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的意思(迪的意思及寓意)

《说文解字》第245课:细说“迪”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说文解字》“辵”部的两个汉字:遻和迪。其中遻现代汉语已不常用,所以,今天的重点汉字是“迪”。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遻。读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遻,相遇惊也。从㖾(详见190课),㖾亦声。”形声兼会意字。本义是意外相遇。通“遌”。《集韵·铎韵》:“遻,隶作遌。”《广韵·铎韵》:“遻,心不欲见而见曰遌。”也泛指相遇。同“迕”。《庄子·达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品遻物而不慴(shè,同慑)。”陆德明释文:“遻,音悟,郭音愕。《尔雅》云:‘遻,忤也。’郭云:‘谓干触’”这句话的大意是:(醉酒的人)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全没有惧怕之感。

本义之外,也指抵触。马融《长笛赋》:“牚(chēng)距劫遌,又足怪也。”李善注:“言声之相逆遌也。”劫遌的意思是声音高亢,节奏急促。

遻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遻字的小篆写法)

2、迪。《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迪,道也。从辵,由声。”形声字。本义为道、道理。《尔雅·释诂下》:“迪,道也。”《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孔传:“迪,道也。顺道吉,从逆凶。”顺道从善的就得福,逆道从恶的就得祸。《楚辞·九章·怀沙》:“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蒋骥注称:“易初本迪,谓变易初时本然之道也。”大意就是:“改变初(道)心,会被君子看轻。”

(《怀沙》)

本义之外,迪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引导,开导。《玉篇·辵部》:“迪,导也。”《增韵·锡韵》:“迪,启迪开发也。”《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遍求俊彦的臣子,开导后人。启迪一词,现代汉语是常用词,出处就在这里,意思是开导;启发。

(2)蹈,实践。《广雅·释言》:“迪,蹈也。”《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孔颖达疏称:“为人君者当信实蹈行。”这句话的大意是:诚实地履行(实践)那些德行,就会决策英明,群臣同心协力。

(3)动。作。《尔雅·释诂下》:“迪,作也。”清代钱大昕《声类·释诂》:“迪,动也。”注云:“《(尔雅)释诂》:‘迪,作也。’郭景纯未详其义。予谓迪动同训,迪即动之转。”这里谈到的郭景纯,就是郭璞。这是我们最常提到的两晋时训诂家、文字学家。

(郭璞像)

比如:《书·多方》:“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孙星衍疏:“迪者,《释诂》云‘作也。’……迪屡犹言屡迪,汝数作不静,汝心无爱顺之意。”这里的“迪”,指动、作,不安定。你们竟然屡次教导还不安定,你们内心不爱顺。

(4)任用;进用。《诗经·大雅·桑柔》:“维此良人,弗求弗迪。”《毛传》:“迪,进也。”郑玄笺:“良,善也。国有善人,王不求索,不进用之。”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心地善良人,不求禄位不钻营。

(国画《桑柔》)

(5)进,前进。《尔雅·释诂下》:“迪,进也。”邢昺疏:“迪者,以道而进也。”《书·泰誓下》:“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孔传》:“迪,进也。”你们众将士要用进取、果敢、坚毅的精神来成就你们的君主!

(6)跟从,遵循。《汉书·叙传下》:“汉迪于秦,有革有因。”颜师古注引刘德曰:“迪,至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汉书·叙传》:‘汉迪于秦。’按犹踵也。注‘至也’,失之。”

(7)行,出奔。《书·微子》:“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孔颖达疏:“商其没亡丧灭,我无所为人臣仆,言不可别事他人;必欲谏,取死也。我教王子出奔于外。”殷商灭亡了, 我们不能去做别人的奴隶,我奉劝王子逃出去。

(微子之墓)

(8)用作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实义,起调节音节作用。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迪,发语词也。”杨树达《词铨》卷二:“迪,语中助词。无义。”比如《书·盘庚中》:“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于是)先王就会重重地降下刑罚。

此外,迪还用作姓氏。迪姓是冷僻姓。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姓之奇僻者,在留京则有……知府迪漆,江宁人。

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迪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45,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名字识国家(四)意大利的“迪”“达”“德”“德尔”

前三期通过《世界杯大名单:看名字识国家(一)“森”“维奇”“斯基”》、《世界杯大名单:看名字识国家(二)“勒”“曼”“范”“德”》、《世界杯大名单:看名字识国家(三)“逊”“福德”“汉姆”》三期分别说到了本届世界杯参赛国丹麦、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兰、德国、荷兰和英格兰的姓氏文化。本期有一个奇怪的角色误入其中——意大利。虽然跟世界杯没啥关系,但鉴于这个文明古国是下一期讲到的西班牙、阿根廷部分的前传,因此还是应该在本期做一下专门介绍的。

先提一个小问题:在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第二大姓是罗西(Rossi),请问第一大姓是谁?

意大利姓氏地图

失落的古罗马贵族三名式

意大利最初的姓氏形成比之前讲的几个国家都要早——要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在上一期有讲到古罗马的三名式:“人名(praenomen)+氏族名(nomen)+姓/绰号(cognomen)”。

在古罗马王政时期每一个古罗马人都只有一个名字。

到了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的贵族阶级出现了氏族。也就是出现了阶层固化,类似于我国魏晋时期的士族门阀。这样如果显贵家族没有个共同的名字,就很难凸显出自己的牛逼。因此在姓名后面加上一个“氏族名”就顺理成章了。这个“氏族名”一般由该氏族的男性族长名字来命名。

随着氏族的不断壮大,同一名字+氏族名的人也越来越多,氏族名也已经没有办法有效区分彼此了。这时候就需要加入一些更为私人化的特征描述来区分就很有必要了。“姓”的概念就出现了。这个“姓”有可能是父亲的名字,也有可能是出生地,或者是人的一些特征:“长耳朵”、“大鼻子”、“瘸腿”……(后来的意大利人尤其喜欢以这种外号来做姓,看来他们的恶趣味是祖上传下来的。)

例如大名鼎鼎的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名式姓名。Gaius是名,Julius是氏族名, Caesar就是姓。而这个Caesar就是根据个人特点取的,意为“毛茸茸的”。而更为讽刺的是沿用了这个姓的凯撒大帝竟然是个秃子……

看我“毛茸茸”不?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崩溃,这种初衷是巩固氏族势力,在上层阶级流行的三名式并没有在下层民众中流传下去。普通民众仍然使用自己的一名。

普罗大众的两名式产生

大约到了十一世纪左右,随着人口的膨胀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姓的再现就又有了现实必要性。但不同于古罗马时代的三名,因为没有上层阶级所谓的氏族势力需要维护,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需要有复杂的三个名字。

直到1563年的天特会议后,罗马教皇才真正规定神甫需要对洗礼的人以姓和名的形式进行登记,其中的姓或第二个名字由继承而来。自此,名字+姓氏的两名式便正式确立。

虽然姓名整体短了,但“姓”的逻辑依然不变——父名、祖籍、个人特征及职业等都是姓的主要选择。以现今意大利姓氏调查为例,35%与父辈的名字相关,35%和地理位置相关,15%与体貌特征相关,10%和职业相关。

【父名类】

国际米兰左边翼卫迪马尔科(Federico Di Marco)中的“Marco”就是个父名。

【祖籍类】

足球领域第一狗仔罗马诺(Fabrizio Romano)中的“Romano”就是“罗马的”意思。而意大利国宝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中的“Vinci”就是托斯卡纳大区的一个小镇的名字。

【个人特征类】

以1982年意大利夺得世界杯的功臣保罗-罗西(Paolo Rossi)的Rossi就是“红发的”意思。诸如此类的:比安奇(Bianchi)——白发的,曼奇尼(Mancini)——左撇子,Lecchini——马屁精、Bastardo——私生子、Quattrocchi——四只眼……(这实在是有点辣眼睛了)

【职业及其它类】

尤文图斯的兄弟单位——法拉利(Ferrari)的意思就是“铁匠”。而热刺主教练孔蒂(Conte)的意思是“伯爵”!被国际米兰外租给安德莱赫特的年轻前锋埃斯波西托(Esposito)意为“弃婴”,最近又被比利时豪门放逐的他看来真的是命中注定……

“也许我命中注定足坛中漂泊~”

在每个姓氏创立之初都有自己的含义,但因为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如今大约75%的意大利姓氏已经无从得知原始含义了。

前缀“di”、“da”、“de”和“del”的区别

“di”相当于介词“of”,表从属关系。仍以迪马尔科(Federico di Marco)为例,意思就是“Marco的Federico”。这跟上一期讲的凯尔特人的“Mac”或“O'”差不多。

“da”相当于介词“from”,表示“来自”。这跟荷兰的“Van”和德国的“Von”是一个意思。“Leonardo da Vinci“意思就是来自“Vinci”的“Leonardo”。

“de”和“di”基本等同,相当于介词“of”。只是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的区别。因此罗马前队长德罗西(Daniele de Rossi)的意思就是“红发的丹尼尔”。

“del”相当于“of the”,表的还是从属关系。“del”=“di”+“il”(音:“伊尔”,相当于“the”)。以前尤文图斯队长德尔皮耶罗(Alessandro del Piero)为例,意思就是来自“Piero”这个地方的“Alessandro”。有很多网传“del”是贵族的象征,但在意大利语中这个词就是“属于”的意思。暂无任何证据表明这个词与贵族之间存在必然关系。

你看我像不像贵族?

意大利姓氏的后缀

受意大利语发音习惯影响,意大利姓氏结尾多以“i”“a”“o”等元音结尾,所以形成了意大利姓氏中大量的“利”、“蒂”、“塔”、“诺”、“罗”等。

同时喜欢在结尾元音前配以双辅音。例如国际米兰前老板莫拉蒂“Moratti”、尤文图斯老板阿涅利Agnelli、意大利名帅卡佩罗Capello等。

以“o”结尾的意大利姓氏通常来自意大利南部,而在意大利北部,通常以“i”结尾。例如莫拉蒂、阿涅利和贝卢斯科尼都来自意大利北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大利南北的文化差异。

意大利前十大姓氏

意大利的两名式自十六世纪确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相较于后面要讲到的同为拉丁文化的伊比利亚半岛的三段乃至四段名字,已经足够简洁易记。当然在某些非常严肃或者正式的场合,仍保留有在姓和本名后面添加父名和母名构成四段的习俗,但已不多见。基本日常见到的意大利姓氏都为两名式。

最后回答文章开头抛出那道问题的答案,相信很多聪明的朋友已经知道了——“胡”。

原创文章,感谢关注!

乐海拾“遗”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在维也纳与世长辞,享年31岁。三十一年的短暂岁月里,他总共创作了一百四十小时的音乐。如果从十三岁起开始创作到三十一岁辞世,也只有十八年的时间。平均每年他要写出八个多小时的音乐。在音乐史上,能用这样速度创作音乐的只有天才莫扎特了——巴赫、亨德尔、贝多芬、海顿这些如数家珍的名字远远不及。而仅歌曲创作一项,舒伯特就写出了六百多首,毫无争议的“歌曲之王”。

料想舒伯特这样早逝又多产的作曲家,一定是会坚持创作到最后时刻。若死神已经向他挥舞镰刀,他会不会感到些许征兆呢?他的天鹅之歌《岩石上的牧羊人》究竟会体现怎样的心境呢?

音乐比起书画、雕塑更能展现“心声”。有人说莫扎特一生不幸,但他从来不在音乐中流露半分。傅雷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他在《独一无二的莫扎特》一文中这样说: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嫉妒、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碎困扰都不能使其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没有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痛苦讯息,非但没有愤怒和反抗,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单听她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到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

傅雷先生这一观点并非独创,而是来自西方音乐评论家。至少在1955年3月27日,他给自己的钢琴家儿子傅聪的信中附带了Camille Bellaique著的《莫扎特》一书中的段落:

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完全相反。生活只有痛苦,但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灵魂的缩影……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艺术用来当作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自己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后人知道他的痛苦。他的作品只表现自己长期的耐性和天使般的温柔。他把自己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绝不让人生的考验打上哪怕一个烙印,绝不让眼泪把它们沾湿。莫扎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艺术当做泄愤工具,来上帝;他觉得从上帝那里得来的艺术应当用作安慰,而不是用作报复。

对于莫扎特,一般人几乎都会持如此观点,但听过他最后作品,比如《安魂曲》(Requiem K.626)、《单簧管协奏曲》(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K.622)便会产生质疑——莫扎特的作品表达了他的“心灵”或“灵魂”自然未错,但“从未透露内心痛苦”就不合适了。未完成的那部《安魂曲》比起佛瑞的《安魂曲》要阴暗痛苦的多。35岁的莫扎特毫无疑问嗅到了死亡气息,即便在离世前两个多月创作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平静”、“清明”的主题,但第二乐章的“平静”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明显是用音乐同这个充满矛盾、争斗、痛苦的世界告别。在早些的作品中,莫扎特音乐的主调虽然是乐天派,但“丝毫不透露痛苦”却太过武断,那首在他23岁那年(1779年)创作的《小提琴、中提琴交响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K.364)明显是个孤证。整首乐曲充满阴郁,尤其是中提琴独奏,让人落泪。或许那年是莫扎特最悲伤的一年,最爱的母亲陪伴他巡演欧洲,在巴黎不幸客死他乡……

与莫扎特相比,舒伯特的创作却是另一番景象——他的作品就是自己内心的直接映射,音乐中的明亮、欢愉是一面,主流却是忧郁、愁苦的基调。舒伯特31年的生命中,命运对他如此不公:有生之年,才华得不到认可,要靠朋友接济度日;25岁那年得了不治之症——梅毒;室内乐大都只在家庭成员或友人之间演奏过,公众从未有机会欣赏;他的九部交响曲,对于自己来说都是“纸上谈兵”,有生之年从未有哪个乐队上演过——即便是《未完成交响曲》(Symphony No.8,“Unfinished”)这样的杰作都是去世后由舒曼发掘问世的。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舒伯特的音乐如何能掩饰忧伤?

在1960年2月1日的《傅雷家书》中,傅雷先生付上了法国保尔·郎陶尔的一篇《论舒伯特》,开头一段很精彩地概括了舒伯特音乐的特征:

“了解舒伯特,不能以他平易近人的外表为准。在妩媚的帷幕之下,往往包裹着非常深刻的烙印。那个儿童般的心灵藏着可惊、可怖的内容,骇人怪异的幻象,无边无际的悲哀、断肠心碎的沉痛。”

幸亏舒伯特创作了一个不属于人间的乐园,他的音乐中不只是愁苦、悲哀,也有美好、明亮,但那属于另一个世界。舒伯特对现世已经失去信心,他憧憬的是另一个伊甸园,通过音乐沉浸在自己打造的梦中。保尔·郎陶尔说:

“舒伯特心灵深处有忧郁的念头、悲伤、绝望,甚至有种悲剧成分。这颗高尚、纯洁、富有想象的灵魂不能以现世的幸福为满足。就因此,他有一种向往其他世界的惆怅(nostalgy)使得所有的感情都染上了这种特殊色调。

舒伯特对于人间的幸福抱有洒脱的态度,的确有种悲剧味道,但并非是贝多芬式的悲剧。贝多芬首先在尘世间追求幸福,而且只追求幸福。贝多芬相信终有一日天下为家,幸福就会降临这个现实的世界。舒伯特却预感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个神秘的幻象令舒伯特不相信自身所求能在自身所处的世界中得到满足:自己只是一个过客——对旅途中遇到的一切都不必当真。就因为此,舒伯特一生都没有强烈的热情。”

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都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来寻找自己的天堂;不同的是:贝多芬的方向是尘世,他的音乐充满挣扎与斗争,欲要用音乐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莫扎特要在自己的梦境中寻找一个美丽新世界,除了个别特例,这个美丽新世界并不反映现实痛苦,倒像是一剂精神,掩盖着自己的绝望与挣扎;舒伯特却勇于承认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已经绝望于世,虽然身在现世,眼光却早已望向另一个光明美好的宇宙,他所寻求的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下一个世界的美境。

保尔·郎陶尔说:

舒伯特不断的向自然屈服,而不会创造一个“观念”来拯救自己。他的牺牲是来自一种动人肺腑的肉体之伟大;而不是给人以信仰与勇气的灵魂之伟大。这是贫穷的伟大、宽恕的伟大、怜悯的伟大。他是坠入浩劫的阿特拉斯(Arlas,古希腊神话中的国王。因为与巨人一同反抗天庭,宙斯惩罚他永远作一支擎天柱。雕塑把他表现为身负大球——象征天体的大力士。)

虽然贝多芬与舒伯特的世界观截然不同,却并不阻碍他们互相欣赏、互相了解。可惜二人同处一个时代,同生活在维也纳,有着共同的交际圈,甚至曾几一度二人住处只相距不过两公里;但他们彼此几乎不认识。直到贝多芬即将去世,二人才匆匆见过,可惜为时已晚。

舒伯特未能早些认识贝多芬完全是自己的错。贝多芬比舒伯特年长27岁,在舒伯特出生前一两年就在维也纳定居。贝多芬当时已经名声显赫,是默默无闻舒伯特心中的神,但秉性孤傲的他就是不愿意冒昧叨扰。直到贝多芬病重,他二人的共同朋友许吞勃伦纳(Huttenbrenner)才选了舒伯特六十多首歌曲送到贝多芬手中,这些歌曲中有的已经出版,有的仍是手稿,其中包括《年轻修女》(The Young Nun)、《美丽的磨坊少女》(The Maid of the Mill)。贝多芬读后惊叹道,“此人身上真的蕴藏着圣火。”

在贝多芬最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念起舒伯特,并预言他的音乐将震惊全世界。舒伯特听到友人的转述倍感激动,最后才决定去拜访自己崇拜的伟人。在贝多芬生前,二人总共见过两面。第一次,他与奥地利作曲家许吞勃伦纳一起登门。躺在病床上的贝多芬听说舒伯特造访,喊道,“让舒伯特先进来。你,许吞勃伦纳拥有我的心;而舒伯特,他拥有我的灵魂!”

舒伯特第二次拜访贝多芬时,乐圣已经不能说话。他站在病床前,贝多芬感到舒伯特造访,只是做了一些手势,但舒伯特读不懂什么意思,离开时舒伯特悲痛得不能自禁。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去世。同年3月29日,舒伯特参加了贝多芬的葬礼,是38个持火炬者之一。送殡回来,与友人饮酒解闷,舒伯特举起酒杯说,“为在座的先行者干杯!”说完一饮而尽,殊料一语成谶,席上的先行者竟是自己。

贝多芬去世的第二年,舒伯特参加了贝多芬逝世一周年纪念音乐会,几个月后他便撒手人寰,追随贝多芬而去——舒伯特只比贝多芬晚走二十个月。遵循他的遗嘱,“请把我葬在贝多芬身边!”如今,二位大师在同一墓园中长眠。

舒伯特的最后十八个月是其创作生命最旺盛的时期,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雷顿说:

“这是音乐史上最丰富、最高产的十八个月。在那么一段岁月里能创作出如此这般的作品令人难以置信。而创作的灵感和魔力的标准又是个奇迹,这无法解释。”

或许正是舒伯特这种对尘世无所恋的态度,在预感到死神造访的短短十八个月中,他不仅毫不怜惜生命,反而加速燃烧自己才写出如此这般的音乐吧?在最后十八个月里,舒伯特完成了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C大调五重奏》、《降B 大调弥撒》、《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还有直到去世后二十年才被舒曼发掘的《C大调交响曲“伟大”》(Symphony in C Major,“The Great”)。

舒曼在这首交响曲排练后写信给妻子克拉拉,这样说:

“哦!克拉拉,今天我进入了乐园!他们演奏了弗朗茨·舒伯特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的长度呀,真是无人可比!这部交响曲把我们带入了从未想起的曾经世界”。

在最后的十八个月里,舒伯特也创作歌曲。他最著名的套曲《冬之旅》(The Winter Journey)是以德国诗人魏亨·米勒(Wilhelm Muller,1794~1827)的诗为歌词,描写了一位失恋者的孤独冬日旅行,全套曲共有24首。或许这是舒伯特最优秀、最美妙、也最令人伤感难忘的一组歌曲了。

歌中所唱的无望恋情,就像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下的夕阳,也正像是命中注定即将消失的生命之烛——无法挽留,却依旧灿烂辉煌。那是垂死之人最后的回光返照,在绚烂色彩中预示着永诀的痛苦。

米勒的诗句与舒伯特的音乐犹如DNA双螺旋那般天然纠缠着,深深镌刻在世人心中。舒伯特一生为米勒诗歌写过诸多乐曲,自己最后的作品自然也与米勒有关。舒伯特最后一部作品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全曲有七段词,由两首诗组成:第一至第四段再加上第七段是米勒诗歌;第五、第六段是诗人海尔密那·冯·采齐(Helmina von Clezy)的作品。全曲女高音独唱,此曲与其他舒伯特歌曲不同,伴奏除了钢琴之外加上一支单簧管,增添悲凉色彩。这里我们推荐DG唱片出品由凯瑟琳·巴特尔(Kathleen Battle)演唱,詹姆斯·莱文(James Levine)演奏钢琴,卡尔·莱斯特(Karl Leister)演奏单簧管,于1988年录制的版本。《岩石上的牧羊人》歌词是德文,我们通过英译版尝试将其翻译成中文:

Kathleen Battle

牧羊人站在悬崖顶上

向深谷凝望歌唱。

深谷传来回响

声自幽暗谷底轻轻飘上

声音的旅途越漫长

从深处回到我身边就越清亮

我的爱人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

从这里,我对她更加热烈渴望

我因无垠忧伤而憔悴

我的欢乐也就此终场

地上一切的希望都已离开

将我独留此地,形单影只,寸断肛肠

树林里歌声唱的多么浓烈期许

黑夜中歌声唱的多么炙热渴望

以无比的力量将心儿曳向天堂

春来了

春啊!我的狂想

现在,扬帆征途

我将一切准备停当

这首《岩石上的牧羊人》比舒伯特其他的歌曲要长很多,有十分钟余。全曲除了引子,可以分为三部分:引子先由钢琴奏出几个游移不定的音符,然后单簧管以延长、飘逸、其间几乎中断的长音介入,接着奏出全曲主旋律——单簧管音色固有的平静凄婉诠释这段旋律恰到好处。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前四节歌词,由米勒所写,一些词句重复两遍。歌声中虽有凄苦、渴望之情,却总体曲调平静、镇定,只是在重复段落之间单簧管奏出的过度段如此哀怨,令人心头涌起一片心酸,泛起一股惆怅。

第一部分反复的歌词唱完,单簧管演奏一指揪心渴望的长句。钢琴节奏突然压慢一拍。歌曲进入第二部分,就是采齐的那两段歌词。第二部分的歌声如此凄苦哀戚,是一种渴望与不平的综合。歌声表面上似乎还是那般宁静舒缓,但舒伯特的心在流血、哭泣。这是一个长期渴望却得不到的绝望与不平,现在即将离开这个对自己如此不公的世界,再一次向世人,向上帝展示自己的赤诚。离别时总是平静,虽然也留恋这个生活了三十一年的世界,却不想再回来,是一种哀怨的永别。这让人不禁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传李煜写完这首词,就被宋太宗赵光义一杯牵机鸩酒毒死了,后人每每读到“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不禁悲从中来,感叹道,“后主李煜;后主从嘉,从此不要再折落人间啦”。单簧管此时完全起伴奏作用,插在歌声的断处,像回声,是叹息。

这部唱完,单簧管演奏一连串颤音,然后延伸到快节奏第三部分。也是米勒诗句最后一节。这里的歌是欢快、明朗的。似乎与前两部分气氛绝不相称,或许舒伯特此时想象着此生不能实现的春天,会在另一个世界实现。正是这种向往,才使得舒伯特最后的日子里,在死亡笼罩之下憧憬出一个美好未来。也正因此歌声才能表达出对死亡的绝望,与永生的欢愉。

舒伯特在最后的几个月中甚至打算向维也纳最优秀的乐师学习对位法,可惜只上了一堂课就一病不起。在最后几日,肉体已经不能承载那颗不屈的灵魂,在病床上他还读着费尼莫尔·库柏(Fenimore Cooper)的小说,还修改着《冬之旅》套曲直到最后一刻。

医生诊断,舒伯特死于斑疹伤寒。在舒伯特的墓碑上,剧作家格里尔帕策(Grillparzer)写了这样的墓志铭:

音乐在这里不只埋着一个丰饶宝藏,且埋葬着更美好的希望。

舒伯特的音乐给人类带来无垠灵感,正如他感叹莫扎特音乐之美以及早逝悲剧之后,在1826年的日记里写的那样:

“喔!莫扎特,不朽的莫扎特啊!在我们的灵魂里,你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对更美好生活的无限、富有灵感的建议呀!?”

这难道不是后人对舒伯特该说的话吗?

越出名,越随便?比亚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每个汽车品牌都有其专属名称及车标,这不仅仅是品牌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这背后蕴藏着其独特的历史及文化。世界上知名的汽车企业,要么是创始人名字,要么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愿望,比如说劳斯莱斯,就是罗尔斯和罗伊斯的名字组合而成,奔驰就是卡尔本茨的名字,还有林肯就是以美国总统的名字命名,还有丰田、本田,国内的理想、小鹏,都是创始人的名字。有的是以对企业今后发展的美好愿景取名,像大众汽车,就是为了老百姓打造汽车成立的企业。国内的吉利汽车,蔚来汽车,也都有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那么比亚迪汽车,这个看上去很洋气的名字,它的背后,有什么含义呢?本篇文章,就给大家,分享比亚迪的故事。

比亚迪的业务超乎你的想象!

如今的比亚迪,远不止造车企业这么简单。我们用的华为手机,联想电脑,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大巴,甚至是路边的太能能电池板,都是比亚迪生产的。并且比亚迪已经在全球设立了30多个工业园,实现了全球化布局,虽然在中国人看来,它只是一个自主汽车品牌,但是在外国人看来,比亚迪是一个了不起的国际巨头!

比亚迪的名字居然这么随便?

比亚迪发展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人乘兴而来。对于“比亚迪”这一名字的讨论更是屡见不鲜。那么,“比亚迪”为何叫做“比亚迪”呢? “比亚迪”要改名字吗?如果我们在网络搜索“比亚迪改名字”这一关键词,会发现很多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个观点便是“如果改名字,比亚迪会更好。”

在某视频节目中,俞敏洪向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提问,比亚迪公司成立之初,为何选用了“比亚迪”这个在中文里面没有明确释义的品牌名呢?对此,王传福没有过多顾虑,直言道:“深圳的企业很多,起两个字的名字的话不容易通过,于是又想起五个字的名字,最后一查全都有了,那就只能取三个字。” “‘比亚迪’这种名字就比较怪,但是比较怪也有好处,就是容易通过。”比亚迪在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意义,就是为了容易通过企业名称的注册。此外,王传福还表示,“当时创业艰难,能不能活下去还不知道,先成立下来通过注册再说。”

Build Your Dreams竟成意外收获?

在其成立之初,“比亚迪”三个字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为了能够注册下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品牌需要包装,于是采用比亚迪的拼音缩写“BYD”, 正好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的英文缩写。此外,在俞敏洪对王传福的采访中,提及“beyond”这一英文单词,王传福表示“beyond”也曾纳入考虑,俞敏洪认为该单词和比亚迪特别配合,因为其发音差不读,而且“beyond”有超越一切的意思。但最终BYD(“Build Your Dreams”)更符合企业的口号及价值观,毕竟在成立之初,企业需要先沉淀下来,并不知道能否存活的下去。并且,成就梦想,也与现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相得益彰,让比亚迪的品牌含义,更有了不一样的深层含义。

“比亚迪”给自己带来了哪些烦恼?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日发生争端时,“BYD”被网友戏称为“保鱼岛”。 2008年,BYD一度被人联系到中国人的粗话。不少人认为“比亚迪”这三个字影响了其销量。由于大家喜闻乐见的谐音梗,比亚迪这一名字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再加上早年间,比亚迪是主要是生产廉价车型,并且比亚迪在发展初期是依靠模仿起家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比亚迪F3这款车,它的车头是模仿了丰田花冠,车尾是模仿了本田飞度三厢版。所以这也让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在发展的早期并不怎么好。

比亚迪如何在名字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比亚迪的品牌名称是随便取的,但是比亚迪的车型命名,就谨慎多了。如今再说到比亚迪的时候,大家肯定能想到的是 秦,汉,唐,宋这些热销车型。没错,比亚迪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朝代,融入了车型命名中,在诸多自主品牌 崇洋媚外取外国名的时候,比亚迪选择了回归传统,用中国人最熟悉的元素给车命名,这体现了比亚迪作为中国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2012年,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第二代DM混合动力总成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秦”--比亚迪用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国号命名,颇有气势,有一种开创一个时代的感觉。秦之后,比亚迪又陆续推出唐、宋、元等车型。王朝系列车型,成为了比亚迪重点打造的产品矩阵。而在王朝系列车型中,比亚迪使用了汉字的“秦”“唐”“宋”“元”开始做车标。这样的改进无疑是对改标之声的回应,市场反馈也颇为积极,很多人认为比亚迪的汉字车标有中国风,体现了文化自信。

由此可见,比亚迪品牌也是自始至终秉持着谦逊之心,致力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正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比亚迪”最初的起名实为言简意赅了。显而易见,对于这样一个新时期的演化出的含义,比亚迪也很是满意,“成就梦想”与其企业文化理念不谋而合。当前,“Build Your Dreams”字母标识,已经被用在了秦、唐、汉、宋等多款热销车型的尾部,成为比亚迪又一个闪亮的Logo“名片”。

历经三个阶段的比亚迪车标演变

车标是汽车最明显的标志,也是汽车品牌形象传播过程中使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元素。汽车标志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进而影响品牌的销量。比亚迪的车标也曾广受诟病,今天咱们就来谈谈比亚迪的车标演变。比亚迪的车标演变 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7年是一个阶段,2007年到2021年是一个阶段,从2021年之后是第三个阶段。比亚迪现在最新的车标变得更加开放,并通过字母变形打开了BYD三个字母封闭空间,让线条末端如同开放的触点,以此希望比亚迪汽车能以更开放的姿态与用户和伙伴彼此链接,共同创造汽车产品与服务的新业态。

但车标岂能是说换就换,众所周知,比亚迪一向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一发展理念,当然更是一心一意搞发展,起初拒绝更换名字车标。不过随着比亚迪的发展,比亚迪车标带来负面冲击愈来愈凸显,甚至有消费者坦承,虽然对比亚迪汽车的配置、内饰、性能都颇为满意,但就是接受不了每天对着方向盘上的那个标。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比亚迪在车标上开始重新做起文章。

总结:名字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技术!

大家熟悉比亚迪,或许是从股神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开始的。现在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眼光,股神的投资并非靠“猜”而是实打实地看到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以及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如今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2020年销量达到179054辆,并且比亚迪还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给自足的企业。在眼下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下,我们的芯片产业被卡脖子,但是比亚迪却能独立生产芯片。

从汽车,到电池,再到芯片,比亚迪再次验证了坊间的一句流言,“除了挡风玻璃和轮胎之外,比亚迪都可以自己制造”。而这句话转换为王传福的语言则会变为,“一个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没有民族汽车技术狂。”

也许我们看不到未来的时空,但就当下来看,以比亚迪为主的自主品牌已经强势崛起,这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好的产品,还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家国自信。我们乐于看见有比亚迪这样的民族品牌不忘初心,坚持以创新智慧和工匠精神打造更多“强大中国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懈努力。展望未来,我们也相信中国汽车品牌必将在世界舞台占据更重要角色,逐步实现中国由汽车大国向现代化汽车强国的跨越,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5/1697199946351783.html
上一篇:张行品
下一篇:戊午日柱(戊午日柱男命运)

网友推荐