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理想,不仅关于你做成了什么事,更关于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大国发院
题记:2022年6月2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本文为我受邀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尊敬的姚洋院长,国发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衷心祝贺各位毕业生顺利毕业。今天在座的不仅有2022届毕业生,还有2020届和2021届毕业生,这让我感受到了国发院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自由包容的氛围,姚院长坚持邀请所有当年错过毕业典礼的学生都重回校园,享受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
你们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过去这三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挑战和困难大家都感同身受。而且今年的毕业季又遇到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也会增加一些迷茫和焦虑。
在与未知和不确定性共存的岁月,你们“动心忍性”,然后“曾益其所不能”。我觉得这一份能力的增长和自信的建立,与你们今天取得的学位一样值得庆贺。祝贺你们!多年之后你们都会感慨自己精彩的故事,其中必然有这样的一句,“一切都要从我毕业的那年说起”。
能够被邀请作为国发院的毕业典礼致辞嘉宾,我既感到荣幸,也压力山大。让我轻松下来的是,当我今天早晨来到现场的时候,有一些老师对我说:“杨澜,我从小是看你的节目长大的。”我相信在你们的父母当中,可能也不乏我的观众。
我为什么决定要来呢?一切都要从我毕业的那一年说起。
我是1990年大学毕业的,在离北大不远的北外。那一年经济形势也特别不好,也是第一年国家不包大学生分配。所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如何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顶着西北风四处投放简历,守在宿舍楼里唯一一部电话机旁边,等待着面试通知。虽然我当时在学校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简历也是一次次石沉大海。
实在没有办法,我找到我的父亲,他是一位大学老师。我说您有那么多学生,能不能帮我寻找一次面试的机会呢?不一定要录取,总让我去试一试吧。父亲却对我说:“你已经成年了,大学毕业了,父母该做的事已经完成,现在要靠你自己了。”我绝望地哭了,心想,这是不是亲爹呀!但是因为没有退路,所以就只有一路向前,去试,去闯,也遭遇了很多尴尬。
比如当时市场经济在我国尚处在萌发状态,我去应聘北京一家五星级国际酒店的市场部,当面试官最后问我:“请问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我非常真诚地问:“你们市场部是卖什么的?”
在那一年,我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选拔,在近千名候选人当中经过七次考评,获选主持《正大综艺》节目,“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记得在决赛的时候,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女生了,在非常有限的准备时间里,我还帮助她修改英文的自我介绍。
这一幕被恰巧路过的制片人看到了,让她颇感意外。事后他问我,为什么最后的紧要时刻还在帮助竞争对手呢?我说,一来我已经准备好了,二来我看到的是一位和我一样即将面临职场的评判挑选而忐忑不安的同龄人,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吧。拿今天的话来说,也不能太“卷”了。
保持提问的能力
进入传媒行业32年以来,我已经成为一个以提问为生的人。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心得就是——请保持提问的能力。
为什么呢?因为它让你年轻,提问就是对这个世界永保一份新鲜感和好奇心。在我32年的职业生涯当中,我大概采访了数千人,问出的问题数以万计。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一次做专访之前,都要阅读10万到20万字的文字资料,这也促使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有的时候读了几本书也未见得能够找出一个好问题,但是起码让我避免问一些愚蠢的问题。我力争让自己的采访能够更真、更新鲜、更深入。
其实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十万个为什么,但随着不断成长,随着我们成熟了,进入社会,这种能力在不知不觉当中退化了。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长辈说“别胡思乱想了”,有的时候可能是上司凌厉的眼神,“怎么样?还想挑战我的权威吗?”也可能是朋友们善意的劝解,“问了也没用,又不会给你涨工资”。慢慢地,我们就懒得去问,甚至懒得去想。
然而,明辨始于善问。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说:“我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是依据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他给予的答案。”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我曾经采访过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他说:“在一个领域如果你提不出好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放弃了。”
《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 与麻省理工学院机器人DOMO握手
前几年我制作了一部环球的采访纪录片,叫做《探寻人工智能》。我最感兴趣的是,在了解机器智能的同时,我们对人的智能又有哪些新的认知呢?我曾经询问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最大的区别什么?他说,机器善于给予答案,而人更善于提问。我说也不对呀,机器也可以问很多问题。丘成桐教授说:“是的,机器可以问出成千上万的问题,但是它不知道哪个问题最重要。”
我想,提问就是我们与自我、与他人、与外界的有效互动,它不断地驱动新的认知持续生成,丰富我们的思维模式,帮助我们一路升级打怪,所以,请保持提问的能力。
提问的能力也让我们保持自察和自省。我曾经采访过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有一位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心理学家,来自以色列。他的一本书《思考,快与慢》告诉了我们人类非理性的起源,以及人类的认知和判断的局限性和系统性的偏差,比如厌恶损失、锚定效应、乐观偏见、幸存者偏差等等多达几十种。
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决策和行为的,这就与我们的认知、判断和预测相关。换句话说,与我们的偏见相关。我们常常纸上谈兵,概念先行,用一套预设的理论,然后去寻找印证它的事实,不愿去倾听其他人的意见,不愿去核实事实本身,甚至不愿去过多地思考,因为那并不容易。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日本京都的金阁寺看到一个枯山水的花园,旁边一圈是僧人修禅的住所。在这个花园当中有15块石头,但是设计者精心的设计让你无论从哪个角度最多只能看到14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所以请保持谦逊,不要自以为是。
提问也让我们保持独立思考。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价值不是给你一件锦绣的外衣在人前炫耀,而是给人一幅有光的眼镜,让你成为不受人惑之人。今天,其实我们也要警惕舆论场中的不包容和非人文化的倾向。在国外有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这是我在几次申奥的过程中力求去打破的。
然而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没有刻板印象吗?我们也有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人的刻板印象。在社交媒体的时代,信息茧房和机器算在不断地加强着各种标签和偏见,群体思维也更加重了不宽容的激烈程度,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夺人性命。
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有这样一份勇气,承认无知,察觉偏见,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事实先搞清楚,不要用网络暴力去对待不同意见。我想,这应当是当代人良好教养的标志之一,没有这样的素质,请不要说你接受过高等教育。
保持内心的温度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二个经验是,多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这个世界吧。我的传媒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去讲人的故事,无论是国家元首、专家学者、商业精英,还是普通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悲欢离合。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就是找到这个时代宏大命题的微观视角,找到一个时代思想、理论、政策、科技背后真正的动因。
我们都知道,就在此时此刻,神州十四号搭乘的三位中国宇航员正在太空站里工作。其中就有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这是她第二次执行太空任务。我曾经在2012年有幸采访过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工作的重要性,而是她讲到对幸福的体验。
她说,当她从太空回到陆地上,第一次可以不用湿纸巾,而是用流动的自来水洗手的时候,当水哗哗地冲在皮肤上,她感觉这就叫幸福;当能够迈动自己的双腿脚踏实地地行走,而不是飘来飘去,她说这种感觉好幸福;当听到有人用母语呼唤她的名字,久别重逢的感觉让她忍不住流下热泪。
从人性出发,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中国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我们常常都是“己所欲,就妄加于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你们的父母可能都曾经说过那样一句话,“都是为了你好”。
《贫穷的本质》作者班纳吉教授也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最近参加了我主持的《文化相对论》节目,姚洋院长也参加了这一期节目,探讨共同面对全球脱贫的话题。班纳吉教授分享说,他在各地走访的时候发现,一位摩洛哥男人生活极端贫穷,常常忍饥挨饿,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人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却用救济他的钱买了一台电视机。
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看电视怎么能比填饱肚子更重要呢?但是如果你能够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你就会理解,由于他的生活已经乏善可陈,如果能够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看一场球赛,那便是人生的高光时刻。所以,在扶贫的时候,也要重视穷人的选择和尊严。
我想,在座诸位今后很大概率会进入企业或者是研究机构,成为经营策略或者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请一定记得,那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的人生选择。
更让我难忘的是,曾经采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教授。他出生在河南贫困的农民家庭,童年时有慈善机构提供他一个读书的机会。他的母亲用家中仅有的面粉做了几个馒头放在他的包袱里边,安慰他说,别害怕,等麦子熟了你就可以放假回家。
但是,接连不断的战乱和动荡使得他与家人从此天各一方,而他的父母都在大饥荒中饿死了。我问崔琦教授,如果当年母亲没有坚持送他上学,今天的崔琦将会怎样?本来我以为,他会说知识改变命运一类的感想,但是他沉吟了一下,回答我说:“我宁可当时留在家中成为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因为那样,也许我的父母不至于饿死。”
保持长远的眼光
我想分享的第三个心得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刚才姚洋教授介绍了,出生于Z世代的你们,大概率可以活到100岁。这个世界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潮流更迭太快了,各种风口之说和成功学传说会浮躁你的心情,蒙蔽你的双眼,鼓动你的各种投机心理。“放眼量”就是去发现趋势和方向。
人生是由一次一次的选择组成的轨迹,而不是由仅有一次的选择构成的。诗人弗罗斯特有一首诗叫做《没有被选择的道路》,讲的是林中的小路一个岔口接着一个岔口,不断选择的同时必然失去其他的可能性,甚至你永远不知道错过了什么。谁能够预言某一条道路一定会通向成功呢?诗人决定要选择那条足迹较少的道路,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但我想,年轻的你们一定能够理解什么叫不走寻常路。
当我主持《正大综艺》四年之后,我决定辞职留学,去见识一个更大的世界。毕业后回国,我创立了中国电视第一个深度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千禧年,我下海创业,成立了阳光媒体集团,几年前我开始做天下女人研究院和研习社,帮助女性终身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次做重要的决定,凭借的不是什么神机妙算,更谈不上有成功的把握,实际上,这一路都是跌跌撞撞,充满了泪水和汗水的。
我发现,其实最靠得住的不是名师的指点,不是某人给你算命,而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一腔孤勇和对大局势的判断。因为我相信,中国必然融于世界,就需要开放、对话、沟通,也需要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并赋予其新生。作为一个传媒人,我的使命就是桥梁和催化剂,去连接、去激活。
“放眼量”就是要允许自己走弯路,允许自己失败。你们可能被认为是天之骄子,但是社会不会因为你来自于北大,来自于国发院,就对你恩宠有加,为你铺就康庄大道。说句扎心话吧,和今天所有年轻人一样,你们都会经历生活的爆击,与他们不同的是,你们往往得不到同情,因为你们是北大毕业。
在这种时候,请保持微笑,请不卑不亢,把它看作是另一种学习的过程,把心态放平,愿意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相信时间会让意义和价值慢慢显现。面对未知,你可以问自己:如果输了,结果我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呢?如果是的,那就勇敢去尝试,毕竟,没有失败的青春才是最失败的。
节目《匠心传奇》采访漆器大师甘而可先生
“放眼量”就是一旦认准一件事,就要有一直做下去的定力,这是价值的创造过程。我在制作《匠心传奇》节目的时候采访了很多非遗传承大师,其中有一位是漆器大师甘而可先生。他住在黄山脚下,数十年专心致志地研究和制作漆器,恢复了汉代犀皮漆的工艺。从上山割漆开始,需要几十道工序,上一百多道漆自然晾干,所以做一个花瓶用两三年的时间是很正常的。
有一次他的夫人跟他开玩笑说,门口的平地上都起了一座高楼,而你居然连一个瓶子还没有做好。甘而可不慌不忙地说,房子造得这么急,如果不结实,三五十年就要拆掉重盖,但是我的瓶子过三百年都不会变形。那时候会有人把它捧在手上仔细端详,会理解我今天的用心。
最后,我要再次祝贺各位成功完成自己的学业。桂冠诗人华兹华斯曾经写道,“活在那黎明多么幸运,而若值青春年华,更是无上美好。”年轻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就是时间。善待时间,时间必不负你。袁隆平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你要尽自己的可能去长大。”
所谓理想,大概不仅仅是关于你做成了什么事,更是关于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去探索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创造丰盈的人生吧,去书写你自己的传奇和故事吧。如果将来我有幸采访你,你可以说:“一切都要从我毕业的那一年说起。”
谢谢大家。
杨澜的睿智人生,和她生命中深爱的一个重要男人
文/1号唠嗑员
1990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杨澜,迎来了一生中改变命运的机会。
那一年,杨澜去参加了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的面试。
凭借睿智和勇敢,杨澜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了一名主持人。
至此之后,杨澜的人生迎来了别样的风采,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如今提到杨澜,她是一个知性、睿智又优雅的成功女性,人生经历非常灿烂。
除了逆袭的成功事业,杨澜婚姻幸福、家庭圆满,俨然成了一个让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而她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靠睿智和学识征服众人,成为女性的榜样。
一、杨澜的知性与聪慧和她的家庭有很大关系。
1968年,杨澜出生在北京,她的父亲杨鑫楠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授。
母亲则是绍兴人,后来生活在上海。
刚出生时,父亲正好去了阿尔巴尼亚做了外援专家,年幼的杨澜被母亲送到了外婆家寄养。
外婆家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侯家路,杨澜的整个童年都在这条窄窄的巷子里度过。
到了10岁那年,杨澜才被父母接回了北京。
读书时,杨澜就非常勤奋好学,而且相当自律。
她说自己上中学时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一个非常听话的乖学生。
不管老师留什么作业,杨澜都会仔细地完成,而且钻研好学。
到了高中毕业后,杨澜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上了大学后,杨澜也一直非常努力上进,依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而等待她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在毕业那一年悄然到来。
大学毕业后,央视《正大综艺》节目开始对外招收节目主持人,杨澜决定奋力一试。
面试的时候,制片人辛少英直接说自己想要清纯可爱又温柔乖巧的女生。
听到这句话后,杨澜心里就有了一些顾虑,因为她觉得自己的长相一点也不符合。
既然不能靠外在,杨澜只能用思想和个性去迎接挑战。
就像她说的:“一个问题改变了我的一生。”
等到杨澜面试的时候,她直接开门见山主动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而不能够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呢?”
没想到这句话让在场人都非常惊叹,因为直接提出问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面对杨澜的问题,有人问她:“你觉得自己漂亮吗?”
杨澜机智而又自信地说:“我不漂亮,但也不丑,我觉得我挺有气质的。”
就这样,杨澜的独具一格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让在场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尤其是辛少英。
“这个小姑娘有点儿想法,才选了我。”
最后,学习英语专业的杨澜成功被选中,逆袭成为了《正大综艺》的女主持人。
那一年,杨澜才22岁,勇气可嘉,前途无量。
二、1990年,年轻有气质的杨澜登上了《正大综艺》的舞台,搭档姜昆一举成名。
杨澜很有语言天赋,而且主持风格睿智大气,很快就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就连姜昆都对她夸赞不已,称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
后来,杨澜又和赵忠祥搭档,自己的主持事业迅速攀升了高峰。
短短几年时间,杨澜就从一个普通女大学生逆袭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主持人,命运彻底被改变。
不得不说,起点如此之高的杨澜是一个无比幸运的人,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1994年,杨澜还获得了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这个奖项含金量极高,也是主持界最高的一个奖项,可见杨澜有多么的优秀。
杨澜的一战成名,不仅仅是幸运和天赋,更多是思考带来的成功。
前辈赵忠祥就曾指点杨澜说,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但要有好的口才,更要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从小就有独立思想的杨澜,才能在人才济济的主持行业闯出一片天地。
接下来的一个决定,也足以证明杨澜是一个有想法有格局的女性。
在央视当主持人的杨澜,虽然名利已经双收,但内心并不局限于此。
当时正大集团的总裁谢国民非常赏识杨澜,于是给她说了一个建议。
1993年的一天,两人一起吃饭时,谢国民对杨澜说:
“我觉得你应该到国外去学习,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
当时杨澜以为是开玩笑,没有认真,还询问谢国民说:
“我去留学了,《正大综艺》不是没有主持人了。”
没想到,谢国民的一番话让杨澜彻底接受了建议,也改变了自己的另一个人生轨迹。
“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
杨澜这次很认真地问谢国民:“我需要怎么回报您呢,是不是回来为您工作?”
谢国民对杨澜说:“你也不是我第一个赞助去留学的年轻人,我希望你有好的前途。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就这样,杨澜带着谢国民的期望和赞助,毅然决然离开了《正大综艺》,去往美国留学深造。
直到现在,杨澜都把谢国民当做自己的恩人,“我非常感谢他,他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一年,26岁的杨澜放弃了红极一时的《正大综艺》,去往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国际传媒。
这个决定也为她日后的事业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了她的感情世界。
三、她曾说:“我希望,我不是吃青春饭的。”
杨澜凭借巨大勇气离开《正大综艺》去留学,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更有前途。
凭借聪明和努力,杨澜的事业开始全面开花,不仅仅是主持人那么简单。
她后来当制作人、出书、参加世界级论坛等等,成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知识女性。
1997年,杨澜加入了凤凰卫视,后来又推出了一档极具高水平的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
这档节目邀请过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杨澜的事业再次迎来了第二春天。
凭借这档节目,大家发现杨澜不但语言表达能力极强,而且情商和文化修养都超高。
知性美也成了杨澜留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印象,渐渐成了一个靠内在吸引观众的女神。
除此之外,杨澜还曾任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
那一天,杨澜将东方女性的智慧与优雅完美结合,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和认可。
事业上不断攀升,杨澜的婚姻生活也是一种完美。
杨澜在出国之前有过一段婚姻,只不过仅仅一年就结束了。
后来据说还和费翔有过一段情,而真正闯入她生命中的男人是吴征。
在美国留学时,杨澜结识了商人吴征,两人志同道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吴征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男人,投资的事业涉及到各个行业,这一点让杨澜极其欣赏。
身在异国他乡,彼此之间相互取暖,成为了心中最好的精神伴侣。
两人在一起时,也曾有人不太看好,觉得他们很不般配,但杨澜却这样说:
“我觉得爱情是一种气质上性格上的相互吸引,或者互补。为什么喜欢他,说得太清楚了可能就不是了。
就觉得挺舒服,挺谈得来,他父母也是做教师的,都有着留学的经历,我们的背景、价值观比较相像,在我遇到的年轻人中,他也是很杰出的。”
其实在杨澜心中,她看中的是内在的爱情,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契合,而吴征正是她想要的那个人。
两人结婚后,杨澜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幸福美满。
更重要的是,吴征不但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丈夫,更是一个靠谱的事业搭档。
两人一起创办了“阳光文化”,夫妻同心将事业越做越大,杨澜也成为了极具个人魅力的成功女性。
如今,杨澜依旧优雅睿智,充满了女性的觉醒魅力。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她一直努力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最终成为了人生赢家。
把巩俐捧成女皇,小31岁娇妻花11年才有名分,却只是孩子他妈?
前些日子张艺谋七十大寿,正好赶上在剧组拍《悬崖之上》,就在剧组草草过了个生日。
妻子陈婷发微博,把自己和三个孩子P在照片上,为老谋子贺寿。
众人看后一片唏嘘,一方面PS痕迹太过明显。 另一方面隐约让人感到一种母凭子贵感。
陈婷算是个好太太,尤其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妻子美德。
相夫教子,不施粉黛,少有抛头露面,更别提作妖哭闹了。 哪怕与张艺谋共同出席活动,几乎都是一套搭配好的表情。
连微笑的弧度、内收的肢体语言,都相差不大。 像一个没有性格和活气的洋娃娃。 衣着打扮也均以素雅为主,流出照片除了活动照、全家福,就是茶艺、抚琴照片。
这些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摆拍。
她浑身充满了“贤妻良母”的意味,但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十分“懂事”。
张艺谋看重子嗣,她就一门心思为他培养儿女。
大儿子张壹男,17岁时已子承父业,执导第一部微电影《那边》。
还获得了上海学生电影节影片、导演、音乐三项大奖。 陈婷马上发微博,内容是这么说的:“爸爸感慨,我38岁才得第一个奖,儿子不到18就拿奖了,真是时代给予的机遇啊!”
一句感慨,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首先,言必称张艺谋是“孩子他爸”,而不称“老公”。
其次,儿子年少拿奖,做母亲的自然功不可没。
再次,不夸耀家世才华,而是感叹是好时代给的机遇,多么聪明,多么妥帖,这正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所需要的大后方,优雅端正,姿态体面,凡事总是恰到好处。
陈婷的付出,并非毫无原因,张导对她,能算是“宠爱”,但其中“宠”自然更多一些,多是安抚小娇妻的常态。 、
子女曝光前,据说陈婷生一个孩子就给1000万,条件是不结婚,后来又在无锡给她购置了两套别墅,首套别墅十年前的市价就已达1000余万。 后来又把自己在无锡太湖影视基地的股份,转让给了陈婷母亲。
物质上当然富足,又能做正房的“国师太太”,对普通家境的小女孩,早已是阶层飞跃,所得和付出成配比,算不上亏。 其中的“满意”大于“爱意”,爱是没有条件的,但交换却强调成本对应收益。 一切成为成本的优待,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
超生事件时过境迁,张艺谋接受北京卫视杨澜采访,提到当时最担心的是母亲。 他讲述吃饭刚好赶上央视播报张艺谋超生新闻,连声劝母亲“没事、没事”。
而妻子呢?只字未提。 面临舆论压力,此时最应该关心的难道不是妻子的感受吗? 他从未提过对妻子的欣赏、爱意和体贴。
张艺谋祖上是陕西大户,宗族继承观念极为浓厚。
(张艺谋的父辈合影)
看过《白鹿原》的都知道,关中古旧的传统中,生儿子继承家业是极重要的。
白嘉轩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再娶一房回来,不为过日子,只为生孩子。 生儿子比什么都重要多了。 在张艺谋成功的初期,他还没有儿子,只与前妻有个女儿。
张艺谋父亲临终前,千叮万嘱,一定要有男孩传宗接代。 一个传统的成功男人,也不能没有一个温顺、贤良的“孩子他妈”。
而陈婷,恰好适合这个角色。 张艺谋挑人的眼光极为毒辣,选中陈婷,实无错漏。
陈婷是无锡人,比张艺谋小31岁,少女时代,她曾是无锡舞蹈团的舞蹈演员。 俏丽但不太过漂亮的江南女子,没有背景,家境也一般。
从少女的单纯期,开始逐步养成,才能实现顺从和专属,所以她17岁的时候,就已经陪伴张艺谋左右。
并在19岁时诞下自己的第一胎,所幸一举得男,所以儿子名叫“壹男”。 此时陈婷还没有一个所谓的“名分”,哪怕是张艺谋日常助手庞丽薇,都不知道有陈婷这个人的存在,一直听话潜伏着,隐蔽技能堪比克格勃。
随后陈婷又生下两胎,一男一女,也算慢慢坐稳了“国师夫人”的身份。
旧时陈婷的照片,面容隐约与从前的景甜有些相似。
似乎大佬们确实倾向于这样大气雍容的面相。 虽然被给予正式的名分,但陈婷却一直缺乏正房的霸气。 像金鸡奖上,徐帆一把扯过冯小刚,隔开杨采钰。
这是正房气势,若是同样的场景,陈婷会吗?可以吗?
任何一个妻子的正当要求,似乎都成了贪求过多。
只可惜丈夫心里最欣赏的女人,却始终不是自己。 世人皆知巩俐张艺谋情史,如今一个是“国师”,一个是“巩皇”。
势均力敌。
两人早在无人能及的高处再一次汇合,是另一番惺惺相惜。
多年后见面相逢一笑,全情投入于剧作,合力拍摄《归来》。 似乎那其中千丝万缕的牵绊,早已不能被一纸婚书所定义。 张艺谋亦多次直言,女演员里亮瞎眼的只有巩俐。
虽然只是事业领域的高度评价,但巩俐始终是他深爱过的女人,与他人不同。 如今的妻,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自己消化。 她当然也算个“要紧角色”,她是“妻”,是“孩子的妈”。
男人的“满意”只是“满意”而已,离“心满意足”还差得远,尤其是更有能力地位的男人,更有无尽的欲求。
张艺谋有两任妻子,一个举世皆知的恋人。
张艺谋的首任妻子肖华,是从农村插队开始相识,算是糟糠之妻。 她始终崇拜张艺谋,哪怕出嫁时家里众人反对,都要毅然与之结婚。
婚后育有一女张末,也是张艺谋的长女。
二人因张艺谋与巩俐失和,终于落寞离婚。 离婚后,肖华写下《往事悠悠》一书,几乎余生都活在回忆中。 亦舒说:“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张艺谋和妻子离婚,却一样没娶巩俐。
年轻时为爱情晕头的巩皇,竟也说出要退学给他生孩子的话。
二人有过最令人唏嘘的过往。
恋爱时,二人为了能多相处一些,合拍了《古今大战秦俑情》。
她是战友、知己、朱砂痣,但却始终求不到一纸婚书,直至巩俐另嫁他人。
先是嫁给富商黄和祥,再嫁法国人,电音大师让·米歇尔·雅尔。
巩俐说张艺谋是她青春期的教育。
而张艺谋十年来,都始终想着让巩俐演女皇。 直到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终于实现。
阔别多年,二人重拍《归来》。
曾演过穿越古今,绝世浪漫的两人,如今也一个满脸风霜,一个扮作老妪。
时移势易,在茫茫精神荒原的风雪中守候的那个人,他自己知道是谁。
张艺谋以不同的姿态,爱着生命中出现的这三个女人。
精神是精神,世俗是世俗,两边都圆满。 男人自然心满意足,女人呢,只能说其中甘苦自知。
前妻是青梅竹马,却也是老谋子强烈事业心和浪漫婚外情下的过往。
而灵魂伴侣和红颜知己,有难以言道的“意难平”。
作为“孩子他妈”的小妻子,今日得失,不过是早已注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