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属猴犯太岁吗(2022年属猴犯太岁吗?怎么化解)

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猴痘防控有法可依

国家卫健委公告显示,自9月20日起,猴痘被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8日发布的检测数据表明,中国内地8月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首次报告5例女性感染者。有专家表示,未来女性感染者数量可能会增加,甚至可能出现家庭内传播。

未来,家庭传播会成为猴痘传播的主要方式吗?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对遏制其传播有什么重要意义?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传播范围扩大,将由“高危人群”扩散至普通人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姜天俊博士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共患传染病,因1958年首先在野生食蟹猴中被发现而命名。1970年,刚果一名9月龄男童成为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此后猴痘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流行。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

“2021年以前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流行,人际传播链较短。但自2022年5月以来,多国暴发猴痘疫情,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姜天俊说,女性感染者的出现,意味着猴痘的传播范围确实扩大了,从主要的“高危人群”间局部传播模式,逐渐扩散到向家庭和普通人群传播的模式。

“虽然只是少数案例,但这种趋势很值得警惕。”姜天俊认为,目前来看,男女感染的几率有很大差别。2022年,美国疾控中心对早期1195例猴痘病例进行了总结,发现98.7%的病例为男性。

“目前来看,包括性行为在内的密切接触是猴痘传播的主要途径,家庭成员间的一般接触导致的感染风险较低。”姜天俊认为,当前,我国把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能够让猴痘防控有法可依,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人群,了解其传播范围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从而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避免传播人群扩大化

姜天俊认为,针对当前的猴痘传播态势,应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普通大众了解预防猴痘感染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避免猴痘传播人群的扩大化。

对此,江西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林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林敏说,猴痘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的症状会自行消失,但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仍然存在重症和死亡风险。

在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猴痘疫情中,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这个比例虽然小,但如果感染人群基数扩大的话,死亡人数将急剧上升。”林敏认为,公众目前迫切需要了解的是,猴痘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局限于性传播方式。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也可能造成猴痘的传播,甚至被感染的母亲也有可能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另外,食用未经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或血液等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也可能引起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

林敏介绍,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均属于正痘病毒属,因此,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但非终身免疫,接种天花疫苗超过10年以上者和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而在中非和西非国家的感染数据显示,儿童也是猴痘的易感人群。

“面对猴痘病毒,公众也不必恐慌,做好个人防护,杜绝不洁性接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猴痘的传播。”林敏说,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以及紫外线都可有效灭活该病毒。(科技日报记者 罗朝淑)

今天立春!4个生肖要“躲春”,别忘做三事忌三事,一年顺顺利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明日是大年初四,也是立春之时。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草青了,冬眠的动物也苏醒了。

过了大年初四,我们也该收拾一下懒散的心情,准备工作了。

为啥立春总在春节前后呢?

早在汉代前,立春被定义为“春节”,表示春天来了,这一规定持续了2000多年。在1913年后,政府明确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后立春日才和春节独立开来,但通常在2月3日或4日,也就是春节前后就是立春时节了。

明日立春,翻阅日历上面写到:农历2022年,蛇、猴、虎、猪这4个生肖犯太岁,需要“躲春”,具体咋躲,日历上面没有标注。

听老辈人说,躲春就是在节气交替这段时间,躲在家里,不宜出门乱跑,躲在家里的这天要求心平气和,不能与家人有口舌之争,躲过这一天,一年就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立春,别忘“咬春”,咬春都吃啥,咱来简单的聊一聊:

1.吃春饼

吃春饼时一般会卷炒合菜,炒合菜用的是农家菜,还是时令菜,有豆芽、粉条和韭菜,菜的品种比较多,用春饼一卷,有包含万物之意,寓意着这一年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吃春饼由来已久,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就是“春盘”。

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

【炒合菜】

春饼在北方不是啥稀罕物,咱也分享过春饼好吃的做法,合菜咋炒吃着香,今儿咱再说一下:

1.韭菜 、鸡蛋、 绿豆芽 、泡一点红薯粉条,就这些撑死也花不了五块钱。

韭菜切成段,鸡蛋打碗里加点食盐增加底味,搅拌打散成蛋液,绿豆芽, 淘洗干净。

再稍微切一点红椒丝搭配个颜色。泡好的粉条沥干水分,加点老抽 ,提前把颜色上均匀。再加点熟油拌匀,这样粉条 不容易坨一块吃着更香。

2.热锅凉油 ,滑一下锅 ,省的粘,先把鸡蛋倒进去 ,旺火快速炒熟后 ,倒出来。

鸡蛋不要炒老了 ,嫩一点更好吃。

锅里再烧油, 把葱姜蒜 ,干辣椒放进去爆香,倒入绿豆芽, 红椒丝 ,开最大火爆炒。火太小的话豆芽容易出水,烹进去半勺生抽 ,把酱香味炒出来,倒入粉条 ,继续翻炒均匀。

调味只需要加鸡粉就可以了,生抽的咸味就足够了, 把鸡蛋倒进去 ,继续翻匀倒入韭菜,

整个炒制过程 ,一定要旺火快炒, 来回翻上几个来回 ,就管出锅了装盘了。

拿上咱刚烙好的春饼一卷,“咬春”就比较郑重其事了。

2.吃萝卜

北方的农村,立春要吃萝卜来咬春,萝卜是根生之物,寓意着要咬得草根断,百事可做。

也就是过了初四,就要到开市之日了,做生意,出门求财的人开始行动了。

3.吃荠菜

荠菜在北方农村,是一种新鲜的野菜,焯水凉拌就能吃,还可以包饺子、做盒子馍,煮面条都行,荠菜也是立春第一鲜,错过这段时间,就吃不到了。在立春前后村里人会去麦地里挖荠菜来吃。

立春要做哪三件事呢?

1、迎句芒神

在古代,立春这一节气十分重要,它是冷暖的转折点。早在周朝时就已有“迎春”的习俗,而立春主事的春神为句芒,因而也称迎句芒神。

《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现在已经没有这些仪式了,咱们迎春的重点来了。

2.踏春

踏春现在来说又是“踏青”,在古时叫“踩春”。

比着“躲春”,踩春就高调了。百姓们都会外出踏春,来到感受田野间的新鲜空气。

读书的时候,一说春天到了,这天也不用上课了,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就像脱缰的马,回忆起来,就那时最快乐,无忧无虑最自在。

3.打春

打春,是立春节气习俗之一。

旧时人们在立春岁始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该习俗活动称为“打春”

立春这天还有3事要忌,不忘老传统,愿我们新的一年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没啥讲究,基本上是百无禁忌,读了多年的书,很多老传统老师没有教过我们。

都是听村里老辈人讲,口口相传吧,从初一到十五,规矩确实不少,今天咱就说一下,立春这天有啥事要忌。

第一、不理发

因立春为万物开始生发的开始,而头发就好比草木,其生长有时节性,因而这天不能理发。

我们这本来就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老传统。原本是正月里理发“思舅舅”,一代一代的变成了正月里理发“死舅舅了”。都怕犯了忌,正月里尽量不理头发。

第二、忌争吵忌生气

立春这天,不但“躲春”的人要心气平和,不动气不和别人争吵。普通人也不能有口舌之争,在这天发生争吵了,接下来一年经常会磕磕绊绊,不顺利。

第三、忌搬家

立春这天别搬家,搬家意味着动荡,不安定,不安稳,需要搬家了尽量避开这一天。有些事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既然老辈人传下来这规矩了,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安定,富足祥和。

我是阿飞,清代的范寅在《越谚·名物·风俗》中说:“百无禁忌,诸邪回避”。这些老传统,我们该传承还得传承,不过我觉得:信则有,不信则无。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诸事顺利,大吉大利,事事顺心,日进斗金.......

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猴痘防控有法可依

国家卫健委公告显示,自9月20日起,猴痘被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8日发布的检测数据表明,中国内地8月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首次报告5例女性感染者。有专家表示,未来女性感染者数量可能会增加,甚至可能出现家庭内传播。

未来,家庭传播会成为猴痘传播的主要方式吗?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对遏制其传播有什么重要意义?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传播范围扩大,将由“高危人群”扩散至普通人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姜天俊博士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共患传染病,因1958年首先在野生食蟹猴中被发现而命名。1970年,刚果一名9月龄男童成为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此后猴痘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流行。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

“2021年以前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流行,人际传播链较短。但自2022年5月以来,多国暴发猴痘疫情,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姜天俊说,女性感染者的出现,意味着猴痘的传播范围确实扩大了,从主要的“高危人群”间局部传播模式,逐渐扩散到向家庭和普通人群传播的模式。

“虽然只是少数案例,但这种趋势很值得警惕。”姜天俊认为,目前来看,男女感染的几率有很大差别。2022年,美国疾控中心对早期1195例猴痘病例进行了总结,发现98.7%的病例为男性。

“目前来看,包括性行为在内的密切接触是猴痘传播的主要途径,家庭成员间的一般接触导致的感染风险较低。”姜天俊认为,当前,我国把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能够让猴痘防控有法可依,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人群,了解其传播范围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从而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避免传播人群扩大化

姜天俊认为,针对当前的猴痘传播态势,应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普通大众了解预防猴痘感染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避免猴痘传播人群的扩大化。

对此,江西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林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林敏说,猴痘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的症状会自行消失,但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仍然存在重症和死亡风险。

在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猴痘疫情中,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这个比例虽然小,但如果感染人群基数扩大的话,死亡人数将急剧上升。”林敏认为,公众目前迫切需要了解的是,猴痘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局限于性传播方式。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也可能造成猴痘的传播,甚至被感染的母亲也有可能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另外,食用未经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或血液等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也可能引起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

林敏介绍,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均属于正痘病毒属,因此,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但非终身免疫,接种天花疫苗超过10年以上者和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而在中非和西非国家的感染数据显示,儿童也是猴痘的易感人群。

“面对猴痘病毒,公众也不必恐慌,做好个人防护,杜绝不洁性接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猴痘的传播。”林敏说,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以及紫外线都可有效灭活该病毒。(科技日报记者 罗朝淑)

来源: 科技日报

今天立春!4个生肖要“躲春”,别忘做三事忌三事,一年顺顺利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明日是大年初四,也是立春之时。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草青了,冬眠的动物也苏醒了。

过了大年初四,我们也该收拾一下懒散的心情,准备工作了。

为啥立春总在春节前后呢?

早在汉代前,立春被定义为“春节”,表示春天来了,这一规定持续了2000多年。在1913年后,政府明确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后立春日才和春节独立开来,但通常在2月3日或4日,也就是春节前后就是立春时节了。

明日立春,翻阅日历上面写到:农历2022年,蛇、猴、虎、猪这4个生肖犯太岁,需要“躲春”,具体咋躲,日历上面没有标注。

听老辈人说,躲春就是在节气交替这段时间,躲在家里,不宜出门乱跑,躲在家里的这天要求心平气和,不能与家人有口舌之争,躲过这一天,一年就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立春,别忘“咬春”,咬春都吃啥,咱来简单的聊一聊:

1.吃春饼

吃春饼时一般会卷炒合菜,炒合菜用的是农家菜,还是时令菜,有豆芽、粉条和韭菜,菜的品种比较多,用春饼一卷,有包含万物之意,寓意着这一年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吃春饼由来已久,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就是“春盘”。

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

【炒合菜】

春饼在北方不是啥稀罕物,咱也分享过春饼好吃的做法,合菜咋炒吃着香,今儿咱再说一下:

1.韭菜 、鸡蛋、 绿豆芽 、泡一点红薯粉条,就这些撑死也花不了五块钱。

韭菜切成段,鸡蛋打碗里加点食盐增加底味,搅拌打散成蛋液,绿豆芽, 淘洗干净。

再稍微切一点红椒丝搭配个颜色。泡好的粉条沥干水分,加点老抽 ,提前把颜色上均匀。再加点熟油拌匀,这样粉条 不容易坨一块吃着更香。

2.热锅凉油 ,滑一下锅 ,省的粘,先把鸡蛋倒进去 ,旺火快速炒熟后 ,倒出来。

鸡蛋不要炒老了 ,嫩一点更好吃。

锅里再烧油, 把葱姜蒜 ,干辣椒放进去爆香,倒入绿豆芽, 红椒丝 ,开最大火爆炒。火太小的话豆芽容易出水,烹进去半勺生抽 ,把酱香味炒出来,倒入粉条 ,继续翻炒均匀。

调味只需要加鸡粉就可以了,生抽的咸味就足够了, 把鸡蛋倒进去 ,继续翻匀倒入韭菜,

整个炒制过程 ,一定要旺火快炒, 来回翻上几个来回 ,就管出锅了装盘了。

拿上咱刚烙好的春饼一卷,“咬春”就比较郑重其事了。

2.吃萝卜

北方的农村,立春要吃萝卜来咬春,萝卜是根生之物,寓意着要咬得草根断,百事可做。

也就是过了初四,就要到开市之日了,做生意,出门求财的人开始行动了。

3.吃荠菜

荠菜在北方农村,是一种新鲜的野菜,焯水凉拌就能吃,还可以包饺子、做盒子馍,煮面条都行,荠菜也是立春第一鲜,错过这段时间,就吃不到了。在立春前后村里人会去麦地里挖荠菜来吃。

立春要做哪三件事呢?

1、迎句芒神

在古代,立春这一节气十分重要,它是冷暖的转折点。早在周朝时就已有“迎春”的习俗,而立春主事的春神为句芒,因而也称迎句芒神。

《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现在已经没有这些仪式了,咱们迎春的重点来了。

2.踏春

踏春现在来说又是“踏青”,在古时叫“踩春”。

比着“躲春”,踩春就高调了。百姓们都会外出踏春,来到感受田野间的新鲜空气。

读书的时候,一说春天到了,这天也不用上课了,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就像脱缰的马,回忆起来,就那时最快乐,无忧无虑最自在。

3.打春

打春,是立春节气习俗之一。

旧时人们在立春岁始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该习俗活动称为“打春”

立春这天还有3事要忌,不忘老传统,愿我们新的一年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没啥讲究,基本上是百无禁忌,读了多年的书,很多老传统老师没有教过我们。

都是听村里老辈人讲,口口相传吧,从初一到十五,规矩确实不少,今天咱就说一下,立春这天有啥事要忌。

第一、不理发

因立春为万物开始生发的开始,而头发就好比草木,其生长有时节性,因而这天不能理发。

我们这本来就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老传统。原本是正月里理发“思舅舅”,一代一代的变成了正月里理发“死舅舅了”。都怕犯了忌,正月里尽量不理头发。

第二、忌争吵忌生气

立春这天,不但“躲春”的人要心气平和,不动气不和别人争吵。普通人也不能有口舌之争,在这天发生争吵了,接下来一年经常会磕磕绊绊,不顺利。

第三、忌搬家

立春这天别搬家,搬家意味着动荡,不安定,不安稳,需要搬家了尽量避开这一天。有些事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既然老辈人传下来这规矩了,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安定,富足祥和。

我是阿飞,清代的范寅在《越谚·名物·风俗》中说:“百无禁忌,诸邪回避”。这些老传统,我们该传承还得传承,不过我觉得:信则有,不信则无。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诸事顺利,大吉大利,事事顺心,日进斗金.......

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猴痘防控有法可依

国家卫健委公告显示,自9月20日起,猴痘被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8日发布的检测数据表明,中国内地8月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首次报告5例女性感染者。有专家表示,未来女性感染者数量可能会增加,甚至可能出现家庭内传播。

未来,家庭传播会成为猴痘传播的主要方式吗?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对遏制其传播有什么重要意义?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传播范围扩大,将由“高危人群”扩散至普通人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姜天俊博士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共患传染病,因1958年首先在野生食蟹猴中被发现而命名。1970年,刚果一名9月龄男童成为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此后猴痘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流行。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

“2021年以前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流行,人际传播链较短。但自2022年5月以来,多国暴发猴痘疫情,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姜天俊说,女性感染者的出现,意味着猴痘的传播范围确实扩大了,从主要的“高危人群”间局部传播模式,逐渐扩散到向家庭和普通人群传播的模式。

“虽然只是少数案例,但这种趋势很值得警惕。”姜天俊认为,目前来看,男女感染的几率有很大差别。2022年,美国疾控中心对早期1195例猴痘病例进行了总结,发现98.7%的病例为男性。

“目前来看,包括性行为在内的密切接触是猴痘传播的主要途径,家庭成员间的一般接触导致的感染风险较低。”姜天俊认为,当前,我国把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能够让猴痘防控有法可依,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人群,了解其传播范围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从而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避免传播人群扩大化

姜天俊认为,针对当前的猴痘传播态势,应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普通大众了解预防猴痘感染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避免猴痘传播人群的扩大化。

对此,江西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林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林敏说,猴痘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的症状会自行消失,但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仍然存在重症和死亡风险。

在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猴痘疫情中,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这个比例虽然小,但如果感染人群基数扩大的话,死亡人数将急剧上升。”林敏认为,公众目前迫切需要了解的是,猴痘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局限于性传播方式。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也可能造成猴痘的传播,甚至被感染的母亲也有可能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另外,食用未经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或血液等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也可能引起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

林敏介绍,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均属于正痘病毒属,因此,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但非终身免疫,接种天花疫苗超过10年以上者和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而在中非和西非国家的感染数据显示,儿童也是猴痘的易感人群。

“面对猴痘病毒,公众也不必恐慌,做好个人防护,杜绝不洁性接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猴痘的传播。”林敏说,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以及紫外线都可有效灭活该病毒。(科技日报记者 罗朝淑)

来源: 科技日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5/1697188163334072.html
上一篇:眉中有痣代表什么(女子左眉中有痣代表什么)
下一篇:国印贵人有多厉害(华盖命的前世只有非常高贵的人)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