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火箭军“女神”魏诗卉,攻克中国50年的导弹难题,这才是明星

2019年4月,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十位在各科研领域中表现卓越的女性获得此项殊荣,她们分别来自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在台上,她们大都身着黑色正装,端庄温婉,在这其中,身穿一身绿色军装、身姿挺拔的魏诗卉显得格外耀眼。

图: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

魏诗卉,是火箭军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她的主要工作,可以说是研究导弹的“大脑”,也就是导弹武器的指导控制系统。

从2006年进入到研究院后,魏诗卉攻克了一系列导弹制导先进技术,为我国国防军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那么,她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女孩一步步成为为“导弹女神”的呢?

不爱红装爱武装

1978年魏诗卉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军人家庭中,或许是家中都是从军的关系,对于刚刚降临到这个家庭的小姑娘,家人给她去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魏诗卉,希望她将来从文不从武。

魏诗卉的外公杨云卿,是原青海省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曾求学于西南联大,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批响应号召支援大西北的工程师。

而魏诗卉的父亲是一位空军战斗机的飞行员,可以说从小,在魏诗卉接受的教育中,就饱含着浓重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深受外祖父和父亲影响的魏诗卉,从军报国的念头慢慢在她心底扎根发芽,这个家庭中代代相传的军人精神,无形中就传到了魏诗卉手上。

图:魏诗卉

在学习上,魏诗卉从来不用家人操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心中早有打算的魏诗卉,毅然报考了大连舰艇学院,这个学院素来有“中国版西点军校”之称。

要知道本来能上大连舰艇学院的学生就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而且那年,大连舰艇学院在天津招收女生,只有两个名额,而魏诗卉,就是其中一个。

身为军人的父亲当然知道其中的艰辛,当他得知女儿被军校录取后,虽然心中不舍得女儿受苦,但还是无条件地选择支持女儿的决定。

魏诗卉在军校学的是测绘,本科毕业后又攻读了本校的军事运筹学硕士学位。

图:大连舰艇学院

七年的海军军校生活,虽然辛苦,但是魏诗卉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热爱,在校期间魏诗卉学习成绩优异,学校的那些军事专家们都对这个小姑娘印象深刻。

读研究生的时候,在一次内部观摩中,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海湾战争时候的影像资料,魏诗卉意识到了在现代化战争中,对高科技武器装备的需求。

“强国就要强军”成了她以后的学习信念。

后来在实验室,魏诗卉第一次见到了导弹部件,站在那里左看右看,研究了好久。

这时调研小组的领导走到她身边,告诉她可别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部件,一个小小的元部件,很可能就是助推战略导弹腾飞的倍增器。

自此,魏诗卉就对导弹非常迷恋,于是在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魏诗卉毅然决然选择报考火箭军工程大学(原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攻读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

图:火箭军工程大学

当时跨军种跨专业的学习,让魏诗卉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准备考博的时候,因为前期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自学,魏诗卉在学校的小招待所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她如饥似渴的翻看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却又感觉得无从下手,幸好遇到了在导弹制导领域中国的专家王明海教授和肖龙旭研究员,一有不懂的问题就跑去老师那里请教,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

肖龙旭在导弹制导控制、测试发射等方面提出多项原始创新技术,是导弹武器控制理论与工程领域的专家。

图:肖龙旭

同样是山东人的肖龙旭,看着魏诗卉如饥似渴的啃专业知识,对这位“小老乡”的学习精神所打动。

攻克五十年技术难关

在跟随肖旭龙读博期间,魏诗卉承担的第一个课题就是精度评定方法。

为了完成课题。魏诗卉整日奔波,调研走访了许多科研院所,咨询了许多专家教授。眼看到了研究的最后一步,魏诗卉却遇到了瓶颈,某算法久久无法攻克。

一天深夜,她突然想到,为何不跟自己之间学的运筹学结合一下呢?

图:魏诗卉毕业

于是她对课题又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通过反复推算,她推导出参数误差分离模型,最终攻克了关键技术。

这项成果大大缩短了某型导弹技术准备时间,提高了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相关成果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然,这只是魏诗卉“导弹人生”的开始。

博士毕业后,魏诗卉来到火箭军研究院继续从事研究工作,魏诗卉发现,我们的导弹性能保持期相对较短,这样就无法达到最高的战斗力。

图:导弹发射

魏诗卉决定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搞科研就是要能吃苦,敢折腾,不怕失败。

魏诗卉翻看了各种资料,请教专家,反复论证,在这期间,女性细腻的思维就体现出来了,魏诗卉想既然研究没有进展,那何不跳出固定思维呢?

魏诗卉结合自己本硕时期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出了新的独特的模型算法。

当时,在许多专家眼中争议其实是非常大的,但是一步步的实验论证说明,魏诗卉的方法是可行的。

但是到了工程研制上,魏诗卉又遇到了难题,为什么在仿真算法和实验平台上精度很高,到了工程研制上又出现了难题呢?

图:工作中的魏诗卉

魏诗卉又投入到了无数次的实验当中,经过无数次的推算和实验,魏诗卉和她的团队终于开发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模型算法,解决困扰了导弹性能50多年的难题,对部队提升战斗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这一年,魏诗卉只有33岁。

多年来,魏诗卉面对上级交给的紧急科研任务,她加班加点地带领团队进行实验。很多时候,她们都得工作到半夜,甚至有时候真正的困难,都是在12点以后才发现的。

于是魏诗卉和团队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当天出现的故障,尽可能当天排查,免得问题产生混乱。

图:工作中的魏诗卉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让魏诗卉的身体出现了状况,领导给她批了病假,可是她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针对问题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填补了该项技术在专业领域的空白。

魏诗卉这样形容她的工作,从导弹出生一直到退役,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全程参与,就像是孕育一个孩子。

但是说起家人,魏诗卉内心惭愧,她陪伴家人的时间,远不如陪伴导弹的时间。

做最芳华的筑梦人

魏诗卉人如其名,单看她温婉地长相和温柔的声音,根本想象不出她是整天与导弹打交道的一个人。

自然对于她们这个专业,能够留下来的女同志,也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熬夜加班那就不必说了,在实验最紧张的阶段,魏诗卉都是搬着自己的铺盖住进实验室的。

有时候遇到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得翻阅大量的资料,在她的办公室,满满一书柜都是研究数据。

甚至在怀孕期间,魏诗卉仍然挺着大肚子工作,不比男同志干得少。

图:工作中的魏诗卉

有一次忙到凌晨两点,她走出实验室才发现,外面已经下了好大的雪,她挺着大肚子,费尽周折才回到家。

女儿出生没几个月,魏诗卉又投入到了科研工作当中,对于她来说,导弹,也是她的“孩子”。

如今,魏诗卉的女儿10岁了,目前正在学习花样滑冰,每个周末,魏诗卉都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女儿去学习花样滑冰。

图:魏诗卉与女儿

花样滑冰这项看上去美丽的运动,实际上背后也要付出非常多的艰辛,看着女儿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最后完成一个流畅的动作。

魏诗卉觉得,她们的科研工作也是如此,只有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和细致的推演,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女儿在练习的过程中,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脚扭伤了也没有停止训练,魏诗卉虽然心疼,但更为女儿感到骄傲。

图:魏诗卉女儿联系花样滑冰

魏诗卉在女儿身上,得到了激励,导弹研究不就是在无数次严谨的推导下,才能确保发射时候的精准么。

母女俩互相约定,要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到极致。

女儿也慢慢理解了母亲的不容易,或许她还不知道导弹是什么东西,但是她知道,妈妈在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出努力。

图:魏诗卉家人

如今,魏诗卉作为我国新一代两型导弹军方控制系统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国防发明专利26项。

并主持了我国火箭制导控制专业的"973计划"和"十三五"。

图:魏诗卉所获荣誉

作为军队中的高精尖人才,魏诗卉仍在为我国的导弹事业不断地探索中

对于自己的成就,魏诗卉非常谦虚,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军人、一位科研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但同时她又非常自豪,因为大国重器之剑,举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图:魏诗卉和同事

这才是新时代青少年,应该追的明星啊!

核桃花银杏花傻傻分不清?科普来了

大小新闻4月29日讯(今日龙口报 记者 姜淑君)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很多人都吃过核桃,但是对于核桃相关事情知道的并不多。比如,你见过核桃开花吗?有人会说那不就是核桃穗子嘛,一到春天,经常在核桃树下看到落下的穗,像毛毛虫一样躺了一地。其实,如毛毛虫般的核桃穗子并不是核桃花。核桃有双花,一雌一雄,叫雌雄同株异花,长穗的是雄花不结果,开出浅绿色小花的是雌花,靠风媒授粉,生在结果新梢的顶部。同一植株上雌、雄花花期常不一致,有雌、雄异熟现象。

与核桃花相似的还有银杏花。银杏是我国独有的园林及庭院观赏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型果树。银杏树势端庄秀美,树干挺拔,叶型独特,很受人们喜爱。但你知道吗?银杏树是雌雄异株树种,银杏树雌树不开花,只结豆型的银杏果,雄树只开花花期一般在四月初,花的形状也非常像毛毛虫。

责任编辑:刁诗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光明论坛·温故】

马奔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

2019年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晚唐张为著有《诗人主客图》,将中晚唐诗人按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分为六类,其中白居易被列为第一类诗人之首,号为“广大教化主”。他对白居易的这一评判无疑是非常有道理的。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这一原则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因其注重发挥文艺的基本功能,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获得后世广泛的共鸣,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语言等的反省与研究使文艺渐渐开拓出新的天地,为进一步走向繁荣奠定了基础。但过犹不及,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如六朝以来骈文讲求对偶、声律、用典、藻饰的特点,使其脱离生活,丧失了实用功能;诗歌在中唐出现了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创作倾向,他们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以为己有”。而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已进入藩镇割据、朝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阶段,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自是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于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传统;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白居易论诗文的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与元九书》中,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还以自身创作实践为依据,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主张,如认为诗歌应“经之以六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不论是他在入仕初期为盩厔尉时,还是他在朝为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在地方为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时,甚至是在为母丧丁忧期间,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的疾苦,如其《新制布裘》诗中言:“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夏旱》中言:“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所以清代叶舒璐《读杜白二集》言:“子美千间厦,香山万里裘。”白居易的《讽谕诗》一百五十首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中《观刈麦》《卖炭翁》《采地黄者》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而其讽谕之作中却绝无怨毒,只是“愿得天子知”,以达到辅助君王革新天下的目的。当然,白居易也写有不少反映个人生活情趣的感伤诗和闲适诗,如《琵琶行》《钱塘湖春行》《问刘十九》等,情意真挚,充满着灵动的生活气息。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相关,他在诗歌创作中擅长以赋法铺陈,力避艰涩、怪险,而追求平易,以此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自有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对现实的强烈关注、语言的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的减弱,以诗歌为例,白居易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所以他非常重视以优美的意象兴感,注重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美的佳作。

清代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评价说:“白公之为广大教化主,实其诗合赋比兴之全体,合风雅颂之诸体,他家所不能奄有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些获得崇高声誉的文学艺术家,如屈原、庾信、杜甫、陆游、辛弃疾、郑板桥等,也多是和白居易一样,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如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等人,也是在发自深心的自由吟唱中表露高洁的情操,其作品同样是对特定阶段时与事的真切反映。文学史上也有远离社会生活、表现轻灵空寂个人情趣的一途,但究竟不是主流。事实上,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后经历代诗教的强化,遂成为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这样的美学传统,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人民的悲欢、时代的风云,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历史一再证明,如若脱离现实、远离人民,终将使创作走入死胡同,如明代前后七子中的一些作家,“但能守古而尺尺寸寸之”,执迷于泥古,过于重视法度格调,雕章镂句,终难有大的文学成就,也说不上有多少历史价值。

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样的创作观念,正是对传统文艺精神的继承和提升。当前适逢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国家空前强盛,人民生活丰富多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为文学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应被发扬光大,并被赋予与新时代相应的新内涵。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13日02版)

宣讲家网报告丨杨庆存:中国古代诗词与中华民族文化

杨庆存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块交流。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古代诗词与中华民族文化》,我准备从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品位、艺术创造和民族特色三个方面来讲。

一、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品位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实际上,这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文化实践问题。目前很多人认为,诗词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是一种休闲的形式,其实这把诗词的作用看低了。下边我围绕这个问题,讲几个相关的故事。

绝世“双璧”:《沁园春·雪》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化冲击力

第一个故事是的《沁园春·雪》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化冲击力,我给它概括为绝世“双壁”。这两首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沁园春”是以“雪”起兴,写所见所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开头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交待创造的区域、地点,点明季节时间,紧扣主题。“千里”“万里”有远近之别,“冰封”“雪飘”有高低之分,层次分明,动景与静景相互映衬,同时以“封”来写冰,用“飘”来写雪。生动形象,既抓住了“冰”“雪”各自的特点,又体现出炼字炼句的功力,可谓精警准确。诗词尤其是词,在结构上要求开头要罩得全(笼罩全篇),中间要接得紧(上片和下片要接得紧),收尾要接得住(收尾一定要把整篇内容收进来)。这篇词就有这样突出的特点。所以我一开始就讲这三句。

“望”字“拎起”下面的内容。“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是横向描写,突出大雪飘洒,天地浑然一体的视觉感受;“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纵向写景。每一句都有一个角度,描绘河面凝固的那种静止状态,同时又暗含着奔腾千里的气势对比,现在虽然是冰封,但是没封的时候是奔腾千里的气势。所以,“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四句实际上是静态的描述。

下面三句变为动态的描写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三句是动态描写。第一句“山舞银蛇”是描绘白雪覆盖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好像巨蛇在宇宙间奔腾飞舞,写群山的形象。第二句“原驰蜡象”是描述白雪覆盖的原野景物,所有的景物都被白雪覆盖了,好像白蜡制作的群雕在奔驰。群雕是奔驰的,而奔腾的群山、原野,似乎有意与“天公”比试高低,“欲与天公试比高”嘛!这三句是借助目光转移的视觉效果,不是山在奔,原在奔,而是作者的眼光在移动。借助目光移动的视觉效果,把静止的景物描绘成气势,飞动的姿态,既雄奇瑰丽、生动形象,又富有意趣和情趣。

“望”以下的七句可以说是对“北国风光”的具体化。“长城”“黄河”都是最具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景物,也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地标性景物,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史厚重感非常突出,文化内涵非常深刻。所以这七句写得全是实景,是围绕着“风光”两个字来展开的。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由前面的实景描写转入虚写。为什么是转虚呢?“须晴日”,想象到雪停天晴之后,情景会更加优美,从而收缩了上片的写景。天晴以后,会比现在的景象更加优美。这是上片。我刚才说,词的一开头要“罩得全”,中间要“连得紧”,上片和下片要连得紧。怎么连呢?要看下片换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江山如此多娇”就对上片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下一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对下边抒情的开启。

特别要注意,“惜”字不能轻易放过。“惜”以下七句,实际上是以惋惜和遗憾的方式,来评点英雄的美中不足。为什么是“惜”呢?是惋惜。作者评点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五位历史人物。这五位人物有什么特别呢?都出生于北方,还是紧扣开头那“北国风光”来的。都出生于北方,也是风光的另一层含义。上面是景物的风光,下面是人物的风光。

秦始皇生于邯郸,汉武帝生于长安,唐太宗生于陕西,宋太祖生于洛阳,成吉思汗生于漠北,这五位历史人物都是北国最风光的英雄,都是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认为,他们在开疆拓土方面,可以说武功盖世,但是文治不足,文章乏美。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四海为一”,而且是“车同轨,书同文”,却有一个“焚书坑儒”之举;汉武帝刘彻破匈奴、征西域,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说,文化战略都缺乏海纳百川和远瞩的那包容性,影响是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唐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域,且成“贞观之治”;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一统天下。唐朝、宋朝两朝都非常重视文化,兴办学校,完善科举,人才辈出,文化繁荣。宋代甚至是重文抑武,这比秦始皇、汉武帝高出了一筹。但唐太宗、宋太祖的个人文章造诣未精,他们大的政策制定得很好,但是个人在创作方面欠缺,没有名篇流传。宋太祖的《日诗》可见其写作水平和艺术造诣:“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发火。”这就是大白话的诗,它也就不能成为名篇。所以他们也有值得遗憾的地方。

元太祖成吉思汗勇猛善战,建立了蒙古帝国,曾经率铁骑征服欧亚,版图之广,可说空前绝后。蒙古当时没有文字,成吉思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曾下令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在他当政的时候,都用回文来发文告、公牒。创制的蒙古文,在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没能实施,他本人也没有文章传世。所以用“只识弯弓射大雕”来描述,恰如其分。

以上七句,作者是以理想主义的标准,评点了五位创业帝君。既充满敬佩,同时又惋惜、遗憾他们并不完美。“略输”文采,“略”字将程度表现出来了,“输”,输于拙。“稍逊风骚”,在风骚,在创作诗歌、散文方面,他没高出一头,所以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只知道在军事上表现,而在文化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所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可以说都是恰到好处。“略输”“稍逊”“只识”都是“惜”的具体化,都是惋惜的具体化。潜在的含义是,如果他们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胆识,那么他们创建的事业会更加的辉煌。这就是词当中“惜”的内在含义。所以在词的结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呼应上面的内容,把整首词的内容都“收”在这里了,又“收”住了历史的回顾,把五位帝君都概括在里面了。

回到眼前的现实,断定当代俊杰“数风流人物”,将会超越前代,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丰功伟绩。以高度自信,积极昂扬的格调,结束了全词。这是的《沁园春·雪》。

我们再看一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看完后我们再总结它们的相同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的词和的不一样,是以“雪”来起兴,苏轼的词是以“江”来起兴,着眼于人。开头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眼前的实景想到时间的流逝,将空间景象与时间纵深联系在一起。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放在一起,领悟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时不我待的紧迫。

我们在分析词的时候,和翻译外语差不多,是每几句作为一个意群来理解,它有语言环境。所以,三句是一个意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一个特殊的地点,引出缅怀的对象。“故垒西边,人道是”,因为赤壁有争议,所以苏轼写词很严谨,这是我听别人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就是周瑜打败曹操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景象呢?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首句以夸张手法,极写高耸入云的山岩石柱,穿破了天空中的行云。想象奇特,而且化静为动。本来石柱是不动的,作者化静为动,穿破青天了。既是有力度,又有声响。“惊涛拍岸”极写汹涌的巨浪拍打江岸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突出它惊心动魄的巨大力量。后边一句,描述惊涛被乱石阻挡拍碎后,化为无数细浪,返回江面的情景。大家看这三句,一个是从形,一个是从声,一个从色这三个方面描绘赤壁古战场,那种学雄奇壮丽的景观。乱石、惊涛、拍岸,又有着空间层次的区别。“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议论、赞叹,收缩上片的写景。

下片由写实转入写虚,“遥想公瑾”,用“遥想”回到历史当中去了。这妙在什么地方呢?用“遥想”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我刚才说,词的上下片要连得紧。他是怎么连的呢?是通过时间、空间的转换,把上片和下片粘在一起的。

“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分别从周瑜的婚姻得意、体态风貌、言谈举止、内在气质、衣着装束和事业得意六个方面,来描绘周瑜的形象。突出了周瑜的神采气度和潇洒儒雅,突出了周瑜指挥若定、成竹在胸的智慧和自信,以曹军惨败渲染周瑜的功勋。同时,点明了赤壁大战火攻的特点,一个字都不容轻易从这过。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什么意思呢?词人设想周瑜来游赤壁,会笑话我头发花白,仍然没有为国家做大贡献。这是想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赤壁属于东吴,周瑜已经去世八百多年了,他和苏轼相差八百多年。东吴是周瑜的故国,如果周瑜来游的话,也只能是他的魂来游。所以“故国神游”,每一个字都有它的固定的含义。“多情应笑我”,“多情”是谁呢?是周瑜。上片一开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下篇开头是“遥想公瑾当年”,周郎、公瑾、多情这三个是串在一起的,增强了词的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大家都知道,周郎是“曲有误,周郎顾”,他当时被称为多情郎,所以这个词多情是说的周瑜。“应笑我”,为什么说“应”呢?他是一种推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你看你头发都白了,一件事都没干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周瑜二十三岁当了中郎将,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四十五岁了,头发花白了,还没有一件事干成。所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一种自嘲,是一种羡慕。

作者通过跨越时空的奇特想象,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为一,由虚转实。周瑜辉煌与词人贬居,形成强烈对比。下面我还要谈到,当时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被贬黄州,所以深沉含蓄地抒发壮志未酬的郁闷和期待。

词的结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感叹人生短暂。洒酒祭奠古人,回扣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江月”,倒映在江中的月亮,天地空间合在一起了。大家知道,古代的天地君亲师,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要敬畏的。所以“酹江月”既祭奠了天地,又祭奠了古人,由此回应了题目,呼应了全篇敬慕前贤的内容。他整篇都是在羡慕周瑜,实现了首尾圆合,时空圆合。长江起笔,长江收笔,首尾圆合,时空圆合。

这首词创新性和文化性很强,在宋词传播排名榜中,它是位列第一的。首先,这首词题材创新。在苏轼之前,词多写月下花前,红香翠软,羁旅行役,《赤壁怀古》把重大的历史事件,杰出的英雄人物,雄奇的壮丽景观和崇高的报国理想纳入词中,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化品位。其次,风格创新。作品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意境雄奇壮丽,情感深沉浓厚,语言静警劲拔,形成豪放于外、委婉其内的一种独特风格。为什么说豪放其外?他的句式表达,思想内容是非常豪放的,所以把他称为开创豪放词派的首篇。但是婉约其内,他表达对周瑜的艳羡、敬慕、佩服,实际上抒发自己的不得意,他是很婉约的,很含蓄的。

大体上领略了这两首词的内容,我们可以有一个比较。以上两首词的作者,是举世公认的一代伟人,苏轼是旷世无双的文坛名主,他们相隔九百年,但在诗词、书法等方面精深造诣,相近相似处很多,两首词的艺术境界也有惊人的连接点和相似处。最主要的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豪情激荡。都是借景抒情,雄奇壮丽,情景交融。二是意境雄奇。三是结构规范。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两首词都采用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及人,前后呼应这样最规范、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作者都着力于思想内容的出新、创新。苏轼有一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首作品就体现了他这种理论主张。四是笔力劲建。思想发达、材料运用、艺术手法和语言提炼诸方面,都体现出那种大家巨擘那种独有的文化创造力,体现出广博丰富的知识学养和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另外,两个人创作的年龄非常接近。写这首词的时候四十三岁,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四十五岁,两个人都是在期待事业有成的壮年时期。

这两首作品,也有区别。

首先,境遇格调有区别。《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是处于政治地位上升态势的高层政治家,苏轼是处于逆境的文学家,两个人的心态情绪肯定是天壤之别。心情心态情绪的不同,必然反映到作品中。

第二,艺术气象有区别。《沁园春·雪》是居高临下,气吞山河,积极乐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艳羡周瑜,希望建树,心有期待但又不可奈何。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他不会像有那样的开放性、开创性。所以,他是深沉含蓄,他的命运是朝廷安排的。

第三,艺术境界有区别。的词是属“无我之境”,侧重物象,人在物外,而万物皆备于我。他是以局外人的眼光,描述景物和评论历史,超脱大气。而苏轼的词恰恰相反,是属于“有我之境”,着眼于人,而身在词中。他是物我为一,情感深沉而执着,人情味很浓,思想行为更像普通人。无论是祭奠也好,那种期待也好,更像普通人,也更贴近人情事理。

第四,艺术表现有区别。《沁园春·雪》是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那种气势,平面描述宏大景象,纵向议论英伟人物,但是宏大当中不乏细腻,咏雪而不拘泥于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另一种气象,《念奴娇·赤壁怀古》紧扣题目,每一句,每一字,每一个景象都围绕着“赤壁怀古”来写,所以全篇是以周瑜一个人贯穿始终。可以看出作者精于布置、针脚细密、前后呼应,充分展现了文学巨擘大将的深厚功力和精神造诣。这两首词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中国词史上的绝世“双璧”。

我再讲一段,据说创造了《沁园春·雪》之后,秘而不宣,九年之后在重庆谈判的时候才抄录了赠给柳亚子,当时《新民报》副刊率先发表,《大公报》也相继刊载,当时和词和评论几近百篇,形成一个热点、焦点和热潮。看了以后很恼火,就问陈布雷,你看的词如何?陈布雷就如实回答三句话,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气愤地说,我看他野心勃勃,想当帝王,想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所以没几天,《中央日报》刊登出了“围剿”《沁园春·雪》的作品。当时周恩来也指导重庆进步文化界积极响应,郭沫若率先发表和词,解放区的邓拓、陈毅也都写了和词,依韵奉和,来回击这次文化围剿。形成这种阵势以后,为了打压和消解词的巨大影响,还发了内部通知,凡是能写词的都要写词上报中央,从当中挑选佳作,要以领导人的名义发表,说明也有人才。但是数千上万首,没有一首能够中意的。所以这个词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功力,不是谁都能够比的,他没有那种体验,没有那种高度是写不出来的。但是还不罢休,又用重金雇佣上海和南京的所谓“高手”,继续创造,但是搞了相当一段时间,也没有拿出一首能够中意的作品,据说组织了三次反击都没有成功,等于是失败了。

这个信息一直保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由一个参与组织这次活动的知情者透露出来。为什么要介绍这段背景呢?就是说,这一次诗词唱和,无疑是一次文化实力的较量,是最高层次的文化决战。为什么在九年后拿出来?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手法,来征服精英人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对争夺有话语权、有影响力的高层人士,发挥了重要影响。在以后的一个时间里,都得到了印证,好多人都佩服的文化诗词。这是第一个故事。

艺术张力:王国维“三境界”与宋词“三名篇”的文化穿透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成大事业、大学问,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可以说是对人才成长历史现象的深度观察,也是王国维深刻概括的必然性规律。王国维没有直接说出三种境界,而是分别从三首宋词名篇中摘出经典警句,委婉表达。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首词。

第一首是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实际上这三首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爱情词。第一首是思夫词,思念丈夫的词。晏殊大家都知道,位至宰相,但是词写得非常好。起拍“槛菊愁烟兰泣露”,好词一开始一定是笼罩全篇的,什么意思呢?“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是以早晨看到的景物,点出时间地点与人物。菊花、兰花都是秋天高雅优美的花卉,早晨雾气与露水珠会衬托得这些花更加水灵,更加美丽动人。但是在抒情主人翁眼里,却是菊花在发愁,兰花在哭泣,所以“槛菊愁烟兰泣露”。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把这个景物写出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委婉含蓄的写出了自己的忧愁心情,透露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他愁什么呢?哭什么呢?没有说。“罗幕轻寒”是说环境,觉得很冷清啊,有一种冷的感觉。“燕子双飞去”,燕子和他何干啊?他看到就触景生情,燕子都是成双成对的,燕子都飞去了,这就委婉含蓄地说,她自己一个人在家很孤独。所以是以“双飞”来反衬孤独,暗写离别相思。

下边两句接着来了,“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用倒叙的手法来追忆。夜里失眠了,没睡着,所以埋怨月亮,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从晚上到早晨把月光投进屋里,让我睡不着觉。为什么睡不着觉呢?离恨。恋人分离了,不谙离恨苦。月光通宵达旦地照到屋里,让抒情主人公不能入睡,所以她埋怨月亮,不理解夫妻恋人分别的那种痛苦。用倒叙的手法,早晨看到门外的景象,又想到夜里我失眠。为了什么呢?

下片开头就说了,“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有个空间的转换,上片是在屋里看到的,下片空间转换,独上高楼,到了屋外了。通过空间的转换,把上片和下片紧密的连在了一起。“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了深秋变冷,孤身一人登楼眺望远方,表达对恋人的牵挂和惦念,含蓄的解释了失眠的原因。这三句意境扩大,感情深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词的最后两句,“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什么意思呢?这两句要翻译成白话就是说,我很想给你寄信,而你没有往家里来信,不知道你在何处,我这个信往哪里寄呢?所以实际上是以叙写实,感情深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思念的痛苦,从而回应了全篇的内容。为什么这么解释?这里边有很多历史文化的积累。“欲寄”,想着我要给你彩笺,彩笺是什么呢?女性写的信称为彩笺。“尺素”,家书称为尺素,这都是有出处的。所以她的意思就是说,我想给你寄信,但是你不往家里寄信,游子在外,我这个信往哪里寄呢?“山长水阔知何处”,你在哪里呢?

第二首柳永的《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也是一首恋情词,首句“伫倚为楼风细细”,以描述行为细节的方式,来交代人物地点。大家都知道,小学老师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时间、地方、人物、事件,诗词也不例外,它就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点明季节和情绪,在哪里点的呢?“春愁”。所以在这里“春愁”是词眼,贯穿全篇的。“草色烟光残照里”,草色,绿色。烟光,傍晚的烟光。残照,也是傍晚。从早晨到晚上,他都站在那个高楼上。以多重景物来渲染凄凉的氛围,表达孤独。“无言谁会凭栏意”,寄写孤独之感。

“拟把疏狂图一醉”,想的要借酒消愁,麻醉自己,减轻思恋的痛苦,但是“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美酒和歌舞都不能使词人跳出思念的痛苦,所以结尾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什么意思啊?衣服越来越宽大了,腰带也宽了,说明他瘦了,但是我不后悔。表达了为执着追求恋人,而身体消瘦却永不后悔的坚定决心,突出了那种眷恋的缠绵、执着与坚定。这是第二首词。

第三首词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是恋情词,上片描写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景,起拍三句写灯,元宵节主要的景物就是在耍灯、玩灯、观灯、赏灯。作者用夸张和比喻,极写彩灯之多,好像是一夜东风吹放了千树繁花,又像是东风把满天的星星都吹落到人间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既突出的元宵节的特点,也勾勒出不夜城辽阔的大背景。下边几句,“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生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几句是一个意群,以视觉、嗅觉、听觉来写游人、音乐的那种热闹景象。

下片,描述机缘巧遇,“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是以头饰和情态,极写其高雅美丽的倩影,暗示偶然相遇。下边两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极写在车流人海中,苦苦寻找这位美人,但是没找到。“蓦然回首”三句,写不经意之间却发现了这位意中人的惊喜。全词形象鲜明,意境深邃,含蓄韵极。

其实王国维的三境界,如果直言的话,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第一种境界可以用“渴望”来概括;第二种境界是“追求”;第三种境界是“惊喜”。如果直说,那就没有味道了,也没有了读者积极参与思考的机会,尤其是没有了文化和品位。第一境界,以少妇思夫的情景,表达第一种境界,比喻做事业、做学问,首先要有强烈渴望,迫切要求和期待精神,要从心底热爱,从心底关切、关注,这是事业有成和学有建树的一个前提。第二境界,以深切思念恋人,而身体消瘦却心甘情愿,来比喻在追求事业和学问的过程中,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懈,做到不后悔、不放弃。第三境界,以苦苦寻求,没有找到,但偶然回头却发现了意中人,来比喻经过长期艰辛努力,获得成功时的惊喜。实际上这是长期坚持、锲而不舍的应有回报和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显然,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艺术表达,婉转含蓄,情趣盎然,尤其是将爱情、事业和学问三者的相同点贯穿起来,是以内在逻辑严密,而且符合常理常情,体现了诗词艺术的文化弹性、文化张力和文化穿透力。

本质定位:诗歌的根本属性是文化

上面介绍了古今的五首作品,我们由此可以具体感受古代诗词穿越历史时空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感受到诗歌作品的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及常读常新的传承力、穿透力和文化力。其实,在唐圭璋先生的《词话丛编》以及历代的史料、笔记当中,有大量的类似的故事,很生动。比如说,宋代罗大京《鹤林玉露》里记载的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就很生动。

孔子曾经有一段著名的话,“不学诗,无以言”。这是他教育自己的儿子的话,也是对士子学人的基本要求。因为那时候,无论是为人、为学,还是为官、为吏,都必须学《诗》。孔子从当时流传的三千多首诗歌中,精选三百零五篇,编成千古流传的中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基础读物,与《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并称“五经”。盛传数千年而不衰,今天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并且形成了东亚汉文化圈的热点学科——“《诗经》学”。

顺便指出,司马迁《史记》载有孔子“删诗”说,成为唐代以后争论千年的学术公案。其实,我个人认为与其说是“删诗”,不如说是“选诗”更准确,更能突出文化自觉的正面意义。他“选诗”是积极主动,挑最好的编起来。孔子“选诗”是对民族文化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诗经》是那个时代深厚学识、涵养性情、培育气质、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诗经》在当时,也是一部综合性的大百科文化全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人情、世事、物理、民俗等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孔子说:“《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它是一个文化百科全书。孔子还说,不学习《诗经》,不读《诗经》,犹正墙面而立,就像人对面站着墙,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不知道。这些都突出了《诗经》的文化意义。

可以说,文化性是《诗经》当时价值意义中最重要、最现实的基本属性,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只是蕴含其中的重要元素和形式载体。总而言之,诗词的根本属性应该是文化。学习研究古代诗词,应当从文化层面去审视、去理解、去把握,才能充分认识诗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不能仅仅认为(诗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也不能仅仅认为是情感表达,这种认识我觉得都是错误的。现当代的诗歌精品也是这样,应该从文化的层面去认识。比如我有个弟子,选取中国航母起飞的一瞬间,写了一首主题歌词《追梦赤子心》,写得非常好。另外,詹福瑞先生的诗集《岁月深处》,大家可以看一看。作品都是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做基础,其中的《母亲》《三十印象》等作品,每读一遍,你就会流一遍泪,里边除了亲情、友情、乡情之外,社会风俗习惯,时代的信息非常充分,非常丰富。所以现代诗歌也是这样,它不仅仅是诗歌,也是一部文化的载体。

二、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创造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当中很著名的一个论断,“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啊,就像果树一样,情感是根,语言是苗,声律节奏是优美的花朵,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结出的果实。因为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所以,“情、言、声、义”成为诗词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支柱元素,就是你盖楼的框架,缺一不可,也成为品评作品的重要切入点。一首作品,不管你读过没读过,熟悉不熟悉,评论这篇作品的优劣,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评论,绝对离不了谱。历代的经典作品,为什么千古流传,大家那么喜欢?都是在这四个方面有创新,有特点。中国古代诗词,特别是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了它们特别的创新性。所以下面,我从六个方面来讲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创造。

一是性情浓。诗主抒情、文重记事,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抒写性情是诗词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故陆机《文赋》称“诗缘情而绮靡”。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同时以情化人。真情、深情、痴情才能感动人,鼓舞人,教育人,中国古代诗词名篇无不饱含浓厚、真挚的感情。

比如《诗经·伐檀》,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一唱三叹的质问与谴责;《离骚》当中,抒发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九歌·国殇》中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沉痛与悲壮;《古诗十九首》当中,《西北有高楼》《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这些名篇,都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所以被前人被誉为“语短情长”。唐代新乐府打出了“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旗帜,打上这么一个旗帜,实质上则是“感于事而发乎情”。“感于事而发乎情”,虽然旨在“补察时政”而终归“泄导人情”,还是落在了情上。另外,大家熟悉的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屋八九间”那种悠然闲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种欣喜轻快;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种忧国伤时的情怀;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种感恩母爱的真情;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亡妻那种的刻骨思念;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对民族统一大业的那种强烈渴望和壮志难酬的沉痛义愤,表达得淋漓尽致;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千乃翁”,对收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深切惦念。这些作品,无一不深含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亲人、对生活的执着热爱,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怀震撼读者心灵。为什么千古流传?就是因为有一种浓郁的深厚的情感在里面。

二是语言精。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词则要求更高,因为诗词受篇幅限制,语言要求应该更精粹、更精美、更富有表现力和智慧力。中国历代诗歌,艺术风格可以说千姿百态,而无一不是“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这是名篇名家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所以中国古代诗歌,形成了丰富多彩、语言精美的艺术奇观。特别是经典名篇,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我举了一些例子: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议论抒写心灵相通、超越空间距离的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夸张比喻的方法形容深厚的友谊,通俗形象,耐人寻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线条分明,轮廓清晰,用字凝重有力。大家都知道,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是说誓不休,死不休。他们名篇俊章,佳句叠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俨然一幅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巨型图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强烈的对比揭露社会的贫富悬殊,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精警深刻。

宋词当中我举一个例子,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烟外晓寒轻”是写柳树,早晨的情况。“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他非常欣赏这个“闹”。为什么“闹”字就好呢?大家知道,红杏本身就是色彩绚丽的感觉,是色闹;杏花开了,蜜蜂来了,蜜蜂采密,声音动态,也在喧闹。色彩的喧闹和蜜蜂的喧闹,构成了春天杏花初开的那种景象,确实是非常生动,令人心醉。所以王国维,理解了这个“闹”的妙处,“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可以想象那种优美,那种生动。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是以空间距离的不断扩大,来抒写离愁别恨不断加重的心理感觉。送行嘛,坐着船走了。空间距离越来越远,但思念的越来越深切,“迢迢不断如春水”。

另外,像李清照的“绿肥红瘦”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含蓄地传达思念亲人的深切和痛苦,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大家熟知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用“又绿”还是用“又到”好。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到底用僧“敲”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呢,“推敲”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敲”有声音的感觉,越显得静,所以他用“敲”,他不用“推”。

三是形式美。形式既是表现内容的载体,又是内容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分析作品的时候,往往内容与形式是整体,不能分开。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持久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除内容因素外,更得力于既灵活多样又相对固定的体裁形式。自由奔放的古体长篇,多半是以内容取胜。《孔雀东南飞》写“焦仲卿”的家庭悲剧;《木兰诗》写替父从军、杀敌报国的动人故事;《长恨歌》描述唐玄宗与杨贵妃“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等等,这都是古体长篇。但最能代表艺术创造性的,是中国格律精严的近体律绝与依谱填词的词。格律诗词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音乐旋律和语言韵律,又富有生动的形象和充沛的情感。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杜甫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大家都很熟悉,儿童都会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形式优美在哪里呢?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动物、静景、方位,方方面面都是对仗,非常工整:“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鸣”和“上”都是动词),“窗含”对“门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空间和时间相对)。这非常典型,创造了一个层次分明、色彩亮丽、画面清新的优美意境。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尽管不全懂,但是读起来非常优美,它的优美在形式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李清照的《声声慢》,起拍的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个叠字,巧妙地利用汉字发音的特点和叠字的效果,以凄怆悲凉的笔调,抒写国破家亡后对亡夫诚挚沉痛的思念,被推许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好在哪里呢?李清照挑选了意思相近而又略有区别的字眼,迭用在一起,有层次、有深浅,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孤独、寂寞、凄凉、悲苦、忧愁、感伤等等复杂细腻的情感和心境,从而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起着笼罩全篇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寻”“觅”都有“找”的意思,两个动词迭用展现了主人公神情恍惚、踌躇徘徊、空虚寂寞而又无所依托的情态。“冷”“清”都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我觉着冷了,冷清。两个字分别迭用,冷冷清清,就将环境的萧条冷落与内心凄凉的感触融合为一,渲染了寂寞悲伤的气氛。“凄”“惨”“戚”三个字都有伤心、忧愁、悲哀的意思,它们的重迭,强化了词人内心悲伤、沉郁、忧惧,很恐惧,害怕等等很复杂矛盾的情感。此三句以作者心绪为主线,分别侧重于人物的行态、环境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逐层深入地写出了内心的悲愁。它一层比一层深。同时,作者还充分利用双声叠韵、唇音齿音相互交错的发音效果,“寻寻觅觅”全是唇音,“冷冷清清”是齿音,“凄凄惨惨戚戚”,用这种发音效果,相互交错,表达心情的沉痛,读来吐音沉重,顿挫有致,荡气回肠。所以前人高度赞美这三句话是“创意出奇”“气机流动”“情景婉绝”,评价非常高,它得益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完美结合。

四是内涵深。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温柔敦厚”是诗词创作的艺术原则和基本要求,也是将人格修养与艺术素养相融合,题材内容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这种理论主张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避浅避直、忌俗忌露,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与此同时,中国古代诗词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手法以“委婉含蓄”为正宗,而且将生活民俗、现实思考、历史典实、神话传说、成语典故等等运化入诗,可以说是咫尺千里,以少胜多。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所以下边我举了几个例子。

王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抒发离别思念的深情,同时作者将时间永恒、空间无限和个体渺小的那种哲思寓于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追问和感慨,更是令人回味无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只有四句,却含纳着对宇宙时空和人生抱负的深邃思考;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景抒情而深寓激励哲理,这些无不引人深思,给人启悟,表达的内涵很深。至如宋代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江水暖鸭先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著名诗句,更是意味隽永深长,后世不断赋予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包括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被人用来不能乱折腾,给它赋予了时代的含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再讲了。

五是意境新。上面谈到,诗主性情,更重意境。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没有新意就吸引不了读者。所以,中国古代诗词是以情、景、事、理、意、趣、韵,七大元素为主要创作元素。前面我提到了四大支柱元素,这里是七种创作元素。抒写情志、表现生活、反映社会、体现时代是创作的主要目标,作者往往灵活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客观场景与主观感受紧密结合在一起,融抒情、写景、叙事、言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感深厚、形象生动的优美意境。

贺知章的《咏柳》大家都会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通过描述柳树婀娜多姿的形象,表现对春天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以说意境清新优美,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很通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大雪之后的那种优美情景,可以说是奇特想象和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读了你不忍再放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优美的画面,传达对山间静谧景色和月夜活力的喜爱。“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那是静物的画面。“竹喧归浣女”,还没看到人呢,听到竹子的声音,就知道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竹喧归浣女”是一种判断,一种猜测。“莲动下渔舟”,看到那个莲蓬、荷叶在动,知道打渔的回来了,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李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郞明月夜,歌曲动山川”,描写那种壮观热烈的冶炼场景,气势优美,气氛感人。这些都给人一种意境清新的感觉。

六是境界高。诗词境界是作者思想高度与艺术腕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诗词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如果说意境多是通过画面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境界则更多地体现在思想与艺术达到的高度上。你写的(诗词)艺术性很强,但思想性不高,那意义就大打折扣了。“诗言志”这一古老的理论主张,把诗词创作引向了积极道路。所以,表达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美好理想,赞美浩然正气与公平正义,抒发爱国、爱民、爱生活的情感,宣泄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怀,乃至抒写壮志难酬的愤慨,或抨击贬抑时弊等等,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题材。而“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大济苍生”“安邦治国”一类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提升了诗词作品的思想境界。

纵观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诗歌国手、创作大家,比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他们无不将自己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的思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之矛盾的思索,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理想抱负、社会现实的思索等等,融入诗篇,形于词章,使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震撼心灵的大气魄和思想深遂、启悟智慧的大境界,展示着作者高尚品格、深厚学养的博大胸怀与开阔视野。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特别是经典名篇,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尽管近现代以来,传统文化不断接受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而古典诗词名篇却由于情真意切、意境优美,易读易懂、可吟可唱,始终备受人们青睐,不仅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人们丰实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三、中国古代诗词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诗词民族特色,我可以从六个方面总结。

第一,创作源远流长。中国是诗歌大国,也是诗歌王国,诗词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创作源远流长首先表现在历史悠久。据文字可考,《诗经》当中的作品像《豳风·鸱鸮》《唐风·蟋蟀》等,都写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二是全民参与、作家群体庞大。从樵夫渔妇到帝王将相,无计其数。这个《全宋诗》都已经编出来了,作家近万人,《全明诗》超过了两万人,而《全清诗》有作品传世的作家在十万人以上,说明作家多。三是作品海量,有些还没有完全编出来。《全宋诗》达二十多万首,《全明诗》《全清诗》都远远超过宋代,多达几十万首,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就个人传世作品来说,王安石曾经有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李白有三千首传世,宋代陆游有九千多篇,清代皇帝乾隆一个人的作品就多达数万首(据说五万首,超过了唐代了)。四是名家名篇云集。

第二,内容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古代诗歌创作始终把“人”作为歌唱咏叹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表现人情、描写生活、关切现实、反映社会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尽情地抒发人的喜怒哀乐,贴近生活、深入实际,给人以亲切熟悉的感觉。

就像《诗经》当中的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的就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恋爱情景;李白《把酒问月》虽然发端写出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以问之”,开头是这样追问自然宇宙的惊人诗句,但是最后还是落于人生和现实生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杜甫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深刻描述战争中百姓遭受的疾苦,抒发同情百姓和乱世飘荡的孤独。这些都是很典型例子。

第三,体裁形式完备。形式既是内容的载体,又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形式的完备,是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诗歌有古体、近体之分。律诗“篇有定句 ,句有定字,韵有定位 ,字有定声,联有定对”,“五定”要求很严格的。

所以诗歌的创体创式,无计其数,到底有多少,数不清。词比较好统计。诗始于唐,盛于宋,又称“长短句”。清代万树编《词律》二十卷,收六百六十多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王奕清编的《钦定词谱》四十卷,收八百二十六词牌,二千三百零六种体式。就由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体裁形式是多么丰富。中国古代诗歌种类、体式繁富,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创新力的具体表现,不要轻看这种形式。

第四,风格委婉含蓄。艺术风格是艺术个性的综合体现。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丰富多彩,而尤以委婉含蓄为主流。“温柔敦厚”嘛,这不仅与“温柔敦厚”的诗教相关,与人格修养、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密切相关,也与中国文化发展、文学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密切相关。咱们前面分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一直被誉为豪放词的代表,但其实最能体现委婉含蓄。通过缅怀周瑜,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可以说是深沉凝重,耐人寻味!

第五,审美崇尚自然。诗歌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必须给人以美的享受。诗歌作品蕴涵着浓厚的画面美,所以明朝时代唐诗如画,宋词如画成为一大文化现象。歌作品蕴涵浓厚的画面美、意境美、情趣美、语言美、结构美、音乐美、旋律美,七大方面有多种多层美学元素。大家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诗》“鸡鸣槡树颠,狗吠深巷中”描述的是乡村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纯朴。“停车爱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昭示的是深秋大自然优美景色的那种巨大吸引力。白居易的《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生动形象地描写和展示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无论展示什么样的优美,总的特征都是崇尚自然,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最后,以诗辅政传统。中国古代诗歌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先秦时期,诗歌是政治和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表达意愿、执政者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王官采诗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现象。先秦时期的典籍都有关于官府采诗的记载,所谓“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班固《汉书·食货志》也有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武帝时设立乐府,专门掌管采诗和音乐事务。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都简称为乐府。王官采诗制度,不但说明了诗歌在封建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元素。

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那么,这首诗是写的什么呢?是写景还是抒情?其实很多读者并不清楚。因为诗的画面感很强,如酒家、牧童、杏花,多么优美,历代不少画家根据这首诗来作画。但是,只要细心琢磨就会发现,大家知道这首诗的诗眼在什么地方吗?对,“断魂”是这首诗的诗眼,“断魂”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正确理解全诗原意的关键是在行人,“断魂”不仅交代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悲凉和凄迷,而且暗示了这是一首抒情为主的作品。这个关键词在哪里呢?关键字词在“行人”,“行人”不仅点明了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而且交待了其特殊的“行人”身份,他是“采诗官”一类的官吏。

“清明”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是祭祖的节日。而这位抒情主人公在这个时期,在这个特定的节日时间,不能和家人团聚,不能去祭祖,而自己在负责采诗。路上行人,这种特殊的使命,使得他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不能祭拜自己的先祖,所以他既思念自己的家人,又心情沉痛。他是“采诗官”一类的官吏,清明这个时候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雨纷纷”实际上就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诗人公务在身,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思念亲人和怀念祖先的情感,因为特定的时间与地方而爆发,想借酒浇愁。所以大家如果以轻快欢畅地诵读,那就曲解了诗的原意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碎金成树:《论语》的另一种读法

如果说人类的生活总是在自身所创造的文化光芒照耀下前进,那么每个生活中的人就应该知道光芒来自何方:那就是永不凋谢、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论语》的经典地位穿越三千年的历史风烟而终未磨灭,甚至愈加清晰、稳固,今天它仍然是高扬在中华文化星空之下的一面大纛。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而言,如何阅读《论语》理应是这个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

《论语》如它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一样,表面波澜不惊、平易温和,然而深入钻研就会发现,内蕴地负海涵、深邃博大;《论语》的呈现方式也如此,看上去东鳞西爪、散乱随意,其实却也一以贯之、潜脉暗通。相对来说,内蕴的问题还好解决,因为毕竟几千年来《论语》注疏之作汗牛充栋,从具体的字词到章节的意旨都有丰富的成果,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有路可达;但是呈现方式造成的困难却给当代读者提出了很大挑战——因为《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大部分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也有其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下来。由成书的方式可知,其“辑而论纂”或许只是依各家记载大体组织,其间并无一个可以顺藤摸瓜的逻辑结构,这对于记忆和理解都非常不利。大多数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向古人求索、与生活印证、于内心涵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框架,把《论语》的“碎金”重新熔铸成一个较易把握的整体,让所有对《论语》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找到打开《论语》之门的钥匙。

这个问题不只是我希望在教学时为学生解答的疑惑,其实也是我自己的疑惑。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背诵《论语》,背完过不了多久就开始遗忘和混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四百八十余章内容互相之间没有严密的关系,学习者容易顾此失彼。这种顾此失彼其实还只是浅层原因,更重要的是,《论语》的许多表述只是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或地点作出的,只是针对特定的弟子或事件,并不能据此推衍——若仅据此切入,便会失于偏颇。更妥当的方式是把《论语》的大量相关论述视为一体,互相补充、限制、修正、润色,这样才能在更宏大、更深刻的层次理解《论语》。

2010年我曾出版过一本叫《论语全解》的小书,第一次尝试把自己阅读《论语》的体会整理出来;后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上,逐渐落实对于《论语》框架的思考;如今,我把讲座的录音稿交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读懂〈论语〉的六堂课》为名出版,希望能为《论语》的学习贡献一点力量。

古人有以人或物比喻抽象理论体系的传统,比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这是以人体作为逻辑体系的喻体;再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是以树作为喻体。这一传统很好地将不易理解的抽象体系用人或物本身的体系来统一,从而为抽象体系建构易于掌握与理解的逻辑层次。借鉴这一思路,我把《论语》的理论框架比作一棵树,从而把《论语》一书中四百八十余章零散的内容条分缕析地归纳在不同的逻辑框架之下,在每一个大的框架之下再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分列小的层次。

我们先要理顺《论语》本身的体系,再比附到喻体之上。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仁德,《论语》的根基也是仁德,以仁德为核心又会延伸出几个重要命题:一是德如何修来,二是德如何维护、体现,三是德如何完成,四是德的效果。最后的效果部分又分为两个层面,即在“向内的家庭”与“向外的社会”两个维度上的表现。

具体来说,《论语》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就是仁德,我们依次列出何者为仁、仁者如何、不仁者如何、仁德的意义、仁德的辨析、仁德如何培养几个专题。仁德修养的路径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论语》这棵树的“干”,答案就是学习,只有经由“学习”这个主干才能去连接“仁德”与其他内容。关于学习的核心观点恰在《论语·学而》的第一章,从而细分出学习的三重境界,再辅以孔子标举的学习最终境界,以及学习隐含的另一重逻辑——教育。

通过学习培养了仁德,儒者在对外与对内两个层面就有所表现:在社会层面的表现是政治,可以将其比为《论语》之“枝”,因为枝是一棵树最庞杂的部分,而政治同样是人的社会属性得以彰显的部分,这一部分从治国、治民、治人三部分论列;在家庭层面的表现就是孝悌,可以将其比作《论语》之“叶”,叶是供养树木养分的重要来源,孝悌也是仁德的营养之源,分别从如何孝、敬与顺、孝之辨析、出与入、丧礼等层面切入。

仁德由礼乐来维护并体现,礼乐可以比作树木的“花”,花是一棵树最美的部分,而人的仁德是抽象而无从体现的,礼乐则可以将美具象化。仁德的最终成品是君子,可以将君子比作树木的“实”,儒家的理想就是养成一个完美的君子形象,所以最后所结的果实就是君子,分别从君子如何、君子与小人、君子的境界、君子的名与实、君子的具体表现等方面来论列。君子之德又会迁移、扩散,就像果实会重新生长出一棵新的参天大树一样,使整个体系循环往复、始终不辍。大树既定,《论语》中四百八十余章的“碎金屑玉”便可分门别类、各有所归了。

当然,《论语》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思想体系,面对这个体系,稍微换一个角度就可以重新梳理出不同的框架。以“树”为框架是因为觉得这样比较好把握《论语》的思想,其实每一个读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梳理出其他框架,通过自己的框架体会《论语》更丰富的内涵。每一个框架都不是为了设立而设立,而是为了更好把握孔子的思想,具体到对孔子每一个表述的解读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理解,阅读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智慧,进而用自己切身的经验去“折射”。

所有可以自圆其说且有意义的新解释,对于孔子和《论语》都是一种贡献,每一个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都能够构建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孔子,这个孔子未必与专家讲的一样,但对每一个阅读孔子的读者来说,却是属于自己的孔子。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教师报》2022年04月27日第16版

作者:李小龙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3/1697196134346057.html
上一篇:梦见杀猫(梦见杀猫是什么预兆 男性)
下一篇:古董收藏家(古董收藏家联系方式)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