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量年轻人涌入寺庙:烧香拜佛成新型解压大法,一串手链卖890元
不知从何时起,寺庙被年轻人挤爆了,他们成了给寺庙上香的主力。
北京雍和宫限流了,杭州灵隐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购了,西安广仁寺门口排起了一公里长的队伍......
据携程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的售票增长了310%,2月以来预定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据了50%。
工作、学习、各种琐事使人疲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一场“佛系”出游。
“攒功德”再也不止于电子木鱼和电子佛珠了。
如果抛开宗教和信仰的话题,那么这些年轻人去寺庙的行为,又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实性问题呢?
烧香拜佛成了年轻人的解压大法今年,刮起了一阵“寺庙游”的大风,年轻人从去游乐园变成了去“XX寺”。
据数据统计,2019年“寺庙”一词在社交平台上还处于泛泛之谈,4年过后,搜索量竟增加了368倍。
今年从1月1日至3月16日,“寺庙”的搜索指数又同比增长了586.81%。
大家好像都找到了在世俗红尘和禅意之间的平衡点——入寺拜佛。
以前去寺庙烧香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不知从何时起,寺庙成了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其中,在三次元里对寺庙疯狂心动。
正如网红界存在的流量壁垒,寺庙道观也在遵循“人间热度”的法则。
尤其到了考研季、保研季、考公季,寺庙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拜佛,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说是把香举过头顶、弯腰90度,报给佛祖姓名和身份证号,它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
网络上有一份“寺庙热度榜单”,可以看到灵隐寺、鸡鸣寺、雍和宫稳坐前三。
有前线香客说,早上五六点钟就有人在寺庙门前排队了,“寺庙游”的大火,人多到菩萨们24小时全天无休。
哪怕严格保持996的工作制度,恐怕也很难处理完漫天的祈福心愿。
曾经人人不屑的烧香拜佛,如今来了个大反转,成了年轻人最流行的解压大法。
除了北京的雍和宫之外,原本香火稀少的卧佛寺也因为其名称与“offer(录取通知)”谐音而瞬间爆火,成为了一心想要“上岸”的年轻人争相拜访的打卡胜地。
从去年开始,考研人数直线上升,单是报名人数就达到了457万,比2021年增长了80万。
为了脱离“加班制”,考研成了实打实的“铁饭碗”。
计算机专业的李新宇,就是在向成功保研的学姐讨教经验时得知这座寺庙的:“卧佛寺很灵的,可以去试试”。
于是他带着3个室友起了个大早,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寺庙游。
在去之前他还在网上查了拜佛攻略,又向父母请教了一番。“我妈说遇佛就要拜,别瞧不起谁,不能只朝一个佛祖磕头上香”。
于是他按照学来的规矩,虔诚的从寺庙的左侧小门进入,就连侧面的尊者像都没有落下。
保研成功后,他又回去拜了拜,说是为了还愿,还给佛像上了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
和李新宇一样,那些前来卧佛寺祈福的人也都怀揣着对学业或事业的期望,有些人甚至在祈福条上满满地写下了“offer”一词,并将祈福条挂在了架子上等待祈愿实现。
当然,除了学业和事业外,大家还“别有所求”,但至于求的是什么,从雍和宫的手串里便能一窥究竟。
财神爷前跪满了人,姻缘庙前无人问津。张萌萌自幼接触佛教,每周去寺庙烧香祈福成了她的“家常便饭”,自大学起她就开始替人在各种名寺古刹代请“法物”。
一些高颜值手链常常买断货,有时去好几次都不一定能买到,美貌、稀缺、再加上美好的寓意,俘获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心。
2018年之前,张萌萌的客户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几年28-35岁的客户开始增多,几乎都是为了事业而找她帮忙的。
疫情过后的这两年,年轻的客户反而占据了大多数,几乎都是二十岁出头,有些才十几岁,以女生为主。
年纪比较大的阿姨,或许都在祈祷家人平安健康,年纪小的女孩就不同了,“她们祈福是为了感情,每天都在纠结哪个男人爱不爱她”。
但这两年,情况完全翻了过来,70%的年轻人都在为事业祈福:“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挣钱,这个现象尤为明显”。
其中468条购买消息中,有47%都选择了“多金如意”款手链,相比起被真命天子、梦中少女看到,他们更希望和“财神爷”捆绑在一起。
还有30.3%的人选择了十全十美款的五行多宝和金刚杵手串,钱也要、姻缘也要、健康也不能少。
只有2.1%的人选择了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这说明比起另一半,人们更在乎人生的后一半,比起有个伴,大家更希望有所成就。
所有寺庙中,卖的最火爆的当属北京雍和宫里的“香灰瓷和香灰琉璃手串”,据说它是本寺香炉里的香灰制成的。
单是这一点,就足够吸睛了。
一位去雍和宫拜佛的人分享了买手串的艰难历程:
“人多的根本挤不到玻璃柜台前,跟店员交流全靠吼,想买哪一款先,拿着票付完钱后取手链,等拿到手链挤出来后都快窒息了”。
每当雍和宫法物流通处推出新品,无论是香灰瓷、香灰琉璃的基础款式,还是马卡龙系列、半塘琉璃系列,都能引发一股购买热潮。
对他们来说,排个长队去拜佛,在从法物流通处买个“宝贝”,等大师开个光,一整套许愿流程才算完美落幕。
有人说其实在买的过程中,心里也是矛盾的,明明知道它只是一件物品,被赋予了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依然愿意为它花钱、愿意排队为它开光。
去不了雍和宫的人也不用丧气,在“寺庙游”大风掀起后,全国各大寺庙的法物好像都“内卷”了起来。
虽然那一个个手链、手串、小指捻都很精致,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但在张萌萌看来,每个订单的背后都藏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焦虑感”。
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迫切的需要一个心理支柱,需要一份被保佑着的安全感。
有些人从寺庙回来就分手了,可一点失落的感觉都没有,还觉得是佛祖帮了他,或许是“遇人不淑”呢?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
更奇特的现象是:财神爷前跪满了人,姻缘庙前无人问津。
对于一心求职或者求一张“offer”的人来说,爱情却成了“别来沾边”式的存在。
所以想知道当下年轻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看一看他们买手串的款式、转一转寺庙便一眼得知。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在网上查了查一些“法物”的价格,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法物”的价格从美观又实用的手链、事事如意小柿子吊坠,到带着美好寓意的香囊、护身符,价格在五六百元不等。
便宜点的十几块钱就能买到,鸡鸣寺的手写祝福只需0.1元,但满200元才能包邮。
去年8月,天气非常燥热,早上6点多灵隐寺门前就站满了人,只为求购一串“十八籽”。
“十八籽”是将18颗不同的菩提子串成佛珠,曾经因为热度过高,导致灵隐寺不再出售。
它并没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组合。
十八代表着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十八罗汉,但由于很难买到,所以原价50元左右的手串被代购炒到了200-300元不等。
据说它要小心翼翼的戴在左手,三天不能沾水。
在北京,雍和宫的手串已经和全聚德、稻香村并称为“北京三大特产”,雍和宫的线上商城出售的商品大概在200-500元不等。
鸡鸣寺的手串卖的最火爆的就是白玉菩提·莲花款,88块钱一串,但是已经卖没了,想请也请不到了。
有人花25元买了门票,最后买了一串890元的绿幽灵手链,便结束了这场“佛系”出游。
他们不会仔细的研究每一个景点,也不在乎周围的自然风景,但是在买手串上,却没少下功夫。
从颜色、材质,到花纹、形状,都有着不同的讲究,看来这的确是门“大学问”。
比如说,黑色代表财神爷的“化身”,象征着财源滚滚,粉色代表着平安,蓝色代表着健康,红色代表着姻缘等等。
如果都想要,可以选购马卡龙色,什么颜色都有,什么愿望都能“满足”。
就连手串上的珠子,在“信男信女”的眼中都有讲究。
比如一颗珠子代表“一帆风顺,一生好运”,3颗珠子代表“佛、法、僧三宝”,108颗珠子代表“消除108种烦恼”......
有些人对“法物”爱的死去活来,却被工作困扰着没法去买的,还会找人帮忙“代请”。
之前我们说的香灰琉璃珠原价在200—300元,但代购价最高的已经达到了1080元。
看来相比起“寺庙”,人们更爱的是“好运”。
有位网友说:“2000元的项链我想都不敢想,2000元佛珠串我想都不用想,直接拿下”。
其实大家也知道,无论烧香拜佛也好、还是买佛珠也罢,都是些迷信的作为。
但在这“卷”到不行的社会里,人们太需要一针安慰剂了。
香炉里的香灰隐藏了太多年轻人的焦虑,一颗颗开了光的佛珠里包含了太多的心酸往事,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实体,不过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而已。
对于年轻人来说,寺庙就像是“乌托邦”般的存在。
坐落于山上的寺庙清幽宁静,坐落于闹市中的寺庙又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
庙里的僧人步伐轻盈、作息规律,踏进庙宇的那一刻,仿佛闯入了一个结界之中。
结界外是KPI和加班,结界内是安宁和慈悲。
寺庙给人的感觉的确是轻松的,小乐为了找寻内心的净土,带着一头刚漂完的蓝色头发去了里面做义工。
谁知还没两天就受不了了,山上的蚊子实在太多了,母亲偷偷给她送了风油精和蚊帐才勉强撑过了一个暑假。
作为一名义工,她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打扫观音殿的卫生。每天早上8点,她会准时开门,先扫地、再拖地,然后等待信众前来上供。
瓜果、饼干还在她的认知范围内,有次来了对老夫妻,拎了满满的一袋鸡鸭鱼肉,虽然淳朴,但又缺乏一些佛教常识。
真是可敬又可悲。
待了一段时间后,那些让小乐悲伤的事情也没能化解,不过寺庙里的夏天很凉快,她没事就去看看水缸里养的荷花、拍拍天上的浮云,的确发现自己有了些变化。
“那是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轻松又舒适,心仿佛沉下来了,也渐渐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了”。
最终拯救她的,还是她自己。
前几年,有个词特别火,叫做“佛媛”,说的就是那些长相漂亮的“爱佛”姑娘。
她们往往穿着汉服、带着佛珠,看起来像是跟佛有缘的人,其实对真正的佛教一概不知,只是为了拍照打卡。
而在小乐的眼中,寺庙是用来“修心”的,抛去那些迷信的说辞不讲,这个地方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即便不信也没关系,至少要学会尊重。
身处清幽的寺庙里,心里想着的无非还是红尘俗世,寺庙这种地方听起来无欲无求,但实际上它承载着外界最多的欲望......
(人物昵称均为代名,图片仅为参考图片)
大量年轻人涌入寺庙:烧香拜佛成新型解压大法,一串手链卖890元
不知从何时起,寺庙被年轻人挤爆了,他们成了给寺庙上香的主力。
北京雍和宫限流了,杭州灵隐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购了,西安广仁寺门口排起了一公里长的队伍......
据携程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的售票增长了310%,2月以来预定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据了50%。
工作、学习、各种琐事使人疲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一场“佛系”出游。
“攒功德”再也不止于电子木鱼和电子佛珠了。
如果抛开宗教和信仰的话题,那么这些年轻人去寺庙的行为,又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实性问题呢?
烧香拜佛成了年轻人的解压大法今年,刮起了一阵“寺庙游”的大风,年轻人从去游乐园变成了去“XX寺”。
据数据统计,2019年“寺庙”一词在社交平台上还处于泛泛之谈,4年过后,搜索量竟增加了368倍。
今年从1月1日至3月16日,“寺庙”的搜索指数又同比增长了586.81%。
大家好像都找到了在世俗红尘和禅意之间的平衡点——入寺拜佛。
以前去寺庙烧香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不知从何时起,寺庙成了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其中,在三次元里对寺庙疯狂心动。
正如网红界存在的流量壁垒,寺庙道观也在遵循“人间热度”的法则。
尤其到了考研季、保研季、考公季,寺庙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拜佛,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说是把香举过头顶、弯腰90度,报给佛祖姓名和身份证号,它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
网络上有一份“寺庙热度榜单”,可以看到灵隐寺、鸡鸣寺、雍和宫稳坐前三。
有前线香客说,早上五六点钟就有人在寺庙门前排队了,“寺庙游”的大火,人多到菩萨们24小时全天无休。
哪怕严格保持996的工作制度,恐怕也很难处理完漫天的祈福心愿。
曾经人人不屑的烧香拜佛,如今来了个大反转,成了年轻人最流行的解压大法。
除了北京的雍和宫之外,原本香火稀少的卧佛寺也因为其名称与“offer(录取通知)”谐音而瞬间爆火,成为了一心想要“上岸”的年轻人争相拜访的打卡胜地。
从去年开始,考研人数直线上升,单是报名人数就达到了457万,比2021年增长了80万。
为了脱离“加班制”,考研成了实打实的“铁饭碗”。
计算机专业的李新宇,就是在向成功保研的学姐讨教经验时得知这座寺庙的:“卧佛寺很灵的,可以去试试”。
于是他带着3个室友起了个大早,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寺庙游。
在去之前他还在网上查了拜佛攻略,又向父母请教了一番。“我妈说遇佛就要拜,别瞧不起谁,不能只朝一个佛祖磕头上香”。
于是他按照学来的规矩,虔诚的从寺庙的左侧小门进入,就连侧面的尊者像都没有落下。
保研成功后,他又回去拜了拜,说是为了还愿,还给佛像上了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
和李新宇一样,那些前来卧佛寺祈福的人也都怀揣着对学业或事业的期望,有些人甚至在祈福条上满满地写下了“offer”一词,并将祈福条挂在了架子上等待祈愿实现。
当然,除了学业和事业外,大家还“别有所求”,但至于求的是什么,从雍和宫的手串里便能一窥究竟。
财神爷前跪满了人,姻缘庙前无人问津。张萌萌自幼接触佛教,每周去寺庙烧香祈福成了她的“家常便饭”,自大学起她就开始替人在各种名寺古刹代请“法物”。
一些高颜值手链常常买断货,有时去好几次都不一定能买到,美貌、稀缺、再加上美好的寓意,俘获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心。
2018年之前,张萌萌的客户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几年28-35岁的客户开始增多,几乎都是为了事业而找她帮忙的。
疫情过后的这两年,年轻的客户反而占据了大多数,几乎都是二十岁出头,有些才十几岁,以女生为主。
年纪比较大的阿姨,或许都在祈祷家人平安健康,年纪小的女孩就不同了,“她们祈福是为了感情,每天都在纠结哪个男人爱不爱她”。
但这两年,情况完全翻了过来,70%的年轻人都在为事业祈福:“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挣钱,这个现象尤为明显”。
其中468条购买消息中,有47%都选择了“多金如意”款手链,相比起被真命天子、梦中少女看到,他们更希望和“财神爷”捆绑在一起。
还有30.3%的人选择了十全十美款的五行多宝和金刚杵手串,钱也要、姻缘也要、健康也不能少。
只有2.1%的人选择了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这说明比起另一半,人们更在乎人生的后一半,比起有个伴,大家更希望有所成就。
所有寺庙中,卖的最火爆的当属北京雍和宫里的“香灰瓷和香灰琉璃手串”,据说它是本寺香炉里的香灰制成的。
单是这一点,就足够吸睛了。
一位去雍和宫拜佛的人分享了买手串的艰难历程:
“人多的根本挤不到玻璃柜台前,跟店员交流全靠吼,想买哪一款先,拿着票付完钱后取手链,等拿到手链挤出来后都快窒息了”。
每当雍和宫法物流通处推出新品,无论是香灰瓷、香灰琉璃的基础款式,还是马卡龙系列、半塘琉璃系列,都能引发一股购买热潮。
对他们来说,排个长队去拜佛,在从法物流通处买个“宝贝”,等大师开个光,一整套许愿流程才算完美落幕。
有人说其实在买的过程中,心里也是矛盾的,明明知道它只是一件物品,被赋予了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依然愿意为它花钱、愿意排队为它开光。
去不了雍和宫的人也不用丧气,在“寺庙游”大风掀起后,全国各大寺庙的法物好像都“内卷”了起来。
虽然那一个个手链、手串、小指捻都很精致,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但在张萌萌看来,每个订单的背后都藏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焦虑感”。
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迫切的需要一个心理支柱,需要一份被保佑着的安全感。
有些人从寺庙回来就分手了,可一点失落的感觉都没有,还觉得是佛祖帮了他,或许是“遇人不淑”呢?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
更奇特的现象是:财神爷前跪满了人,姻缘庙前无人问津。
对于一心求职或者求一张“offer”的人来说,爱情却成了“别来沾边”式的存在。
所以想知道当下年轻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看一看他们买手串的款式、转一转寺庙便一眼得知。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在网上查了查一些“法物”的价格,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法物”的价格从美观又实用的手链、事事如意小柿子吊坠,到带着美好寓意的香囊、护身符,价格在五六百元不等。
便宜点的十几块钱就能买到,鸡鸣寺的手写祝福只需0.1元,但满200元才能包邮。
去年8月,天气非常燥热,早上6点多灵隐寺门前就站满了人,只为求购一串“十八籽”。
“十八籽”是将18颗不同的菩提子串成佛珠,曾经因为热度过高,导致灵隐寺不再出售。
它并没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组合。
十八代表着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十八罗汉,但由于很难买到,所以原价50元左右的手串被代购炒到了200-300元不等。
据说它要小心翼翼的戴在左手,三天不能沾水。
在北京,雍和宫的手串已经和全聚德、稻香村并称为“北京三大特产”,雍和宫的线上商城出售的商品大概在200-500元不等。
鸡鸣寺的手串卖的最火爆的就是白玉菩提·莲花款,88块钱一串,但是已经卖没了,想请也请不到了。
有人花25元买了门票,最后买了一串890元的绿幽灵手链,便结束了这场“佛系”出游。
他们不会仔细的研究每一个景点,也不在乎周围的自然风景,但是在买手串上,却没少下功夫。
从颜色、材质,到花纹、形状,都有着不同的讲究,看来这的确是门“大学问”。
比如说,黑色代表财神爷的“化身”,象征着财源滚滚,粉色代表着平安,蓝色代表着健康,红色代表着姻缘等等。
如果都想要,可以选购马卡龙色,什么颜色都有,什么愿望都能“满足”。
就连手串上的珠子,在“信男信女”的眼中都有讲究。
比如一颗珠子代表“一帆风顺,一生好运”,3颗珠子代表“佛、法、僧三宝”,108颗珠子代表“消除108种烦恼”......
有些人对“法物”爱的死去活来,却被工作困扰着没法去买的,还会找人帮忙“代请”。
之前我们说的香灰琉璃珠原价在200—300元,但代购价最高的已经达到了1080元。
看来相比起“寺庙”,人们更爱的是“好运”。
有位网友说:“2000元的项链我想都不敢想,2000元佛珠串我想都不用想,直接拿下”。
其实大家也知道,无论烧香拜佛也好、还是买佛珠也罢,都是些迷信的作为。
但在这“卷”到不行的社会里,人们太需要一针安慰剂了。
香炉里的香灰隐藏了太多年轻人的焦虑,一颗颗开了光的佛珠里包含了太多的心酸往事,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实体,不过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而已。
对于年轻人来说,寺庙就像是“乌托邦”般的存在。
坐落于山上的寺庙清幽宁静,坐落于闹市中的寺庙又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
庙里的僧人步伐轻盈、作息规律,踏进庙宇的那一刻,仿佛闯入了一个结界之中。
结界外是KPI和加班,结界内是安宁和慈悲。
寺庙给人的感觉的确是轻松的,小乐为了找寻内心的净土,带着一头刚漂完的蓝色头发去了里面做义工。
谁知还没两天就受不了了,山上的蚊子实在太多了,母亲偷偷给她送了风油精和蚊帐才勉强撑过了一个暑假。
作为一名义工,她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打扫观音殿的卫生。每天早上8点,她会准时开门,先扫地、再拖地,然后等待信众前来上供。
瓜果、饼干还在她的认知范围内,有次来了对老夫妻,拎了满满的一袋鸡鸭鱼肉,虽然淳朴,但又缺乏一些佛教常识。
真是可敬又可悲。
待了一段时间后,那些让小乐悲伤的事情也没能化解,不过寺庙里的夏天很凉快,她没事就去看看水缸里养的荷花、拍拍天上的浮云,的确发现自己有了些变化。
“那是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轻松又舒适,心仿佛沉下来了,也渐渐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了”。
最终拯救她的,还是她自己。
前几年,有个词特别火,叫做“佛媛”,说的就是那些长相漂亮的“爱佛”姑娘。
她们往往穿着汉服、带着佛珠,看起来像是跟佛有缘的人,其实对真正的佛教一概不知,只是为了拍照打卡。
而在小乐的眼中,寺庙是用来“修心”的,抛去那些迷信的说辞不讲,这个地方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即便不信也没关系,至少要学会尊重。
身处清幽的寺庙里,心里想着的无非还是红尘俗世,寺庙这种地方听起来无欲无求,但实际上它承载着外界最多的欲望......
(人物昵称均为代名,图片仅为参考图片)
年轻人的第一柱香:拜佛为何一定要烧香,你真的明白吗?
“寺庙打卡”逐渐热了起来,尤其是烟火缭绕里还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年轻人的第一柱香”也一度成了网上流行的热梗。年轻人该不该烧香的争议,咱们先放在一边。咱就是要问,年轻人们是不是真的明白,这烧香到底是怎么回事?拜佛为什么一定要烧香呢?
一、烧香烧的是什么“香”?
“烧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义相当丰富,除了“烧香”这种常见的用法外,还有“焚香”、“行香”等说法,形式上虽稍有差别,但都是指一种敬神祈福以避免灾祸的民间风俗活动。而民间的烧香活动在一定情形下也会成为有人主持的宗教活动,主持者叫“香头”,参与者就叫“香客”,《水浒传》里帮助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剃度安身的赵员外,就是文殊院的香客,有时候这些香客也会布施捐助,称为“檀越”。
在《说文解字》中,“香”字的意思是“气芬芳”,和后来的“香”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宋人叶廷珪在《香录序》所说:“古者无香,燔柴焫萧,唯气臭而已。故香之字,虽载于经,而非今之所谓香也。”而汉武帝时期,虽有“含鸡舌香”之说,但在宋人沈括看来,所谓的“鸡舌香”就是丁香,还不是宗教活动中所用的香。古人已经知道,汉代以前还没有烧香一类的宗教仪式,一是因为没有“香”可以烧,另一方面是因为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烧香这种习俗才广为流传,成为一种交神仪式。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传统中国求神仪式主要是通过“柴祭”,也就是“燔柴升烟”,或者是烧兰、蕙、椒一类的素馨。而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礼佛焚香甚至影响到了祭祀祖先、祭祀社稷的仪式。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以“三焚香”取代原来的“三献”。宋代在祭祀孔子时,会举行“三上香礼”。而道教也把佛教焚香的仪式吸纳入道教中来,使之成为祭祀老子时的求神要典。道教视檀香、乳香为“真香”,可以“祭祀上真”,《真诰经》云:“屡烧香左右,令人魄正。”晚唐时期,崇道的穆宗、武宗更是焚凤脑香、龙火香“以崇礼敬”。
烧香的目的何在?清人王有光说:“香为神佛所贵,烧香所以敬神佛也。”烧香代表着人们对神佛的信仰,人们通过烧香这种仪式,向神佛表示礼敬,并通过香烟的上升与神佛沟通,或借此吸引神佛光临,倾听祈福者的呼声,满足他们的愿望,庇佑他们。
无论是在当地的庙社烧香,还是到外地的名山大川烧香,都是一种希望达到特定目的的仪式。有人求平安,有人求发财,有人身患重病希望借烧香起死复生;甚至还有人希望通过求神祷告诞下子嗣,即所谓“祷神祈子”。明人张岱在《琅嬛文集·岱志》中说,民间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信仰,那就是,当从泰山朝山烧香回来之后,就可以“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求嗣得嗣”。通过自己“焚香告天”,或者在寺庙焚香祷告,向天或神“立愿”,以表虔诚之意。当愿望实现之后,也可以通过“焚香”这种仪式表达对天神的谢意与感激。
当然,为了表达对天神的崇敬,烧香也要有一定的禁忌。比如,烧香前不得饮酒、不得沾染荤腥、不得食有异味的食物,这是对烧香者的几条戒律。更有甚者,还有人以生命作为代价向天神表明心迹。在明代,许多供民间烧香求神的名山,多有所谓的“舍身崖”。魏禧的《吴孝子传》中记载,江西崇仁太华山相传有神灵居住,民间拜神祈福者甚多。在山上有一座神殿,神殿旁有一处陡峭的悬崖,号为“舍身崖”,“人情极不欲有生者,则掷身投之,头足尽破折死”。王思任《历游记》中记载泰山也有“舍身崖”,“死之人愚而铤,劝之人古而迂,年年无禁者”。这些“舍身崖”可谓是极端行为的最好例证。
二、香的功用与种类
周嘉胄《香乘》认为,香的作用有三,“供焚,可佩,可入药”。晚明的士大夫将在书斋、净室中焚香看作是清洁高雅生活的一部分。当时被京师地区的士大夫视作“奇品之香”的香主要有玉华香、聚仙香、沉速香、印香、撒馥兰香、芙蓉香等等。同是一香,到了生活悠闲的文人士大夫那里,便变得如此讲究,多了几番幽趣,各色香品适用的环境与条件被加以细分。尤其是香中所谓的“佳丽之品”,诸如黄香饼、芙蓉香、龙涎香之类,更是有“红袖添香”之功用。而且,此类香品,也多有“助情”的功能。
焚香品茗
明代的香,其原料大多产自岭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烧香拜神在民间是一种普遍的风俗,则种香、鬻香等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在城市里,有专门出售各色烧香用品的店铺,负责销售来自全国各地的名香。京师地区所产名香甚多,有月麟香、聚仙香、芙蓉香、沉速香、百花香、龙桂香,其中,以李家线香和刘鹤家香最为著名。龙桂香分为黑、白两品,黑者价高,以内府所制为最佳。万春香、龙楼香也是内府制品,质量属上乘。黄香饼是王镇住东院所制,以黑沉色、无花纹者为上品。而京线香,又以北京前门外李家二分或一分银子一束的为上品。
香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沉香、伽南香、莞香、鹤顶香、兰香、檀香和花草香。而在明代,香的种类还可以细分:鸡香,又称鸡骨香,因枝条似鸡距而得名;降香,又名降真香,当降香与其他香一起焚烧时,会有白鹤降临;马眼香,香藤大如人的臂膀,周围有小孔,广东人称之为“比降”。此外,还有水藤香、思劳香、橄榄香、薰陆香等种类,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与焚香搭配的,还有一些小物件,在明代最为流行的是一种倭制小几,可以放在书案上,作陈设香炉之用。苏州府也产一种小几,比倭制小几更小一些,雕刻有紫檀花纹。而焚香的香炉,以官窑、哥窑、定窑所产的瓷制香炉为最佳,但在一般场合并不会轻易使用,平时所用一般都是宣铜、彝炉、乳炉。香盒的使用也有讲究,剔红蔗段锡胎的香盒一般用来盛黄黑香饼;定窑、饶窑的瓷香盒一般用来盛万春香、芙蓉香和甜香;倭制香盒,一般用来盛兰乡香、沉速香。人们外出旅游时,会随身携带一种倭制香撞。
香炉焚香
三、明代官方与民间的烧香活动
烧香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项极其庄重严肃的宗教活动。一般的平民百姓由于生活艰辛和疾病缠身,往往会在神佛面前许愿,一旦解除灾祸,就要到神佛面前还愿。烧香活动在明代民间尤其是妇女阶层中广泛存在,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佛法”大于“王法”。
明太祖洪武年间,官方的大祀礼仪中,用香、烛以达到导阴阳、接神明的目的,同时罢去“上香之礼”。明太祖为防止秽乱宫闱,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宫中之人不得前往寺观烧香、降香、祷告,违者处死。
《山河月明》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但这一规定在明代中后期逐渐被打破,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每月朔、望,明宪宗都派宦官到白塔寺“奉香烛灯油”。后来番僧进宫为皇帝诵经,有宫中后妃通过左右近侍向宫外的寺观布施。有一次,礼部尚书姚夔建斋醮,率领百官“赴坛炷香”,为皇太后祈福。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下旨,打算到南、北直隶及山东泰安等地“供献祈福”。在皇帝的大力倡导之下,民间的烧香活动趋于兴盛,“鸣锣张旗,百数成群”。
《正德演义》明武宗朱厚照剧照
而明代民间的许多烧香活动,与庙会这一载体紧密相关。明初,太祖皇帝鉴于民间宗教多借助庙会烧香发展信徒,于是对民间的烧香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私自在家烧香者杖八十,官员让妻女到寺观烧香的笞四十,如果寺观住持不加以阻拦,一同治罪。
尽管官方对民间的烧香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这种深入人心的宗教活动仍然不绝如缕,在明代中后期集中爆发出来。正统、景泰年间,民间烧香活动重新崛起。
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在江渎神庙“祭赛心愿”的拜神活动。所谓“祭赛心愿”,就是在神面前许下心愿,求神保佑;如果愿望实现,就到神庙还愿。为了向神表达自己的诚意,许愿者会身插大小枪刀、披戴枷锁,表达向神“赎罪”的心理含义。还有人背插黄旗,视神为最高裁判者和最高权威。
文史君说
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的烧香活动,无论是“柴祭”,还是“遥望山川”,都是一种与神交通的习俗,但此时还没有沉香一类的香。汉代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沉香的引进,烧香才从中国传统的祭祀仪式变为带有佛、道宗教色彩的烧香活动,寄托了底层百姓最深层的内心需求。当烧香成为民间的一种相当普遍的信仰活动时,除了宗教目的之外,正如《明孝宗实录》里所记载的,百姓“假以烧香游山为名,出入寺观,亦有经宿或数日不归者”,还变成了娱乐游玩的借口。
参考文献
《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明英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明孝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皇明祖训》,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明]张岱:《琅嬛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
[清]魏禧:《吴孝子传》,载张潮辑《虞初新志》,《笔记小说大观》第14册,广陵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思任《王季重十种》,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作者:浩然文史·神启)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泉州涂门街关帝庙上香、求签、拜拜的步骤就这儿了
关帝庙的求签很准的,尤其是姻缘,所以单身的人儿啊,你们准备好去求签问问了么?
看着关帝庙那么多求签的,这回说说关帝庙的简单上香步骤顺序。
先说一下,关帝庙整个上香至少需要24柱香。关帝庙的左右两边有庙里的香,香资可以自己随意。也可以自己带香,或者两边的商店买香。
如果带了贡品和金纸的放在大厅里面的香案上,也就是 ⑬ 。然后把香拿到门外烛塔点燃。
接下来就一系列的上香流程。
1、在门外 ①先拜天公。香炉里上香,最少三柱,多无上限。
2、到门前的两侧上香。先 ②拜完上香,最少三柱;再 ③处拜完上香,同样三柱起。
3、进门到天井。在 ④处跪拜上香,三柱起上。同时右边也有一处 ⑤,跪拜上香。
4、到天井的右边。跪拜 ⑥ 和 ⑦,上香于香炉 ⑧ 。
5、到天井左边。跪拜 ⑨、⑩和 ⑪,然后上香到香炉 ⑫ 。
6、最后回到中间香案前,跪拜 ⑬,然后到天井的香炉 ④ 上香。
一共七处需要上香,天井处的香炉需要上两次香。所以至少需要24柱香。
完成上香流程。如果有金纸的取金纸到烧金纸处烧金纸;有买蜡烛的,把蜡烛点燃放到烛塔内。最后依照前面的上香顺序,每个地方再去拜三拜。想添香油钱也可以去添香油钱了。
想抽签的话现在就可以去图示的抽签处抽签了。
摇一摇然后抽一签,抽完先把签先拿着。然后拿起签筒边上的两块木块。这两块木块是拿来打卦的。
先拜拜,跟关帝爷说下你抽到是哪个签(签上的数字),现在想要知道这签是不是你的。把木块扔到地上,如果朝上的两面都是一样的要把抽到签放回去重新抽一个,如果是一正一反的,那就可以拿去解签处解签。如果想再确定可以再问一次此签是不是自己的,标准是要连扔三次都出现一正一反方表示此签是合你的,但是这样一来抽签就估计要抽很久了。
解签处解签每签是两元。然后到解签处说签上的数字。解签员会马上把签诗给你,如果不是很清楚,可以在旁边继续问解签员,但是也要看时间,解签员不忙的时候,他还是会跟你多说几句的,不然就他就不会有耐心跟你多说的。
当然你再不清楚,可以之后在网上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