节奏在加快、妇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女儿女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外婆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干娘爹,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作为
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文化,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般是带馒头及农村手工蒸花馍、包子、糕点、鸡蛋、烧酒等;最主要的是手工麻花了。八十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蛋糕、美酒等;九十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二十一世纪,多是水果、奶、茶、等。
带礼物的家什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八十年代以前,满街走亲戚的人,手里头清一色地是个红色印花包袱布口袋,或竹子芦苇编织的细篾笸箩或背笼,早些时候,细篾笸箩,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因为需要钱置办,只有稍富一点的人家才有,家境贫寒的只能等人家不用时去借,或者用挎包、编织篮之类的容器代替。细篾笸箩曾经是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到了九十年代,走亲戚的礼物盒子,除了农村上岁数的人还沿用老辈子那种细篾笸箩外,中青年人都时兴携带一种提篮子,上档次的有的用一种木质点心盒子。现如今,人们走亲戚干脆不用携带这些自家的工具了,到超市选购好礼物以后,服务员用塑料袋就把礼物给包装好了。
再说起走亲戚的代步工具,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早年间人们用背带背孩子和礼物,或背笼笸箩携妻带子步行,近距离一天打个来回,远距离的亲戚往往要准备留宿。后来有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公共汽车、私家车,出门走亲戚快捷多了。
等到了亲戚家,大人被亲戚请进屋坐,然后递烟、泡茶。小孩子获得的是糖果,抓果。所有的客人都要向亲戚家的长辈拜年问好,老人和晚辈们忙着回忆往事展望未来,小孩子们得到了压岁钱和糖果、面点,则欢快地和亲戚家的小孩子疯玩去了。
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是亲戚家最忙碌的大事。在饭食上也有讲究,广泛流行于乡间的风俗是,迎客时摆桌吃肉,少不了几个菜必须有肉,晚饭烧茶拐淡话:家长里短互相问候。吃饭时,亲戚要请客人入上坐,吃饭的座次也有序,祖辈安排在上席,孙辈居中,父辈居下。要先向老人斟酒,并请老人先开饮。佳肴让老人先吃,宴席中的鸡心、鸡头、鸡肝必敬席上的长者或客人。宴席一般是男人先吃,旧时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包子等,做六个或八个菜,外加一个汤菜,勤快的主妇一般都做肉菜迎接客人,吃完饭后,男人们再接着喝茶、抽烟。
到了离开亲戚家的时候,亲戚往往不把客人带去的礼物都倒尽,而是从中拿出一两样,再把自己家的稀罕东西添上一两样,以示敬意,如妇女就送一双袜子或花布、孩子就给几元钱,若是把客人的东西全留下,让人空着手回则显得有些小气,这都是老理,现如今生活好了,老规矩也不全都保留,比如年轻人走亲戚基本上都把带去的酒和补品撂给了亲戚,以示孝敬。有些地方,正月十六日,是女方父母看闺女的日子,这一天,双方的父母才倒出空来在闺女、儿子的家中碰个头,一则互相问安,二则共同祝福各自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幸福生活。而现在在农村已没有以往的那种热闹劲了,也需是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子女生活而入住城市了吧。
春节习俗:为何出嫁女儿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五千年的习俗演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曾经有一些文化习俗消失,永远沉溺在过去;
也曾经有一些新的文化习俗兴起,他们在新的时代,焕发着新的光芒;
还曾经有一些文化习俗,即使历经千年的沧桑,依旧屹立不倒,穿越千年的文化积淀,依旧光彩照人。
说起文化习俗,节日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也是最好的文化习俗的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众多的寓意深刻的文化节日:
为了纪念屈原这一爱国士大夫,我们设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以此表达我们的哀思;
为了表达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我们设立了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成为家人良好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纪念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我们设立了劳动节……
多彩的民间节日造就了多样的民间文化。而这众多的节日,都不能算是中国最大的节日。说起中国最大的节日,几乎人人都十分兴奋,那就是中国的春节。
一、春节追溯春节可以说是所有中国节日之首。春节定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才算结束。人们会从春节前一个周便开始忙碌,准备春节的各种东西,新的一年开始之后,人们又会开始各种走亲访友的活动,长时间没有交流的亲朋好友会坐下来叙叙家常,聊聊自己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关于春节,又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民间关于春节的来源众说纷纭,而最普遍的、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年兽了。
在很久以前,有一种怪兽叫“夕”,每年年末,它都会出现在村子里,在村子里到处伤人,为祸一方,当地人都十分惧怕它,却也拿它没有办法。于是他们便向灶王爷许愿,希望灶王爷可以请一位神仙来降伏这个妖怪。于是灶王爷便请了天上一位叫“年”的神童,妖怪再次为祸人间的时候,神童用红绸吓退了妖怪,然后他又用放在火里烧地劈里啪啦的竹竿将妖怪吓跑,而神童赶走妖怪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于是人们把这一年叫做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以此来纪念这一段传奇故事。
从此之后,红绸和鞭炮都成为了过年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其实不仅如此,过年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
二、大年三十走亲访友就是过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而年后每一个走亲访友的日子都有特定的对象。比如,初二这一天,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在这一天,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与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团聚,一同庆祝新年。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初二才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而不是初一、初三、或者是其他日子呢?
其实,初二才是最适合回娘家的日子。在中国的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灯,顾名思义,就是如果回了娘家,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是不能看到家里点起来的灯火的。如果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回到了娘家,那最好是吃过中午饭之后就启程。如果看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中点起来的灯火,那是万万使不得的,这寓意着不吉祥,会给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带来厄运。
久而久之,大年三十不回娘家就形成了一个习俗。即使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也总是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不仅如此,流传了多年的习俗也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人们也不愿意打破。
三、回家的规定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即使作为娘家养育了女儿,但女儿一旦出嫁,就是别人家的成员了。原来自己的娘家人只能称之为亲人,而嫁给自己的丈夫的那一家人才算是女子的家人。
旧社会对女子的相关礼仪也有众多的要求,嫁出去的女儿如果想要回娘家,那一定要找到一个固定的日子,不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如果想念家人,是不能立马回去的。出嫁的女子只能在大年初二、端午节这样规定的日子回家。
四、大年初二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春节团圆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希望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人,为了让出嫁的女子得到一点宽慰,人们决定设立正月初二作为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女子在这一天回家,可以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人。
那为什么不是大年初一呢?这又与民间过年的习俗有关了。
在大年初一这样一个新年第一天的好日子里,一般大家都会在本村里或者是给本宗族里的长辈拜年。因此大年初一这一天,出嫁的女子一定要跟随着男子去给自己丈夫的长辈拜年,所以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子自然不能回到娘家了。
那为什么不能是初三回娘家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初一过后,人们就开始走亲戚了,而各家走访的第一个亲戚便是出嫁女子的丈夫,这样一来,既显示出了对女子的重视,也表现了出嫁的女子以及她的丈夫对女子家庭的重视,这对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众多的村子被高楼大厦取代,与此同时,众多的民间习俗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消失殆尽。但春节这样一个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依旧得到中国人民最大程度的重视。
尽管人们纷纷感觉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味儿淡了很多,但这依旧不能抹杀藏在过年背后的人们真实的感情与快乐。年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但过年的相关习俗却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人们对过年的那份最真实的感情依旧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人们一生的回忆。
文/枕猫
八月节走亲戚
八月节还没有去看老妈呢,决定明天请一晌假,去看老爸和老妈。表弟10月6号结婚,顺道也一块去看舅舅和舅妈,把礼金也上上。
给老妈打电话,她说昨天和大舅一起去看了她的姑姑(我喊姑姥娘的),老人家九十多岁了,身体还可以,儿女们忙工作,一个人住养老院,看见自己的亲人去就哭。惹的老妈和舅舅也抹眼泪,
亲戚还是多走动。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