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宗教项目正当时,详解辽宁省内的各个道观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最好做,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战争。
微投行说……
这类到底有多大的收益预期?我觉着我这里没必要讲了。只要知道上面的那就话就行,如果是门外汉估计也不用往下看了,因为跟你没缘的生意其实就不是生意,一味强求可能是万劫不复!
1、鞍山药山清华观药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六十公里的药山镇,三家子,石庙子三个乡镇的交界处。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千米,共有姿态秀丽的大小自然山峰40多座,10余处大小瀑布点缀其间。
药山是辽东地区早期的宗教圣地。它历史悠久; “险、幽、秀”,在历史上就被人们所钟爱,成为历代帝王敕封的风水圣地。据《凤凰城志》记载:“药山圣名比千山还古,同闾山之奇,胜凤凰山之美。”药山早在清代就被誉为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齐名。
药山的建筑大多建筑在山岩之上,随山就势依山而建,从建筑整体格局来看,体现了道家追寻建筑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这种布局即顺应自然,又体现了人力和自然和谐的意境,从而达到了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将中国传统建筑哲学理念与传统建筑艺术巧妙而完美结合在一起。
2、沈阳太清宫又名太清丛林,位于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
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 太清宫是清代道教建筑,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原名三教堂。清代康熙二年(1663)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乌库理为关东道士郭守真创建,据《奉天府承德县祠祀志》载,时\"有三殿三楹、经楼三楹、后殿三楹、配殿八楹、耳房四楹、前殿三楹、大门一楹、左右边门各一楹。\"为道教全真子孙庙;康熙八年(1669)御赐《道藏》一部,藏于阁内;康熙四十七年(1708)遭火淹没,建筑倾圯,雍正九年(1731)起重建,乾隆三十二年(1768)道士马阳震修葺并增建外院房舍和大殿东西两廊及四周围墙,规模始备,遂改称太清宫,辟为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咸丰、光绪年间,复有修缮。
此宫坐北面南,山门开于东侧,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阁、三官殿、吕祖楼、郭祖殿、邱祖殿、善功祠、郭祖塔等;原有殿堂楼阁及道舍等房室一百余间,面积五千二百余平方米,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
3、千山五龙宫在辽宁省鞍山市东南十公里的千山中部五龙谷内。清代乾隆三年(1738)道士彭复兴创建,后经嘉靖、道光、咸丰年间和1927年多次重修及扩建,始具规模。整座建筑由正殿、前殿、配殿、钟楼、玉皇阁、大仙堂等组成;内有正殿、前殿、书屋、左右配殿和钟楼,正殿三间,游龙透脊,梁栋施面,门悬“北极玄天”匾额,中奉真武、药王、邱祖、灵官神像,前殿之中奉塑慈航道人、龙女、善财等八尊泥塑彩绘道教神像,殿右有--巨石,长约10米,前高后低,半掩地下,形如饱食之后正在反刍的一头卧牛,故而人称“卧牛石”,“卧牛”右侧紧贴“牛腹”处有一半月形的水井,名“月牙井”,井水甘甜,四季不涸,为千山古井之冠,书屋五间,为宫内较大的建筑:外围以五米高的石墙,远望似一座孤城拔地而起,独具风格。大仙堂和玉皇阁建在宫后山峰之上,建筑小巧,结构玲珑,掩映于石林绿树之间,宛若空中仙阁。
宫外五座峰峦从南、西、北三方蜿蜒而来,至一孤峰前突然收拢,酷似五条苍龙翩翩起舞,形成五龙戏珠之胜。
4、铁岭太阳宫太阳宫创建于1941年,由道人刘信一祖师发起,刘信一发心建庙时,经历艰难险阻而矢志不渝,亲自用牛车从河西王千堡运来石料,建庙时曾得到铁岭广大缘人信士的多方资助,此庙建成后,有道人40多,他们在道长刘信一带领下,开荒种地,修桥铺路,行医治病,灾荒时开设粥棚救济灾民,资助有志青少年完成学业等,广做善事,广结善缘,赢得了铁岭一方政要以及远近广大群众的信任,崇敬和支持。
解放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太阳宫,刘信一曾当选为铁岭地区宗教协会代表和主席,他老人家一生为人勤奋,朴实,善良,忠厚,为弘扬中华道教奉献毕生精力。
江苏——
5、辽阳观音阁首山观音阁位于辽阳城西南15里的首山(亦称驻跸山、马首山、手山),以其巍然屹立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我市境内的一座名山。于是人们在其上建筑了数座佛寺及道观。如:清风寺、观音阁和三皇姑庵等。其中的观音阁位于辽阳市首山农场首山堡分场,首山东峰偏下处。为首山的旧八景之一,闻名乡里。
首山观音阁是辽阳历史上著名的宗教庙观和风景名胜之一。
黄山
6、千山无量观无量观古建筑群位于千山北沟,是千山道观中建筑最早的一个,规模宏大。观的周围有30多处著名的景点。古往今来,游人甚多,据记载,远在明代已成为游览胜地。1962年被辽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量观又称无梁观、老观。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
7、铁刹山正教宫距本溪市东 40 公里,东北道教发祥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景区进行升级改造,整合旅游资源,使景区有了质的变化,3000年的道家历史如今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
2009年10月,本溪县正式启动铁刹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工程。历时五年,总投资近3亿元,先后完成7公里景区公路、6公里登山步道、6万立方米生态停车场、6000平方米仿古步行街、2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山门、石雕牌坊、太极广场等配套设施和正教宫、青云观等文化景点建设。
8、大连真武庙为纪念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望海埚剿倭大捷当地民众在望海埚北部的土丘上修建了真武庙,为刘江塑像树碑,永彰其功德。刘江本名刘荣,南直隶邳州宿迁人(今宿迁市宿城区)生卒年(约1348--1420)。1410-1420.4.年间任大明王朝辽东地区总兵。
9、大孤山道院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该景点是辽东著名风景区之一。
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集“佛、道、儒”三教合一,孤而不群,千百年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来此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其宗教影响力在东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孤山上有百余间初建于唐朝的寺庙,是东北现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10、沈阳蓬瀛宫蓬瀛宫坐落在辽宁沈阳南塔街【南塔旁】,俗称坤道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坤元道场,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蓬瀛宫前身为沈河区风雨坛街热闹路的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蓬瀛宫其前身为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1910年前后,张作霖、吴俊升拨出100垧军马牧地,供养关岳庙。关岳庙每年六月间依古礼祭祀,浩大隆重,官方、士绅、商贾代表人物届时前来参加祭祀典礼,连年如此,热闹非凡,热闹路由此而来。\"九一八\"事变以后,才终止祭祀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岳庙更名为坤道院。
期间,遭到毁坏,其基址,乃坤元女冠炼养之所。惜毁于十年浩劫。其基址亦被城市建设占用殆尽。八十年代初,落实宗教政策,乾坤两道悉皆集居于小西门之太清宫,有悖道教规范;是故政府择南塔公园之西侧,划拨土地三亩,兴建坤道院,取名蓬瀛宫。
1994年,岁在甲戌之暮秋,奠基动工。历时三年,于1997年,岁在丁丑之仲秋工程告竣。
11、丹东普济宫普济宫坐落于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山南麓,俗称吕祖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乾隆年间香火极为鼎盛。后因战乱等历史原因遭到破坏,但香火、信众一直绵延不断。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宗教政策的落实才使得普济宫逐步得到恢复。
普济宫是丹东众多道观中唯一一个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占地6000㎡,建筑面积2900㎡。主要宫殿有三清殿、圣母殿、吉星殿、灵官殿等。
道教的宗教内容我这里不多讲,只是以经济的视角考虑,这个领域的经济空间,有缘人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是很强的,涉及的层面要比想象的多,深层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产生的经济动力是传统领域无法比肩的。
如想了解更多和宗教相关的经济动态,敬请关注吧。
每期关注一个区域,每期讲述一个行业。
如果你对宗教领域的项目有哪些看法
可以直接给我留言,我们下期见!
如果网友有好的项目,也可以帮你将其放入金融领域,与投资方进行碰撞!
目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项目——
沈阳一座著名的道教中心——太清宫
沈阳太清宫-东北道教中心下雨不积水,抽签特别灵!
在广宜街乐购的对面不远,在南北快速干道旁市府大路西顺城街广宜,有一片古代的建筑群。这是沈阳一处著名的道观--“太清宫”。道观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在沈阳乃至东北也算是很有名的,尤其是在抽签占卜上,特别灵验。尤其周围不少的大仙起名算卦的摊子和门市。
沈阳太清宫是东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太清宫最初名为“三教堂”,康熙还曾钦赐《道藏》一部。请看下面的简单介绍:因为前面的文章笔者也粗略的介绍了不少,在介绍难免画蛇恬足的嫌疑,闲言少叙话归正传赶紧往下介绍:
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据《太清官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官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内,旱且甚。祖师郭守真,迎请至奉,尊为师长,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一区,本慈恩寺名三教堂”,至1779年(乾隆四十三年),房屋计三十五楹。翌年,赵一尘任监院,重修扩建,祠宇达八十八楹,规模始备,遂改名为\"太清宫\",为道教十方常住丛林,也是东北第一丛林。以后,于嘉庆、光绪、年间都有过扩建和重修。
太清宫开山祖师郭守真,道号弘阳子,本籍辽宁省辽阳。幼年于山东马鞍山聚仙宫拜龙门派七代祖师李常明为师。后返回辽东,在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持三十余年。康熙初年,清盛京将军乌库礼因慕其名迎请来沈,尊为师长。 (以上据:《清史稿·疆臣年表九》、《满洲名臣传》)九顶铁刹山相传为长眉李大仙的修身之地。实际当是郭守真明崇祯三年由山东来此修庙传道。由是,使该山成为道教在东北的传播地。又据《东华全录·灾异志·旱魃之记》载:“时沈邑酷旱,遂建醮祈雨,三日甘霖降。欲酬重礼,固辞不受。唯求得城垣西北角楼一段,因地势低洼,积潦成一水池,撤水填平,建三教堂以为师焚修之所。”
当时建有大殿三楹及玉皇阁、关帝殿、客堂、耳房数处,因陋就简,初具规模。至康熙五十二年己丑(1673年)郭守真在庙羽化,即于后院建塔奉安,岁时致祭。乾隆三十年乙酉(1766年),三教堂曾遭水淹,殿宇倾圮,半就淹没,当时,经本庙道士赵一尘竭力募化,以次翻修。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8年),复由道士马阳震藉盛京魏将军、刑部侍郎荣及各界人民之力,大力扩充,增修外院群房及西院老基屋宇并大殿前东西两廊,四周均建以围墙。直至乾隆四十四年已未(1780年) 完竣,遂改名为太清宫。全部工程历十四年之久,计建有祠宇八十八楹,规模始具。主持设方丈,监院、职事等道侣共百余人,定为十方常住,为道教徒公有财产,永为东北道教第一丛林。嘉庆十三年戊辰,又经本庙监院闾山子为取得交通便利,将山门外围墙打通,辟为东西直路;南设照壁,内置棂栏;经两年修建,又将西院和后院西北角一带房舍,先后增修完整对称,并增改照房九间。至此,太清宫共建有房舍一百零二间,面积为五千二百五十平方米,面貌已臻完善。光绪三十一年腊月,监院潘宗泰解职他去,葛月潭任监院。葛监院于光绪三十四年春动工重修玉皇阁及大殿,善功祠,并旧有一些房屋,于当年九月竣工。由是,太清宫遂金碧皆具,巍峨辉煌。其建筑形式与神殿之层次与国内其他著名宫观大致相同。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6年),三教堂曾遭水淹,殿宇倾圮,半就淹没,当时,经本庙道士赵一尘竭力募化,以次翻修。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8年),复由道士马阳震藉盛京魏将军、刑部侍郎荣及各界人民之力,大力扩充,增修外院群房及西院老基屋宇并大殿前东西两廊,四周均建以围墙,直至乾隆四十四年已未(1780年)完竣,遂改名为太清宫。全部工程历十四年之久,计建有祠宇八十八楹,规模始具。主持设方丈,监院、职事等道侣共百余人,定为十方常住,为道教徒公有财产,永为东北道教第一丛林。
嘉庆十三年戊辰,又经本庙监院闾山子为取得交通便利,将山门外围墙打通,辟为东西直路;南设照壁,内置棂栏;经两年修建,又将西院和后院西北角一带房舍,先后增修完整对称,并增改照房九间。至此,太清宫共建有房舍一百零二间,面积为五千二百五十平方米,面貌已臻完善。
光绪三十一年腊月,监院潘宗泰解职他去,葛月潭任监院。葛监院于光绪三十四年春动工重修玉皇阁及大殿,善功祠,并旧有一些房屋,于当年九月竣工。由是,太清宫遂金碧皆具,巍峨辉煌,其建筑形式与神殿之层次与国内其他著名宫观大致相同。
三年(1914年)又经诸山公议,各界推举,葛月潭由监院转升方丈,旋即开坛演戒,以弘教旨。葛方丈,俗名月谭,道名明新,道号震庚道人,枕流道者。善书画,工诗词,道学渊深,才华横溢,诗文传于后世者颇多。
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沈阳太清宫自道光三年始,经孙抱一方丈首先传戒受戒弟子三十六人。于道光十三年,赵坚忍方丈又传戒受戒弟子一百零三人;同治十三年,张耕云方丈传戒受戒弟子一百七十七人;光绪五年,魏眠云方丈义传戒一次,受戒弟子二百四十四人。
至此,太清宫戒坛曾一度中断几达四十余年,直至葛月潭方丈任职期间复又开坛传戒三次:三年(1914年)受戒弟子三百三十三人;十年(1921年)受戒弟子三百八十七人;十八年(1929年)受戒弟子达四百六十一人,三次共受戒弟子一千零八十一人。
葛方丈羽化后,由其弟子纪至隐任方丈,于二十六年(1937年)传戒一次,受戒弟子六百九十余人。三十三年(1944年),由金诚译任方丈,在职期间曾在双城县无量观及沈阳太清宫先后传戒两次,受戒弟子达九百余人。
全国解放以后,沈阳太清宫方丈岳崇岱,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对筹备和成立中国道协曾作了不少工作,在一九五八年羽化于沈阳。
沈阳太清宫,在初年是中国道教会关东总分在地。全国解放以后,历年均进行小型维修。一九五四年与一九五九年,又各进行了一次大型维修;修建了老君殿、玉皇殿,并同时进行了全院的彩画工程。
令人痛心的是,、等集团推行极左路线,破坏党的统一战线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国家民族遭受空前灾难,道教界同全国人民及其他宗教界一样,也受到了冲击。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宫内神像、碑塔、钟鼎等,被全部拆除砸碎;古藉、书画、碑帖等文物,均被焚毁或因之而散佚;至于太清宫的文史资料、档案资料亦均被焚毁无遗。
令我们万分鼓舞的是,粉碎、集团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申贯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道教也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一样,发生了令人欣慰的转变。辽宁省道教协会于一九七九年八月份正式恢复工作,并于同年十一月份成立了沈阳市道教协会。同年十二月省、市道协再次接管进驻太清宫。省道协于一九八零年八月召开了第三届代表会议,改选了第二届理事会。
沈阳太清宫,为国务院第一批颁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于一九八三年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八零年以来,辽宁省暨沈阳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单位相继拨款数次,累近七十余万元,使太清宫原以神殿为主体形成的南北走向五进四个院宇的东西对称建筑逐渐恢复原貌。全部塑像、彩绘、雕刻等工艺,焕然一新。玉皇殿、邱祖殿、吕祖殿、三官殿、郭祖殿等殿堂内均已塑神像,并修复了善功祠,方丈房及部份寮房,其全部恢复工程于一九八五年末完成。
太清宫现有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殿、三官殿、吕祖殿、邱祖殿、郭祖殿等八个大殿。院子里游人和许愿还愿的香客什么时候都不少。在沈阳的太清宫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抽签了,被誉为吕祖神签。据说这里的签都很灵验,但就是解签的道士所言甚少,就是所谓的“天机不可泄露”?
除了抽签灵验以外,太清宫还有一个很意思的景象,那就是下雨不积水。太清宫的地势比正常的街路要低很多,应该是整个房子都在地下一样,因此作为一个地势很低的宫殿,我们很疑惑为什么下雨到处积水,就是一路之隔的北顺城路金银批发市场门口下雨积水很多的时候,太清宫的里面依然是一点水也没有,整体而言,太清宫的地势要低于外面的道路,但是却从不积水。有记载显示,当初的盛京城有七十二坑,又被称为七十二地煞,是负责排水的暗道。到现在也只剩下故宫、太清宫、昭陵等四处。这些古人修建的排水暗道及时到现在也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代沈阳城墙的护城河,是沈阳最先的人工河。护城河外池宽三丈、深八尺,周长将近6公里。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拓宽沈阳城城墙、将城墙四门改筑八门之后,重新挖掘了沈阳城墙的护城河,使之宽十四丈五尺(40余米)、周长十里又二百四十步,城内的排水系统“七十二地煞”暗渠出口,均设在护城河周边。于是,清代沈阳城城墙的护城河,在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史料记载,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进关之后,盛京(沈阳)成为“陪都”。当年,由于护城河多年未疏通,导致部分地段淤积。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沈城大旱,河道干涸,沈阳城城墙西北角外的护城河河段被填平,兴建了“太清宫”,成为沈阳城护城河上规模最大、建筑最早的建筑物。
太清宫平时的入门门票2元(初一十五不收费这个其实很好),抽签20元一次,总体来说收费还算合理,不过门外一直一群算命的人,麻衣神相之类的,但是这就是这样的氛围。太清宫作为东北道教中心还是值得一去的一看的!有时间大家有问题可以去解解,去占卜一下!!聊以把!!!
老沈阳——太清宫
沈阳市沈河区有一条太清宫街,它在沈阳老城西城墙西顺城街的西侧,由太清宫的西南角开始向南延伸,穿过小西路、大西路,一直延伸到沈州路。这条路的命名显而易见,就是由太清宫来的,而由于太清宫的名头太响,这条并不宽阔的长街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是常来常往似的。
太清宫,是道教全真派在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宫观,也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96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辽宁省以及沈阳市的道教协在地。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据《奉天府承德县祠祀志》记载,它是由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乌库理专为关东道士郭守真而创建的。在官方记载之外的说法就比较玄了:传说当时盛京久旱无雨,禾苗干枯,官府许诺对能求得大雨者赏银三千两。正在本溪铁刹山修炼的道士郭守真听说此事后,下山来揭了告示,在盛京城西北角搭了高台,施展法术,果真求来一场大雨。当盛京将军乌库里向他赠银时,他却坚决不受,只求官府为他在求雨的地方建起一座宫观作为修行之所,当时叫作“三教堂”,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改称“太清宫”至今。
《盛京通志》中有关三教堂的记载
西顺城街的最北端和太清宫街的最北端中间夹着的一块地方,就是东北著名道教圣地——太清宫,它的门牌号码是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与西北角楼隔街对望。如果城墙不拆毁的话,它依然是站在西北城墙脚下的一道亮丽风景,就像曾经的300年间一样。不过这300年里头的前100年,这里还不是太清宫,而是三教堂。
三教堂始建于清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据《太清宫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宫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当年为干旱已久的盛京求雨成功的郭守真,向官府申请建立宫观作为修行之所以后,顺利地“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一区,本慈恩寺名三教堂”,当时建有大殿三楹及玉皇阁、关帝殿、客堂、耳房数处。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御赐《道藏》一部,藏于阁内;康熙四十七年,即公元1708年发生火灾,建筑倾圮;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重建;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5年,三教堂被水淹没,殿宇倾圮,道士赵一尘竭力募化翻修;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67年,道士马阳震借盛京将军、刑部侍郎等各界之力大力扩充、增修外院群房等,直至乾隆四十四年,即公元1779年完竣,遂改名为“太清宫”。
葛月潭
嘉庆十三年,即公元1808年太清宫又扩建,共有房舍102间,面貌已臻完善;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监院葛月潭(奉天画坛三杰之一)动工重修玉皇阁、大殿、善功祠等宫观;初年,太清宫成为中国道教会关东总分在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4年与1959年,各进行一次大型维修,修建了老人堂、玉皇楼,并同时进行了全院的彩画工程。1966年,宫内神像、碑塔、钟鼎等全部被拆除砸碎,古籍、书画、碑帖等文物均被焚毁或因之而散佚,相关文史资料、档案资料也都被焚毁。1979年8月,辽宁省道教协会正式恢复工作,同年11月成立沈阳市道教协会,同年12月省、市道协进驻太清宫。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太清宫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从太清宫开山祖师弘阳子郭守真开坛开始,这里一直都以道教为主,那开头的100年为什么叫三教堂呢?其实直到现在,我国依然有很多地方存有三教堂,里面供奉的是佛、道、儒三教创始人像,因其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故名三教堂。
太清宫
沈阳的三教堂,也就是后来的太清宫,在当时并不太得宠的环境中能够保存发展下来,本身就是一件不小的成就。那时候三教堂后面有个三清观,还有观音寺和永寿寺,以及现在只剩下斗姆宫派出所和斗姆宫东巷两个名字的斗姆宫,葛月潭就是从小被寄养于此。斗姆,又称斗姥,其实就是北斗众星之母。《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称斗姆尊号曰:“九灵杰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她的法力是:“斗母降以大药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疴,职重大医。生诸无众月之明,为北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按照书中记载,这是一个治病祛邪的圣母。不过斗姆宫并没有太清宫幸运,它的原址现在早就盖成恒隆商业广场,所以还是珍惜好不容易保留到现在的太清宫吧。
沈阳一座著名的道教中心——太清宫
沈阳太清宫-东北道教中心下雨不积水,抽签特别灵!
在广宜街乐购的对面不远,在南北快速干道旁市府大路西顺城街广宜,有一片古代的建筑群。这是沈阳一处著名的道观--“太清宫”。道观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在沈阳乃至东北也算是很有名的,尤其是在抽签占卜上,特别灵验。尤其周围不少的大仙起名算卦的摊子和门市。
沈阳太清宫是东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太清宫最初名为“三教堂”,康熙还曾钦赐《道藏》一部。请看下面的简单介绍:因为前面的文章笔者也粗略的介绍了不少,在介绍难免画蛇恬足的嫌疑,闲言少叙话归正传赶紧往下介绍:
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据《太清官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官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内,旱且甚。祖师郭守真,迎请至奉,尊为师长,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一区,本慈恩寺名三教堂”,至1779年(乾隆四十三年),房屋计三十五楹。翌年,赵一尘任监院,重修扩建,祠宇达八十八楹,规模始备,遂改名为\"太清宫\",为道教十方常住丛林,也是东北第一丛林。以后,于嘉庆、光绪、年间都有过扩建和重修。
太清宫开山祖师郭守真,道号弘阳子,本籍辽宁省辽阳。幼年于山东马鞍山聚仙宫拜龙门派七代祖师李常明为师。后返回辽东,在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持三十余年。康熙初年,清盛京将军乌库礼因慕其名迎请来沈,尊为师长。 (以上据:《清史稿·疆臣年表九》、《满洲名臣传》)九顶铁刹山相传为长眉李大仙的修身之地。实际当是郭守真明崇祯三年由山东来此修庙传道。由是,使该山成为道教在东北的传播地。又据《东华全录·灾异志·旱魃之记》载:“时沈邑酷旱,遂建醮祈雨,三日甘霖降。欲酬重礼,固辞不受。唯求得城垣西北角楼一段,因地势低洼,积潦成一水池,撤水填平,建三教堂以为师焚修之所。”
当时建有大殿三楹及玉皇阁、关帝殿、客堂、耳房数处,因陋就简,初具规模。至康熙五十二年己丑(1673年)郭守真在庙羽化,即于后院建塔奉安,岁时致祭。乾隆三十年乙酉(1766年),三教堂曾遭水淹,殿宇倾圮,半就淹没,当时,经本庙道士赵一尘竭力募化,以次翻修。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8年),复由道士马阳震藉盛京魏将军、刑部侍郎荣及各界人民之力,大力扩充,增修外院群房及西院老基屋宇并大殿前东西两廊,四周均建以围墙。直至乾隆四十四年已未(1780年) 完竣,遂改名为太清宫。全部工程历十四年之久,计建有祠宇八十八楹,规模始具。主持设方丈,监院、职事等道侣共百余人,定为十方常住,为道教徒公有财产,永为东北道教第一丛林。嘉庆十三年戊辰,又经本庙监院闾山子为取得交通便利,将山门外围墙打通,辟为东西直路;南设照壁,内置棂栏;经两年修建,又将西院和后院西北角一带房舍,先后增修完整对称,并增改照房九间。至此,太清宫共建有房舍一百零二间,面积为五千二百五十平方米,面貌已臻完善。光绪三十一年腊月,监院潘宗泰解职他去,葛月潭任监院。葛监院于光绪三十四年春动工重修玉皇阁及大殿,善功祠,并旧有一些房屋,于当年九月竣工。由是,太清宫遂金碧皆具,巍峨辉煌。其建筑形式与神殿之层次与国内其他著名宫观大致相同。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6年),三教堂曾遭水淹,殿宇倾圮,半就淹没,当时,经本庙道士赵一尘竭力募化,以次翻修。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8年),复由道士马阳震藉盛京魏将军、刑部侍郎荣及各界人民之力,大力扩充,增修外院群房及西院老基屋宇并大殿前东西两廊,四周均建以围墙,直至乾隆四十四年已未(1780年)完竣,遂改名为太清宫。全部工程历十四年之久,计建有祠宇八十八楹,规模始具。主持设方丈,监院、职事等道侣共百余人,定为十方常住,为道教徒公有财产,永为东北道教第一丛林。
嘉庆十三年戊辰,又经本庙监院闾山子为取得交通便利,将山门外围墙打通,辟为东西直路;南设照壁,内置棂栏;经两年修建,又将西院和后院西北角一带房舍,先后增修完整对称,并增改照房九间。至此,太清宫共建有房舍一百零二间,面积为五千二百五十平方米,面貌已臻完善。
光绪三十一年腊月,监院潘宗泰解职他去,葛月潭任监院。葛监院于光绪三十四年春动工重修玉皇阁及大殿,善功祠,并旧有一些房屋,于当年九月竣工。由是,太清宫遂金碧皆具,巍峨辉煌,其建筑形式与神殿之层次与国内其他著名宫观大致相同。
三年(1914年)又经诸山公议,各界推举,葛月潭由监院转升方丈,旋即开坛演戒,以弘教旨。葛方丈,俗名月谭,道名明新,道号震庚道人,枕流道者。善书画,工诗词,道学渊深,才华横溢,诗文传于后世者颇多。
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沈阳太清宫自道光三年始,经孙抱一方丈首先传戒受戒弟子三十六人。于道光十三年,赵坚忍方丈又传戒受戒弟子一百零三人;同治十三年,张耕云方丈传戒受戒弟子一百七十七人;光绪五年,魏眠云方丈义传戒一次,受戒弟子二百四十四人。
至此,太清宫戒坛曾一度中断几达四十余年,直至葛月潭方丈任职期间复又开坛传戒三次:三年(1914年)受戒弟子三百三十三人;十年(1921年)受戒弟子三百八十七人;十八年(1929年)受戒弟子达四百六十一人,三次共受戒弟子一千零八十一人。
葛方丈羽化后,由其弟子纪至隐任方丈,于二十六年(1937年)传戒一次,受戒弟子六百九十余人。三十三年(1944年),由金诚译任方丈,在职期间曾在双城县无量观及沈阳太清宫先后传戒两次,受戒弟子达九百余人。
全国解放以后,沈阳太清宫方丈岳崇岱,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对筹备和成立中国道协曾作了不少工作,在一九五八年羽化于沈阳。
沈阳太清宫,在初年是中国道教会关东总分在地。全国解放以后,历年均进行小型维修。一九五四年与一九五九年,又各进行了一次大型维修;修建了老君殿、玉皇殿,并同时进行了全院的彩画工程。
令人痛心的是,、等集团推行极左路线,破坏党的统一战线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国家民族遭受空前灾难,道教界同全国人民及其他宗教界一样,也受到了冲击。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宫内神像、碑塔、钟鼎等,被全部拆除砸碎;古藉、书画、碑帖等文物,均被焚毁或因之而散佚;至于太清宫的文史资料、档案资料亦均被焚毁无遗。
令我们万分鼓舞的是,粉碎、集团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申贯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道教也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一样,发生了令人欣慰的转变。辽宁省道教协会于一九七九年八月份正式恢复工作,并于同年十一月份成立了沈阳市道教协会。同年十二月省、市道协再次接管进驻太清宫。省道协于一九八零年八月召开了第三届代表会议,改选了第二届理事会。
沈阳太清宫,为国务院第一批颁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于一九八三年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八零年以来,辽宁省暨沈阳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单位相继拨款数次,累近七十余万元,使太清宫原以神殿为主体形成的南北走向五进四个院宇的东西对称建筑逐渐恢复原貌。全部塑像、彩绘、雕刻等工艺,焕然一新。玉皇殿、邱祖殿、吕祖殿、三官殿、郭祖殿等殿堂内均已塑神像,并修复了善功祠,方丈房及部份寮房,其全部恢复工程于一九八五年末完成。
太清宫现有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殿、三官殿、吕祖殿、邱祖殿、郭祖殿等八个大殿。院子里游人和许愿还愿的香客什么时候都不少。在沈阳的太清宫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抽签了,被誉为吕祖神签。据说这里的签都很灵验,但就是解签的道士所言甚少,就是所谓的“天机不可泄露”?
除了抽签灵验以外,太清宫还有一个很意思的景象,那就是下雨不积水。太清宫的地势比正常的街路要低很多,应该是整个房子都在地下一样,因此作为一个地势很低的宫殿,我们很疑惑为什么下雨到处积水,就是一路之隔的北顺城路金银批发市场门口下雨积水很多的时候,太清宫的里面依然是一点水也没有,整体而言,太清宫的地势要低于外面的道路,但是却从不积水。有记载显示,当初的盛京城有七十二坑,又被称为七十二地煞,是负责排水的暗道。到现在也只剩下故宫、太清宫、昭陵等四处。这些古人修建的排水暗道及时到现在也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代沈阳城墙的护城河,是沈阳最先的人工河。护城河外池宽三丈、深八尺,周长将近6公里。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拓宽沈阳城城墙、将城墙四门改筑八门之后,重新挖掘了沈阳城墙的护城河,使之宽十四丈五尺(40余米)、周长十里又二百四十步,城内的排水系统“七十二地煞”暗渠出口,均设在护城河周边。于是,清代沈阳城城墙的护城河,在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史料记载,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进关之后,盛京(沈阳)成为“陪都”。当年,由于护城河多年未疏通,导致部分地段淤积。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沈城大旱,河道干涸,沈阳城城墙西北角外的护城河河段被填平,兴建了“太清宫”,成为沈阳城护城河上规模最大、建筑最早的建筑物。
太清宫平时的入门门票2元(初一十五不收费这个其实很好),抽签20元一次,总体来说收费还算合理,不过门外一直一群算命的人,麻衣神相之类的,但是这就是这样的氛围。太清宫作为东北道教中心还是值得一去的一看的!有时间大家有问题可以去解解,去占卜一下!!聊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